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服务转型策略分析

2022-09-12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克服了图书馆资源集中在数据类型, 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障碍, 最终实现资源联通与共享, 图书资源价值随之提高。在其基础上, 设立大数据平台, 能够通过科学部署, 提供针对性的增值服务, 从而带动图书馆服务转型。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一) 数据存储范围

处于大数据时代, 信息产生途径拓展, 庞大的信息量, 对高校图书馆存储管理与应用繁琐数据, 提出了更多要求。在应对数据管理挑战的同时, 也间接带动了资源建设模式、管理模式, 以及图书馆发展模式的转型。在实践中, 遇到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云计算存储、处理数据效率提高, 但安全问题不能忽视。二是大数据对图书馆, 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数据存储范围等方面的要求。作为高校图书馆, 还需加强对各主体信息的挖掘, 包括社会人员、读者与官员等主体。

(二) 数据分析挖掘技术

图书馆深入推进数据分析服务, 首要的明确自身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存贮、分析等现状。其次实时掌握用户需求与信息利用情况, 做到前瞻性的数据分析服务。当前图书馆在数据挖掘、分析等方面的工具技术, 主要包括数据融合集成, 以及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 只是对结构化数据, 以及部分关键词的共现与聚类分析等, 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 从而提高数据发展预测能力。基于信息采集与利用行为, 能够产生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 如利采集网络社交信息、Web日志数据等行为, 理解用户聚类、内容分类与关联规则等需求, 从而提供个体化推荐服务, 同时能够对数据模型、日志定制方法等展开摸索性实践[1]。

(三) 多变的读者需求

大数据环境下的读者信息需求, 其多元化与多层次等特征越发突显, 以往简单的信息检索获取, 逐渐向信息分享与加工个体化的趋势转变;阅读方式也逐渐向数字与网络阅读过度;阅读内容包括音频等多类型的知识信息。为了满足读者阅读需要, 图书馆应当加强资源共享与服务转型, 不断提高阅读检索的便利性、拓展信息储存量, 以满足新型阅读方式下读者的信息需求。网络阅读碎片化、垃圾信息多等问题不能忽视, 通过读者吸取经典文学知识上, 出现了明显了的快餐化、主观化等特征, 浅阅读隐患增加。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路径

(一) 加强大数据管理机构设立

图书馆数据资源共享建设, 属于系统化、持续化工程, 对建设策略提出了严格要求。除此之外, 还需确保其与大数据时代发展要求一致。高校各图书馆应当加强合作联系, 积极设立大数据管理机构, 明确界定功能职责与负责内容, 确保在资源共享建设细则基础上, 规范展开大数据管理、分析与使用等工作。同时负责各图书馆的统一化建设、管理, 从而为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夯实基础。高校应当设立大数据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将机构制定大数据规划、要求的贯彻执行, 以及图书馆收集、后续审核等工作的积极落实[2]。

(二) 完善大数据技术架构

大数据技术架构设立, 涉及到大数据分析、收集、存储与处理等工作;对此, 家属架构完善复杂且繁琐。同时技术架构自下而上设计多个层次工作, 首先是采集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大数据工作。其次存储与处理大数据工作, 涉及到的存储技术包括HBASE、云存储等技术;大数据处理工作内容涉及到删除重复数据、数据建模, 以及大数据加密等。最后是应用大数据, 涉及学科化、可视化数据等服务, 从而向客户提供知识检索等服务。

(三) 构建统一平台

高校图书馆的大数据平台建设, 应当确保流程、标准规范性与一致性。实践中, 技术人员应当加强数字资源整合, 归纳处理信息资源, 规范展开信息调配等管理工作。采集信息资源时, 应当围绕高校图书馆需要, 合理使用云计算等技术, 确保数字资源、网络软硬件的重新整合。加强原有数字化存储系统的改进, 利用统一技术、流程构建信息存储与共享平台, 拓展云端平台的信息分析、查询等功能。大数据平台的选择, 应当与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建设要求相符, 以确保用选择信息的自主性。在基础上, 转变信息共享模式, 消除信息孤岛, 确保信息资源高效利用。除此之外, 平台标准统一, 从而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四) 完善监管机制

全方位的监管, 是高校图书馆建设资源必不可少的。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实时共享, 应当利用科学化流程、规划性思路施以监管。实践中, 首先应当设立监管机构, 实现与大数据环境的紧密结合。在其基础上, 根据图书馆服务现状, 合理制定相关标准、细则, 深入推进新环境下的数据共享。其次逐步完善信息存储, 同时监管师生资源利用行为的监管。高校各部门应当密切配合, 全力支持平台监管, 严格审核各环节大数据服务, 按照监管指标评测大数据服务成效, 从而为资源共享助力。

三、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对策

(一) 提供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部门, 应当积极吸收用户服务反馈意见, 借助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提供时效性的虚拟阅读参考服务, 确保咨询员实时在线回答用户问题。尤其是微博、公众号、微信等通信工具的利用, 规避了时间、地域等因素, 对咨询系统提供阅读咨询服务展开的影响。整理分析读者咨询的问题, 能够通过FAQ积累咨询记录, 在其基础上, 展开价值咨询记录的深入分析, 能够实现图书咨询服务提供的及时性与针对性。

(二) 图书采购信息的深入挖掘

采购工作直接影响馆藏建设质量, 以及科研与及教学服务水平。尤其是在有限图书馆经费的情况下, 面对价格上涨、文献出版混乱、资源类型采购不明确的局面, 采购压力随之增加。利用OPAC系统, 通过观察抖索记录, 如借阅、推荐购买等记录, 能够实现对读者需求的深入挖掘。除此之外, 还需利用现代通讯技术, 主动临近与读者的距离, 精确定位读者需求, 从而实现文献资料采购的精确度, 同时满足读者阅读需要[3]。

(三) 完善学科馆员服务

提高高校图书馆市场占有率, 应当加强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完善, 从而夯实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基础。尤其是互动式服务, 对结合学科与读者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面对多变的用户需求, 加强嵌入式学科馆员设立尤为关键, 要求其与学科需求为核心, 深入挖掘用户需求。院系学生与教师, 可浏览电子资源, 同时提高检索能力, 通过用户浏览下载记录, 归纳总结读者喜好的主题, 从而提供增值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 嵌入式服务成效不断增强, 为图书馆服务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针对于学科服务形式的构建, 需要利用数据分析形式, 尤其是在信息化大数据环境下, 应当加强服务理念转变, 将多学科服务与数据挖掘充分结合。学科馆员加强指导, 帮助读者快速找到并下载专业发展需要的资源, 从而增强利用积极性, 不断提高服务成效。

(四) 数据馆员与管理

国内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 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需不断拓展大数据功用, 加强调整管理结构, 不断完善用户数据仓库, 同时加强设立与丰富数据馆员类岗位。国外先进国家, 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 已经设立了社会科学数据服务馆员, 以及数据管理专家、数据馆员等数据管理岗位。数据管理、服务显著增强, 现代化的资源信息管理模式应用越发成熟与自如, 数据管理服务系统也随之完善。技术与人才成为了大数据资源管理, 以及大数据仓库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是数据整合、共享与分析等工作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 各岗位人员应当加强协作, 共同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对此, 国内高校图书馆, 应当加强对数据馆员岗位的设立, 以及人才的应用, 为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采购系统、管理系统提供基础保障。

四、总结

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服务转型, 离不开人才、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 在其基础上, 加强用户需求与学科专业发展需要深入挖掘, 确保数据收集分析与存储等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从而满足大数据环境对图书馆发展的各项要求。

摘要:处于大数据背景,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比重不断提高。针对于多样性数字资源如何实现高效利用、共享, 以及服务转型, 成为了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与网络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 加强技术构架完善、设立统一平台、服务渠道拓展等措施落实意义重大, 从而推动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转型

参考文献

[1] 董颖, 张艳蕾, 任晓辉, 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7 (3) :25-28.

[2] 刘丽杰, 范凤霞.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与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7, 38 (8) :225-228.

[3] 何胜, 冯新翎, 武群辉, 等.基于用户行为建模和大数据挖掘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7 (1) :40-4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职《旅游历史文化》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解析下一篇:网络资源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