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究——视觉传达对环艺专业的辅助教学

2023-01-28

《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商业空间环境设计是在建筑设计母体基础上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室内空间布局、照明设施、空间诱导设施、广告载体等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这就意味着零售商业空间环境设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多专业整合的课程;同时零售空间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 新零售观念被提出, 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方式, 要求室内设计师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来推导设计, 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品牌定位能力, 提高环艺专业学生的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职业核心能力, 成为了设计教育者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商业空间设计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艺术设计学科分类, 艺术设计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空间环境设计三大体系。零售商业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是“空间环境设计系统”的子系统, 正是由于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它几乎涵盖了“艺术设计”母系统的所有子系统或子系统中的元素[1]。商业空间环境设计涵盖了品牌的定位、空间的诱导设施、景观绿化、无障碍设施等重要的设计内容。虽然零售商业空间环境设计从本质上属于室内设计的范畴, 但是只有多从其他艺术设计门类中去学习、去借鉴才能打造出拥有良好体验、负有人情味的线下零售商业建筑空间环境。

目前各高校在环艺专业培养模式和目标定位上虽然不尽相同, 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共性的地方。以《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为例,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会以虚拟商业项目为导向, 以室内方案设计为教学重点, 大大提高CAD、3DMAX、SU等环艺专业软件实践操作的课时比例。理论课的课时被缩减, 学生缺乏美育, 审美能力不足, 这就导致学生极有可能仅仅被培养成了“绘图专才”。

二、视觉传达对环艺专业的辅助教学下的课程基本框架

在环艺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作为其专业教学的核心思想[2]。《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教学中强调视觉传达专业渗透与交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并且能让学生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空间问题, 当我们在商业空间设计中, 以商业计划书的思维来主导设计, 先着手于品牌定位、市场分析, 再着手于方案设计时, 就能打造出更好的商品展示空间。

(一) 教学单元设置

1. 商业空间设计原理

本单元以环艺教师为主导, 通过教学可视化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的基础知识及概念。

2. 商业空间设计氛围营造

此教学单元综合了商业空间设计要素, 主讲卖场入口设计、卖场销售形势、卖场家居设计、色彩及材质的选用依据、照明方式及灯具的选择。再此单元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市场调研、及优秀设计案例收集及分析。

3. 引入设计项目

本单元要求学生分析设计图纸, 确定设计品牌, 并了解其商业背景。

(二) 项目载体

本课程根据商业空间设计进程的四个阶段:一阶段品牌定位;二阶段方案设计;三阶段施工图绘制;四阶段设计实施来进行教学设置。

在品牌定位阶段, 导入虚拟商业项目, 授课以视传专业教师为主导。视觉传达设计为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 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的形式经常被应用于设计中, 有助于打开学生的设计思路, 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同时VI (平面视觉系统) 设计在该课程中意义深远, 因为所有的VI最终会应用于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也会为VI提供更好的展示场景。

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设计实施阶段则由环艺教师为主导, 视传专业教师为辅助, 把VI及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 如把品牌在logo中的造型风格与空间中的门厅、前台、展台以及墙面、地面、天顶的装饰做统一的处理, 从而达到商业设计中品牌人格化的目的, 使该设计方案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品牌辨识度。通过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零售商业空间设计的深层含义。

三、环艺专业引入视觉传达为辅助教学的对策

通过上述课程案例得知, 视觉传达的知识对于环艺专业的教学来说是一种知识的补充和支撑。在实际的教学中, 课程结构设置、教学方法设计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都会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一) 完善环境艺术设计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环艺专业不应该一味追求实践操作而忽略美育及创新意识。多样化教学会使人观点新鲜, 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会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环艺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培养计划应兼顾美学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及实践操作能力。设置应要求突出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又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提供相应的学习思维方法、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视觉传达专业在环艺中开设的形式可灵活, 如视传教师参与基础课;或开设选修课;或在专项实训课程中以辅助教学的形式来融合两门学科, 重点应放在培养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上, 从而营造一个跨学科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达到“1+1>2”的效果[3]。

(二) 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打破专业的壁垒, 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融合平台, 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同样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教师充分利用跨学科氛围和他人知识使个人能力得以快速增长, 并且更高效得掌握这些知识的精髓和相互联系。

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辅助教学时, 应注重传授的视传知识与环艺设计的内容相结合, 若缺乏对空间的理解, 就容易出现课程与专业脱节的现象。如果由视觉传达的专业教师承担环艺专业学生的教学, 双方教师应通过制定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方法、集体备课、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等形式加强交流、建立监督机制, 从而打造学科前沿探索、教学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三维互动的教育格局。

四、结语

通过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协同育人机制, 来对现有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 搭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性平台, 不但为交叉学科的师生提供一个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的机会, 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科中的资源共享。

在《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这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 不断探索视传专业在环境艺术中的交叉融合实施规律和方法, 通过学科间的辅助教学及学科融合, 使高职教育教学始终跟上市场前沿需求的步伐, 这也是现代艺术科技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协同育人机制在构建人才培养计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环境艺术专业中的《商业空间设计与实训》课程中零售空间设计为例, 探讨了该课程以方案设计为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论述了视觉传达专业对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课程内的辅助教学改革既有利于校内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 也有助于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协同育人,环境艺术,视觉传达,零售商业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怀生.零售商业建筑室内空间的总体设计浅论[J].新视角, 2009 (39) .

[2] 邱海东.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再思考[J].艺术教育, 2012 (6) :143-144.

[3] 孙为.“互联网+”环境下传媒艺术教育模式探索——以南京艺术学院省级实验室“传媒艺术跨学科综合训练中心”为例[J].艺术教育, 2017 (2) (上) :7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治论文下一篇:提高会计课堂教学质量初探


Fatal error: Uncaught [XSException] ../../../../xunsearch/sdk/php/lib/XS.php(2526): Failed to recv the data from server completely (SIZE:0/8, REASON:closed) thrown in /www/xunsearch/sdk/php/lib/XS.php on line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