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2-12-28

第一篇:采矿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啤酒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1、行业增长空间仍然巨大 啤酒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06 年,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虽然已接近23 升,2007 年预计会突破30 升,但消费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比如北京的人均啤酒消费量90 升,但中西部地区仅在10 升左右,8 亿多人口的农村人均连6 升不到,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是30 升(欧洲87 升_______、美国107升),欧美国家人均年消费啤酒已超过80 升。其中,啤酒消费大国的捷克、爱尔兰、德国人均消费分别已超过1

59、135 和117 升,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仅相当于捷克的1/

8、美国的1/4 和日本的40%。如果今年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到预计的30 升那么将有超过1000 亿元的销售收入。面临巨大的行业增长空间,国内外各大厂商纷纷加快发展步伐,以免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2、原料涨价、资金投入增加及出口顺差导致产量加速攀升

据农业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07 年第一季度,我国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逆差转变为顺差。其中,大麦进口30.9 万吨,同比下降56.4%。由于澳大利亚大麦严重减产及国际市场大麦库存的降低,年初至今,啤酒大麦价格上涨幅度已接近一倍,而货源紧张的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目前看来,寻求大麦货源的目的地,也已经从澳大利亚转向欧洲。虽然国产大麦对于进口大麦有替代作用,但品质普遍较低,对于要求品质的企业来说,并不能减少进口数量。因此,利润一再遭受压缩导致例如金威啤酒做出预亏估计。麦价上涨对于大量进口啤酒大麦的青啤和燕啤目前的影响,由于库存的原因,还不是很大,而一旦库存消耗完毕,厂商受成本上升的影响会加大。故对于啤酒这个微利行业来说,存在转嫁的需求。依赖大麦进口的啤酒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加速销售,通过改换酒瓶容量等手段降低成本,以盈利来缓解原料成本价格上升的压力。但对于以国产大麦为主要原料的重啤等企业,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数据显示,啤酒的本地化消费倾向十分明显,目前,各区域前三位购买量的品牌至少有一个是地方品牌。据中国啤酒网上的"20 个城市啤酒消费前三名排行榜"显示,排名第一的绝大多数是当地品牌,这说明在许多区域强势品牌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主销的中高档产品和低端产品在一地一般不会超过三个品牌。消费的主要心态和消费分类决定了啤酒市场的基本走向。高端的相对稳定是消费者和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中低端的市场不稳定是各地企业多年来对消费者教育和人们收入水平以及消费心态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档产品消费具有全国性特征,品牌相对稳定。中档产品和低档产品消费有着强烈的地域化特点,品牌转换速度呈加速现象。

3、啤酒行业高端产品面向全国,中低端产品地域化严重

4、中小企业抢占农村及二线城市

由于啤酒巨头在各大中城市竞争激烈,中小企业趁机抢占农村及二线城市啤酒市场。虽然各啤酒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已经由过去主要靠价格竞争转变为品牌、服务、渠道、战略、资本等方面进行竞争,尤其是品牌的概念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但是由于成本上升压力及中低端产品的地域化特点,中小企业很容易在自己面对的市场上抢到优势控制权。然而行业竞争的趋势逐渐明朗化,这种优势很可能只是暂时的。

啤酒行业风险分析

1、产能风险

从本世纪初,国外啤酒企业对中国市场完成“跑马圈地”后,面对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及今年原料成本压力,各啤酒企业产量激增,以薄利多销来转嫁成本上升消耗,经过30 多年的时间,我国啤酒行业产能扩张了30 多倍。由此,啤酒行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态势。目前,我国啤酒市场主要在城市,而城市市场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状态。眼下,北京每年的啤酒消费量约150 万千升,然而,燕京、青岛、华润雪花3 大品牌加在一起,每年的产量达160 万千升,供大于求。再者啤酒是高税收行业,而啤酒产品价低利薄,故此各类促销手段层出不穷,抢占终端的方式五花八门,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中高档尤其是中档啤酒市场迅速发展,但是,我国大部分啤酒企业70%以上的产品是低档产品,中高档啤酒占比还比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国内啤酒企业恶性竞争、利润走低的重要原因。由于啤酒产品品种增多。部分啤酒企业在产品开发上认为越多越好,某些啤酒企业的品种甚至多达上百种。品种的过度开发,导致了诸多弊端,同质化严重。产品链过长,管理难度增大。以上种种,使啤酒企业风险倍增,一旦产能严重过剩或产品结构失调至一定程度,将会导致企业亏损。

2、扩张风险

目前国内啤酒行业第一集团企业,如华润、青啤、燕京、金星等,为扩大销量提前抢占市场制高点,纷纷把目光瞄准国内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例如西部,由此开始大规模扩张。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并购或建厂。由于雄厚的财力支持,第一集团企业大多采用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因为并购之后的整合花费他们完全能够承担,以此方式有利于他们牢牢掌握当地销售网络,尽快树立品牌影响,并享受当地的优惠政策。而第二集团企业如重啤、金威等,在向西部跃进的过程中,则以新建厂地更为合适,但是立足之后,就得面对资金压力,销量压力,产能风险。同时战线拉的过长,很容易导致“后方空虚”,失去在自己原本拥有的本地优势,且以上三个环节,任何一环发生问题,都容易导致企业亏损。

3、国际化风险

总体而言,中国的啤酒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还较低,国际化能否实现赢利,考验着中国啤酒企业经营者的信心。在大多数时候,国际化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赢利,对于整体实力不够强的中国啤酒企业来说,能否对海外市场形成规模持久的支持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当企业的本土盈利能力足够强时,才能规避这一风险。而且,中国啤酒企业同时面临两大品牌瓶颈,一是企业品牌瓶颈,一个是国家品牌瓶颈。中国啤酒品牌从全球来看,大多数属于“国内品牌”,还没有上升到“全球品牌”的高度,影响力基本上局限于国内市场,对海外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出口到海外的啤酒产品大多数定位于中低端产品,这样的产品结构更加强化了他国消费者对中国啤酒品

牌形象的档次印象,这样的情况对产品在海外打开销路并且站稳脚跟十分不利。另外,同为亏损情况也不相同,一种是经营性亏损,即经营不善造成企业亏损;一种是战略性亏损,即亏损在预期之中,战略经营者已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为亏损准备了代价。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百威公司收购原中德武汉长江啤酒有限公司成立百威(武汉)国际有限公司后,连续几年企业经营陷于亏损,但百威公司仍然信心百倍,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对这个市场的任何投资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此,承受数年亏损而痴心不改,表现出百威公司作为国际化公司的远见性。现在,百威(武汉)国际有限公司已成为百威啤酒在中国市场的桥头堡,其巨大的赢利水平令人瞩目。如果以同样的道理看待中国的一些啤酒企业,我们同样认为今天的亏损,并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它国际化的理由。

首先:我们与终端客户的联系,我们每天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终端客户身上,当我们进一家店时,我们要沟通客情,察看青岛、崂山库存,青岛、崂山摆放是否到位,生动化有没有做好。我们要把终端客户详细掌握在自己手中,维护好与他们的客情,让终端客户感受到青岛啤酒公司的零距离服务。因为终端客户的支持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啤酒销量。

其次:我们与经销商的联系,如何提高经销商的工作积极性?如何让经销商更好的配合我们的工作?如何让经销商与终端客户更好的合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我们应该按时的拜访经销商,如何帮助经销商更快的把产品销售出去?如何维护市场价格等等,都是我们需要经常做的。

再次,经销商与终端客户的关系融合度也会间接影响啤酒的销售量。如果经销商不好好配合我们的工作,比如给终端客户送货不及时,送货时态度不好或价格混乱都会直接影响终端客户的卖酒积极性。

所以在我们把生动化、促销计划做好的同时,把自己、经销商、终端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好协调好也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篇: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报告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

自从金融危机风靡全球后,各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因此,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也出现困难的现象,就这一困难本文分析引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以及创业观。人才交流市场人头攒动,2010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再创造新纪录,报考公务员的超过百万的数字,北大学子卖猪肉。这些现象与数字互相阐释,共同指向一个话题——大学生就业是越来越难了。 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到处都有,即使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

(一)、 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

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三)、

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四)、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教学质量下降,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为了更好的化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式,提出以下的方针:

1、 要转变社会观念现在中国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全球性问题。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不是减少教育而是需要国家给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国家不能因为我们大学生一时的就业难,就忘记考虑实际的能力,读书越多不一定代表能力越高,但就业机会至少给了我们大学生提高能力的必要基础。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社会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所以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能以为就业难就减少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才能够更快的改变现状,较快经济发张,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国力。

2、 个人要调整好心态。由于“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使人们的就业方向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故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理性的选择就业。转变自己的一些观念: (1). 大学生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使的一些企业和单位不敢大规模的招人,而且培育新人也将会浪费不少资源,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大学生等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们大学生的薪资期望不能过高,毕竟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应当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再慢慢发展,提高自己的薪资值。 (2).

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人才过剩,从行业来看,大家都希望到一些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中去,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小型的企业就业。从地域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到大城市就业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而不愿到西部等边远地区、基层发展,使的东西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故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到中、小城市发展,把学到的只是用到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即解决城镇等一些中小城市缺少人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就业难的现状。 (3). “一次就业,一生职业”的观念仍然存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我们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大学生目前最重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既然现实不能骤变,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先融入现实,再试图改变。再说,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力度

面对年年攀高的大学生就业数量,我认为,政府的“一只手”要努力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各种人才就业的公平性;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强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开始抓起,不要认为快毕业了才建立学生的就业观,要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目标,让学生们明白将来要做什么,要事先准备什么,提供新的行业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政府的“另一只手”恐怕还得多做一些综合治理的事。譬如,不要急于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忽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发展;不要忽视社会结构复杂化和职业岗位技能化的发展趋势,固守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老观念,要把学习书本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等等。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加大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4、高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很多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切实做到与社会需求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等。 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二、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近几年的高考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外语专业或外语院校的报考热度不减。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特别是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计算机、通讯工程、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四、英语专业优势

近年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外语人才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视线。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中,只有外语人才还是职场宠儿。

外语人才被热捧,就业形势大好。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比其他专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但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文史、轻科技的外语教育的影响,外语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中,英语类人才都处于就业率的榜首位置,是需求量很大的专业。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面前,外语类人才仍然是各类人才中被看好的专业。特别是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对外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语的需求量很大。而其中最通用的就是英语。目前对外交流的主要语种就是英语。各种对外和外事活动都需要英语。

英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我国仍然缺乏高端英语专业人才。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频频告急,即使是北京上海这些高级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也难以幸免。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 另外,同声传译员也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长期以来,国内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和扩大,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所有翻译当中,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仍然是目前需求大热门。据了解,同声传译一天8小时收费为6000~8000元,超出这个时间,还要额外付费。所以,称同声传译为金饭碗并不为过。

专家们预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必将大大刺激市场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高端外语翻译人才将大显身手.

五、不同学历之间的就业情况

大学生就业形势好于本科,本科就业形势好于专科,这是过去几年人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学历高了路高走,于是,专科毕业升本科,本科毕业升硕士,成为很多学子的选择。

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效应,究竟如何?据新华网报道,人事部的统计表明,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2003年一季度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个人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1.49,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3.13,具有大专以下(含大专)学历的占58.91。但在用人单位发布的用人需求中,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3.67,需要本科以下学历(含本科)的占96.33,显示出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但拥有高学历是不是就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呢?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专业之间的求职形势差异明显。就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求职者而言,机械、市场营销、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供不应求,供需比分别为0.37:

1、0.55:

1、0.57:

1、0.64:1计算机、财会专业供需基本持平。而文艺体育、医药、文秘、管理等专业的职位的供需比分别为8.25:

1、3.17:

1、2.83:

1、2.54:1,人才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现象。

另外,市场营销、建筑、财会、文秘、中介服务和外语专业中,目前对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占本专业需求总数的60以上。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管理专业、经济专业、医药卫生等专业,对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通信工程、经济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的求职形势较好,医药卫生和管理专业是硕士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供不应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则相对困难。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有的专业,学历不同,需求相差也很大,比如,计算机和外语专业,本科生抢得厉害,但专科生就业就比较困难。

六、总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外国企业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将昂首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商业竞争中,除高新技术竞争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既懂英语又懂商务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增。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对国内企业的全面开放,广大的国内企业,包括中小型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国际市场。这类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占有主导地位。从广东省各大人才市场和各大报刊的招聘广告中发现,这类复合型人才正以每年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速度递增。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群包括外销业务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如跟单、质检人员、保险人员、报关人员等,此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外还需要中低层企业管理人员、文员、外贸方面的秘书、助理等。 因此,本专业的发展空间是广阔的,是与广东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

第三篇:国内香水礼品市场需求分析

自我国一线城市人均GDP超1万美元,全国平均GDP破5千美元以来,已解决温饱问题的中国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倍增,某些非生活必须性的品牌礼品消费大幅上涨。据我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2年统计显示,仅2012,中国人上网购买香水特色礼品的消费总额就达到567亿元。在全国各地,我们也确实经常发现一些时尚男女身上沉香袭人,颇有闻香识中国之感。那么,谁在购买香水?她们购买这些非生活必需品又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中国已成为全球品牌香水争夺的最大市场。

伴随着中国在21世纪最初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目前既是世界最大工厂,也是世界最大市场。不少过去顶级的国际奢侈礼品香水品牌,闻香识女人,巧选香水送女士,如浪凡珍妮女士香水,范思哲经典男士香水等,纷纷将其主力市场转向中国。不仅将每年的新兴产品优先投向中国市场,还加大了在中国的广告投放力度。从而增加了国际品牌香水在中国的知名度,从宏观上扩大了市场的总体销量。据中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1-10月间,中国共进口香水80亿瓶,同比增加了45%.

第二,高级白领成为香水消费的第一主力军。

由于中国对全球吸引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87家在中国开设了分公司,甚至不少跨国企业将亚太地区的总部放在中国。

很多世界巨无霸企业对员工的服饰,外形,气质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上班期间使用香水便是一个普遍性的铁律。因此,随着中国跨国公司的增多,我国高级白领购买香水纪念礼品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市场相对稳定。

第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时尚青年更加青眯使用香水。

随着全国各类大学的扩招,我国2012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人。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气质。这种不断增强的学生共识性意识,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男生和女生,纷纷在面试期间购买香水商务礼品,以便提升自己在雇主面前的第一形象好感度。

第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购买香水礼品的途径更加便捷。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所形成的购买便捷性,也是促成我国香水礼品大肆倾销的一大诱因。一瓶香水邂逅一段情缘,在数年之前,广大网友上网还主要以购买服装,图书为主。不过随着网购意识的不断提升,现在很多人已经逐渐养成了上网购买所有商品的习惯,大到汽车,小到厨具碗筷,概莫能外。香水奢侈礼品自然也涵盖其中。

第四篇:中央空调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随着工业工艺质量的严格要求和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对中央空调的需求量也将稳定增长。目前中央空调除在原有工业领域和商用领域外,已开始运用于住宅小区,实现集中供热供冷。

由于中央空调在技术上完全可以满足小型化和小制冷量的要求,从而在家用消费领域存在扩大的趋势。2010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50亿元,2011年行业市场进一步扩大,仅上半年市场规模就达300亿元,同比增长达40%以上。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企业包括大金、美的、格力,构成我国中央空调行业的第一梯队;美资四大冷水机组企业约克、开利、特灵、麦克维尔继续稳居第二梯队,在冷水机组市场中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被逾越,同样身处第二梯队的还有海信日立,作为专业变频多联机组企业,海信日立在专业化发展战略下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中央空调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中央空调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中央空调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央空调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央空调行业产业链以及外部影响因素;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中央空调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需求状况;中央空调市场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中央空调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轨迹

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央空调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中央空调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中央空调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中央空调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 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中国报关行业需求分析及应对

作者:王俊力论文题目:中国报关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应对

论文关键词:中国报关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应对

论文摘要:自加入WTO,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随着外贸出口行业的崛起,外贸报关从业人员这一职业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关员逐渐成为一个被广受热捧的职业,而现有人才的素质也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外贸业务需求。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个增长空间也是对报关员的需求空间。对于其个人而言,随着我国加入WTO、法律法规的完善,国际贸易秩序更规范,对于个人素质要求也逐步提升。个人如果能在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提高自己在事业发展前景上将非常宽广。所以,报关行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一、 中国报关行业当前的宏观环境分析

自加入WTO,我国取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并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获得普惠制等特殊优惠待遇,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使我国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如今,中国已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出口市场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出口行业。然而外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全球同行竞争的重要因素。

随着外贸出口行业的崛起,外贸报关从业人员这一职业已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关员悄然成为人才市场上的“紧俏货”,报关员考试也就吸引了许多在校大学生的目光,他们纷纷加入“考证”行列,希望取得证书来增加就业的筹码。在这两年报关员考试队伍中,大学生的比例不断上升,使报关员素质得到很大提升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世界上还处于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个增长空间也是对报关员的需求空间。而近几年海关总署一直在控制报关执业资格人员增长的幅度,力求做到保障需求、竞争有序。

二、我国报关业的地理分布及报关现状

(一)报关业务相对集中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一直以东部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为主,以2008年为例,广东、江苏、上海位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甲:其中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832.6亿美元,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7%;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922.1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上述三省市进出口合计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0%以上。全国6455个报关企业绝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与海关对进出口的管理相一致,报关协会的工作重点也在于此。

(二)报关形式以代理报关为主

2008年上半年自理报关的有9022个,占收发货人总数的1.44%;2008年上半年报关单量共2601.69万份,其中由报关企业代理报关的有2187.66万份,占报关单总量的84.09 %。在有的口岸代理报关的业务量甚至达到了当地总量的96%-97%,这也反映了目前整个报关市场仍然以委托代理报关形式为主,报关企业在整个报关市场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代表着我国当前报关专业化的水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海关对报关单位的评估等级整体不高

全国现有报关单位632,114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其中AA类3716家,A类9626家,B类612995家,C类1092家,其他4685家;报关企业6,455家,其中A类68家, B类6370家,C类7家,D类3家,其他7家。

三、目前报关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报关市场秩序比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报关企业诚信守法、行业自律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报关企业和报关员队伍的管理和业务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报关质量明显改善,海关通关速度和效率的提高与企业通关成本的降低得到了同步实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海关的相关制度和管理的日趋完善和规范,企业自身素质和自律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各地方报关协会成立后在服务政府和企业、引导报关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看,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和协会在职责定位上逐步清晰,在管理与协调配合上更加融洽。但同时,我们也切实地感受到,报关行业整体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四、中国报关员 就业现状

(一)准入门槛放开以后,报关企业增速过快,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

海关总署在2005年下放审批权限前,全国报关企业1900多家,至今已有6455家,增加3倍多,而报关单量同期只增加了30.8%。以广州关区为例,协会成立初期,报关企业91家,发展到至今已达249家,增加了2.7倍,而报关单量仅增长了16.7%。现有报关企业数量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实际需求的报关企业数量,导致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据调查了解,部分报关企业采取承包、挂靠等不规范经营方式和回扣、互相压价等不正当的经营手段来拉拢客源,致使报关质量差、服务水平低,进而引发报关企业效益变差、客户不满意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行业的经营环境,既增加了海关的行政执法成本、恶化了海关外部执法环境,同时也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阻碍作用。

(二)部分报关企业资质差、报关业务少、申报质量不高,导致口岸通关效率受到较大影响

按现行规定,企业只需有5名报关员就可以在海关注册,并且注册后企业对报关员并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客观上使得部分企业资质差、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低、报关业务少,致使申报过程删改退单率大幅上升,通关效率受到较大影响。据统计,在全国各直属关区2007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报关删退改单率最高的前三家企业中, 报关删退改单率在

100%以上的分别有37家和55家企业,都是报关业务少的企业,报关单量在1—150单

/年和1—985单/半年。与此同时,海关单证审核量也因此类删改退单的增多而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同步上升,并给申报质量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三)报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导致报关行为与海关现代化管理要求出现严重脱节

报关从业人员素质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还没有完全适应通关业务的需要。部分报关员主动学习能力较差,知识更新不及时,办理业务时往往凭经验或照抄其他类似企业,遇到业务变化或者新业务时,处理能力差,较为被动;有少数报关员有不诚信行为,欺骗本公司及货主,对行业规范的认识比较肤浅,法律观念和自律意识也比较淡薄,整体素质不高;报关企业本可通过培训提高报关员的素质,但人员跳槽较频繁,流动性较大,成了企业的心病,在培训方面不愿多投入,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上述原因使得部分报关从业人员职业素质较低,严重制约了通关效率,现场海关关员需花大量精力处理删退改单的事务,大大延缓了通关时间。

(四)报关员记分考核制度自身的不完善性,导致在具体执行上存在不合理情况 该制度对报关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但对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性,报关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海关职能部门对已经通过海关通关现场关员审核并给予货物进出口结关的归类认定给予否定后,对报关员进行扣分的行为不够合理。二是通过计算机记分,许多差错并非报关公司操作不当造成。如外地企业经营单位代码错,报关企业并不掌握,在制单过程中也不好核实;手册超量,企业制单时并不掌握,也无从核对;舱单数据没有或舱单日期等有误,企业制单时也无从掌握等。三是当前大部分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报关企业,其报关员一般都不制单,仅仅是拿了制作好的报关单到报关现场。一旦发生删、退、改单方面的差错,往往对他们实施记分,这样运作显得有失公允,等等。

此外,我国实行的是由两家管理机关(海关、检验检疫)管理进出口货物的口岸体制客观上也制约了报关效率。报关企业要同时面向海关和检验检疫,分别传输报关、报检数据,两个系统又是分别独立的平台,数据交换极为困难。目前仍在研发的“一单两报”工作进展也较为缓慢。等等。

五、报关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及应对

(一)报关员提高自身素质侧重点

1、客户对象的不同。自理报关是从事处理企业本身的报关业务的,因而报关业务的客户(服务对象)固定,报关员只从事本身企业的报关业务。而报关行报关员则是面对广大有报关需求的企业,服务客户面广。

2、业务范围的不同。自理报关业务只从事与本企业有关的报关业务,企业的业务范围决定了企业报关员的报关业务范围。受企业的业务限制,从事企业报关的报关员一般只需懂得有关本企业的报关业务就可以了。而报关行报关员由于面对的是所有企业的报关业务,因此,报关的业务各种各样,有机会接触较全面的报关业务。

3、收入来源不同。自理报关的企业报关员一般拿企业的工资,多属于固定工资方式,某时期业务量的多与少与工资没有联系。而报关行报关员一般是按报关量的提成计算工资的,薪水与报关业务量直接关系。

因而,报关行报关员最主要的是提高客户量和报关数量。

(二)提高报关行报关员的客户量的一些对策与方法

既然报关行报关员的薪水与报关业务量直接关系,那么提高客户量就是关键了。

1、通关政策的精通

由于接触的业务范围广泛,精通海关政策法规就显得重要了。有时接触到一些少见或难点的报关业务,如果你能及进应付,讲出一些有关政策规定及做法,客户当然觉得你水平不错,也就给客户觉得你留下好的印象。如果客户以经找过另外的报关员而被拒绝,这时更显得你的报关能力。因此,要不断留意有关政策的公布,学习理解有关政策的规定和操作规程,细节方面也绝对不能忽视。最好就复印成小册子,带在身边,你的提包做大点也无所谓。许多报关员认为天天报关无必要学习什么法规,其实这是不好的。虽然天天报关,懂得实际业务,但与懂得法规、理解法规又懂实际业务是不同的,往往表现在融会贯通,政策灵活运用的能力上。

2、提高服务素质

提高服务素质是相当重要的。提高服务素质的方法很多,这里简述几点:

(1)注意态度。

与客户接触时态度要诚恳,切忌傲慢,你不给我报还有别人给我报或多一份少一份无所谓的口气。特别是新客户,尤其注意。

(2)表达你的关怀和热情。

对企业或企业办事员表达你的关心,如近来企业经营情况如何啊,身体好吗,工作忙不忙,要不要帮手,让客户感到你是他的朋友,而且每次办结后不忘说声谢谢,客户会感到温暖。日后自然有报关会找你。

(3)必要的知会。代客户办理报关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有时可能是客户资料的错误,有时可能是自己的失误。对于客户的失误,尽量不要埋怨客户,但应立即指出客户的错误之处,提出改正的方法,与客户商量如何解决。对于自己的失误,抓紧时间自己解决,尽量不给企业造成耽误,实在不能避免的,不要一面推搪过失,应好好地商量解决办法。

(4)勤于保持联系。对客户,要勤于保持联系,避免客户流失。你最好做个客户资料的记录,经常翻开来查一查。如某客户的合同快到期了,打个电话去提醒一下,虽然客户一般也知道这个情况,但这个行为绝对是企业欣切的。又如新出的一些政策正是与客户的生产经营相关的,马上去电告知一声注意事项,需办什么手续,让客户提前做好准备,客户觉得你是一个关心的人,热情乐于助人的人,以后有什么业务,当然第一个想到关照你了。有时,企业可能一些人员的调动,造成报关业务跟不上的情况,你可主动提出教一下有关人员基本操作,当然这些小知识不会对你的业务形成竞争。

3、与一些大客户签订长期的报关业务合作。对于一些信誉良好的业务大客,特别是较有名气的客户,争取与其签订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每月结帐更好。这个是好的方法,一是企业无需每次付现金,你也无需每次收现金,减小许多麻烦。第二,能最大程度留住客户。第三,提高你的报关信誉,这个招牌,可为你今后带来更多的客源。签订合作时,根据条件,在价格方面可适度进行优惠,提高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国武2009年7月新编进出口业务案例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

[2]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2011年6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2011年报关员考试教材) 中国海关出版社

[3]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国际货运代理基础知识

[4]闫红珍,童西琳2005.3国际贸易理论——高职高专财经类教材系列科学出版社

[5]金焕2010.01国际贸易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

[6]王洪,徐德岭2006.8货运与报关代理中国铁道出版社

[7]孙康,王瑞华,朱蕾2010.01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单证实务

天津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出口系统企业操作手册下一篇:产科质量检查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