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

2022-04-30

小编精心整理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李翀,1955年出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2008年7月以来,国内关于中国股市的前景、急速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升值、热钱等问题的讨论观点不一。

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 篇1: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动因和对策

摘 要: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快速升值,易导致压低出口企业利润,加大就业压力,显然不利于国內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大量热钱的涌进,抬高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易对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忽视外部经济和政治力量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施加的压力,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

关键词:汇率;升值;均衡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中国汇率制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人民币汇率开始逐步升值,按照2005年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两年来,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7.8%。2007年,人民币汇率数次呈现“小步快跑”的加速升值趋势。2007年7月10日,人民币单日升值高达240个基点,11日也达到133个基点。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5712元,1欧元对人民币10.4062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179元,1港元对人民币0.96854元,1英镑对人民币15.3456元。在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的同时,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依然在大幅增长。到2007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累计13000亿美元;同时,2007年1—6月,经常项目顺差为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78%,其中,外贸顺差为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和贸易顺差的关系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简单。

中国在2005年以前实施的僵硬的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确实需要调整,但需要调整与即刻调整,快速调整与缓慢调整,对中国的整体宏观经济格局将产生不同影响。

持续的贸易顺差及巨额的外汇储备,是支持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理由。但是,其中有两层涵义值得关注,一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来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重顺差,一旦中国及世界经济环境改变。资本权益发生转移,资本流向改变,这一数字存在巨大变化的可能。二是持续贸易顺差的出现,既有汇率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多年来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较低生产成本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保持人民币升值,不一定会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

而放任人民币快速升值,却易导致压低出口企业利润,加大就业压力,显然不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大量热钱的涌进,抬高证券及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加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易对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在人民币升值两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不仅要问,到底有哪些外部力量在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经济动力?还是政治压力?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弄清这一问题,对我们保持清醒和冷静,准确把握人民币汇率发展态势,促进宏观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动力——首先来自日本

2003年,第一股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来自日本。日本高级官员屡次指责中国出口通货紧缩和“挖空”日本劳动力市场,日本财务相盐川正十郎在2003年2月的7国财长会议上提出类似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的文件,要求人民币升值。

中日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前景广阔,存在着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2006年双边贸易额由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的11亿美元增加到2073亿美元。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指出,成本低、质量高的中国舶来品大大增强了困难重重的日本消费者的购买力——正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出口机器带给全世界的好处。

历史上,日本曾经迫于美国压力,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币值10年间升值两倍,1995年,日元曾经升值到1美元兑换80日元。人们普遍认为,此举最终导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随后,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调整,增长停滞,企业难有作为。日本人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叫做“失去的十年(LOSTDECADE)”。遗憾的是,日本不是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希望通过人为打压本币来削弱他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换取自己的贸易空间。2001年来,日本政府通过东京银行进行外汇市场干预,或明或暗地实施日元贬值政策,就是为了扩大企业产品的出口,以外需增长来弥补因长期萧条带来的内需不足,同时,通过日元汇率贬值,缓和通货紧缩的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初,日本财相正式提出要求中国货币升值。日本在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刻提出“中国出口通货紧缩论”,并逼迫人民币升值,动机还是比较明显的,中国贸易货物在技术含量、附加值、利润等层面与日本产品存在较大距离,虽然中国更为低廉的劳动力、迅速增长的技术能力,对日本产品产生了一定压力,但是,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日本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即使人民币升值,日本的出口也不会大幅增加;但人民币升值必将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放缓,日本对华出口将因此受到影响,而且,对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的日本企业来说,人民币升值所导致的进口价格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进而可能导致生产规模的缩小,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一定会对日本经济复苏产生积极影响。

当然,日本的经济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使得中国虽然面临指责但还是保持了理性思维。

二、政治压力——主要来自美国

2003年年中开始,中国面临更加巨大、更难抵御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界和学界对此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1 升值——政界强烈要求

人民币升值与否在日本还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在美国,从一开始,糟糕的是,它就被演化成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

2003年,美国纽约州民主党籍参议员舒漠和其他三位参议员致信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要求财政部调查中国人为低估人民币汇率的做法是否给美国的就业市场造成了冲击,他们攻击中国的理由有两个——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吸引外资国;美国近年对华贸易赤字都高达千亿美元;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抢了美国人的饭碗。

布什政府迅速捕捉到这一信号,开始转向要求中国放开人民币汇率。因为2004年是美国大选年,美国国内处境艰难的制造业是2004年总统选举的关键所在,他们手中的选票值得争取。

2004年7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计划在参议院就美中汇率问题作证,表明美国国内关于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声音正在逐渐增大。随后布什政府多次派代表团赴华讨论人民币升值问题。

2006年9月19日,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上任以来首次访华,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击破7.94的关口,达到7.9342的水平;次日又首次击破7.93的关口;9月22日,保尔森结束在中国的行程,当天人民币汇率中

间价首次击破7.92的关口,达到7.9188的水平。

2006年12月14日至15日,保尔森第二次访问中国,率团开展中美战略对话。12月1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首次突破7.82的关口,达到7.8197的水平。

2007年3月5日,保尔森第三次访华,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中间价为7.7403比1,逼近7.74的关口,创出汇改以来的新高。

回顾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历史数据,印证了“保尔森效应”的准确,也说明美国的影响力在人民币升值中还是扮演了某种角色。

2007年3月,就在人民币汇率已经做出反应的同时,美国两名国会议员再度发起针对中国的“2007年公平汇率法案”。根据这一法案,中国可能被裁定通过操纵汇率从而间接实施贸易补贴,美方将以立法的方式允许美国企业申请对中国进口商品征税,以抵消人民币低估给中国产品带来的贸易优势。很显然,贸易保护主义正在美国吸引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其实,就中美贸易而言,中国的出口商品,以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中国所拥有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美国有大量消费需求,本国又很少生产,即使人民币有所升值,美国批发商也不会停止从中国进口。即使是人民币已经快速升值,中美双方的贸易互补关系决定,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可以说,2003年至今,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美国国内政治利益集团竞争的结果。

2 顶住压力——学界建议中国

而美国经济学界,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麦金农认为,如果中国顶不住压力真的让人民币大幅升值,那么就会像日本在上世纪80和90年代那样,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而它的贸易顺差却不会因此而缩小,另外,美国也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高通胀的覆辙。

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戴尔也指出,中国应该顶住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的金融系统现阶段还根本无法承受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所带来的冲击。

美国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指出,打破人民币与美元的挂钩将使全球化新型生产模式所必需的供应链遭到破坏。它将给带头前往中国采购的日本、美国和欧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工业世界施加压力要求中国改变货币政策其实会适得其反,只会将它自己的努力成果化为乌有。史蒂芬·罗奇实在猜不出对自己不利但还坚持推动人民币升值做法的原因,他只得做出了这样一个假设:某些国家不愿意承担他们自己的责任,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为他们经济的缓慢恢复找了中国这个替罪羊。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科文指出,美国对华贸易赤字扩大,完全是产业链转移的结果,美国不应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从历史上看,1985年,中国大陆、日本、香港、台湾、韩国5个经济体占美国外贸赤字总额的52.3%,但到2005年,这5个经济体所占赤字已降至40.9%。只不过现在很多产品最终从中国大陆出口,因此,承担了最后的压力。

三、经济动力、政治压力兼而有之——弱势美元政策时代

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一种货币可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但近年来美元对欧元的持续下跌,令人头疼,并扩大了全球性要求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的预期。

欧盟财政部长们认为,欧元区不公平地背负了美元走弱所产生的负担,他们对中国汇率政策抱怨的声音也越来越响。而由于美元走低,东亚一些国家担心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冲击,也不同程度地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行列。

因此,虽然汇率改革两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7.8%,但美欧国家并没有满足,要求人民币继续快速升值的呼声反而日益高涨。

2007年10月,西方七国(G7)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们又一次表达了对中国汇率改革速度的不满,敦促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在G7公报中,中国是唯一一个被提及汇率政策的国家,美元、欧元及日圆均未有涉及。G7强调,鉴于中国经常项目盈余不断扩大且国内通货膨胀水平持续升高,应该允许实质有效汇率加速升值。可以说,在美元弱势政策的压力下,汇率改革两年后,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加强。既包含经济动力,又搀杂着政治压力,2007年10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又开始加快,10月23日一举突破盘旋了一个月之久的7.5关口;10月31日在美联储降息刺激下又突破7.46,中间价报7.4552。

四、目前人民币汇率不宜继续快速、大幅升值

如果在美国等的压力下放任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国内以低级“国际代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不能迅速实现升级,必然给金融市场中长期稳定埋下隐患,导致经济增长步入长期的衰退。

1 人民币继续升值将缩小我国经济转轨的回旋余地

目前中国仍是外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2007年前三季度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达到70.9%,在内需尚未形成及新农村建设效果还未体现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内循环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由此决定了汇率在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非常时期将扮演重要角色,换而言之’在经济转轨期,对汇率的正确运用与否将是决定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与日本当年贸易顺差来源于其所拥有核心技术的机电产业不同,我国贸易顺差目前主要来源于初级产品出口及简单加工贸易,在资源日渐衰竭、石油等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及反倾销制裁加剧背景下,这种贸易顺差是非常不稳定的,换而言之,我国人民币升值缺乏稳固的经济基础。

劳动力优势依然是现今中国的主要竞争力,加工贸易依然重要,因为就业压力很大。近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对外出口不仅保持了较快增长,而且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20%左右,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今后继续保持出口的较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的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均会相应提高由于作为中国优势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竞争力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国际贸易领域新的保护主义又不断抬头,一些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非关税壁垒如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和卫生标准等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其国内市场,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很容易受到反倾销措施的限制,出口形势并不乐观。

2 人民币继续升值将加大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困难

就本币升值对经济危害性而言,在缺乏核心技术及领跑世界前沿产品背景下,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损害程度要远远大于当初的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日本产业已经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这是日本有条件允许日元升值的强大的物质基础。日本战后崛起一方面得益于美国巨大财力援助,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掌握了机电产品前沿技术,日本出现了一批诸如松下、索尼、东芝、丰田等掌握当时最前沿技术的本土公司,由于这些公司掌握了核心技术,这使其有足够技术空间来消化日元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80年代后期日本机电产品的出口并未遭受毁灭性打击,这些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出口,主导产品迅速地出口到其它国家,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出口的增加,主要靠的是日本本国企业的发展,而不是通过引进外资,由外资企业主导本国产品出口来实现的。而且,日本企业的许多核心技术,都是自己开发的,这就为日本企业日后承受日元升值带来的压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在初级产品出口及简单加工贸易条件下,我国产品出口缺乏足够的技术空间来消化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产业升级滞后及国内消费需求仍未启动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对简单加工贸易的打击将是致命的,由此形成的巨大失业人口将对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国外贸企业目前利润率大约在1.5%至2%之间,虽然汇率改革有助于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但近期内,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在轻工、机电等领域,出口的强劲势头受挫,2007年一季度,江苏十大外贸集团的业务普遍严重下滑,尤其是利润已经十分微薄的纺织品行业,严重受挫。

3 人民币继续升值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受到挑战

全球化使得美元的霸主地位得到巩固,其它国家和地区深受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严重削弱。经常帐户和财政双赤字,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次级债危机对美国消费需求、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导致美元波动幅度加大。从2007年9月至今,美联储已经将联邦基金利率下降了0.75个百分点,至4.5%,10月31日,美联储的再一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25个基点,欧元兑美元挫至纪录新低,并一度击穿1.45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英镑兑美元更是创下26年的新高,而美元指数也重挫至76.465的历史新低。美联储的再次降息,使亚洲国家的资产尤其是中国再次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

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资产泡沫、再加汇率升值,已经使我国宏观管理部门焦头烂额,加大了货币政策操作难度。一方面,不断走高的CPI指数、证券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偏热的经济形势,使中央银行有不断加息的强大动力和预期。中国央行2007年以来五次加息,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从2.52%上调至3.8%,上升1.35个百分点。比起2006年初的300个基点左右的水平,中美利差已经缩减一半以上。利差的缩小增加其进入的动力。以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年升值5%左右的速度来计算,除去中美利差,“热钱”可以在中国坐享至少3.7%的年收益。何况目前市场对于人民币年升值速度的预期已经超过5%。在目前国际资本放松管制的情况下,全球的资本都将纷至沓来,将实体经济的产能和资产泡沫继续推至极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如果继续加息将不利于遏制“热钱”的涌入,也会刺激升值预期继续攀高,给汇改增加难度。另一方面,如果考虑到中国出口未来受到国际环境影响而衰退的可能性较大,则目前仍继续加息将不利于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保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水平提出严重挑战。

4 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危及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由于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央行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进外汇,从而使以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相应增加。而增发的货币会主要流入持有外汇的机构和个人手中,他们的投资意愿和方向与经济发展对资金运用的需求有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无投资意向或无生产性投资意愿的群体获得大量的资金,而有项目和投资愿望的一些民间投资者却缺乏资金支持。由此将出现货币供应量虽在持续增长,但供应结构的差异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作用力度。

巨额贸易顺差造成大量资金流入国内,令政府头疼不已。目前大陆股市在资金推动下走势强劲,上证综合指数上涨83%,远高于香港恒指的8.2%涨幅。

人民币升值有可能成为影响股票市场的不稳定因素,汇率与股市存在这样的关系:本币升值——热钱流入——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升值压力,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一个谨慎的逐步开放过程中,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将更为明显。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吸引更多非直接投资的短期资本的流入,制造更大的外部的不平衡,增加对房地产、股市等的投资和投机,推高中国房地产与证券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削弱中央宏观调控力度,误导经济向非理性方向发展。但基于投机资本“快进快出”特点,一旦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弱,会造成资金的抽离,增加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也将使监管当局面临巨大压力。

综合考虑,货币的升值要与经济发展的步伐相适应,特别是不应该让一国货币在短时期内急剧升值(或贬值),这对该国企业的生产经营非常不利,良性的汇率变动(升值或贬值)应该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综合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之后再作出决定,切不可从经济以外的因素出发让本国货币升值。在人民币兑美元迭创新高之际,应该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尤其是绝对不能过快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

责任编辑:浩 宇

作者:王新军

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 篇2:

中国股市长期趋势向上应在情理中

李翀,1955年出生,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7项。

2008年7月以来,国内关于中国股市的前景、急速的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升值、热钱等问题的讨论观点不一。近日,本刊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翀。李翀认为中国股市长期趋势向上应在情理中,股票市场在2009年中期将由阴转晴。

记者:李院长,日前,股市大盘创下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的10连阴记录,大多数股民都表现出了少有的狂躁,质疑声不断。作为长期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您认为中国股市何时才能由阴转晴7

李翀: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股票市场由热转冷。我认为,2006年中国股票指数的上升是正常的,它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证券市场监管改善等情况。但是,在股票指数上涨的带动下,在股票市场上出现了投机的热潮,结果产生了严重的泡沫。

2007年1~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开设的投资账户达到970多万户,为总账户数的20%。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开设的投资账户达到1457万多户,为总账户数的27%。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平均市盈率从2006年1月的1 7倍提高到2007年10月的71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平均市盈率从2006年1月的23倍提高到2007年10月的74倍。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超过400种,投机的狂热程度和泡沫的严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我在去年就已经预言股票价格将会大幅度下跌。

当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在2007年10月1 7日到达6036点以后,就开始了震荡式地向下波动。到2008年6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跌到了2760点,与最高点相比跌了55%。我认为,中国股票指数的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股票市场泡沫破裂的调整,次要原因是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得严峻的现实。

但是,当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跌到2700点左右时,平均市盈率回到了比较正常的水平。我认为,股票市场上原有的泡沫已经消散了,股票指数的走势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情况和上市公司的情况。

首先,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了收缩性的宏观货币政策以及对部分商品价格进行管制的政策,这样造成宏观经济一定程度的收缩和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等自然资源价格不断上升,而中国在石油、铁矿石等自然资源方面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这样将造成中国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再次,随着股权分置的改革,部分非流通股将逐渐转为流通股,股票的供给将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股票指数将在低价位上徘徊一段时间。

虽然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但是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宏观经济基本情况良好,中国股市长期趋势向上应在情理之中,股票市场在2009年中期将由阴转晴。

记者:目前,中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其通胀前景令中国宏观经济的决策面临挑战。您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发展态势将会如何7

李翀:2008年以来,中国消费物价指数的上涨率超过8%,其中,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升更为严重,中国正在经历新的一轮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于2007年10次提高了法定准备金比率和6次提高利息率,在2008年又6次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以收缩货币供给量和抑制投资需求。

今年的通货膨胀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另外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有所不同,由于各种原因交错在一起,今年的通货膨胀变得十分复杂。

首先,中国的通货膨胀有需求拉上的原因。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投资需求十分旺盛,导致能源、原料,材料价格上升。这种投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转化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能源、原料、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和产品价格的上升。

其次,中国通货膨胀也有货币供给增加过快的原因,近几年,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为了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造成外汇储备持续的和大幅度的增加。外汇储备增加意味着用人民币买进外汇,因而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就是人民币的投放过程。中央银行采用了出售中央票据等方法收缩货币供给量,但货币供给的增加仍然形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再次,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有外部输入的原因。近年来,国际市场上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持续和大幅度的上升,石油价格上升到140美元1桶的高水平,原料,材料、粮食价格都在上升。中国在自然资源产品上对国际市场依存度较高,不得不以高价格进口外国自然资源产品,结果带来了中国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上升。

中国通货膨胀原因的复杂性增加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难度。我认为,中国政府应该统揽全局,切不要因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6%的目标而实行过于严厉的收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通货膨胀既有需求拉上的,也有成本推进的,还有外部输入的。如果实行严厉的以抑制总需求为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外部输入的成本推进通货膨胀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反而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而导致经济衰退,代价就太沉重了。

我认为,首先,中国政府仍然需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以减少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为限。这就是说,不要依靠这项政策去抑制通货膨胀,而是采用这项政策避免货币供给过多助长通货膨胀。其次,中国政府仍然需要监控主要的产品价格,防止企业搭便车涨价的情况发生。最后,尽量避免用财政补贴来保持价格水平的做法,这种做法是难以持续的。

我建议,中国政府可以考虑调整稳建的财政政策,转向实行同时减少税收和减少支出的财政政策。在这里,减税是减低企业缴纳的税率。目前,企业劳动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在上升,这就必然导致产品价格上升。如果政府人为地控制价格,将造成企业的亏损,从而导致经济的衰退。政府降低企业的赋税,可以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从降低成本和增加供给两个方面压抑通货膨胀。今年,中国四川发生了严重地震,政府应付自然灾害的支出必然增加。如果降低企业赋税而不减少政府支出,势必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因此,还需要调整财政支出方面的预算,暂时减少某些方面的政府支出如行政费用支出。这样,有助于从配合减税和减少需求两个方面压抑通货膨胀。

记者:李院长,今年人民币汇率一路飙升。截止到7月16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已经突破1:6.8128。那么,您认为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最大压力是什么?

李翀:应该说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表述不是很确切。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对欧元等货币则在贬值。准确地说,所谓人民币

汇率升值是指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多年来,中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出现顺差,国际收支的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大于需求,从而导致了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之二是美国政府调整了强势美元的政策,助长美元贬值,导致美元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主要货币贬值。

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多少是贸易和投资导致了的真正的顺差,多少是“热钱”流进导致的虚假的顺差。近年来,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预期下,大量的“热钱”流进中国,然后投机中国的房地产和股票。“热钱”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大干需求,助长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大约为18%。汇率本身就是外部经济的调节机制,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人民币汇率在短时间发生较大幅度的升值,将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2007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纺织业等原材料来自国内。部分出口产品的企业陷入困境。

要调整国际收支顺差,缓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采取下述措施,第一,取消对结汇的限制,放宽对购买外汇的限制,藏外汇于民间之中。第二,研究各种自然资源的价格走势,对于那些未来价格看涨的自然资源,应该采取进口的方式储备下来。第三,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的政策,减少或者取消那些耗费能源较多,容易造成污染的产品的退税。第四,要采取可能采取的一切手段控制“热钱”流入。

记者:目前,您认为流入中国的热钱数量大概有多少?热钱对中国的经济破坏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翀:关于多少“热钱”流入中国有不同的估计,5000多亿美元到10000多亿美元不等。尽管这些数据只是估计,缺乏有力的根据,但是“热钱”问题是中国外部经济的焦点问题,它是中国经济多个方面的不稳定性的根源。

“热钱”大规模流入具有许多严重的危害。第一,“热钱”流入以后,大量投机中国的房产和股票,导致房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泡沫。将来一旦“热钱”流出,又会导致房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收缩。其中,房产市场的收缩有可能导致中国房产贷款的危机。第二,“热钱”大规模流入导致人民币升值,将来“热钱”大规模流出又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在汇率变动的过程中,投机者获得丰厚的利润,而中国正常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将受到不利影响。第三,“热钱”大规模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储备被动增加,由于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就是人民币投放的过程,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将被动增加,从而加剧了中国的通货膨胀。

“热钱”流动问题是中国外部经济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国货币当局感到苦恼的问题之一。我认为,首先需要比较确切地估计“热钱”流入数量。如果“热钱”流入数量真的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就需要将“热钱”流动问题作为重大问题,动用各种手段打击“热钱”流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采用经济手段来抑制“热钱”流入效果并不明显,还需要从严格执行法规和政策这个方面来与“热钱”作斗争。中国仍然对资本项目实行管制,“热钱”是通过各种隐蔽的方式或造假的方式进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通过彻查的方式来堵住“热钱”。

作者:王梓豪

人民币汇率升值危害论文 篇3:

浅析我国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市场中的庄家角色和政府政策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股市泡沫形成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股票市场;泡沫;成因;抑制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股票市场成立了,市场具有一定的深入和广度,但是市场经济变化比较大,常常出现股票泡沫的现象,这个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给市场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所以,为了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对股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股市泡沫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抑制股市过度泡沫化的一些建议。

一、诱发股市泡沫的原因分析

1.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能够对市场产应一定的影响,使得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股票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各行各业中,使得股市大幅度上涨。人们币的升值,使得社会更加繁荣,人民币的大幅度升值,在市场中能够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人民币的升值对市场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在渐渐放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证券市场对金融市场就会具有很大的联系。人民币的升值,对于境外的投资者来讲,在人民币升值和股票上涨中,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就是人民币升值能够使得汇率上涨,并且使得股票上涨,获得巨大的收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投资都具有大幅度的增加,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非常多的投资,就会产生股市泡沫。

2.上市公司融资规模庞大。

2013年,根据我国证券监督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境内的资金投入到市场的资金是4978亿元,其中,有167家上市实现了再次融资。有63家公司实现了资产的重组,交易规模达到了4098亿元。68家公司共同管理各种资金是4.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46%。通过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期货市场的现货数量增加了7%,保证金总量增加了182%。

3.浓厚的“政策市”色彩。

我国股市在市场发展中,受到了我国政策的影响,一些政策的影响就会增加股票价格指数的波动,有的还改变了股票价格原来的运行轨迹。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国股市是根据我国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通过分析我国股市的波动历程,第一次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取消了跌停的规定,使得交易制度发生了改变;第二次股票的变动是在邓小平视察南方之后,这次视察之后,股票基本上定性了;第三次波动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房地产泡沫的出现;第四次波动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就是拯救我国的楼市;第五次波动是因为我国暂时停止了期货的交易。

4.机构投资者扮演庄家角色。

股市市场需要一些计算方式,这些计算主要包括重组估价模型和预期价值这算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但是,成了愚弄投资者的工具。庄家根据自己的优势,使得股市价格快速上涨,使得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格,这些人们制造了泡沫。对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投资者就会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但是,这些人中大多数表现出了“羊群效应”。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股票价格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动,因此,又形成了股市泡沫。

二、抑制股市过度泡沫化的途径

1.严格审查开户资格。

对于募捐资金的使用范围要进行明确,要做出一定的规定,国有公司和上市公司不能对股票进行炒作。国有公司和上市公司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企业要把精力放到怎样提高公司的效益,怎样开发更具创新的产品。在现实中,我国政府也做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固有公司和上市公司不能对股票进行炒作。我国公司要通过合法的途径加大生产,不断研制新的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这样一来,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股市来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力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

在我国股市中,存在着很多的散户投资者,这些散户投资者没有一定的金融知识,很多的机构投资者也缺少相关的金融知识。因为这些散户投资者的存在,对股市来讲,增加了波动的可能。所以,使得股市市场获得一定的稳定性,一定要提高市场主体的素质。在股市市场中,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规范投资者的行为,加大投资者的监督力度。在股市中,要大力发展证券投资,这样的发展,能够稳定股市市场。除此之外,要大力宣传股市知识,在人们心理树立理性投资的理念,使得人们科学投资。

3.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股票市场随着我国政策的变动,就会发生变化。但是,在现实中,不能随意运用政策变动这一工具,使得市场不稳定。因为在股市中,任何的冲击都会影响到股市的价格,这种冲击越大,影响股市的力度就会越大。一些政策没有进行论证就是在社会中施行,导致了股市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使得股票价格下跌严重,因此,不得不暂停这些政策的施行,这些政策的施行,使得股市产生了低迷,所以,这些政策不得不被叫停。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政策在施行之前,假如不提前进行论证,就可以会给股市带来负面的影响。最近几年,因为一些政策的反复施行,导致了股市市场的不稳定,所以,我们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股票在发行时,我国政府要加大审核力度。我国建立健全股票发行的规章制度,在股票发行时,按照这些规章制度进行。要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的审查,要根据规章制度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监督。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同时,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上市公司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盈利水平,并且把股东的利益作为最大化。上市公司要做到诚实守信,明确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的责任,同时,还要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上市公司要按照规章制度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更要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义务,使得公司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公司在发展中,遇到困难时,要善于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只有这样做,才能降低上市公司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市场快速发展。

三、总结

我国股市的发展,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在发展中发展的很快,用了20年的时间走了国外100年的历程。在这样快的发展速度下,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需要一些时间,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解决,我国的股票在发展中需要时间的历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世界上搞股市的国家都存在股市泡沫的问题,在我国股市发展中,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只有对股市方面的问题不断学习,才能使我国股市得到长远的发展。我国股市发展到今天,股市市场还不成熟,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因为股市需要理性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经济只有在稳定中才能快速发展,经济膨胀就会导致经济危机。股市泡沫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并且这种泡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我们要加强股市泡沫研究,针对这些泡沫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所以,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建立完善、高效和强大的经济体系,能够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因此,我国经济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所以,为了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对股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股市泡沫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抑制股市过度泡沫化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宋逢明.美国的金融危机和中国的股市泡沫[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2).

[2]郭济敏.股票市场泡沫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陈雁云,赵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J].现代则经,2006(3).

作者简介:田轶,男(1982-12-31)。民族:汉。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作者:田轶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哲学事实价值观批判论文下一篇:慢性荨麻疹医学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