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气候变化——对《能源法》的建议

2022-09-12

一、减缓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通过系统而又全面的对气候变化进行检测及归纳结论, 人类活动极可能是造成20 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该结论的可能性为95% , 并且, 人为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占主导。报告还指出, 21 世纪末期以及以后时期的全球平均地表变暖主要取决于累积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必须要大幅度的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 使其在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在2℃ 以内, 到2030 年,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应比2010 年至少减少15% , 到2050 年应减少50% , 2055年至2070 年之间实现全球碳中性。否则, 给人类未来的碳排放空间将会极其有限。这些数据表明,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这也意味着, 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能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及减少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并且现在采取更多行动会减少今后采取更多极端行动的需求。全球气候如何变化的选择权依然还在人类手中。

二、我国能源立法的现状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 在各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中中国已经为世界第一位, 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环境脆弱的沿海国家, 全球气候变化势必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展。在能源立法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能源政策, 把应对气候变暖的能源发展战略写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但是基于能源战略的复杂性全局性, 这些法律都过于片面, 不成系统, 各自为战, 需要依靠国家发布的能源政策居中调节, 已经不再适合现如今的气候变暖的现状。同时, 我国不能向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转移本国温室气体的方式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应当建立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所需的全面科学的能源政策体系。

三、对《能源法》的一些设想

( 一) 提高公众能源利用效率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不仅意味着我国需要更多的能源, 也说明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上若能有效提高公众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重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也将会减少因限制工业部门的排放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能源法》的目标可以将更多地考虑居民居住部门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加强与发展电动汽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而不是仅仅限制工业部门的排放。还可以通过普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节能建材、加强建筑节能、提高交通效率、促进提高能效的智能化等节能和提高能效措施。由于价格将反映出与碳相关的成本, 碳含量将日益成为一种商务上的差异化手段, 公众可以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选择碳含量较低的产品。

( 二) 鼓励技术创新, 加大对对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

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技术创新对于实现减排温室气体这一目标, 并以高效的方式实现低碳经济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较少, 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贡献较低。加强促进能源技术创新, 并通过直接投资和项目推进, 还可以引导企业作为主体进行能源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将对实现中国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做出重大的贡献。主导的能源技术创新方向一个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另一个是煤炭低碳化技术, 通过这两方面的技术创新, 可实现节能减排。

( 三) 发展安全可靠的核能

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 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与其他的可再生能源相比, 成本相对较低, 成为了低碳经济的高效发展方案。基于我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 和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日益沉重的减排压力, 发展核能已经成为目前最好的选择。但是, 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不能忽视发展核能可能带来的危险。发展核电, 必须确保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 避免类似福岛核电厂事故的再次发生, 构建一套成熟稳定严格的经营管理监管体系, 并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响应能力, 安全处理和储存核废料, 解决天然铀资源供应的供应安全, 确保核能安全可靠的发展。

通过构建《能源法》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全面的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 是如今大多数国家的选择, 我国也可以制定出台《能源法》, 把减缓气候变化作为其目的之一, 以统筹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实施, 解决能源立法体系中的不足。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寻求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扶持能源技术创新、发展安全可靠的核能, 以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法》将有助于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为能源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能源法

参考文献

[1] 欧阳晓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能源法律体系的立法审视与完善[J].井冈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1) .

[2] 国际能源署, 张阿玲等译.能源技术展望—面向2050年的情景与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 肖国兴, 叶荣泗.中国能源法研究报告 (2008) [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4] 樊纲.走向低碳:中国与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论新教学要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设计下一篇:试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