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工作理念

2022-07-26

第一篇:青年干部工作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青年化学教师的转型

杨 欢 渭南市高级中学化学组

摘要: 在陕西省高中新课改实施的第一年很多青年化学教师(从教五至七年)面对新教材的新体系而茫然不知所措,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理论储备上都处于混沌状态。任何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都是经过教师们得以实践和实现的。只有一线教师才能将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课程。青年教师做为学校进行课改的生力军,他们责无旁贷地接受新课改的挑战,但他们也处在新旧思想交汇的矛盾中,因而充分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活动,加速教学行为的转型。以适应教师的专业化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教师发展的趋势和普通要求。 关键词:混沌状态;高中新课改;教师的专业化;青年化学教师 信息技术的“无孔不入”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面前难以应对,新的教育观正是在此“内忧外患”之际应运而生。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关系人类生存命运的重要前提,作为从事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们在这新旧教育体系交替的关键时刻,更应该站稳脚跟看准方向,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作为从教五至七年的青年化学教师,从其知识上看,以对高中化学教材体系已有初步理解,从中也体会到一些教育实践的问题;由于从教时间短并没有受传统教育影响过深,因而接受教育新理念会更积极更容易。进行新课程之前青年教师应该先进行自我定位,角色转变,构建新的职业框架体系。

一、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从“职员”到“老板”角色的转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师说》中对教师的定论,从中也暗示了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课本知识,还肩负有传承民族精神的双重责任。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人们以新的代名词称呼教师——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从不同层面都已经映射了今天教育改革的必然性,随着信息时代步伐的加快,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在变化,而今的青年教师步履艰难,盲从老师傅做一名好的“教书匠”,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的需要。很多青年教师起初的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把一堂课上“好”,所谓的“好”就是将自己准备的内容讲完,学生会做题,考试有好成绩。自己就是个“技术员”角色,用别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别人设计好的目标的知识传授者。处在混沌状态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但又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早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已经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目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型教师”、“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是大的趋势,作为青年教师更应提早更好的做好充分的思想洗礼,提早从传统的教育怪圈中跳出来。《学会生存》对教师角色做了精辟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 长期以来,受“理论本论”的影响,人们容易将教育理论的产生者作为是各个学院、大学、研究所里的研究者们的专利,教师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教师仅仅是教育改革的被动执行者,课程的传递者。[2]教师经常埋怨现行教育理论对自己工作没有有效的作用,试想裁缝在没有你的尺寸的情况下,只是根据自己的观察为你做出的衣服,你穿上可能会不太合适。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就是唤醒教师们封闭已久的忧患意识,教师不再是守着整理好的老教案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复制给学生,或者是进行习题的更新而已。这样下去教师也会很疲惫,也很快的失去了兴趣,试想对上课失去兴趣觉得上课只是为完成一种任务的老师学生能不感到厌烦吗?这也引发学生的厌学。新课程改革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就应该先有创新意识,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便是解放教师的个性,减轻教师在教学以外的负担,使教师会教,乐教、实现创造性的教。斯腾豪斯明确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新课改的实施实际上更加确定了我们教师的“老板”地位,重新赢得属于自己的权利---课程权力, 是指国家课程政策所赋予的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权力, 包括课程决策参与权、课程设计权、课程实施权、课程评价权、课程研究权等。一段时间以来, 课程实施与改革中存在着严重的课程权力失衡现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使教师在课程决策、编制与管理中没有话语权, 成为大纲、教材与教参的活工具, 严重地压抑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与课程实施的创造性; [3] 由我们来规划并实行课改,协调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距离,正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也就没有履行开发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这些职责。教师应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种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

二、追溯过去的教学历程,青年教师应重新理解教学的本质。 社会的发展使关注教育的学者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问题,作为青年教师更应顺应时代的召唤更新理念,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本质观以滞后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现阶段社会改革的实践。传统的教学只理解为“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教学工作就是将知识加工的过程,即每位数、理、化教师把数学公式、物理、化学的原理展开,演示其逻辑推理或实验探索过程”。这必将导致学生知识的陈旧,始终用接收的方式再原有的基础上消化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学生也就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因而我们在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更新发展自己的知识观,不能按照传统的知识中心论来理解教学的本质。[4]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青年教师也不能盲目地将新课程理解为师生间的交往活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淡化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承者的主导地位,交往活动只强调了师生间平等交流的关系,交往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需要师生交流,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底线谈何交流?新课改并没有削弱知识的主导地位,提高能力与方法不能割裂与知识的关系。相反新的教材在原有基础上将知识深化,更能向学生展示其现象背后的本质。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学本质观。新的社会现实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价值上,它必须是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与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价值观的统一,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以追求人类精神的完善;在教育目标上,必须力求实现提升人性与提升人力的统一,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培养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又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又能创造生活和懂得生活的人;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把传播人类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科学知识和实际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和义务感。[5] 充分体现新理念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三、关注教材的变革,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美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一次教育改革浪潮,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思想是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一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正在使用的各种版本的教材在必修内容中都以框架式将高中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无论今后学生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不影响学生对任何一科知识框架的整体性。新教材在必修阶段将所有的高中化学知识展示给学生,给他们提供足够大的知识空间,像人们去超市购物一样,首先货物齐全,选购者可以先浏览一遍,再根据需要进一步选择 。但去超市的人不一定都要购物,有的只是去开开眼界而已。同样必修教材就起到提供种类齐全的物品的作用。

其次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的壁垒之中,不涉猎其他的学科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终身学习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教师应该以“教育”作为其专业领域,而不是以任教学科为其专业领域。“教育”关切的是如何培养完整的人,而不是以传

[6]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为终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高中阶段的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即“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7]做为从事基础教育的我们更应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很注重书本上显形知识的传授,对于知识内力所引发地情感传递以及能力培养被忽略了,我们不能忽视默会知识的存在和作用,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 冰山的一角” , 而隐性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的大部分隐性知识是智力资本, 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 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8]所以, 知识准备的重心和落脚点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持续的学习和创新。例如化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与连接就有艺术性在里面,在老师操作过程中一定刻意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去领悟其中,就像欣赏画家做画的情境一样,没有能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当然除了一些仪器安全性讲解;再例如化学上对电子式书写的教学,电子式书写也讲求对称协调,这些都只能让学生从你传授知识时感悟到,而这就要求备课时有所设计。默会知识论向传统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挑战,人们没有意识到默会成分是另一种知识 ,在不经意间忽视了默会知识的学习。然而,大量的事实证明:“实践的技能很难诉诸于文字”,“科学的创新根源于默会的力量”。[9]

最后就是青年教师自己专业知识地拓展,新课改的选修加必修模式,在原有基础上要求知识水平的提高,不然你就驾御不了课堂,也就谈不上什么情感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自己是一个学习者,即也要向学生学习,从学生中“汲水”来补充自己;其次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即引导学生自己去“汲水”,甚至自己去引来鲜活的水,教师不必也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10]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的负面导向作用及化学课程和教材的滞后,重知识认知,轻实验技能和情感意志培养;重信息传输与储存,轻信息转换加工与迁移应用。[11]试想没有教师对知识系统的熟练掌握,哪能有新的适应要求的教学设计产生?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关注新型学生个性发展,合理变革自身人格魅力。

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重要的青春发育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将自己摆在成人的地位上,开始处处以大人自居,事事有自己的主见,力求摆脱成人的“束缚”,有人称这一时期为“心理断乳期”。他们希望家长教师把自己当成人看,尊重自己,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在评价他人的基础上评价自我,但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且对外界的评价极具敏感,从而产生严重的叛逆心理。[12]在社会日趋发展的今天,学生的复杂心理也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传统的教学观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的一些自主权,学生也应该具有课程权利,然而学生基本上处于一种课程权力的“真空状态”, 没有表达权、选择权、参与权和创造权, 只能作为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局限在大纲、教材、教参和教师所预定的框架里, 根本无法满足个人主动发展的需要。[13]学生也就过早的对学习产生厌烦,应对这样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职业上的人格魅力去缓冲学生的不平衡的心理。教师广阔的求知兴趣, 使他们对人生充满积极和乐观地情绪,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 教师广阔的兴趣也是推动学生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求知欲的[14]重要因素。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是课堂新颖,能吸引他们,能沟通,和他们平起平坐;有广泛兴趣,知识面宽,能捕捉时尚和信息的老师。课本和教师是权威的时代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是新的挑战,我们和学生教学同步,相互启发共同进步的时代。

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思进取,不继续学习,即便他以前的成绩再大,他也终究会被淘汰,教师,哪怕是名师,也应该常“与书做伴,与书对话,与书同行”。[15] “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16] 让21世纪我国化学教育由“为了考试”向“为了生活”转变,真正实现“化学是21世纪中心学科”的崇高目标。[17] 高中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新课程已经起航了,做为掌舵的我们应该与之融为一体,共同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教师教学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有决定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成败。我们在行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的欣喜。

参考文献

[1]王德勋、皇甫素飞 .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J] .成人教育, 2007,(12):51. [2]申继亮. 教学反思与行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6-37. [3]陈旭东. 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 (11) [4]廖哲勋. 我的教学本质观[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7):20——27. [5]罗应涛

提高人文素养是当前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17-19. [6]刘捷. 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苏新宁. 组织知识管理[M]. 北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55 [9] 廖哲勋. 我的教学本质观[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7):20——27.

[10]章立早. 细说“一桶水”与“一杯水”[J]. 北京教育,2003,(11):27. [11]张义红. 论和谐社会中的教师素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12]刘万里. 青少年叛逆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J] 青年研究 [13] 陈旭东. 教师课程权利意识薄弱的成因及对策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5,11 [14]李晔. 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品质[J]. 新课程研究,2008,(2):13----14. [15] 刘捷. 高中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M].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 [16]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

[17]陈世华. 缄默知识理论及其化学教育意义[J].化学教育, 2002,(11):4-5.

第二篇:5S工作理念理念

“5S”工作理念

微笑(smile)迅速(speed)诚实(sincerity) 灵巧(smart) 学习(study) 微笑(smile):充分体现班组的服务理念和班员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以真诚的笑容向客人提供服务。微笑要展示出员工心情愉快,充实满足,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善良友好,真心实意。微笑服务并不意味着只是脸上挂笑,而应是真诚地为顾客服务,把顾客当亲人、当朋友,用心的去跟顾客交流,了解顾客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够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迅速(speed):工作时尽量快些再快些,不要让工作等我们,服务快速化。针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及建议,我们快速做出反应,及时分析调整,不让顾客等,尽力让顾客满意。体现整体良好的机动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成效性。

诚实(sincerity): 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服务要从心灵沟通开始,“经营之道在于诚,盈利之道在于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诚实守信,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的底线,也是最基本的服务准则。

灵巧(smart) :做事灵活不呆板,因地制宜,针对不同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随着市场的发展。遇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以往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已经明显不能解决新遇到的问题。工作中解决问题不要墨守成规,要结合实际,选出一种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学习(study) :要熟练掌握专业理货知识,积极研究探索创新理货工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进步的过程,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促进学习,学习促进工作,学习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掌握本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多学习其他的知识,努力做一名“一专多能”的人才。

第三篇:“六心”工作理念、“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1、坚持“六心”工作理念。 困难在校内解决,不让上级费心; 工作在校内干好,不让上级操心; 矛盾在校内化解,不让上级忧心;

让领导干自已的工作专心;让领导布置工作放心;让领导听工作汇报舒心。

2、坚持 “六个发现”育人理念。 在万马奔腾中去发现拔尖者; 在长途跋涉中去发现坚韧者; 在复杂矛盾中去发现智慧者; 在矛盾冲突中去发现宽容者; 在特殊困难中去发现攻坚者; 在人际交往中去发现感恩者。

第四篇:创新工作理念.

创新工作理念 精心组织活动 完善制度建设 政法经济系学生工作稳中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政法经济系2007年度学生工作创新奖申报材料

在过去的几年中,政法经济系学生工作组积极响应学工处和团委号召,开展了大量活动,已形成了比较成熟有效的工作机制,能迅速快捷地将学生活动在全系组织起来。政法经济系一直思考如何在活动的开展中更贴近学生、指导就业、形成特色,致力于在工作理念、活动组织、制度建设中寻求创新。现将我系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材料汇报如下:

一、创新学生工作理念

我系学生工作长期以来坚持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理念指导下,提出了我系学生工作的目标是要让大一的学生明白“大学是什么”,大二的学生明白“学习是什么”,大三的学生明白“社会是什么”,大四的学生明白“工作是什么”。大一新生着重进行学院教务文件、学工文件、团委文件、政法经济系学生管理条例的学习和教育,让学生管理政策内化在每位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在大一下学期乃至大二要在班上和全系创造良好的学风。要求同学们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要恰当选择一个“小专业”,即自己的主攻方向。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鼓励选择管理、营销、国贸代理等方面知识。大三在对专业已有了解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前沿和社会需求反思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多去接触未来就业形势和现状,从而破除自己的个人迷信和思想误区。大四的中心任务是就业,一切为了就业。要对所学专业的行业知识和就业门槛有清醒的认识,进一步了解该行业已有企业等实体的运作情况和具体排名。从而对自己所具备的就业前景和就业倾向性做出符合现实的评估。 这种分年度进行培养的理念,志在以学生发展为主旨,以学生的美好未来为目标,让他们对大学学习和生活作好合理规划,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和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社会的繁荣发展、国家的振兴富强而奋斗。

二、精心组织活动

工作理念的创新只是理论方面,还只是一种虚拟的状态,如何使好的理念由虚走向实。我系根据长期的学生工作经验和教训,认为通过精心组织的活动是落实工作理念的最佳途径。政法经济系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行政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七个专业,我系学生活动在学工处和团委每月活动主题的总体布局下,结合专业,力争做出特色。

1、计划周密,准备充分。我系在每周一的晚上召开学生干部常委会议,听取常委汇报其分管的各个股活动进展情况,确定每周的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在周二和周四团支书、班长签到时及时将通知下到团总支学生会办公室的宣传栏上。在每月的第四个星期,召开一次包括辅导员、各班班主任、系干、各班班长、团支书的大型工作例会,将本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班级做出表扬或批评。同时上交月底工作总结和下月工作计划各一份。另外,班级管理的另一重要补充是每月的第三周的周三晚上和周四晚上,各班班长团支书向辅导员就本班情况进行汇报,并要查阅相关文字材料。完善的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汇报总结体系使我系的学生活动的开展从学工处、团委——系——班上下保持畅通,并可随时掌握运作过程。做到每一项活动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不临时抓人或补充人,要求有问题及时反馈,做到活动为工作理念和学工处每月工作主题服务。

2、鼓励大众参与,少搞精英活动,并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之中。我系2007年十五届艺术周以大众参与活动为主,组织了辩论赛、趣味篮球赛、“我的精彩我做主”晚会—我最喜爱的文艺节目评选、寝室风采大赛、踢毽子比赛、安全文明知识竞赛,以上每项活动都历时一个月,0

7、0

6、05级共27个班全部参与,班上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可以参与的项目。另外,辅导员、班主任在艺术周期间重点关注平时交往有困难的学生。在“我的精彩我做主”晚会上,辅导员特意将新生报到时因病休学两个月的两位同学安排坐在自己身边,与之谈心,晚会完后与班主任、该班班长一起送该生回寝室,并备送了水果看望。 事后,该生慢慢消除了对班上同学的恐怯和抵触心理。

三、完善制度建设

好的制度能使系里特色活动得到沉淀,成为系里的品牌工作。例如我校社会调查活动于1984年发源于我系,并由我系逐步推广普及到全校,至今已经有23年的历史,早在1988年就受到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等部门的表彰。它一直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达到管理建设制度化、规范化,融调查于实践,把科研与调查紧密结合起来,将调查与专业和就业结合起来。每年寒暑假,政法系都要组织大二大三法学专业学生到黄石港区人民法院、西塞山区人民法院、人本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实习,通过法律实习,使书本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得到完美结合,系还组织法学专业学生深入社会,到黄石市看守所、司法、社区开展普法活动,免费接受黄石市民的法律咨询,及时帮助市民解答法律上的疑问。政法经济系围绕政教专业,经济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专业,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2003年暑期,政法系组织学生开展了黄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状况调查;2004年暑期,政法系在黄石市青山湖社区等10个社区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专题调研;2005年暑期,政法系在黄石市区组织开展中低收入者住房状况调查;2006和2007年暑期,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法系在学工处的资助下,在大冶市保安镇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调查,在还地桥镇开展农村“三项制度”的调查,并得到了黄石市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的高度评价。

另外,我系的宣传工作已进入了制度化建设阶段。过去的一年里,团总支宣传股在搞好本系网站和系刊的同时,还积极向由学工部主办的刊物和网站上投稿,把握每一个宣传平台,注重学生工作的内外宣传。迄今为止,我系在学工处网站上的投稿数量为174篇,排名第二。稿件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有通讯、散文、诗歌、小说等,点击率也比较高。我系学习股主办的传统特色 “辩论赛”多次活动在《湖师团讯》上刊登。《政法经济系开展学习十七大系列活动》材料汇编点击率达到了2600多次,排在2007年度最热门文章第四位,并在宣传部网站上以通讯稿的形式获得报到,这在所有系部属于首次。另在《湖师院报》、《湖师心语》和《湖师青年》上也有我系学生发表的多篇文章:比如《天有点冷》(院报)、《裁谁,不能裁了沙和尚》(《湖师青年》)、《真爱无言》(《湖师青年》)。

在我系对内宣传方面:我们主要针对院里的一些重大集体学习任务,在各班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宣传,例如“迎评促建”期间开展的“迎评促建”主题班会;今年党的十七大期间“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主题班会等等,对全系同学统一思想认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创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效果

(一) 居安思危,戒骄戒躁——社调成果再创新高。

当前,各系都在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也是有声有色。我系通过专题调查与普及调查、日常调查相结合、学生自己摸索与专业教师指导相结合、调查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了进一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落实情况,07年暑假,我系专调队组织了对大冶市还地桥镇关于“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土地承包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的调查。我系欧玲、邹朝、师巍等同学的社调报告在院获奖。另有8名同学在全国大学生回乡调查中获奖。

(二)创新无极限,服务无极限——青服大队“活动创新月”受到媒体关注 我系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号召走进社区,走进中小学校园,走进中老年中心,走进残疾康复中心,阵地化、规范化、长期化开展了一系列不拘泥于形式的、意义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志愿者活动。如“节能环保谨记心中”、“带上温暖走进福利院关爱老人”、“预防疾病、珍视健康”、“我与湖师共奋进、美化校园我先行”、“感谢大众、心怀感念”等,号召各个班级带领本班学生积极参加这些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四个字深入人心。尤其是在11月份青大队组织“活动创新月”中,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创新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志愿者将爱心播撒到了黄石的各个角落。这一系列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受到了黄石媒体的关注。

总之,推进高校学生工作创新,不仅在理论上,更要在实践上有所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学生工作人员以及辅导老师恪尽职守、共同努力、无私奉献。为了广大同学能够早日成才,我们将全力以赴,做永不疲倦的耕耘者……

政法经济系

2007年12月

第五篇:创新工作理念

创新工作理念 开展临时救助

有力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

佳木斯市民政局 二〇〇九年二月

佳木斯市位于祖国的东北边陲,三江平原腹地。全市辖4区6县(市),总面积3.27万平方公里,人口24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1.5万,农业人口126.7万。

近年来,我们在构建社会救助体系过程中,注意从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出发,在开展基本救助、专项救助和社会互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起了独立的临时救助制度,实现了基本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一体化,提高了救助的实效性。从2006年实施临时救助至今,先后有2761户9362人接受了临时性应急性救助,累计支出救助资金123.5万元。其中2075户7611人得到了实物救助,折合资金83万元;686户1715人得到现金救助40.5万元。

一、深入调研,制定政策,全面推进临时救助制度的实施 临时救助工作是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必然结果,是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的有效手段。我市在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方面,主要做到了三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一方面,随着城乡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各专项救助制度的不断建立,基本解决了城乡低保对象“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的问题,并向教育、医疗、取暖等方面延伸,

- 1式、规范化管理等内容作出了详细规定,有力指导全市临时救助工作的开展。

二、规范操作、丰富内容,切实保证临时救助工作有效开展 为了使临时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从规范操作入手,确保了临时救助工作的科学准确。

一是规范救助范围。临时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及城乡低收入家庭(收入为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标准的1.5倍)中因突发性不可抗拒因素,严重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城市居民中无行为能力、无监护人、居无定所需要救助的人员;因特殊情况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以及其他确需政府救助的特殊困难对象。

二是规范救助内容。随着临时救助制度建立和实施,我们从注重救助实效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救助内容,拓展救助领域,通过采取实物救助、现金救助等灵活有效的救助方式,努力满足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临时救助的内容主要包括:突发性火灾救助、突发自然灾害救助、突发重大疾病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入学救助、特困职工救助、低收入家庭一次性生活救助等六个方面。2007年临时救助工作以来,发放突发火灾救助资金24.7万元,救助244人次;对7个村屯45户遭受龙卷风灾害农民发放救助资金3万元;发放突发性大病救助资金6.5万元,救助45人次;发放助学临时救助20万元,救助14人次;为市搬运二公司等改组企业临时困难职工发放救助4.45资金万元,救助227人;2009年春节期间为12.1万城乡低收入人员发放一次性补助资金1526万元。

三是规范救助程序。首先,需要临时救助的个人或者家庭向

- 3展情况督办;将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和各区人民政府列为责任单位,实施工作目标量化考核。

二是加强资金管理。我们制定了《临时救助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办法规定,市政府决定财政部门每年列支40万元作为临时救助资金。市财政部门每月向市民政局临时救助专户拨付2万元预备金。实行单独核算、专项管理、专款专用。5000元以下的,由市民政局部门核拨,5000元以上的,由市政府主管市长核批。

三是加强监督检查。第一,对于申请临时救助的贫困家庭,要在社区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第二,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对临时救助资金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监督,对临时救助情况进行抽查,切实保证救助质量;第三,市财政局、民政局定期向社会公布临时救助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全方位接受社会的监督。

虽然我是临时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的临时性生活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有些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工作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我们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各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我市临时救助工作水平,开创临时救助工作新局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清扫保洁委托合同下一篇:切配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