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如何走创新之路论文

2022-12-11

新形势和新课标下, 传统的以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了, 而传授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得相结合已是大势所趋。因此, 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在自身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特别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采取各方面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 教师本身要有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 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一般人提到创新教育, 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 以为奇思怪想, 异想天开, 便是创新, 这不免走入了一个误区。其实, 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 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所以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 关键在于其见解是否是新颖的, 是否能对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法。教师必须创新, 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如在过去 (现在其实还有) ,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总是遵从陈旧的教学模式, 一般总是一板一按照课本讲解下去, 这样情形下教出来的学生未免会创新思维不足。所以,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更新思想观念, 大胆尝识, 要有创新意识, 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水平, 才能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让学生掌握更多方法, 了解更多知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就本质而言, 应是教与学的统一, 没有教师参加的教学不能称为教学活动, 创新教学同样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 如果放任学生自由思维, 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杂乱无章, 漏洞百出, 最终所得甚少。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积的乘方之后, 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很容易在乘法公式的运用中出现错误。实际上, 教师的引导是通过学生的思维结果反应出来的, 教师可以因不同学生和不同教材的特点, 合理地组织教学结构, 例如, 教师要讲解一个新知识点, 可以首先提出一个问题, 让学生回答, 接着在就这个问题提出下一个问题, 再让学生回答……这样层层递进, 最后猜想出新知识。但是, 在一个教学课堂上, 如果学生养成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考问题的速度必然很慢, 探索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必然很少, 到最后猜想问题的成功率也必然不会太高, 那么正常的教学将无法完成。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挖掘问题的各种途径, 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注意解决学生思维的去向, 对错误的思维方向及时点明或者当堂讲解或者留做课后思考, 否则, 课堂上容易出现被动局面, 在某一个错误问题上浪费时间, 导致教学失控,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性的鼓励。

3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适当合理的情景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和形成。它能挑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实践性或者熟悉的东西。如讲解扇形方面的知识时, 我们可以设定钟摆报点时摆动的情境;讲解路程相关问题时, 可以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语言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教师激情四射, 抑扬顿挫的语言, 能把枯燥的数学理论讲的生动活泼,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采用多媒体技术和采用动画模拟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 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 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创新的前提。创新要求有民主和谐的环境, 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创新学习奠定基础。如果师生关系还是支配与被支配或者无形中形成“对立”关系, 就可能扼杀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创新便无从谈起。只有在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 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 而使他们作为极富独创性的主体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 那么师生之间才有可能诘难答疑, 互相启发补充, 从而依靠师生共同的智慧发出创造性火花。

5 数学教学形式多样化与和谐统一

课堂教学的创新型还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开放式教学, 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启发式教学, 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讨论式教学, 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探索式教学, 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自主式教学, 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学好数学的欲望。例如, 解方程:由于学生受到解无理方程一般步骤的思维定势影响, 自然想到先移项, 再两边平方, 将无理方程转化为有理方程。但是经过两边平方后的方程是高次方程, 难以求解。那么可以在教学中组织讨论, 在讨论中有的学生就能根据方程中含有试着将4x2+x转化成3x2+x+x2的形式。于是, 就可把原方程改变为的形式, 从而得于是有, 最后易解得:x1=-1, 。就这样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 整个课堂生动活泼, 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 将各种教学形式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性, 争强好胜, 自我表现意识强烈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 诱发学生渴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和兴趣, 点化学生由题及类、由类及法逐步养成科学合理的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无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性的劳动都是从丰富的想象开始的, 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设计师。数学教学中要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 教师时刻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都要尽量带动学生动脑、动手, 想方设法让学生多思维、多创造多发现, 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 是教师和学生既是共同的权利也是义务和责任。教师在教学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使他们从“学会”转变到“会学”, 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阵地, 如何在教学中走出创新之路, 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 已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数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因此, 如何在数学的教学中走出创新之路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多个角度简要的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创新,教师,学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法的综合应用论文下一篇:新时代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思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