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论文范文

2022-05-12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空间结构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形式。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诸如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等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所研究。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国内众多学者认同把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一篇:空间结构论文范文

空间句法视角下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分析

摘 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大多数以实地调研的方式来了解村落场地的现状。但是,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对传统村落场地的实际调研活动难以开展。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空间句法作为一种云调研的量化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空间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可以为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优化提供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空间句法;高田坑村;空间结构

传统村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涉及经济、人文、历史、建筑、地理、景观、文化等多个领域。对其空间形态的研究主要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在定性研究上,主要通过人的认知对村落空间进行描述;在定量研究上,主要方法有GIS和空间句法。空间句法是理性且可以对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可以对现有空间结构进行归纳与分析,也可以对传统村落的规划进行评估。在后疫情时代,运用空间句法可以有效地对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剖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为传统村落未来的发展提供优化策略。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高田坑村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北临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西靠婺源篁岭。高田坑村是一个以山峦形势为骨架、水源植被为血肉的传统村落。村落被周边丘陵所环抱,形态呈燕窝状,其海拔高度近700米,是开化县海拔最高的村落。高田坑村历史悠久,尚留存88幢完整的黄泥夯土房且保留有传统建筑的风貌,村落的房屋布局集中分布在村内溪流的两侧。

(二)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是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教授和他的团队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用于量化空间的方法,强调空间的关系而非内容。空间句法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分别是视域分析法、轴线分析法、线段分析法和凸空间分析法。这四种方法均是将空间抽象地表达成空间模型,再通过相关软件对空间模型进行计算,最后分析数据并得到空间关系。

对于布局紧凑的高田坑村,适合采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析法进行空间结构分析,其过程主要包括资料准备、建构模型、模型计算、数据解读四个阶段:首先,在资料准备阶段,收集高田坑村的航拍图像、Google地球影像等图像资料,借助网络媒体,通过当地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地方志、网络问卷等途径有效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从而对村落的社会功能进行探讨;其次,在模型建构阶段,利用AutoCAD软件将高田坑村的巷道空间抽象转译为轴线图,用轴线来简洁地概括村落的道路系统;再次,在模型计算阶段,将轴线图转换为DFX格式文件,并将其导入DepthMap软件中,对模型进行修改、调整并展开计算,生成各种量化关系图和数据;最后,在数据解读阶段中,通过对生成的关系图和数据进行解析,可以得到相关的空间结构特征。

二、高田坑村巷道的空间句法解析

将高田坑村的巷道空间抽象地转换为轴线空间。通过空间句法分析(图1)可知,村落的轴线共有125根,除了几根较长的轴线外,其他轴线都呈现短、杂、乱的特征。

(一)高田坑村的集成度

集成度表示空间系统中某一单元空间与其他空间联系的紧密程度。集成度分为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在空间句法分析中,全局集成度最高的空间构成了系统空間的全局集成核,在系统空间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高田坑村的全局集成度分析(图2)可知,轴线的颜色由红到蓝,颜色越暖代表集成度越高,颜色越冷代表集成度越低。全局集成度分析图中,暖色轴线覆盖了村落的主要道路,其中1号轴线是村落的集成核,因此其通达性、渗透性、公共性在村落空间中处于主导地位。集成核是村落道路系统中人流最大的部分,其功能价值高于其他空间,从而成为村落的中心活动区域,在村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体来看,村落集成度较高的轴线主要分布在村落主要道路空间以及村口位置,集成度较低的轴线则主要分布在村落的边缘区域以及村民的居住区域。

从R为3步深的局部集成度分析(图3)可知, 1号与2号轴线在系统空间中有较高的局部集成度,这些轴线基本上覆盖并串联起村民的交流活动等公共空间。其中2号轴线的颜色最暖,是局部集成度最高的轴线,意味着该空间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和通达性。与此同时,2号轴线是村落中最长的道路,连接了村落的入口空间以及村落的内部空间,是通往村落内部空间的重要通道。

通过以上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分析可知,1号与2号轴线的空间通达性较好,因此该空间更适合被作为公共空间。将全局集成度和局部集成度的相关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表1)可知,村落的局部整合度的平均值远高于全局整合度的平均值,反映了高田坑村的整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此外,局部整合度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较大,反映了村落的各空间存在差异,空间结构组织较为不合理。

(二)高田坑村的可理解度

可理解度表示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的相关度,用来衡量人们对空间的感知程度。其中,X轴、Y轴分别表示全局整合度值、局部整合度值,R2表示可理解度值。高田坑村的可理解度值R2为0.776564(图4)。R2越接近0,村落的空间可理解度越低;R2越接近1,村落空间的可理解度越高。因此,从R2的数值上来看,高田坑村的可理解度数值相对来说较好,即村落的空间系统较为清晰,人对该空间的感知程度较高。结合村落实况发现,村落中有一条水系贯穿村落的南北方向,村民的很多活动都围绕这一水系展开,所以村落的空间结构形态与水系是息息相关的。村落水系结合村落的主要道路布局,给予了村落较好的辨识度,提升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因此高田坑村具有较好的可理解度。

(三)高田坑村的连接值

连接值表示单元空间相连接的节点数值。某一单元空间的连接值越高,说明该空间与周围空间的联系越紧密,空间渗透性越好,对周围空间的影响力越大。在空间句法分析中,颜色越暖则联系越密切,颜色越冷则联系越疏远。由高田坑村的连接值分析可知(图5),红色的轴线和黄色的轴线各一根,其余轴线均为蓝色和绿色,整个轴线系统主要呈现出冷色多于暖色的现象,说明村落各个空间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因此高田坑村的空间整体连接值较低。结合村落实况可知,高田坑村的地势有很大的高差,使得村落内部空间较为复杂,连接值较低。

(四)高田坑村的控制值

控制值表示某一单元空间对与之相连空间的控制程度。通过控制度分析(图6)可知,村落主要呈现冷色较多暖色较少的现象,表示高田坑村中各个单元空间的相互控制程度较弱。颜色越冷说明控制值越低,反之则控制值越高。2号轴线连接周边较多的断路式空间,且为连接村落内部空间的唯一道路,因此2号轴线的控制值最高。

(五)高田坑村的选择度

选择度表示在整体空间系统内任意两个单元空间之间的最短路径所需经过的次数。选择度较高的轴线其颜色越暖,也说明此空间具有较大的吸引交通的潜力。同集成度一样,选择度也有全局分析和局部分析:局部选择度表示局部空间里最短路径的可能性,全局选择度则表示整体空间里最短路径的可能性。

通过对村落轴线模型进行全局选择度分析和半径为3米的局部选择度分析发现,半径设定不同,村落内选择度较好的道路空间也有所不同。从高田坑村的全局选择度分析(图7)和局部选择度分析(图8)可知,选择度较高的轴线依然是村落的核心空间。全局选择度最高的1号轴线与集成核轴线为同一条轴线,说明此轴线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村落整体连接性、通达性较好,适合发展商业和服务业。局部选择度最高的轴线是2号轴线,说明该空间的人流较大,是村落通行的核心空间。因此,1号与2号轴线既是通往村内空间的必经之路,也是可达性最高的街巷。

三、高田坑村的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以高田坑村为例,本文利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有了更加理性和直观的认识,并研究了其空间结构形态,通过各种参数模型分析其空间,以此为依据提出优化策略。

第一,适当拓宽路面,增加道路景观。由于村落的道路等级不明确,内部空间的通达性较差,部分边界区域会出现断头路的现象,使得村落的连接度较低。为了提升高田坑村道路的通达性与连接度,可以对部分道路进行改造和设计,依据正常需求适当拓宽路面,同时增加道路景观来提高道路的辨识度。

第二,增设空间标识设计。目前村落的可理解度较好,有很好的辨识度,但仍需继续提升。为了提升整体辨识度,可以增设系统性的空间标识设计,不仅可以方便游客辨识道路,而且可以很好地分散人流,缓解村落中主要道路空间的交通压力。同时,空间标识设计也有助于村落景观节点的美化。

第三,恢复水系生态。水系对于高田坑村是一个重要的景观元素,并且通过空间句法分析更加证实了水系对于高田坑村空间结构的重要性。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发现当地村民与水系的互动是十分密切的,但是目前水系植物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缺少管理与维护。因此,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水质及保护当地村民与水系的互动,需要对河道进行清理,同时也需要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水系的生物链,从而构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景观水系。

第四,增设公共交流空间。通过空间句法分析发现整个村落的连接度较低,村落中有公共交流属性的空间较少。交流空间是人类心理需求发展的必然,也是促进当地文化信息交流、感情联系的场所,而且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可以提高村落的开放性、连接度和渗透性,促进村落各个空间结构上的融合。因此,需要借助景观设计的手段来增设村落的公共交流空间。

第五,增设商业服务产品。由空间句法分析可知,1号轴线是村落的集成核,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在集成核周边开发适当的商业服务产品,可以充分开发空间的特性和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根据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的相关政策要求,可以考虑在集成核附近开发特色民宿,以此来推动村落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

四、结语

空间句法作为一种“足不出户”的量化分析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特殊时期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关系,探究传统村落空间深层组织规律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利于我们研究传统村落以及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本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本次研究仅仅运用了轴线分析法,而未用其他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因此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其次,轴线分析法只是对空间平面化的概括,而高田坑村的支巷随地形而建,起伏曲折,有较多的地势高差问题,因此导致轴线图中各个空间关系的呈现并不精准;最后,空间句法容易忽略非物质的因素,因此建构的空间模型概括不全面。总之,空间句法虽然缺乏定性研究的灵活性,但是可以用其对乡村的空间结构进行理性的判断与分析,从而为乡村规划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希利尔.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2]徐会.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南京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大学,2015.

[3]陈驰,李伯华,袁佳利,等.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以杭州市芹川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8(10):234-240.

[4]袁媛,李鹏宇.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初探:以鄂东麻城市深沟垸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12):212-213.

[5]徐会,赵和生,刘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句法研究初探:以南京市固城镇蒋山何家-吴家村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6(1):24-29.

[6]马庚,王东.空间句法下传统村落空间传承及保护的量化评判:以“古苗疆走廊”报京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5):75-81.

[7]张立恒,康美.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认知研究:以毕克齐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4):88-92,104.

[8]王倩.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8):69-70.

[9]卢雯韬,秦华.空间句法理论下传统村落空间解析与优化:以贵州黔东南报京村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20(5):26-35.

[10]韩承志,钱双宝.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村落街巷空间形态分析:以桂林市褚村为例[J].住宅科技,2020(6):63-66.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陈雨荷

第二篇: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综述

[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形式。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诸如地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经济学等都对城市空间结构有所研究。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故难以形成统一的概念表述。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国内众多学者认同把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城市外部空间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文章基于区域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综述,探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并对其简要述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9106020202M75

[作者简介]夏艳婷,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理论与政策,广西桂林,541004;翟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规划与发展战略,广西桂林,541004

城市空间结构是由诸多机制驱动形成的,而城市经济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动力。在现代工业生产制度下,产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的功能,进而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城市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因为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具有相互制约的密切耦合关系,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功能和性质,而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效率反作用于城市产业要素的集聚,甚至影响着城市产业空间布局路径。所以,从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互动的视角剖析城市空间结构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一、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研究建立在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早期的研究是以宗祠、广场、王府、市场等为核心的空间结构,主要以静态形式为主。20世纪初期至50年代,城市空间的新结构出现,人们转而研究城市空间功能。20世纪60~90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侧重于聚居行为、生态环境等人文关怀方面。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城市空间结构向区域一体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随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学者们对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一)产业结构研究

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种条件作用下所形成的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空间组合。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有产业分类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及产业布局理论等。而与城市发展最相关联的就是产业结构变动规律,这方面较有影响的研究是配第-克拉克定律及其库兹涅茨的产业变动理论。西方在城市发展的研究上,揭示产业结构变动与城市化是互动的,在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上主要有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模式及其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模式;并从大都市发展与大城市郊区化的研究角度,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第三产业成为社会的主流,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巨型城市带形成。

(二)土地利用结构研究

西方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从土地利用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相关联的角度,并主要以三大学派为线索。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生态学派,以人类生态学、古典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利用的空间形态及其演进模式。代表模型有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Hoyt的扇形模式以及Harris和Ullman的多核心模式。随后是20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经济区位学派和社会区位学派。经济区位学派以新古典经济学位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利用的区位经济模式及其发展方式,其中以单中心模型、外在模式及其动态模型为代表;社会区位派则以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土地利用者的行为模式及决策过程,代表模型有决策分析模型及其互动理论。政治区位学派产生于20世纪70、80年代,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权利的空间分布模式等,并以结构主义、冲突学派、管理学派为代表模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GIS技术、遥感信息系统等先后应用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研究中。

二、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局限于留学归国人员对西方理论的介绍与引进。直到80年代以后,社会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时经济学、地理学、建筑学及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兴起了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热潮。研究大致分了三个阶段:80年代初期到末期,主要集中在传统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进程上;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城市商业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结构有了一定进展;而到了90年代中期后,城市内部经济空间结构一些领域成为热点,有了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城市产业结构等相关方面的研究。

(一)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孙世界、刘博敏在其所著的《信息化城市》中指出,信息产业在城市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其就业人口在城市产业中也占了主导地位。信息产业作为高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呈现专门化街区发展,在用地结构上也集产业用地与商业用地于一体,空间分布表现出两个明显的趋势,即集中区位和分散区位。江曼琦(2001)在其《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中认为,城市经济活动最终要落实到空间上,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必然影响到城市空间布局。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发展,城市各种内部经济活动联系愈加紧密,在空间布局上趋于分散。王磊(2001)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高效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依靠于产业结构比例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指出城市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经济功能,进而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二)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顾朝林(1999)利用20世纪70、80和90年代3个时段北京市土地利用资料进行土地利用/覆盖研究,分析其变化机制。北京土地利用变化的形式主要以轴向扩展、卫星城建设、工厂郊迁等为主,表现为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变。崔功豪、武进(1990)以南京和苏、锡、常等城市为例,对其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城市边缘区用地形态和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

刘盛和等(2000)应用GIS技术对1982~1987年间北京市土地利用进行了空间聚类和历史形态分析。王浒等(2000)以遥感影像及其分类结果为原始数据,应用GIS提供空间分析功能,对深圳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张新长、杨大勇等(2002)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基于时间序列的OLS模型预测,以广州市边缘区的海珠区为实验研究区,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变化过程等进行了分析。陈志(2006)以武汉市为例,运用熵值法原理并借助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武汉市1990~2003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演进动态进行了分析。

(三)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

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存在着对应关系,两者的发展变化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进而反映出社会的发展程度。我国学者对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刘运通等(2002)以珠海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珠海土地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指出土地利用结构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状况,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徐萍(2004)以南京市为例,对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作了研究,分析如何配置土地资源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结合南京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分析南京市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一些对策。马东生(2007)介绍了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概念,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量变和质变的演变进程以及城市产业间土地资源利用作了实证分析,最后就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双优”提出一些建议。杨宇(2008)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了成都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双优化”的一些建议。叶延琼等(2008)分析了梅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并以1997~2006年间的梅州产业结构作了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达到产业结构与土地资源配置“双优”的对策措施。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一)城市产业结构研究

1.西方学者对城市产业结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观点,发展逐步完善。从静态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动态研究,从三次产业内部的调整研究扩展到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进的关系研究,研究由浅入深,范围由窄到广。西方学者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是西方学者对城市产业结构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对较少。

2.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进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因为城市经济学相对于主流经济学发展相对较晚,学者们对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进的研究还散见于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经济学等领域中。但我国城市经济学界的学者对城市产业与空间布局已有所研究,并以具体城市为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揭示产业结构与内部空间结构的关系。

(二)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1.西方学者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问题由城市土地利用的自然空间、经济空间延伸到了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研究重点由静态的空间结构扩展到了动态的空间结构演进。对土地利用的识别由单一的经济因素扩展到经济的、社会的等多因素的综合。而且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研究,诸如GIS技术、遥感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等。但是西方早期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的模型与现实不太相符,现实中不可能完全按照同心圆模式发展,而之后的多核心模型相对接近现实。

2.我国城市土地利用问题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而产生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土地的扩张,城市土地问题成为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我国学者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城市土地利用问题,诸如GIS、遥感技术,还有结合灰色关联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一项长足的进步。而且我国学者根据具体城市土地利用的状况实例,对城市规模扩张后的城市边缘区、开发区及城市新区的土地利用也有了一定研究。但也要看到我国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集中在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经济区位、空间形态与扩展方面,缺乏对城市土地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区位经济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研究

1.西方学者对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理论研究较为深入,还运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对土地利用进行了定量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西方学者在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方面研究甚少,对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上也较少涉及,研究大多在理论上,对实证上的研究不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综合体系。

2.在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方面,我国学者以具体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城市产业结构有着相关性,城市土地利用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状况,产业发展以土地为物质基础,两者的关系对城市空间结构有着较大的影响。并以研究对象为基础,对城市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的状况作出实证分析,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城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学者大多是对发达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演进,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目前对不发达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关系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及产业结构的发展研究较少涉及,对城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影响研究也不多。

[参考文献]

[1]Alex Anas, Richard Arnott, and Kenneth A. Small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8 .

[2]Edwin5.Mills&BrueeW.Hamilton,Urban Economies (Fourth Edition),London: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1989.

[3]Anas, Alex.Genera] Eoui]ibrium Models of Poly-centric Urban Land Use with Endogenous Congestion and Job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6 .

[4]Bertaud, A]ain.Measuring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Urban Land Use Regu]ation:A Simp]eMode]with an ADD]1cation to Ma]aysia.Journa] of Housing Economics, 2001.

[5]Man Cho. Congestion effects of spatial growth restrictions: a mode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Real Estate Economics, 1997.

[6]Capozza D, Helsley R W. The fundamentals of land prices and urban growth[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9.

[7]冯健.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张敦富.城市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9]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0]郑新奇.城市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张忠国.城市成长管理的空间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2]崔功豪,武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以南京等城市为例[J].地理学报,1990,45(4).

[13]顾朝林.北京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4).

[14]欧阳南江.2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城市内部结构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1995,15(3).

[15]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城市规划汇刊,1997,(6).

[16]陈鹏.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及其启示[J].规划师,2006,22(10).

[17]刘盛和,吴传钧,陈田.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1).

[18]吴郁玲,曲福田,姜海.江苏省土地开发利用集约度的诱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

[19]邹伟,吴群,曲福田.现代物流: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1).

[20]刘彦随,邓旭升,甘红.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态势及优化政策[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3).

[21]冯科,吴次芳,刘勇.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PSR与主成分分析的视角[J].中国软科学,2007,(2).

[22]冯志佰,周冠夫,张革红.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规划师,2008,(12).

[23]王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1,(3).

[24]袁丽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地结构演变及其驱动力机制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3).

[25]李培祥.城市产业结构转换与土地利用结构演变互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 .

[26]叶延琼,秦钟,章家恩,肖红生.梅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 .

[27]张志斌,李雪梅.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2).

[28]徐萍.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以南京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04.

[29]马东山.城市产业结构与土地资源利用关系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

[30]杨宇.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四川农业大学,2008.

[31]潘涛,罗颖,潘裔莎,王涛.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

[32]刘运通,张争胜,等.珠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

[33]王洪渠.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4]陈志.武汉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演变及动力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2006,28(3).

作者:夏艳婷,翟 宁

第三篇:产品结构变动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效应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携程旅行网上的旅杭游记进行阶段对比分析,研究旅游产品和旅游流空间结构的相对变动关系,说明了产品结构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并提供了一种由旅游流空间结构入手,剖析旅游产品结构缺陷,再通过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市场——产品对应分析途径。

[关键词]旅游流空间结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效应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和方法

1.1 研究现状

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主要指游客流的空间结构,是旅游行为空间模式研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消费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对旅游流的研究主要以对旅游者的宏观流动特征的分析为主,例如吴必虎对上海市民出行距离衰减现象进行了分析,丁正山对南京国内旅游流时空演变的研究等。旅游者的具体空间行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其中蒋志杰等以意象草图的方法分析旅游地空间意象;周尚意等则以苏州游客调查资料为基础,设计了显示旅游群体线路选择差异性的指标TRDI,从而为旅游业经营单位设计旅游线路和旅游者选择适当的旅游线路产品提出建设性的方案。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携程网(http://www.ctrip.com/)上从2000年1月到2005年2月8日5年多时间旅杭游客发表的201篇游记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杭州旅游产品变革前后旅游流空间结构进行对比,以揭示产品结构与旅游者的空间选择的对应变动关系。携程游记主要由具有一定网络经历的散客发表。随着网络的发展,这一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在散客市场中越来越具有代表性,而且这一群体对不上网群体及团队游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引领性。在这一群体中所出现的旅游消费结构的时空分配特征在其他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可以认为这一样本具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

2 旅游产品结构变动的旅游流空间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2.1 杭州旅游产品结构变动阶段划分

本文将所掌握的201篇游记分拆到两个阶段中去,即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下称为时段A)4年时间的106篇游记与2004年1月到2005年2月8日(以下称为时段B)的95篇游记。两个时段的划分是由于在这两个时段间杭州旅游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2年10月杭州南线全面开放,2002年10月雷峰塔重建,2003年10月环湖七大公园免门票,2002年12月西湖西进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和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成开放,2003年5月西湖天地第一期建成),是杭州旅游产品结构的一个激变期,对游客空间选择行为可能会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这些游记具有较好的回溯性和详尽性,因此其结果比一般的抽样调查要准确,同时由于在各时间段内杭州旅游环境的变化尚较为缓慢,因此可以假定在各自时间段内旅游流空间结构具有较为一致的特征。在分析方法上,由于这201篇游记涉及一日游至三日游多种不同类型,在这里近似的将单个游客的行程视为连续选择的过程,忽视其日间安排的差异性。

2.2 A时段杭州旅游流空间结构剖析

2.2;1 旅游流空间格局分析

分析A时段游客行为,可以发现当时的杭州旅游存在明显的景区景点间的冷热不均。这106篇游记共涉及杭州50余个景点,经处理后的景点共计46个,对其到访数分析,使用弗朗西斯·沃尔克人口分布重心公式:

其中,X、r为国内旅游人口重心坐标,用经纬度表示,n为到访旅游景点数目,X、Y分别为各到访旅游景点或景点中心的坐标,户为各景点到访人数。

计算时段A杭州市区国内旅游重心为E12009'00”,N30‘14'33”,而按照杭州资源普查数据计算得出杭州市资源重心为E119‘47,03”,N30‘02,55”,两点间存在一定偏离,说明旅游消费的空间结构和资源的空间结构不相对应,图1中的洛伦兹曲线也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2.2.2 旅游流网络分析

在很大程度上,是旅游引力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了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不均衡。伍德赛德和麦克唐纳(Woodside and MacDonald,2002)曾提出旅游消费系统,指出旅游决策的延续性,即上一个决策影响到下一个决策。反映在旅游行为空间分配上,则表现为对上一景点的选择会影响下一景点的选择,其主要影响因子为当时各因素(包括资源吸引力、旅游产品类型、区位、所需游览时间、个人偏好等)综合影响下的各景点引力的大小,由于这种引力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同时各景点引力相互影。向,因此游客游程的选择和转换异常复杂,这种复杂性是造成游客空间选择总体复杂性的主因,导致了不均衡的区域旅游转移矩阵,并由此形成各种级别不同的旅游流,造成旅游流网络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均衡。

将A时段游记中的个人旅游流汇总出旅游转移矩阵,可以发现杭州目前存在白堤一苏堤、九溪一龙井两股极大双向旅游流,灵隐一岳庙、湖心一白堤两股极大单向旅游流,灵隐一湖心、白堤一湖心、苏堤一湖心、岳庙一白堤、岳庙一湖心、湖心一花港、花港一苏堤、雷峰塔一苏堤等较大单向旅游流,以及若干小旅游流。这些受各景点不同引力作用而形成的大小不等的旅游流的总和,构成了杭州国内旅游的旅游流网络,其中以最大可能游径上每一点的最大及次大转移概率划分一级旅游流、二级旅游流,见图2。

图2所示旅游流网络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旅游流过于集中在环西湖一带。

2.一级旅游流过多,表示旅游流在某几个景点间转移较为频繁和集中。

3.南北旅游流间没有明显旅游流存在,形成一定断裂,导致旅游流不能形成由南向北的转移,旅游流网络呈现北密南疏、东密西疏的格局。

4.西南片旅游流几乎为空白,从散客旅游流来说,杭州旅游仍以西湖为中心,杭州旅游尚未跨人“钱塘江时代”。

2.2.3 空间结构缺陷的产品根源剖析

旅游引力的不均衡尽管受多种因素影响,但主要根源来自产品结构。谢彦君对旅游产品的定义为: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的愉悦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的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以是否含有人类专门为旅游目的而投入劳动来区分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可以发现旅游产品对资源的约束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1.产品与资源量上的不匹配

在资源分类和国家标准中,有“附加值”一项,包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这一评价因子,在实际的对杭州旅游资源普查和评价的过程中,将所有已开发景区景点及文保单位等视为已有环境保护措施,在这里粗略地用此一项的得分考察杭州旅游资源的开发状态,显然这一指标的尺度稍宽,还存在大量已

有保护措施但未用作旅游用途的旅游资源,例如大量的文保资源,因此由此筛选出的已开发资源即旅游产品数量有过宽倾向。尽管如此,旅游产品与资源的数量间仍有较大差距。以杭州旅游开发程度最高的市区为例,普查数据显示,杭州市区8个区的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1391项,而形成产品的仅有372项,开发率仅为26.7%。这一低开发率部分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因为并非所有旅游资源适合在目前开发成旅游产品,但仍存在大量适合开发而未形成产品的资源。显示在空间上,则表现为产品与资源分布上的不匹配。

2.产品对资源的分割

传统的独立型旅游产品的存在客观上对区域旅游资源具有分割作用,因为旅游资源的产品化需要投入专门劳动,需要有特定的产权安排,也需要维护相关利益者的剩余索取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以门票的形式来体现这种产权;而旅游产品作为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一般使用围墙来屏蔽搭便车现象,这种种安排造成了旅游产品对资源的分割。

2002年以前的环西湖旅游就充满了这种分割。由于环湖旅游产品繁多,单收门票产品包括花港观鱼公园、曲院风荷公园、杭州花圃、柳浪闻莺公园、孤山公园、老年公园、原少年公园等,几乎将整个沿湖地带完全分割,这种源自产品的人为分割打破了整个西湖旅游产品的完整性,一方面对游客游程造成挤压,游客被迫作最重要景点间的跳跃式的转移。由A时段旅游流网络来看,苏堤一白堤一湖心的直接跳跃量大而频繁,三地间旅游通道负荷极大;另一方面,环湖大片面积的占用也造成环湖路的交通量过大,直接影响整个杭州旅游交通的顺畅性。这种不顺畅造成游客移动时间和移动路程的不对应,从而形成旅游流空间结构的不均衡。

3.产品组合方式的限制

现有旅游产品的分布在空间上、文化上、历史上都疏密不一,造成某些旅游产品和其他产品具有一定的疏离性。例如从整个杭州市区旅游版图来看,九溪、龙井、虎跑、六和塔形成的西南片旅游产品群与环湖旅游产品之间即存在空间上的疏离;西南片旅游产品具有空间上的集聚性,但在文化上,六和塔又和九溪、龙井等生态文化为主的旅游产品有一定区隔;未来世界、杭州乐园等新兴景点又与这些景点在空间上、文化上、历史上割裂。这种种疏离反映在旅游流上就体现为明显的空间转移上的割裂,环湖旅游流与西南片旅游流交流较少,六和塔与九溪等景点间的旅游流交换不多,几个新兴景点则几乎完全孤悬,形成旅游飞地。

如果依托于良好的产品组合,可以减少现有产品空间、文化、历史上的断裂对旅游消费时空结构的影响,因为良好的旅游产品组合可以凭借其良好的主题性,打造游客独特的体验走廊,具有引导游客突破资源在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突破景区间复杂的引力场,使游客均衡消费各空间地段旅游资源的功能。然而尽管杭州旅游依附于错综复杂的地文脉,但明确的主题性旅游产品组合却不多。旅游产品组合的匮乏,使得游客旅游消费受客观条件影响较为严重。

2.3 杭州旅游产品优化效应对比

A时段内,旅游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有杭州南线全面开放,雷峰塔重建,环湖公园免门票,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效应,西湖天地第一期建成等。下面试图分类考察这几大产品措施对旅游消费方式的影响。

2.3.1 南线效应

从旅游空间结构来看,西湖旅游一直呈现一种北热南冷的格局,南线游客量每年比北线少300万人次,与北线4位游客/平方米的游客密度形成鲜明对比。2002年2月20日,杭州市西湖南线整合工程启动,同年10月1日建成开放,至此,杭州西湖南线开始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的形态,产品逐步与资源对应起来,相应的效果见图7,H点已成为西湖东南部具有强大放射和吸收功能的重要旅游节点。

两个时段南线流出流入量相差很大,下面进一步考察其流向,两个时段南线向各景点转移的概率见图3。

两时段的明显不同是,A时段游客倾向于从南线集中流向白堤苏堤湖滨等邻近区域,流动方式为短距离流动;B时段流动方向则较为分散,其中稍大概率旅游流流向云栖、西湖天地、六和塔、河坊街等地,涵盖近、远、新、旧等各类景点,体现了其辐射力的增大。

继续考察其流入概率如图4,从流人来看,A时段只有湖滨、苏堤、湖心3个邻近点有明显旅游流流人,B时段则有河坊街、花港、灵隐、苏堤4点,其中灵隐距离较远,说明了南线对远距离景点引力的增强,结合其现有产品结构,这种引力的增强所带来的正是旅游空间、内容、层次的优化。

2.3.2雷峰塔效应

“雷峰夕照”,宋代以来一直是“西湖十景”之一,至1924年倒塌。自明以来,雷峰塔给人留下的意象已是“残照”的形象,矮壮的形象,而这一形象是与明以后的历史相融合在一起的。但重建的雷峰夕照景区占地8公顷,新雷峰塔使用的是宋以前的建制,明以后的被人所熟知的形象已完全不见,从历史资源的角度来讲,这一大段在雷峰塔发展序列上最重要的历史在产品化的过程中被摒弃了,而古塔的过于现代化也广为人所诟病,尽管新雷峰塔是以一个景区的形象出现的,但其核心部分产品化过程中与资源的偏离使整个新景区难以被有效的支撑起来。同时作为西湖南线唯一重要的收门票景点,其对南线旅游还可能产生分隔作用。

从样本中来看,A时段和B时段中流入及流出雷峰塔的散客旅游流都极其微弱,而更重要的是,在两个时段中,都看不到雷峰塔与周边南线景区的互动,详见表1、表2。

结合雷峰塔开业以来所取得的业绩及其在分析文本中所获得的并不算好的评价来看,我们相信由于复原后的旅游产品与原有资源差距较大,其价值甚至相比其原有隐性状态有较大下降,因此其业绩应主要由包价旅游驱动,散客旅游即使存在回头率也非常低,从而形成杭州旅游的“团队孤岛”,同样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稍早开业的宋城。在这里,企图放松旅游产品相对资源约束的努力由于不当的开发方式相反成为了资源的第二重约束。

2.3.3 环湖免门票、杨公堤景区、新湖滨景区效应

西湖七公园免门票的最大结果是得以拆除景区间的围墙,形成了完整的环湖旅游产品,从而去除了对旅游产品的人为分割,减少了核心旅游产品与相关旅游产品的分离度。而显然湖滨景区的更新也属于这一变化中的重要一环,在这一变化中,旅游产品的公共性得以体现,反映在旅游消费方式上,表现为游客对西湖的游法的选择更为多样化,受限制更少,同时也形成了更丰富多样的产品组合,对比前后的旅游流网络图,以下几个变化极有可能是由这一旅游产品结构的重大变化而造成的:

1.白堤、苏堤和湖心的巨大旅游流交换被拆散,形成多股多指向的稍小的旅游流的组合,降低了对特定场所及通道的负荷。

2.七大免票景区成为兼具通道功能的景区,降低了游客对环湖路的过度占用。

2.3.4 西湖天地效应

杭州的旅游休闲长期以来有两大缺陷。一是高档旅游产品不多,大众旅游特征明显;二是夜游景点不多,日可利用旅游时间不多。西湖天地以一个高档旅游区的形象树立在西湖之滨,一方面提升了杭州旅游产品的总体档次,丰富了旅游内容;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湖边夜间重要旅游点之一。从游记文本上分析,第一,西湖天地已成为南线新兴旅游点之一;第二,西湖天地的游览主要发生在夜间;第三,以纯粹的游览为主,消费不多。由于时段A中西湖天地才刚建成,这里只分析时段B中的旅游流。

从图5所示旅游流网络图来看,西湖天地已初步形成与灵隐及南线间的两股双向旅游流,其中灵隐一西湖天地流为长距离旅游流,吸引旅游流由西向东、由东向西作大范围的转移,显示了其较大的引力,对部分游客来说,西湖天地成为其游览西湖南线的首站。

西湖天地的流入与流出概率都比较集中于几个点上,从流出概率来讲,西湖天地主要是作为游客整个游程的最后一站而存在的,再一次说明其旅游功能以夜游为主,而其流人来源主要是南线及灵隐,没有游客将其作为游览的第一站,说明其主要是一个终点型旅游地,而在A时段中,湖心承担了唯一的较为集中的终点功能,而湖心长期以来是一个仅在白天开放的景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杭州在当时无夜景可赏;而在B时段中,具有终点功能的景点演变为白堤、苏堤、河坊街、西湖天地、南线等多点,都为夜晚开放景点,而湖心已不具此功能,说明了游客日游览时间的延长。

2.3.5 总体优化效应分析

以上各项旅游产品变革造成的杭州旅游产品结构的变化形成了其对旅游流空间结构的总体优化。计算时段B国内旅游人口重心为:E120*08,03",N30’14'33”,与A时段的重心相比,正在缓慢向西向南即向杭州市资源重心(E119~47,03”,N30‘02,55”)靠近。

时段A、B的景点集中度对比见表3。

两时段的洛伦兹曲线比较见图6。

显然景区间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已大大改善,旅游流空间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图7为时段B的旅游流网络图。

与A时段图作比较,其特点有:

1.数量大而集中的旅游流显著减少,代之以多中心发散式的小旅游流,这一点以从灵隐向外转移的情况最为明显;

2.旅游流重心向南偏移;

3.南线旅游流趋密;

4.东北、西南旅游流开始对接;

5.东南部旅游仍为空白,说明钱塘江时代尚未来临。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携程网上游记的文本分析,发现确实存在一个与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应的旅游流空间结构,旅游产品结构的缺陷可以在旅游流空间结构上找到印证,旅游产品结构的变动也会反映到旅游流空间结构上。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偏离,会使旅游消费在时空分配上难以对应;旅游产品的人为分割会影响旅游体验,阻隔旅游流;旅游产品组合的匮乏会使旅游流产生某种不益的偏向。旅游产品结构的变革,包括使旅游产品与资源相对应的努力,旅游产品的整合以及旅游产品组合的丰富化都将有效地改善旅游流空间结构,优化旅游消费格局。

同时,本文提供了一种由旅游流空间结构人手,剖析旅游产品结构缺陷,再由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人手优化旅游流空间结构的市场——产品对应分析途径,尽管在这其中省略了对旅游者心理结构对消费结构的影响的分析,限于篇幅,也没有对旅游消费时空分配不均的负面效应进行详细的分析,但这样的一种途径对于很多纯粹的资源论者来说无疑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 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金 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设计本科论文范文下一篇:程序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