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公司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2022-04-14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核桃公司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按照农业部援疆援藏工作要求和南疆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部署,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加工所等有关专家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南疆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重点对喀什、和田地区大枣、杏子及核桃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用深入企业实地考察、集中座谈以及案头调研等方式进行。

核桃公司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篇1:

大姚县品牌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摘 要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按照“主攻流通与主打品牌”的工作思路,将全面推进“强农兴邦中国梦 品牌农业中国行”作为农业发展理念提高和品牌建设的着力点。基于此,结合当前大姚县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品牌创建困境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品牌农业;增收;对策建议

农民生产收入增长基本上趋于平衡甚至放缓,区域性以及季节性产品过剩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农产品甚至出现滞销、低价出售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然而,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但凡品牌农产品市场价格都非常紧俏,而且市场销售特别火爆,在农产品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从这一层面来讲,品牌农业生产发展效果非常显著,也是未来大姚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姚县立足大姚县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也应看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姚县致力于发展地方特色,就农业发展方面而言,加大投入力度发展品牌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为大姚县品牌农业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1 现代农业品牌的创建与“三品一标”实施基本情况

近年来,大姚县通过抓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三品一标”企业监管、农产品加工企业培植、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培育農村主导产业,注重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现代农业。截至目前,通过抓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全县共有6家企业10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全县18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有4家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2家产品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大姚核桃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 主要经验、做法及成效

2.1 重点培强做大地方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经过多年的稳扎稳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花椒、核桃、蚕丝、野生菌、蜂蜜、蔬菜和中成药7大类农产品为主的加工行业,而且核桃以及蔬菜和蜂蜜等行业发展迅速,成绩显著。目前来看,大姚县核桃加工企业中的重点龙头企业已经达到9家,年产值超过11.5亿元。培育壮大了大姚广益发展有限公司、大姚亿利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大姚利英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大姚锦亿土特产有限公司、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和大姚百草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场竞争力大、产业关联度相对较高的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民致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整个大姚县共培育出6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8家重点产业化企业。

2.2 抓农产品品牌创建

通过抓优质农产品开发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全县共有6家企业10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9个。全县18家重点龙头企业中,有4家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2家产品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云南金碧制药有限公司拥有20个国家准字号药品生产批文,其中“咽舒”系列产品为获国家部颁标准第一个通过注册审批上市的彝药,“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大姚核桃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3 抓新产品研发

依托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大姚亿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驯化种植白灵芝、羊肚菌等珍稀野生菌类,提高了公司药食用菌产品附加值、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大姚百草岭蜂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引进蜂蜜饮品加工生产线,研发了蜂蜜桑叶桔梗饮料、蜂蜜橄榄汁、蜂蜜果醋等系列新产品。大姚利英特色食品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设备,研发了橄榄含片、压片糖果、茶粉等系列保健品。大姚广益发展有限公司、大姚兆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核桃油、核桃分心木加工技术及产品。大姚七彩丝绸有限公司依托资源优势从事丝绸面料生产、数码丝绸产品开发、销售和鲜茧收购。

2.4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合作社建设

截至2017年底,大姚县共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28个,全县已建成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利益联结机制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2.87万hm2,其中:优质核桃基地2万hm2、药材基地0.13万hm2、蚕桑基地0.47万hm2、优质粮油基地0.27万hm2。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养殖蜜蜂5.5万群,饲养蚕种3万张,饲养牲畜2万头(只)。

2.5 抓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

围绕全县工业发展规划,在县城建设大姚县生物产业工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培强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集聚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支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共吸纳13户农业龙头企业入园发展。

3 大姚县品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农业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

大姚县是农业大县,却是农业品牌小县。目前,大姚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主要是分散经营的农户,生产规模小、长期受传统农业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重产量、轻质量,对农产品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不懂得品牌是农产品销往市场的通行证,认识不到品牌在提高农产品市竞争力和增产增收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县农产品品牌偏少,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寥寥无几。

3.2 企业规模偏小,宣传力度不够,市场拓展不到位

全县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只有5家,占总量的27.8%;年销售额5 000万元以下的农业龙头企业8家,占总量的44.5%。虽然也具备了一定规模且品质好,但规模偏小、外销不足。通过调查发现,广告宣传是短板,实施力度明显不够,缺乏后劲;市场开拓不深入、范围窄,很多本地特色农产品被“雪藏”起来,质量虽优,但市场销量很少,未能有效发挥品牌效应。总体上,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企业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初加工的水平,单纯的初级产品加工形成的附加值少,企业利润水平低。

3.3 品牌意识差,缺乏市场竞争力

虽然部分企业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方面却未能形成独立品牌,有名无牌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且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规模化发展,自然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实力。

3.4 企业绿色食品品牌化薄弱

受惯性思维影响,企业绿色食品知名品牌化发展意识淡薄,绿色食品品牌效应不明显,进一步导致外销渠道阻塞,产业发展困难的恶性循环。

3.5 技术含量低,增值后劲不足

在品牌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融合标准化、人性化、绿色无公害以及科学化与健康安全等理念,然而实践中,这些理念并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以致形成品牌多但精品少的现象,品牌农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增值后劲明显不足。

3.6 部分企业融资困难

农业龙头企业大部分因缺少抵押物或政府背景担保公司,导致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错失了发展良机。虽然金融部门近年来新开发一些新型金融产品,但在实际运作中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3.7 职能职责不断增加,有关部门重视不够

由于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都合署在检测站办公,目前大姚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仅有5名工作人员。多次建议局领导向县编办争取事业编制,充实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 品牌农业发展工作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4.1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坚持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推进产业发展领导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认真分解各级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加强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联系指导和挂钩帮扶,切实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4.2 树立品牌

大姚县应立足实际,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发展特点以及农产品特色,积极打造农业品牌,并在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发展和创新现代农业经济模式。同时,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注重生产模式的转变,加强生产流通环节的创新与改进,既要注重速度,又要强调速度效益;从原来重视行政命令的发展形态逐渐向引导示范方向转变,既要抓住农业发展命脉又要跳出农业本身,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加大大姚县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品牌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与范围,通过开拓市场来创新品牌,确保品牌能够家喻户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4.3 对品牌农产品的加大扶持力度

实践中,政府应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帮助和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协作,致力于发展大姚县农产品品牌,使地方农产品品牌增多。同时,还要在科技、项目以及信贷等方面进行扶持或者支持,让品牌发展后劲增强,并且提高品牌的活力。

4.4 广泛宣传本地品牌产品

积极开展优质品牌产品的评选与推介活动。农业主管部门应在本地农产品品牌宣传过程中给予帮助,比如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品牌农评选活动,从中筛选出特色品牌产品,并对其进行命名、宣传以及推介,以此来有效提高这些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同时,还要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其他县市的同类品牌产品推介活动,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共创新的农产品品牌。

4.5 因势利导,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竞争力

整合大姚县农产品资源,打造品牌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以打造特色品牌为导向,建立市场经济推介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集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的对接机制。同时,还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现阶段的政策优势,积极引导农民种植面向市场,优化和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并且鼓励和支持广大企业家将资本投向综合市场和加工行业。积极争取农产品加工业项目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改扩建和转型升级。

4.6 加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农产品品牌的基础,同时也是优质农产品开发的核心所在,为此需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从而实现种植区域化以及加工产业优化布局之目标。实践中,还应坚持“面向市场、技术依托、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综合发展”的思路,依托市场经济发展创建品牌,并且围绕着品牌创造特色,最终形成特色化的生产加工基地。

4.7 强化服务,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1)不断健全扶持政策。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确保财政扶持资金每年有所增长,并将分散的惠农与支农资金优化整合起来,然后统筹安排,以此来有效提高各部门的农业发展资金有效利用率。同时,还要对各类农业发展扶持以及奖励政策全面梳理,充分利用当前的惠农支农优化政策来促进大姚县的农业生产发展。2)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在大姚县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持续不断地加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信贷支持以及扶持力度,确保每年龙头企业信贷增幅不低于同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增幅;同时还要稳步推进银行金融创新服务,对大姚县实力强、有潜力以及信誉好的龙头企业主动给予贷款等优惠帮助。

4.8 培强主体,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和发展

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转型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1)培强主体——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产业农民。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基地、生产车间和农广校等阵地为依托,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因势利导,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乡创业。2)培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认真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和省、州《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意见》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十百千”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庄园、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扶持一批领军型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加工示范企业。3)培育一批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4)培强一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省州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进外力促进大姚县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4.9 争创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1)打响“中国核桃之乡”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参加农产品博览会及各类专业展会,强化品牌打造和品牌营销意识,从整体上提升大姚县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积极引导大姚县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创建一个名牌,激活一个企业,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观念,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来督促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等积极申报绿色无公害食品、原产地认证以及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的认定,以此来创造更多的农产品品牌。3)按照“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新模式,加强农产品市场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完善仓储设施,使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推动厂商合作和产销对接,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4)强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吸纳更多的外来投资客商为大姚县绿色食品以及农产品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黎晓燕

核桃公司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篇2:

南疆四地州农产品加工业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农业部援疆援藏工作要求和南疆农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部署,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农业部规划设计院加工所等有关专家组成调研组,开展了南疆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重点对喀什、和田地区大枣、杏子及核桃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用深入企业实地考察、集中座谈以及案头调研等方式进行。调研组通过对调研信息的梳理和归纳,提出了促进南疆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南疆四地州包括和田、喀什、克州和阿克苏4个地州,距首府乌鲁木齐市1500多公里。总人口近995.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2.8%;少数民族人口907.84万人,占南疆四地州总人口的91.2%。面积58.63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1亩。南疆四地州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约有200万贫困人口,占全疆贫困人口的76.6%。近年来,南疆农牧业、林果业,特别是林果等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南疆地区的优势产业,是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2016年底,南疆四地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612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0.4万人,营业收入428.6亿元,上缴利税5.9亿元,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3家,占全区的28%,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1.2亿元,其中林果类加工企业45家,占比31.5%;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36家,占比25.2%。当地在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了拜城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新和县农产品加工园区等9个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入园发展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9家,集群发展已初成规模,企业互联互通、共同开发当地的优势特色资源,充分发挥了集群集聚效应,对促进当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2016年,南疆四地州粮食、特色果品、番茄总产量分别达到649万吨、493万吨、67.5万吨,基本保障了粮食自给。以特色林果、粮食和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流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了一批优質原料生产基地,显著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品质。例如,喀什神恋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林果产业,集特色林果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冷链物流经营为一体,自建林果种植基地9725亩,5000吨冷藏库,年设计加工能力达10000吨的红枣、核桃、杏子加工生产线,充分带动了当地特色林果业的发展;和田帝辰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特色作物肉苁蓉,建立了12000万亩肉苁蓉种植示范基地,开发出肉苁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大力发展以“农户+基地+科研+生产”的模式,带动千余户农民从事肉苁蓉种植。

(三)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能力增强。2016年,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民收入由2011年的4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亿元,年均增速约17%;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供了3.4万个工作岗位,带来6.7亿元的工资福利收入。2012年以来,新疆大力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建设,在南疆四地州建设2279座组装式冷藏库,新增保鲜能力15.25万吨;建设6489座热风烘干房,实现烘干能力近2万吨,有效地减少了产后损失,带动了南疆35万户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资性收入达到26.04亿元。通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推动了农产品初加工水平提升,带动了产业精准扶贫脱贫,有效缓解了农民增产不增收、脱贫致富渠道窄、贮藏保鲜加工能力弱等瓶颈问题。

(四)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南

疆四地州把品牌建设作为市场开拓、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南疆四地州注重产地保护,加强品牌创造和品牌管理,整合品牌、打造名牌,改善农产品发展和经营环境。截止到2016年底,南疆四地州名牌产品共有28个,无公害农产品277个,绿色认证产品44个,有机农产品9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2个。目前,四地州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已广泛打入国内各大市场,部分产品出口到周边国家及欧洲市场。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南疆四地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还存在加工转化率不高、装备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

南疆地区是全区农产品主要产区,以粮食、棉花、林果和畜牧产品为主,粮食和畜牧产量分别占全区的45.6%和54%,林果种植面积占全区的70%,但加工转化率偏低,加工增值率仅为30%,比全区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以喀什为例,2016年果品实际产量193万吨,77家加工企业实际加工能力仅为17.27万吨,加工转化率仅为8.9%。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约为0.5:1,和田、喀什地区仅0.2-0.3:1,远低于全国2.2:1的平均发展水平。

(二)装备水平落后、研发投入不足

1.装备水平落后。农产品加工企业装备水平普遍不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20年以上,且涉农企业基本上都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无力进行装备改造与升级,从而导致产品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品质不佳、科技含量低。如新疆阿瓦提多浪红枣果品有限公司需要对原有枣分机配套风选机联合工作,但因为没有技改资金支持,仅仅维持现状。

2.研发投入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投入低,绝大部分企业投入不到销售收入的2%,如阿图什富江果业有限公司、喀什神恋有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吉沙德源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37%、1.77%和1.79%,其他企业研发投入更少,绝大多数的小微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本无研发机构和投入。

(三)人才缺乏、招工困难

1.缺乏管理和技术人才。企业创新意愿强烈,但由于地处偏远、形势复杂,企业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大多数企业无力负担。目前大部分企业采取委托研发的形式进行产品、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难以建立企业自主研发团队。如阳光沙漠公司主要生产玫瑰精油等系列化妆品,因研发人员不愿在和田工作,只能在乌鲁木齐建研发中心,其会计等企业经营支撑管理人员难以引进。

2.招工难,成本高。受地域差异、文化层次、技能水平、语言障碍、传统习惯、就业观念、社会心理和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招聘产业工人以农民剩余劳动力为主,但培训接受能力不高、稳定性差,维护工人稳定性的所承受的工资上涨压力大,企业用工成本高。人力社保部门开展的相关公益性培训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企业用工高峰期招不上工人,用工成本高。如阿克苏地区的新圣源果业有限公司固定工人的工资在3000元-3500元/月,而季节性用工上涨至150元/天,企业人工费用占成本的50%以上。

(四)信息闭塞、品牌建设不强

1.信息闭塞,精深加工技术需求迫切。南疆四地州地处偏远地方,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各级部门设立的有关项目、销售市场等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導致特色农产品尤其是林果农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盲目性发展,引起部分产品过剩、滞销、丰产不丰收。企业迫切需要开展的研发工作不能及时与科研院所对接。如巴楚县新疆长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田玉都枣业有限公司等以特色林果为主的企业,急需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林果冷冻干燥、干果加工休闲食品、功能成分提取等精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2.品牌建设不强。南疆地区已经形成了和田大枣、红旗坡苹果、阿克苏核桃、伽师瓜等知名区域品牌,但由于产品标准缺失,品牌建设能力弱,内地二三线城市新疆农产品经营网点不健全,现代网络营销跟进步伐落后,产品标识与产地消费者辨识难度大,品牌杂乱,市场产品良莠不齐。

(五)农产品加工企业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1.融资难、贷款难。南疆金融机构融资难,社会融资合作渠道缺乏,资本对投资农产品加工意愿不强。南疆四地州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普遍低于疆内其他地区,且大都呈下降趋势。截止到2015年4月,和田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423亿元,贷款仅133亿元,金融资金“失血”现象严重。金融部门对南疆企业贷款特别强调抵押、质押、保证担保作用,企业缺少法定抵押物,且土地、房产、通用设备抵押率低,难以获得金融部门的贷款认证。抵押担保评估手续繁杂、有效时间短、评估费用高,贷款周期长,银行贷款周期与企业生产周期、实际资金需求周期严重不符,大大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并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高税赋。“营改增”后,南疆农产品加工企业负税不降反增。如阿克苏恒丰糖业有限公司“营改增”后,税负增加200余万元;和田昌和枣业有限公司税额占销售收入的11.5%。

3.物流成本高。南疆四地州远离国内市场密集区,加工产品运输距离长、损耗大,物流成本高,导致产品内地销售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销售竞争力。2016年底,从南疆四地州运往内地市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运费1100-1200元/吨,以一车运30吨计算,一车成本30000多元。绿色通道政策对南疆农产品加工企业优惠力度不大,只有鲜活农产品可享受相关政策,干燥后的红枣等加工产品不能享受该政策。

4.用电成本高。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按照工业用电价格收取电费,每个企业每月上交基础电费和电表电费,平均在0.55元/度-0.7元/度之间。如新疆喀春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用电费用占到产品成本的20%左右,给企业经营造成较大经济负担,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5.园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南疆多数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很多费用转嫁给企业,土地使用费高达5万多元/亩。如果品干制加工企业需建设前处理、加工、包装车间、冷库及其他辅助设施,一般用地在150亩左右,仅土地使用费就高达750万元。企业不堪重负,入园积极性不高,企业入住后,建设周期长,严重影响企业生产进度。

支持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支持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注重规划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合理布局种养业、初加工和精深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环节;制定加快企业发展优惠政策,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政治账,让企业多赚一点,长期为边疆稳定做贡献;通过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精准脱贫。

(一)规划引导

围绕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南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准确定位产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明确南疆农产品加工业短期、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在公共设施、引导资金、规范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行业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对当地企业、合作社等开展项目申报、加工技术、市场进行培训,建立健全投资、服务体系,鼓励工商企业、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从事农产品加工业。

(二)扶持政策

1.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奖补政策。对于到南疆地区兴办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贴,投资建厂并投产三年内,对建设资金的15%分期返还;对于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给予技改补贴,鼓励企业发展精深加工,确保加工能力落地。

2.实行宽松金融政策。提高金融信贷总体规模,强化商业银行支持南疆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对在当地吸储的存款应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并拿出一定比例的中长期贷款,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等固定资产投资。农发行将南疆特色农产品原料收购纳入政策性贷款目录,将棉花产业调减的贷款额度用于林果业发展。提高固定资产抵押等贷款融资比例,将流动资金贷款期限适当延展,保障企业原料收购资金。

3.制定促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区、州级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优惠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将南疆所有农产品加工企业销项税率降低到13%,鼓励多种渠道融资,降低融资门槛,保障土地供应。针对林果类农产品加工业制定企业准入、用电、用地、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建议农产品加工企业享受当地农业生产灌溉用电、纺织工业实行的新职工入职培训补贴、土地出让金80%返还等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建议对南疆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给予专项资金扶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设施水平和提升吸引力。

4.出疆运费补贴政策。对新疆林果及其加工产品出疆均享受“绿色通道”政策,免收车辆通行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疆运输按产品门类、运输方式进行一次性出疆运费补贴,每吨补贴额度500元,基本可抵消运费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

5.扩大补贴政策资金及范围。建议给予特殊的农机补贴优惠政策,将急需的采收、分选、清洗、保鲜、贮藏、烘干、破壳机、杏肉切割机等果品蔬菜加工设备设施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并提高补贴比例;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贴资金额度,加大冷藏库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三)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进行专项扶持;建立人才引进或合作机制,帮助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驱动。组织相关科研院所與南疆进行技术对接。落实好有关企业技术研发政策。实行企业管理、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培训奖补政策,对开展自主培训的企业,于职工上岗一定时间后给予补贴。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技术人才交流培训力度。对国家级项目和基地实行地方资金配套政策,为林果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

支持南疆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标准制修订,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区域品牌。实行产品进入商超、参加展示推介的有关费用补贴政策。由自治区主管部门牵头策划,农业部支持协调,积极与宣传部门沟通,在央视等主流媒体、新型媒体开展南疆特色农产品及加工品的公益宣传推介活动。发动对口援建省份农口力量,建议在南疆四地州对口援疆省省会城市免费建立新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及配套设施,在相应地方建立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并积极争取在其省级电视台等地方媒体,开展名优产品公益宣传推介。积极组织电商平台与企业对接,加强电商业务的培训和推广。

作者:马洪涛 段玉权 毕金峰 王海 佟立涛

核桃公司农产品网络营销论文 篇3:

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训练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蔬菜直销与网络营销之间的衔接,是创业者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蔬菜直销网络营销的发展现状为起点,通过对创业能够造成制约的物流问题、保鲜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完善业务流程、注重产品保鲜、打造营销品牌以及丰富产品组合等方面,对创业能力的提高提出自己一点看法。

關键词:蔬菜直销 网络营销 创业训练

网络营销需要依靠多方面帮助,如:物流、网络直销商店、售后服务等,而且某些蔬菜由于保质期较短,所以无法在网络营销中取得好成绩,从而导致一些创业者认为网络营销并不适合蔬菜类植物销售。随着产品保鲜技术以及物流水平的提升,一些原本由于保质期短而无法在网络进行销售的产品开始逐步在网络得到推广,而今,网购蔬菜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接受的蔬菜购买新方式。

1 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崛起,让人们看到电商在零售行业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生鲜农产品由于其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生鲜农产品缺乏网络营销人才等方面原因,迟迟未能进行有效推广。 而随着物流流程的逐渐完善,我国蔬菜营销网络直销也逐渐带来一丝生机。而今,在淘宝、1号店、亚马逊、我买网等许多电商探索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并且通过克服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销售的弊端,所以蔬菜直销网络营销是值得创业者投入的一个新晋行业。

2 制约蔬菜直销网络营销的关键因素

2.1 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在蔬菜营销网络直销创业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联系创业者与购买者的枢纽,大批量购买蔬菜的用户,例如:饭店、食堂等,由于其购买量大无论从哪里购买都会有优惠政策,而能够从网络购买蔬菜的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户,而由于其购买数量少,用户比较分散,导致每一次出售蔬菜,物流在其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成本。最终物流成本的控制问题也就成为蔬菜直销网络营销的关键制约问题,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必须通过一定措施来减少这一部分成本。

2.2 配送中保鲜保量问题

蔬菜属于保质期不高,在配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问题,这些就是2005年导致蔬菜网络营销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所以想要保证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成功,农产品的保鲜保量尤为重要。蔬菜在配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保鲜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蔬菜产品属于水分含量较高的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水分流失,从而导致蔬菜净含量减少,而客户在收到农产品的过程中,发现购买重量与收到产品重量不符,从而使商家陷入产品信任危机,一些情绪难以控制的消费者还会为此送给商家“差评”;另一方面,水分散失会导致蔬菜新鲜度发生变化,会出现蔫、坏的情况,而网络购物的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网络购物,首先是为了节省力气,其次是为了网购蔬菜新鲜,如果网购来的蔬菜不够新鲜,将会使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失去客户来源。

3 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训练项目

3.1 完善业务流程

一套完善营销供应模式能够使蔬菜直销网络营销进入良性循环,也能够成为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的保障,创业者想要拥有一套完善的业务流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利用蔬菜直销优势,创建完善业务流程。网上销售通过其网络宣传模式,降低大量传统销售过程中销售流程消耗费用,所以可以通过降低售价,从而增强核心竞争力。例如:江西南昌扬子洲镇长村无公害蔬菜在线网站的建立。此平台蔬菜种类齐全,而且售价较市场比要低10%左右,网站负责人表示,由于网售蔬菜直接从产地送货上门,所以减少了各种流通环节的成本,所以降低了售价;(2)通过网络营销,减轻库存压力。网上销售可以根据订单进行进货,从而减轻库存压力,所以经营模式也相对比较灵活。市场信息能通过最快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反馈,也有利于网络销售商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改变营销方式。

3.2 注重产品保鲜

产品保鲜是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一旦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时,质量有问题,就会造成信任危机,从而产生恶性循环。想要解决产品保鲜问题,可以用到以下几种方法:(1)保证产品的质。创业者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保险方式减缓蔬菜产品新鲜度下降的问题,例如:在包裹中放置冰袋、特殊气体或者加覆保鲜膜;另外还要增加对农产品的保护,以免蔬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撞击造成产品损坏等问题出现,如:在包裹中放置快递空气袋或者利用特殊抗震包装材料等;(2)保证产品的量。可以通过提前预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在产品发货前通过增加产品的量进行抵消;(3)保证物流服务。创业者可以通过保证物流服务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与物流签订责任协议,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出现人为损耗,物流公司将会承担一部分责任,这样一来就能够尽可能避免蔬菜运输中的人为损耗。产品的质量意味着创业者信誉,所以一定要做好产品保鲜工作[1]。

3.3 打造营销品牌

想要做好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就需要在做好业务流程、产品保鲜的基础上,向市场推广自己的产品,打造属于创业者的品牌:(1)宣传优势。在传统采购中,消费者一旦错过最佳购买时间,就需要承担农产品不新鲜或者脱销等风险,而网络销售市场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另外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在做好保鲜的情况下,可以相应的扩展营销范围;(2)明确产地。农产品产地是网络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比较知名产地的农产品更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网络营销中,物流信息能够明确发货地点,从而体现一部分产地信息,能够降低商家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3)直播+电商平台。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型经济模式,直播经济便是其中一种。可以让一些明星、网红参加策划营销活动,通过在线直播对农产品体验感受,在电商平台开启同步销售,例如:2016年5月24日,明星柳岩在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进行一场直播,在一个小时内,柳岩以聚划算消费者身份,与网友分享自己的购买经验,并且分别向网友推荐了艺福堂蜂蜜柠檬片、楼兰蜜语枣夹核桃等商品。据统计,本次直播观看人数达12万人次,直播结束时,枣夹核桃卖出2万余件,柠檬片卖出4千余件[2]。

3.4 丰富产品组合

一些消费者进入网店购买蔬菜,但是发现一些网店样式不全,为了网购来的蔬菜能够同一时间到达,消费者会毫不犹豫选择种类丰富的网店,所以只有丰富的产品组合,才能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针对这个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存在不同解决方式:(1)小规模创业者。一些规模比较小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可以通过联合其他商家,以组团销售形式扩展网店的产品种类。比如,可以将村、镇等种植不同蔬菜的产品集中一同销售,通过构建种类丰富的网店来吸引消费者;(2)大规模创业者。一些规模比较大的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可以通过联系蔬菜生产基地,进行蔬菜种类扩展。通过基地,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到各种蔬菜的信息,还能够大幅度降低蔬菜的采购成本,另外蔬菜基地可以作为商家货源地,也可以成为直接发货地点,从而通过减少辗转挪货来保证蔬菜的新鲜度[3]。

4 结语

综上所述,蔬菜直销网络营销虽然呈现出许多传统蔬菜销售模式中不具备的优势,但也无法避免一些困难的存在,这对创业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考验。本文通过对完善营销供应模式、减缓蔬菜产品新鲜度下降、打造属于创业者的品牌、组团销售形式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主要提出一些蔬菜直销网络营销创业者遇到困难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到蔬菜销售方面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 赵姝.扬州蔬菜SWOT分析和网络营销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7(22).

[2] 司马东芳,赵璧,董丽薇.网络营销下“蔬菜工厂”推广的探究[J].商,2014(14).

[3] 戴佩慧,项朝阳,肖兴安.蔬菜网络营销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J].长江蔬菜,2013(17).

作者:钱伟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安全标准化设计烟草工业论文下一篇: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