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2022-05-06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课改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镇民族初级中学湖北利川445400)【摘要】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实用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数学课程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篇1:

刍议综合法教学在初中数学课改中的应用

综合法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办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综合教学法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师生的主次关系.同时,其主张在教师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并通过启发式和创新式教学办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发.随着初中数学课改的开展,将综合法教学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和课改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教学先进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综合法教学在初中数学课改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初中数学课改目标是实现学生被动学习状态的有效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通过有效的学习和探究,实现其数学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面临的问题.综合法教学的显著特点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下实现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有效巩固学生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综合法教学主张学生自学,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实现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自主练习和实践,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正因如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对基础概念和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和探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基础知识的巩固,使得思维记忆被盘活,新的知识点进入时也能快速理解并掌握,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提供展示平台,发挥学生个性特长

综合法教学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巨大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强,其获得自我展示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更多.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并有效运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将自身探究的结果分享给全体同学,既使得其在教学中的参与感更强,同时还能激发其学习热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特长,获得学习的乐趣,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

二、综合法教学在初中数学课改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看书习惯,逐步运用自学法

要想学生对于数学的自学,其根本就是让学生拥有看书的习惯,能够在面临问题时主动通过资料的翻阅获得相应的启发性结果.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于教学提纲进行思考和研究,并寻得课本中的答案.逐渐让学生获得看书的习惯和兴趣,进而通过渐进式方法,让学生逐渐获得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例如,在进行“二元二次方程组”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进而逐步放手,让其通过自学方式完成整体自学过程.

2.运用自学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自学法的运用过程应为渐进式,且应在启发式教学法的配合下运用.单纯地让学生进行自学,往往会因课程内容中涉及未学知识或难点问题,使得学生自信心受挫,逐渐丢弃自学习惯.为此,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将自学与启发有效结合.例如,在进行“变量与函数”的教学时,“常量与变量”相对简单,但函数则相对较难.教师可分析两者间的共性,逐渐启发学生掌握规律,实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运用自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法

综合法教学主张以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自学法虽然能够取到很大的教学作用,但单纯地运用自学法并不能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应将自学法与讨论法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学之余,通过两两之间或小组间的讨论,实现教学知识的快速掌握.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教学时,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性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获得总体规律的总结.

4.运用探索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使得其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得一题多解、多题求同的能力.应当运用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办法,对于一个数学命题的研究,不只从一面进行探索,应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分析,运用创新式思路,实现问题的多种论证.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逐渐被新的教学法所取代.综合法教学作为创新式教学办法,其对于初中数学课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综合法教学的最大效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县北源中学

作者:吴小兵

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篇2:

研究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镇民族初级中学 湖北 利川 445400)

【摘要】 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尤其需要实用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加强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数学课程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困境与对策。

【关键词】 初中 数学课改 困境 对策

数学课程对于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学的教学改革也是当前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部分。对于数学课程,不但应当加强学生解题计算能力,而且应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前的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数学课程内容过难,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就需要找到数学课改当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以及提出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当前的初中数学课改困境分析

(一)思想观念过于陈旧

在初中的数学课改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也是不尽相同,有些学生就有较高思维能力能适应当前的教学课程,然而大部分学生还是普遍感到数学内容过难,难以适应。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以及让学生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多数学校的课堂依然以教师为主导,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知识。学校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全面发展考虑不足,还是沿用原本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家长还是寄希望于用分数考上好大学,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

(二)课改教材存在不足之处

新课改降低了教材难度,内容变得相对容易,学科体系间逻辑性紧密程度也有所降低。初中生主要通过感性经验发展理性逻辑思维,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显著时期。然而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教材让学科体系间缺乏内在逻辑性,学生不能将知识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调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练习题数目进行精简,增加了一些联系生活的实际问题,但基础知识得不到有效巩固。最后,初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和高中内容衔接上存在问题,初中高中知识割裂。学生进入高中后,没有初中的铺垫,以后学习难度更大。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不到位

新课改完成后,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老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实参与到课堂中,将他们作为课堂主体,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灌输式方式转向启发式教学,很多老师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单纯认为在课堂上多提问就是启发教育。这仅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从根本上是要教师做好教学设计以及构思,将教材充分吃透,教学观念和时代一致,将新课改的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另外,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以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完善初中数学课改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必须坚持合理备课

教师的教学思想要与时俱进,必须坚持备课全面了解教材,尤其要对知识体系和结构认识清楚。老师在授课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特点和需要授课,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过难,要学生能够接受知识,然后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教师的教学还要生活化,一方面,要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生活中喜欢的事物带入课堂中。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最后,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点做到:第一,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把学生带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让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第二,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技术,让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乐于接受。

(二)完善对学生的评价制度

教育不单纯是教会学生知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所以学校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利用一切能够被利用的资源,构建全面评价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是评价的一方面,另外,要注重学生的各项潜力开发。不但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发展学生多种潜能,强调发展学生们的个性,让学生对自我有正确认识以及评价,从而能够发挥自身的潜能。同时,能够促使老师不断改进工作,让老师、家长以及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校园和家庭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思想观念过于陈旧、课改教学体系改革漏洞、教学方法依然不到位等等。为了完善初中数学课改革,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教师应当积极备课以及完善评价制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以及转变教学观念、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学生以后的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覃春婵.活动探索创新——谈七年级数学课改的认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S1:232-234.

[2]郑毓信.关于课程改革的若干深层次思考——从我国新一轮数学课改说开去[J].开放教育研究,2006,04:19-26.

[3]唐克明.给予优秀,体验优秀,达到优秀——浅谈数学课改教学新理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44.

[4]郭理平.初中数学课改中运用综合法教学的几点做法及体会[J].新西部(理论版),2012,08:174+166.

作者:冉江

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篇3:

初中数学课改浅谈

摘要:初中数学的改革已经推行了很久,但是初中数学的课改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人物,当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针对存在的那些问题,课程的改革对教师自然而然地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改;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中,青岛版教材慢慢地得到了大家肯定的评价。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以来,通过与旧教材相比较,既有全新的感觉,也有些许的困惑。这版新教材的使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对于新课程的改革,改革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框架和部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动起来,而不是像以往一样埋头只是听教师讲课。但是当学生真正能够动起来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上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有些教师则就很难控制课堂纪律,更严重的是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教师根本就回答不上来,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2.教师采用的教学活动只是流于形式。针对课改,很多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在将新课程引入到课堂上,但是仔细观察后会发现,部分教师只是把这当成一种形式,而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改变。在一些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非常的均衡,学生间的合作多半是被动的,而且教师完全忽视了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技能。总的来说,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区别学生的参与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实质性的还是形式性的。新课程要追求的是一种安静、有序、愉快的课堂气氛,而不是追求的越热闹越好,笑声越多越好。

3.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作用要不断地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得到监控,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所以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初中数学课改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身为教师,无论课程是否发生改革,都要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认真地研究数学的教学法、教育法以及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对待专业知识和理论方法,则需要教师有一种进取的思想为指导;对待教学这门艺术,则需要教师要以实际为根本,不断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对待教学的改革,则需要教师认真地对其进行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发展的路径。要争取做到将学习、教学以及科研融合为一体,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克服在教学改革中产生的盲目感。

2.教师必须要潜心钻研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学意识。将青岛版教材与原有教材内容相比较,明显地存在着框架与内容的增删变化,所以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加强对青岛版教材内容的钻研,正确地领会新教材课文内容,正是因为需要认真潜心,才使得教师为了备好一节课将要比以往花出多倍的时间。教师只有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准确把握住教材的教学理念、知识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摆脱旧教材知识体系的束缚与干扰,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指导,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较为完美的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所以教师需要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以及怎样解决问题的途径等,通过一种特定的形式深刻、鲜明、准确地展示给学生,不能进行没有任何反馈的教学,如果那样做只能算是盲目的教学,不会有任何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教学意识。这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按着大纲对自己的要求进行教学,不能够偏离大纲的核心意思。

3.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做出改变。在青岛版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观察、探究、思考、归纳”等字眼,这就在告诉我们设计者要非常地重视学生对知识产生过程的了解,也非常地重视教师要对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使学生能够养成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一定改变和调整,改变原来那种一节课讲到底的习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自己动手和动脑去探索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新教材不仅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上应多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5.教师必须学会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新课程提出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够将教学内容展现得更加直观和通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动画模拟,还可以通过视频和音频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逐层的显示,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图文并茂,并能够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综合的处理,例如当一个题目有多种解法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这些解法放在一起,然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加以演示比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好习惯。数学中会有很多的抽象概念,仅仅靠着口头的描述和学生的自学是不能够引发学生的想象力的,也很难让学生接受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但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引入,将抽象化为形象,将枯燥化为生动,化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爱军.初中数学课改浅析[J].成才之路,2011,(8):I0009-I0009.

[2]宋宗弼.初中数学课改路在何方[J].课程教育研究,2013,(27):54-55.

[3]王贵富.浅谈初中数学课改[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10):7-7.

[4]张玉祥.初中数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1).

作者:安普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等职业教育论文下一篇:山地高层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