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升职称论文范文

2022-05-11

第一篇:晋升职称论文范文

乡村教师职称晋升记

作为一名原本学化学专业的教师,我在偏远乡村学校坚守教学一线20多年了,教过化学、数学、物理等课程,教学成绩还不错——我所教学生的化学成绩在全县中考中名列前茅,班级总成绩得过全县第一。

后来,在学校缺少数学教师的情况下,我“转业”为数学教师。我一边抓教学,一边做教研,建起了教育教學博客,在《中国教师报》《中小学数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的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圆满结题,通过鉴定;在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县级奖;所指导的学生在化学、数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被《中学生数学》杂志聘为特约作者;曾获市级“优秀教师”“名教师”及省级“农村骨干教师”等称号。

2015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向主管部门递交了破格晋升中学高级职称的材料。当时,我的参评材料在市教育局通过了,但在市人社局评审核查关上被卡住了,因为我提交的论文都与我所学的化学专业不匹配。

其实,一个化学专业出身的老师为什么要代数学课呢?因为学校需要!改当数学老师是急学校所急啊!教师按学校需要调整教学科目,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和支持。县教育局的领导就我的情况向市人社局作了详细说明,市人社局终于为我开具了函件,连夜送往省城,恰好赶上第二天省教育厅的评审会。在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的评审中,我顺利通过,高评会上也是一路顺风!

我,一个乡村教师成功晋升职称,源于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源于职称政策对农村教师的倾斜。我相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施和教师职称改革政策的落实,一定会为我们带来乡村教育发展的春天!

作者:吕强

第二篇:关于高校管理干部职称晋升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职称晋升;对策

一、当前影响高校管理干部职称晋升的主要因素

1.管理干部对职称晋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管理部门仍沿用过去的模式,按照行政级别聘任各级党政管理干部,与公务员的管理体制相对应,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化”倾向,“官本位”思想仍然存在。

2.管理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能力提高的后劲不足

高校管理干部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素质和管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偏低。高学历高职称人数较少,难以适应高校管理工作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另一方面,专业结构不合理。多数高校管理干部没有系统学过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学知识,不具备适应现代管理岗位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

3.高技行政管理的二元性,使管理干部晋升资格缺乏证明性标志

高校管理干部现行的管理体制或者是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模式,或者是套用国家行政模式,形成了管理的二元性。管理干部既有行政职务又有专业技术职务,造成岗位职责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每个管理干部都是两条腿走路,因行政职务中领导岗位有限,管理干部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由于管理干部工作性质的公共性、管理效果的社会性和共有性,工作成果多无个人标志,难以产生体现个人能力、水平的证明性标志,这就容易使人简单地把管理干部与低知识量、一般能力联系起来,极不利于管理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4.管理干部自身的工作状况对教师产生“负反馈”作用,制约了管理队伍职称的提高

高校管理队伍的学历、学位和职称与教师队伍相比较低,客观上制约了管理干部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使得管理干部在面对比自己学历、学位和职称相对较高的教师开展工作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比教师的期望值略低。管理水平不够高,管理环境不够理想,管理的效益体现不出来,这种现象势必会对教师产生“负反馈”作用。一方面,高水平的教师难以引进和培养出来;另一方面,即使高水平的教师引进和培养出来了,也很难留住,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这种“负反馈”作用同时又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制约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二是管理队伍从师资队伍中吸收优秀教师充实自身队伍的基础受到了影响,从而制约了管理队伍职称的提高。

5.管理干部待遇偏低,队伍稳定性受到影响

高校内的各种津贴分配制度体现向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倾斜的原则,管理工作常被看做是辅助性的工作,不被重视。工作性质决定管理干部只能获得国家工资和学校津贴,其待遇与职务紧密挂钩,只有在职务提升时,才能提高工资级别,兑现相关的待遇。而现行政策规定对那些长期勤勤恳恳在学校各级管理岗位上工作的老同志的安排又缺少考虑,使得一部分人不安心搞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目前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校管理干部比起教学人员来,其经济收入显得相对较少。职称晋升无望,工资低于教学人员,而且在干部管理的制度上比教学人员的管理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因此使得一部分人出现搞管理工作划不来的心态,致使这些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提出要转到教学岗位或调整到相对清闲的岗位上工作,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二、做好高校管理干部职称晋升工作的对策

1.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营造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

忽视管理队伍在高校办学与发展中的作用,是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充分看到,高校管理队伍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科学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是事关学校大局、事关学校未来的大事,要把高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一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做到全面提高现有管理干部素质与重点培养及选拔担当重任的优秀管理人才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规划。

2.建立高校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为管理干部评定职称创造条件

将行政管理干部和教师分开评聘,建立高校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为管理干部评定职称创造良好条件。要另行建立高校管理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如行政一级、二级或一级处长、二级处长等,分别对应讲师、副教授。评审职称的“刚性”指标一方面要考查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理论研究所取得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考查其工作业绩以及有无出现工作事故。“柔性”指标主要考查其工作期间的表现,即“德”、“能”、“勤”方面。这样,既有利于行政人员专心致志搞好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他们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学术研究,探讨管理工作的规律性,进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3.建立激励型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稳定管理队伍

首先,要坚持公平性原则。在薪酬设计上要处理好三种公平性问题:一是外部公平,即本校教职工与其他高校同类人员之间的薪酬水平的公平性;二是内部公平,即校内不同系列人员之间薪酬水平的公平性;三是个人公平,即学校内部同类人员之间的薪酬水平的公平性,以及本人的劳动付出与所得薪酬之间的公平性。其次,要坚持竞争性原则。内部竞争性要求薪酬设计能明显提高有关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和重要岗位的薪酬水平;外部竞争性要求薪酬设计在参考其他高校薪酬水平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合理设计具有持续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吸引、稳定和激励人才特别是关键和重要岗位的教师,保持人力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第三,要坚持激励性原则。做到不同系列和同一系列的不同岗位的教职工之间保持合理的差距,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特殊薪酬,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第四,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在薪酬设计时要考虑不同系列岗位员工和同一系列不同层次员工的薪酬,还要考虑每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薪酬发展,形成一个薪酬体系。同时,要根据不同系列员工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薪酬体系,使不同系列的薪酬独成体系又相互联系。

4.以评估为动力,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与管理干部职称晋升的和谐统一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实施以来,在有力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自身在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各高校通过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使本校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层次,师资队伍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普遍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管理队伍各项指标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未作具体要求,但管理队伍中的“双肩挑”人员一般都被纳入师资队伍,这部分人员在职称水平提高的同时,客观上也提高了管理队伍的职称水平。同时,师资队伍职称水平的提高,也为今后学校选拔优秀的教师充实管理队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从而真正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与管理干部职称晋升的和谐统一。

5.建立健全干部培训体系,提高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

高校应根据不同职称管理干部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并形成制度化。首先,对高级职称干部要安排外出短期培训。因为高级职称人员认为职称已到手,对拿高一级学位失去兴趣,而希望得到短期进修,学习新理论,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多出和快出新成果。其次,对中、初级职称的干部要安排进修,使他们获得学位。因为中、初级职称干部认为,进修取得更高一级学位,不仅可以学到新知识,取得新成果,并且为晋升高级职称准备硬件,也为竞争高一级职务创造了条件。目前,管理干部中具有本、专科学历者占多数,要鼓励并支持他们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使管理干部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达到一定比例,以提高管理干部的学历层次和教育管理研究水平,为职称晋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6.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管理干部的积极性

建立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激发管理干部的创造性相当重要。在高校干部的选配上要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要优先选拔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较好的干部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并积极鼓励管理干部在做好自身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进而促进其职称的晋升。选拔管理干部时,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任用职称较高的干部,使广大干部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自身素质而不是拉关系、走后门和跑官要官上。

作者:蔡 亮 易 丹 李 勇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应“评”“考”结合

我国恢复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所采取的评审制度已经30年,它在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这套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制度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实施中已经大为走样变形,成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性效果的走过场走形式。这种变味的职称评审制度不但不能有效保障通过正常渠道参加评审的教师的权益,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教师,不能激发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走到了它的反面。因此,对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改革就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现实问题,值得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试以笔者所调查的某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评审内幕为例,来具体分析这套评审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所产生的弊端。

一方面是评审材料的弄虚作假。按照评审规定,参加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必须提供包括述职报告、教育工作小结、教学工作小结、班主任工作小结、转差工作小结以及任现职以来的备课笔记、学生花名册、考试成绩排名表等在内的一系列书面材料。这类评审材料的弄虚作假表现为三种情形:一种是请人捉刀,请有经验的或者已参加过职称晋升的教师代为撰写述职报告等其他工作小结,如果是某校校长为职称晋升准备材料,甚至会组成一个临时写作班子“集中集体智慧”撰写相关材料,于是理论、实践和文采都具备了。一种是无中生有,比如某教师从教以来就没有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但是晋升材料中不能缺少这一部分的内容,于是只能无中生有杜撰出一个“班主任工作小结”;还有的教师本来是不担任教学工作的,也参加教师职称晋升,当然他的所有晋升材料只能是“无中生有”。还有一种是改头换面,能使实际教学成绩很不理想的教师在职称晋升材料中却摇身一变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比如某教师任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他所授班级人平均分在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全乡七个平行年级统考中实际排名第七,为了参加职称评审,他在教学成绩的填报中改为第一名,通过疏通关系让乡中心学校盖章确认,到市区教育局参加职称评审时,他就是响当当的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是评审过程的徇私舞弊。这样弄虚作假送上来的晋升材料,几乎人人都符合晋升条件,所以在评审过程中评委的作用就大为凸显;因为评委对所申报的材料逐项评定等级,最终投票表决,通过半数即可以得到晋升。一般来说,市区教育局人事部门对职称评审还是相当重视的,在杜绝评委徇私舞弊方面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被市区教育局挑选的评委在参加评审前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评委,评审过程采取全封闭管理,评委工作地点保密,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等,类似于高考阅卷教师的管理。但是,漏洞仍然在所难免。由于所有参加晋升人员的申报材料上姓名写得清清楚楚,不是匿名评审,这就为评审过程的徇私舞弊准备了充分条件。市区教育局参加职称评审的某些经办人员会从他们的“客户”参加职称晋升的教师那里得到好处,也就会向他们透露一些有关评委名单、评审地点的信息;有些教师会主动争取担任评委的机会,以便利用评委的权力乘机捞取一把;还有些手眼通天的教师,他们会通过上级领导给组织评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直接打招呼……这样一来,某些有真才实学、有明显教学实绩的教师职称得不到晋升,而某些有关系有办法但是没有明显教学实绩、教学水平偏低的教师职称反而得到晋升。这类现象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这类现象的存在就足以破坏职称评审的公正性。

当一项好的制度在实施中被人钻了空子因而不能完善运作时,就要弥补缺漏,采取新的措施来防止弊端的进一步发生。这就要引入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考试制度,并且把职称晋升的考试制度和评审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设想中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的考试首先定位为水平考试,也是个资格考试,即通过这个考试,使达到规定的任职晋升年限的教师取得参加晋升的评审资格。这个考试应设定一个60分的及格线,达到及格线的教师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因为他(或她)在专业基础知识上已具有晋升的基本功;未达到及格线的教师,则不具备职称评审资格。具体考试内容包括该教师的专业基本功知识和教案编写,比如某教师是初中语文教师,那么考试内容就是百分之六十的语文基础知识和百分之四十的教案编写,当然这两者的百分比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再加以确定。这样一来,通过考试筛选出符合晋升资格的教师,再对他们进行评审,并且把考试分数和评审结果加以综合加权(当然这个综合加权的百分比也同样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摸索才能确定),从而最终确定职称晋升者。“考”“评”结合的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实际上是借鉴了公务员招考制度,正如同公务员招考一样,先通过笔试取得面试资格,再进行面试,并且根据笔试和面试的综合加权分最终确定录用者,因此它比单纯的评审制度更加公正公平。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考”结合制度,实质上是一套把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师的教学基本技能加以综合考查的职称晋升制度。它坚持两条腿走路,坚决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从而既能够杜绝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弊端,防止“南郭先生”混进高一级教师职称队伍中来;又不是单纯依据考试结果来决定职称晋升,防止了“高分低能”的教师职称晋升的片面性。“考”不代替“评”,“评”补充了“考”,“评”“考”结合的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必将有效地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从而真正保障教师的权益,为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责任编辑关燕云)

作者:葛 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基础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认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