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尔基作品有感

2022-07-07

第一篇:读高尔基作品有感

读高尔基作品童年

《童年》的故事始于本书主人公——阿廖沙三岁那年,他失去了父亲,并随着母亲投奔了吝啬、残暴、贪婪的外祖父,开始了他不幸的童年。他经常遭受外祖父的毒打,目睹外祖父剥削工人、虐待亲人、放高利贷的丑恶行为;而他的两个粗野、自私的市侩舅舅整日为了争夺家产而斗殴,甚至折磨自家的妻儿老小,害死了徒工。正如高尔基后来所写的:“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之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虽然幼小的阿廖沙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中,但也不乏有光明与希望存在。慈祥善良的外祖母、乐观纯朴的徒工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是他们赋予阿廖沙力量与支持,使他明白了真理,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善良、勇敢和正直的好人。

读完这本书,我掩卷遐思:是什么使阿廖沙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茁壮成长的呢?再次回顾此书,我发现,阿廖沙虽然对自己所处的黑暗生活充满了愤怒、厌恶与忧虑,但他并没有被种种恶势力带来的困难与不幸所影响、所压倒,反而凭着对光明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凭着坚强勇敢的精神,在“炼狱”中经受磨练,战胜重重困难,终于锻炼成长为优秀的大作家——高尔基。

《童年》让我明白了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不应该轻易放弃,要勇于战胜困难这样才会取的最后的成功。

第二篇:读高尔基《童年》有感

三(1)班王佳雯

我相信,无论是怎么样的人,一定都无法忘怀童年所给予他的回忆。无论这种回忆对他而言是否美好,是否拥有着重要的价值,都会无法忘记。因为,这种回忆早已深深的植入到他的记忆中了。所以,在空闲的日子里,我拜读了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之一的《童年》,以下就是我在读的日子里的一些感触与启发。

《童年》一书很好的诠释了„黑暗‟一词,它藉以主人公阿列克塞孩子的眼睛描述了当时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社会,人们之间以各种仇恨作为纽带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贪婪,自私,甚至可以为了利益而不顾一切。但正如那句话所说的:“有压制的地方必然会有反抗,有黑暗的地方也必然会有光明。”这个世界里也有一些高尚的人,像学徒冈茨和科学家“好事情”。他们都有着自己做事的原则,从而使自己被排在‘黑暗’的圈子之外,成为‘光明’中的一分子。但他们的下场终究悲惨,这又该怪谁呢?追根到底,错的,始终是这个人性泯灭的扭曲社会。

本书中使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人物是主人公阿列克塞的姥姥,她仿佛是以一种„光明‟而存在,是负责与爷爷那群恶势力对抗的。所以在主人公的眼中,她仿佛是上帝派来拯救爷爷一家人的。是她把“我”从黑暗中救出来,然后向我灌输光明的思想。可以说,如果没有她,“我”极有可能沦为„黑暗‟中的一员,变成一具庸庸碌碌的行尸走肉。所以我认为,姥姥这个人物是决定着阿列克塞一生所前进的方向的。若没有她,阿列克塞的命运将与爷爷一家人无二。

有一次,小阿列克塞为了买书,拿了家里一戈比。从某种方面来说,他是个爱读书的好孩子。但在当时那么黑暗的社会里,这些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为此,他挨了爷爷一顿揍,但这对一个孩子的兴趣来说,这不是扼杀又是什么呢?阿列克塞还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在和姥姥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尽自己的一切能力赚钱,一戈比,两戈比……全都凝结着他的汗水!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当他把辛苦得来的钱交给姥姥的时候,姥姥那浑浊的眼睛里落下了一滴晶莹的泪珠,那便是姥姥对他最大的肯定。

从某种方面来说,其实,在当时那么黑暗的社会中,主人公阿列克塞的童年可以算是幸福的了。至少他活下来了,免遭死亡的厄运。虽然父亲不在了,但他还有母亲、姥姥,不仅不会无依无靠,而且也不必终日为一日三餐而担心。而现在的我们呢?和当时阿列克塞所处的黑暗社会相比,我们现在的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用担心随时会遭遇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厄运,简直好太多了。在这样没有硝烟的和平社会里,我们难道不是更容易施展拳脚来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努力吗?而且,我们大家几乎都是在父母的手心里长大的,没有吃过什么苦、受过什么累。有父母从小疼着、惯着,所以对于父母们体贴入微的关爱,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不会想到要去珍惜,更不会想到要去感恩这一切,总认为自己拥有着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但事实实非如此,美好的生活必须有所付出,才会长久,有所争取,才会得到。对于这些,我们应该从《童年》一书中得到启发。

芦墟第二中学三(1)班 王玲燕

一打开《格列夫游记》的目录,详尽有趣的内容就深深的吸引了我。小人国、大人国„„

读完这本书,使我深有感触,我终于知道了当时英国统治的黑暗与腐朽。

《格列夫游记》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格列夫在慧骃国的游记。在那里,人们不会说像欺骗、怀疑等字眼,所以他们的社会就不像我们的社会一样,到处都充满着欺骗、阴谋、贿赂„„他们的社会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

在我们身边,那些小偷小摸、乱扔乱丢、破坏公物等到处可见。我们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骃国一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愿为此付出努力,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点虚伪。现在我们虽然不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是可以做我们能做到的事。就算是低下头拣起片垃圾,写篇环保文章„„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我们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为社会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 的职责!

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就是:《格列夫游记》这本书,在大人眼里就是一本好书,在孩子眼里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著作。是一本能让更多人分享到乐趣,让更多人受益匪浅的书。这才是一本名著所具有的作用。

读了《格列夫游记》,仿佛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遨游。

《简爱》读后感 芦墟第二中学三(1)班张超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

——《简爱》夏洛蒂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不垂朽,但《简爱》这样深深的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多。

19世纪英国文坛“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19世纪早期英国偏远乡村为背景,用女主人公简·爱的视角以自叙方式讲述了一个受尽摧毁、凌辱的孤儿,如何在犹如儿童的人间地狱的孤儿院顽强地生存下去,成为一个独立、坚强、自尊、自信的女性的成长故事。

简·爱是个孤儿,从小寄养在舅母家中,受尽百般欺凌。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也许正是这样才换回了简·爱无限的信心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她以顽强的意志以成绩优秀完成了学业。为了追求独立生活,她受聘在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故事的重点是身份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之间历经磨难的爱情。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作者以简·爱鲜明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特别是简·爱的独特个性和思想,爱是一个不美的,矮小的女人,但她有顽强的自尊心。在打动身为贵族的男主人公的同时,也紧紧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这部十九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以往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些美丽温柔、高贵贤淑的女子形象。而简·爱,她“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拥有的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灵,使那些外在的美在这内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为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坚定:“我和你的灵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也正因为此,简·爱敢于去爱一个社会阶层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更敢于主动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情——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极其大胆的。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芸芸众生的每一个人。只有两个相互对等的灵魂才能组成一份完整的爱情,所以简·爱坚持,自身的独立与追求爱情的完整是不能分离的。后来,简·爱含着悲痛离开了罗切斯特,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她决不能允许自己和一个有妇之夫结合在一起。那会是一

2份不完整的爱。如果她继续留在罗切斯特的身边,那她也就不会还是原来那个独立、平等的简·爱了。如果说简·爱的这次离去是由于无法改变的现实而不得不做出的一次理性选择的话,那么她最后的归来则是她出于坚持感情的追求的又一次理性选择。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如何赢得了男贵族爱情的平民女子的苍白的灰姑娘的故事。而是简·爱勇敢果决的走出了灰姑娘的童话,迈向一个有着新女性、真女性的文学道路的起步。简·爱藐视财富、社会地位和宗教的威仪,她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纯洁的心灵。”她的信念和行动展现出来的力量,,深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使生活在金钱万能的社会中的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简·爱是,一个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认识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追求的女性,一个不再只是盲从于男人和世俗要求的女性,一个对自己的价值和情感做出了独立判断的女性,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夏洛蒂·勃朗特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简·爱发出了一个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对于平等、独立、完整、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这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自1847年出版以来,以不同语言在全世界不同种族的人们中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

《红楼梦》读后感 芦墟第二中学三(1)班张伟华

《红楼梦》实是梦一场,噩梦一场。

看完《红楼梦》心中有一丝悲哀,忽觉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实是有理:“月圆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无事可“永保无虞”。就像这朝朝代代,总是从初期到全盛再到衰败,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汉,三国,晋,南北朝,隋……无一幸免。身边的小事亦是如此,一生中总有顺心与阴暗的时期,所以人生给予的感觉就饶有滋味……有人时常觉得人生凄苦,可没有这苦,那怎会感受到成功到来时的快乐?若纨绔子弟只知玩乐,终老一生,死前才去遗憾,“人生何其短,吾还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家道中落,未尝不是好事,死前至少可以说,“因曾度此落魄生活,故吾此生没有白活。”

说到碌碌无为,终老此生。就不得不题,功名利禄。记得第一回中,士隐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甚切,就好像功名,不是得了功名,就不用死,到头来还是得死。下一世,谁理你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更别提其他人,“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若不提,钦敬,从古至今,那些著名的贪官奸臣,吕不韦、秦桧、吴三桂、鳌拜……也是万古留名。其实他们的才智,胆识,以及那种不畏惧命运的胆魄,也有可取之处。命运最终给他们的安排终究是残酷的,死讯换来了呼天抢地的欢呼声,死后还招人恶骂,这是他们的悲哀,也是那个社会的悲哀。难道这就是正义与邪恶的标准吗?

其实,正义与邪恶的标准还是很模糊的。我可以说,“人各有志,只能说他们树立了不科学的人生观。”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一定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可耻,也许他们像楚庄王,三年沉迷于酒色,是别有用心,我们也许只是让历史蒙蔽了双眼,虽然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想法,毕竟这些都已成过去,无从考证……

我甚是欣赏他们对于神说以及命运的无所畏惧,即使是现今社会,又有何人能真正做到不满命运的安排,能挑战命运。想想社会之中,大多数人们还希望圣人、神仙的出现,从苦恼将他们解救,以此说来似乎还不及这些贪官奸臣。

那这些贪官奸臣错在哪儿?失败在那儿?--我想应该是,想得不够长远。就好似吕不韦,得到了皇位又怎样?也许会更觉空虚,到头来终免不了一死。“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那如此说来岂不是什么都别做,做什么终究都还是在替别人做嫁衣裳。

其实不能这么想,人这一辈子,很多事是无可奈何的。我个人觉得,人这一生,概括起来就三字“活下去”。什么都不做怎生活下去?什么都是需要代价的,你学习,换来好的工作;你工作,换来生活需要的钱。钱让人过好日子,没有钱是活不下去的。突然想到,有些人自命清高的认为前乃污浊之物,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要用他?即是污浊之物,为何还需靠他活?我不觉得钱是什么污浊之物,钱只是一件物品,用它之人不堪,所以才让它蒙羞。“功名利禄”,只是换取钱的手段罢了。人生在世,只要赚钱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贪污就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将别人用代价应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若是用正当方式,让自己活得更好,没什么不对,即使在别人眼里显得奢华,又怎样,这是用代价换来的,是付出过后得来的,是一点点赚来的,本就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坦,奢华点也是自愿的,没什么不可以的。所以为了活下去,要赚钱。如果总想着是为他人作嫁衣,索性都别活了。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享受看破红尘的生活。既然有许多事都放不下,就别放下,糟踏了光阴。“圣人”也需“凡人”衬。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可有人对我说,“既然你不满,林黛玉最终抱憾而亡,贾宝玉出家为僧,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结局是完美的。”的确,我对甚为不满颦儿之死,颦儿素日也是叛逆角色,终日只想一展才华,违反了古时“女儿无才便是德”之说。颦儿在文中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我实是钦佩,也为她那种叛逆而佩服。可她为何不能叛逆至底?贾母素日疼她,更疼宝玉,他俩二人想要结为连理枝,贾母也未必反对,她竟不去争取,偏自寻苦恼,气死了。可细细思量,她素日多疑,即使嫁于宝玉,也难免会被气死。她又不似凤姐会借酒撒泼,怎生向贾母开得了这口?她的力量是如此微薄,在贾府她毕竟不像宝钗那样得人心。宝钗为人圆滑,讨人喜欢,她最终也是无法无法摆脱父母之命嫁于宝玉,最终独守空房,也不免令人觉得有些惋惜,“金簪雪里埋。”再说宝玉,最后看破红尘,做了和尚。难道做和尚真是最好的结局吗?若是如此,世人都改为僧。我的想法太极端了。“你死了,我去做和尚。”预示着这一切,好似一切皆前定,无法改变。我不满的是宝、黛二人最终仍是无法逃出命运的束缚。那人又对我说,“宝玉,做和尚已不是为黛玉而做。宝玉不做和尚,还能做什么?去追求功名利禄吗?”是啊,细度之,对于宝玉而言,这不失为最好的结局。他已淡薄名利,对他而言此皆身外物。追逐名利,让历史重演,看着自己的后代再来上演这“红楼梦”吗?他看似没有摆脱命运的束缚,但命运业已不能束缚住他了,他既不是为颦儿去做和尚,那就是为自己,他也不像世人为了“得道成仙”,而是了无牵挂,看尽红尘。那人还对我说,“做和尚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逃避,还有一种就是为了面对。”我想逃避的那些就是“看错红尘”的,而面对的才是真正“看破红尘”的。

现在才发现,看完《红楼梦》最大的感觉不是空虚,也不是茫然,而而是前所未有的平静,心的平静。这才深刻体会“心如止水”的感觉。

《水浒传》读后感 芦墟第二中学 三(1)班沈耀庭

《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是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许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生活不下去,他们不满官府的剥削,积极参加劫取生辰纲的行动,从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宝是由于受地主的掠夺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鲁智深是个军官,他嫉恶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结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贫民,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勇猛地向统治阶级进行冲击.他是从血的教训中觉醒过来的.

水浒一百零八将,人物形象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吴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智多星吴用几次献策:吴用为晁盖献计,智取生辰纲,用药酒麻倒了青面兽杨志,夺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蔡太师庆贺生辰的十万贯金银珠宝;宋江在浔阳楼念反诗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场,快行斩时,吴用用计劫了法场,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庄失败;第三次攻打祝家庄时,吴用利用双掌连环计攻克祝家庄.宋江闹华州时,吴用又出计借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九纹龙史进,花和尚鲁智深.一生屡出奇谋,屡建战功.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却侠骨柔情,杀却恶人为的是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们面前表现出一副粗鲁,野蛮.可他到了冲锋陷阵的时候可毫不含糊,挥着62斤重的禅杖上阵杀敌.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第三篇:读高尔基的《童年》有感

我上初一的第一天,妈妈送给我一件礼物——高尔基的《童年》。它让我认识了这位伟大作家的悲惨童年。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高尔基的原型,幼年的他很早就失去了爸爸,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残忍的外祖父家,他在外祖父家里感受到了当时家庭残忍、自私、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黑暗生活。外祖父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外祖父掌管着家里的一切,脾气非常暴躁、视财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没有地位,任丈夫打骂,发泄。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我最喜欢的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当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时,只有和蔼可亲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她永远是和蔼的;她的上帝永远是最美的;她的天堂永远是最美好的,没有坏人,只有好人;没有被抛弃的孩子,没有富和穷之分,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他每晚睡觉前都给高尔基讲一个甜美的故事,也潜移默化地教他做一个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人。这为作者以后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来,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曾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但他还是熬了过来。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

想想现在的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每天快乐幸福地生活着,而小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让我不由得想到:假

如我生活在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我会像阿廖沙一样坚强吗?我能不怕困难,顽强的生存下来吗? 有时候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不开心,甚至会发脾气。在家里也很少做家务,什么事情都让妈妈帮我去做,跟阿廖沙比起来,我真是惭愧啊!

《童年》让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坚强,遇到困难不退缩,在残酷的环境中也要战胜自己。在生活中要独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解决。《童年》让我知道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第四篇:读《高尔基的童年》有感

吉埠中心小学西区 四(6)班 赵烨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5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更加艰难了,她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散腿裤子。这样一身五颜六色的不协调的装束,引起同学们的嘲笑。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还是高档的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因为尽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

但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工厂。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布的收入,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有着落了。

而现在我们过着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捡破烂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学费的来源,但学校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嘲笑他,说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并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了催促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努力,刻苦读书,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我合书沉思,不禁思绪万千。我由衷的佩服他--高尔基。

第五篇:读鲁迅作品有感

其一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自题小像》是作者写于1903年,附在剪发小像后赠予友人的。"灵台"出自《庄子·庚桑楚》中的"不可纳于灵台",后由郭象注解为"灵台者,心也。"在这首诗中鲁迅将"神矢"—爱神之箭作为比喻民主主义思潮之工具。而"寒星"给人一种寒寂清冷之感,寄意于寒星的意思应是向人民传递民主进步思想,然而却不受重视。由此不难看出在晚清覆灭之际民众的思想和精神是何其麻木、呆滞!

由此,我不禁想起鲁迅在《藤野先生》中的描写:"……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这喝彩的人们,何尝不是我国当年国民懦弱无知的真实写照?这国民性的缺陷是中国人喝了几千年墨汁后,精神里生长起的罂粟,这游惰因子散发着懦弱、无知,只会将无数仁人志士推向无谓牺牲的崖边!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振聋发聩的呐喊划破长空:"我以我血荐轩辕!" 掷地有声,它发出的清脆响声足以触动任何一个爱国青年的心,更激励着一个热血、坚毅、倔强的青年鲁迅走进革命的队列中。

此时周家已零落不堪:父亲猝然离世、二弟尚幼,家境也日薄西山,自己只能外出求学……因父亲离世而诱发的系列变故像一座大山压得鲁迅喘不过气,而作为长房长孙的他只能惨然应对。这使他过早成熟起来,也让我们可以在文章中捕捉到关于他凄凉童年的细枝末节。像《孔乙己》中那个还不如柜台高的小男孩,《父亲的病》里为请医问药而四处奔走的男孩,最后还要凄惨地喊叫濒死的父亲的名字……这些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伤疤。

个人的发展方向是与家庭息息相关,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无论在他年轻还是年老。 通过这些便可了解鲁迅为何文笔犀利,性格倔强而难以相处,这与其缺少双亲关怀及兄弟意见相左的家庭内部矛盾相关,因此,先生能把冷峻的文笔保持一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先生一生的写照,《自题小像》中有鲁迅对民主革命的无限期待,也有因眼见现世愚昧而将热血寄意于自己、并以大无畏精神投身实践的勇毅。它不长,却写出了鲁迅的铮铮铁骨。

其二

1922年,北大在蔡元培校长的带领下,开始了对教育体制的系列改革。在蔡校长"兼容并包"的理念下,北大一改其往日旧官僚贪污纳垢的坏风气,学校开始焕然一新。然而,守旧势力仍不肯善罢甘休,常常公开挑衅,使校长左右为难,几近辞职。

在这新旧思想交替之际,冲突是难免的。然而,却有一批有新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不畏强权,在启迪民智的路上踽踽前行。其中最突出、最有斗争意识的,就是鲁迅先生。

这一年,恰逢废除科举制度十周年,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导致封建势力残存,甚至有卷土重来之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科举制——这给与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以美梦和渴望的制度,依旧残存于民间。

为"痛打落水狗",鲁迅先生拍案而起,撰文《白光》、《孔乙己》等文章,以饱含同情与愤懑的心,将利刃付诸笔端,辛辣地鞭笞着科举制之弊端,揭示了封建科举"吃人"之事实,在那些愚昧且抱着‘进京赶考’幻想的落后知识分子的头上猛浇几盆冷水,泼醒了他们的春秋大梦。

比如《白光》里的陈士成很好地启迪了民众:‘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不看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地游走。……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地复述道:"右弯!"……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地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

这可怜的读书人真是中了科举的毒了,然而除了科举,还有封建迷信毒蛇般盘在那里。

陈士成又受到白光指引,跑去"山里"了。他惨然奔去,眼见所念的大好前程就要到手,然而作者却给了个阴惨的结局:‘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并无人去看且认领这浮尸。

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篇目,刻画了许多小人物。而《白光》着重描写了一个想中举快要入魔了的疯癫读书人,因入仕执念未果而赴死。无疑,这迂腐的读书人与封建社会无数入仕者一样,还对科考制度怀揣一丝希望。可是这制度已经腐烂了,如果还食古不化,故步自封,就是堵塞了发展之路。注定要毁灭。

《呐喊》中常见这样故事性强、趣味横生又富有讽刺协和斗争性的小说。所以说,鲁迅不仅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杂文家、批驳家和斗士,还是最优秀的小说家。他智慧地将一个个新思想的萌芽洒落在小说这片通俗、广阔的沃土上,让广大民众以’娱乐’而非‘枯燥’的方式去接受它,传播开来。并且给民众以深刻印象。他的‘战线’在无形中被拉长了。

尽管鲁迅先生是旧官僚家庭出身,但由于聪敏善学,其思想的进步性是远高于其同一时期的某些安于闲逸的教授的。也得益于紧跟时代潮流的思维 ,思想认知也随之不断更新。他那敏锐的天性,犀利的笔触都是那样难能可贵,是那个思想变革时期的最强音!

辜鸿铭曾说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君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得啦。"如果说是民国政府剪掉了民众头上的那根辫子,那么旧思想的剪辫人非鲁迅先生莫属。《呐喊》等皆为鲁迅的名作,其蕴含的进步思想及意义,至今读来,仍令人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好钢用在刀刃上。"鲁迅穷极一生,完成了作为‘钢’的使命。他用饱含深意的笔端铸就的民族魂,将永被被铭记。

原创作者:孙启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清单下一篇:党风廉政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