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真空技术基础

2022-08-28

第一篇:第一章真空技术基础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教案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 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 讲授法 提问法讨论法 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4、多媒体计算机向多媒体方向发展,那什么是多媒体呢?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出现同时配解说)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在信息革命处已提及,此处重提,强调一下) 网络及多媒体化: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正迅速将全球联成一个整体,“地球村”不再是梦,信息的交流及传播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计算机从处理文字和数值,扩展到处理声音、图像、影像等。(讨论) 简单提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现有水平,指出我国信息技术同世界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印度及美国),激励学生的爱国情操,鼓励他们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五、回顾所学的内容: 通过多媒体回顾(总结性的) 课后练习 书面练习:课后作业1-4,课后完成,下一次课抽查完成情况。

2、查找有关的资料:电脑报、上网、十万个为什么之等信息学科,培养自己的课外阅读和自习的能力。 课后记:

计算机病毒

[教材分析] 鉴于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已有耳闻,而且如今家庭电脑已是日益普及,然而计算机病毒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在初一年就有意识地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常识和杀毒软件的使用,对于乐此不疲的中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尊重知识产权,在使用电脑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安全,学会防治病毒。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及病毒的来源;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危害性;

3、了解计算机病毒感染后的常见症状;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应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的方法;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防治计算机病毒和清除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上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渠道查阅有关计算机病毒的信息,每位同学可以从其特点、危害或具体实例来介绍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在课堂上交流。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前言:

(引课)教师点题:与计算机打交道,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名词——病毒,许多同学是早有耳闻,因为她已让许多用户谈“毒”色变,只不过有些同学和她碰过面,也有的同学还未曾“谋面”。到底,病毒来了会怎样?她有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启发)学生汇报:学生根据自己收集有关病毒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

目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长知识,对病毒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2、讲解: 师:刚才大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自己对病毒的认识。究竟病毒是怎么回事?请看下面一段“计算机病毒的故事。提示:注意病毒的“独白”。 ①什么是计算机的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是人为编写的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危害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特殊计算机程序称之。

(解释概念)特别指出以下几个方面,目的:启发学生对病毒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编写的特殊程序; 为何称为“病毒”?由于她像生物病毒一样是有复制和破坏能力故而形象称之;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危害呢?是不是感染上病毒就立即发作? 计算机病毒出现时有何“征兆”呢? (层层深入)什么情况下,你要警惕自己电脑是否感染上病毒呢? 师:假如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突然不能使用了;运行速度明显变慢了;昨天还使用的文件,今天却无法运行……这都有可能是病毒“惹的祸”。

师:大家有没有见过“病毒”发作时的样子呢?可怕不可怕? (接着演示几种病毒发作的现象) 演示后,指出危害最大病毒发作时没有这些直观的现象,例如CIH病毒是 第一个直接攻击、破坏硬件的病毒。 师: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有何影响呢? (继续播放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②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影响? a、经常无故地“死机”;b、运行速度明显下降;c、屏幕上显示莫名的信息;d、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e、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师:引导学生“透过这些现象”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③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a、破坏性 b、隐蔽性 c、潜伏性 d、传染性 e、激发性 f、广泛性以CIH和杀手13病毒为例简要介绍病毒的特点。 师:这些病毒是从什么地方“进口”来的呢? 软盘、盗版光盘、网络、硬盘 师:可万一你的计算机染上“病毒”后,该怎么办呢? ④如何防治病毒

a、软盘:对于来历不明的外来软盘要先查、杀病毒再使用; b、光盘:建议使用正版光盘软件; c、网络:安装实时监控软件; d、硬盘:安装病毒防火墙。

(介绍瑞星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电脑演示操作方法)

3、总结:我们要用安全防范的眼光来看待计算机病毒,时时处处关心计算机安全,并没有哪一种杀毒软件可以“一夫当关”对付任何病毒的入侵,因为每天都可能有新的计算机病毒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电脑时就更应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让“病毒”远离我们。

4、作业:给学生提供“病毒知识网站”,让学生深入了解病毒,找一找几种着名的杀毒软件和最新的病毒,并记录下来。 课后记:

第二节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教学内容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

1、知道计算机系统构成,建立软件、硬件的概念

2、掌握计算机硬件构成,了解计算机基本配置

3、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硬件构成及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 存储器的相关概念

教学方法 注意根据高中学生自身特点,倡导探究自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 电子板书、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板书]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板书]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配置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组成 其中: 中央处理器(CPU) 由控制器、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存储器 存放二进制表示的数据和指令,计算机性能与存储容量和读写速度有关

存储容量用存储器包含的字节(byte)数表示,单位为B 1B = 8位(bit) 1KB = 1024B 1MB = 1024 KB 1GB =1024MB 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一是随机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丢失 一是只读存储器(ROM),只读不写,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外存储器

主要包含磁盘和光盘,其中磁盘分为 软盘、硬盘和U盘,相对内存的存储容量要大得多,价格低,速度慢,断电后信息不丢失 常用软盘规格为 3.5 英寸,容量为 1.44 MB 常用硬盘一般容量为几十GB 常用光盘分为只读光盘CD-ROM和可改写光盘,容量640MB 输入和输出设备

将人们使用的各种信息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入内存 (一般介绍计算机基本配置,要求学生写出自己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户能够使用计算机所必须的基本软件,用于计算机的管理,维护,控制,运行及语言翻译处理,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操作系统(如Win98),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设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软件,直接面向使用者(如Microsoft office,kv300)的软件。 小结:计算机系统组成图(略) 课后记:

第二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第一章 机械概述教案

机械基础教案

第1章 机械概述

[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的性能,机械零件的强度 [教材版本] 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 知识目标

1、

2、

3、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所包括的内容。 了解机械零件失效和强度的内涵,内力和应力的定义。 掌握应力的常用单位b380MPa的换算方法。

二、 能力目标

1、

2、 掌握力学性能对金属材料所起的作用和工艺性能对加工的影响。 掌握应力对材料的强度的关系。

三、 素质目标

1、

2、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力学和工艺性能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了解失效、应力与零件强度的关系。

四、 教学要求

1、

2、 [教学重点]

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与强度的关系。

2、 了解失效的含义。掌握强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及应力的常用单位。 [难点分析] 强度的分类和应力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练法、演示法、归纳法 [学生分析]

1、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初中已多少学过,而力学性能、- 1报废等实例说明疲劳对零件寿命的关系。

工艺性能以举例说明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如铸造性好的金属其流动性好,可以铸造薄而大的表面,否则易出现填不平;塑性好的低碳钢容易锻造成型,而含炭量高的金属不易锻造,高速钢更难锻压;焊接性好的材料如普通碳素钢,而铜次之,铝更难。

1.3 机械零件的强度

重点讲清几个概念:

1、失效

2、载荷

3、应力及常用单位

4、强度

5、主要失效形式—各种应力状态下的不同形式。

讲课时,多举一些学生能理解的实例,以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感到所讲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 小结(10分钟)

1、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而使用性能中的力学性能与零件关系最大。

2、 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强度越高,抵抗破坏能力越大。常用强度是抗拉强度和强度极限b。

3、 常用硬度表示方法有HB布氏和HRC洛氏硬度,后者用于淬火后材料的硬度表示。

4、

5、

四、 布置作业

练习册中P [课后分析]

- 3该内容理论性较强,讲课中一定要联系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效果,如磨料磨损可举眼不柔沙的实例。 [教学资源]

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联兴主编。机械基础练习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安排] 教学步骤:讲授为主,穿插互动、提问与设问,最后小结。1学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五、 导入新课(5分钟)

1、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磨擦,如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时间久了鞋底要磨损。为了减少磨损,尽量把地面做得光滑,走路省力又可以减少磨损;但太光滑了却走不了路,如在光滑的冰面上寸步难行。有时候又需要加大摩擦,如汽车刹车时,能尽快地停下来,这是希望路面粗糙些,摩擦力大些,刹车带与刹车轮能尽快闸紧抱住。

2、只要是两个相互运动的表面,就必定会产生摩擦,只要有摩擦就必定产生磨损,这是正常的现象。研究摩擦和磨损的类型和机理,目的是减少摩擦损失,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六、 新课(35分钟)

重视摩擦对机器零件的影响,目前世界上约有30%~50%的能量消耗在各种形式的摩擦中,约有80%的机器是因为零件磨损而失效。所以减少摩擦磨损,研究摩擦磨损的原因是关系到延长零件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的重要问题。

1、 摩擦

讲授中重点放在摩擦副的摩擦状态来分类,而边界摩擦的内容难以理解,应举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在机器中,纯干摩擦的现象是很少的,大多是相互运动的表面都有润滑油存在。一般处于润滑状态的机器,大部分表面处于混合摩擦状态。要做到纯液体摩擦状态比较困难,处于液体摩擦状态的运动表面其磨损极小,只是在启动阶段表面有些磨损,因为液体对零件表面的摩擦很小。

2、 磨损

任何相互运动的零件的磨损过程的曲线都是一样的,都必定经过磨合、稳定磨损和剧烈磨损的三个阶段,只是稳定磨损阶段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设备的润滑和维护好坏息息相关。延长稳定磨损阶段,正是课程研究的最终目的。

按着磨损的形成机理,可以将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和腐蚀磨损。这几种磨损中,唯独疲劳磨损不易理解。

讲授粘着磨损时,要突出两运动表面产生接触、发生摩擦接触,温度剧烈升高,- 5

第三篇:第一章 周易基础

第一章

周易基础

一、周易释名

《周易》又称《易》,是一部古代占筮(shì)用书,又是一部关于宇宙变化的古代哲学名著,汉以后尊为《易经》,位列儒家群经之首。

《周易》是一部古代筮书。古时人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决定性力量在支配,人可以通过卜筮而预知吉凶趋避。所以,每当遇事不能决定如何处理,常以龟甲占卜,以蓍(shī)草(锯齿草)占筮,根据卜筮的结果判断如何趋吉避凶。近代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是以龟甲占卜的记录,古代三易——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则是以蓍草占筮的记录。今仅存《周易》。古代占筮和后来寺院庙堂对“灵签簿”没有本质的不同。

《周易》又是一部古代哲学著作。为什么命名为《周易》?“周”,一说周普,一说周代;一说“易”是飞鸟的形象,一说“易”是蜥蜴的形象,飞鸟的姿态和蜥蜴的颜色都不时变化,用以象征宇宙事物的千变万化。也有的说,“易”由“日”“月”二字组成,日为阳,月为阴,用以象征宇宙的阴阳二元。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周易》的“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种含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变化,所以说“变易”;宇宙变化有一定的法则,所以说“不易”;宇宙变化的法则可以认识、遵循、运用,所以说“简易”。简而言之,《周易》又是一部古老的关于宇宙变化的充满哲理的哲学著作。

我们现在读《周易》,不是把它当作筮书来用,而是把它当作古老的哲学著作和珍贵的社会史料,从中了解古代智慧与社会。

二、周易体例

1、 易经和易传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1)《易经》。

《易经》有卦画和文字两部分。

卦画:基本卦画或卦形是“—”(阳)和“- -”(阴)两个符号,《易㻏》中的全部卦象都由阴阳两个符号构成。两个符号连为三叠而成八卦;八卦一卦自重或两卦互重,构成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画,一画为一爻,“—”(阳)画为阳爻,“- -”(阴)画为阴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文字:经文。由卦辞和爻辞组成。一共四百五十条,四千九百多字。

(2)《易传》。

《易传》是对《易经》的解说和论述。

由于《易经》文字简约古奥、晦涩难解,东周以后逐渐出现了七种十篇对它的解说,称为《易传》,也称《十翼》。翼有辅助之意。人们以《易传》十篇为辅助《易经》之作,故名为《十翼》。

《十翼》:《彖(tuàn)》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

《彖》上下解释卦和卦辞,断定卦和卦辞的基本观念。

《象》上下解释卦爻的象征意义,分卦象和爻象。解释卦的象征意义称“大象”,通常的方式是结合卦辞解释上三画象征什么,下三画象征什么,二者重叠又象征什么。解释爻的象征意义称“小象”,通常的方式是结合爻辞解释爻的基本观念。

《系辞》上下总论《易经》的基本意义,将《易经》由卜筮上升到哲学。

《文言》解释乾坤两卦的卦辞和爻辞,将这两卦的《彖》和《象》作进一步的推衍和解说,着重阐扬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

《说卦》总说八卦所象征的物象及其重叠推衍成六十四卦的原理。 《序卦》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说明。 《杂卦》杂论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将性格相反、性格交错的两卦并列,论述刚柔相济的道理。

历代都有人解说《易经》,《易传》是最古老的、系统的、有参考价值的解说。

2、 卦爻

(1)卦。

八卦:阴(- -)阳(—)符号中的一个自重为三叠,或两个符号一多一少互连为三叠,所形成的八种形状。

八卦的形状和名称依次是:乾、坤、震、巽(xùn)、坎、离、艮、兑。记忆口诀:“乾三连,坤三断,震仰孟,巽下断,坎中满,离中虚,兑上缺,艮覆碗。”

八卦的象征意义依次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卦的阴阳奇偶:八卦依次分为四组:乾(卦一)坤(卦二),震(卦三)巽(卦四),坎(卦五)离(卦六),艮(卦七)兑(卦八)。每组一阳一阴,单数卦为阳类,偶数卦为阴类。

六十四卦:八卦一卦自重或两卦互重,又构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各有一个名称,自重的用原名,互重的另起名。 六十四卦分编为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

上经三十卦依次是:乾、坤、屯(zhūn)、蒙、需、讼、师、比、小畜(xù)、履、泰、否(pǐ)、同人、大有、谦、豫、随、蛊(gǔ)、临、观、噬嗑(shìhé)、贲(bì)、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依次是:咸、恒、遯(dùn)、大壮、晋、明夷、家人、睽(kuí)、蹇(jiǎn)、解、损、益、夬(guài),姤(gîu),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xùn),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2)爻。

每卦有六画,一画为一爻。“—”(阳)画为阳爻,“- -”(阴)画为阴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每卦六爻都有名称。阳爻称“九”,阴爻称“六”。六爻自下而上分别称初、

二、

三、

四、

五、上。初、上在

九、六的前面,如初

九、上六;

二、

三、

四、五在

九、六的后面,如九

二、六三。

六爻位置分阴阳。自下而上,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即第

一、

三、五位为阳,第

二、

四、六位为阴。

(3)卦辞和爻辞。 卦有卦辞,爻有爻辞。

卦辞定义每卦的意义,一共六十四条。 爻辞定义每爻的意义,一共三百八十六条。 高亨《周易筮辞分类表》将卦爻辞分为四类:

(1)记事,包括记叙古代故事,记录占筮,直叙某事。 (2)取象,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抽象的道理。 (3)论说,提出作者的思想主张。数量较少。

(4)断占,向占筮者论断休咎。如同抽签,抽到哪根签就看与哪根签相对应的文辞,该文辞断吉凶福祸,解逢凶化吉、福禄如意之道。

3、 阴阳五行

(1)阴阳。

原初含义:背日为阴,向日为阳,引申为寒暖、暗明等。 《说文》:“阴者见云不见日,阳者云开而见日。” 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气的状态。

进而抽象为一切事物的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或属性,成为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中无“阳”字,“阴”字仅一见。

《易传》中“阴阳”对举凡十六见,均为抽象概念;单独各三见。

(2)五行。

《尚书·洪范》最早提出金、木、水、火、土之“五行”,又称“五材”。 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 春秋末年史墨提出“水胜火”。墨家提出五行交胜说和相丽说。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顺序终而复始地运行。

汉代董仲舒提出五行相生说。

三、周易作者和成书年代

1、 《易经》是何人作于何时

这个问题在先秦时代已经是个疑案,至今尚无定论。

关于卦画。相传八卦始于伏羲氏这个无可信考的传说人物。传说伏羲开天辟地,太极开而生八卦。又相传神农氏、夏禹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卦。《系辞下》。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说周文王“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也没有说出什么根据来。

有一点可以肯定:“—”“--”符号产生在有文字以前。近年来,从殷虚甲骨、周原甲骨、西周青铜器、湖北江陵天星观楚简,以及江苏海安县清墩遗址出土的骨甲柶(sì)和鹿甲枝,都发现一种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符号。1980年,李政烺(lǎng)教授公布研究结果,肯定这些符号就是原始卦爻形式。这是考古界的重要成果之一。由此推论,《易经》的卦画不过是原始社会沿传下来的占筮的标记而已。

关于卦辞爻辞。是否周文王所作,成于战国时期的《系辞下》持存疑态度。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日者列传》却持肯定态度。班固《汉书·艺文志》及以后的汉儒大都承袭此说。对这些说法,历代都有人怀疑。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以及六十年໣初,我国学术界曾就《周易》作者和时代问题展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讨论,仍然迄今无定论。

现在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其一,《周易》是周代筮书,非一时之作,非一人之作; 其二,《周易》是西周初年在夏代筮书《连山》、商代筮书《归藏》的基础上重新编选和修定而成;

其三,《周易》主要作者是太卜或筮史,具体无考。

2、 《易传》的作者和年代

这个问题也是两千多年来不断讨论的问题。 汉唐儒家学派认为《易传》是孔子所作。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班固《汉书·艺文志》。

“周易三圣”说。即伏羲画卦、文王作卦爻辞、孔子作十翼。

“周易四圣”说,即伏羲画卦、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 北宋欧阳修著《易童子问》,开始怀疑伏羲画卦、文王作卦爻辞,但仍然肯定孔子作《十翼》。

清代姚际恒著《易传通论》,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断言《易传》全非孔子所作。这一说法得到拥护。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三次《周易》大讨论,主要有两方面的论点。(1)沿袭司马迁的记载和观点。如范文澜、任继愈、匡亚明、郭沫若。(2)否定孔子的著作权。如冯友兰、李镜池、钱玄同、高亨。

斟酌取舍,《易传》基本上成书于春秋末年至战国后期,再经西汉学者编订,不成于一人,不成于一时。具体来说,《彖》上下大约产生在春秋末期,《象》上下大约完成于战国中晚期,《系辞》上下大约形成于春秋末至战国晚后期,《文言》大约作于战国晚后期,《说卦》、《序卦》、《杂卦》约为西汉前期所补充。

四、周易研究

1、 版本

现传版本有两个。

一是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收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终于离卦,共三十卦;下经始于咸卦,终于未济卦,共三十四卦。

二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抄写于汉文帝初年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经、传分开,与传世各家《周易》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

2、 注本

古今解《易》者多达数百家,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的注本有: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宋程颐《伊川易传》,宋朱熹《周本义》等。

3、 易学史

(1)先秦原始《周易》。

先秦《易经》和《易传》各自分立,无《周易》或《易》,只有《易经》。 战国魏襄王墓出土竹书《周易》,分上、下篇,只有经,没有传。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有经,另外有部分传。 先秦已经有对《易》象的解说和研究。《易传》更是战国时期《易》学研究资料的汇编。 秦代焚书,《周易》因为是筮书,不在被焚之列,得以完整保存和流传。

(2)汉儒象数学派。

象数是《周易》中象与数的合称。象指图象、形象、象征,有卦象、爻象两类。数指气数,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决定的自然、人类、社会的命运,如《易传》讲的天地之数、大衍之数。

易学学派分为两大派: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象数学派是以图象和数解说《周易》,阐发《周易》象数的学派。主要代表汉代有孟喜、京房、焦赣等人,宋代有陈抟(tuán)、邵雍、周敦颐、刘牧等人,其特点是借象数立论,常常流于附会,与方士术数有种种关系。

汉代重视《易经》占筮,重视《易传》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易学相应发达。 西汉,《周易》尊为“群经之首”。《汉书·艺文志》记录有十三家易学流派。孟喜、京房、焦赣等今文易学立为博士,成为官学;费直、高相等古文易学未立学官,在民间流传。今文易学重在象数。或严守师法,章句趋向烦琐;或讲阴阳灾异,融入方士术数;或二者兼之。古文易学重在义理,无章句,根据《易传》解说经意,在民间广为流传。

东汉,今文易学与谶纬迷信结合,逐渐衰微,大儒都学费氏《易》;郑玄《周易注》基本依据费氏《易》,并开始把《易传》中的《彖》和《象》同经文编在一起(即在各卦卦辞后面附《彖》和《象》,在各爻爻辞后面附《象》),同时吸取今文易学的象数之论,实施经传合并、今古文合流。以后又陆续有人把《文言》附在《乾卦》和《坤卦》后面,把《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附在整个经文的后面。

汉魏之际,《周易》已经包括《易经》和《易传》。

(3)魏晋玄学派。 魏晋玄学兴盛。

魏王弼和晋韩康伯依费氏旧本,吸取老庄学说,援道入儒,将《十翼》分开与《易经》合为一书,成《周易注》。《周易注》渐次取代汉儒诸家易学,与《老子》、《庄子》合称“三玄”。

入唐后,孔颖达为之《正义》,颁为官方定本,并成为通行《十三经注疏》所收之本。该书的出现,是易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从易学中廓清了汉代灾异谶纬等迷信内容,把道家玄理融进儒家哲学,开后世易学义理派先河。

(4)宋学图书学派和义理学派。

宋学反汉学,易学也大变。学者众多,派别众多,但主要是图书学派和义理学派。 图书学派是特别推崇河图与洛书,以河图与洛书为《周易》的根源,并以这两个图式来解释《周易》原理的象数易学派。

图书学派的创始人是宋初道士陈抟。他融合儒道佛,创作《易龙图》。《系辞上》:“河出໣,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黄河、龙马、龙图;夏禹、洛水、神龟、纹书。图书学和图书学派即由“河图洛书”而得名。

图书学派有三家。(1)以邵雍《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为代表的“先天图学”。(2)以周敦颐《太极图说》为代表的“太极图说”。(3)以刘牧《易数钩引图》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

义理学派是专主阐发《周易》哲学大义,与卜筮易和象数易相对的易学学派。历代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先秦孔子《易传》,魏晋王弼《周易注》,宋代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等。

(5)现代易学。

尚秉和《周易尚氏学》。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 李镜池《周易通义》。 朱伯昆《易学哲学史》。

第四篇:第一章教育基础

一、最新考情分析

从近年试点省份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来看,考试类型基本稳定,分为单项选择题(20×2)、简答题(3×10)、材料分析题(2×20)、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二选一×40),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题型示例 1.单项选择题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2.简单题

(1)小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3.材料分析题

有一位班主任在介绍班风建设经验时谈到:“在我们学校,校长要求班主任在教室盯班,及时了解班级情况,适时处理突发事件。只要学生走出教室门、宿舍门都要排队,班主任都要在场。同时还制定了班主任十到位制度:学生上课要到,课前打了预备铃要到,学生听广播要到,学生做眼保健操要到,学生上室外课要到,学生去宿舍要到,学生去餐厅吃饭要到,学生生病要到,学生看电视时要到,学生打扫卫生时要到。这一制度的实行,使班风、班纪大为好转,可是有的学生却对这种做法持有异议。

问题:请运用小学班级管理的有关理论分析“班主任十到位制度”。 4.教学设计题

材料一: “周长的认识”(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二: “汉语拼音认识汉字(具体教学内容略) 材料三: (具体学科及其教学内容略)

问题:请在上述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其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等)进行教学设计。

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

一、考试目标

1、教育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能够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学生指导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小学生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发展、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实施小学教育的有关活动。

3、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

4、学科知识和运用能力。具有小学有关学科、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整合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开展学科教学活动。

5、教学设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学习内容选择、小学教案设计、小学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指定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6、教学实施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开展教学活动。

7、教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小学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两大板块。前者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后者包括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运用三个层次。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历史及其特点 【新闻链接】

有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教育家路过黑人居 住的平民窟,见到的是到处充斥着垃圾、暴力,一群孩子互相追逐、辱骂、殴打,于是他预言: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数人最终会走向犯罪。几十年过去了,为了证实自己的预言,这位教育家再次走访平民窟,辗转找到了那些孩子,却惊讶地发现,当年那些孩子,大部分都生活的很好。甚至有的成为了律师、推销员、工程师,步入了中产阶级。走向犯罪的却寥寥无几,教育家甚是不解。经过调查他发现,原来这些人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小学老师。小学教育有哪些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知识?本章将对此进行阐述。 考点

一、小学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 至

12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 础教育的一部分。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大学”指“大人之学”,以成人为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小学”一般指 8 至 15 岁儿童的教育,也称为“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世的训练 【考题预测】

1.“小学”为学龄儿童( )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 A.5-11 B.6-12 C.7-13 D.7-12 考点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既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所以,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打好基础,即要求学好语文、数学,打好读、写、算的基 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使小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自己的手和脑,运用 自己的智慧与体力,为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公民和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打下基础 考点

三、小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大辞典》将先秦至今的小学教育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先秦至鸦片战争前期的古代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期的近现代小学教育以及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当代小学教育。 古代的小学教育

总之,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统治者掌控着政权,能不能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由其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知识的实用性不被重视,主要学习的是儒家经典和一些伦理道德规范;第三,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不考虑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过分注重经典的识记和背诵,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考题预测】

2.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重视礼乐教育 D.重视科技教育

(二)近现代的小学

1.近现代小学教育的草创时期 2.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分别是初等小学 4 年,男女可同校,体现了反封建的思想;高等小学 3 年,男女分校。学制规定学龄期为 6至 14 岁,在此年龄段的儿童都应入校接受教育,指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所必需之 知识技能为宗旨”。

学制还对小学的教师、教法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的要求。与此同时,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还规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并制定了统一的课程表。个别教学法、赫 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以及自学辅导法都是当时在小学比较盛行的教学方法。 (2)袁世凯时期——国民学校和预备学校

袁世凯颁布的《特定教育纲要》中将初等 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国民学校”;另一种是为预备升学的“预备学校”。国民学校施行国家根本教育,以注意儿童身 心之发育,并授以国民道德之基础及国民生活之普通知识技能为宗旨;预备学校,以注意身 心之发达,施行初等普通教育,预备升入中学为宗旨。 (3)“五四”运动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课程设置注重儿童本位化和实 用化,教材也采用白话编写,这些举措对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了积极的作用。此时,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也开始在我国小学传播和实施。各种教育实验活动也此起彼伏地开展起来,如俞子夷在东南大学附小主持的“中小 学沟通问题的研究——算术”等多项实验,沈百英在江苏第一师范小学开展的作文教学法实验,教育实验虽只涉及小问题,但立足于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实验的效果也较好,对探索科学的小学教育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壬戌学制

1922年,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学制,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 年学制”。该学制参照美国实行“六三三”学制,将小学学制改 7 年为 6 年,仍分两级,初级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高级小学为 2 年。幼稚园也被纳入初等教育阶段,使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得以衔接。该 学制有两大进步:一是女子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二是缩短了学制,初等小学和高 等小学都不同程度减少了年限,对我国普及小学教育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另外还在一定程 度上提高了地方办小学的灵活性。“壬戌学制”

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 的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立即着手制定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开始进行“党化教育”。此时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以外,还有李廉方始创的廉方教学法,陶行知所创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法以及导生传习教学法等。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它由“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生活”三部分组成的

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同时认为科学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倡导在小学中施行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育,还创立了小先生制,通过让小学生来充当教师为劳苦大众服务,对普及我国义务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1927 年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深刻体现出了先进的教育思想。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1)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在 1934 年 2 月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将苏区小学一律统称为列宁小学,规定苏区施行统一的学制,小学学制改为五年,分为初等小学三年和高等小学二年。列宁小学为了适应农村情况,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方法办学,以复式教学为编制组织班级教学,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有国语、政治、数学等科,小学教育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文化、身体健康的抗战建国的劳动者,除了政府办学,还推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政策。边区的小学招收 8 到 14 岁的适龄儿童,修业年限定为五年,小学以识字和算术(珠算)为主要课目,同时配合战争生产的需要,也教一些关于战争或生产的技术课,教材的内容力求精简和实用。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二节 学校组织与管理

考点

一、学校组织机构的常规模式

学校组织机构是按照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组织的职责、岗位和人员进行合理地组合和分配,形成结构合理,权责清楚的协作系统。

学校组织机构模式是指学校组织中权力和职责关系的结构方式,即不同层次、不同方面 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关系。包括直线型、职能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 1,直线型

直线型组织.机构模式是最早、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它的特点是组织中的职务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组织中每个人只向一个直接上级报告。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上下级关系明确,责任分明,联系简捷。其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职能都由一人承担,往往难于应付。 2.职能型

职能型组织机构模式是组织内除直线主管外还相应设立一些组织机构,分担某些职管理的业务,有权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其优点是能够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上层主管人员的负担;缺点是容易破坏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多头领导。 3.直线-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亦称直线-参谋型)组织机构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了两套系统,一套是按命令统一原则设置的指挥系统(又称直线指挥部门),另一套是按专业化原则组织的职能系统。 直线部门和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有决定权,对其所属下级的工作实行指挥和命令,并负全部责任。而职能部门和人员被称作直线主管的参谋,在特定的范围对下级机构提供建议和 业务指导,或者受直线主管的委托在特许范围内享有一定的指挥权。 4.矩阵型

矩阵型组织机构模式从两个维度设置部门,一个是任务部门,一个是职能划分。这两个维度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矩阵。 考点

二、学校主要职能部门

(一)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包括: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和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收集和分析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反馈信息;安排校长的重要日程;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二)教务处

教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全体教学工作。教务处的职责包括:教学组织和管理、教研室和学科组管理、教育科研、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班主任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同时兼管学校中教学业务有关的科室。

(三)政教处

政教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的职责包括:组织和设计各种德育活动,指导、管理各年级组的德育工作,拓展学校德育资源,等等。

(四)总务处

总务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为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各项工作提供 经费、物质保障和综合服务。总务处的主要职责包括:安排和管理学校各项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维护校舍和各项设施,组织和安排教职工的福利,配合校长办公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兼管学校食堂、宿舍、医疗室和校办工厂,等等。

(五)教研室

教研室是由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组成的学校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研室的职责包括: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教学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安排教学培训,等等。

(六)年级组

年级组是由同一年级各教学班的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组成的基层教学实践机构,主要负责本年级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年级组的职责包括:协调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间的关系,组织本年级教师之间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全面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情况,组织本年级学生开展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等等。

考点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 活动。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考点

四、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定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计划;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课,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的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及校外教育机关的联系,并要求他们密切配合。

教务行政管理是指教导处的具体业务工作,主要有招生、编班、排课表、学籍管理与成绩统计、管理图书仪器和编制教务表册等。

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教学工作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抓好教学组织工 作、领导好教研组工作、督促检查和指导教学工作。

总务工作管理包括校舍建设、维修和设备的购置、管理;生活福利工作和财务管理作。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三节 教师专业发展 考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专业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义语;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 【真题再现】

1.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责是() A.培养能力 B.传授知识 C.依法执教 D.教书育人

(一)教师专业化的定义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 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 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 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的特点

从教师个体专业化来讲,教师专业化着力强调两点:漫长性和生长性。

1.漫长性教师专业化是个长远而动态的个体社会化历程,从职前学习到在职培训,从见习到实习, 从实习到正式任教,从经验少到经验丰富,教师始终在缓慢地成长着。

2..生长性 教师是在学校大环境中的个体,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成长,充实自己,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能够保存活力,减少不适感和倦怠感。 考点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 活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

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态度是教师 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 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二)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 1.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学科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和方法以及相邻学科知识等。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指的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比较教育、教育改革与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等。 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指的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4.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指的是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 1.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对象,确定教学起点和终点,并对教学诸要素(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等)进行优化安排和策划的行为方式。 2.教学语言能力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主要工具。广义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如板书、作业批语等)、体态语言(如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等)。狭义的教学语言专指教学口语,它是教学语言的主要形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口语表达能力、教态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这既是教师有效实现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所必需,也是教师群体形成教育合力、教师与会各界合作搞好学校教育所必需的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这是保证教学过程顺利、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程序是“蓝图”,教学评价是手段,合理组织调控课堂结构是核心,洞察学生心理是基础,运用教育机智艺术地处理突发事件是保证,而营造融洽适宜的课堂氛围则是根本。

5.教育研究能力

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是教师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问题即 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教师的教育研究源于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深入学 习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对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6.创新能力

指创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追求与归宿。 补充知识点: 教师考核内容

教师评价是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师职务任职条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以及工作实绩等进行检查、衡量和审核。其目的和作用在于:

(1)为教师的使 用、培训、评薪定级、评定职称、晋升、提级提薪、奖惩提供客观依据; (2)引导教师按 教育规律办事,以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四个方面。

1.政治思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师德,等等。

2.业务水平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业务能力包括教育、教学 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等。 3.工作态度方面:主要考核教师的责任感、工作积极性、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4.工作实绩方面:主要考核教师所完成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

考点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差异,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 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 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 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 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三)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考虑学生 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 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

考点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的事实加以系统的考察,从而探索教育规律,揭示教育现象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创新性实践活动。 考点

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研究课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发现问题。一切科学研究工作均是从选题开始的。选择了研究课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主攻方向,这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

(二)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三)提出研究假设

理论假设也叫研究假设,它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未知事实及其规律 提出的一种不完备的、尚待验证的设想与推测。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焦点,假设是搜集材料的 向导,是探索客观真理的桥梁。如果最后的研究结果难了研究假设,我们把它叫做证明,如 果结果否定了研究假设,叫证伪。

(四)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取客观、可靠的研究结论而制定 的周密、科学的整个研究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制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包括下面内容:所要研究 的问题及其范围;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范围与方法;确定需要采用的统计方法、 时间进度、日程安排等。

(五)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收集研究资料,就是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重新搜集资料,最终获得结论。调查、教育实验等是获得科学资料的有效方式。整理和分析资料指的是对所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使其逐步趋于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目的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意义解释。整理资料包括资料的核实、资料的简单分类与汇总两项任务。

(六)作出结论

在得出研究结论时,应当始终以唯物辩证法为工作指导,做到全面、综合地考虑与研究 有关的数据与资料,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果。作出结论要客观、科学、公正、实事求是。不能主观臆造,不能歪曲事实,同时要以正确的理论分析为指导。

(七)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后一步。所谓撰写报告,就是把科研的全过程及取得的结 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述出来,一般有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实验报告及论文等几种形式。 考点

三、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体例的教育研究成果, 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下面分别就其中主要表现形式进行简要讨论。

(一)教育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 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题目 用一句话点题,反映主要研究问题。可加副标题,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用来说明在什么范围内基于什么问题的调查。 2.前言

调查报告前言必须开宗明义地交待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的是什么问题,调查此问题的缘由和背景,调查的筹备过程,主要调查的内容,国内外对同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第二,要说明调查的基本情况:概述调 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的方式方法。第三,对此次调查的有利因素和不 利因素作简单分析。 3.正文

正文部分即调查内容。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及有关文献资料,用纲目、项或篇、章、节的形式把主体内容有条理地、准确地揭示出来。 调查报告正文部分写法多种多样,一般有两种不同写法。一种是把教育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种类分成并列的几个部分或方面来写。另一种是将调查的基本情况按照事物发展的逻辑顺 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分成互相衔接的几个部分,层层深入地来写。 4.结论和建议

在对整个调查内容进行总体的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提出的观点、建议要谨慎、严肃,观点要从事实中引出,同时要考虑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要全面衡量理论或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不要轻率地下结论和提建议。

5.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

这不仅是使正文内容集中,更主要的是为读者提供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以便让人分析鉴定搜集调查材料的方法是否科学,材料是否可靠,并供其他的研究人员参考。附录包括: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附录的编制要防止杂乱和过于简单。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学术论文范围不仅包括论述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论性文章或学术专著,也包括某些实验性或观测性的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某些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验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

学术论文总的特点是学术性。具体表现为创新性(在自己所研究范围内,理论上要有所发展,方法上要有所突破),科学性(论据确凿,论证清楚,言之有理)和实践性(在各种 社会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学术论文按研究目的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

对教育发展及学科建设需要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运用有关原理,或以大量的观察实验结果为依据,或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实材料作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剖析现象与本质,推理论证,从而提出新理论、新看法,或论述自己的研究成果,证明自己的研究论点。 (2)综合论述性论文

针对现实中或学术界提出的问题,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究的课题,从纵向(历史发展) 和横向(目前现状)两方面加以系统和综合概括,说明来龙去脉及前人研究情况,分析症结 所在,指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3)预测性论文

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根据科学和事实,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发展的趋势以及预测今后发展的可能。 无论哪一类学术论文,形式规格基本上要遵循“绪论——本论——结论”的逻辑顺序。

规范性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六个主分: 1.标题 2.内容摘要

3.序言 序言(引言、前言、绪论) 4.正文(本论) 5.结论与讨论

6.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真题再现】

【简答题】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五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

一、教育的内涵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考题预测】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二)教育的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 的活动。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狭义教育的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它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 第三,它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1.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 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 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3.教育影响 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或者说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广播等信息载体以及教育环 境等;教育手段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师的语言等等。 4.教育三要素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总之,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考点

二、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第三,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 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 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 统和特点。二是: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 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 点和教育内容上。三是: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种情况是教 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一种情况是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 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考点

三、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史上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主张: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斯宾塞、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考点

四、教育的发展

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来划分,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一)原始形态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

1.无阶级性、公平性。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 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 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内容以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习俗为主, 教育方法也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控制,教育的 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接班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子弟,教育内容主要是寓剥削 统治术于其中的圣人之言、祖先遗训。教育的等级性也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处于不同社会 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弟无权接受教育;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这种分离,一方面加速了文化的筛选、整理与 保存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加速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3)古代学校教育形式是个别教学。

它使教育具有了完备的条件,即专职教师、固定学员和专门的教材。

(4)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具有刻板性,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背。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五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三)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教育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解决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1)在课程内容上注入了科学知识,增加了许多新的学科。 (2)在教学方法上,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新方法。 (3)扩大了受教育权,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制。 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点

社会主义教育的为维护劳动人民自身的利益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服务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 (2)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考点

五、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 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的现象。 2.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社会现象中提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的课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3.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学记》:传说是乐正克所作,中国古代、世界古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其具体主张 为: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4)“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 德标准;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 书、礼、乐、易、春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 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 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不到真知;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过程中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伯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的原则。

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 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补充知识点: 关于学习过程

(一)孔子的学习过程观 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1.孔子在谈到“学”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做到博学。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中论·治学》。

2.孔子不仅强调博学,而且重视思考,把“学”与“思”相提并论。他说:“弗学何以行? 弗思何以得?小人勉之。”

3.孔子所说的“习”有温习、练习、实习的意思。他不仅重视学,而且重视习,主张“学 而时习之”。

4.孔子还重视“笃行”,主张学以致用。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二)荀子的学习过程观 荀子按照人的认识过程把学习过程分为“闻见”、“征知”、“行”三个阶段。他把通过感官反映外界事物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第一阶段,

即闻见阶段。学习的第二阶段,即征知 阶段。征知是指对感官获得的印象进行审查,它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理性认识阶段。荀子把“行”看作是学习的第三阶段。他认为行与闻见、征知相比,行尤为重要。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 儒效》。 (三)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继承了《中庸》的五段(学、问、思、辨、行)学习程序。王夫之把学、问、思、辨、行看作是相互渗透、互相促进的关系。五者之中“行”是首要的。这些观点都是应当充分加以肯定的。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讲

考点

二、注意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特点。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这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

2.保持功能 这种功能使注意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直到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 3.调节功能 可以调控心理活动向着一定方向或目标进行,使偏离目的的活动得到纠正。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 动物也有。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 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 注意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同时注意稳定性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 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例如:边听边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等。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例如:第一节课听语文,第二节课听数学,就需要注意的转移。 考点

三、感觉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所接受信息的来源和感受器在个体身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把感觉分为两类: 1.外部感觉是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

2.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三)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任何感觉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主体的感觉 能力;另一个是客观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问题;后者感觉阈限的问题。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绝对感受性: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受性: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2)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别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 应。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 皮肤觉得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 化。 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考点

五、记忆

(一)记忆的主要类型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1.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

(2)逻辑记忆: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4)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划分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2)短时记忆:也叫做工作记忆,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个组块。 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 1 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3.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

(1)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 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 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 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2)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 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二章第六节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二讲

(二)记忆过程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 识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类

(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①无意识记: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

②有意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 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①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②意义记忆:是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保持 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发生错误。 (1)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

主张: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抑制说 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动机说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张: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提取失败说 代表人物:图尔文

主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个体在提取时没有找到适当的 提取线索。如果有恰当的线索提示,个体就能够很快将信息提取出来。 同化说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主张: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 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 地遗忘。用于解释有意义学习的保持与遗忘,他认为在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 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者的学习是前 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

(2)遗忘的规律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回忆与再认 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条件下重现过去验

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 补充知识点:

系列位置效应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 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词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1.持久性:指记忆的保持特征,即记忆内容保持的时间长短。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3.准确性:指正确和精确特征。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要进行认真的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 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增补预测区别开来。 4.准备性:指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即能否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四)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2.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研究表明,意义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长,利用提取 快,受干扰少。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即理解材料的意义,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 观点、论据以及逻辑标示出来,然后概括并确切的叙述出来。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 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块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储存,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防止遗忘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遗忘的规律来进行的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第二章 教育基础

第六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三讲

考点

六、思维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人们说的“思 考”、“考虑”、“揣度”、“反省”、“设想”等都是思维活动的形式

(二)思维的特征

1.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三)思维的类型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2)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具体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 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1)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1)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将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再造性思维 再造性思维(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四)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补充知识点:

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 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2.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 人们不容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 其他活动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迁移。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 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 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

(五)思维的基本形式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1.概念:人脑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是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 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判断是用概念去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事物之间的联 系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判断大都是借助于语言、词汇并用句子形式来实现的。

3.推理: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 归纳推理是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推理过程,即由特殊到一般。 例如:由铁能导电、铜能导电、铝能导电等,推理出“金属能够导电”的结论。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 例如: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类动物,所以得出结论:虎是胎生的。

(六)思维的过程

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 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1.分析和综合

(1)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将一棵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果实等。

(2)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例如: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结合起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比较和分类

(1)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要考察两种学习方法的优劣,就要分别从学习时间、成效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人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2)分类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 维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时,把数分为实数和虚数;又把实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有 理数又可分为整数、小数和分数等。 3.抽象和概括

(1)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 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对人的认识,人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能知觉,能记忆,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会使用工具等。通过分析、比较,抽出人类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即能说话、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等,舍弃能吃饭、能睡觉、能喝水、能活动等其他动物也有的非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过程。 (2)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 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例如:我们把“人”的本质属性——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工具综合起来,推广到古 今中外一切人身上,指出:“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就是概括。 4.具体化和系统化

(1)具体化:用一般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际活动的过程。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概念或原理,学生运用已学会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都是思维的具体化。

(2)系统化: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 例如: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在掌握整数、分数、小数知识之后,可以概括归纳为有理数; 当数的概念扩大,学习了无理数之后,又可把有理数和无理数概括为实数;掌握了虚数之后, 又可把实数和虚数概括为数,从而掌握了系统的数的知识。

第三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四讲

考点

七、想象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表象是事物不在前面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 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②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明、生动;③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2)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 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①强烈的创造愿望;②丰富的表象储备;③积累必要的知识经 验;④原型启发;⑤积极的思维活动;⑥灵感的作用。(3)幻想、理想和空想 幻想: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如果幻想是以现实为依据,并指向行动,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实现,那么它就变成理想。 如果幻想完全脱离现实,毫无实现的可能,就成为空想。理想能鼓励人向上和进取,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动力,而空想往往会把人引向歧途。 考点

八、情绪过程

(一)情绪概述

1.情绪的概念 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和对象,能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高兴、喜悦、爱慕等情绪体验;相反,那些妨碍人们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和对象,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痛苦、忧愁、厌恶、恐惧、憎恨等不快之感。 2.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情绪的信号功能体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一定的情感表达方式传递给别人并加以影响。它是非言语沟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信号意义。

(2)调节功能 情绪的调节功能又称动力功能,是指情绪对人的活动具有引发、促进和调控的作用。

(3)感染功能 情绪的感染功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相互影响和产生共鸣。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

(4)适应功能 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多种适应方式。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产生怕的呼救,就是动物求生的一种手段。

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情绪在肯定性、动力性、强度、紧张性上存在着的对立状态。从性质上说,有肯定的情绪情感和否定的情绪情感。构成肯定-否定两极的情绪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甚至可以在同一事物中同时出现。情绪情感的动力性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性和消极的减力性两极。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紧张与轻松。情绪的强度方面,表现为强与弱对立的两极。情绪的紧张性表现为激动和平静。甚至可以在同一事物中同时出现。情绪情感的动力性表现为积极的增力性和消极的减力性两极。情绪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为紧张与轻松。情绪的强度方面,表现为强与弱对立的两极。情绪的紧张性表现为激动和平静。

(二)情绪的分类

按照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以下三类: 1.心境

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微弱、平静、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心境体验 会使人的情绪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染上同样的情绪色彩,它具有感染性、弥散性的特点。 弥散性: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 切事物。 (2)长期性: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激情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 应激是指一种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个体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考点

九、情感过程

(一)情感的概念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二)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2)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3)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4)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5)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与持久性。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1)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第四章 教育基础

第六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第五讲

考点

十、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定义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 目的是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 第一,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作用

第三,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意志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三)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人在行动之前,先要在头脑里考虑为什么要行动,怎样去行动,这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轨迹。 (1)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 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3)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 (4)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 从而引起的冲突。多重趋避冲突:既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目标确定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同时反映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道德水平。目标越明确,人的行动就会越自觉;目标越远大,它对行动的动力作用越大;目标越深刻,被这一目标所唤起的意志力也越大。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目标确定后,应该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为了实现目的,必须选择正确的行动方法和制定适当的行动计划。

执行决定阶段 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行动,便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困难。因此,执行决定,需要更大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必须依赖 以下心理条件:

(1)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是动机的基础,也是克服困难最基本的条件; (2)行动目的的性质对克服困难有重要意义;

(3)对行动胜利的美好前景的憧憬,对行动失败可能招致后果的认识也会激励人们去 战胜困难; (4)执行计划的坚定性。这决不意味着机械刻板地行动,而是要实事求是,当机立断, 调整计划,继续前进。

(四)意志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 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易受暗示性的人,行动缺乏主见,没有信心。容易受别人左右,因而会随便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独断性的人则盲目自信,拒绝 他人的合理意见和劝告,一意孤行,固执己见。易受暗示性与独断性都是缺乏对事物自觉、 正确的认识,分不清是非曲直,而去遵循盲目的倾向。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犹豫不决,患得患 失,顾虑重重;在认识上分不清轻重缓急,思想斗争时间过长,即使执行决定也是三心二意。 草率的人则相反,在没有辨明是非之前,不负责任地做出决断,凭一时冲动,不考虑主、客 观条件和行动的后果。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都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意志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 与坚持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顽固执拗的人对自己的行动不作理性评价,执迷不悟,或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见异思迁者则是行为缺乏坚定性,容易发生动摇,随意更改目标和行动方向,这山望着那山高,庸庸碌碌,终生无为。

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 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任性的人自我约束力差,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常常为情绪所支配。怯懦的人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情况突变时惊慌失措,畏缩不前。 考点十

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 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性格、气质和自我调控 等方面。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例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又如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这 里“勤劳”的品质,就是中国人共同的独特人格特征。

(2)稳定性;例如: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各种不同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 整合性;例如: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

(4)功能性;例如: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 这就是人格的功能表现。

社会性。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的人格更加独立。 3.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 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 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3)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具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 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例如:感到很饥饿又没有钱去买食物。 本我:抢夺别人的食物来满足自己填饱肚子的欲望;自我:想些别的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压抑自己的饥饿感; 超我:认识到抢夺他人的财物是不道德的行为,就算饿死也不能违背道德的原则。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受以下因素影响: (1)生物遗传因素

第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第二,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智力、气质这些与遗传因素关系较密切,而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 因素关系更密切; 第三,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第二,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力因文化强弱而异,社会对顺应要求越严格,其影响力越大; 第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三类:

①权威型教养方式。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表现得消极、被动、缺乏安全感、退缩、服从、胆怯,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

②放纵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有时会 失控。孩子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③民主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 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引导。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更有可能培养出人格健 全的孩子。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不同的教师领导风格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不同。学生在独裁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教师领导风格下,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教师 的公正性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和公平。学生 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爱下,他们会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这种由教师期望引起 的效应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人格也具有巨大的影响,对人格发展具有 “弃恶扬善”的作用。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另外,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人格特征形成的作用会随着年 龄的增加而日益增强。此外自然物理因素、自我调控因素等也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第七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点

十、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课程是学校 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 考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第一,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第二,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第三,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第四,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五,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验收的作用。第六,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 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 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做学科体系的传 声筒。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情感。

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更是人性养育的 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 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 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 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考点

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考点十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

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

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 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 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 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来说,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教师应做到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5.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第五篇:第一章会计基础习题

1、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 A )。 A.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B.可以变动,但须经过批准 C.可以任意变动

D.应当一致,不得变动

2、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以银行存款缴纳税金属于( C )。 A.资金投入 B.资金运用 C.资金退出 D.资金收回

3.确定某一项目、交易或事项应否、应在何时以及如何列作一项会计要素正式记入账内,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称为(

) A.确认 B.计量 C.记录 D.报告

4.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础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的区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下列组织 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 A.企业集团

B.民间非营利组织 C.分公司

D.子公司

6.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

7.会计的(

)表现在用货币量度总括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提供各种总括的价值指标。

A.综合性

B.连续性

C.系统性

D.完整性

8.(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

A.会计科目

B.交易事项

C.货币计量

D.会计要素 9.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可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有(

)。

A.持续经营

B.权责发生制

C.货币计量

D.收付实现制 10.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有(

)。

A.编制财务计划

B.财产清查

C.设置账户

D.编制会计报表

11.下列属于会计计量单位的有(

)。

A.货币

B.实物

C.劳务 D.以上都是

12.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为(

)。

A.财务会计

B.成本会计

C.管理会计

D.预算会计

13.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不包括(

)。

A.相关性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历史成本原则

14.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

)。 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会计控制职能 D.会计预测职能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款项的是(

) A.可转换债券 B.银行汇票存款 C.商业承兑汇票 D.银行承兑汇票

16、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期间分为(

)。 A. B.半 C.季度 D.月度

17、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

)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A.确认 B.记录 C.计量 D.报告

18. 承租企业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体现了( )的要求。 A.客观性 B.重要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一贯性

19.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三项工作的是( )。 A.记账 B.算账 C.报账 D.查账

20.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 )。 A.确认 B.记录 C.报告 D.报账

21、会计主体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

22.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包括(

)。 A.及时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实质重于形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支部日常管理制度下一篇:党支部工作手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