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划

2023-01-29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不断为传统行业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与商务形态, 从而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带来新的机遇。信息社会的特征与发展阶段可以大致分为:信息基础建设、信息提升应用、信息创造价值的三个阶段。

那么,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更好地解决人们吃、穿、住、行等民生问题, 从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 “数字城市”这个字眼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数字城市”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讲演中指出“数字地球”是一种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地球三维计算机表示。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一批专家学者也提出了建设“数字城市”。

但是新兴事物的发展总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一方面由于每个城市特征 (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以及核心产业等) 各异, 另一方面数字城市所涉及的技术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宽带网络、数据仓库、信息挖掘、科学计算、可视化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 繁多复杂, 很长时间以来, 数字城市被停留在概念的阶段, 到底该如何真正落地一直饱受争议。

1 数字城市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数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为了实现城市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 使之便于共享和应用。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讲, 数字城市应该是一个公共平台,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为支撑, 在其之上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应用模块。系统基本框架结构从下至上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与用户层 (展示层) , 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 还包括标准规范支撑与安全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与运行保障体系, 具体如图1所示。

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层除了传统的it建设外, 主要还包括了语音通讯、视频通讯、无线集群、移动通讯、卫星定位等通讯技术手段。

数字城市数据层主要包括了基础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两部分, 其中基础数据库包含了城市相关特征的相关信息数据, 如:宏观经济数据库、政务信息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律法规基础数据库及行业基础数据库等;共享数据库主要包含了通过技术手段采集的信息数据, 如:地理编码数据库、遥感影像数据库、空间信息资源数据库、基础地形数据库及M2M采集信息数据库等。

数字城市服务层也可称为系统支撑层, 主要为系统提供基础软件支撑, 包括了多个软件子系统, 如:视频监控、移动视频会议、M2M管理等, 同时还包括了数据交换平台 (实现跨平台、跨系统、跨单位的数据交换同步) 和资源目录 (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 。

数字城市应用层包括面向政府、企业、公众和区域的应用, 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这些应用都是基于系统服务层基础上进行建设, 在建设时应根据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的相关领域有选择性的进行建设。

数字城市用户层主要是指系统服务的对象, 分别是:政府、企业 (包括特许经营企业和政府专业部门等) 和公众 (可以是社区或公民) 。

数字城市的保障体系包括了组织管理、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系统安全、运营维护、投资融资、人才支撑、产业支撑等。

2 数字城市的应用规划

前面提到数字城市的应用层包含了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社会、企业信息化、数字生活、数字产业园、数字城管和平安城市等多个方面。其中每块应用的建设都需要根据具体城市特性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具体分析具体规划。

由于每部分应用都包含了很多子应用, 在这里选择了数字政府、数字生活和平安城市三个常见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2.1 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通常是数字城市建设中最核心的部分, 主要围绕政府进行数字化建设, 包括政府自身办公的电子政务, 接受百姓事务的权利阳光和对百姓公开的政务公开信息等。

2.1.1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建设目的: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性政府和法制型政府。建设型政府主要是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改进公共服务方式,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 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责任性政府是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 强化部门及岗位责任制, 确保重大决策落实、行政监察、审计监察和绩效考核相结合;法制型政府则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 确保权利规范运行、阳光运行。

2.1.2 权力阳光

以政务公开为原则, 以电子网络为载体, 建设网上政务大厅, 推动行政权力网上规范、公开、透明、高效运行。向社会公开办理内容、办理程序、承诺时间、监督渠道和结果公示,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力争实现权力运行的电子化、网络化, 真正做到行为规范、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有力。

2.1.3 政务公开

政务公开主要是以政府的工作内容公开化, 对于政府筹划或正准备进行的各项工作, 如城市建设、道路规划、医疗保健措施、事务处理等分类进行公开, 并对各项工作内容及进程予以公开, 任何公民都可以通过特定途径, 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网络等进行查询、监督。

2.2 数字生活

数字生活又可以称为数字民生, 通过整合公共信息资源, 发展面向公众的公益性信息服务, 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使公众切实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通过建立综合便民信息门户平台, 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高效率、不间断的优质信息服务;如:网上教育、无线医疗、无线交易、无线娱乐等新型数字化生活环境;同时, 将目前较为成熟的便民一卡通、无线抄表、手机支付等便民信息化手段融入其中, 为民众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2.2.1 便民一卡通

便民一卡通主要采用了智能卡技术, 其中非接触式智能卡“一卡通”因其技术的先进、使用的便利、保密安全等特性称为了主要手段, 通过“一卡通” (IC卡、手机等方式) 的形式用于门禁、考勤、消费、停车、访客、公交、地铁及其他电子钱包支付等功能。

2.2.2 水、电、气远程抄表

以移动为例, 远程抄表技术与G S M/GPRS/TD-SCDMA结合起来, 根据抄表用户的不同分布, 来灵活地构建抄表的无线网络, 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对带通信功能的电能表的数据远程无线传输。

2.2.3 便民信息查询

便民信息查询主要为居民提供各种便利信息查询功能, 例如交通违章、车牌号码、公积金、医保卡余额、体育彩票、福利彩票、万年历、I P地址、房屋信息、列车时刻表、天气预报、长途区、邮政编码、电视预报、公交路线、英语翻译、学历查询和手机话费等。

2.3 平安城市

平安城市在整个数字城市建设较为庞大的模块, 也是国家政府较为关注的重点。平安城市建设目标是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技术手段应对突发事件, 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城市体系中, 通过构建无线、有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完成“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取证”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图像分析, 采用固定点监控、智能化电子警察、灵活的移动巡逻车、各方联动的监控方式, 是智能化平安城市的建设重点。

2.3.1 矿区安全监控

在矿山及安全生产点建立监控, 采集监控现场报警数据、图像、并自动将视音频实时传送到安监局或管理中心, 实现对生产点的安全监控与管理;同时, 在生产点发生安全事故时, 也可为安监局或管理中心提供及时了解现场情况的手段, 进行信息沟通, 精确定位。

2.3.2 城市安全监控

城市安全监控主要是将城市治安监控、接处警、电子警察、治安卡口、GIS、GPS等各警务系统集中管理和应急联动, 智能化技术提高预警和处警能力, 从过去单一的事后取证向事前预警和事中控制转变, 推进警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创新。

3 结语

数字城市建设能够提高政府为民服务的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深化数字化建设的“强政”、“兴业”、“惠民”三方面社会效应, 营造政府、企业、民众多方获益的和谐氛围, 创建长期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除了文中所述的应用规划外, 数字城市建设还包括了基础软件、标准规范、保障体系、项目管理、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需要进行长期规划的复杂工程。在建设之前, 首先要明确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规模、周期和模式, 以及后期运营模式;同时, 需要统筹兼顾、综合考虑、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完善布局;最后, 详细分析建设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

摘要:“数字城市”建设是以数字化为根本特征的基础设施、政府、公共事业、经济、公众等领域运营、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综合信息体系, 从而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关键词:数字城市,信息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分析河北省保定市文化强市的建设策略下一篇:我国淡水渔业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