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控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22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事业单位内控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财务的风险防控,以财务风险防范为根本组织好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处于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是较为关键的工作,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要建立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转型,本文主要在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组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内控财务管理论文 篇1:

行政事业单位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信息技术目前在我国的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應用,而且也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行政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不但能够使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的提升,同时还为开展审计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有利条件,单位的管理成本也有所减少,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目前信息化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了行政事业单位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主要内容就包括财务管理,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较为繁杂的财务管理内容,而且对专业性要求很高。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从管理模式和流程等方面着手,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应用一些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数字化处理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财务管理工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使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而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得以显著的提升。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采用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使金融管理的空间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的时效性也得以加快,而且使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基于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指进行国家行政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等的主要工作管理部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特点,对公共服务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随着财务信息方式不断地发生改变,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对财务信息化进行改进,通过这种方式加速财务管理工作的快速转型。但是从当前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式依旧处于相对单一的管理结构体系,大多数单位还没有实现财务的信息化管理。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财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财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的真实性,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快速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使之形成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信息数据管理库,与此同时,形成一个与外界能够进行即时对接的数据平台,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的安全转换,还可以把更新的财务信息精准地展现在信息数据中,为数据的有效统计和精准、实时管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处理信息的实时管控之外就是对信息的数据共享,为了更好地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行政事业单位所有财务信息数据都会交与上级的管理部门进行集中的管理。事业单位的其他工作人员要想查询相关的信息数据时,要经过不同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才能够进行,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使信息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在运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人员要想对查看财务管理的相关信息,需要使用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登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网系统查看即可,这样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查看,减少时间的浪费,还提高了财务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为行政事业单位节约了部分经济成本。其次,便是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透明性,随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各级的财务管理部门开始确立了一个统一的工作标准,标准的实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交流机会,帮助部分之间的工作交接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漏洞

(一)忽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都加强信息化建设,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仍然存在不足。很多管理人员依旧秉持原有的管理理念,忽视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对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很少应用信息技术,而且部分管理人员错误地认为这种信息化就是引进一些管理软件来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利用该软件开展分析和整合数据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也就无法充分落实信息化财务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财务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包含很多内容,为了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得以有效地保障,应将信息技术的价值和效能充分发挥出来。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不但缺少约束力,管理流程不够规范,而且所制约的范围不广,并未广泛拓展管理职能,管理不够系统和精细。

(三)财务内控存在缺陷

近年来,先后出现了很多种类关于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软件,有些单位虽然引进了一些财务管理软件,但却并未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求应用。部分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主要是利用电脑处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和财务报表等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给财务管理带来的优势,有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外,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但是现阶段很多单位还是采用单一滞后的财务内部控制方法,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开展有效控制和监督工作,导致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

(四)财务人员缺乏信息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一些管理学和会计学知识有所了解,能够熟练应用一些新的财务软件,有利于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下,实际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存在很多财务管理人员信息素养不高等现象,或者虽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但却没有正确了解财务信息化内容,最终导致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未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另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很少组织关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培训活动,从而也就无法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

三、行政事业单位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意识

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单位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一方面,树立现代管理思想,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突破陈旧的管理理念,适当创新现有的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同时,详细划分管理流程,并将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入进去,使单位整个财务管理效能得以显著的提升。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典范,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对财务人员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能够熟练应用各种信息化财务软件。

(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现有的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的同时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有效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一,对目前的各个岗位责任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将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统计,通过整合分析对各个岗位的责任义务进行重新界定,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监督和约束。第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間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防止出现资金被随意调取事件的发生,应明确规定和严格要求财务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度。为了加大有关单位效益的安全控制和监督,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每个操作环节进行监控,使财务管理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得以有效保障。第三,为了能够实现精细和统一的财务管理,应加大财务内部联系力度,将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建设一个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

(三)重视财务内控的每个环节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需从多方面考虑对管理信息化的模块进行准确的界定,注重控制财务内部,准确把握每个操作环节。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就是预算管理,为了能够全方位监督不同阶段的经济活动,开展有效的预算编制工作,可以建立一个控制全过程的信息平台,这样不但能够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单位的资金使用效能得以有效保障。会计核算是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因此,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一些信息化工作,有效连接不同的模块,统一管理资金。通过添加智能化报表,能够对所收集上来的数据信息进行自动跟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资产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基于此,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个资产数据档案库,动态管理单位各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并安排专人进行相应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系统进行不断的优化,强调单位财务内部之前的联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项目,监控各项经济活动,使单位整个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显著的提高。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需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落实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想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完全融入信息技术,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对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使人员的信息素养得以显著的提高,并组建一个优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队伍。一方面,对人员的培训内容不但要包括专业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理念,同时还应包括一些新的财会软件应用知识,详细解析现阶段应用广泛的软件,保证每个财务人员能够熟练应用这些新的财会软件,使其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另外,财务人员还应全面了解有关的财务制度,充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对财务人员的信息素养培训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定期考核财务人员应用和掌握财务软件的情况,将员工的考核结果纳入到员工薪资提升和职位晋升内容中,通过采用该考核方法能够对财务人员应用财务软件的热情得以充分调动,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这样才能够促进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

(五)加强系统更新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了解,对财务内部各项工作以及设施配置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注意设施配置系统软件的及时更新与检修,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制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确保更新与检修的办公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管理时还要注重科学合理的对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调整,将新制订的新财务信息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信息系统中,再借助新型的财务管理系统生成系统表格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极大提高了财务预算及财务管理的工作效果。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依据政府部门制订的财政信息化管理制度实行财务管理工作,对财务管理的整个工作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以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整合,有助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的核查工作,能够使财务管理部门快速核查钱款的支出与收入情况,还可以有效进行单位固有资金的核查。

(六)利用信息化建立财务信息共享

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单位的财务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独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性确保财务信息收集和信息数据实时共有效地加强效的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财务信息分析管理,将不同的财务管理进行融合,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有利于建立财务信息的共享,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

结 语

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是时代的发展需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价值的同时,对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深入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得以不断地提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辛红

事业单位内控财务管理论文 篇2:

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前提条件就是财务的风险防控,以财务风险防范为根本组织好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处于改革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是较为关键的工作,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要建立在财务风险防范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转型,本文主要在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组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对资金管控的要求比较高,只有保障资金的安全与稳定才能落实内控管理工作,降低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要做到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 全面性。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事业单位应组织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以便充分发挥内控管理的作用,最主要的是确保内控管理可以满足事业单位实际工作中的需求。

一、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作用

事业单位中的内部控制管理具有监督单位内部工作、强化工作业务组织能力的作用,事业单位中的内控管理需要在一定制度、程序下进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要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管控财务风险,监督事业单位各方面的经济活动,尤其是专项经济活动,监管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积极预防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其为事业单位运营的核心,全面落实好内控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财务风险对内控管理的影响

财务风险在事业单位中是指任何影响运营的经济风险,财务风险在各个单位中普遍存在,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前提条件组织内控管理,更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对内控管理的影响,同时确保内控管理的有序进行。事业单位中的财务风险不能完全被消除,只能在内控管理中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保护事业单位的利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规避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现状

本文结合事业单位的运营,重点分析了内控管理的现状,例举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现状中的几点问题。

(一)缺乏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起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所有事业单位内的资产、财产以及资源都要做到合理分配,内部的人力资源也要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实际在事业单位中严重缺乏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很多事业单位无法从实际角度出发落实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中不能全面落实到位,部分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职能划分不清楚,这也就影响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风险意识偏低

风险管控是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的关键,事业单位中如果风险意识偏低就会制约其发展,无法获得可观的长期利益。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现行状态下,风险意识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只能获得部分效果,而且风险意识低就会致使内控管理无法全面指导单位整体工作,进而引起各项风险。内控管理风险意识低,严重影响了内控管理各项操作的执行力度,进而造成财务风险防范不到位的问题。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位置、作用和担负的责任,这样必然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

(三)人员技能不高

事业单位在行政工作中处于比较特殊的位置,事业单位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基础组织内控管理,这样保障事业单位中内控管理的合理性。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存在人员技能不高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支撑内控管理中的工作调动,再有就是人员职业技能不高,不能为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体系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某事业单位处于改革的状态,该单位内控管理中有一大弊端就是过于表面化,仅表面提倡内控管理改革,而没有落实到实际的行动。尤其是内控管理人员方面,首先该单位没有对原本的内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很多科学、先进的内控管理技能不能被采纳和吸收使用;其次就是该单位没有引进内控管理人才,无法制定出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做不到全员全岗位参与,从而降低了事业单位办公的效率,很难做到群众及社会满意;最后该单位缺乏激励制度,无法调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职工没有主人翁的精神,增加了内控管理的压力。

(四)缺少监督措施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缺少监督措施也是现阶段暴露出的一项重要问题,事业单位内控体系中监督措施不完善就会影响内控的独立性和监督性。事业单位监督制度过于形式化,监督机制不完整等均是影响内控管理的因素。例如:某事业单位中典型的小管巨贪案例,就是内控管理缺少监督引起的,内控审计无法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运营情况,内控管理人员发现贪污问题也没有及时向上级反馈,而是选择包庇,导致事业单位内某主任贪污受贿,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后续事业单位运营中出现了财务风险和资金漏洞,才发现这名主任的贪污问题。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缺少监督措施会致使内控制度、监督制度等呈现下降的趋势,进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四、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方法

根据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现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目的是促进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中出现财务风险。

(一)构建全面化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需要构建全面化的管理制度,而且要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障管理制度的全面化。结合某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建设,例举构建全面化管理制度的几点方法,该事业单位为行政服务性质,把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结合起来,致力于构建出符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其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直接目的就是要做到風险预防、制度明确以及增加效益。首先建立在内控管理中构建了岗位制度,明确分配岗位工作,明确每位内控管理人员的权力范围,在内部形成科学的权责关系;然后为了强化财务部门及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主动打破财务部门的专制制度,促使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约束的关系,进而在内控管理中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同时降低内控管理中的风险;接下来内控管理中要构建出风险应对制度,有序防控风险,杜绝内控管理中形成风险,还要在风险应对制度中做到动态监督,跟踪内控管理的过程,从源头上控制风险;最后完善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全面规范财务管理的过程,防止财务管理中有疏漏,更重要的是预防经济损失,为了提高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后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积极完善风险评估体系,以此来评估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的风险,以便第一时间完成风险处理的工作。

(二)积极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应积极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注重强化风险意识的能力。风险防范意识是促进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条件,基于财务风险防范下组织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为了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内控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做到全面发展,丰富业务经验,主动识别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潜在的风险,评估内控管理的各个环节,避免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例如:某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在风险防范意识上专门提出了风险防控的处理措施,要求内控管理人员强化单位物资采购的过程,监督合同签订的过程,合理控制好预算经费,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中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经费上限,控制固定资产的安排过程,发挥固定资产的效益优势,该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控制上针对内控管理提出了科学性的要求,也就是决策科学性、执行科学性等,全面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

(三)科学培训管理人员技能

事业单位要注重内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内控管理人员要强化个人素质的培养,内控管理人员技能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绩效和服务水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专门利用内部管理来为每位管理人员分配工作,也就是说不同人员负责的管理工作不同,这样能更好、更高效的提供服务工作,因此内控管理人员的技能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工作状态。例如:某事业单位针对内控管理中的审计工作人员组织了科学的培训,确保每位审计人员都可以熟悉财务管理的业务,让所有人员都要熟悉掌握内控管理的技巧,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做出优异的成绩。该单位为了增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面对社会发布公开招聘人才的信息,以便吸纳更为优质的内控管理人才,保证事业单位应对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注重管理人员技能的培训,所有在职和新招聘的工作人员都要参与到培训学习工作中,重点围绕财务风险防范实行培训,不断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由此才能把控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四)有效的落实好监督措施

在财务风险防范上建设内控管理,有效落实监督措施,事业单位中可以构建信息化的内控平台,利用现阶段的信息化手段,创新内控管理的方法,明确内控管理的流程,采用多人共同监督财务业务的方法,杜绝发生财务风险问题。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内控平台具有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能力,并且为工具化的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效率,更是促进了内控管理中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完善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建设。同时,也可以采用激励手段,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根据各部门内控执行的情况采取打分制,落实与奖励绩效挂钩,进而全方位推进内控制度在单位内部的落实。

五、结语

事业单位要全面实现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注重内控管理的實施。内控管理可以从全方位、多角度规范事业单位的正常业务工作和流程,根据内控管理的现状组织财务风险防范,在这个基础条件下更有利于内控管理的实施,还能保障内控管理符合事业单位的需求,充分发挥内控管理的作用。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好了,管理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反之单位内部控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也就不会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天津市市容景观服务中心)

作者:崔莹

事业单位内控财务管理论文 篇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析

摘 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审计领域一个新课题。文章在厘清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企业内控的关系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监督对象两个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目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内控环境 风险评估

文献标识码:A

事业单位是以提供专业公益性服务为目的的非盈利性组织,是我国一种特殊的组织类型,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单位,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三种。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低下导致的铺张浪费乃至违法乱纪等问题在事业单位仍然存在。所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对于防范经济风险、预防职务犯罪都具有现实意义。财政部于2012年11月29日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这一文件的颁布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已正式启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厘清的几个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企业内控的关系。刘玉廷、王宏(2008)认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目前,理论界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的认识已与企业内控基本趋同,体现出企业先行、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跟进的基本特征。学术界有一种意见,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可以采用内部控制的要素框架。从世界范围内看,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非盈利组织的内控制度建设落后于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借鉴企业内控建设是必然的,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不断规范、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必然也会为企业内控的发展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即从长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与企业内控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2.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对象。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监督对象应该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权力、业务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相关内容。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角度出发,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考虑操作性,因此内控的监督对象应为单位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行政事业单位主要的经济活动包括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工程管理等,外部的审计部门也按照上述监督对象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监督。从长远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对象还应包括社保基金等专项资金的监督。因为虽然财政预算中并不包括社保基金,由于政府是社保基金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所以财政预算管理中应纳入社保基金;但是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内控的监督对象不宜过于宽泛,以致使内控工作失去可操作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控意识薄弱,内控环境有待改进。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普遍缺乏对内控的重要性的认识,他们更多地是关注自身业绩和单位的发展,往往忽略了单位的内部管理,没有正确理解内控的作用。有些单位认为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成本核算、没有经营业务,故而无需建立内控制度;有的领导认为内控就是部门预算控制,只要实行了部门预算也就相当于建立了内控:还有的单位虽然制定了内控制度,但是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再者,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内控意识也较为淡漠,财务工作与业务控制脱节,财务没有发挥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批大多是“一支笔”,审批流程不规范,审批随意性大,导致管理漏洞的产生。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制定了完善的内控制度,但是由于“一把手”不重视,因而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相关制度形同虚设。例如,根据内控制度规定单位对超过一定限额的事项要集体审批,而对于一定额度以下的事项也可由分管领导审批,但是“一把手”认为这些规定削弱了自己的权力,因而对其持消极抵触情绪。

2.风险意识不强,风险控制薄弱。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很少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很多单位负责人认为本单位不会产生生产经营风险,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能力。但事实上,行政事业单位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的过程中,会存在潜在的社会和政治风险。如,滥用职权、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风险。由于对单位风险的认识不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忽视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使得单位的运行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

3.信息沟通不畅。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是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的,这就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之间应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各行其是,核算中心只管账,被核算单位只关心实物,资产管理存在账实分离的问题,内控要素中的信息沟通无法实行。

三、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议

1.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在内控环境的完善中,要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规范业务流程。特别注意在关键岗位设置上,要做到会计授权、记录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这里的关键岗位包括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以及预决算编制等。对于一定限额以上的经济决策,应执行集体审议联签制度。

内控的执行最终要靠人来完成,只有人人都树立起内控的理念,单位才能形成良好的内控氛围。对单位内控负首要责任的是“一把手”,只有单位领导具有较强的内控意识,内控才能在单位真正得到重视,内控制度才能得以落实。因此,首先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内控的培训学习。在培训中,不仅要让单位领导掌握内控知识,深化对内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而且要让各单位领导通过学习及时了解内控建设动态,把握内控工作中心,正确指导本单位的内控工作。其次,应明确单位负责人对内控制度应负的责任,讲责任风险与政绩考核挂钩,督促单位负责人认真履行内控职责。再次,应树立培养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内控意识,只有大家都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才会主动改善本单位的内控环境,而不是与单位负责人相互对立,带着抵触情绪被动执行内控工作。在树立内控理念的基础上,还应组织行政事业单位职工进行内控知识学习,了解掌握内控的具体内容。只有每位员工齐心协力,重视内控、执行内控,才能真正营造单位良好的内控氛围。

2.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虽然不会像企业一样面临经营风险,但会有潜在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特别是财务人员应树立风险意识,对单位的资金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工具来合理组织资金,开拓融资渠道,不要一味地依赖补贴,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财务管理,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风险评估工作,加强风险评估工作的针对性。根据公共管理理论,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进行SWOT分析,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各部门职责;对外了解市场发展,考虑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SWOT分析,有效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使得内部控制更好地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活动。

3.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信息系统,可拓宽沟通渠道。传统的信息分享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完成,而信息化系统不仅使得信息沟通程序化,更重要的是缩短了信息沟通的时间,降低了沟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强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使其真正了解本单位的工作,提高政务工作的透明化程度和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另一方面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能更贴近民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身公信力。

4.整合政府审计资源,加强外部监督。由于政府审计具有独立性,可有效地规范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机关要善于利用财政、税务、物价等监督部门的检查结论,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避免重复查账。加强交叉审计力度,同时注意整合各行政区域间的审计资源,加强审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审计效率,还可以减少审计舞弊现象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也应积极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以形成完整的监督链条,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既要单位内部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外部的监督配合。唯此才能真正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水平,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加强廉政风险防范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6(4):56-57

[2] 徐国强,朱宇,李宇立.行政事业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 宗文龙,魏紫,于长春.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改革建议[J].审计研究,2012(5):106-112

(作者单位:晋中市审计局 山西晋中 030600)

(责编:若佳)

作者:郭军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网络安全体系电子政务论文下一篇:社会转型公共政策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