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新闻精品的前提和基础论文

2022-11-22

精品工程年年抓, 精品奖项年年评, 应该说新闻工作者的精品意识增强了。但为什么地方台的精品总是不多, 甚至空缺?究其原因, 不是采编人员不努力, 不肯下功夫, 不想出精品, 而是由自身素质不过硬决定的。缺少的是发现好题材的慧眼和写出精品的笔力。慧眼原指能认识过去与未来的眼力, 今泛指敏锐的眼力。这眼力不仅包括对所见事物独到而深刻的洞察, 也含有对所闻事件做出迅速而正确的判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和社会生活面貌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 新事物层出不穷, 信息内容包罗万象, 而在种种发生的事情和传入脑海的信息中, 哪些有新闻价值, 有报道意义?这就要看记者眼力如何了。具有新闻敏感性的记者能迅速捕捉映入眼帘的新鲜事物, 并深入挖掘其闪光的主题。

1995年6月同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并获“中国新闻一等奖”的作品《农机千里走中原》就是一例。记者在河南几个小麦主产区采访时, 看到大批农机蜂拥南来, 经与农机手交谈了解到, 是许多河北、山西等地的农民开着自家的农机到河南来收麦子。敏锐的记者意识到这种现象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在当时背景下所反映出的现实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农机千里走中原》这条新闻抓住了1995年夏收中出现的一个新气象, 迅速而深刻地反映出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渴求, 表现了在经济规律驱动下, 一批农民开始自觉地跳出小农经济圈子, 摆脱地域束缚,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勤劳致富。具有敏锐眼力的记者, 能提出别人提不出的问题。登山遇难是个老题材, 而日本记者匹田桂一郎的《东京大学生的遇难说明了什么?》却对这个题材进行了有力的突破, 作者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切口”, 凌厉地剖析了一向被美化的“圣域”的内幕, 提出了发人深醒的问题, 从而被称为“划时期”的报道。从中看到该记者视野的独到性。具有慧眼的记者往往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事件中发现新闻。“笔力”是做文章在笔法上所表现的力量。慧眼能使记者抓住重大主题, 发现新事物苗头, 提出不寻常的问题, 而笔力则能帮助作者提炼和凝聚主题, 增强文章的特色和魅力。

1995年8月1日, 《解放日报》发表的〈忠实履行我军神圣使命〉是一篇不易出新而写出了新意的好评论。其新就新在“义正辞严”严正的措词道出了中国人民及其忠勇的军队维护祖国统一, 坚决反对台独的正义之声。评论立场鲜明,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含义深长。每一段话都反映出作者笔力的坚实与厚重。有人说, 精品需要有大主题, 但也有另一种情况, 稿件主题虽好, 只因写作不够严谨而失去获奖机会或被降低获奖档次。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 《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 1200万元买回美佳净》就是因为写作上有不足, 评委们非常遗憾地将其从一等奖降为二等奖。还有些作品或标题不准或语言干巴枯燥或交待不清楚, 使该深挖的新闻价值没有挖掘出来。可见, 要出精品不但要具有慧眼, 还必须有笔力。美国记者克莱尔·萨夫安的特写《冰河英雄》写作技巧炉火纯青、读后久久难忘。

1982年1月12日, 美国一架波音737飞机坠入波多玛河中, 大部分乘客丧生, 少数人幸存。这篇特写讲述了乘客中——中年人舍己救人的详细情况。特写不象通常那样把事件和人物捏在一起写, 而把事件和人物分开, 两条线索齐头并进, 互相穿插配合, 并且较多地运用插叙倒叙等方法, 使人物更突出, 文章更具特色。如果作者没有熟练的写作技巧和清新的思路, 是绝对写不出那么精彩的文章的。现在新闻界的提倡新闻写作要向自由的、松散的、不拘一格的散文形式发展, 为有志革新的记者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好新闻提供了发展空间, 也对新闻作者的笔力要求更高了。电视节目要出精品, 比报刊文章的难度还要大些, 电视新闻传播是声画合一, 视听兼容的双讯道立体信息场传播, 画面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因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解说词不必求精, 只要画面形象, 生动就够了。殊不知, 电视画面也有它的局限性, 对抽象的事物和理念的阐述无能为力, 这就要借助解说词, 而解说词作为一种文学语言, 必须与画面有机结合, 相互生发、相互弥补, 相互完善, 才能在电视节目的总体构成中发挥功效。因此好的电视新闻, 必然也是解说文字水平高的新闻。

笔者认为, 要想写好一篇新闻报道, 必须选准主题, 提炼好主题, 表现好主题。主题是新闻的灵魂, 是统帅, 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主题抓准了, 挖掘得又比较巧妙, 文章就不难成功。怎样才能捕捉到主题和深化主题呢?高尔基说:“主题产生于生活的观察, 产生于日常生活的事实。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事实都能成为主题, 为了使平凡或是不平凡的事实成为主题, 必须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工作, 必须拔掉事实当中无用的“羽毛”, 揭示出事实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地观察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新鲜事实, 并进行大量紧张的创造性工作。这里所说的“观察”、“选择”、“拔羽毛”、“揭灵魂”就是捕捉、提炼、深化主题的过程和方法。一个好的新鲜的主题往往是隐藏在大量新鲜的事实之中, 有时还和多种事实交织在一起, 好像夹杂在岩石中的美玉, 混在黄沙中的金粒, 没有沙里淘金、琢石取玉的精神, 深刻的主题是很难获得的。写好一篇报道, 记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主题而且还要善于提炼主题和不断地深化主题。只要主题抓得准, 挖掘得又比较深, 我们的文章就能与时代脉搏吻合起来, 它就能给人以启迪、鼓舞和信心, 就会产生好的社会效果。主题的深化和提炼, 起码应做到。

一是抓到新鲜事实之后要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比较, 只有通过横的、纵的、过去的、现在的多方面的联系和比较, 才能显示出所采访到的事实的分量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二是要把事实和大局结合起来, 使局部在大局中“显影”, 从而确定它应占有的位置;

三是要以小见大、大中见小, 由一束光亮见到阳光的光辉, 从太阳的光辉中找到那一束光亮。

总之, 要使新闻主题生动地体现出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质, 成为实现生活的真正缩影, 就必须有一个“千淘万沥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提炼主题和深化主题的过程。

摘要:如何写出一篇好的新闻作品, 不仅要求记者要有过硬的基本功, 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挖掘, 选准主题, 提炼好主题, 表现好主题, 这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

关键词:基础,主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城市地下管线普查项目管理方法论文下一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