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教学改革中化学实验论文

2022-04-2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专教学改革中化学实验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非常密切,化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关键词]化学实验中专化学教学改革小组化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发现与创造的科学。

中专教学改革中化学实验论文 篇1:

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探讨

摘 要: 在地方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人才培养由理论型向应用型、专业型、工程师型方向转变的实验项目教学设计,根据化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化学工程师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创建专业技能培养平台,设计切合实际实验教学方案,探究化学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 化学实验项目 教学设计

由于高校招生人数规模扩大,教学层次提高,不少普通地方高校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在实验教学方中普遍存在下列问题:①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②实验内容验证理论较多,解决实验问题的实验少;③实验教学理念落后,只是为了完成实验学时,学生缺乏实验动力;④在实验内容上,有机、无机、分析等实验相对独立,实验内容零散、相互独立分割;⑤在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动力不够等;⑥实验内容和生产结合少,化学生产技术、仪器设备操作技术和生产企业要求联系不大。因此,高校毕业生知识技能储备不适应就业市场要求。

2014年,有上千万的大中专毕业上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没用合格的技术技能,一方面某些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毕业就失业,另一方面发达地区企业产业工人月工资待遇达到四五千元,技术型人才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但企业招不到具有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每年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几百、几千、几万人参加考试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而工资只有一两千元。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说明:学生所学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技能技术的要求,大学课程设置和实际生产要求的技术技能严重脱节。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如何改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知识型和技能型相结合的实用型人才,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时面临技术技能知识的严重不足,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验设备、实验条件,为培养化学专业毕业生应用技能进行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更新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1.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生产应用技术技能型实验教学

1.1实验教学理念上改变。

实验内容提炼生产应用化,实验技能技术教学标准化,学生操作技能规范化。

1.2实验教学目标改变。

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出熟练掌握化学技术、具有专业技能、化学理论渊博的应用型人才。

1.3实验教学模式改变。

将理论型实验教学模式向应用实验型、生产结合型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到企业、公司、生产单位,马上就上岗的应用型人才。

2.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际生产相结合

在以往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单纯为了化学技能技术实验,与生产实际结合较少,学生体会不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化学实验兴趣不浓厚,不少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实验而做实验,实验完了就忘了。因此,首先在实验内容上改变。具体方法为:

2.1以“小规模化工产品生产”为依托,整合实验教学内容:有机、无机、分析实验联合设计。

“小规模化工生产”——相当于化学产品中试,就是选用小型实验室设备,生产小规模数量的化学产品。例如利用化工产品制备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剂产品,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数量不多,但质量要求高,在实验室条件下就能制备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剂产品。

以前的无机、有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相对独立,但实验内容有不少重复的地方,只是实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实验时,学生认为缺乏新意,实验积极性不高。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组织实验老师,全面分析无机、有机、分析实验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技术出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实验项目进行联合设计。具体要求:①实验项目选题:内容符合实验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②实验项目设计思路:“物质制备—产品提纯——检验定级—市场销售”完整设计。③实验项目可行性:仪器、设备、药品要求符合实验室条件。④实验设备廉价,实验药品等级低,生产的产品价值高,应用广泛,学生熟悉。⑤实验安全可靠,没有安全隐患。

2.2实验项目教学连续性、化工生产系统性、化学技术可靠性。

以“小规模化工生产”为实验设计内容,设计出完整的化工生产全过程:产品制备—产品提纯——产品检验定级—商品市场销售。一整套完整的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体验实际生产的全过程:生产、检验、包装、贮备、运输、销售、回访。

3.具体实验教学设计实例

3.1实验项目一:利用废铜渣生产硫酸铜(无机化学实验)。

硫酸铜是应用性很强的化工产品,在机电、化工、电子、农药、医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实验原料(废铜渣)易得,生产过程简单,实验设备易安装,产品价值较高,实验现象显著。以“以废铜渣制备硫酸酸铜”实验教学为例,具体实验教学过程设计为:

3.1.1由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出利用废铜渣生产硫酸铜的实验路线:①金属铜渣和稀硫酸反应,加少量硝酸加快反应;②反应副产物: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吸收;③硫酸铜溶液过滤;④加化学试剂沉淀硫酸铜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杂质、阴离子杂质;⑤离心机过滤出纯净的硫酸铜溶液;⑥硫酸铜溶液浓缩、冷却、结晶、结晶硫酸铜和母液用离心机分离、甩干;⑦产品烘干;⑧产品化验定级;⑨产品包装。

3.1.2选用合适的实验室生产设备:反应设备、过滤设备、结晶设备、离心机甩干设备,烘干设备,包装设备的选用。

3.1.3实验教师做指导:检查产品制备方案设计是否可行,实验设备是否合适,实验安全措施是否得当。

3.1.4学生根据设计生产制备出工业硫酸铜:在这一实验中,学生学会的知识:①查询资料的能力。②掌握硫酸铜产品生产的原理。③具体学会的技术:物料平衡、溶解、过滤;加热、浓缩、结晶,烘干等化学基本操作技术。④具体学会的设备操作:反应釜、过滤棒、离心机、烘干机等设备。

3.2实验项目二:硫酸铜产品的提纯(精细化工实验)。

利用实验项目,以生产出来的硫酸铜为原料,设计出硫酸铜生产化学试剂级产品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制备出精细化工产品。实验设计为:

3.2.1称取一定量的化工产品硫酸铜,溶解。

3.2.2加化学试剂沉淀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硫酸根以外的阴离子,老化、过滤。

3.2.3浓缩、结晶,过滤、离心机分离、烘干,最后得到硫酸铜精细化工产品。在这一实验中,学生学会产品中杂质的除去方法:化学沉淀、老化、离子共沉淀、结晶等,掌握的技术:过滤、抽滤、烘干等化学技术。

3.3实验项目三:硫酸铜含量的测定(化学分析法)。

引导学生查阅硫酸铜化学试剂检测标准或硫酸铜工业产品检测标准,然后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准备仪器设备,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玻仪器设备的洗涤、安装、仪器分析实验的使用条件、操作要求、数据记录等严格按照产品检测标准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要求:检测设备专业化、检测技术标准化、数据记录分析规范化。分析检验实验可设计为:①硫酸铜含量的测定(化学分析法),②硫酸铜溶液中其他金属离子的测定(可设计成仪器分析实验)等实验项目。

在分析实验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遵守产品质量法,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化工行业基本素质得到大大的提高。

3.4实验项目四:产品成本核算、销售、市场推销报告。

学生在实验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分析实验检验,符合硫酸铜化学试剂质量要求的产品,按包装标准包装成商品,通过销售公司销售或作为本实验室分析化学试剂使用,不合格产品用于下次实验的实验教学原料。

4.联合设计教学效果

“实验内容联合设计,实验项目生产化”教学方式的探讨,在教学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4.1具体的“小规模生产实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提高。

4.2“生产性实验项目”的设计,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锻炼,教师从亲身指导的实验中学到许多知识,学生各方面能力得以锻炼,实验兴趣也大大提高。

4.3学生在具体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等实验项目的学习中,掌握规范化的生产实际技能技术。在“实验项目连续化”的教学中,学生接触“产品生产、质量检测、成本核算、环境保护,市场销售,产品回访”等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商品意识,为学生将来创业积累市场经验。

4.4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使大学生在实验中和商品市场接触,为将来从事化工产品的销售提供市场经验,成功的化学实验生产项目扩大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

参考文献:

[1]马志英.化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4,VOL25(2):96-98.

[2]关淑霞,刘继伟,张志秋,等.关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构想[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5.5,总102期.

[3]周艳军,张启俭,齐平,等.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VOL28(7):208-220.

[4]周燕芳.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设设计性实验浅析[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6,总第108卷(2):89-29.

[5]蓝耀宏.高校化学类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总第111期:11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强根荣,孙莉,王海滨,等.理论与实践贯通专题式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

作者:敖克厚

中专教学改革中化学实验论文 篇2:

中专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摘要]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验的关系非常密切,化学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中专化学教学改革小组化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是一门发现与创造的科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通常由教师演示实验或者组织学生亲手操作实验来完成,这样可以把书本知识由抽象变成具体,由无形变为有形,使学生参与并获取更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因此要注重中专的化学实验教学,只有对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理论进行研究和梳理,才能总结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构成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认为是接受者,师生间是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部分教师认为实验课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开设,只要把实验原理、操作方法讲一下,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结果。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实验时一切都必须听从教师的安排,试剂的选用、实验的步骤都是相同的,实验的结论是唯一的, 不允许学生质疑。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在旁边对实验现象及时讲解,学生都来不及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不这样做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等其他问题。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理解,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改进化学实验教学的方式,以改变“知识传授有余,创新探索不足”的普遍现象。

一、精心组织小组合作

实验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应该由学生自主地去完成,而不是完全由教师指定他们按照特定的步骤完成。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然后共同分析。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仔细描述发生的现象,解释其中的反应机理,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以获取知识,以多种方式对所作解释进行分析。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情况进行汇总。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但能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实验,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总设计师和监控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讨论内容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活动效果。教师还要精心选取与实验内容有关的思考题,以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开展交流和讨论。这些思考题要有针对性和挑战性,需学生经过交流、争议才能获得完美的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对实验内容的认识和合作热情。最后,教师要对本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总结,对于实验中的理论知识、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并对个人表现及合作精神给予评价和认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地分析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验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正确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化学知识、实验操作要点的理解程度,及时安排修改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将学生过程评价与实验结果结合起来,通过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个人努力和积极性,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通过认真观察,向学生当面提问,让学生做出解释,还可针对某一实验过程,让学生做出正确演示。每种评价方式都是用于特定的目的,针对特定的学生的。

基于PDCA循环原理,我们建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测评方式,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收集起来,找出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在PDCA教学质量管理运行过程中,我们将成功的经验和实施方案标准化,将新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在下一个循环之中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这种方法,针对前述各阶段发现的问题和信息反馈结果进行持续改进,使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成为一个持续的循环的过程。

三、有效选择实验项目

近年来,由于受考试和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科书中设置的趣味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往往被忽视或由教师讲解一遍即可,学生得到的还是“填鸭式”的知识。而一般的化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学术味,使得实验能增强化学趣味性的功能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考虑到学生和学校的实际,针对教科书中不同的内容,我们设计了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趣味小实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制成简单的实验仪器,通过简捷的实验操作来验证平时想象不出的实验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化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最好证明。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就更深刻地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就会提高他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中专化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对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明确了实验设置的目的和改进方向,确定了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和习惯,进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智慧,达到提高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登会. 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宁夏教育科研,2007.

[2]金谷. 从理论到实验教学的事例谈创新意识的培养[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

[3]郑淑贞.对合作学习课堂结构设计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8.

[4]郭绍青.参与式小组教学活动[J].电化教育研究,2006.

[5]丁际群.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归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

[6]陈志祥. MBA《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J]. 教育与现代化,2006.

[7]谭大志,詹慧敏,李克艳.化学实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1.

作者:任秀梅

中专教学改革中化学实验论文 篇3:

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探究实验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

学探究的主要方式,通过做实验学生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运

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思

维方法。如何通过化学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本人在长期的教学中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就本地区的教学调查发现,在化学课上,以一个学期为时间

段,教师的演示实验平均为五节,学生实验为一节,和总课时相比少得可怜。如此一来,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只是被教师轻描淡写,而学生只能凭空想象,机械记忆,严重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效率,降低了教学效果。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无论是理论概念的建立还是事

物规律的发现都必然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并通过科学实验

来证实;化学实验作为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心理和认识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因此,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

的实施,实验教学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

式,建立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我們应该明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师在实验中起着指导作用。首先,要指导学生熟知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是指化学概念、化学反应、化学定律等。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验之前强调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的重要性,指导学生熟知实验原理与实验步骤。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良好的实验习惯是指: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实验安全,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药品,规范操作方法,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等。再次,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操作方法和实验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态度。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多启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化学实验优势,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具有培养学生兴趣的优势。化学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化学实验解释生活生产中遇到的一些有关

的化学问题,应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

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增加开放性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

性。如,学习氨气的化学性质时,在学生能顺利完成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分析讨论“喷泉的成因”,并引导学生考虑还有哪些气体可以做喷泉实验,并让学生写出可行性报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每一份报告的可行性,然后分组做实验。其中一组学生用CO2来代替氨气,结果没有成功。该组学生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讨论,得出结论: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太小,不足以形成喷泉。接着有一名学生建议把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经过大家的分析,这个改进能满足实验的需要,并进行了实验,结果成功地做出了喷泉。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意识到原先设计的不足,从而很好地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学生也真正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乐趣。

五、开发应用实验,联系化学与生活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除了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化学实验

外,还要适当增加一些联系生产和生活内容的实验,指导学生研究实验,对观察所形成的表象进行思维加工,而且要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去解决一些具体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巩固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

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更能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去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科学探究实验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03:6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2001-07.

[3]朱嘉泰,李俊.化学教学艺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05.

作者简介:

李忠信(1978— ),男,汉族,辽宁建昌人,本科,讲师。

(作者单位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职业中专)

作者:李忠信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