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5

小编精心整理了《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语文作业逐渐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承受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业成为教育问题和矛盾中的替罪羊。新课程实施后,全新的育人理念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传统语文作业观,要求语文作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效率意识,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开架式”语文作业应运而生。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1: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布置适量的小学语文作业,不仅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意义深远,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也同等重要,作用明显。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并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不但要考虑作业设计是否有趣?还要考虑作业布置是否有效?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作业改革切实可行。本文就是从分析目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不足出发,针对提出优化建议,以此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供参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作业;作业设计;教学质量;作业改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布置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语文课后作业,可以实效启导学生二次完成知识消化,助力学生思维发展。只是,细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情况及完成情况不难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后作业设计以及作业针对评价都稍显单一,学生大多都是在机械化的完成重复性作业。不仅不能科学拓展学生学习思维,还有可能带来知识巩固反效果,使学生厌恶作业,排斥语文。为此,为有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必须从作业设计优化入手,针对完成作业改革。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

在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第一时间巩固课堂所学,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内化、理解、应用。因此,“知识本位”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后作业时的首要考量问题。但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才是作业设计与作业布置的“本位”。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除了要体现“知识性”,还要同步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水平、学习感受,确保自身布置的作业契合学生真实需求。以免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当作业布置超出自身解答能力,而带来作业完成挫伤感、逆反心。而显然,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依然存在这一问题。

2.以教师单方面作业布置为主导,形式单一

在现如今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语文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时时“引导者”、“点拨者”。尤其是在课后作业布置上,更是要以“辅助者”、“启发者”身份而展开。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语文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影响,将自身在无形之中视作课堂的主人,作业布置的单方面主宰。因而,教师以绝对“权威”掌控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后作业的设计、布置。直接导致小学语文课后作业与学生的实际作业需求出现脱节,作业布置的形式机械、单一,大多都是抄写、概括的巩固性、归纳性作业,而少有学生参与设计的创造性作业。

3.以应对考试为目的,违背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如上所述,即使目前的大部分小学都顺应新课改要求,对于语文作业布置进行改革。但是,应试教育制约对于语文教师的影响也不是可以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完全改善、消弭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设计并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还是会持续以“应对考试”为目的,致使大部分语文课后作业都成为了一种一定程度的作业“投机”。并且,这样的观念对于学生家长而言也无形渗透,影响深远。除了部分家长自身不愿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在课后时间为学生报名诸多学习班外。语文教师的实际行为,也向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传递竞争信号,导致家长在学生作业完成过程中,受到偏差意识影响,“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分数”,给学生造成不小压力。

二、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语文教学質量的对策

1.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改进

(1)典型作业的设计优化

针对上述作业设计、布置问题,语文教师着手作业设计改革,可以从基本的典型作业设计改进入手,目的明确的促进学生作业完成度提高。

(2)作业形式的设计优化

当然,小学语文教师在改进作文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作业形式方面的改进。毕竟,小学时期的语文课后作业形式多种多样,要求语文教师灵活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类型,从而确保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让学生在直观化的作业内容中激活兴趣,积极完成。

2.小学语文作业评价优化

(1)注重突出评价

要想从根本上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明白作业设计与作业评价同等重要,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全过程、全方位,以此帮助学生养成良性做作业习惯,高效、高质的投入作业自我反思。而要具体做到这一点,首先,语文教师要注重作业评价的突出评价。即,语文教师在作业评价活动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将不同学生作业的不同闪光点加以提取、凸显,帮助学生通过作业评价重塑自信,查缺补漏。

(2)注重分层评价

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不仅要围绕学生作业的不足之处针对点评,还应该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作业点评的分层评价、个性评价。以此保证作业评价改革不会再陷入传统模式的评价弊端,而是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的他评、自评、互评,不让评价仅是语文教师“一人说了算”。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需要语文教师从深层次、多角度的创新设计视角对作业布置加以重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作业批改等科学深化。以此促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与思考进步,让学生边完成作业边巩固知识,在合理的语文作业布置与完成中,逐步锻炼语言文字能力、社交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未来栋梁。

参考文献:

[1]陈琳.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成效[J].小学生(中旬刊),2021,{4}(07):51.

[2]王智慧.小作业里的大学问——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作业设计的思考[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4}(07):60-63.

[3]段春燕.初中语文作业分层次布置的思考和尝试[J].新课程,2021,{4}(25):203.

[4]马瑾瑜,张海安.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探讨[J].新课程,2021,{4}(24):3.

[5]郭玉清.以多元化、情境化作业设计有效提高语文核心素养[J].新读写,2021,{4}(S1):31.

作者:邓盼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2: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开架式”作业的布置

摘 要:在传统教学的背景下,语文作业逐渐成为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承受了众多的批评和指责。从这种意义上说,作业成为教育问题和矛盾中的替罪羊。新课程实施后,全新的育人理念渗透到语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改理念改变了传统语文作业观,要求语文作业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效率意识,让学生在作业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因此,“开架式”语文作业应运而生。

关键词:开架式;开架式作业;有效原则;多元理论

所谓“开架式”语文作业,就是在新课程语文背景下,有别于传统的语文作业的一种新型作业布置方式,教师按照自能学习、有效学习和智能理论的策略,立足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主体性,针对班级中语文学科上不同学力和层次的学生,分门别类地进行语文作业布置。

这种“开架式”作业布置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真正地供其所求,弥补学生在课堂中所听知识的不足,起的是“对症下药”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主能动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同时在现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单纯的行为参与学习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能动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开架式”语文作业的布置

1.“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遵循原则

(1)精选性原则。实现教学目标的语文作业不是搞传统的“题海”战术。新型的“开架式”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精选那些使学生能够对当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消化的,拓展延伸的、举一反三的、触类旁通的作业,也就是要注重作业的质量,通过必要的少数的精选的作业来实现教学目标。

(2)层次性原则。层次性的含义有两点:第一是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梯度,让班级中的优、中、后进各个基础层面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第二是作业的难度要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确定,让学生动动脑能思考出答案,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让那些看起来并不是很聪明的学生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3)探究创新性原则。探究创新性语文作业的设计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作业而言的。过去的作业主要是指教师在讲完新课后,通过大量的知识点用书面作业的形式机械地训练学生,让他们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以便在考试中再次呈现。探究创新性的作业则更强调语文学科的开放性,重视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这类作业让学生通过探究、创新的特定过程获得语文实践技能和情感体验,学会用语文知识来看生活,最终实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

(4)学科渗透性原则。新课改理念强调,每一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在设计语文“开架式”作业时,一定要突破学科本位思想的制约,有意识地在作业中渗透其他科目的知识,能真正实现“大语文”的教育观念,丰富学生的自我知识系统。

2.“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实施过程。

(1)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研究语文教材,把握全局。在进行新授课之前,先成立各个年级组的语文备课组,利用假期时间共同研究教材和教学用书,结合有关新课程的书籍,拟定下个学期的教学计划,把要求完成的教学目标打印成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实行分块负责制,各位教师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教案拟写、作业设计的任务。

(2)统筹规划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进行作业分类,统筹规划,也是在备课组的共同研讨下进行。因为语文课本上附有的思考练习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有着很强的针对性,而且难度适中,这给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提供了首选。但随着我们社会的复杂多变,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丰富,语文作业的来源渠道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手头上总有几本诸如《红对钩》、《龙门辅导》、《决胜中考》、《启东、黄冈密卷》等教辅资料。这些资料为语文作业的“开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笔者研究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发现有比较多的省市的试卷中有开放度很大的试题。这些试题答案的可塑性很强,而我们的学生对这些题目的解答令人不很满意,往往失误较多。这和他们平时接触这类题目太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开架式”作业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题型样式,突出那些开放性、创新性和拓展型的题目。

我们先把作业分成几大类:新授课作业、专题课作业、综合课作业、复习课作业以及综合测试题等。然后在各个类型的作业中,细分为课堂精练题、课堂延伸题、拓展创新题和学科渗透题等。同备课组的老师互助合作,把一学期的作业按照课时、难度跟教学计划相对应,基本做到能向学生每周发一份语文“开架式”作业的“菜单”,这个菜单中的作业兼顾了学生中的各个层面。最后,打印成稿,年级组教师人手一份,在使用的时候,以这个凝结集体智慧的成果为主要蓝本,加上各位教师的自己补充,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3)布置完成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和所学习的知识,自主地选择语文作业,这往往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在语文内容上,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经验系统,有助于学生头脑中“语文知识树”的进一步建构。

②在难度上,则可以给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带来挑战,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因为自主选择“开架式”作业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发了他们有效的学习动机,当然在他们心中就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了。

③在情感态度上,语文学科以其特有的人文情感和人性色彩,把学生引入真善美的世界。比如,坚韧与勤奋、信念与责任、宽容与博爱等。这些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极大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当然,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后,产生的积极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此外,我们也要求教师明确每一节课、每一学段要通过作业巩固语文教学的什么样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引路者的角色。语文教师的作业指导是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教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下,才能避免出现学生的盲目选择、无序选择、两极分化选择等不当现象。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作业的设置方向指导,在评析作业时加强解题思路与解答技巧的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实现“开架式”语文作业完成的效果。

(4)作业讲评、交流阶段

对于“开架式”作业的讲评阶段,一定要遵循新课程中讲评活动的“三性”,即“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我们认为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做到三个转变:从重知识掌握的评价向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养成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结果的评价向结果和过程的评价并重的转变;从重总结性评价向重形成性评价的转变。除了教师的评价以外,还要多渠道、多形式地进行作业的交流。对于语文作业中的大、小作文等成果可以向报刊杂志等媒体投稿,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我们还通过班级交流、校内交流等形式进行作业的展示。比如采用演讲、板报展览、动画演示、课本剧表演、社会实践调查等形式交流作业。

(5)总结、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教师在汇总学生作业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对照学期之初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并记录在学期末总评中,以便下学期制定相同类型的作业时,起到一个良好的参考价值。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撰写教育论文的方式,记录“开架式”语文作业布置的得失,进行有效的反思。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题目作为作业,能更好的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这种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教学目标设置的弹性,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更是有着前所未有的开放度,学生自主地选择“开架式”作业更能起到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的技能,拓展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当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架式”语文作业实施的效果

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实施“开架式”语文作业已经一年多了,成效比较明显,首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积极性。以前,学生对语文作业的认识是做和不做一个样。而现在,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语文作业,同时,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基本消失,不断涌现出个性化的作业,学生更加乐意阅读一些经典的名家名作,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次,有效地进行了思维训练。正是因为激发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学生在作业时更喜欢写出自己独特的一面,对学生的作文方面的培训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学生的优秀习作层出不穷。去年一年,笔者所任教的班中就有十多人次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习作二十多篇。笔者过去称他们作文不是作文,而是“榨文”!现在这种现象不见了,班级中喜欢写作的同学越来越多了。第三,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覆盖面。事实证明,学生最不愿意机械的抄写,最不愿意纯粹的背诵记忆内容。所以在设计“开架式”作业时,我们有意识地将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联系起来,让我们的语文作业变得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加融入大自然,更多地渗透进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进行了“大语文”观的教学。最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开架式”语文作业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所选择,对作业不再感到单调枯燥。这样的作业不仅延伸了语文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自己选定的作业当作了一种乐趣,他们在这乐趣中,获得了以前所没有感受到的快乐,真正是“我的作业我做主”。

参考文献:

[1]张俭福.新课改中学生自能发展的理论探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6.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3]中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5]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

(责任编辑:梁 媛)

作者:狄袁辉

语文作业观新课程改革论文 篇3: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助于教师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反思改进课堂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巩固、完善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建立和发展。但当前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存在许多弊端,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改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语文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尽一份责任。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业优化

众所周知,作业是语文教与学的重要环节,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发展学生智力及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语文作业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在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进生活中,解决现实的语文问题,了解语文的意义,体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现在大部分的语文作业还是沿袭着传统的作业观,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遏制了思维力和创造力的进步,也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旧式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笔者对现行小学语文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试图探索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应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作业内容局限,形式单一,没有趣味

语文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口头作业少,动手作业更少。内容中大部分是带有简单记忆性质的知识巩固题,应用实践题寥寥无几。最常见的题型有:抄写、默写、组词、造句、填空、背诵等,有些学生甚至一听到“回家作业”,就说:“又是先看‘拼音写词语’,然后‘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对题型倒背如流的现象也折射出现今语文作业的单调和重复,这些机械枯燥、要求简单且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不仅加重学生负担,日复一日地消磨掉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文的热情,而且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

2.作业布置一刀切,缺乏相对层次

教师常常忽略学生的差异,不管是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天赋较好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要求他们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同一分量、同样内容、同等难度的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少,得不到符合自身实际的锻炼和提高。

3.作业量普遍较大

教学中发现,为了“检测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往往会采取题海战术,类似于《每课一练》、练习卷等,让学生叫苦连天。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反映每天要用1到1.5小时来完成语文作业,而部分基础不好或是写字慢的学生则用时更长。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能力有限,作业则相对较少。

4.应试教育色彩浓,传统作业观根深蒂固

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承认,他们的作业都会涉及到需要考试的知识点,目的也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和解题能力,大部分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为了考试能考好一点。当然练习设计是应该考虑考试要求的走向,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完全以应试的标准对待作业的观念实在需要改变。当然,尽管小学生对于传统的作业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做这类作业,当笔者设计了一些新式的题目,如实践活动题、续写故事等,学生纷纷表示不理解、不明白,带有较强的消极、抵触情绪,从他们的完成质量上看,也是非常的不如意,鲜有出彩的作品。

综合来看,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量大,内容乏味重复,缺少创造活动和思维训练,缺乏针对性、趣味性、探究性和互动性,应试色彩浓厚,学生厌烦,教师无奈,失去了作业本真的意义和效果。

二、新课改下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

1.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整合多学科,具有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和学习的持久。因此,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所以要从单一的“写”中走出来,把听、说、读、写、做、唱、画、演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将多学科的知识渗透于语文作业之中,同时将单独作业与合作作业相结合,这样既符合儿童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又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陶冶了情操,讲究发展性。40分钟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所以课后作业应引导学生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阔的生活,可设计延伸阅读:如笔者将《小鹿的玫瑰花》课后作业设计为改写故事,导语是:假设小鹿没有把脚跌伤,而是亲眼看到了栽种的玫瑰花开放,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你可依据课文描述,也可凭自己的经验描绘一下玫瑰花怒放时的样子,并想象小鹿此时的心情、感受、行为等,写一段话。

2.精简作业量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布置太多的作业,大部分学生会因为作业过多而产生烦躁情绪,做作业也是应付敷衍,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半多学生承认不能坚持认真专心地完成作业。著名的学者洛克曾说过:“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对于作业也是这样,做得越多,效果却不一定越好。因此,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适当、适量,单科作业不要超过15至20分钟,同时要注重学科间相协调,以保证达作业总量的适度。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在保证他们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的降低作业的难度,使他们易学、乐学,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增加学习的信心。

3.作业设计要突出层次性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独特的个体,知识基础、学习需要、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教师可把作业分等级:A类作业比较基础,浅显易懂,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属于必做题;B类作业相对较难,可设计一些观察探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体现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是探究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

4.巧妙改变应试类的传统题

由于目前考试依然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的最关键标准,所以增强学生的应试解题能力还是非常必要,而且学生也无法立刻适应新式题型。所以也要关注传统题的设置,但要注意与素质培养相平衡。可以采用常规作业与特定作业相结合。常规作业意图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完成时间可灵活安排。内容是每天花一定时间阅读课外书并做好词佳句的摘抄,背诵几条格言警句或谚语、歇后语,每周能至少熟记一首古诗或词。特定作业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进度布置的配套练习。两者相结合,若能长期坚持,集腋成裘,必有丰硕的收获。

总之,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在语文作业设计中,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真正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使学生的知识通过作业来升华、技能在作业中形成、能力在作业中培养、思维在作业里发展,就要努力实现作业的趣味性、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健.谈小学语文有效性作业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3期.

[2]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1期.

作者:廖光海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反垄断法规制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