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品牌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品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名称是品牌文化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品牌名称翻译受到品牌文化的显著影响。基于已有西方品牌名称汉译的经验证据,本文首先指出跨国、跨文化营销时,品牌文化需要再定位;进而探讨了品牌文化与品牌名称翻译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

第一篇:品牌文化论文范文

以文化推动品牌 以品牌凝聚文化

本文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餐饮企业发展现状,结合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安饮食”)各老字号企业发展情况,谈论了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凝聚,是企业品牌塑造的灵魂,通过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一、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品牌文化的灵魂和支柱,而优秀的品牌文化是在优秀的企业理念、文化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其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只有对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进行不断的整合提炼,才能打造充满文化内涵和市场活力的“品牌”,并取得消费的信任和忠诚。所以,当企业文化、品牌文化与消费市场所需的文化产生共鸣时,这个企业的品牌及品牌所涵盖的一切产品就会被消费者接受。正所谓“文化铸造内力,品牌塑造外功,内外兼修才是打造卓越企业品牌的动力源泉”。

二、打造企业品牌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品牌文化的建設是集调研、整理、取舍、提炼与提升为一体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共同成长的过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西安饮食始终坚持品牌文化建设,通过强化老字号品牌特色和文化内涵,不断增强老字号品牌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一)品牌文化是助推老字号持续发展的制胜法宝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浪潮,西安饮食始终立足老字号独有的品牌资源和竞争优势,始终加强和推进老字号品牌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不断的整合、提炼老字号企业人才、技术、管理及历史文化、菜品文化等核心资源优势,更广泛的宣传和打造老字号品牌文化竞争优势,提升老字号品牌个性差异、品牌竞争优势和品牌超凡魅力。在公司加快发展的步伐中,加强老字号品牌文化建设已成为助推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制胜法宝,成为了培育忠诚消费群体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品牌文化是激发老字号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企业发展品牌化的今天,品牌的打造和树立是主宰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命脉。西安饮食紧贴老字号特有的品牌文化,整合提炼老字号优势资源,激發老字号品牌发展潜力。如立足老字号承载的厚重文化积淀,充分借助西安十三朝建都历史渊源,形成了独具品牌魅力和文化特色的老字号品牌特色餐饮,如西安饭庄的“陕西风味小吃宴”,老孙家、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和清真宴席,德发长的“二十四节气饺子宴”,使得老字号饮食文化深入人心,有力增强品牌竞争力和感染力。如实施差异化品牌竞争战略,提出了“食寓文化,文化寓食”老字号菜品文化,为老字号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牌引导和支持。

三、加强老字号品牌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西安饮食立足老字号品牌建设工作,整合企业发展能力,梳理企业资源优势,紧跟市场发展需求,从老字号历史文化、菜品文化、品牌文化三个层面挖掘完善,增强老字号品牌文化内涵和品牌竞争力。

(一)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提炼老字号品牌文化内涵

“老字号”常常与许多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传说,甚至古代哲学有关,这是其它企业难以拥有和复制的。近几年,西安饮食对“老字号”无形资产进行了清查登记、分类建档,通过走访知情人、翻阅图书,将“老字号”的发展沿革、历史经历、文化传说、名人轶事、菜品文化、资料实物等进行系统地、保护性的收集、整理,提炼整合“老字号”所特定的历史文化,提升老字号品牌和社会感染力。

(二)挖掘和保护菜品文化,凸显老字号地域饮食特色

随着西安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历史机遇,西安饮食结合对菜品文化的保护成果,致力于打造一批文化名店、名宴、名菜、名点,激发老字号发展潜力。在老字号品牌发展提升中,以三秦文化为底蕴,以关中特色餐饮、清真特色餐饮为基础,创新菜品种类,提升餐饮文化,丰富提升老字号“食寓文化,文化寓食”菜品特色,让文化产生经济效益,真正实现老字号品牌文化的市场感召力。

(三)挖掘和保护品牌文化,提升老字号对外品牌魅力

西安饮食目前拥有11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占据了陕西省“中华老字号”企业三分之一还多,这样的老字号数量不仅在陕西省,在全国各省市及餐饮行业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结合对老字号品牌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一方面强化老字号品牌文化推广应用,积极探索专利、著作权的保护方式,加强菜品核心技术、特色宴席发明权保护;另一方面,紧贴餐饮行业特点和社会热点,加大老字号对外品牌营销宣传,营造老字号品牌宣传热点,展示老字号独有的品牌魅力。

四、发挥品牌文化影响力,助推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品牌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品牌文化建设,强化企业品牌实力,整合企业发展能力,对发挥老字号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规模发展和转型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餐饮市场激烈竞争中潜在机遇,西安饮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秉承传统、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诚信为本,民富企强”的企业价值观指引下,抢抓市场发展机遇,加快项目带动,扩大市场份额。在项目发展的同时,通过调结构、抓营销、细管理,全面推进老字号转型升级,让老字号回归市场、回归理性,适应市场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西安饮食通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夯实品牌文化建设,把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文化与企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无形力量转变为有形力量,用老字号特有的品牌文化打造金字品牌魅力,全面提升老字号品牌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老字号品牌强大持续的生命力,实现西安饮食老字号“百年品牌”经久不衰。

作者:马勇骏

第二篇: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

[摘要]品牌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品牌名称是品牌文化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品牌名称翻译受到品牌文化的显著影响。基于已有西方品牌名称汉译的经验证据,本文首先指出跨国、跨文化营销时,品牌文化需要再定位;进而探讨了品牌文化与品牌名称翻译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

[关键词] 品牌文化;品牌名称;品牌文化再定位;品牌原有文化;目标国家文化;品牌名称翻译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由文化主导的体验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消费目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解决温饱到表现个性,从生物性驱动到追逐文化精神意义⑴。“品牌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⑵。品牌文化成为品牌的灵魂,决定一个品牌是否能够被消费者认可、认同和信仰。同时,品牌名称,作为品牌最重要的组成要素之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区别商品的标记,而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竞争手段⑶,是品牌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是品牌被消费者认知、接受、满意乃至忠诚的前提⑷。当一个品牌试图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市场时,面对新的文化背景,必须重新审视品牌原有文化,进行目标市场品牌文化再定位,从而决定恰当的品牌译名。品牌名称翻译受到品牌文化的显著影响;同时,品牌名称是否翻译成功也影响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感知,从而影响营销效果。因此,研究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非常重要。然而,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从品牌文化视角对品牌名称翻译进行的研究还非常缺乏;目前的研究现状远远落后于现有品牌名称翻译实践,关于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研究则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基于已有西方品牌名称汉译的经验证据,本文首先指出跨国、跨文化营销时,品牌文化需要再定位;进而探讨品牌文化与品牌名称翻译的关系,最后系统分析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提出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以为品牌名称翻译研究人员和实践者借鉴。

二、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

(一)品牌文化及其再定位

1.品牌文化

品牌从一诞生起就天然地与文化相联系,品牌的名称、色彩、符号等都是文化的表现。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如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观念在品牌中的沉积和品牌经营活动中的一切文化现象,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和个性形象的总和⑸。品牌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情感,使品牌与消费者的信仰和认同感相匹配,让品牌融入消费者的世界,同时能让消费者进入品牌的世界,形成品牌与消费者的良性互动,从而建构起长期稳固的品牌顾客关系⑹。有效的品牌文化因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从而产生良好、深刻的印象,产生品牌与消费者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可口可乐、苹果电脑和哈雷摩托等一系列知名跨国品牌和许多国内品牌在质量、性能上基本相当,但其价格却要高出许多,购买者还趋之若骛。原因就在于这些品牌创造了一种能与顾客进行情感沟通、使顾客能与之产生共鸣,甚至可奉为终生品牌信仰的文化,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品牌忠诚,愿意为其支付较高的品牌溢价。

2.品牌文化再定位(见图1)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品牌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相符时,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便非常有力。⑺所以,当一个品牌试图进入一个薪的目标市场时,面对新的文化背景,必须系统调查了解新的目标市场文化信息,诸如目标市场国家文化、目标消费者群体文化等;再结合品牌原有文化,对品牌文化进行再定位,努力创建与消费者的文化和价值观相符的新品牌文化,反映目标消费者群体的价值取向、功利观念、审美体验、消费心理,从而与目标消费者群体实现价值共鸣,获取认同。正如Banerjee(2008)指出,在特定国家进行营销的时候,应该考虑品牌原有文化与特定国家文化的匹配,采用相应的品牌文化策略,将能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⑻。

(二)品牌名称

品牌名称是品牌中能够读出声音的部分,是品牌的核心要素。品牌名称最早是用来区隔商品的标记。随着品牌的演进,品牌文化成为品牌的灵魂,品牌名称作为品牌文化的最直接体现,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竞争手段。一个好的品牌名称不仅能让消费者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点与个性,更能体现让消费者与之共鸣的品牌文化,成为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爱上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⑼。因此,当在一个新的目标消费市场中,品牌原有文化发生变化之后,品牌译名也需要反映这一变化,从而有利于引导目标消费者群体对品牌的积极认知,有利于获取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认可与认同。

(三)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机制模型(见图2)

由于品牌名称是品牌文化的直接体现,在品牌名称翻译中,应当围绕品牌核心定位尽可能地展示品牌独特的文化魅力。既反映品牌原有积极的文化个性与文化精神,又要适应目标市场消费者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要求。所以,在品牌译名中应当坚持以下两条原则:一是围绕品牌核心定位的品牌原有文化中可导致目标消费者积极认知的文化意义的保留;二是围绕品牌核心定位的目标市场国家文化中适应消费者价值取向、审美心理的积极文化意义的吸收。在上述原则指导下,针对目标市场、经过再定位的品牌文化对品牌名称翻译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品牌译名中对品牌原有文化意义的保留;二是在品牌译名中对品牌原有文化意义的添加;三是在品牌译名中对品牌原有文化意义的舍弃;四是在品牌译名中对目标国家文化意义的增添。

1.在品牌译名中对品牌原有文化意义的保留

在品牌文化再定位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目标消费者群体对原有品牌名称中的某些文化意义持积极认知态度,并且这些文化意义能够支持品牌核心定位,反映品牌的文化精神和个性,所以,在品牌名称译名中,最好能结合品牌翻译的其他因素,选用相应的词语来保留原有品牌名称中的这些品牌文化意义,从而有利于目标消费者群体对品牌个性、文化精神、品牌利益和产品属性的认知与认同。比如,Nestle本来是其品牌创始人的名字,和英文雀巢(Nest)为同一词根,其商标图形采用的是一个鸟巢图案,其品牌文化内涵定位于“舒适、依偎”。其中文译名“雀巢”与图形紧密结合,使人们可见图形而知名称,见名称而知其图形,很好地保留了原有品牌名称中的“舒适、依偎”文化意义,充分体现了品牌具体的功能定位和情感定位,对雀巢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是功不可没的。

2.在品牌译名中对品牌原有文化意义的添加

美国的可口可乐原英文品牌名称Coca-Cola是来源于这一饮料主要的原料古柯叶(Coke),

作者:刘家凤

第三篇:为品牌赋予文化人格,使品牌供给彰显中国气派

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需要将名牌战略纳入供给侧改革的范畴,鼓励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国品牌的兴起除了依托如中国高铁、航天、核电等类重大科技工程大力牵引以外,还需要一批本土化企业以亮丽的品牌形象为优质的中国制造代言。针对近年来先后发生的“疯抢马桶盖”现象以及“故宫文创走红”等国潮现象,从正反两个方面足以提示国人:国内制造业企业不可忽视品牌文化方面的建设,应把品牌文化建设作为打造企业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积极探索为品牌赋予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人格形象,为消费者提供高端的品牌文化供给,为中国品牌走向高端市场提供动力。

一、为品牌赋予文化人格的尝试及其意义

首先,为品牌赋予文化人格源自品牌从人性化设计到人性化营销实践的逐步深化。早在上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界就自觉地为品牌设计出鲜明的人格化个性,塑造鲜活的人格化形象,从而为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赢得了相对优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微笑曲线”表明21世纪以来营销(品牌)和创新(技术)已成为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两大重要方面,层出不窮的品牌营销创新丰富了品牌个性的营销手段,品牌人格化营销蔚然成风。此外,国人疯抢“日本马桶盖”事件说明,产品营销竞争中除了体现自身个性外,还需要彰显其国别性,以此来加强身份识别。这些均为品牌引入“文化人格”的尝试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为品牌赋予文化人格源自中国品牌在国际竞争环境中寻求品牌突围的实践。中国企业在参与世界市场竞争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了诸如品牌原型理论等有益成果。但从整体上审视国内品牌的品牌个性化水平,其创造性和表现力仍偏弱,在文化价值观念传递上过于循规蹈矩,大多走的是低端路线,导致很多优秀中国文化元素在国际竞争中难以有效发挥本土文化的价值提升作用。面对此困境,国内营销界一方面加强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中得出了“关于在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人们在品牌认知上存在独特性的可能”的结论,并为中国本土品牌提出了“仁、智、勇、乐、雅”这一与儒家文化价值观高相关的品牌个性维度;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努力探索契合中国民众文化心理的理想化的品牌人格形象。例如,一些酒类、食品类和服饰类企业提倡“君子”形象,他们认为“君子”形象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沉淀下来的历史悠久、与其他方面文化的重叠性高、深深扎根文化土壤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类型,因而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还有一些企业在积极消化西方的品牌原型假设的同时,尝试在品牌人格化中融入国民性特征,从而使中国本土品牌形象塑造更加生动化,涌现了一批如“海尔兄弟”家电、 “猪八戒”网站等具有中国气质的著名品牌,即使在国外也成功地开发了具有中国文化魅力的“功夫熊猫”荧屏形象。

第三,把文化人格引入品牌,具有以下突出意义。一是有利于在国际市场深化中国品牌族群的共性以及差异性的认识;二是有利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价值观;三是有利于提升产品的高端文化品味,满足国内民众文化消费心理,体现产品的功能性价值、情感性价值、精神性价值的多元统一,增强对中国品牌智慧创新的能力自信。

二、探索塑造品牌文化人格的操作方法

塑造品牌文化人格的过程可以从目标定位、层级选择、实践应用、优化提升等四步来实施。

1.目标定位

目标定位即在科学划分文化人格类型的基础上,明确赋予什么类型的文化人格。首先,人格类型的划分应基于传统的文化体系。扎根中国文化沃土中的文化人格类型十分丰富,诸如“士大夫”“士君子”“大丈夫”“圣贤”“英雄豪杰”“顶天立地男子汉”等颇具中华特色的人格文化类型。其次,应结合近现代以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多元化、国际化的现代人格特征。可以尝试通过设计一套问卷,在网络空间中进行问卷调查,评选出若干最受中国中青年民众喜爱的人物形象,为本土品牌赋予理想的文化人格提供目标定位参考。

2.层级选择

层级选择即在合理勘定品牌目前所处文化层级基础上,明确未来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在勘定时,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按照品牌文化含量的多寡、文化创造力的高低、文化心态的阔狭分为若干层级,文化人格可以由低到高共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文化素质”,对应的是有无基本文化观念的问题;第二层为“文化水平”,对应的是文化创造能力高低的问题;第三层为“文化涵养”,对应的是文化品味厚薄、格调高低(真伪)的问题;第四层为“文化境界”对应的是其精神境界的阔狭问题。在勘定品牌目前所处的层级之后,应根据品牌当前的现状采取拾遗补缺的策略。

3.实践应用

在实践中,品牌文化人格的赋予过程可分解为三个步骤:品牌文化元素整合、品牌文化形象示范、品牌文化模式强化。品牌文化元素整合,除了需要整理常见的具有人口统计特征、行为特征的文化元素,还需要发掘隐性的品牌文化元素,如品牌名称、品牌创立历史、品牌故事、产品原料、工艺特征与地域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文化等相关联的、有价值的部分并使其活化起来。从消费群体的细分与品牌文化细分入手,对品牌文化进行要素整合。品牌文化形象示范,重心在人格形象的丰富上。应根据消费者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心理基础——亲切感、信任感、专属感、权威感、愉悦感,运用真人代言式、历史人物代言式、卡通人物代言式、抽象化人格形象代言式等手法与消费者直接沟通,传递感人至深的社会正能量。品牌文化模式强化,即根据品牌文化语言符号体系在所指与能指之间,为品牌构建出一组具有内在文化意蕴、能够被目标消费群体顺利解码的文化内涵系统。在推广过程中选择那些为消费者认可、品牌主张与客户感知保持一致的部分,对其予以固化、强化、丰富、完善,确保品牌形象的统一完整性、稳定性、和谐性。

4.持续优化

品牌文化人格的赋予同一般的社会实践一样,需要与时俱进持续优化,使之更趋鲜活化。应注意操作要点:一是在文化内涵的选择上按照“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大众性”的原则;二是在人性化沟通上按照“积极性、系统性、较强感染性、阶段稳定性”的原则,本着“与消费者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价值观,创造性地使用好“符号化、故事化、口碑化、场景化、IP化”等策略方法。

结束语

为品牌赋予文化人格是建立在品牌个性、拟人化营销和“品牌原型化战略”等营销观念之上的一项有益探索。在中国制造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乘势崛起的时刻,从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中汲取充沛的文化人格力量为发展中国品牌所用,能够更加适应中国文化情境,更加贴近和扎根中国消费者心理,具有提升品牌竞争力、满足中高端品牌供给、迎接日益高涨的消费升级趋势等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祝宏伟(1977.11-)男 安徽宿松 汉 硕士研究生 经济师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

作者:祝宏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通信软件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律制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