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小古文

2022-07-29

第一篇:苏教版小学小古文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文诗词复习练习(1)

八年级语文诗词练习

一、《春望》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

1、“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2、“溅”“惊”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颔联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3、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4、“搔”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联和颔联。

二、《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 首句写景。两个“笼”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2、 第二句点明环境,在结构上起枢纽作用。

3、 后两句以形象化的议论,运用曲笔,讽刺了只顾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4、 “犹”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世风的愤恨之情。

5、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首句。

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诗人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欲望。

1、“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年老久病,无所作为的处境。

2、通过“风吹雨”把现实和梦境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四、《七律 长征》生动形象的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长征”是题目。

2、 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江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腾”突出了五岭的奔腾气势,“走”突出五岭的疾驰状态,衬托了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4、“暖”既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烘托了泸定桥环境的险恶,战争的激烈,反衬红军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5、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

1、“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2、颈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3、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六、《夜雨寄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1、 “问”写出了夫妻之间的关怀、惦念;“话”照应了“问”,写出了宦游人的乡愁和歉意。

2、 次句借凄凉的秋景抒写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

3、 次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实中的,是凄凉的;尾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现象的,是温馨的。

七、《己亥杂诗》

1、“浩荡”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2、

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忧虑、怨恨及失落的心境。

2、

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比喻,诗人以“落花”自比,以“花”比作新生命,表达了诗人对

2 理想和信念的执著的追求。

3、

三、四两句有什么现实意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诗句?

八、《过零丁洋》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1、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辛酸和遗憾。

2、 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政治生涯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3、 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意思是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苦零丁。

4、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句名言。

5、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如何看待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系的?

九、《望岳》以“望”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山的所见所感,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1、 首联写出了远望中的泰山的山势。

2、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运用拟人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3、 颈联写凝望之景。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4、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5、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耸,也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也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钱塘湖春行》以“行”为线索,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早春美

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1、 首句点明春游的地点,次句写诗人瞭望湖面。

2、 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

3、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乍暖还寒,写出了春光给自然界带来的活力。

4、“渐欲”野花渐开渐多,“没马蹄”点出草浅。

5、“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6、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颔联和颈联。

十一、《登飞来峰》抒写自己在山上最高层时心中的感受。

1、 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2、 “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 “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十二、《雁门太守行》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

2、 首句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

3、

三、四两句描绘激战中壮美的边塞风光,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4、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

七、八两句运用典故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6、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前四句。

十三、《别云间》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和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1、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感叹之情,极为悲苦。

2、 “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3、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颔联。

4 十

四、《论诗》提倡创新精神

1、“不新鲜”并不是贬低李杜,而是从读者的审美感受的角度说的,读者需要创新,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作品。

2、

一、二两句为

三、四两句的议论作铺垫。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 。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 。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 。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 。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 。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 。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 。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 。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 。

13、《论诗》一诗中表现对文学创作要有时代特色的诗句是: , 。

6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子: , , 。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 , 。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是: , , 。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 , 。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 , , 。 ,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 , , 。 20、《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 。

21、《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一组排比句是: , , 。

22、《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 , ,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

古诗句练习

1、__________________,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泉路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A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_________-和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___和对抗清斗争的_____________ B “羁旅客”是诗人自谓。“又”充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难在抗清事业未成,再难见到故园和亲人。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 前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首句运用______和______(修辞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次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黑云”和“日光”是想象之词,不一定是实写。D

三、四两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设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E

五、六两句表现了将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F

七、八两句运用____________称颂了天子和将士。

3、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 本诗抒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C鸡鸣日出是传闻之景,同时也是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

D“不畏”道出了诗人独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取精神。 E“浮云”既是实写,也比喻当时的_________。“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

8 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以“____”为线索,以“___-”为着眼点,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悦之情。 C首句点明____________,次句写诗人_________________。

D、 颔联从_____________写早春的景象。颈联从_________________写早春的景象。这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受。

E、 “争暖树”“啄春泥”说明天气___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活力。 F、“渐欲”野花________________,“没马蹄”点出____________。 G“行不足”是爱的体现,同时也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以“____”字着笔,重在描写___________,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显示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朝气。 C、 首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势。 D、 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钟”运用_____(修辞)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割”运用_______(修辞)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E、颈联写____。意思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为之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F、 “凌”“览(俯视)”既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也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 G、 尾联取《孟子》入诗,具有象征性和启发性,既写出了泰山的__________,也表达了诗人的___________,也表现了诗人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A“浩荡”形容愁思________.B、

一、二两句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时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9 C、

三、四两句运用新奇的_______________,(修辞),诗人以“____________”自比,以“花”比作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 7______________,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女共沾巾。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______________的志趣。

C、“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艰险。“________”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D、颈联写出了______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朽名句。

D、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胸怀。

8、辛苦遭逢起一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A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坚强决心。 B、 “干戈寥落”包含了诗人很多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C、 颔联的特点:以形象的比喻描写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命运。“雨打萍”是文天祥_______________的写照。意思是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D、 颈联利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抒写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E、 尾联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生死观,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警句名言。

f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9、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A这诗句出自______(朝代)___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10 B表达了诗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强烈欲望。 C、“僵卧孤村”描绘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处境。 D、通过“风吹雨”把_______和____________结合起来,自然而又巧妙。“风吹雨”照应了诗题,同时窗外的风雨声与战场上的马蹄声很相似,引出了下一句。

10、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朝代)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抒发了诗人心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忧愤。

C、 首句写景。两个“笼”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沙融为一体,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渲染了_____________的气氛。

D、 第二句点明___________,在结构上起____________作用。

E、 后两句以形象化的_________-,运用曲笔,讽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_____________。F“犹”抒发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的愤恨之情.

1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诗句出自____(朝代)____(诗人)写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诗句 B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痛苦心情。

C、“_______”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______-”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

D、“___”“___”是使动用法,颔联移情于________,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 E、颈联真切的表达了战乱中人_________、__________音讯是心情。它能引起人的共鸣,成为千古名句。“____________”写战祸之长;“________________”言家书难的。 F“________-”通过细节写出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第二篇:新改版苏教版一语上第10.小雪花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孩子们,老师听说你们喜欢猜谜语,今天啊就带了个谜语来考考大家。 (谜语幻灯片)小白花,飞满天,落到地上象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谁坐得最端正、举手最标准,老师就叫谁来猜。

2.你们知道什么季节下雪吗?

现在啊,冬天来啦。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记得有一天,夜里北风呼呼地刮着,早晨起来,当我们推开窗户一看,呀,快睁开眼看看,(小雪幻灯片)你看到了什么?

3.师:是啊,一朵朵雪花飘啊飘啊落了下来。雪花是冬天送给大地和人们的礼物。你们喜欢这个礼物吗?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帮忙,多读两遍。

3.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 4.注意轻声和三拼音节的读法。师指导读,学生跟读。 5.去拼音读,男女生读,齐读。游戏环节巩固。 6.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呢? (1)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生自由朗读)。

(2)谁想为大家读一读?指名朗读。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准确。 (3)男女生分读。

(4)师生互读、生生互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诵来感受诗的美好,读美小诗。

9.齐读小诗,想一想:小雪花都飘到什么地方去了?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三、书写指导。

1.小朋友们喜欢小雪花吗,想和它做朋友吗?小雪花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呢,出示生字:雪、头、好、放

2.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3.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10. 小雪花

冬天

黑板画:小雪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激趣导入。

1. 出示词语, 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读准)开火车读,齐读。 2. 板画:小雪花

昨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小雪花,那你们想知道小雪花到底都飘到哪些地方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小雪花。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季节下雪吗?指名回答。

师:现在啊,冬天来啦。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记得有一天,夜里北风呼呼地刮着,早晨起来,当我们推开窗户一看,呀,快睁开眼看看,(播放下雪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2.师:是啊,一朵朵雪花飘啊飘啊落了下来。你们想知道小雪花会飘到哪儿去呢?快到课文第一节中去找找吧。

3.出示课文第一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4.指导朗读:小雪花飘呀飘呀„„

(1)小雪花是什么样子的,给你什么感觉?谁来说一说。 很轻,很软,你能读出小雪花的轻盈吗?还有谁想读? (2)我们一起来读出小雪花轻盈飘落的样子,读出它的美。 5.教师引读:小雪花飘呀飘呀,飘落在枝头,好像——

梨花开放了。(生跟读)

(1)这是什么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呢?(比喻)

(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想象梨花开放的样子,指名说说梨花开放时的美景。

出示梨花开放的图片,枝头压着雪花的图片,对比感受二者的相似,指导朗读。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丽。

(3)指导读出雪花的美和喜悦的心情。 过渡:小雪花飘呀飘,又飘到哪儿去了呢?

6.引读:小雪花飘落到田野,好像——给麦苗盖上了棉被。

(1)出示:小朋友盖棉被睡觉的图片,小朋友,冬天很冷,盖上棉被是怎样的感觉?指名说

指导读出温暖、暖和、舒适的感觉。

(2)出示田野铺满积雪图片,指导观察,小朋友,田野里的麦苗好冷啊,小雪花看到了,也给它们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麦苗此时感觉怎样呢(暖和)就小朋友们在温暖的被窝里一样温暖。它们开心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7.小结,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播放雪花飘图片,就这样,小雪花——齐读第2自然段。

小雪花不知疲倦,不停地飘呀飘呀,不知不觉,枝头的梨花越开越多,麦苗的棉被越盖越厚。

2.——出示:„呀„呀, 越„越„

指导朗读词语,谁还会说这样的词语呢?补充词语。 3.小雪花就这样不停地飘,此时小树和麦苗怎样了呢? 指导读:“小树和麦苗都睡着了,他们正做着美丽的梦。”

引导想象小树和麦苗会做什么快乐的梦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 4.说得真好,他们可能做着来年大丰收的梦啊。

出示:“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等农谚。

指导诵读这些谚语。小麦的丰收可有雪花的功劳啊,让咱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来谢谢雪花吧。

(三)指导背诵。(配乐诵读全诗)

三、拓展练习。

1.出示高山、松柏等图,小朋友,小雪花还会飘到哪儿呢,会带来什么变化呢?大胆想象,说一说。

2.讨论,指名回答。

四、 归纳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现在你最想对小雪花说句什么话?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2.师范写,生书空。 3.同法学习“土”,示范写,生书空。 4.利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师生评价。

板书设计:

10.小雪花

美:轻盈、洁白

作用大:瑞雪兆丰年

第三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4单元小练习 (2)

《4

A》姓名:

家长签名:

一、填一填:

1、不计算,在○里填上>、<或者=。

45+4○45+40

66-3○66+3

2+34○20+34

73-3○73-30

58-2○58-8

15+30○15+20

+6

-50

+30

-7

+5

2、算算填填。

-40

+6

+50

-4

-50

53

83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8-(

)=80

47+(

)=87

)+60=90

48-

(

)

=42

)-20=46

)+4=39

4、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是八十多,在(

)里打“√”。

95—5(

)

89—7(

)

90—10(

)

47+40(

)

5、6、在○里填上“+”或者“-”。

50○30=80

60○20=80

90○50=40

3○70=73

61○2=63

99○9=90

7、两个数都是30,和是(

),差是(

)。

8、小朋友排成一队,小明的前面有8人,小明的后面有20人,这一队一共有(

)个小朋友。

9、把正确的答案圈出来。

78-60(

18

72

6+31(

91

37

60+8(

68

86

69-5(

19

64

36-20(

16

26

33+2(

53

35

10、小云用手抓了一把花生米,花生米粒数比10多,比20少,个位上是最大的一位双数,小云抓的花生米有(

)粒。

二、连一连: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6=

35+4=

49-30=

12-7=

100-80+6=

86-2=

45-4=

66-30=

34-20=

70-10+5=

17-7=

57-20=

12-3=

86+2=

80-60+9=

20+57=

11+20=

11-7=

26-5=

40+50-30=

35-4=

49+30=

14-5=

74-4=

95-90+10=

86-10=

65-30=

2+55=

84-4=

65-60+80=

四、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画“√”

1、得数比80大,同时比90小的算式是哪个?

45+30□

98-8□

38+50□

2、38-□<20,□里可以填几?

8□

15□

20□

3、在算式57-20=37中,被减数是(

)。

57□

20□

37□

4、红花和黄花共有50朵,红花有30朵,黄花有几朵?

20朵□

80朵□

53朵□

五、填表:

18

60

40

5

68

57

被减数

89

73

70

30

4

74

六、看图列算式:

1、□+□=□

□-□=□

2、3、

21支

=

(

)

=

(

)

46个

?支

她已经看了多少页?

七、解决问题:

1、□○□=□(

已经上车40人。

车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2、还剩下50个

拿走15个

□○□=□(

3、原来有多少个西瓜?

□○□=□(

4、(1)

和   一共有64只,

有30只,

有多少只?

□○□=□(

(2)

有34只,

有30只,

一共有多少只?

我们一共折了27个纸飞机

送给幼儿园一些后,还剩7个

□○□=□(

5、送给幼儿园多少个?□○□=□(

=

(枝)

第四篇:2016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雪花》教学设计

10、 小雪花(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一(3)班 授课教师:陈娟

授课时间:2016年12月16日 教学目标:

1、 理解重要语句的涵义,理解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 感受雪景之美,了解瑞雪兆丰年,体会小雪花的特点。

3、 学习积累运用“……呀……”,“……越……越”形式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多媒体图片让学生自己看图说话,在对比分析中感知“飘呀飘”“梨花开放”“棉被”等词语的形象可感,并模仿,规范自己的语言,进一步体会小雪花的品质特点。 教具准备:PPT 课件 音频资料

教法方法:情境感悟 对比分析 想象补白 教师讲授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1、“小白花,飞满天,落到地上像白面,落到水里看不见”,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

2、解释谜底,书写课题。

3、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雪 头 好 放 到 多 乐

4、 强调“好”“放”中重要的笔顺和易出错的笔顺。

二、探究课文,披文入情

1· 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每句话怎样理解,怎样朗读,感受语言特点: (1) 看到雪花飘落的雪景图,用你的语言描述这一幅图像? (2)感受语句:小雪花飘。小雪花飘呀飘。

小船儿摇。小船儿摇呀摇。

教师明确:相同动词的重复把事物的动态过程展现出来,更形象

(3)“飘呀飘“是雪花在空中慢慢飘落,我们在读时,应展现这样的情景,那应该怎样朗读? 教师明确:轻盈

学生:指名朗读。

(4)出示“雪落满枝头”和“梨花开放”的图片,让学生理解“飘落枝头,好像梨花开放了” 你看到“梨花盛开”心情怎样?那我们应怎样朗读?

教师明确:喜悦,高兴

学生:指名朗读

教师明确:这是比喻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形象,可感。

(5)多媒体出示雪花飘落的美景图,让学生仿照“飘落在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图说话。

(6)学生联系冬天盖棉被的感觉,谈谈应如何朗读?

教师明确:温暖的感觉。 学生:指名朗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图片展示“小雪花飘呀飘呀”体会雪下得时间长从而理解“越开越多”,“越盖越厚“应重读 “多”、“厚”。

教师明确:在朗读中为了强调某一内容我们应把中心词音读重. 学生:指名朗读。

(2)、“睡着了”头脑中想象着怎样的画面?应怎样朗读?

教师明确:轻柔

学生:指明朗读

(3) “学生示范 “快乐的梦”,让学生体会画面,从而明确怎样朗读?

教师明确:愉悦,高兴。

学生:指名朗读。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想象小麦和树苗做着 “快乐的梦”,会梦到什么内容? 通过“快乐”来引入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相关谚语,从而理解小树和麦苗的梦为什么是“快乐”的?

(2)、“外形像梨花一样美丽”,“棉被”让麦苗“做着快乐的梦”谈谈谈小雪花的特点?

教师明确:洁白 无私

三、 朗读课文: (1)学生教师互动读课文。

(2) 听范读。

(3)全班齐读课文。

四、学习积累词语

(1) 、仿说词语,扩展句子。

示例:越开越多,越盖越厚。

越___越____

越___越___ (2) 例:小雪花飘。 小雪花飘呀飘呀。

小燕子飞。

小燕子_______。

小孩子跳。

小孩子_________。

五、布置作业

一、背诵课文。

小雪花还会飘到哪里?还会留下怎样的美景呢?用你可爱的小眼睛眼观察观察,写三句话?

六、板书设计 (略)

第五篇:苏教版五年级期末试卷 小学s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试卷试题精品

苏教版五年级期末试卷 最新小学s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试卷试题精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最新小学s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综合测试卷试卷试题精品”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_05

班级

学号

姓名

等级

卷首语:金秋九月,翻开课本:我们唱响园丁之歌,聆听了《陶校长的演讲》,深感《师恩

难忘》;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里的《变色龙》来了一次《金

蝉脱壳》;我们走进了名著,明白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滴水穿石的启示》是成功的保

证??

温馨提示:认真书写,你将会得到卷面书写的1☆。

●识字·写字

1、我能拼,我能写。

duàn liàn

máo

dùn

yào shi

jīng tàn bù yǐ

(

)

(

)

(

)

(

)

ji

tao

fang xì

cu? shǒu

(

)

(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

凶相(

)露

名(

)其实

情有独(

)

张口(

)

(

)满天下

奋笔(

)书

冷嘲热(

)

迫不(

)待

评:☆ ☆ ☆ ☆ ☆

评: ☆ ☆ ☆ ☆ ☆

●积累·运用。

1、生活语文。

(1)2009年6月1日,合肥市屯溪路小学的全体学生把亲

手制作的贺卡寄给了远在四川

灾区的儿童们,并祝他们节日快乐,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表达了孩子们的一片深情。这

真是:

1

(填一句歇后语)。

(2)五(1)班学生在屯溪路小学红歌会上精彩的表演全是因为他们平日里刻苦训练的结

果,真是

。(填一句谚语)

(3)在中国的姓氏中,有许多复姓。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几个:

(4)200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你认为我们屯溪路小学今年最有价值的新闻是

(5)我们很多小朋友因为不善于观察而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物。请你用一句名言来劝告他

(6)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正在全球蔓延,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为

此,屯溪路小学大队部招募了大量的“健康小顾问”,为同学们宣讲健康知识。如果你是其

中一位小顾问,请你结合有关健康知识,劝诫同学们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50字左右)

2、句子转盘。(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合肥的包河公园真美呀,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写具体)

(2)张军坚持锻炼身体。张军长得很结实。(用关联词语使两句合并为一句)

(3)冬天的合肥是个非常寒冷的季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学森为中国的航天事业默默地奉献了自己全部的才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这种事情难道我们小学生不应该去做?(不改变句子意

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设计个性签名系统下一篇:数据分析搜索引擎

热门文章

苏教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