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论文提纲

2022-09-03

论文题目:“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柳州市交通学校为例

摘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改革非常重视,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鼓励职业教育开展深度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目前,对于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有较多的研究成果,针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也很多。但是,对于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却比较少。因此,立足于当前“互联网+”的环境背景,研究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框架及具体实施路径。首先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成果和文献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了对本研究问题的初步认识。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综合分析当前广西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情特点,分析样本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改革框架。此框架设计包含课程内容整合、信息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和信息化教学配套设施建设六个方面。以解决信息化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首先,选择符合现代教学特点和学生学情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然后,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开展的需要,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规律,进行课程的信息化整合,使课程内容既能满足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又能很好的适应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依据课程内容,以及信息化教学开展的需要,创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将各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教学资源库,以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探索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新评价体系,对信息化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同时做好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和信息化教学软硬件设施设备的建设,为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次研究选取柳州市交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试点,按照制定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框架设计方案,在本专业2018级教学班中随机抽取三个班进行改革探索,并与另外三个班级做对比分析。经过一轮深度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对试点班级和普通班级进行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以移动信息化学习方法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整合,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拓展,课程内容呈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线上与线下课程内容相结合,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壁垒,平衡优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第二,以“混合教学模式”为主的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专业课堂沉闷、枯燥的氛围,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有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教、学、测、评”四位一体的规范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便专业教师对资源库的使用,同时也为学生获取专业信息资源提供便利。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助于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四,建立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教学评价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改革原有的单一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有助于教学的良性发展。第五,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创建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进行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条件。同时,创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维护优质的网络教学环境,也是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互联网+;汽车运用与维修;信息化;教学改革

学科专业:教育管理专业(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3.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评述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研究的方法

2.研究的思路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互联网+”的概述

2.信息化

3.信息化教学改革

4.“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改革

(二)研究基础

1.理论基础

2.实践基础

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意义、内容、对象和方法

1.调查的意义

2.调查的内容

3.调查对象和方法

(二)调查结论分析

1.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2.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访谈结果

(三)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探索不深入

2.课程内容不利于信息化教学

3.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4.教学评价体系比较老旧

5.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四)归因分析

1.认识不足,有畏难情绪

2.信息化教学改革缺少整体规划和设计

3.缺乏具体实践方法的指导

(五)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2.其他说明

四、中职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分析及实施框架设计

(一)中职汽修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有利于拓展和丰富课程内容

3.有利于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

(二)中职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可行性

1.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2.汽修专业课程资源丰富

3.师资团队具备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能力和素养

(三)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框架分析

1.怎样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问题

2.课程内容如何改革的问题

3.信息化教学资源如何建立的问题

4.评价体系怎样改革的问题

5.其他必备条件

(四)信息化教学改革框架与实施策略

1.信息化教学方法

2.专业课程内容的规划设计和重新整合

3.信息化教学资源优化和建设

4.学生评价方法的变革

5.师资团队的建设

6.建设信息化教学改革配套设施

五、中职汽修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一)开展以混合教学模式为主,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教学方法改革

1.混合式教学

2.翻转课堂教学

3.微课教学

4.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二)以移动信息化学习模式为导向的课程内容的整合

1.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总体整合路径

2.以移动信息化学习模式为导向的课程整合案例

(三)构建“教、学、测、评”四位一体的规范化教学课程资源库

1.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逻辑

2.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和规范

(四)基于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主体教学评价体系探索

(五)超星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打造完善的信息化教学配套环境

(六)培养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七)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1.教学资源库的完成情况

2.学习过程表现

3.学习效果对比

六、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信息化教学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中职学校汽车应用与维修转专业信息化教学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致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青年护士健康发展探讨论文提纲下一篇:项目实训信息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