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2023-02-01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 , ” 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 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 学 设 计

或长或短”,叫(

) ,也叫( )。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 )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谙”的意思是: 。

“红胜火”的意思是: 。

“绿如蓝”的意思是:

3. 熟读古诗,知道:

(1)《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 。

(2)结合注释,想一想课题的意是: 。

(3)结合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联系插图,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说诗意。吟诵这首词,边读边体会出这首词的朗读节奏。

三、熟读成诵,体会诗意:

1、在《忆江南》中,诗人把杭州作为了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一句“ ”把作者的思绪引向了对昔日江南的美好回忆,成为了千古绝唱。

2、其实,通过对这三首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我们都能感受到 (

),体验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积累下了名诗佳句:

四、拓展阅读:

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曾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课文选取了其中的第一首,

五、课外积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 ——(清)王士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二

国学经典诵读《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以抽签的形式背诵学过的古诗词。

2.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学生猜)引出并板书课题.

二:新授:朗读全诗,读通读顺。

1、听范读,然后划分节奏自由练读古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朝露,华叶衰,布德泽,焜黄。(要读正确这首诗很不容易的,再准备一遍,待会儿请同学起来读。)

2、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师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全诗。分男女读。

师过渡:大家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1、齐读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2、师:“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举手大声读出来,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3、理解第

一、二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生自由读)。

4、理解第

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指名读。

5、理解最后一句。出示画面让学生配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指名读,说说它告诉我们什么?(2)指导感情朗读。(3)拓展延伸:读了这句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哪句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同学们,时间从诗人身边一天天过去,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一个人只有好好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而等到长大了再来白白地伤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6、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出来了吗?现在老师给几分钟的时间你们背,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7、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8、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三、欣赏古诗新唱。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三

《国学经典诵读》指导课教案

一.诵读内容:

5、《桃夭》(诗经)

6、《题都城南庄》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两首古诗

2.了解这两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

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

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5、《桃夭》(诗经)

6、《题都城南庄》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3)朗读示范。

(4)学生自由读。

(5)抽查理解及用处。

(5)背诵:

六、课堂小结:(略)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 教学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相应的语句的意思,理解其中一些字词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和讲解,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应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都应让自己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样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简介《大学》 (1) 导语:《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 《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那你了解《大学》多少呢?谁来说说看。学生交流汇报。

(2) 概括学生搜集的资料,补充简单介绍《大学》的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2. 初读感悟

(1) 出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 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读) (3) 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同桌互读) (4)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读)

(5) 读得可真好,那么这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你知道吗?默读原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道:主旨。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是光明正大的意思。

亲民:亲,通“新”,革新、自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收获。

(6) 知道了这些字词的意思,那么你能连起来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小组合作,谈谈你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理解。小组汇报。 (7) 学生交流反馈:《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旧习,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够心神安定;心神安定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和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和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程序,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8) 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9) 理解了原文的意思,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能读出感情吗?生自由读。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诵读水平?指名读,全班齐读。 3. 诵读竞赛

看大家诵读的兴致那么高,下面我们就来做做游戏,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1) 同桌自由练习背诵,汇报。哪对同桌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练习成果?评选出“最佳合作奖”。

(2) 老师想听听对于这段经典,我们班是男生读得好呢还是女生读得好呢? 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3) 看样子,大家已经熟记于心了,那我们来做接龙游戏。老师带头,知道的同学举手抢答。

(4) 开小火车背诵。 4. 经典总结

《大学》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要以身作则,待人处事要心平气和。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 5. 经典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习。

第三篇: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活动: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活动课时:三课时

四、活动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1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 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

一、

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3) 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如创用诗文,提高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如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

2 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活动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六、活动总结

通过诵读经典诗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了爱经典诵诗文的习惯,培养了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了小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开启学生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今后我还要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力争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四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根的认识

教学目的:培养小朋友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小朋友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小朋友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向小朋友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小朋友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

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 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让小朋友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2)向小朋友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小朋友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了解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

向小朋友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3)内容学习古代的礼节——鞠躬、 学习介绍自己 —— 姓名、年龄、学校等

学习鞠躬: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中国古代的一个礼节——鞠躬。为什么要学习鞠躬?因为表示尊敬他人、谦虚、诚恳等。

老师示范:双手放在裤线的两旁,低下头同时把腰轻轻的弯下去,正确的姿势看到自己的脚面。手臂自然下垂。有的表示诚意鞠躬到90度。

实践活动:请小朋友主动举手到前边来表演,或有老师点名。并且学会介绍自己:我的名字、年龄以及学校班级等等。学会礼貌用语:‚请大家多多关照‛。‚希望大家喜欢我‛。‚我想和大家做朋友‛等。也可让小朋友自由发挥去想象。 要求:小朋友鞠躬要发自内心,诚肯去做

作 业:向自己的家长讲解今天学习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无论走到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的中国心不会变。从今天以后我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弟子规》开始。先学会向长者鞠躬。

注意事项:上课时身要坐端正。讲话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讲话。 请小朋友到前边表演时要他自己提出要求,不要勉强。否则有的不愿意来的孩子会拒绝,会给别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教学体会: 刚开始学习鞠躬的时候。小朋友可能不习惯,胆小的不敢到前边来表演。说话也不大声,不连贯。个别的孩子还会拒绝学习鞠躬。老师要讲究方法,正确引导, 要耐心鼓励,天天训练。小朋友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第 二 课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 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 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 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 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 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教学体会:如果有时间可以再对小朋友进行礼貌训练——练习鞠躬。一定让孩子养成习惯为止。也可以朗读总序。举例:一个五岁的孩子,学了鞠躬以后,有一天,他在外面练习骑小自行车,一转弯碰倒了一位小妹妹。他马上跑过来给正在扶小孩的家长鞠了一躬,连忙说:‚阿姨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小妹妹的家长非常高兴说:‚这个孩子真有礼貌!‛ 习惯养成了到时候就会用。

第 三 课

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不但孝,关键是顺。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弟子规》

一、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教学重点:关键在落实上。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复习内容: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齐声背诵。 讲解内容: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

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结合生活实例讲解:

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请小朋友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故意惹父母生气。这些现象都是不对的。

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为他们做一点事。

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

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让他们学着关心自己的父母,用心体会。

作业: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教学体会:一定要有家长的配合。有的家长会不肯让孩子去做家务,怕打碎了东西。要向家长讲清楚,我们是在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德,不从

小教育培养,懒惰的习惯养成了不好改正。适当的劳动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必要条件,他会在劳动的过程中,自己动脑筋去做。做好了他也会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不要娇惯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个 案:幼儿园有个小朋友,因是单亲家庭,从小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又没有固定的工作。小朋友不会体谅妈妈的心情,有时妈妈心情不好。她还惹妈妈生气。结果老是挨打。学了弟子规后,变化特别大。过去妈妈越打她越倔强,就是不认错,也不躲避。现在妈妈一打她,她马上说:‚我错了,下次一定改‛!说着就跑开了。妈妈看见她有进步,‚十一‛国庆节还带她出去旅游了一趟。她回来后还跟老师说:‚妈妈说了‘你听话,春节妈妈还带你玩’,我要好好学习弟子规,不再惹妈妈生气了‛!

第 四 课

教学目的:教会小朋友在家应该掌握的一些礼节、与尽量做到的事项。 教学内容:《弟子规》的

2、3段

提 问: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事,‛请小朋友自己举手回答做了哪些?或盛饭、或洗碗、或拿筷子,叠被子、扫地等。不论小朋友做了什么,都要鼓励他,使他持之以恒的去做。没做的接着做,使他养成好的习惯为止。学习弟子规的目的,不是光会背,主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学会做。反复要求,就会印在脑海里,成为他的习惯。 讲 解: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清:(电脑里没这个字) 凉的意思 省:察看、检查(内省)。

要求小朋友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天冷,则需要暖温。夏天热,却要凉爽。一天的开始,早晨要想好今天应做的事情,晚上要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安寝。弟子规这里是教育小朋友要用心体会照顾自己的父母。

举例:(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代有个叫黄香的孩子。在他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每天辛苦的劳动。他特别的心疼。为了照顾好自己的父亲,他在夏天的时候,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头和席子扇凉;冬天天气寒冷时,他就会先帮父亲把被窝睡暖了,再让父亲去睡。可见黄香非常懂得体恤别人,他的孝心一直被后人所称赞。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 反:同返)

教育小朋友外出要向父母秉告,免得父母为自己担心。比如;早上去上学时要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放学回来要先向家长报平安。‚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生活要有规律,免去父母牵挂。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自己一生都有帮助。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苟: 如果、假使

小朋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经过父母的同意方可去做,不可擅自做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如果你擅自做了,作为晚辈你是没有道理。

举例说明:

1、私自到外边去玩,去游泳,去‚网吧‛,去不安全的地方,会有危险发生时,家长帮不了你。

2、随便把家中的物品赠与他人,如果是家长有用的东西,你不知道,就会造成错误。例如:一个小孩把家里的很有价值的邮票,送给了同学。当家长发现时,早被同学扔掉了。随便支配家长的财产,会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也会培养他人的贪占心。

3、在家里不可随便玩电、玩火,玩危险的玩具。

4、不可养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压岁钱的支配)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苟: (同上)

看见别人再好的东西,不可将它据为己有。即使是再小的东西,哪怕是一块橡皮,一只铅笔,都不该拿人家的。从小去掉自己的贪占心,长大才不会犯错误。如果是随便乱拿了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父母会为你的行为而感到羞耻。 小朋友有的时候,会对拿别人的东西不以为然。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帮助孩子克服这些坏毛病。反面例子:古时候,有个小孩偷了同学的一块砚台。回家后,被他的母亲看见了。他的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纵容他。后来他的胆子越来越大,从小偷变成了大偷,被官府抓到了要砍头。他提出要见自己的母亲一面,官府同意了让他见自己的母亲。他见到自己的母亲后,就说:‚我是你奶大的,就让我再吃一口奶吧!‛说着,就把母亲的奶头咬掉了。因为他非常怨恨自己的母亲,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没有给他正确的教育。

有的时候,家长会无形之中给小朋友留下不好的影响。比如;坐公共汽车家长会让孩子低点头,可以不买票。这些都是反面教育,培养了孩子爱贪占小便宜的心理。

总 结:本节主要讲述了小朋友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品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习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提 问: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哪些方面还做的不够?对照上面的例子,找找差距。 作 业:反复布置在家里应该做的家情。真正做到学有学业,居有居业。直到养成习惯为止。关心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用心体会父母的心情。

第 五 课

教学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 教学内容: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 讲解内容: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好:喜欢 恶:厌恶 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互 动 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如;某个小朋友就说:‚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朗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作 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第 六 课

教学目的:教育小朋友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培养小朋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家庭作业,询问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每个家庭的家教。让小朋友举手回答。进一步了解家长是否给予了配合?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教育程度如何?

(注意课堂纪律,有时小朋友会很活跃。要给予正确帮助。同时老师每天要做记录,观察小朋友都有那些变化?个别家庭的孩子要给予足够的关爱,注意个性培养。

讲解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双亲从小到大,给予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自然就应该孝养他们。可是也有的家长不喜欢甚至讨厌孩子。或者管教孩子过于严厉,缺少方法。那么做为儿女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是不是父母对我们好,我就对你们好。你不喜欢我,我也不孝敬你呢?

孔子在世时,他有一个名字叫闵子骞的弟子。年纪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弟弟。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父亲要出门,就叫闵子骞驾车,闵子骞冻的直哆嗦。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就拿鞭子打他,谁知鞭子下去却把棉袄打烂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父亲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有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儿寒。‛这句话感动了父亲,也感动了后母。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变成了慈母。孔子特别称赞闵子骞:‚真是难得可贵的孝子啊!‛

我们就是要学习闵子骞这种孝心,不管父母对我们如何?我们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就可以了,尽好自己的本分。养成这样一种心胸,必定能成就大事。将来长大了,不管别人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会一如既往的对待别人,也会感动别人,获得大家的尊敬。所以说:能够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孝子!

故事2:古代有个皇帝叫大舜。在他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娶了后母。后母对他十分刻薄,时常要求舜做很多事,并且还在背后说舜的坏话。 因此父亲对舜也很不满意。弟弟象对舜也不友善,态度傲慢又无礼。 他从无有丝毫的怨恨之心。依然孝顺父母,友爱弟弟。后母几次设计要加害于他,都没有成功。一次,让舜到高高的草垛上边干活。等舜上去后,后母就拿走了梯子,并且点燃了草堆。幸亏舜及时发现从后边滑了下去,他就象什么事情没发生过一样,仍然爱他的父母、兄弟。他的美德传遍了天下。当时的皇帝尧听说了这些事,就请舜去管理国家,并且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最后把王位也让给了他。可是,舜并没有而感到高兴。人们问他为什么做了皇帝还不高兴?他说:‚可是我的父母还是不喜欢我,我怎么去尽孝道?‛他的真心感动了他的父母,也感动了天下人。他的美德流传至今。(二十四孝的故事)

可是我们现代的人,却把孝道丢在了一边。别说父母对我们很疼爱,有时批评教育我们严厉一点,马上就表示出不满意。

故事

3、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被母亲批评了几句,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家。她一边走、一边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这时候她看见一个卖面的摊床,忽然她觉得自己也很饿了。可是刚才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带钱,又不好意思回家取。就站在面摊的前边看着别人吃。面摊的师傅发现了她,就问她:‚你想吃面吗?‛她说:‚想,可是我忘记带钱了!‛师傅说:‚没关系!哪天走过时再带来‛。说着就给她盛了一大碗面。他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边哭一边说:‚谢谢师傅!‛师傅接着说:‚我才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谢谢我,给你煮了十几年的饭了,你没有想到要谢谢妈!‛小女孩听到师傅的话,非常惭愧。赶快吃完了面,就往家里跑,快到家门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门前,象往常等着自己放学回家一样。她赶快跑过去,拉起妈妈的手一起回家。通过这件事,她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和家的意义。有的人却好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父母疼爱我们是应该的,我们孝敬父母就是有条件的、附加的。把孝道丢在了一边。 通过上面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小朋友你们学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自己来表达……。

作 业:对照学过的故事,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比如:对父母耍脾气,不接受父母的批评等。回家向父母道歉!

第 七 课

学习目的:懂得尊敬父母,用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帮助父母改正过失要讲究方法。 学习内容: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复习内容:念诵前边所学过的课文。 方 法:老师领读、小朋友跟读,一个小朋友领读、大家跟读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讲解内容:上堂课我们学了要孝顺父母,可是父母也有不对的时候啊!那么作为子女应不应该劝谏父母呢?用什么方法才恰当呢?

父母也有过错的时候,我们做小辈的也不希望别人耻笑自己的父母,那么我们怎么劝他呢?一是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去谈父母的过错。让父母没有面子。他就不会接受我们的劝谏。二要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小朋友说话也要柔和,面带笑容。不要理直气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态度。话要说的尽量婉转,让父母感到我们不是在挑他的毛病,真心的为他好。他才能够接受我们的劝谏。

举例:有一位中学生,和他的父母及客人一起去吃饭。客人和他谈到学习方面的问题,他的父亲就说:‚你要好好听这位老师的话,不要贪玩!‛这位孩子马上反驳道:‚你还说我呢?你为什么还天天打麻将!‛这位父亲马上起来要打他的儿子。这种方法就很不好,双方都没有达到教育的目的。父亲打麻将固然不对,但在这种有外人的场合,就不要去谈父亲的问题,可以在家里关起门来说,也要等父亲高兴的时候,你再劝父亲。‚打麻将对身体不好,坐久了会得病,爸爸你少打点麻将吧!‛。或者说:‚我希望爸爸能多陪陪我和妈妈,不要去打麻将了!‛这样说话爸爸都会接受,至少不会发脾气,知道你是为了他的身体,或是为了这个家才这样说。可是你当着外人的面,去批评自己的父亲,让他非常难堪,这就不对了。所以我们说话要讲究方法。同样的话说出来效果却不同。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往往有的时候,我们小孩子说话,大人是不会在意的。可是我们真心希望父母能够改掉自己的毛病。那就得不怕父母生气,也要劝谏父母。哪怕父母要打我们,我们也毫无怨言。只要父母能理解我的真心就值得了!

举例:在唐代,有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的名字叫李世民。他从小跟随父亲转战南北,屡立战功。一次,他的父亲准备明天向敌方发起进攻。他知道后就力劝自己的父亲,放弃这场战斗。因为他们已经奋战数月,人困马乏了。而对方却养兵蓄锐很久,如果开战对李世民父子就十分不利。但他的父亲认为他没什么经验,执意不肯听从他的劝阻,坚持明天出击。李世民就在父亲所住的帐篷外哭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的父亲听到外边有人在哭,就问他的大臣谁在外边哭?有人告诉他是你的儿子。他就把李世民叫到面前,问其原由?李世民还是坚持劝谏父亲撤退。他的父亲见他心诚意坚,就接受了他的劝谏。在他们撤退不久,对方就包围了整个城。如果李世民没有坚持劝谏,而听从他父亲的意见。可能就会全军覆灭。正因为他孝心自己的父亲,希望父亲胜利,他才在所不辞,帮助自己的父亲出谋划策,以退为进,保存了实力。这个故事一直流传到今被后人所称赞。 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民主的社会。在家里父母和我们也是象朋友一样平等相处。所以我们更应尊重他们,体谅他们的心情。即使他们有不对的地方,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只有做到了尊重自己的父母,才能做到尊重别人的父母,兄弟师长。 作 业:小朋友回去思考自己的家长有哪些发面做的还不够!自己在家是否劝谏过自己的父母?你用了哪些方法?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第 八 课

教学目的:培养小朋友关心照顾他人的能力,用心体会别人所需。学习一点丧事的礼节。同时要把古代和现代礼节结合起来,不要生搬硬套。 复 习:前边学过的内容,从头至尾诵读一遍。

提 问:上堂课留的家庭作业,怎样劝谏自己的父母?请小朋友回答! 学习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成、事死者、如事生

讲 解: 前边我们学了当父母双亲有了疾病时,我们要细心体贴的照顾。做为子女陪护在父母身旁,父母心中自然就会很高兴,感到温暖和知足。举例:古代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的母亲薄太后患了病,他不分昼夜服侍,当宫女端来汤药(中药),他怕太烫或太冷,一定要亲自尝尝。觉得热度和甘苦合适了,才让母后服用。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黎民百姓。千年来被后人所称赞。课本里采用这个故事来教育我们,并不是要我们每个人都要先来尝药,每天不睡觉守护在父母身旁,而是让我们学习古人这种孝行,象古人那样‚百事孝为先‛!(注意:告戒小朋友千万不要亲自尝现在的西药)。

当父母年老去世时,古代人一般要为父母守孝三年,来表示对父母的怀念。三年之内,不去娱乐场所,不能饮酒欢歌。不能因为父母不在了就此忘了父母的恩情。心中要常常想着父母在世时,对自己的教悔和爱护。孔子的学生子路,年轻时家境贫寒。为奉养双亲他要到百里之外去做工,换回白米来供养父母。后来他做了官,生活富足了,可是父母也都去世了。他常常思念自己的父母,不由得泪留满面,感慨父母没有享受到今天的荣华富贵。所以我们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只有孝顺父母不可以等,当我们懂事了就要先来孝敬自己的父母。不可说我长大了再去孝顺父母。

古人做什么事情就有什么事情的礼节。比如:有家人去世了,就要办丧礼。服丧的人不能穿红色的衣服,要佩带黑色的(有的地方带白色的)孝带。不能言谈嬉笑打闹,如果你做了,别人会认为你是不孝之子,不懂规矩。拜祭先人要诚心诚意,不能走过场,做样子给别人看。即使是父母去世了,也要象他们在世时一样,诚心尽意的去祭拜他们。

总 结:在这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孝顺父母应该做到的一些事情。从小的时候,听从父母的教诲,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多操心。要当好父母的帮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长大后,要用心体贴父母的衣食住行,父母喜好什么?做子女的要记在心里,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不喜欢我们做的事,我们要尽量克服掉。无论做什么事情时刻想到,父母的感受会怎么样?这样就不会做出让父母、伤心丢脸的事了!当父母有缺点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也要耐心的去帮助他们,但要讲求方法,不要伤害他们。父母有病痛的时候,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们要学习古人‚昼夜侍、不离床‛的精神,尽心尽力的去服侍他们,让他们感到我们做子女的这一片孝心。当父母不在的时候,我们才不会后悔,他们在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的照顾他们。即使自己的父母离开我们了,我们也要时时想念着他们,当他们还在我们身边一样。这样你就做到了孝行。

注意事项:当我们学到了丧礼后,看到有人戴孝的时候,不要去问人家这是什么? 以免让人家伤心,要用心体贴别人的心情,学会分担别人的忧愁!

作 业:请小朋友想想自己生病的时候,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的?用心体会父母的恩德,那我们怎样来报答父母的恩德?

第 九 课

教学目的:第二章的‚出则弟‛,讲的是家中兄弟姐妹应该怎样相处?以及出门在外必要的接人待物的礼节。对规范我们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着重学习兄弟姐妹相处应该注意的问题。针对当前社会独生子女的通病,自私、傲慢无礼,来打开小朋友的心胸,人之兄为兄,人之 友为友。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方法,除老师的讲解外,还要小朋友参与。这堂课学习排辈份。

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讲解内容:出:表示出门在外 弟:当悌、(TI)伦理道德顺从兄长

第一节讲了在家应该怎样孝顺父母,第二节主要讲兄弟姐妹应当怎样相处?以及对长辈应有的礼貌。我们常常看到身边有很多人不懂得礼貌,可是又不知怎样去帮他?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弟子规》里全面系统地讲述了这方面的内容,供我们学习参考。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视弟为友,弟尊兄为长。兄弟姊妹友爱和睦,做父母的自然就开心。也就等于孝敬了父母。反之,哥哥弟弟整天吵架,父母自然就会烦恼。过去的家庭都是大家庭,秭妹很多。作为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年龄大、懂得的道理多,经验丰富,要帮助父母教育和照顾弟弟妹妹。把他们看作象朋友一样来相处。反之,做为弟弟妹妹也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听从哥哥姐姐的帮助指导。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较多,那就把比自己年龄大的,都看作是自己的哥哥姐姐,比自己的小的都当做是自己的弟弟妹妹。象亲兄弟一样对带他们,就不会处理不好关系。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虽买得来荣华富贵。但买不来亲情。钱财看的重了,对父母的孝心就轻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就淡薄了。兄弟姐妹相处最大的障碍就是财、物。自古以来有多少亲兄弟为了分家、分财产而伤了和气。所以兄弟姐妹不是用财物来满足那颗欲望的心,而是用真心、用自己的德行来换取对方的爱。 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最长,因为相处得久了,难免就会有一些矛盾产生。当双方发生矛盾时,马上检讨一下自己,每人少说一句,就风平浪静了。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当对方发火时,不要专捡对方不爱听的话去讲,马上忍让一下,冲突就消失了。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言语的忍让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有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必要的小事情而发生争斗,最后酿成大祸。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学会忍让,财物不去争夺,言语做到忍让,一生就不会有怨恨和烦恼了。

举例:古时候有个叫赵礼的人,在逃难的时候,哥俩一起被强盗抓去了。哥哥为救弟弟,就苦苦哀求强盗说:他还太小,没有过过好日子,把他放了吧!我愿意拿我的性命换弟弟的命!可是弟弟却不肯,说哥哥能够照顾父母,杀了我,放了哥哥吧!最后强盗都被他们的真诚感动了!把他们两个人都放了。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古人能够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换对方的性命。我们那还有什么不能放弃的呢?

总 结: 现代社会的人,比较追求物质享受。有很多哥兄弟为了分家分财产,而对簿公堂。有的兄弟为了一点小事,甚至大打出手,不顾手足之情,这样做都是很不道德的。我们小朋友学了‚出则弟‛之后,先要学会克制自己,学会忍让。从小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

实践知识:亲属的排辈与称呼!请小朋友自己来回答! 爸爸的哥哥、弟弟、称什么?他们的孩子你称什么? 爸爸的姐姐、妹妹、称什么?他们的孩子你称什么? 妈妈的哥哥、弟弟、妹妹称什么?

他们的孩子分别称什么?哪些应该是堂兄? 哪些应该是表兄?

作 业:回家后请教自己的父母:家里一共有多少亲戚?试学着排辈与称呼!

第 十 课

教学目的:自古以来所遵循的礼貌:‚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可现代社会却把它丢了,我们小朋友要把它找回来。让他们从小养成礼貌习惯。把古代礼貌和现代礼貌结合起来学习。

教学方法:不要以背诵为主,以理解做到为目的。每堂课设计一些场景,比如:用文明用语接、打电话,招待客人的必要礼节训练等等。 教学内容: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既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讲解内容: 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没必要教育,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到。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人的习惯和性格是慢慢养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可能一日就变成另一个人。所以从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现代社会我们经常看到公共汽车上,老者站在车的中间,摇摇晃晃。年轻人就坐在老者的身旁,无动于衷,不肯为老人让座位。还有在公共场所的进门处,大家争先恐后、你拥我挤,根本就没有老幼之分。有的家人出去到饭店吃饭,小朋友则坐在主宾位子,爷爷奶奶却坐到外边去了。这些都是不懂礼貌的例子。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在家凡是有长者在的场合,都要‚长在先、幼在后‛。在家吃饭的时候,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好,小辈的才可以去坐。坐的时候,要坐偏位子上,把正位让给长者坐。当和长辈一起走路的时候,就要请长辈先走,小辈走在后边,叫做‚徐行后长‛。或者小辈的要为长者开好门,等着长者进去了,自己再关好门后,随行而入。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礼貌和修养。 吃饭的时候,要想到老人爱吃的东西,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愿,等大人吃好了,自己再吃。不能自己喜欢吃什么就一下把盘子端过来,不管别人吃不吃?自己先吃个够!也不可以到桌子的对面去取菜,以免使袖子沾到菜汤,不讲究卫生。吃饭要有吃相,不要狼吞虎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2、那么在外招待客人,也是客人要坐到主宾位上,小辈要主动坐到外边的位子上,以表自己的谦卑和对人的尊重。长大工作出去开会,更要找好自己的位子,不是嘉宾,就不要坐到嘉宾的位子上,以免下去时的尴尬。(举例:有一个年轻人,去参加一个文化座谈会,因他去晚了,后边没有椅子坐了,他就跑到最前边的嘉宾位子上去坐。结果主持人误请他为大家来讲话。应他不懂得规矩,所以闹了笑话!这些虽然都是一些生活小事,但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礼貌和修养。我们只有从小做到了这些礼节,才能不被别人耻笑! 长呼人、既代叫、人不在、己既到

长辈呼叫别人时,自己听到了,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被叫的人不在,你理所当然要给长辈回话。或者进一步问讯长辈;要不要你来帮忙?不能以为不是叫我,和我没关系,就漠不关心! 举例:常常有这样的大学生。大学宿舍来了电话,一接听知道是同学的家长,马上告诉对方不在。再问:‚他去哪了?‛被告知‚不知道!‛电话就挂了。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就漠不关心!他没有想到家长对孩子的挂念。即使是他的孩子不在,知道一下他的近况也好啊!正确的做法是问候一下:‚你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来帮助传达吗?‛或者帮助去找一找!以免让家长再打长途电话来!这个大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礼貌!

总 结:这一节学到的礼貌是:坐、走要有长幼之分,长者先、幼着后。在日常生活中例子就很多,请小朋友自己试着举出一些例子来!对照课文想一想?自己还有哪写方面做的不够?尤其是吃饭的礼节,除长者先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让小朋友再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要去掉?

练 习:打电话!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小朋友到前边来,练习互相接听电话。有老师给出一些固定的礼貌用语,也可让小朋友自己临时发挥!

作 业:回去请教家长,自己的家庭里还有哪些家规?带给班级的小朋友分享!

第 十 一 课

教学目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必须的礼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怎样称呼尊长?以及见到尊长怎样打招呼?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计场景让小朋友参与! 教学内容: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复习内容:上堂课老师留的家庭做业,你的家庭都有哪些家规?请小朋友分别来讲述!让大家共同来学习。 正课内容:

1句— 小辈的称呼长者,不要直呼名字。比如:你喊妈妈!不必在妈妈前再加上他的姓名。‚某某妈妈!‛称呼老师或者其他人时,为了区分不同,可以在前边加上姓。比如:‚某老师‛‚某师傅‛!‚某叔叔‛等。更不要当着人家的面,就直接呼长辈的名字。这些都是非常不礼貌的。古代人为了尊重孔子,不敢直呼孔子的名字——孔丘,只是尊称他为孔子。连他的名字都不敢直写,把丘字少写一笔来代表他的名。以表示对圣人的尊敬。所以我们小朋友要懂得这些礼貌。在尊长面前不要表示出狂妄自大。你的年龄小,阅历短,经验又少,尽管你有能力,也不能在长者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何况我们的能力有限,别人会觉得你无知可笑!你要虚心听取长者的教诲!如果一件事长者需要你去做,你只能说去试试看不知是否能做得好?表示我们小辈的谦虚。

2句——趋:快走的意思!过去的人见到长者,都会马上鞠躬作揖。长者会还一个点头礼,或者会跟你打一下招呼!你要等长者从你身边过去后,你才能走自己的路!现在有很多学生看见老师就好象没看见一样,一点礼貌都不懂!长大看见单位的领导也是如此,别说打招呼,就是面都不想见。见了人躲着走!可见,他没学过礼貌课,不懂得尊敬人。

3句——骑下马、乘下车,过去古代的人,一般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或者是坐马车。那么见到长者,赶快从马上下来,或者从车上下来,给长者行过礼,要等到长者过去,你再走。其实这只是表明一种礼貌,不是非要等一百步了,你再走。 总 结:有的小朋友说:‚我们现在也不骑马了,都坐公共汽车,怎么跟长者打招呼呢?‛我们要把古代的礼貌和今天的生活结合起来,如遇到经常见面的邻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可以打一声招呼:‚早上好!‛好久不见的亲戚朋友,见了面就要行鞠躬礼!见了老师要行队礼!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行礼?人家在谈话、上厕所、洗脸、在车上以及不方便的地方可不拘礼节!尤其是马路上、十字路口。都不能去分散人家的精力。人家在高处,你在下边,不要打招呼!一面危险。 家里来了客人,送人怎么送?不要人家一出门,你就砰!把门关上了! 要等到客人走到看不见了你才可以关门!不常来的客人对你家的环境不太熟悉,你要送到车站站点,等人家上了车,你再离去!远路的客人,更要送到汽车或者火车站,车开了才可以离去!以表示尊重之心!

送电梯的客人,要等到电梯的门关合后,方可转身!还要有礼貌用语‚欢迎你们下次再来!‛或者‚慢走!恕不远送!‛以及‚再见!‛等。做为客人也要回敬主人:‚请留步!‛不必再送!‛小朋友在生活实践中要慢慢学习! 课堂练习:今天学习握手的礼节:(正确的方法)

见了客人,先把手伸出来,成45度角。(一般习惯用右手握)同时腰也要稍弯一点,不能太挺直,会让人觉得傲慢!

握住对方的手时,不要太用力,也不要太松。用力太猛,会握疼对方,也不礼貌!手抓的不紧,会让人觉得你敷衍了事,不热情!眼睛要看着对方,同时说话。比如:‚你好!‛‚欢迎你!‛等等。时间不能太久。不要抓住人家的手就不放。有的人摇起来就没完。这些都是不规范的。

尤其是男士握女士手的时候,更不能抓住不放!会让人感觉到不礼貌! 握手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男女握手的时候,一定要女士先伸手,男士才可以伸手。

2、长幼之间,一定要长者先伸手,晚辈才可以去握长者的手。

3、宾、主之间,要主人先伸手,客人才可以去握手。

4、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下级才可以握手。 介绍人也有规矩:

1、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先介绍新朋友给老朋友。

2、如果其中有女的,要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

3、长幼之间,要先介绍幼者,后介绍长者。

4、宾主之间要先介绍客人,后介绍主人。

5、上、下级之间,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级。

互 动:请一些愿意参与的小朋友一起来实践握手的礼节。 作 业:熟读本章节的课文。

第五篇: 国学经典诵读《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谜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1.以抽签的形式背诵学过的古诗词。

2.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学生猜)引出并板书课题.

二:新授:朗读全诗〃读通读顺。

1、听范读〃然后划分节奏自由练读古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朝露〃华叶衰〃布德泽〃焜黄。(要读正确这首诗很不容易的〃再准备一遍〃待会儿请同学起来读。)

2、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师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齐读全诗。分男女读。

师过渡:大家能把诗句读通了,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诗读得更好,还得理解诗的意思.

1、齐读译文〃理解诗句意思。

2、师:“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举手大声读出来〃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3、理解第

一、二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生自由读)。

4、理解第

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指名读。

5、理解最后一句。出示画面让学生配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指名读〃说说它告诉我们什么?(2)指导感情朗读。(3)拓展延伸:读了这句诗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哪句名言警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师:同学们〃时间从诗人身边一天天过去〃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一个人只有好好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而等到长大了再来白白地伤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6、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出来了吗?现在老师给几分钟的时间你们背〃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7、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8、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三、欣赏古诗新唱。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务员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