现代汉语语法词类

2022-08-05

第一篇:现代汉语语法词类

现代汉语语法之词类练习

现代汉语语法

词类

一.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1、专用名词,如"上海、李白"。

2、抽象名词,如"范畴、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3、方位名词,如"上"""左""前""中""东""前面""东边""中间"等。

二.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1、一般动作,"来、说、跑、学习、审查、认识"等。

2、心理活动,如"想、重视、尊敬、了解、相信、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能愿动词,"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可能发展"。

4、趋向动词,如"来、上、进、上来、下来、过来、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5、"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是”也成为判断动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高、奢侈、胆小、丑恶"。 四.数词:基数词和序数词。

一、两、百、半,第一。

五.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

1、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个、张)和度量量词(寸、吨、伏特)。

2、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六.代词:代替实词和短语。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我、它、我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

七.副词: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

八.介词: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九.连词: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十.助词:附加在词、短语、句子上起辅助作用的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一类是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一类是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

第二篇:高二英语语法专项之名词类

二.名词

I. 单句语法填空

1. Her fight helped other women gain _________________(confident) in their ideas, and their right to patent them. 2. I know you take good pictures and you’ve always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environmental ____________________(protect) (2016年高考全国卷II)

3. However, Koalas kept in cages always died within a year of their ______________(arrive) at the zoo. 4. But this type of housing, called cohousing, is gaining ________________(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5. --Why didn’t you go fishing with your friends yesterday?

--Well, fishing is

a

hobby

which

calls

for

a

great

deal

of ________________(patient), which I don’t have.

6. He was given severe ________________(punish) by his father only for a lillte mistake. 7. Facing cut-throat __________________(compete) in all subjects, students must devote as much of their time as possible. 8. I shall never fear difficulty and I shall never know the ______________(exist) of the word “failure”.

9. It is obvious that this _________________(destroy)will become more dangerous in the future. 10. I know how I achieved my ________________(succeed). It came from good planning and better doing combined. 11. We must come to realize the _______________(important) of learning English. 12. We have no______________(choose)but to follow his advice. 13.

Just tell me the ___________(true). 14.

We must guarantee everyone’s ______________(safe) 15. There are many wild animals in _____________(dangerous) of dying out now. 16. In ancient times, the slave’s _______________(free) is limited. II. 单句改错

1.Therefore, to take a ten-minute break between classes is of great important. 2.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my suggestions is that we should always have a notebook and a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within easy reach. 3.The apply of bamboo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rilling. 4.He made a lot of mistakes in his composition because of careless. 5.I hope that you two could come and visit us some times soon. 6.No one worries much about the radio program young people listen to. 7.The new teacher is getting married next month and decides to buy some furnitures. 8.My uncle tells me that the key to his success is honest. 9.If we go on a trip abroad, we can broaden our view and gain knowledges we cannot get from books. 10. We should keep in minds that the earth is our only home and only by saving the environment can we save ourselves.

参考答案:

I. 1. Confidence

2. Protection

3.arrival

4.popularity

5.patience

6.punishment

7.competition

8.existence

9. Destruction 10.success 11. Importance

12. Choice

13.truth

14.safety

15.danger 16.freedom II. 1. Important--importance

2.suggestions---suggestion

3.apply---application

4.careless---carelessness

5.times----time

6.program---programs

7.furnitures---furniture

8.honest---honesty

9.knowledges---knowledge

10.minds---mind

第三篇:古代语法词类活用教案

词类活用 备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古汉语语言现象——词类活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词类活用的含义。归纳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条件和规律。熟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以课堂为阵地,提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拓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经典文言语句中感悟人间至信、至心。

重难点

归纳古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的条件和规律。熟悉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特点。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检查旧知

二、知点探究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1)“一狼洞其中”(《狼》)中“洞”本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打洞”。 (2)“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中“军”本是名词,在这里或用做动词“驻军”。 (3)“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中“白衣冠”,活用做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4)“籍吏民”(《鸿门宴》)中的“籍”,活用做动词“登记”。

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1)“香远益清”(《爱莲说》)中“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3)(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作动词“与„„交好”。

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1)“此皆良实”(《出师表》)中“良实”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判断句主语“此”的宾语,活用为名词,“善良老实的人”。 (2)“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乏困”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共”的宾语,活用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3)“其人居(于)远未来”(《荆轲刺秦王》)中的“远”原为形容词,在这里充当“于”的宾语,活用作名词,意为“远方”。

4、动词活用为名词: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形发生变化。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中“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中“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5、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1)“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中“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东”为名词,在动词“封”前边做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方,“在东方”的意思。 (3)“函封之”(《荆轲刺秦王》)中的“函”本为名词,意为“匣子”,这里用在动词“封”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封”的方式“用匣子”的意思。 (4)“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本为名词,意为“兄长”,这里用在动词“事”的前边,表示侍奉的方式,“像对待兄长一样”的意思。 (5)“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中的“翼”本为名词,意为“翅膀”,这里用在动词“蔽”的前边,表示侍奉的方式,“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意思。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2)“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 (3)“臣活之”(《鸿门宴》)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2)“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迟:“认为„„迟”。 (3)“群臣怪之”(《荆轲刺秦王》)怪:“认为„„奇怪”。 (4)“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鄙:“把„„当作边邑”。

小结

反思

第四篇:13 语法概说和词类练习1(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概说和词类部分的练习

(一)

一、填空

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研究的范围包括词类、各类词的构成和词形变化,(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修辞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的“语法”指(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即语法学)。

5、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6、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7、根据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叫(句类),共有四种,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8、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句型首先可以分出(单句)和(复句)。

9、单句由(带上一个语调的短语或词)构成。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0、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11、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和(拟声词非主谓句)。

12、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13、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和(补语)八种。

14、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5、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二是(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三是(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16、词的形态可分两种:一是指(构形形态),二是指“构词形态)。

17、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18、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而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和(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19、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名词的种类可以分为(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名词、(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处所)的名词和(表示方位)的名词。

20、在句子中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表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群体。

1

21、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22、判断动词“是”放在主语宾语之间有多种作用,可以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表示(事物的存在)。

23、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

24、趋向动词表示(移动的趋向),它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者(谓)语中心,但经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的(后)边表示(趋向),作(趋向补)语。

25、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意义,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26、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的作用,区别词能作(定)语,不能作(主)语、(谓)语和(宾语)。

27、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分(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28、量词表示(计量单位),可以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的后边,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29、(数)词、(量)词与(名)词的语法功能比较接近,三者合起来成为与谓词相对的(体)词。

30、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副词都能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还可以作(补)语。

31、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有(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三类。

32、疑问代词有(任指)和(虚指)两种引申用法,不表疑问。

33、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又叫(象声词)。

34、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和(应答)的词。

35、介词起(标记)作用,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面,共同构成(介词短语),整体主要修饰、补充(谓词)性词语,标明跟动作、性状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等。

36、连词起(连接)作用。

37、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等语法意义,可以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比况)助词三类。

38、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二、单项选择

1、“我在假期里去过北京。”其中的“在”是(B)。

A、动词 B、介词 C、副词 D、语气词 2“我们俩比一比。”其中的“比”是(D)。

A、介词 B、助词 C、名词 D、动词

3、“我们无言以对。”其中的“对”是(B)。

A、介词 B、动词 C、名词 D、助词

4、下列都是名词的一组是(A)。

A、刚才、将来 B、立刻、片刻 C、从前、从来 D、向来、过去

5、下列都是副词的一组是(B)。

A、将来、今后 B、立刻、刚刚 C、立刻、片刻 D、从前、从来

6、下列都是形容词的一组是(A)。

A、轻微、显然 B、全部、统统 C、长久、久久 D、忽然、突然

7、下列词语(A)组都是词。

A、人马、人手 B、白菜、白墙 C、灭火、发火 D、清清楚楚、说不清楚

8、下列词语(C)组都短语。

A、绿化、菜花 B、白菜、白墙 C、浇花、摘花 D、讨论讨论、高高兴兴

9、下列词语(B)组既有词,也有短语。

A、个人、假条 B、拖鞋、脱鞋 C、绿化、冰冷 D、人生、道路

10、“人、百、个”这三个词都是(A)。

A、体词 B、谓词 C、名词 D、代词

11、(D)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 D、名词

12、下列各组词中,均为名词的一组是(C) A、工人 劳动 B、首都 雄伟 C、品质 东边 D、宿舍 忽然

13、下列各组词中,均为动词的一组是(C) A、减少 压力 B、扩大 队伍 C、发展 等于 D、提问 问题

14、下列各组词中,均为程度副词的一组(B) A、都 不断 B、十分 特别 C、必然 比较 D、格外 的确

15、下列各组代词中,均为人称代词的一组是(B) A、他们 这里 B、人家 彼此 C、我们 多么 D、那样 自己

16、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词性为动词的是 A、他是我们的代表。 B、我们代表着人民的利益。 ....C、他的想法很科学。 D、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

17、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B)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18.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A.名词 动词 连词 B.名词 形容词 介词 C.代词 副词 介词 D.动词 动词 介词 19.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C)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 B.小青在上海 ...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 D.我和你一起走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C) A.①他在学校里。 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 B.①这座房子朝南。 ②他朝北走去了。 ..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 3 D.①这次考试他得了100分。 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21.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D) A.① 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 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老师正和小红谈话”中“和”的词性相同的是(B)

A.他早点吃的是牛奶和面包。 B.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C.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D、我们在唱歌。 ..

三、根据语法功能,指出下列实词所属的类别

限制(动词) 限度(名词) 有限(形容词) 效用(名词) 使用(动词) 耐用(形容词) 兴趣(名词) 兴奋(形容词) 兴许(副词) 特殊(形容词) 特点(名词) 特地(副词)

才干(名词) 能干(形容词) 武断(形容词) 武功(名词) 武装(动词) 绿色(形容词) 绿化(动词) 动机(名词) 机动(形容词) 英雄(名词)

英勇(形容词)

任务(名词)

任性(形容词)

感想(名词) 彩色(区别词)

可爱(形容词)

可惜(形容词)

近来(名词)

重要(形容词)

重视(形容词)

重点(名词)

模仿(动词)

特点(名词)

特殊(形容词)

珍贵(形容词)

珍宝(名词)

珍藏(动词)

高度(名词)

晚上(名词)

怀念(动词)

安危(名词)

安全(形容词)

节俭(形容词)

节制(动词)

节省(形容词)

具有(动词)

充实(形容词)

充当(动词)

成为(动词)

进行(动词)

感觉(名词)

绿化(动词)

大型(区别词)

热爱(动词) 放心 (形容词)

放映 (动词)

放假 (动词)

充实 (形容词) 充满 (动词)

充电 (动词)

同意 (动词)

同感 (名词) 明朗 (形容词)

明了 (形容词)

明天 (名词)

效能 (名词) 见效 (形容词)

效法 (动词)

服用 (动词)

服帖 (形容词) 服装 (名词)

状态 (名词)

再三 (副词)

迅速 (形容词) 容易 (形容词)

经常 (副词)

已经 (副词)

突然 (形容词) 忽然 (副词)

仍然 (副词)

偶然 (形容词)

直接 (形容词) 彻底 (形容词)

终于 (副词)

干脆 (形容词)

大家 (代词) 最近 (名词)

现在 (名词)

正在 (副词)

目前 (名词) 早已 (副词)

早就 (副词)

早上 (名词)

过去 (名词) 向来 (副词)

将来 (名词)

即将 (副词)

午前 (名词) 平素 (副词)

慢性 (区别词)

以下 (名词)

无限 (区别词) 稳步(副词) 果然(副词) 别人(人称代词) 哪里(疑问代词)

第五篇:古代汉语教案 词类的活用

五、词类的活用

一、 什么是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分出来的类别。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也就是为了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功能。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一致的。先秦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无助动词)。在文言文中量词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的地方。

词类的活用主要是有关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这里简单地谈一下三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事物变化的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是表示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三类词的基本功能是比较固定的。但是,有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又可以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的活用。例如: 阕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 .“隧”本来是名词,在这儿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又如: 将军身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

1 又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本是名词,这儿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现代汉语也有这种情况(铁了心、丰富词汇),但远不及古汉语那样普遍。

词类的活用和词的兼类现像是不同的。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些词可以兼两类或三类。例如: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陈涉世家》——(动词) . 草木有生而无知。《荀子·王制》——知觉(名词)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考虑,打算(动词)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陈涉世家》 .

——计谋,计策(名词)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 .

——涨,溢水(动词)

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

——增加(动词)

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 .

——富裕(形容词)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好处(名词)

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变化,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我们不要把这类现象也当成词类活用。

2 古汉语词类的活用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动词和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二、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 .这是说使姜氏受惊。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放行这个动作,比较: 齐使田忌将而往。《史记·孙膑》

齐威王却将孙膑《史记·孙膑》 .(递系[式]结构,兼语句,用一般动宾结构表达递系式结构的[兼语]。“秦王令赵王鼓瑟”、“予助苗长矣”、“沉忧令人老”)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变来的。由于原来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的时候,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中动词使动的用法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就带了宾语。 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亡”本来是不及物动词,这里用作使动,“亡郑”就是“使郑亡”。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 ..

3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 执宛者以怒楚《城濮之战》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龙,泣孤舟之嫠妇。《前赤..壁赋》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天论》.“天不能病”和“天不能使之全”对比,就可以肯定“不能病”是“不能使之病”的使动用法。“病”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操军方连船,首尾相接,可烧而走。《赤壁之战》 .“走”,‘逃跑’、“败走”,使曹军败走。这种宾语省略,一般可以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

古代汉语,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 将战,华元杀羊食士《郑败宋师获华元》 . 以恶食食项王使者《项羽本纪》 . 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上德》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 饮马于河《封禅书》 .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洒《晋灵公不君》 .

4 欲辟土地,朝秦楚《齐桓晋文之事》 .食用作使动时,读sì;饮用作使动时读yìn;见读xiàn。读音改变了,就与及物动词的其它用法区别开了。但并不是所有的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都改变读音,上举的“朝”的读音就没有改变。分辨及物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主要还是得认真分析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没有其它更简单的方法。

2.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等。形容词用作谓语,是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构成描写句。用形容词作谓语构成描写句,后面是不带宾语。如果形容词作谓语后边带上宾语,那么形容词就活用作动词,整个句子也就成为叙述句。如果整个句子的意思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具有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那么,形容词就是使动用法。

劳师以袭远,未所闻也。《左传》 . 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左传》 . 楚一言而定三国。《左传》 . 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 于是梁王虚上位。《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劝学》 . 工师得大木,则王善„„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

5 惠王》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夜泊瓜洲》 . 疆本而节用,则天下不能贫„„本荒而用 ,则天下不能使之富。.

《荀子·天论》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不入仕途,使身.洁)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3.名词的使动用法(较少)

古代汉语名词也有作用使动的,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成为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和事。例如: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 乘势,则衰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 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论吏士行能会》曹..操)

是欲刘豫我也,是欲臣妾我也。《戊午上高宗封事》 ....

(刘豫,金立傀儡皇帝,号大齐)

作使动用的名词后面,偶尔也会省略宾语。例如:

6 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新序·节士》 ..这里的“臣”和“友”是名词用作使动,但后面省略了宾语,“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为之臣”,“不得使之为友(即不能和他作朋友)”。这种省略宾语的现象虽然不多见,但也值得注意。一般只能从上下文的意思去领会。

三、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意思。这种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的。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意动用法则是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必然如此。下面两个例子正可以看出使动和意动的不同作用: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劝学》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例的“美其身”是使动用法,即“使其身美”,是“使自己得到提高”的意思。下例的三个“美我”都是意动用法,是“以为我美(认为我美)”,而不是使我美。意动主要在主观认为怎样。使动是客观结果,意动是主观看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

7 工师得大木,则王善„„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 .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认为他贫贱)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论贵粟疏》 (认为金玉贱) ..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 时国充年七十,上老之。《汉书·赵国充传》 . 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商君列传》 (认为他善) .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 ..

《韩非子·外储说下》

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论》 .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

世驾,故人重之。 .

《韩非子·五蠹》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战国策·秦策》 .

2.名词用如意动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

8 ([国君]把她看作夫人,我可以不把她看作是夫人吗?)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以之为师,主观上认为是我师)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封建论》 . 友风而子雨。《云赋》 (以风为友,以雨为子) ..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子产相国》 (把它作为药) . 且庸人尚羞之,况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传》 .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今我也在,而人皆藉吾弟,今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藉,蹈也,以言蹂藉之)

四、名词用如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实际上也属于名词用如动词,除这两种用法外,名词还可以在其它情况下用作谓语动词,这时它并不起使动和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也产生一些变化。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的比较少,用作意动的也不多,但用如一般动词的则相当普遍。例如:

赵王子孙侯,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 .

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更法》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药》

9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

《答司马谏议书》(如果现在什么事情都不干,只要墨守成规,那就是我所不敢领教的) 1.名词活用涉及对象,把宾语活用,一般不带宾语。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曹刿论战》 . 今京不度,非制也。《郑伯克段于鄢》

(不合法度) . 虞不腊矣。《宫之奇谏假道》

(举行腊祭) .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药》

(开花) . 晋灵公不君。《晋灵公不君》

(不象国君) .2.涉及对象活用后,后边带处所补语。

晋军函陵,秦军〈河南〉。《烛之武退秦师》 (驻) . 故立沛公为汉王„„都〈南郑〉。《项羽本纪》 (建都) . 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商君列传》

. 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陈列) .3.涉及对象活用后,后边又带了宾语。

乃使其从者衣褐,„„归璧于赵 .. 从弟子女十人许,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 .... 4.两个名词活用,出现连动。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以都而霸。《项羽本纪》 .. 5.把动作凭借的工具、方式、方法、标准等活用为动作本身。

10 范增数目项王。《项羽本纪》 . 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用笞) .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传》 . 驴不胜怒,蹄之(《三戒》柳宗元) .6.除一般名词活用动词外,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 . 齐军既已过而西。《孙膑》 .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游天都》 .

五、名词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古代汉语不但时间名词,而且普通名词也都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代汉语常见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有的语法著作就把这种现象看作名词用如副词)。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下面举几种比较常见的为例。

1.表示动作的方位或处所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伐檀》 (在院子里) . 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逍遥游》 (在水中) .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 .

《病梅馆记》 (心里,心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 .... 孤舟一片日边来。《重天门山》 ..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夸父逐日》 . 大月氏复西走。《张骞传》 .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传》 . 蜀太守以下郊迎。《史记·司马相如传》 .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史记·高帝本纪》 . 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五蠹》 ..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资治通鉴》 ..2.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或依据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格,木格贮之《活板》(用木格) ..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按次序) . 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 (按法律) .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华佗传》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 12 (把秦国人民当作俘虏[奴隶]来使用) 君为我呼,吾将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

(用对待兄长态度对待他)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象对待客人对待他)

„„及苍贵,常父事王陵。《史记·张丞相传》 .

(对待父亲一样对他)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 (伋,孔伋,孔子的孙子) ..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封建论》 .4.表示比喻

嫂蛇行匍伏。《战国策·齐策》 .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循吏列传》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中山狼传》 . 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三元里抗英》 ..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世说新语》 ..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冯婉贞》 ..普通名词用作状语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很不相同,例如上举“蛇行”、“儿啼”如果是主谓结构,意思就是“蛇爬行”,“小孩啼哭”。怎样辨别一个名词是用作状语还是用作主语呢,就一般情况看,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这个名词前边带另有主语,例如

13 “蛇行”“儿啼”前边有“嫂”“老人”作全句主语,“蛇”和“儿”就不可能是主语。如果句中是否有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上就无主句,“其一犬坐于前”如果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究竟是名词用作状语,还是主谓结构。

六、词类活用的条件

要鉴别一个词是不是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的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名词、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可以从它们语法条件变化中看出。下面举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略作说明。

1. 两个名词连用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则 一个名词常常就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王天下”不是“王和天下”,也不是“王的天下”,而是“统治天下”。

面山而居《列子·愚公移山》 (面对山居住) .. 左右欲兵之《史记》 .. 决荧泽而水大梁,大梁必之矣《战国策》 ...

14 既臣大夏而君之《张骞传》 ...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作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陈胜为王) ... 子房前。《留侯世家》 (这是刘邦呼叫张良的话) ...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秦始皇本纪》 (职,职责、职务,

里变为“掌管”“负责”,“所职”就是所掌管的)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罾,本是一种鱼网,这里是网着、捕捉;“所罾”就是所网着的,所捕捉的)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 ..

(高,推崇;所高,所推崇的人)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论贵粟疏》 ........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 ..(毛嫱。越美女,丽姬,晋献公夫人)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甘茂列传》 ..

15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修身》 ..尔欲吴王我乎《左传》 ...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 ...4.名词放在副词后边活用为动词。例如:

秦师遂东《左传》 .. 从弟子女十人行,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 .. 不足生于不农《论贵粟疏》 ..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高之,下之,小之,臣(巨)之,不外是矣。《儒效》 ............... 既臣大夏而君之。《汉书·张骞传》 (君临统治) ..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病梅馆记》 .. [秦王]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 是欲刘豫我也,是欲臣妾我也。《戊午高宗封事》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晋军师于庐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鹪鹩巢于深林。《逍遥游》 ....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 ...7.名词用“而”连接 时,活用作动词。例如:

汉败楚,楚人故不能过荥阳而西。《鸿门宴》 ....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养蚕;穿衣) ...

16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挖隧道) ....“而”是个连词,经常用来连结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也可以连结形容词,但不能连结名词。

上述几项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主要条件,还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在阅读古书时,对词类的活用要灵活掌握,根据各类词的语法特点,联系上下文意去判断,以达到正确理解古汉语的目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巡防大队心得体会下一篇:消防安全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