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立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制度

2022-09-10

广义而言, 学士后教育是指为获得学士学位的大学生提供的教育。2006年以来, 学士后流动站在在山东、上海等地相继成立,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旨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大学毕业后教育模式。在本文中, 学士后教育特指非研究生教育性质的, 为提高大学生毕业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教育。但社会对这种以“学士后流动站”为基本样式的学士后教育的作用还没有形成共识, 甚至有的权威评论认为学士后教育只是为了“零薪就业”, 而大学生“要提高专业水平, 完全可以考硕、考博”。这些批评意见既没有认识到学士后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还把本应以提高学术水平为主要目标的硕士、博士教育当作增强大学毕业生谋生能力的唯一手段, 弱化为普通本科教育的增强版。因此, 有必要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角度分析学士后教育制度。

1 国内高等教育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困境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就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1]诸多研究表明,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中, 大学生就业能力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普通本科教育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是结构性的。

由于高等教育学术传统的强大惯性, 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仍然是以提高学生学术水平为主要目标, 重知识传授而轻就业能力培养的局面难以改变。尽管目前大学生普遍进行了社会实践的活动, 为提高就业能力努力获取各种类型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大学毕业生一般需要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大学生的到岗适应期只有2~3个月;同时, 企业对已招收的大学生感到“满意”的仅11.93%, “一般”的则高达77.84%;在企业人士看来, 大学生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以符合企业要求。[2]这反映出目前普通本科教育在就业能力方面的训练是不系统、不充分的。倡导普通本科教育向职业化方向转型也不可取。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偏重专门技能培养, 而忽视就业能力中至为重要的知识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只是走回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老路, 甚至有可能极大地削弱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 简单地通过扩大硕士 (包括专业硕士) 、博士教育也很难解决问题。除了延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爆发之外, 只会进一步加深过度教育的问题, 降低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 同时也无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这种结构性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结构性的改革创新措施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必须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不同于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新型的高级应用型教育, 而开展以培训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就是其中比较理想的方案。

2 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及特点

专业学士是专业学位的一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 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设置专业学位的目的在于“加速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在美国、欧洲等国家专业学士学位 (有的研究也翻译成职业学士学位) 制度已经建立并不断完善。

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是为大学本科毕业生 (学士) 提供的、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教育形式。最为近似例子就是在发达国家的学士后教师教育制度, 如在美国, 学士后教师教育主要有“4+1”和“4+2”两种模式, 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与任教学科教育的基础上, 到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一年或两年的教育专业训练,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3]在我国军事教育领域, 2003年以来, 全面实施了“4+1”模式的教育, 即在本科学历教育基础上开展任职教育, 在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这些例子说明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学士后教育不仅必要, 而且可行。

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 它是直接面向社会需求的。类似于职业教育, 学士后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与社会职业布局相适应, 与相关的行业协会对职业资格的认证相挂钩, 而且要建立灵活调整的机制。第二, 它是以普通本科教育为基础的, 因此区别于高职、高专培养的一般职业技能型人才, 也有别于专业硕士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种学位授予的教育形式, 要有制度性的保障, 也要有自身质量的控制。第三,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学士后教育是实践性的。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 大学生才可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因此, 学士后教育必须依托社会的企事业来组织实施, 如在企事业单位设立“学士后流动站”等。

3 当前形势下实施学士后教育的基本设想

当前,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 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形势下, 建立以培训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有效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同时, 也可以避免被动扩大硕、博士教育规模, 通过片面提高学历层次解决就业问题。在实施过程中, 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设想供参考。

第一, 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 建立完善而有弹性的学士后教育运行机制。首先是要立法。对当前的高等教育体系来说, 学士后教育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虽然有一定立法依据, 但需要有执行的细则。如专业学士可以依据照《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制定相关的执行细则。其次, 要建立专业学士的专业体系。必须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和学位。如, 可以根据学校等事业单位招聘教师的需要, 设立教育专业学士等;根据建筑业的需要设立房地产评估专业学士、工程造价专业学士、物业管理专业学士等。第三, 要建立规范但有弹性的管理机制。政府要设立相关的部门或委托相关的组织对学士后教育进行研究和管理, 从而确保学士后教育的健康发展, 比如说, 山东的经验就是通过共青团省委在企事业单位设立学士后流动站开展的。在管理上要把权力充分下发, 在办学经营、招生、学制等方面赋予有关单位充分的自主权。从已有的经验看, 学士后教育的入学可以在大学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组织, 学制以一年为宜。

第二, 参考德国“双元制”的职业培训模式, 依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培训基地。德国的“双元制”的职业培训是指学生的职业培训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 在职业学校接受文化理论课程培训。在“双元制”的企业培训阶段, 企业必须给在企业进行培训的学生支付培训津贴。学生必须纳人社会福利范畴 (如医疗, 养老, 失业, 事故, 护理) , 如果学生在结束学习后没有找到工作, 有权申请失业救济金。[4]考虑到我国大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的实际欠缺之处, 学习“双元制”的职业培训模式是有其现实意义的。通过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设立“学士后流动站”, 设立实习生工作岗位, 为学士后教育提供实训环境。在理想的情况下, 这些单位也可以成为学生未来就业的单位。山东的“学士后流动站”, 3年来共吸纳近2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进站工作, 缓冲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缓解了社会矛盾, 充分说明依托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学士后教育是可行的。

第三, 依托行业协会严格考核认证体系, 确保学士后教育的整体质量。学士后教育的质量核心在专业学士学位的授予。在包括专业硕士乃至硕士文凭的含金量都受到质疑的今天, 一定有不少人对专业学士的学位含金量产生疑问。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依托行业协会组织考核认证工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法规精神, 设立由相关行业企业主代表、工会代表和教育实施机构代表等组成的考试和学位评定委员会, 依据学生在学士后教育阶段的表现, 通过面试结合笔试, 甚至是现场工作等方式, 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决定是否授予其专业学士学位。

摘要:由于在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是结构性的, 有必要建立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制度, 创新地解决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对专业学士、学士后制度等概念以及内涵进行分析, 探讨了以培养专业学士为核心的学士后教育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关键词:学士后教育,专业学士,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肖云, 杜毅, 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 2007 (6) :130~133.

[2] 张进.提升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选择[J].武昌:高等教育研究, 2007, 28 (12) :37~41.

[3] 徐今雅.发达国家学士后教师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3 (3) :75~78.

[4] 熊燕.浅析德国职业教育的模式与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5) :90~9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型节能技术及材料在民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同性婚姻合法化立法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