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叙事作品

2022-08-10

第一篇:幼儿教育叙事作品

20世纪4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叙事

摘要: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内忧外患、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下,歌曲创作以多样的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发挥着宣传思想、鼓舞斗志的功能作用。本文从学术史的视野出发,着重从抗战后期的声乐创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声乐创作、流行歌曲创作、艺术歌曲创作进行宏观阐释,旨在为凝练声乐创作经验提供借鉴。

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歌曲创作;声乐创作

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40年代是一段极为复杂和重要的历史时期。国际上,1945年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战舰上,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号角中结束;在国内,继8年抗战胜利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国内革命战争的对峙、较量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一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历史进程中,声乐作品的创作与演唱起到了激励军民抗战杀敌、宣传抗日鼓舞斗志的作用。从学术史的视野出发,这些声乐作品和演唱形式也成为我们现今探索、学习、借鉴和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基于此,本文从20世纪4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视角,宏观地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声乐作品,旨在提炼学习优秀声乐作品创作的经验,并合理地予以继承与发扬。

一、抗战后期的声乐创作

抗战后期的声乐创作是指以抗日战争为题材而进行的歌曲创作,这是顺应历史潮流而创作出的时代性艺术作品,完美呈现了抗日战争时代背景与音乐艺术的巧妙结合。在抗战的烽火中,声乐作品的创作更多地倾向于表达民族的生死存亡,自发地将“救亡图存”作为这一历史时期声乐作品创作的核心理念。运用声乐作品来唤醒民众,鼓励抗战、争取自由,社会各个阶层以各种形式投入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自救运动之中。作为这个时代中的一员,声乐作家利用声乐作品的创作描绘出一幅全民抗战的历史画卷。他们运用歌词文字的表意性与音乐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诠释了自身寄托在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记录了社会各阶层抗战的实况,讴歌了为抗战奋斗的仁人志士,谴责了汉奸的罪行,咒骂了侵略者的残酷暴行,激励了全民抗战的实现,为中国抗战胜利提供了文化食粮和精神武器。

20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属于我国抗日战争的后期,以延安、重庆和南京三个政治、文化中心作为辐射点,其每一区域的抗战声乐作品在思想和内容上并不是截然不同。这段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你这个坏东西》 《安息吧,勇士》 《孩子你去吧》 《锄奸谣》 《中华民族好儿女》 《牧羊女》 《战斗生产》 《团结就是力量》 《歌唱二小放牛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古怪歌》等等。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风格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色,通常采用呼唤式高昂音调辅之以动力感的节奏,并采用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交替运用,节奏的强弱关系明显,大调类的作品往往居多。此时的声乐作品大多情绪饱满,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具有感召力。此外,这些抗战声乐作品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就是时代性的凸显,在创作的过程中音乐家充分重视音乐语言的组合与运用,他们通过歌词的生动形象和旋律的律动感,在吸收民间音乐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展现出了声乐作品所要阐释的团结群众、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思想内涵与全民抗战的理念,表达出民族呐喊的心声,吹响了抗战的号角。

《团结就是力量》(牧虹作词、卢肃作曲)是1943年夏天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从这首歌曲的旋律中可以看到,歌曲较多使用四度音程的跳进、接连六度的大跳,休止符和附点音符穿插其中,C大调明亮的色彩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这首歌曲不但色彩鲜明,歌词也朗朗上口,在歌曲旋律旋法中虽然是进行曲的风格,但是整首歌曲充分利用了我国民间音乐五声音阶的素材,具有强烈的民族因素。因此,《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抗战歌曲在音乐的创作上是中西方音乐文化巧妙结合运用的成功实践,歌曲中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行进中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至今仍为人们广为传唱。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声乐创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走到了命运的分叉路口,面临着两条道路的艰难抉择。在和平、民主、独立与内战、独裁、卖国的两种势力较量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声乐艺术也悄然生长,出现了新的景观。它运用生动而富有韵律感和战斗性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解放战争的历史素描画卷。毛泽东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到: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所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根据这一思想的指导,共产党所领导地区的声乐作品创作获得了全面丰收,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有群众性的声乐作品,像《辽沈战役组歌》 《淮海战役组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说打就打》 《打得好》 《我为人民扛起枪》 《咱们全是子弟兵》 《战斗进行曲》 《人民的坦克兵》 《炮兵进行曲》 《解放区的天》等等。这些歌曲有的描述了打垮国民党反动势力解放全中国,有的歌颂塑造了人民解放军不怕牺牲的英勇形象,有的表现了军民一家亲连亲。

著名的《战斗进行曲》就描绘描述了战士战斗前慷慨激昂、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战斗中英勇的表现,用生动的语言表现描述了我军战士的精神风貌。歌曲采用G大调的明亮色彩,运用五声音阶配置以果断有力的音乐动机,辅以通过模进的手法,使乐曲的情绪激昂高涨。第二乐段通过旋律的重复对比和节奏型的有力巧妙配合,有效地刻画了战士的高昂气势和必胜信念。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的音乐工作者深入战区,体验战士生活,密切配合战斗形式,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作品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且充足的精神食粮。随着歌曲创作的逐步发展,很多的声乐作品创作者声乐作品的构思上和表现形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创作出一批高水平的大型声乐作品。像《大别山联唱》 《西北人民歌唱毛主席》 《将革命进行到底》 《八一大合唱》等等。这些大型声乐作品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声乐作品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为建国后军队音乐的发展乃至我国整体的音乐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40年代的流行歌曲创作

40年代的中国虽然处在兵荒马乱、战火纷争、民不聊生的战争时期,但是流行音乐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有着很大的突破,打破了黎锦晖早期创作的单一局面,创作的题材和体裁都更加广泛,传播媒介所需要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感受也更加丰满。尤其是上海,因其特殊的交通位置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流行歌曲迎来了辉煌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谈到40年代的流行声乐作品创作,不得不提到两位流行声乐作品的创作者――黎锦光和陈歌辛。这两位才华横溢的流行歌曲创作者风格独特且不默守陈规,将纸醉金迷的梦幻糅进浪漫的歌曲旋律与内涵之中。歌唱家王人美、白虹、龚秋霞、周璇、白光、姚莉争奇斗艳的表演也为流行歌曲的历史性发展缔造了一个时代。这一时期创作的歌曲有《夜上海》 《渔家女》 《相思谣》 《春天的降临》 《苏州夜曲》 《河上的月色》 《寻梦曲》 《关不住的春光》 《知音何处觅》 《爱神的箭》等等。歌曲创作通常使用一些常见的手法,如重复和模进等等,像歌曲《夜上海》的第

1、

23、4小节和

3、

41、2小节运用相同的尾部而结尾不同的头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同尾换头”的变化重复,这种手法使其中的对比效果鲜明。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则采用较为鲜明的模进手法。

我们只有在欣赏40年代歌曲的音响时,才经常可以深刻感受到这种音乐手法所带来的魅力。这一时期流行声乐作品的创作因其商业属性的需要多以表现男女间的爱情故事作为歌曲的题材内容,这些早期流行音乐家的歌曲创作思路为当下流行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这一时期流行歌曲的研究对于促进当下音乐文化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

40年代艺术歌曲的发展由于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一直处于被冷落的低谷时期,其发展势头虽然不及革命歌曲、群众歌曲这些主流音乐,但是对于艺术歌曲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虽然从作品的整体上来看不及以往,但也不乏优秀作品存在,像运用古典诗词进行创作的有陈田鹤的《江城子》、贺绿汀的《菩萨蛮》 《夜思》、刘雪庵的《红豆词》 《春夜洛城闻笛》、林声翕的《满江红》、谭小麟的《正气歌》 《春风春雨》、冼星海的《竹枝词》 《忆秦娥》、马思聪的《残阳》 《相见难》、江文也的《江村即事》 《春景》等等。这些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体裁、题材充分运用了历史中各个朝代著名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从这些作品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其旋律的发展更加注重民族化,很多歌曲积极吸收民间歌曲、戏曲、说唱音乐的元素;同时,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发展继续秉持吸收国外先进的音乐作曲技法,将中国的优秀古诗词和传统的民族调式与西方音乐优化组合,通过动听的音乐旋律、流畅的音乐织体烘托出中国语言的音乐美,以此达到托物言志、借曲抒情的效果。

新诗词歌曲创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一种社会风尚,这一时期新诗体裁的艺术歌曲受到当时运动中文学领域变革提倡白话文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国内的文学领域的重要变革扩散到诗词领域的标志就是旧体诗被逐渐解体,风格自由、韵律自然的新体诗逐渐占据诗词的重要领域。这些诗词的内容侧重于表现诗人的个人情感,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音乐家选取这些新体诗词作为歌曲的歌词,决不是源于猎奇之心,而是源于对诗中所表现内容的肯定和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从20年代赵元任的《新诗歌集》的创作到30年代黄自创作的《思乡》 《玫瑰三怨》,以新体诗作为题材的艺术歌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40年代艺术歌曲虽然在这一时期不及群众歌曲受欢迎,但是也有一大批精品,像马思聪的《控诉》、黄晓庄的《花》、汪秋逸的《淡淡的江南月》、罗忠?F的《山那边哟好地方》、谭小麟的《彭浪矶》等等。40年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真实地呈现了当时所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现状,歌曲内容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更加缤纷多彩。

总体而论,20世纪40年代的声乐作品创作主要是受时局所迫,音乐家拿起笔杆致力于群众歌曲和革命歌曲的创作,其缘由在于爱好音乐的同时又不得不将其作为斗争的武器。因此,该段创作主要集中于革命歌曲、流行歌曲、艺术歌曲等诸多方面。当然,像儿童歌曲、合唱、歌剧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影响程度上来看,40年代的声乐作品还是主要集中于上述几种体裁的创作之中。我们通过对这一时期歌曲创作的研究,不仅仅是要挖掘这一段历史时期歌曲创作的功绩,更多的是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总结其创作追求及为当下声乐创作带来启示。

责任编辑:钱芳

参考文献:

[1]张伟.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5.

[2]唐慧霞.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3]郝建红.诗乐相融 古为今用――二十世纪4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侯阿妮.陈田鹤音乐创作及未发表作品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

[5]李静.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对中国专业声乐教学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

[6]刘露.浅谈20世纪50年代声乐文献对当今声乐发展的意义――读20世纪50年代《人民音乐》有感[J].金田,2013(3).

[7]龚馨.中国近现代20―40年代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演唱技巧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8]李雪梅.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风格微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0.

[9]郑彤.赵元任艺术歌曲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10]石惟正.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声乐史述[J].中国音乐学,1997(1).

[11]徐利萍.20世纪初中国声乐发展概述[J].职业,2009(32).

[12]吕琳,王爱国. 肇始与演进――我国20世纪20―40年代艺术歌曲创作[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4).

[13]居其宏.论陈田鹤20世纪30―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J].音乐研究,2011(5).

第二篇:怎样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案例)2

怎样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案例) 撰写教育叙事研究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以下几点我认为要考虑的:

1、“教育叙事”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对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做某种技术性调整或修补,但不能虚构。

2、每个“教育叙事”必须蕴涵一个或几个教学事件,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或发生的某一种意外的”教学冲突”。

3、由于它是对具体的教学事件的叙述,因此要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可读性。

它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或“教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

4、每个“教育叙事”所叙述的教学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蕴含一定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5、“教育叙事”可以反映以自己的方式化解教学事件之后获得的某种教学效果,也可以反映教师忽视了教学事件之后导致的某种教学遗憾。

6、“教育叙事”的写作方式以“叙述”为主。这种”叙述”可以是上课的教师本人在反思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的语气撰写的”教学事件”。要尽可能地”描写”教师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常常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等句子。此类心理描写实际上是将教师的个人教育理念、个人教育思想渗透在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上,体现了教师在“反思”某个具体的教育事件时显露出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个人教育思想。

7、一份完整的“教育叙事“必须有一个照亮整个文章的”主题”。这个“主题”常常是一个教学理论中已经在谈起、讨论的问题,这个”主题”是所叙述的教学事件中产生、蕴含着的,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附优秀叙事一例:

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

今天我听了一节练习讲评课,练习讲评课到底该如何上这里暂且不说,我要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实在是太重要了。

讲的是阅读初一下《未选择的路》完成课文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请你说说关于路的一些名人名言?”

学生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学生2: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路安在?-----李白

学生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应该说学生回答得都很不错,初一的学生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课外是作了精心准备。

接着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追求真理的路,本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没听清楚)。老师一听,觉得很陌生,于是就问:“是谁说的?”这个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下面是一片哄笑声。

我感到非常遗憾!

遗憾之一:是这一位学生没有说:“是我说的”。我们的学生进入幼儿园起就灌输要当听话的好孩子,强调的是整齐划一。这使我想起《读者》2004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叫《保护好你孩子的天赋》,文章通过对1979年中美小学教育的考察,做了以下比较,得出了一些简单的结论:

1.每个学生无论成绩好坏,能力优劣,都趾高气扬,踌躇满志……

2.小学二年纪的学生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闹着要创造发明,想着把地球调个头……

3.美国小学重视音体美,轻数学……

4.小学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中国:

1.中国小学生课堂上把手放在胸前或背后,老师发问才举起右手……

2.中国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

3.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最优秀的学生,并颁发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4.中国小学生起得很早,7点钟的时候,大街上最多的是学生……

文章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小孩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学生,也是起得最早的,他们的分数是世界上任何学生都比不上的。但,20年过去了,美国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科学文化远远走在中国的前面。

我们的学生就是不敢说“是我说的!”,缺的正是美国孩子那种自以为是的自信和踌躇满志的敢说敢想;也许这位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不敢说出口。难怪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系研究生导师黎加厚老师经常说一句话:我们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干掉了!

遗憾之二:是这位老师没有鼓励他说出来,更没有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

教师没有这种意识,一种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意识,这位学生的回答显然与众不同,即使不敢肯定是自创的,但与众不同是可以肯定的,教师就要鼓励他说出来是谁说的,如果说“是我说的!”,那就更了不起,保不准我们班里将来会出一个或者几个名人?谁敢说我们这位同学将来一定不是名人呢?我们从小就应该有这种自信,应该为这种自信鼓掌!这是一个多么有发挥价值的问题。

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哄笑加以引导和讨论,学生的哄笑是明显地伤害了学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我们学生之所以不积极参与活动,不敢发表独立的见解,很重要的原因不尽是怕教师批评,而是怕讲错了被同学耻笑,讲对了是英雄,讲错了就成了被耻笑的对象,因此宁肯不说。即使从保护学生的自信与发言的积极性出发,教师也应该设法阻止学生的哄笑,或者加以引导讨论,让哄笑者明白这位学生的可贵之处以及自已的不是。 可惜我们这位教师没有这一种意识,由此看来,教师最可贵的是要善于及时发现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记得一位伟人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作者佚名)

班主任工作类教育叙事案例——对“失恋”后一首诗的处理

这首诗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本学期初的一个下午,同学们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只有刘××同学将头抬得很高,注视着另一个同学,我轻轻地走到那们同学的身边,发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一首诗,我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这位同学很不情愿地将那首诗给了我,尔后两位同学对视了一下,刘××同学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的。”我走到讲桌前,看了一下诗的内容,沉思了片刻,便将它放到了衣兜里,继续观察同学们的自学情况。可刘××同学却坐不住了,他时而抬起头偷偷地看着我,好象在等待着老师的批评。看了几次后,发现我无动于衷,他便开始写作业了。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把刘××请到了无人的电工室,他耷拉着脑袋,用余光看着我,我让他坐下,他却哭了,边哭边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写这首诗,不该在自习课上传纸条,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他会心地点了点头。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想了想后,详细地叙述了他与我班一名女同学友好相处到产生矛盾

的经过,原来这首诗是他“失恋”后为了发泄内心的痛苦而写的。我因势利导,以诚相待, 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最后我又将这首诗拿出来,对他说:“老师想和你一起将这首诗改动一下,你看怎样?”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说:“老师改前两句,你改后两句。”他点头同意。我说第一句只需改动一个字,将“天涯何处无芳草”改为“天涯何时无芳草”,第二句改为“何必非要现在找”,紧接着他又改了后两句:“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读着这首诗他开心地笑了,笑得那样轻松,笑得那样自信。随后我又说:“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师帮你找,怎么样?”他连声说“谢谢老师”。

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平复了内心的波澜,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从而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作者佚名)

学科教学类教育叙事案例——阿玲是哑巴吗?

《曼谷的小象》一课讲述了在风光秀丽的曼谷附近,“我们”一行乘坐汽车,不幸轮胎陷落污泥,阿玲在这个时候,指挥她的小象把我们的车拉了出来,并且把我们的车冲冼的干干净净。教学中,在我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读书读的非常认真,经过讨论认识到了阿玲朴实、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

正当我准备总结全文结束学习时,突然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阿玲是个哑巴。”我不禁一愣,教学这么多年,还从来没听到学生持有这个观点。(旁批:教学冲突出现了)

我便问:“说说你的根据吧。”那位学生马上说道:“整篇课文,阿玲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打手势。”

“对,我也这样认为。”其他学生好象受到了启发,也“嚷”了起来。这下班里可热闹了,同学们共分成了两派,互相争论了起来。

备课时,实在没想到能有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但后来,我慢慢发觉,如果同学们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能知道,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旁批:教师的反思以及行动)

于是,我不但没制止他们的争论,而且还适时地加以指导。同学们毕竟年龄小,还不能系统地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有的只是提出了,这是在国外,语言不通,所以阿玲就不说话;有的说阿玲性格内向,不好说话……都有一定的道理。是该我出手的时候了,我想起了二年级时给同学们抄的一则名言:语言化为行动比行动化为语言要困难的多。和同学们一起背了一遍,于是,有的学生就恍然大悟了。阿玲会不会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她的行动,我们认识到了她的朴实、善良的品质,是一个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别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花言巧语的人。同学们还联系了当今社会现实,对那些嘴上花言巧语,背后却吭人、害人的人进行了批判。(旁批:最后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本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想起同学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互相争辩的情景,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育叙事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叙事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历程中,我一直探索着最优秀最适合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的探索和学习中,在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直到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点点数学教学的乐趣和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法,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现在我的课堂教学十分注意在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充实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的彼此交融,彼此协调,用于完成教学的目标。这一举措的实施,使我的教学目标获得了进一步的完美成为事实,教学的效果获得了全面的提升,并且我的课堂也朝气洋溢,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厚。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加强,我带的每一届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都比较高。有趣的教学活动很值当回味,它的呈现,进一步加大了我对于学生学习情感与立场的培养力度,现在回想起来

记得一回数学课上,我出了几道数学题让学生操练,其中有一道题是找规律的题型,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普遍做的很差,包括班上的优等生对于这种题型也显的手足无措,我感到很纳闷。在课后反思中,我做了较为周全的查询,发现学生遇到此类不懂的题目时就一筹莫展,真有点盲人摸象的感觉。就连程度较高的学生也感到有些茫然。不过学生到感到很有兴趣。她们都以为此题看似简单解起来为什么却如此之难。看到学生学习情感和立场,我由衷的感到开心。于是我走下讲台给学生提示让他们分组讨论,和他们一起交流。鼓励学生去从已知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捉住了变量,就等于捉住了解决不懂的题目的关键。结果学生的发言、交流的积极程度可以说是在我的几十年的教学中是少有的 ,而且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在后面的其他题目的练习中都能够自主完成,从他们的脸上我读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看着一个个的轻松和释然的笑脸我也感到欣慰。如此的例子在这几年的课堂上是层出不穷举不胜举的。

其实我认为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而数学的艺术是在于它要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点燃起学生探究智慧和求欲的火花,开启学生智慧的 的闸门,让学生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的双手充分活动起来。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得到收获,在生活中融入集体。让每位学生不再孤独。因此我认为只要每一节课都坚持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我想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就不是一句空话了。

第四篇:幼儿教育叙事故事

金杖子小学教师李静敏

我们班的宝贝是全园最小的,头一次接触幼儿园这个小社会,要适这个集体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一般来园后一个多星期就能进入状态了。瑞瑞是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在家里都是奶奶带,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哭得特别厉害。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边哭边叫妈妈,不论你问他什么,他都不理继续哭。有时候哭累了就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也不去玩玩具。你和他聊天,他也就望着你不出声,表现出非常内向倔强的性格。来幼儿园快两个星期了也不和老师打招呼问好,不管我们怎样主动,他就是不开口。

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我每天都留心观察他。慢慢的我发现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偶尔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过了两天在户外活动中,我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了。其实他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一个孩子,来到了陌生环境有些胆怯和不自然,他自己在观察周围的一切,因为陌生环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也是不熟悉不了解的,所以他不会轻举妄动,他需要慢慢去熟悉他们,然后慢慢摸索和陌生人的相处方式,慢慢适应环境找到归属感。

我在每次集体活动之前的点名活动中,特地的点到他。“叮铃铃、上课啦、请看谁来啦?”当我的手摸到他的头的时候。他还是会站起来望着大家招招手,但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名字。不论我怎么鼓励他,他都不会出声。于是我这一次就撒了一个善意的谎。“小朋友们听到了吗?”,“没有、听不见”。我就摸摸瑞瑞的头说:“可是李老师听到了哦,瑞瑞的声音不是很大,李老师离得他近,所以李老师听见了,小朋友们鼓励一下他。李老师有个愿望,希望下一次瑞瑞能够大声的回答我,好吗?”瑞瑞就只是望着我点点头。第二天的点名活动中,我特意先点了几个很自信的小朋友,好激励瑞瑞。当我点到瑞瑞时,我牵着他的手,先跟他讲了句悄悄话:“瑞瑞你答应过我的哦,会大声的说的哦!”在他张了几次嘴巴之后,终于他大声的模糊不清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说完之后就立马害羞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这已经是他一个很大的突破了。我这时我大声的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这一次听到瑞瑞的声音了吗?”“听到了”我带头给瑞瑞鼓掌,小朋友们也跟着一起鼓掌。他听后把捂着脸的手给放了下来,笑的很开心。

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在班上能听到瑞瑞笑声了,能看到他与小朋友交流了。为了加强效果,我在点名活动之后再加了一个“我的好朋友是谁”到了瑞瑞那时,“大家好,我叫瑞瑞。我的好朋友是···”之后就用手指出了他的好朋友,我小声的提示他,引导他说出小朋友的名字。可是等了好久,他还是只张嘴不出声。其他小朋友都慢慢失去了听的兴趣,我也只好等下次机会了,正准备叫他坐下的时候,突然听见了他小声的说出了他的好朋友的名字,头也埋得越来越低。我当时就大声的鼓励他,还给他贴上了一个笑娃娃。随之把他请到了前面,牵着他的手问小朋友“瑞瑞说出了他的好朋友,那有谁是瑞瑞的好朋友呢!”班上的宝贝们都争着抢着举起自己的小手。这无疑是给了瑞瑞最好的鼓励。现在的瑞瑞朋友很多,在班上总能听到他清脆的声音。最近都能大声的和老师打招呼问好,跟爸爸再见。我还发现了一个小朋友的秘密,厕所总是他们最放松最自由自在的地方。在这里小朋友们无话不谈,聊得特别快乐,内容也让我们忍俊不禁。瑞瑞更是如此。

从瑞瑞的成长进步中我真正理解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的真正涵义,同时体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如果在瑞瑞的成长中,我没注意自信心的培养,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完成他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只能让她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心里会想:“为什么人家可以完成的任务他完成不了,是自己太笨了吗?”那样的话,瑞瑞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了,说不定从此再也不会跟别人交往。

第五篇: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一)

李琪瑞因为家的缘故作为插班生来到小三班班上。他是个机灵开朗的男孩,但遇事有些急躁。他很喜欢交朋友,却不善运动,一旦遭到困难,由于锻炼,往往会选择放弃。这使得他对体育活动不太感兴趣。接下来的一件事充分为我们和瑞瑞妈妈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契机。

一次体育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选择同伴自由分组。由于怕小组人数太多会影响交往,我们对人数作了限定。瑞瑞和班里几名同伴同住一个小村,所以想和他们分在一组,谁知其中一名女孩同馨洁拒绝了他,并试图向他说明他们组人数够了。可是瑞瑞一听说被拒绝,气呼呼地转身就走,根本不听同馨洁解释。回家后,瑞瑞伤心地告诉妈妈分组时被拒绝的事,还说:“同馨洁自己不同意,还叫其他小朋友也不要同意。”瑞瑞妈妈听了很生气,觉得孩子受了委屈。之后,她就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我

我想,瑞瑞作为插班生,客观原因确实存在,然而,瑞瑞自身存在的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问题,以及自由分组对孩子发展的价值,瑞瑞妈妈也需要了解。于是我对她说:“这件事让您感到很难受,我们非常理解。瑞瑞作为插班生由于和同伴不够熟悉,在户外活动方面确实存在难度。我们希望这件事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影响到您和乐乐妈妈的关系,毕竟两家住在一个小区里会经常见面,孩子们也会经常在一起玩。其实成人之间良好的交往会给孩子树立榜样,不但能给孩子创造更多交往的机会,也能引导孩子学习如何获得别人的认可。”

我试着从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孩子的交往需要人手,为她作进一步分析。我说:“不用等到小学,瑞瑞现在就有交往的意愿,而只要他交往,问题自然会摆在他面前,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失败了就放弃,以后他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到了大班,这样的自由分组活动会越来越多,每次都被拒绝可能会使他失去交往热情。其实你已经发现了他的不足之处,如,他的表达方式很外露,多用行为代替语言,这样容易让别人不舒服,从而被排斥。要避免孩子因为失败而受伤,一味逃避是没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提供机会引导他学习。我们让孩子自由分组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看看孩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他怎么解决,需要我们怎样的帮助,他能积累哪些交往经验和策略。更重要的是,孩子在一次次碰壁中能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调整。最近我们发现瑞瑞已经注意控制那些让同伴感到不舒服的动作了。”听到此,瑞瑞妈妈笑了,说:“是吗?那太好了!”“如果我们将这些经历看作是孩子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对今后有益的交往经验、交往方法,我们是不是就不会太焦虑了呢?”为了进一步缓解瑞瑞妈妈的焦虑,让她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我这样说道。

经历了这次事件,我体会到及时了解家长的观念和态度对于家园合作来说非常重要。最初我们在发现瑞瑞的问题时,曾尝试和家长合作,但是一直没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当时更多的是我们告诉家长有关孩子的问题,并没有好好去了解家长的想法。而我们把问题说得越多,越让家长对孩子的进步失去信心,放弃努力。而这次事件给了双方一个深度交谈的机会,我们诚恳倾听的态度让家长能放开胸怀坦陈自己的想法,使我们了解了她之前消极配合的真正原因。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更让我认识到,平时要与家长保持联系,要给予家长充分表达的机会并耐心倾听,敏感地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相信这样做会让我们在家园合作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远。

周毅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二)

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每天中午看孩子们午睡是我最发愁的事情,因为一个班三十来个孩子,要让他们很快地安静下来,乖乖地入睡并不十分容易。这一段时间以来,虽然大多数孩子在吃完午饭后能够做到轻声走进睡眠室,整理好自己的床铺,躺下来休息,但是这样安静的环境时常会被个别幼儿打破,而后所有的孩子都兴奋起来,有的孩子互相检举告状,有的孩子会趁机做一些搞怪的动作引人发笑,也有的孩子会趁乱到其他小朋友的床铺前溜达一圈。本来只需要十分钟的睡前准备时间,往往因为需要不断地提醒规则而延长到半个小时,我对孩子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请你安静!请你闭眼睡觉!快躺好啦!赶快睡觉呀!尽管反复重申,孩子们对我的话依然置若罔闻,常常是这边安抚了一个孩子躺下来,另外一边又传来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接着又有小朋友说:“老师,我要尿尿。”在孩子们的各种状况面前,我变得束手无策,心中充满了无力感。想到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曾对我说过,由于新教师本身缺少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孩子正在试探你的行为准则底线,所以在日常的生活环节中会出现很多看似具有挑衅意味的“捣乱”行为。

现实中的遭遇让我想到了张元导演的一部电影《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方枪枪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故事,其中有一个段落也是讲述老师看孩子们睡午觉的事情。由于当时那位老师采取比较严厉的方法对待孩子们,后来孩子们居然把老师想像成了会吃人的大怪物„„想到这儿我暗自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让孩子们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大怪物,否则我这个老师就太失败了。我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孩子们乖乖地、美美地进入梦乡。

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当大部分的孩子都走进睡眠室整理床铺、准备睡觉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今天陈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这个悄悄话可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哦。但是我要看看谁先在小床上躺好了,闭上眼睛,这样做的小朋友我才会走过去到他耳边说。”听完我的话,孩子们的脸上有几分惊奇,有几分期待,也有几分兴奋。随后纷纷脱完衣服钻到被窝里,有几个孩子还小声地议论:“快点,陈老师要给咱们说悄悄话啦!”“她会说什么呀?”“我猜她会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睡眠室里杂乱的声音越来越小,孩子们一个个都安静下来,甚至那几个爱“捣乱”的小男孩也躺在小床上,满怀期待地等着我的悄悄话。

菲菲是我们班吃饭挑食比较严重的一个女孩子,也自然成为保育员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先走到菲菲的床边,凑到她的耳边对她说:“菲菲你今天中午吃饭真有进步,不仅把菜和饭都吃完了,而且还把小桌子擦得很干净,希望你以后继续保持哦!”菲菲听了,有些害羞地一笑。接着我又走到东东的床边,对他说:“你今天的小值日生做得很棒哦,我看到吃饭前有几位小朋友忘了把小椅子搬回座位上,是你提醒他们送椅子,而且你还把全班小朋友的椅子都重新摆放整齐。谢谢你,你是一个优秀的小值日生。”听完我的话,东东冲我一乐,把头埋进了被窝里,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庆庆是班里爱蹦爱跳、精力充沛的一个男孩子,往常他在小床上总会折腾一会儿,不是去拉一拉隔壁小朋友的被子,就是去挠挠旁边小朋友的小脚,惹得其他小朋友老是告他的状。可是今天,当我走过他的床边,他正紧紧地闭着双眼,看来是正专门等待我的悄悄话呢。虽然是假装睡觉的样子,但是他并没有再去做一些小动作,这对他来说还是不小的进步。我俯下身子,低声对他说:“庆庆,陈老师知道你一直很喜欢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你要先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下午户外活动和我比比,看看咱俩谁的火车开得快,怎么样啊?”庆庆似乎觉得被我看穿了心思,有些惊喜地看着我说:“行!陈老师,那咱们说好了啊!你可要记得下午一定要玩火车的游戏哦!”我摸摸他的头,含笑点头表示答应。只见他特别开心、满足的样子,转过头去和旁边的小朋友说:“陈老师说啦,下午咱们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然后躲到被窝里自言自语小声嘟囔了几句,我猜没准是给自己加油呢。孙铭泽是班里个子比较矮的一个男孩子,他有一个特别要好的伙伴,是班里个子最高的女孩子张嘉桐。我走到孙铭泽身旁,俯下身去对着他的耳朵轻声说: “明明,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张嘉桐为什么长得那么高吗?,你想不想成为男孩子里最高的一个呢?陈老师告诉你,睡觉就是一个长高的秘诀,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长高细胞在身体里最活跃,多睡觉,就能让身体变高变强大。”孙铭泽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接着说:“不信的话,你可以试一试哦!从今天开始试一试。”还没等我说完,他自动地闭上了眼睛,做好了入睡的准备。妞妞是班里最不爱睡觉的一个小女孩,就在刚才我和其他孩子说悄悄话的时候,她一直坐在小床上,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还没等我走到她的身边,她就迫不及待地追问:“陈老师,你快来和我说说吧,你说的什么悄悄话呀?”见她这么期待听我的悄悄话,我想起这几天她听了童话故事《拇指姑娘》后总是和别人说“长大了要做最漂亮的新娘”,于是我走过去在她的耳边说:“妞妞,陈老师喜欢你,因为你是一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小姑娘,长大了你一定会是世界上最漂亮最美丽的新娘。希望你在梦中能看见长大的自己。”她听完连忙说:“那我马上睡觉,睡着了就可以梦见我做漂亮新娘啦!”我微笑着对她点点头,然后帮她盖好被子,在她的额头亲吻了一下,她无限满足地闭上了眼睛。

等我依次轮流和孩子们说完悄悄话,睡眠室里已响起孩子们此起彼伏的鼾睡声,他们一个个都安静地进入了梦乡,有的小脸上还挂着甜蜜的微笑,或许还做着一个我刚才悄悄跟他们构画的美梦。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居然如此地吸引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平日的“淘气捣乱”变成今天的“乖巧可爱”。睡眠室里也不再有冷冰冰的要求和指令,少了那种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对立的紧张,而被一股温馨惬意的暖流包围着,有一种家的感觉。

今天的小游戏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受到老师的关注,希望和老师接近,让老师喜欢,和老师分享一点自己的小秘密。如果老师能够做一位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孩子,了解他们,记录一些点滴小事,然后告诉孩子,让他们知道你看到了他,你关注到了他,那么孩子的童心世界也会向你敞开,他们会用天真的笑脸和真诚的眼神给予回馈,使得更多的爱在老师和孩子之间传递,让教育真正成为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诗意般美好。

幼儿教师教育叙事

(三)

我们班的宝贝是全园最小的,头一次接触幼儿园这个小社会,要适这个集体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一般来园后一个多星期就能进入状态了。瑞瑞是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在家里都是奶奶带,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哭得特别厉害。他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边哭边叫妈妈,不论你问他什么,他都不理继续哭。有时候哭累了就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也不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也不去玩玩具。你和他聊天,他也就望着你不出声,表现出非常内向倔强的性格。来幼儿园快两个星期了也不和老师打招呼问好,不管我们怎样主动,他就是不开口。

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我每天都留心观察他。慢慢的我发现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偶尔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过了两天在户外活动中,我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了。其实他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一个孩子,来到了陌生环境有些胆怯和不自然,他自己在观察周围的一切,因为陌生环境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也是不熟悉不了解的,所以他不会轻举妄动,他需要慢慢去熟悉他们,然后慢慢摸索和陌生人的相处方式,慢慢适应环境找到归属感。

我在每次集体活动之前的点名活动中,特地的点到他。“叮铃铃、上课啦、请看谁来啦?”当我的手摸到他的头的时候。他还是会站起来望着大家招招手,但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名字。不论我怎么鼓励他,他都不会出声。于是我这一次就撒了一个善意的谎。“小朋友们听到了吗?”,“没有、听不见”。我就摸摸瑞瑞的头说:“可是李老师听到了哦,瑞瑞的声音不是很大,李老师离得他近,所以李老师听见了,小朋友们鼓励一下他。李老师有个愿望,希望下一次瑞瑞能够大声的回答我,好吗?”瑞瑞就只是望着我点点头。第二天的点名活动中,我特意先点了几个很自信的小朋友,好激励瑞瑞。当我点到瑞瑞时,我牵着他的手,先跟他讲了句悄悄话:“瑞瑞你答应过我的哦,会大声的说的哦!”在他张了几次嘴巴之后,终于他大声的模糊不清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说完之后就立马害羞的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这已经是他一个很大的突破了。我这时我大声的问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这一次听到瑞瑞的声音了吗?”“听到了”我带头给瑞瑞鼓掌,小朋友们也跟着一起鼓掌。他听后把捂着脸的手给放了下来,笑的很开心。

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在班上能听到瑞瑞笑声了,能看到他与小朋友交流了。为了加强效果,我在点名活动之后再加了一个“我的好朋友是谁”到了瑞瑞那时,“大家好,我叫瑞瑞。我的好朋友是···”之后就用手指出了他的好朋友,我小声的提示他,引导他说出小朋友的名字。可是等了好久,他还是只张嘴不出声。其他小朋友都慢慢失去了听的兴趣,我也只好等下次机会了,正准备叫他坐下的时候,突然听见了他小声的说出了他的好朋友的名字,头也埋得越来越低。我当时就大声的鼓励他,还给他贴上了一个笑娃娃。随之把他请到了前面,牵着他的手问小朋友“瑞瑞说出了他的好朋友,那有谁是瑞瑞的好朋友呢!”班上的宝贝们都争着抢着举起自己的小手。这无疑是给了瑞瑞最好的鼓励。现在的瑞瑞朋友很多,在班上总能听到他清脆的声音。最近都能大声的和老师打招呼问好,跟爸爸再见。我还发现了一个小朋友的秘密,厕所总是他们最放松最自由自在的地方。在这里小朋友们无话不谈,聊得特别快乐,内容也让我们忍俊不禁。瑞瑞更是如此。

从瑞瑞的成长进步中我真正理解了幼儿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的真正涵义,同时体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自信心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如果在瑞瑞的成长中,我没注意自信心的培养,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完成他无法完成的任务,这样只能让她对自己更加失去信心,心里会想:“为什么人家可以完成的任务他完成不了,是自己太笨了吗?”那样的话,瑞瑞也不可能是现在这样了,说不定从此再也不会跟别人交往。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月度综合工作报告下一篇:元旦文艺汇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