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赏析论文

2022-05-17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影视文学赏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以文学母题切入,展开英文影像作品的分析,是提升英文影视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以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为影像文本,从文学中的“身体”母题出发,通过对该片的影像叙事分析,试证以文学母题导入影像作品分析模式在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第一篇:影视文学赏析论文

解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专业为谁而设

电视媒体的兴起,引发了文学艺术样式的革新。戏剧影视文学就是戏剧影视和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相结合的产物。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较高的编辑和理论研究水平,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剧院、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影视公司)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招生时首先要求考生爱好文学,已经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有相当的古今中外文学知识储备。在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基础,以便为将来的创作提供理论指导。当然,戏剧影视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考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具备文学分析评论的基础能力。写作能力是该专业考核的“重中之重”,全国每所院校都会要求考生在复试时写作对电影或电视剧的评论,以考核其文学创作基础,和对戏剧影视文学剧本的认识能力,这是其一。其二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高招时按艺术类专业录取,从这两年的分数线来看,多数院校均在400分上下(其中要求语文、英语单科成绩达到及格水平)。

该专业大学期间的主要课程有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影视写作、戏剧概论、艺术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戏剧史、中外文学史、中外电影史、中国戏曲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视听语言、舞台美术基础、音乐欣赏、美术欣赏等。一般每学年还会安排3周左右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

为了满足就业市场的多元需要,相关院校在该专业下分设了专业方向,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戏剧文学专业设电影剧作、电影创意与策划等两个方向:前者主要培养电影、电视剧剧本创作人才,是北电的老专业;后者强调实用,探索电影创意与策划学的理论趋势和行业规范,为策划学补充新内容,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影创意与策划实务、电影创意与策划经典案例分析、电影创意与策划文案写作、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电影剧本写作、电视剧创作、电影视听思维、电影理论、影视文化与传播、现代策划学、影片分析,为的是夯实学生的电影理论基础,使其掌握电影、电视剧创作的艺术规律。同时,学校广泛聘请国家影视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影视机构的制片人、艺术策划、编剧、导演,以及电影发行和电视剧采购部门的负责人走上讲台,以经典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理论梳理。再比如,中央戏剧学院的该专业设有戏剧创作、电视剧创作等方向,两者培养目的不同,大学期间的学习课程也有显著差别:戏剧创作方向的主要课程有写作、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古典散文赏析、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话剧、外国戏剧、阅读与鉴赏、艺术概论、表导演基础、戏剧概论、电影作品分析、当代西方戏剧艺术、中国戏曲、戏剧评论等;而电视剧创作方向的主要课程有写作、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中国古典散文赏析、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话剧、外国戏剧、阅读与鉴赏、电视剧作品分析、电视剧编剧理论、电影分析、戏剧概论、叙事学、外国戏剧剧作精读、中国戏曲、艺术概论等。各专业方向入学考试时差别不大,请大家依据自己的兴趣与潜能合理抉择。

概括讲,具有以下潜质的同学适合报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并有较大的取胜把握:

1 热爱阅读,文学常识丰富。无论今后从事文学创作,还是影视创作,文学常识都是基础的基础、前提的前提,因而各个院校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都将文学常识的考察作为专业考试的核心内容之一。一般高中生的文学常识当然是不丰富的,所以只有那些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阅读兴趣浓郁且善于阅读的同学,才可能接近“丰富”之境界。再具体一些说,如果你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裁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掌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能再读几本文艺理论、美学类的典籍,则比较容易在专业考试中脱颖而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院校的专业考试命题看似天马行空,其实如果你能把中学语文课本所涉及的作家、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知识熟练掌握,基本上也就能应付裕如地面对该项考试了。

2 粗略了解各种艺术载体的内涵与特质。乍听起来这似乎不容易,但在热爱阅读的基础上并不难实现这一点。戏剧、影视都是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摄影、电影、电视、广播等表现手段的集大成,因此该专业考生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识要有所掌握。这些都需要平日的积累,但集中精力突击一段时间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评委老师主要是看你的潜质,重在考察你有没有培养前途,而不是要求你现在就必须术业有专攻,所以命题不会要求太高,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就好。院校不会要求考生在某一点上很深刻、很精致,但是考生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知识面必须要广,对某一领域有哪些大师、哪些经典作品要心中有数。该专业的专业考试是以客观性基础常识为主,思考性常识为辅。如果你能对一些问题谈一点与众不同的感受,也就出彩了。

3 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感受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该专业在专业考试中很注重多角度考察考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尤其注重对生活的感受能力。

4 擅长应对多种文体的命题写作,熟练掌握某类文章的写作套路,谋篇布局老练、语言叙述有个性。总体上,散文写作一直是该专业考试科目的重中之重。在考场中限时完成的命题散文,事先是无法进行针对性准备的,所以评委可以通过这篇文章较多地了解你的反应、思维、感觉、表述等多方面能力,将你的感受能力、体验能力、表达能力也都考验出来了。须提醒大家的是:命题往往是根据考生熟悉的生活、可以把握的内容作为依据的,因此考生也应选取那些自己熟悉的生活作为创作内容,创作出首先令自己感动的作品。此时,你必须有把自己的几个生活片断结构成篇的能力,展现出对生活本身观察的敏锐性和记忆力。文体上要求写“散文”,这里所说的“散文”不是议论性散文或者仅仅是记述某种情绪的抒情散文,而是叙事性散文,或者说是记叙文。在高中,往往把散文用前两种的概念进行训练,造成考生看到“散文”两个字就写起了说理的论文,有的则写成了记景、记物的“美文”或“小品文”。叙事性散文跟作文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写个人的感受,写你个人对生活的观察。

5 乐于、善于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是你通过专业面试的保证,更是你日后胜任影视剧编剧这一文化产业中重要角色的保证。

报考要求和应对策略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对文学知识、创作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是文理兼招,且招生人数相对较多,对文学底子厚实者来说,报考难度不大。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其专业考试的流程和内容大致如下:

一、初试有“文艺基本常识”“电影小品写作”等两项主要考试内容。

1 文艺基本常识考试。主要是考察你的基本素质和艺术修养,通过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考察你对中外文学和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知识的了解,通常会涉及中外文学史上某名著作者是谁,某作家写了哪些作品,解释文学艺术领域中某术语或流派,等等之类的问题。“看家考题”是问答或论述题,比如:“论艺术虚构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关系”“商业片的特性是什么”“电影剧作情节和剧作的环境造型的关系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冯小刚电影”,直接考察你对文学艺术的见解和分析能力。说白了,这种题和我们平时历史、政治考试中的论述题有相似之处,都需要你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认识。题目不难,也不偏怪,只要你平时能博览群书,又爱独立思考,完全能够应付。

2 电影小品写作。用于考察你的艺术感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如果你能按要求完整地写出一个不落俗套、闪现灵性的故事,就能拿到不低的考分。

小品写作由学院专家命题,有时采用现场抽签方式,有时则提供几个题目供你自由选择。从前几年的考试看,题目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人物关系式的。比如:《朋友》《他与她》《爱与恨》《班主任》《我的同学》《相逢》《告别》等。

情况式的。比如:《又是一年春草绿》《雨夜》《失望》《朗朗的星空》等。

地点式的。比如:《地铁站台上》《下班的路上》《湖畔》《厨房》《路边》等。

物件式的。比如:《伞》《手帕》《口琴》等。

时间式的。比如:《雪夜》《正月十五》《早春》等。

诗化式的。比如:《灯火》《春之声》等。

从高中生的生活面和生活积累出发,又可归纳为以下三个范围:校园生活型题目、家庭生活型题目和社会生活型题目。校园生活包括教师、同学、学校发生的故事,一般地点在教室、操场、宿舍等地方;家庭生活包括父母、祖辈、亲戚发生的故事,一般发生在城市、乡村等自己熟悉的地方;社会生活包括与邻居、朋友、陌生人之间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

影视小品和其他文体在写法上有很大不同,你应尽量按照剧本的方式来进行写作,在写作中要注意表现趣味和刻画人物。最忌讳胡编乱造,最好是联系实际生活有感而发。这一环节主要考察你的文字表达能力、构思能力(想象力)和驾驭故事的能力。要利用设置情节任务、矛盾冲突、渲染和铺垫等技巧展开创作,最好从身边的小事写起。要重点突出故事里面的人物,在人物的情感上下工夫,以情动人。所写语言要具有画面感,注重细节描写。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可以描述一下环境。写人物时,可以通过他的穿着、打扮、面部表情,来为人物性格服务。可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因为这样比较易于把握。考前一周可以看一些优秀的微型小说,《故事会》《读者》《小小说选刊》《意林》等都能给你带来奇思妙想(切忌抄袭和仿写),形成写故事的概念。此外,在考试前还应有意识地准备几篇写人物的文章,注意要把人物写活,要尽量与众不同。

二、复试共有两项内容:

1 笔试:写作电影评论。通常是先放映一部影片,然后要求你写出对该影片的评论文章。影评考的是你对影像的感受能力,写影评一定要紧扣影片本身来写,感受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用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要想写好一篇影评,既需要较好的理解力,还需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既要求你具备一定的影视理论知识,还要对影视创作情况有相当了解。所以,你一定要在平时积累全面的素养。我的建议是:考场上,你首先要学会如何看片子。你考的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所以你要关注的是这部影片的剧本在选材、主题、人物塑造、情节构思、结构设计、细节运用、环境选择等方面有何特点,而不是去关注演员的表演、导演的调度或摄影画面的构成。看片同时,应开始构思影评的内容,在写作时切忌用全部或大量笔墨简单复述电影的故事,或者把影评写成了观后感,而是应从编剧角度、用专业知识对影片进行分析和评价。再有,患有缺少分析和论证、以偏概全、舍本求末、言之无物等毛病的影评文章也是吃不到高分的。

综合招生老师的建议,下面将应对该环节的一些技巧简单介绍给大家:

首先,要掌握写影评的游戏规则,也就是你写出的文章要“看起来像影评”。招生院校知道你没有系统学过影视理论分析,所以不会要求你有很理论化的阐述,关键是要求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忌人云亦云,满篇套话空话,没有自己的丝毫见解,一味引用别人的想法或者流行的说法。

其次,表达方式要系统,比如在表达“喜欢”时,要言之有据,列出理由,避免空泛地讲大道理,应尽量从正面角度阐述影片的主题。建议你事先要练就一套写影评的套路,比如,开头部分,用简短的话将影片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写自己的观后感,剖析影片的主题思想;第三部分,归纳影片的艺术风格;最后进行总结。要注意的是,影片的主题思想应该和艺术风格相统一。

第三,不要写成观后感。考生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审题不当,完全不符合考试要求,把看片分析写成了心得体会、观后感。这样得分不会高。请记住:观后感、心得体会一类文章基本属于抒情文范畴,抒情色彩浓;而看片分析则是文艺评论,属于议论文范畴,理论色彩浓。前者重在感,而后者重在议。前者常有喜怒哀乐的句子,如“看了这部作品后我很感动”“我很气愤”“我心潮澎湃”之类;而后者态度比较冷峻,一般用各种议论手段,夹叙夹议,分析阐述,而不追求情感和“文采”。写观后感时,作者的身份是普通观众;而写看片分析时,作者的身份却变成了“评论员”和“业内人士”。观后感针对的是“这件事”,即作品的内容;看片分析针对的则是“这部片子”,即作品本身。前者回答的问题是: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什么感想?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而后者回答的问题是,这部作品该怎么理解?哪些地方比较成功?观后感重在作品的思想内容,重在教育意义;而看片分析则重在作品的创作经验,包括艺术形式。前者要求紧扣主题,联系实际抒发感受;而后者要求紧扣创作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它的形式是如何为内容服务的。

第四,一些擅长写作的同学,通常不满足议论文的一般套路,斥之为“条条框框”“八股文”,很想展示自己的文采,于是把它写成文艺性论文,即杂文。当然不排斥少数尖子可以写出优秀的杂文来,但在考试时一般不要用。正确的写法,应该按照议论文的一般框架,有论点、论证、结论三大部分。

开头是提出问题,即论点部分。它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分析的对象(即这部作品)做个简单的介绍:作品叫什么名字,出品者是谁(哪个台拍的),属什么体裁,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等。二是对这部作品进行总的评价,即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这部片子拍得很成功”“在叙述方式上有所突破”。

中间是主体,是提出问题,即论证部分。它要求具体分析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有哪些创作经验。建议至少讲三个方面的优点(或特点),而且每个方面分别写一小段,每个方面应该提炼出一句评语(即小论点)。小论点应该精辟、整齐、醒目,最好归纳的句式比较整齐。为了突出小论点,应该把它们放在各小段的开头,或改成粗题字排版,或作为小标题,还可在前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或“首先、其次、再次”,或用排比句。这之后,再围绕这个小论点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最好是结合片子的内容,举出具体例子,夹叙夹议,边叙述有关情节或镜头,边分析其表达效果,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仅仅叙述内容,变成了讲故事;二是仅仅发议论,或空洞抒情,没结合具体内容,与作品完全脱节,空对空,这也不行。请注意,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决定了文章水平的高低,篇幅要占全文的绝大部分,短了不行。

结尾部分是最后一块,即结论部分。这部分很短,主要对全文作总结,或指出其不足,或提出希望,或补充说明,或照应开头。有了这部分,文章就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并形成一个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是论文的常规写法,当然可以灵活掌握,不要把“框架”当成“框框”,束缚了思路。但就中学生而言,一般按这个格式去写较为妥当。

2 口试。口试也就是面试。考官在考场里和你面对面,向你提出一些电影、文学、艺术、生活甚至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问题,请你即席回答。比如,你的生活阅历如何,你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性格,你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看过哪些书,等等。

面试考的其实是你对世界的认识与感受,考官最留意的是你与众不同的个性和亮点,你的策略应该是挖掘个性、彰显特长,努力把话题引导至你熟悉的领域和个人兴趣上来,这样才有取胜的机会。一般说来,如果考官看出你有这方面的企图,他会配合你的。

面试内容既有一定成规,随机性也比较强,比如会问你读过什么作品,你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你对什么事情特别感兴趣,你最大的爱好是什么,如果你回答我最爱唱卡拉OK,老师可能现场让你唱首歌。主要是交流,看你的即兴反应。当然也有对文学作品的介入,比较深的介入,比如你说我读过《哈姆雷特》,老师可能就要问你《哈姆雷特》的主要情节,问你对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的感受,等等。老师是在探底,是在看你对这个作品理解的深度。

面试是你展现自我风采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时你一定要有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昂首挺胸,精神饱满,落落大方,尤其是不要低眉顺眼或东张西望,要能很好地与考官交流。每一个考官提问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想尽力激发你的潜质。面试得分的关键在“印象”,所以回答问题时,不论你知道多少,都要不卑不亢、朗声应答,语调要自然、诚恳,切忌畏畏缩缩、哕哕嗦嗦,让人不知所云。还要实事求是,决不作假,比如,考官问某个考生:“你看过哪些世界名著?”该考生报出了一连串的书名。可是,当考官进一步问及某部著作的内容时却发现他一问三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弄巧成拙,给考官留下了不佳的印象。聪明的考生在面试时从不处心积虑地用假象粉饰自己,而是巧妙地将自己的优势展现给考官看。面见考官时,要轻“妆”上阵,力求清新自然,切忌浓妆艳抹,至于其间的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面试环节你要务必做到:

心理放松,不要紧张,紧张会使脑子里一片空白;

不要作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

想方设法引起老师对你的兴趣。

就业出路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做影视剧、舞台剧编剧,也可从事文艺评论、影视理论研究、教学等工作。客观地说,社会目前对该专业的需求不是很旺盛,但是结合国家宏观政策、社会整体需求等因素来分析,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也许不能像花儿一样鲜艳,但可以像树木一样长青”,值得放手选择的专业。

首先,随着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影视戏剧行业发展很快。目前,全国各影视机构每年拍摄电视剧数万集、电影上千部,各专业艺术团体每年演出舞台剧一万多场次,“看电视剧”成了全国老百姓最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央视还成立了专门的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和戏曲频道。与影视戏剧连年高产相呼应的,是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吸纳能力和需求数量的提高。

其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总体上属于文学范畴,编剧的收入是按照稿费来计算的,现阶段的“行情”是,每集剧本所需字数为1.5万~2.5万字,稿费从1000元至20000元不等,成熟的编剧大约每周可以完成一集剧本。所以说,只要你足够优秀,不仅不用愁安身立命之处,还有希望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9A"。

还有,该专业“出口”较宽,毕业生一专多能,除了“写戏”,他们还容易在导演、教育、广告或商务策划、新闻出版、媒体采编、电视台节目撰稿和文学统筹等行当觅到“饭辙”。

作者:刘夏

第二篇:论英文影视赏析课程教学中的文学母题

摘 要:以文学母题切入,展开英文影像作品的分析,是提升英文影视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以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为影像文本,从文学中的“身体”母题出发,通过对该片的影像叙事分析,试证以文学母题导入影像作品分析模式在英文影视赏析课程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文学母题;影视赏析课;身体叙事

奥斯卡获奖影片《三块广告牌》以其独特的身体叙事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体的处境以及身体的样态,病态的身体与荒诞不经的身体的存在与表达是对美国社会形象的隐喻与尖刻的反讽,可以说影像视域中的身体叙事,再现了后现代语境下身体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困境中不断挣扎、抗争与和解的荒诞与无奈。

传统的英文影视赏析课通常包括作品介绍、情节分析、影片分析、影片欣赏等教学环节,但此类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难免会在兼顾各环节的过程中错失重点走向泛泛而谈。在影像叙事中,以文学母题切入展开作品分析,将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情节、影像表达方式等要素融入其中,则会使英文影视教学的课堂效率大幅提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此,以《三块广告牌》为例,如何引导学生在课上快速精准地把握影片叙事的特点,成为起课的关键。首先,教师可以省去冗长的背景介绍部分。诚然,文化社会背景介绍是理解作品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诸如此类先入为主式的引导,难免会抵消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所以有效的做法即是直接进入观影,同时要求学生关注影片中的远景、近景以及特写的变化,跟随镜头找到影像叙事中重复出现的焦点,从而体会到叙事的母题。

文学理论家艾伯拉姆斯在其《文学术语汇编》中为母题做了清晰的定义,他认为文学中的母题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明显的反复不断出现的成分,它或是某一事件,或是某种技巧或策略,或是某种方案,或是某种标记、文字、符号等[1]。

影片《三块广告牌》是由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英国Film4 公司联合制作,由马丁·麦克唐纳编剧并执导,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等主演的犯罪剧情片,该片获得了当年的美国电影金球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同时斩获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单项奖等诸多奖项[2]。影片通过追凶的故事反映了美国的社会政治现实,身体影像贯穿了该片的主题表达,身体叙事成为了该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开片叙事从悠扬婉转的经典怀旧歌曲“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的听觉角度开启,歌声中镜头反复闪放着三块广告牌,歌声结束,视点落于停靠在公路边的车中的女主望着广告牌若有所思的画面。三块破旧的广告牌,闲弃已久,但在残留的昔日广告的图画中依稀可见一张孩子的笑脸,这是一个活泼可爱健康的身体,它作为身体的指意性符号引导观众进入影片的独特的身体叙事。

通过观影可发现,镜头停留在那块旧广告牌上那张活泼可爱的孩子的笑脸上足有数秒。孩子白皙细嫩的皮肤,浑圆的脸蛋,结实的小胳膊,粗壮的小腿,都在特写镜头下清晰可见,以此暗示了身体是整个影片叙事的焦点,也是该片叙事的母题。

西方传统中,自柏拉图以降,身体总是伴随着灵魂的高贵而备受贬低,身体一直受到压制;在笛卡尔的主体哲学中身体仍旧与意识对立;尼采的反主体化的权力意志论将身体从深渊中解救出来;福柯则将身体置于权力话语之中;布尔迪厄、涂尔干及巴特勒等承袭尼采和福柯的传统,将身体置于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中,在此身体不再是自然的身体,而是被建构了的身体;梅洛-厐蒂则将身体置于存在主义语境之中,从知识出发认识身体的存在。

由此,身體的表达除去其自身的作为自然身体而存在的意义之外,还具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三块广告牌》通过对身体影像的表意性的直观展示,在社会、政治、文化的语境中使“身体成了符号的表达,确切说是成了符号的器官或工具,身体成了意义的工具或化身,机制或工作,这个意义从未向身体进入,向自身展示自身,使自身成为已知的样子,并想要在那里叙述自身”[3]。

不言自明,片中的公路、人物的衣着、身体形象、乡村风貌、路边风景无不显露出该片的背景信息,这是当下美国乡村的小镇。而身体作为该片叙事的重要母题之一,使人们更加关注片中出现的各种身体样态。

约翰·奥尼尔将现代人的身体分为五种样态,分别为世界身体、政治身体、社会身体、消费身体、医学身体[4],因此,在观影的同时,将身体分类可以有效地对身体进行深层研究。纵观整部影片,身体可以略分为以下几种样态,见表1。

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按以上方式归纳总结出片中人物的身体特点,从而进入影片的叙事分析。该片首先映入观影者眼帘的便是三块醒目的大广告牌,而高耸的巨大广告牌恰恰是对身体最形象的隐喻。

一、三块广告牌的身体隐喻

片中三块广告牌都是以红色为背景,色彩绵密浓烈,犹如鲜血浸透了每一个角落,铺满了整块广告牌。黑色字体的文字赫然以写意的方式排列于牌子上,犹如三个人的身体,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女儿汩汩流出的血液之中。第一块牌子:在奄奄一息中被奸致死(RAPED WHILE DYING),文字排成两行,上排一个单词,下排两个单词,这样的排列形象地喻指了一个倒在血泊中的身体,她的女儿,已经奄奄一息,可蹂躏践踏仍没有停止;第二块牌子:而仍逍遥法外(AND STILL NO ARRESTED),四个单词,两个一行,被排成两行,这样的排列喻指了一个站立的男人的身体,显然这是罪犯的身体,得意地站在血泊里,逍遥于法外;第三块牌子:怎么搞的,威洛比警长?(HOW COME. CHIEF WILLOUGHBY?),同样四个单词,两个一行,被排成两行,但后两个单词明显很长,看起来像把摆放于血泊中的长椅,而前两个单词的排列犹如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显然这是威洛比警长的身体,坐在血泊里,无动于衷。每块牌子无论从文字的表达还是从版面的设计都形象且富有深意,不禁唤起人们对身体的想象,正如她的儿子罗比所说,“用二十英尺高的漂亮字体提醒人们她生命最后时刻的生动细节”。

课堂观影时,此处应为重点强调片段,该片的名字为《三块广告牌》,而起课的思路从身体入手,所以在此应引导学生从身体的视角解读三块广告牌。同时根据表1人物、身份和身体样态的关系,可将以上身体形态进一步分成病体、抗争的身体、荒诞非理性的身体等形式。

二、病国病体

通过观影发现,显然该片的主题并非是探讨疾病的本身,而是将疾病作为隐喻贯穿在整个影片的身体叙事中。

黑尔(Hale, David George)在《身体政治》一书中指出:“社会或国家与个人的身体之间的类比永远都保留着生命力,因为长时间来关于人和自然的本质之间的假想都被毫无争议地接受”[5]。身体具有丰富的隐喻性,因而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以人体喻指国家和社会的结构秩序,以身体形象隐喻城市形象等现象比比皆是。身体的意象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被不断地演化和利用来隐喻政治。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以身体喻指城邦的秩序及结构;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家们利用身体的形象来探讨国家首脑与成员之间的关系;政治理论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更是用一个人工模造的身体“利维坦”比作一个国家。如约翰·奥尼尔在探讨柏拉图城邦的性质时所言“所以说真正的城邦源于一个‘最早的城市’,即是说,一个放大了的身体”[4]。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该片的编剧和导演用一个小镇作为美国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小镇是整个美国的缩影,而这个国家在此被比喻成“国家身体”,那么影片显然在明确地表明这是一个“病国”,每个喻体都有其不同的指涉对象。片中警长、警员来自于国家、政府等国家机构,掌握着国家机器,象征着国家权力。而警长威洛比是胰腺癌晚期病人,警员迪克森是个头脑简单、具有严重暴力倾向的躁狂症患者。由此可以说整个“国家身体”从精神到肉体都已沉疴入髓,积重难返了。片中无论是威洛比还是迪克森,均为崇尚暴力之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行种族歧视,折磨迫害黑人。他们完全不受社会礼法的约束,失去了传统文化下作为父亲或儿子所具备的应有的特质。无论何种场合,他们脏话连篇,随口而出。威洛比当着女儿的面,满口脏话;迪克森,当着母亲的面,也会有污言秽语。影片开始就说明了迪克森是当地一个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者。刷广告的黑人工人见到他就唾了他一口说道:“我知道你,我见过你”。警长自鸣得意地说:“如果我要把所有具有种族歧视倾向的人踢出警局,那么也许只会剩下三个人……”

“暴力总是针对身体的,没有身体就没有暴力,即使是思想文化、语言符号、意识形态的暴力,也总是落实在身体或作用于身体。[6]”以警长为代表的权力机构利用职权对身体实施暴力式管理。暴力最直接的表现即是身体。

身体被暴露于权力暴力之下,失去自由的同时也失去了掌管自己的身体的权力,人随时都会被剥夺自由的权力,处于躁动不安、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状态。警察的权力无处不在,他们找到广告代理商,威洛比不经询问,直接审问,以污蔑人格罪名直接问罪;而迪克森直接双手掐住代理商的喉咙,甚至后来将代理商直接从窗户扔了出去,利用手中权力对他人的身体实施暴力和控制。他们利用权力,随意羁押人,随意剥夺人身自由。当他们确定无法说服米尔德里德撤掉广告牌后,竟然以吸毒的名义拘捕了米尔德里德的黑人好友,并以此要挟米尔德里德。

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片中身体隐喻进行理解,同时启发其了解西方自古以来对身体政治隐喻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身体与社会、身体与政治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该片身体的社会、政治指涉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三、血的隐喻

影片中女主米尔德里德与警长威洛比在警局争执起来,警长一方面以命令的口吻让米尔德里德撤掉广告牌, 而另一方面却在给女主施压,以女主的前夫来挖苦和刺激女主。警长高大的身体,端着肩膀,以高高在上的身体姿态和语气面对看起来弱小的米尔德利多德,镜头中两个身体形成明显的反差和对比,强弱分明。而具有反讽意味的正是这个看起来形象高大,身體健硕,处于上风和优势的警长,在激烈的争吵中,突然喷出一口鲜血溅到女主脸上,令女主顿时错愕。这个外表看起来高大健硕之人,竟然已病入膏肓。显然,影片中溅血的画面呼应了广告牌血红的底色,暗示了身体面前人人平等,女孩被奸致死成片的流血与警长因病衰即亡而喷出的血并无二致,影片在此以细腻的身体叙事展现了警长由忽视他人的身体到看见自己的身体进而再意识到忽视他人身体的恶果的全部过程。溅血画面,引发了警长对身体的思考和自我反省,使其产生对身体的敬畏之心,因此当警长被抬上救护车时,他用尽全力告诫他的同事不要为难米尔德里德。同时,影片借此身体叙事讽刺了喻指国家权力机构的身体,看似强健高大,实则已病入膏肓。

在课堂教学中,此处提醒学生注意警长喷出的血与女主的女儿倒在血泊中的血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特写镜头定格在女主米尔德里德的脸上,鲜血几乎糊住了她的眼睛,她有些睁不开眼,血似乎是从压力泵中喷出,直接打在米尔德里德的脸上,凝固在她的眼周、鼻梁上、嘴角边。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个画面的震撼效果,并思考这样的画面使一直强势的警长威洛比对身体、生命会有一番怎样的感悟。

四、抗争的身体与身体的反讽

彼得·布鲁克斯“身份及其辨认似乎有赖于标上了特殊记号的身体,它俨然就是一个语言学上的能指。记号在身体上留下烙印,使它成为一个指意过程的一部分。[7]”

身体形象是人物情感、思想和身份等信息的外在表征。身体既具有生物性,同时也具有社会性。身体被赋予社会属性,身份等社会特征则可以通过身体得以呈现。“身体一直是定义和争辩身份问题的中心场所”[8]。作为文化与政治符号的身体姿态和身体形象成为身份的象征。

片中一个侏儒的身体形象意味深长。片中所有的男性中,只有侏儒一人是遵循着绅士风度及传统、体面之人。他尊重女性,谈吐得体,仗义执言,心地善良。只有在他的面前,外表刚硬的米尔德里德才展露出内心的脆弱,回归于女性应有的魅力。片中当米尔德里德火烧警局之后,与侏儒并肩坐在马路边的石阶上,近景镜头中侏儒的形象显得那么自然、正常甚至很高大。侏儒一直暗中对女主米尔德里德给予支持和帮助。此类身体形象在该片中一反常态,并未被刻画成恐怖的或恶毒的形象,也并未被当作一个哗众取宠的滑稽形象,而恰恰是这个与高大威猛的警察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的畸形怪異的身体里充满了对底层人的同情和怜悯以及对当权人的愤恨与不满。可以说侏儒这个身体形象是美国社会中少数族裔、弱势群里的代表。与米尔德里德一样,他也同样以非理性的甚至是荒诞的方式对抗着荒诞的社会。他为支持米尔德里德火烧警局,竟然为她做了伪证。而他的种种非理性的行为却显得他的身体形象在该片荒诞不经的叙述中变得高大起来,从他身上观众可以感觉到底层人之间互助互爱的温情以及同自身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对正义的渴求。

女主米尔德里德的反抗也充满了荒诞和非理性,可以说她的对抗体现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分裂状态。她矢口否认用电钻将牙医的拇指钻个洞的事实,并以放火烧警局的非理性方式对抗无能的政府,也正是因为她的一把火,使躁狂的警员迪克森遭烧伤毁容。片中迪克森面部的烧伤实际上意味着身体的改变,他容貌尽毁,不再拥有白人特有且引以为傲的干净白皙的面容,显然烧伤后的略带焦黑的面容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有色人种,在此喻指了他的身体变化,此刻他变成了一个曾经被他极度歧视和暴力打压的有色人种。伴随身体的转变,其思想意识似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意识到了自己从前的非理性行为。

片中女主米尔德里德的黑人女友是个吸毒者,而她吸毒的身体恰恰象征了底层人的无奈的抗争,他们麻木自己,不去纠结于自己无力抗争、无能解决的问题,与残酷的现实达成妥协,毒品是他们最好的麻醉剂。遭歧视、遭迫害、遭讥讽,她无力改变这一切,麻醉自己也是一种无奈的反抗。

以米尔德里德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他们以非理性对抗非理性,以荒诞对抗荒诞,是一种无奈的抗争,可以说影片充满了戏剧性的讽刺的力量。

课堂教学中,在此可引导学生关注身体与身份之间的关系,从片中女主黑人好友,街上流浪的黑人詹姆斯,以及失业的生活毫无保障的女主,他们都是社会的底层,片中这些小人物的身体是畸形的、怪异的、非正常的、非理性的,而恰恰是这些看似怪异的身体才是这个时代最善良、最具有人性、最温暖的群体。这一切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

五、结束语

就解读影片而言,麦茨认为“解读影片文本”即“把影片视为富有涵义的表述体,分析它的内在系统,研究一切可见的可潜在的涵义,在各种符码、形式和能指的交织中洞见精密的结构”[9]。该片的精密结构则见于身体的符码在社会、文化及政治语境中的交织与流动。片中展现了被漠视的身体、病态的身体、对抗的身体、畸形的身体、被折磨和迫害的身体、荒诞的非理性的身体等,该作品凸显了身体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同时作品也展现了身体在社会、文化及政治语境中的各种样态。约翰·奥尼尔认为人类的身体是环境、社会及文化的建构者,同时又被以上因素所构建,人类的身体形象,身体经验和身体认识无不与社会文化及生活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4],片中的各种身体形态都是美国社会文化的形象喻指。影片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女主米尔德里德与曾经的死敌、被大火改造了容貌的警员迪克森,扛着枪、开着车一同奔走在追查罪犯的路上。在此,枪支、汽车即是身体的延伸,也是暴力和非理性欲望的延展。荒诞的故事一直在继续。

英文影视赏析,作为一门语言欣赏类课程,是语言类高级课程,它既包含了语言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又兼顾文学艺术赏析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高效的利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快速精准地把握影视作品的叙事风格和特点,借鉴文学母题切入文本研究的方式来赏析影像文本,是该课程带给师生的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M. H. Abrams.文学术语汇编(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第三版[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三块广告牌[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5%9D%97%E5%B9%BF%E5%91%8A%E7%89%8C/19511011?fr=aladdin.

[3]汪民安,陈永国.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92.

[4]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M].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5]转引自武娟玲.《哈姆雷特》中奥菲利娅的身体政治[J].四川戏剧,2014(8):102-104.

[6]陶东风.身体与身体写作[A].陈定家.身体写作与文化症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99.

[7]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M].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

[8]曲佩慧.用身体来书写身份——罗斯小说中的身体写作研究[J].文艺争鸣,2013(2):154.

[9]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2006:428.

作者:孙国男

第三篇:文学与戏剧及影视关系新论

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首次“牵手”可追溯至2000年关于《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改编,但历经十年的平淡与静寂之后才于近两年内迎来了双方联姻的“蜜月期”,由此带来的新鲜审美体验与可观经济效益,刺激着众多网络写手和影视编导的创作神经,一时间,双方的借力互动似乎代表着未来网络文学与影视剧发展的可行性路径。那么,致使双方关系“先冷后热”的深层原因何在?双方联姻对于文学与影视的创作有何影响?双方合力下的影视作品其人文价值与审美价值几何?商业资本撮合下的这段“蜜月期”可持续多久?……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答。

戏剧与诗歌、小说等文体一样,都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文体的重要性在某些文化或某些时代,如希腊文化中的悲剧、元代的杂剧,甚至超过其它文体。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与戏剧正如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关系一样,是整体与分支的关系,对于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完全是一个假命题。然而,当我们这样运用戏剧这一概念的时候,指的仅仅是作为剧本的戏剧文学,而非融音乐、歌唱、表演、武术、舞蹈与造型艺术于一身的戏剧。因此,戏剧作为综合性艺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个是在文学内部的意义上的,一个是在文学与艺术的跨学科意义上的。

从文学内部文体关系的意义上来反省戏剧这门综合性艺术,就会看到戏剧是对诗歌与小说的一种综合。当然,这种理论对于希腊文化就不合适,因为希腊的悲剧产生较早,小说倒是后起的文体;但是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这种理论却是很适用的。中国的戏剧起源较晚,自然可以把萌芽上溯到诗、乐、舞混沌未分的上古以及唐代的全能戏、歌舞戏、参军戏、傀儡戏,然而实际上直到宋代南戏才有剧本创作,现存最早的剧本就是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中国戏剧的真正成型与发展,是在元明二代,而小说早在六朝志人志怪、唐代传奇以及宋代话本那里就已经很发达。一方面,元代杂剧中的唱词,是对唐诗、宋词等诗歌文体的一种变革,使很多方言俚语以及与白话相近的韵文纳入曲中;另一方面,杂剧不像短诗(中国很少长诗)那样将时间艺术空间化(诗中有画),而是有情节的时间展开,杂剧的故事又与小说可以相互印证,元代的三国戏与水浒戏,正是在宋代勾栏瓦舍中说话人的“说三分”、说“扑刀”的、说“杆棒”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正如鲁迅在《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中所说的:“我们国民的学问,大多数却实在靠着小说,甚至于还靠着从小说编出来的戏文。”

如果说诗歌偏于抒情表现,小说偏于叙事再现,那么,戏剧就是抒情与叙事、表现与再现的综合。而尼采正是从这个角度来审视希腊悲剧的。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认为酒神精神是感性的沉醉与放纵,是生命最原始最根本的痛苦的表现,它的表现形式是音乐;而日神精神是梦,是以美丽的幻想抚慰生命的痛苦,它呈现在史诗、雕塑等艺术形式中。而悲剧的故事展开是日神的呈现,其中的歌队却是酒神的表现,因而悲剧是对酒神与日神、表现与再现、音乐与史诗、造型艺术的一种综合。这与中国戏曲是对诗歌与小说、音乐与文学的综合是一致的。

事实上,尼采在论悲剧的时候已经超出文学,而是以人类表现生命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立论的。如果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审视文学与戏剧艺术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发现,各种不同的戏剧形式与文学的关系也是有所差异的。仅仅西方的戏剧形式就有话剧、歌剧和舞剧等文体。舞剧与歌剧原来是合一的歌舞剧,在浪漫主义之后,逐渐独立成为一种演员不说不唱而是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芭蕾舞剧,这种戏剧形式与文学的关系最为疏离。即使是话剧与文学的关系也不能一概而论,莎士比亚之前的话剧富有浓重的诗意,而狄德罗之后的话剧则愈趋散文化。虽然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已没有希腊悲剧中的歌队,但与萧伯纳的戏剧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到仍然充满着诗情。因此,当西方历时性产生的话剧在20世纪初共时性地传入中国的时候,不但在中国的戏曲文体之外增加一种戏剧形式,而不是新文学对旧文学的取代;而且还产生了不同戏剧精神的话剧。曹禺的话剧《雷雨》明显具有古典的悲剧精神,而其话剧《日出》则更像狄德罗之后的戏剧。后来歌剧与舞剧也传入了中国,产生了歌剧与芭蕾舞剧《白毛女》等作品。

比较而言,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歌剧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这就是为什么昆曲与京剧意译成英文一般为Kun Opera与Peking Opera。由于西方文化的分化特点,西方戏剧演变到现代也在向着片面分化的方向发展,话剧是从头至尾的对话与独白,舞剧是从头至尾的舞蹈,歌剧是从头至尾的歌唱。而中国的戏曲,从昆曲、京剧到粤剧、越剧、黄梅戏、吕剧、河北梆子、秦腔等地方戏曲,有全国与地方之分,却没有片面分化。以昆曲为例,这是一种比西方戏剧综合性更强也更加精致的戏剧文体。昆曲有唱腔(类似歌剧)、有道白(类似话剧)、有武术、杂技(类似舞剧),可以说是综合了西方各种戏剧形式的要素。昆曲中的唱腔虽然比西方的歌剧阴柔,不那么热情奔放,却典雅、幽玄、婉转、九曲回肠,并且昆曲的曲牌总数达到1500个,常用的也有200个,避免了后来从京剧到地方戏越来越程式化的唱腔。昆曲的道白虽然不像话剧那样类似日常生活般的对话,但这也是中国的戏剧观念使然,在中国人看来做戏就是做戏,与真实生活总是要有“间离效果”的,这也是中国戏曲始终没有破除脸谱化的原因。事实上,中西戏剧的差异与中西诗画关系的差异是一致的,就是西方追求的是写实与形似,中国追求的是写意与神似。昆曲演员的虚拟表演与西方话剧演员的自然表演不同,其做戏的技法介乎话剧与舞剧之间,而武生的武术与杂技表演要比西方的舞剧还要夸张。在昆曲中,不但表演关羽、林冲、武松的《单刀会》、《宝剑记》、《义侠记》等剧中有武术与杂技的表演,而且表演爱情的《西厢记》、《牡丹亭》等剧中也穿插了武术与杂技表演。虽然昆曲在正视人生的痛苦上不如西方的古典悲剧,但是,昆曲比西方古典悲剧的诗意更浓,比西方歌剧的表情更幽婉玄妙。唯其如此,才能吸引中国第一流的文人如汤显祖、孔尚任、洪升等投身其中,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不朽的文学剧本,为文学与戏剧的密切关系留下了千古佳话。

昆曲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如此精致优雅的戏剧,再也没有第一流的文人为京剧与其它地方戏撰写出如此名垂史册的文学剧本。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艺术现象,正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文学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再也没有产生希腊神话与莎士比亚的艺术土壤,使得希腊神话成为不可企及的艺术范本。

当然,在工业文明发达的现代产生了表现新时代的艺术文体,电影与电视艺术[1]就是在工业文明发达阶段产生的新的艺术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影视与所有其它艺术形式都有所不同,诗歌、音乐、绘画都是开启人类文明的文体,戏剧、小说虽然在不同文明中产生的时间有差异,然而其萌芽都很早;只有影视是属于现代特有的文体。因此,根据本雅明《讲故事的人》以及相关文本的理论逻辑,结合人类艺术的发生与发展,如果要在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选择代表性文体的话,那么,神话传说与讲故事的口传文学与诗歌是游牧文明、农业文明以及商业文明的早期阶段的代表性文体,也就是世界古典时代的代表性文体,那个时代的戏剧也具有诗的性质。小说是从商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代表性文体,也就是世界近代的代表性文体;而且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小说的繁盛与造纸与印刷术的发达以及市民阶层的兴起紧密联系在一起。影视则是工业文明发展到较高阶段以及后工业文明的代表性文体,也就是世界现当代的代表性文体。电影在19世纪末产生,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衍;电视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到下半叶已经走入千家万户。20世纪后半叶随着数码技术的使用,图像的处理更加大众化,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与图像剪辑者。进入21世纪,影视已成为压倒其它一切文体的艺术形式,吟诵诗歌早就穷途末路,阅读小说也进入黄昏,只有光芒万丈的影视图像,在夜幕中吸引着大大小小的眼球。多数人回家就是看电视,看完电视休息。而网络的兴起更激起图像的狂欢,使上网者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文本,并且可以即时在网上交流审美体验。其实在电影出现不久,列宁就敏感到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在所有艺术中对我们最重要的乃是电影。

影视之所以能够压倒其它一切文体,就在于这种艺术形式比戏剧的综合性更强,而且影视也能展示在其它时空中产生的艺术形式。美国的类型片之一歌舞片《雨中曲》,伴着诗意的歌唱把踢踏舞表现得淋漓尽致。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等都受舞台时空的局限,而这些艺术形式通过摄影的艺术处理搬上银屏或放在网站上,就可以与更广大时空中的观众见面。在美国乡下演出的剧目在中国的城市可以欣赏,已逝世多年的梅兰芳的戏剧表演今天的观众可以看到。而抛开这种类型片与戏剧舞台摄影,典型的影视艺术文本是对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的全面综合与扬弃。但是,影视中的音乐不能像纯粹音乐那样完全按照心灵的意蕴发展,而是要与银幕上的人物情感与故事发展密切配合,所以电影《莫扎特》中的音乐几乎没有将莫扎特的任何一首乐曲演奏完毕,而是根据剧情的发展与莫扎特的语境配上不同的乐曲片段。美国电影《毕业生》中的音乐优美婉转,尤其是将汽车运行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融为一体,是工业时代的一种艺术创造。影视中的画面更是不同于一般的绘画,除了摄影技术将画面拍得更加逼真外,蒙太奇的技法不但使绘画这种空间艺术时间化,可以通过不同画面的剪辑表现很长的历史画卷,后起的电视连续剧展示的时间长度一点不比长篇小说差。而且蒙太奇的技法可以把不同时空中的画面并置,这又与戏剧艺术区别开来,戏剧往往通过分幕分场转换时空,而影视则要自由得多。因此,影视艺术是比戏剧艺术更为自由的综合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艺术形式。在这样一个影视爆炸而传统文体萎缩的图像时代,再执着于精英文学研究就不合时宜,于是伯明翰学派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文化研究兴盛起来。而影视的制作具有与创作诗歌和小说不同的综合性与群体性,甚至传统的剧团与剧院也无法与规模宏大的影视制作相提并论;而影视制作面对的又是一个消费社会,因而从影视将其它文体从中心驱逐到边缘之后,以影视制造与消费为特征的文化工业与文化产业便开始形成了。

尽管影视在压缩文学的生存空间,但是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当然,影视与文学的不同文体关系也不一样。除非抒情诗变成电影插曲进入银屏,像香港电影《屈原》那样将《橘颂》变成电影插曲,一般而言抒情诗与影视的关系较远。而戏剧与影视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戏剧剧本与电影文学剧本也是很相近的文体,而且二者都是以表演为主导的综合性艺术,北京“人艺”的话剧演员经常客串成电影明星,也就毫不奇怪。为了让名剧不受时空的局限而被世界上更广大的观众欣赏,从1948年劳伦斯·奥立弗的电影改编,到1996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出品的四小时巨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已五度搬上银幕。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话剧也都被搬上了银幕。上述的影视改编基本上都是力求忠实于原著的,但问题就在于,戏剧虽然与影视是相近的文体,但毕竟是不同的文体,过多的对话会妨害电影的艺术表现,音乐配音也无所适从,而删削对话(话剧)与唱词(戏曲),又会失去原作的旨趣与诗意,出现一个不同于原作的艺术文本。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巨片《哈姆莱特》一方面追求对莎士比亚原著的忠实,一方面却又把故事发生的时间下移到19世纪,然而以科学理性著称的19世纪有悲剧赖以存在的命运与天意吗?因此,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就抛开对戏剧原著的忠实,在电影《乱》中以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为由头,随意点染成日本古代征战中家族伦理的矛盾与人性的残酷,不以背离原作的细节为意,而在情节框架与表现神韵上又让人想到原作。张艺谋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与曹禺的悲剧《雷雨》,冯小刚的电影《夜宴》与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都是这一路数的叛逆性创造。这种电影文本充分尊重电影的表现特性,完全拉开了与原剧的距离。

影视与小说的密切关系并不在影视与戏剧之下,原因就在于小说与影视都有时间艺术的特性,又不像戏剧那样因与影视文体太近而妨害影视的自由表现。而且现代小说的发展在影视中也能得到印证,法国电影从诗意现实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的“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意大利电影从新现实主义发展到以安东尼奥尼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与小说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发展基本上也是平行的。当然,现代主义文学的深度模式,如乔伊斯和卡夫卡的小说文本很难用影视加以表现;然而在瑞典导演伯格曼的《野草莓》等影片中,还是可以看到意识流在银屏上的卓越表现。而文学上以荒诞与戏仿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在中国的电影文本中已经有所表现,在张建亚的电影《三毛从军记》与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中,就不难发现荒诞与戏仿技巧的运用。在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中,不但有荒诞与戏仿的艺术成分,而且还有中国写意画的影响。小说是以语言为中介的想象性的时间艺术,没有确定的感性画面,但是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在时间流动中的情节展开以及世界观与情感方式。因此,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屏,就是一种世界性的热门文化活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司汤达的《红与黑》、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和《雾都孤儿》、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都被搬上了银幕,有的是被改编了数次。在中国也不例外,鲁迅、茅盾、巴金、老舍、钱钟书、沈从文、张爱玲、李劫人、莫言、余华等现当代作家的主要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封神演义》、《金瓶梅》等古典小说也被影视改编了一个遍。有些作家直接投入到电影的改编与制作中,如法国新小说作家罗伯-格里耶、杜拉斯等。

关于小说与影视的关系,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在影视的冲击下,小说仅仅局限于一个狭小的阅读圈子,有些作品甚至仅仅供大学中文系的师生研读,但是这些作品一旦被改编成影视,反过来又会激起影视观众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欲望。于是,当《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热播的时候,尘封在书店里的《三国演义》也会被抢购一空。这种文化现象甚至是中外皆然。当莫言、余华等作家的小说文本被翻译成其它语种的时候,国外的广告往往是打着张艺谋的旗号来做宣传,因为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活着》比莫言、余华的同名小说在世界上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且影视的画面与音乐也不需要翻译,需要翻译的仅仅是演员的话语,这只需在画面下打上观赏者本国的语言即可。这也是影视在世界上比小说更易于传播的原因。第二,影视对小说的改编增加了影视文本的文化品味。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秋菊打官司》、《活着》,张艺谋的优秀电影几乎全部来自对小说的改编。而影视对古典名著的改编,一方面提高了影视的文化品味,另一方面也便于向普通民众普及民族优秀文化。第三,影视对小说文本的改编,确实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劳伦斯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本是一部以生命的温情反抗机械文明的异化的具有深刻哲理的象征作品,却被电影改编成一个普通的通奸故事。《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小说文本有生动细腻与粗疏勾勒的艺术分野,但是在电视连续剧中,这种分野消失了,令人感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然而,无论改编得成功还是失败,影视与小说已经是两个不同的艺术文本,昆德拉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后,理性思考的内容明显减少,而抒情的成分则明显增多。即使不是由别人改编而是由作家本人来改编、写作并制作,小说与影视文本仍然差异很大,新小说作家罗伯-格里耶的《橡皮》等小说作品对现象世界的琐碎描写,令人感受不到一点情感的介入,但是他的电影《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却具有相当的抒情品格。

文学虽然已被主流的影视驱逐到边缘,然而却不必妄自菲薄。电影编导已经把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挖地三尺地改编了一遍又一遍,却很少发现作家把影视作品改编成小说。这就把文学的原创性与影视的机械复制的优劣揭示得淋漓尽致。迄今为止的电影史不能不涉及文学文本,然而文学史却几乎没有必要涉及电影文本,除非是涉及文学的普及与接受。从柏格森、海德格尔之后,对技术统治的抗议就愈益激烈,而对技术统治的抗议与对审美的向往又往往是一致的。而且阿多诺与本雅明等批评家发现,影视的机械复制已与现代的技术统治握手言欢,使得以影视为主导的审美也被异化了。在文化工业与消费社会的大旗下,生活已完全平面化、精致化、机械化,而且无懈可击,人的棱角已被磨得光滑,就连人之为人的最可贵的批判反省能力也丧失了。其实,当以影视为主导的文化变成工业或产业的时候,文学的完满性与气韵生动的灵性就已经荡然无存。文化工业就像大型的养鸡场,从这里产出的鸡蛋再也不如自然生长的鸡蛋好吃。而影视艺术的图像化、平面化,使得深度思考愈益成为不可能,歌德《浮士德》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艺术深度,显然在影视艺术中很难发现。这也是为什么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到本雅明,对现代艺术评价较低而具有浓厚的古典艺术情结的原因。

注释:

[1]电影与电视艺术:电影艺术指的是不含纪录片、科教片等的艺术电影文本,电视艺术指的是不含新闻报道、体育比赛、漫谈、广告等的电视剧与电视连续剧,电影与电视剧是有差异的,但是与其它文体相比,这种差异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本书使用“影视”的概念,特指艺术电影与与电视剧。

高旭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李 雷

作者:高旭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文化标杆论文下一篇:如何写好工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