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日语论文范文

2022-05-17

小编精心整理了《雪国日语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文章调查目前市场上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材出版情况,梳理基础日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对基础日语教材出版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编写特征。最后,文章从开发立体化、数字化和多元化教材等方面为今后基础日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第一篇:雪国日语论文范文

“雪国列车”在现实中能实现吗?

火车作为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传统交通工具,与科幻的交集并不是很多。说起火车与科幻,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美队”克里斯·埃文斯2013年主演的电影《雪国列车》。今年上半年,由詹妮弗·康纳利主演的电视剧版《雪国列车》如期上映。至于评价嘛,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评分只有6.7,并不如电影反响热烈。尽管如此,该剧的第二季也已经预定在路上了。

在漫画和电视剧的设定中,整个世界处于严寒之中,地表已无生命痕迹,人类文明在一列共有1001节车厢的火车上延续。“雪国列车”上等级森严,不同等级的车厢象征了不同的社会阶层。火车由特殊的所谓的“永动机”动力驱动,周而复始地环球行驶。

“雪国列车”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其实用性,故事的重点在于禁锢在列车上的人类文明,而不是其中并不严谨的技术细节。那么在人类现有的铁路科技树上,在不考虑剧中极端严寒的气候条件下,制造并运营拥有1001节车厢和必须持续环球运行的“雪国列车”,存在哪些阻礙呢?

1001节车厢——长魔的限制

雪国互!I奎的长度

雪国列车的设定中,火车有1001节车厢。根据网络词条对《雪国列车》中“工程”部分的描述可知,雪国列车每节车厢可能长达65米,整列车长度超过65公里。

现实中的火车有多长?

我国的普通客车通常由15~20节车厢组成,每节车厢长约25米,加上火车头最大长度为500多米;大多数高速动车组列车为8节或16节车厢编组,最长的是17节车厢的“复兴号”,长度约440米。相比之下,货车的长度就比较灵活,普通的货运列车车厢能达到50节,长度为800米左右。

超长列车一般出现在货运重载铁路上。如我国大秦铁路(大同一秦皇岛)的运煤专列,最大能够实现3万吨货物运输,由4台机车牵引320辆货车,总长度3971米。而世界上最长的火车出现在澳大利亚的纽曼山一海德兰铁矿石运输铁路上,由8台机车牵引682节货车,总长度达到7 353米,能运输9.9万吨货物。即便如此,它们也与雪国列车差了一个数量级。

什么限制了火车的长度?

站台及其轨道长度

如果火车长度不断加长,超过火车站站台附属轨道的长度,一部分车厢就无法停靠在站台上,而且会占用道岔及公共部分的轨道,影响其他列车通行。这个长度限制在铁路行业有一个专业的术语,叫“到发线有效长度”,火车长度不能超过到发线有效长度。

目前客运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度大多为650米,货运站长度长一些,可以达到850~1050米,所以普通铁路线上的客车和货车长度都有限。而前面介绍的大秦铁路和澳大利亚铁矿石铁路都属于专用重载铁路,其运输货品单一,中途没有或极少停站。这类铁路属于“深度定制”设计的线路,因此可以开行远超普通长度的列车。

那么是不是加长站台和到发线就可以加长列车了呢?很遗憾,已建成铁路的站台、到发线有效长度,列车最大长度,在铁路线路规划设计时就确定了,各项配套设施如车辆检修机构(车辆段、动车段)都是按照设计的列车长度建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后期加长几乎不可能实现。

当然,对于雪国列车来说,全世界只剩这一列不用停站的火车了,也就不用考虑长度对车站以及其他设施的影响了。

列车控制

现有的超长重载货运列车,牵引的机车并不是全都集中在前端,而是分成2~4组分散布置,像是把多节有火车头的列车再拼接在一起。这样虽然能够提升运输效率,但多台机车需要协同工作,这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无线通信和控制系统,把控制指令传输到后面的机车上,这样整个超长列车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运行。比如前面介绍的澳大利亚超长列车,虽然有8节机车分散牵引,但只需1名司机操控。牵引和制动控制都是超长重载列车控制的技术难点。

与这些“傻大黑粗”的重载列车不同,从剧集中看,雪国列车拥有与动车组类似的列车控制和网络系统。贯穿整车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的整体牵引、制动控制,但让60多公里长的列车每节车厢同步动作,对现实中的工程师们来说也是从未有过的考验。

环球运行——不能停车的困难

在《雪国列车》的漫画和影视剧中,列车周而复始地绕地球运行,因为特殊的动力系统也不能停车(生态系统会失去能量来源),在现实中,这就带来了很多问题。

磨耗部件

火车上有大量磨耗部件,这些部件工作时需要频繁接触,接触面材料因为摩擦不断损耗,直到到达限度而不能继续使用时需更换新部件。诸如车轮、闸片及制动盘等都属于磨耗部件。

车轮

火车运行时车轮与钢轨摩擦,车轮的直径也会随之逐渐减小。车轮的允许直径被规定在一个区间内,如果磨耗到这个允许区间的下限,就需要更换新的车轮。除了同钢轨摩擦,车轮还需要定期在专用车床上进行加工,以阪复其轮廓形状,消除内部金属缺陷,保持良好的车轮一轨道接触状态,车床加工也会造成直径减小。

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例,新车轮的直径为920毫米,车轮直径允许的下限为850毫米,直径相差了70毫米。这70毫米通常可以维持动车组运行大约300万公里(大概3-4年),相当于绕赤道转75圈。相比于车轮,车轴的寿命要长很多,因为它几乎不存在磨耗。车轴一般可以使用十几年。

如果增加车轮的磨耗区间,新车轮理论上够雪国列车运行好几年了,但实际上如果长期不在车床上进行“镟修”,车轮状态会快速恶化,很容易诱发严重事故。

闸片

火车的制动原理与汽车类似,靠闸片与制动盘或轮对踏面接触摩擦产生制动力(不同的是汽车制动靠液压驱动,火车靠气压驱动)。闸片的摩擦块材质比较软,制动摩擦过程中会逐渐损耗,磨到限度就需要更换新的闸片。以动车组为例,根据停站频率的差别,新闸片通常运行10~30万公里就需要更换了。

对于雪国列车来说,如何更换闸片是一个难题。不过雪国列车不需要停站,前方也没有其他列车,正常情况下都是匀速运行,所以闸片的磨耗速度应该会小很多。在剧中可以看出列车采用电机驱动,因而和动车组及电动汽车一样,可以进行电制动,也就是列车带动电机反转变成发电机,把列车的动能转化为电能。采用电制动可以进一步减少闸片磨耗,不过在速度较高时才能充分发挥,低速时还是需要闸片进行制动。

碳滑板

电力机车和动车组需要从车顶的高压线缆上获取电力,这个部件叫作受电弓。火车高速运行时,受电弓要和高压电缆接触摩擦,接触的部分叫碳滑板,顾名思义即主要由石墨制成的可以导电的“滑板”。石墨的硬度远小于铜合金材质的接触网电缆,因此其磨耗很快,而电缆几乎没有磨损。通常一根碳滑板可以使用大概10万公里。

对于雪国列车而言,并不存在受电弓碳滑板磨耗的问题,因为根据其设定,火车靠的是车头的特殊动力引擎而非外部电力驱动。

维护与保养

现实生活中,诸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复杂的交通工具都需要进行周期性的维护保养及偶发性故障的处理。铁路货车、客车、动车组均拥有基于运行里程和时间双重周期的定期检修体系(在2020年第5期《动车组的“4S店”——动车运用所》中对动车组的周期性检修有所介绍)。除了火车本身外,钢轨也需要定期测量、探伤、打磨,铁路附属的其他供电、信号、通信系统亦然。

在《雪国列车》的设定中,整个铁路系统都无法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出现故障也只能进行最基本的维修,以当前的技术能力,维持不了多久就必然会走向车毁人亡。当然这一点剧集中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体现——头车的“工程师”们多次强调虽然1001节车厢内拥有完善的生命循环系统,但工业是薄弱环节,很多终究会老化的零部件无法制造。

写在最后

虽然雪国列车的设定在现实中没有必要,也暂时没有技术能力去实现,但这并不妨碍故事本身的精彩。把人类社会禁锢在一个极为有限的封闭空间内,并且必须不择手段地前进,其实这与星际旅行、星际逃亡等题材在精神上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更为传统的载体来讲述末日的故事。

作者:库可

第二篇: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材出版刍议

【摘要】文章调查目前市场上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材出版情况,梳理基础日语教材的发展过程,对基础日语教材出版现状进行统计和分析,探究编写特征。最后,文章从开发立体化、数字化和多元化教材等方面为今后基础日语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关键词】基础日语教材;出版现状;编写方向

教材质量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中主干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核心课程。教育部颁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基础阶段为两年,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专科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依据,选用或编写适当的教材是高校教学的保证。教材编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在什么阶段学什么内容,还涉及如何让学生喜欢学、容易学等问题。基础阶段的日语教材题材应广泛,比例要适当,要注意实践性,以学校、家庭和社会等题材为主;适当选编包括日本文化、风俗习惯及科普常识方面的文章;语言应规范、生动、丰富,文章体裁应多样化,切实掌握好各种教材的难易度;教材应相对稳定,以便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全国高校日语专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下,除各大外语教材出版社不断编写和出版基础日语系列教材外,有些高校也根据自身办学特色编撰符合学校特色及行业特点的基础日语系列教材。文章在统计梳理我国基础日语教材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编写特征,并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一、基础日语教材出版现状梳理

曹大峰把我国大学本科日语专业教学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培养友好交流人才为目的,日语教学注重听说,重视语法句型;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培养专业人才和大学教师,提高日语专业知识能力为教育目标;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文化理解与沟通成为外语教育的热点和目的,这个阶段着重发展服务于扩大对外开放的日语教育;第四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学日语教育迅猛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国际化的人才成为日语教育的重要目的,日语教育进入面向国际市场的外语教育强化阶段。当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日语教育也将开启新时代,进入服务国家“走出去”,传播我国文化战略的现代化发展之路。由此,各出版社和高校更加关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笔者以日语、基础日语、综合日语和专业基础日语等为关键词在亚马逊、当当网、京东和淘宝等网站搜索出各年次出版的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课程教材,从1974年起大致有21个版本,共77本。

二、基础日语教材编写特点分析

1.遵循教学大纲,符合日语教学规律和学习要求

从1972年开始,我国高校逐渐开设日语课程,日语教材的开发也慢慢开始启动。1979年,国家颁布的《高等师范院校日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掌握语言和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准确熟练的听说读写译日语的技能。基础日语教材版次1—4的教材比较注重日语语法教学,培养日语语言基础知识。1990年,国家颁布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开始侧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这之后的基础日语教材开发在注重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句型等内容的同时,兼顾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2000年,国家出台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修订)》将教学目标定为“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各高校和出版社更加关注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提高。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布,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各类涉外行业、日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需要。

基础日语的教材开发均是在国家颁发的日语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指导下不断完善与更新的,体现了日语教学规律和外语学习要求。

2.出版社主要是外语教材出版社,编写团队以中方日语专家为主

在我国基础日语教材出版中,出版社主要是外语教材出版社,编写团队以中方日语专家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日语的原版教材开始进入我国,日本学者来我国高校任职以及我国日语教师到日本进修交流越来越频繁。中日专家合作编写教材也是交流方式之一,日本学者开始指导、参与我国日语教材编写工作。比如,《新编日语》(1992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周平、陈小芬主编,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森田良行指导,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宏教授和日本加藤明先生審阅。进入21世纪,多数基础日语教材实行了中日合作编写的方针,开发团队由中日双方日语专家共同组成,以中方编写团队为主。

无论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还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日语与汉语都有巨大差异。比如,日语在会话中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在句尾的终助词表达方式上非常丰富。如果没有日方专家、学者的参与,我国编写的教材内容可能就会显得不地道。我们在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根据学习者母语的不同其实会产生不同的便利和难点。那么,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在哪些方面更容易学,在哪些方面更困难,作为母语为汉语的中国专家、学者应该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3.教材开发以纸质为主,配套学习资料不断顺应时代发展需求

2003年以前的基础日语配套教材以纸质教材为主,从1992年的《基础日语》开始附带录音带材料,且录音带并不是一册书配一盒磁带,而是以高校为单位附带少量的录音带,学生只有复刻录音带才能练习听力。录音带存储量不大,一册书需要2盘磁带,也不方便携带。2006—2015年,这10年间的基础日语配套教材是“纸质教材+同步练习册+MP3光盘(或CD光盘)”。同步练习册与教材配套使用,与课本内容一一对应,一般包含课文相关文字、词汇、语法,以及听力练习等,并设有单元练习和总练习。配套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结构合理,有助于巩固学习效果。MP3光盘(或CD光盘)一般都附在纸质教材的后面,每本教材附带一个光盘,学生可随时下载,其存储量较大,携带方便。2016年至今,最后三个版本的基础日语配套教材是“纸质教材+同步练习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等。多媒体课件更加适应立体化的教学需求。通过在移动APP上配套更多的移动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并更加注重学习输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十五”期间,教育部开始对国家级规划教材实施立项,所申报项目由同行专家严格审定后再编写,并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规划教材应配上录音光盘,有的还须做成多媒体的立体教材。基础日语教材中六个版本的基础日语教材通过了国家级行政部门的审批,并符合国家规划教材标准。我国基础日语教材不断更新,与时俱进,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

三、基础日语教材编写方向探讨

1.适应新时代对外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语言文字不仅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兼具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特征。新时代,高校日语专业教育应进一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实现内涵式发展;坚定理想信念,牢牢抓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做好教材建设,以适应新时代外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同时,高校日语专业教育要强化特色,坚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滿足社会对外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培养出了解国情、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和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驱动,增加学生选择的自由度,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以听说读写译为主导的语言教学模式,着力推进“听、说、读、写、译”五位一体日语学习驱动体系,重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8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出,日语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日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异文化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多元文化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将这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精神贯彻到教材当中,是今后基础日语教材的编写者们面对的挑战。

笔者以日语中“自他动词”为例说明日语的文化内涵。日本人注重听话人的心理感受,在对话时会顾虑自己的行为是否会给对方添麻烦。日语中的他动词强调动作行为主体作用于某事物使其发生改变,传达的内容容易让对方产生心理上的负担,以为别人特意为我做了某事。而自动词则是动作主体自发地进行,注重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状态,客观地向对方表达ー个事实,不携带任何感情。因此,日语常用自动词来表达某种客观的结果,以减轻对方的心理负担。也就是说,他动词具有责任感倾向功能,而自动词具有体恤顾忌功能。例如,(1)お茶を入れた(入れた为他动词);(2)お茶が入った(入った为自动词),(1)含有说话人强调“我特意沏的茶,你得喝掉”这一信息,听话人会产生心理负担,而(2)表达了“茶已沏好”这一客观事实,不会给对方造成必须喝掉才行的理解,较好消除了对方的心理负担。

3.完善配套材料,致力于教材立体化、数字化和多元化开发建设

建设立体化教材是现代化背景下教材发展的必经之路。立体化教材是指“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及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其呈现形式一般包括电子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库、多媒体光盘、网站及论坛、在线视频和博客等。我国现有的基础日语教材主要以纸质教材、教材原文翻译、同步练习及课后答案详解为主,与立体化教材相距甚远。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的兴起,任课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这就对日语教材的教学内容完善以及日语专业教材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语语法知识点比较细碎,助词分类多且每个助词都有多种用法,教材开发者要考虑将某些知识点制作成微课等教学小视频,使教材适用于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基础日语教材的开发应积极利用平板电脑及网络媒体,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和3D等多元化资源,设计和运用多种形式的交互,开发APP应用程序、电子书、微信公众号及学习论坛,多维度、多层面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打造基础日语数字化与多元化教材。

我国高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材出版数量较多,出版严格遵循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符合日语教学规律,教材内容不断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与时俱进,配套学习资料不断更新完善。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基础日语教材建设也要把握前沿,适应新时代对外语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统一教材编写标准。教材开发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鼓励中日合作编撰特色教材,推进教材的立体化、数字化和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一平.从《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的魅力看未来日语教材的编写方向[J].日本学研究,2018(2).

[2]马亚琴.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高职日语教材编写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8).

[3]游翠英,叶丽芬,黄翔.当前旅游日语教材回顾与问题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31).

[4]林洪.体现外语学习观发展的日语教材编写要点浅析——21世纪之后国内部分日语教材的梳理[J].高等日语教育,2018(1).

[5]吴小梅.日语专业教材编写与开发问题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7).

作者:王宜梅

第三篇: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的美学探究

【摘 要】在当代课程变革的时代,外语类必修课程也是重点发展课程之一。外语类必修课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英语“独大”的局面发展成了“一超多强”的选择格局,日语作为第二大选择语种,在新时代备受关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的发展也受到广大学生及教师还有研究者们的关注,随着这门课程各个层面方式的革新,授课方式不断发展。在美学课程观的解读下,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也有着新的解读与进展。在美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这门课程之中提炼出了日本品鉴等相关能力的要求,将一门课程的宽度扩展为一场国与国之间的以文化为主题的对话。

【关键词】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美学;教育鉴赏

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语类公共必修课程的可选语种也进入种类繁多、任人选择的阶段。现在外语类公共必修课程,已经从英语的“独大”变成了多语言选择,日语、俄语、法语、德语等语言的课堂教学已经兴起,并且在逐渐壮大。

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日语成了新兴的外语类公共必修课的重要语种,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的课堂已经走进各大院校,其教学也从单一、刻板式的语言传授式教学过渡到多样的语言教学模式,已从整体上把握日本国情、在实践中体验日语知识学习慢慢转向在日本语课堂教学中引入日本文化的相关内容。

一、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的文化导入

对于日益扩大的日语学习人数来说,日语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结果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话题。有效提升在校大学生的日语能力,让学生掌握日语并能运用自如,是大学日语教育的重点。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壮大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的课程中引入文化因素或者说从文化角度看待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这门课程,也是情境式教学模式完备发展的具体体现。

现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导入,主要通过活动课程与交换留学两种方式展开,将以上两个课程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学分比重占用比例进行调整来实现对学生的激励。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主要是引进日本的“文化祭”的文化活动周概念,在活动周内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主题,然后开设区域向同学展示,如各种日本文化商店等,可以提供给所有人真切的日本文化体验,让自己学习的日语在现实中丰富起来。还有异国学校之间的交换留学这种方式,通过亲赴日本,切实锻炼自己的日语能力,在“真”的日本文化环境中,来检验自己的日语交流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日本交流能力。

二、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的美学探究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在历史之中不断完善,已经不再是一种语言的教授,而是一种文化的国际对话方式。这种对话方式从一种语言能力的传授转变为跨文化的交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将异国文化导入相应的語言课程是第一步,更深层次的交流就是围绕这种跨文化课程的多视角思考。

格拉用美学的认识论来审视课程,用美学来探究课程中的奥秘。首先对杜威发起了挑战,他用美学方式重新阐释了杜威的五步思维和认知模式。而后Eisner把美学研究发展“为理解课程问题的常规工具”,并且提出“美学研究与传统的实验研究有着相同的目的,试图帮助研究者和其他人看到课程的性质,这一性质有助于解释学生与教育者对它的反映”“但在今天的教育气氛中,美学研究既不必要也不充分,而是非常值得期望的”。这就给我们展示了如何用美学来探究现在的课程。

1.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美学探究

站在美学探究的视角上来看待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谐完整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从过去培养语言能力的单一目标转变为培养对于日本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这种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在该门课程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日本文化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中的导入。这种情景式的文化导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语情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日语能力、日本品鉴能力等;从人的美好与善良的层面出发,切实关心学生在学习中人格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日语能力就是日语交际能力,这是对于所有日语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学习语言就是要运用。日本品鉴能力是对日本文化的体验、对日本原著的鉴赏、对日本生活的真实体味。对日本文化的体验,就是在中国的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中竭尽所能地打造全日本文化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日本原著的鉴赏,可以参考我国语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只不过是语言的不同,日本原著的鉴赏能力也是对于日语交流能力的高级体现,在日语专业大学生中,日语原著品鉴这种课程只在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程中有所体现;对日本生活的真实体味,可以基本解释为交换留学的目的之一,在日本当地体味多元文化,以一种美学的眼光去看待日本的生活,比如日本的怀石传统料理不仅是一种美食的体验,也是一种料理的美学品鉴之路,再有日本的茶道与花道,都是日本生活美的体验。这种对于日本文化、生活的全境体验,也正是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的内容要求,在课程开设期间要追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丰富化。

Robert Donmoyer提出,“戏剧应在课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个与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内容不约而合。现在的课程教材中都引进了日本本土文化戏剧,如日本的和歌、歌舞伎等。在课程拓展中,基本都要求学生自发组织编纂、排演、完成日本传统戏剧的演出,如果能力有限还可以寻求日语专业同学的帮助,这也就是课程即戏剧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之一。将大学日语这门课程视为一个巨大的舞台,教师和学生都是舞台的主角人物。日常的教学可以看成是一种舞台中的角色互动模式,这也就符合了Apple的建议,“考虑让学生忙于形成和发展他们学校日常生活的活动范式可能是聪明的,这种参与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和扩大对自己的条件和自由的洞察力。”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大学日语课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联系、角色互换来明确自己能力发展的条件与前景,然后为之努力而奋斗。这也验证了美学导向的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目标:注重审美情趣和审美经验的培养,注重身体和灵魂的结合,注重生活世界和人灵性的释放。

2.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实施的美学探究

以美学取向来解读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的课程实施,即课程实施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

首先,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实施注重艺术性,可以解读为一种技术与美学的相互关系,也就是Grumet所说的“课程是美学产品,也是技术产品,既属于文化秩序,又属于自然秩序。作为美学活动,它创造并包含了角色,又包括了场景”。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是课程实施注重艺术性的关键。这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传播了异国文化,完成了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场景的语言对话,既要尊重日本文化的传统和发展,也要考虑其是否对本国本土文化造成冲击。

其次,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实施注重创造性,可以解读为一种现实与可能的相互关系,也是Grumet认为的“体验课程看作是主张真实情景的需要”。大学日语这门语言类公共语言必修课程,开设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了,但是怎样在课程实施上创新,怎样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一种境界。这种创造性,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协同发展,需要丰厚的物质资本和精神材料来完善,这也是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这门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一。关键是要改善授课形式的本身,打破课程教材的限制,感受日语的真善美,体味日本生活与文化。

3. 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 ,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课程评价,应该将其称为一种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将上述两个方面具体到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评价中来,就是对于这门课程的一种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这种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发展,唯一不变的就是这种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背后的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存在。

Eisner提出,“教育鉴赏通过直接观察教师和课堂生活,通过面试、检查教育材料等来研究教育的意向、学校的结构或组织特征、课程、教学、评价五个维度。”将这种教育鉴赏具象到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中,就是一种艺术的角色互动关系,将真切实感回归到平常的课堂与教学之中。通过这种带有艺术表征的教育鉴赏,可以让我们更精确地看到关于这门课程的发展空间。课程评价的教育鉴赏和课程内容的品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不同的层面上规定和发展了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使得这门课程在众多的语言公共必修课程中脱颖而出。

Eisner还认为,“在特定的情境中,教育批評的任务是一种超越情境自身的东西”。这种教育批评用在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这门课程时,可以看作一种超越日语教学的功能体现,也就是一种文化国际对话的展开。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应该着重培养一种个性化的审美鉴赏能力。日语就像一把钥匙,为万千日语学习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认知与体验,具体到个人应该着重他们各自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这种审美鉴赏带有一定的批评精神,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具体体现。对日本文化也应该持有一种批判性思维,要做到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国家间交流的加强,外国语教学逐步开阔了领域。从“单极发展”或者“两极对抗”逐步走向了“一超多强”,日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韩语等语种的教学崛起,也促进了大学外国语基础教学的语种完善。随着社会的革新,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不断发展,逐渐从单一、刻板式的语言传授式教学过渡到了多样的语言教学模式,这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课程观的不断发展,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也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看待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就会发现这门课程的缺点,作为教育研究者要补全这不足的美。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课程内容追求的是生活化、丰富化,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日语交流能力和日本品鉴能力相结合,完善学生的人格;课程实施要注重艺术性和创造性,课程评价要将评价转化为一种教育鉴赏和教育批评,这种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体现。美学取向的课程观念具体到大学日语(非日语专业)课程中,就是艺术性地把握这门课程的发展前景,从美学的角度解释这一课程的前进之路。

参考文献:

[1] 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理解课程[M].张华,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89-627.

[2] 宗白华.艺镜[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3] 王艳迎.大学日语综合教学模式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大学日语,2000,(3):31-33.

[4] 李顺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1):80-85.

[5] 杜双成.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5):151-152.

(编辑:秦俊嫄)

作者:高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报考公务员热论文下一篇:财产保险理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