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2022-04-18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等现代风险,以及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和文化团体生存困难等传承危机。研究发现,现代竞技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和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的缺乏,构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的根源。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1:

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研究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实地调查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及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80后”青壮年流动频繁,无形中主体力量削弱;体育职能部门力量削弱,农村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匮乏,政府对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不足等是制约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与法规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内容体系;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山东省

山东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也是一个农村人口比例较大的省份。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山东省9 579.31万人口中,农村人口5 902万人,占总人口的61.61%[1]。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山东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与其他领域相近,山东省在体育文化公共服务领域也存在事实上的城乡社区差距,而提高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水平是缩小城乡社区之间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环节。加快完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山东省乃至我国群众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关系到文化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省服务政府建设的重要问题[2]。在2012年山东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山东省体育局有关领导要求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指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立足群众体育工作,大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作为大力推进山东省体育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凸显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山东省体育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等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研究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提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山东特色和农村特点的发展策略和路径,对推动文化强省和体育强省建设,提高山东省文化软实力,激活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活力,增强国际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1.1研究对象

山东省300个农村社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近几年来与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方面的有关论文及学术专著、国家及山东省和相关县市乡镇统计资料、政府文件等,并通过互连网搜集整理了相关数据。

1.2.2访谈法

通过专访、电话访谈、信访的方式对省体育局、农业厅、省社科院、民政局等研究体育学、社会学及农村工作的专家进行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资料。

1.2.3实地调查法

课题组主要成员于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对抽取的300个农村中的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访问调查,对农民进行了田野调查,获得很多有关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起到很大的作用。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因素, 剖析存在的有关问题,找出其原因所在,提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为山东省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制定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研究山东省乃至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2制约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因素

2.1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急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属于农民的范畴[4]。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山东省“8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经达到1 310.4万人(这一数字还在增加)。“80后”青壮年身体素质相对要高于一般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理应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长年漂泊在外,农作物的日常管理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仍需要家中“留守”劳动力负责,根本没有时间参加农村体育文化活动,这无形中削弱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主体力量。而在“留守”者中,大多数是年迈和年幼者,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条件差,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还尚不健全,多数65岁以上的空巢老年人体弱多病。目前,山东省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710多万,约占该年龄段老年人口的72%,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计2015年将达1 000万人左右。

2.3体育职能部门力量削弱,农村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匮乏

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省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将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规模庞大、人员臃肿、结构不合理的行政机构进行了精简和改革。为了达到精简机构规定硬指标,山东省不少县乡镇撤销了体育部门,并将体育置于他人门下或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并重组,以重点扶持部门管理和经济建设,这种做法使基层体育管理部门的权限大大减弱,包括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政府管理职能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层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今,基层公共文化体育事业主要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而基层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减弱对包括农村在内的体育文化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使其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健身活动指导员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是农民学习体育健身知识、科学体育健身的指导者。但是目前,山东省农村社区的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组织机构缺失,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匮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根据《课题组》对聊城市135个乡(镇)社区的文体工作站的调查显示,有36个乡(镇)有专职文化体育工作人员,只有18个乡(镇)有专职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虽然部分乡(镇)社区文体工作站有专职人员或指导员编制,但是没有完全配齐。由于乡(镇)社会文化体育专职人员和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的缺失,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处于无组织、无管理状态,影响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而就造成了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在农村社区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4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认识不足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是一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需要用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管理手段去加以研究和指导[5]。在人们还没有弄清楚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之前,是不会把它与计划经济条件下已经习惯了的体育文化服务形式和管理模式加以区别的。县一级体育职能部门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是属于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范畴,只要把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抓上去,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就抓好了,跳不出旧的管理模式,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组织体育竞赛和开展其文化活动时,仍然沿袭过去的做法,忽略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这一新的体育形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群众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社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它除了具备健身的本质功能外,还有增强社区意识、增进社区感情、加强社区整合、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能。但目前部分乡镇和村落的社区体育文化基本上处于可抓可不抓,可管可不管的地位。县级体育职能部门出于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考虑,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仅停留在一般号召层面上,计划管理亦流于形式,满足于每年组织一次体育文化活动的水平,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更是无能为力,无大的作为。

3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策略

3.1加快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与法规建设

1995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刚要》,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的意见》,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农业部印发的《关于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6年山东省体育局制订的《山东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办法》和《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为加快“十一五”时期山东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步伐,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但随着文化强省建设步伐的推进,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推动城乡社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的发展,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文化的的需求,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政策与法规建设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原有的山东省部分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十二五”时期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应在原有的政策与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如加快制定《山东省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条例》、《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捐赠管理办法》、《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场地设施保护条例》、《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与管理办法》等专项法规,使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组织管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的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骨干的培训与管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推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3.2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组织管理体系

构建一套符合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实际的、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事业的保障[6]。目前山东省农民的体育文化素质较低,农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还较欠缺,这就决定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重要性。县级以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到“高度重视、统筹兼顾、责任明确、分级管理”。把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从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级体育部门要为乡镇配备热心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精于业务的专职体育干部,乡镇还要发现和培养社区体育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可利用农闲时间开设培训班,为农村培养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骨干,并通过他们带动其他人参加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从而推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农村基层政权是乡镇人民政府,乡镇政府应对农村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健身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乡镇政府应把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乡镇体育发展总体规划,保证社区体育文化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的落实,以不断改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充分认识和发挥村民委员会在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是开展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前提。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体育协会的作用。农民文化体育协会由于组织的自发性、业余性,具有相当积极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县级体育行政部门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农民文化体育协会的配合下,其效果往往要比单纯的行政组织好得多。建立县、乡(镇)、村级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协会,形成以县、乡(镇)政府为主导,村级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协会为核心,社区广大成员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健身系统,逐渐完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功能,提高农民通过参加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逐渐使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规范化、普及化。

3.3构建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内容体系

建立常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体系。利用每年的农闲、节假日和春节等余暇时间组织健身秧歌舞、武术、毽球、高跷、轮滑、龙舟船、钓鱼、漂流、滑水、滑冰、攀岩、登山、野外生存、野外徒步穿行等常规项目的比赛活动[7]。建立特色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体系,将农村社区体育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把趣味与常规竞技项目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探索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条件下开展特色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规律,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开展特色农村社区体育活动落到实处。目前在山东流传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多达500种,挖掘民族间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可推动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开发这些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一些濒临消失的体育文化项目重新焕发青春活力。与时俱进,大力传播新社区体育文化火种,将现代时尚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如健身操、交谊舞、羽毛球、台球、毽子、木兰拳和秧歌舞等向广大农村社区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内容时,应找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与农村地理环境、农村民俗文化的契合点。

3.4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

领导重视、制度支撑、组织网络化、骨干力量带头、相关部门配合助力的多位一体化协调与配合,是构建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选择。乡镇政府作为一种轴心力量和乡镇基本要素的政府,其职能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具有直接决定性意义和作用[8]。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职能的主导作用,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作为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一项“亲民、便民和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乡镇政府是以构建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者和主导者。乡镇政府应站在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高度上,建立健全符合新型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实际情况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乡镇政府要在改变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落后面貌的形势下,通过有效组织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化解农村社会的各种矛盾、稳定农村基层组织,在发展农村经济、政治、体育文化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担负起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对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组织建设和人员的管理应重在落实。构建以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工作站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加强农民体育协会、农民体育俱乐部、农民体育指导站、农民体育健身点等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与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联系最为紧密的乡镇干部中要有专人分工,并配备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组织,锻炼有场地。有条件的乡镇社区要建设好文体中心大楼,包括影剧院、文化广场、灯光篮球场、老年门球场、室内游泳池等一批社区文化体育设施,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和推进新型乡镇社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

4结语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是山东省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山东省群众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山东省省委和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国家相关方针政策的统一部署,也陆续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和法律法规政策,指明了山东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路线和步骤,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根本保证。所有这些构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者必须改革就体育文化谈体育文化的积习,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洞悉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向、潮流与时机,把握不同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在总体上把握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势态,才能开拓出适应农村体育文化发展需求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

农民是“三农”的主体,也是构建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无论是村落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还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最终的落脚点均应为农民。目前在一些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农民的核心地位不突出,往往只见活动,只见过程,而不见农民,不见农民的身心变化。因而,脱离了研究的主旨,背离了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研究方向。因此,要特别强调通过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农民的人文体育素质,改善农民的精神文明面貌,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从而为推动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服务。建议通过对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组织、公共服务政策、公共服务管理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研究,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农村的特点与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切实地研究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突出农民在这一社会事实中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OL/EB]. http://www.stats.gov.cn/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2011-04-28.

[2]周曰智,韩冬,张基振.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1):5-12.

[3]姚磊.村落农民体育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1):22-28.

[4]袁军宝.山东“80后”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达1300万人[OL/EB].www.sd.xinhuanet.com/news/2012-01-01.

[5]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2008.

[6]李琛.我国农村体育组织发展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2(5):19-21.

[7]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30(1):161-163.

[8]张俊伟,苗苗,郑卫民.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模式探析[J]. 体育与科学,2011,32(1):54-57.

[9]华力,李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1(3):51-53.

[10]李率文,余小平.影响民族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的经济学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1(5):90-94.

[11]付太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1):32-34.

作者:范传芳 王颖 葛庆焕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2:

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代风险与危机消解

摘要: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等现代风险,以及文化群体数量减少,文化人才流失和文化团体生存困难等传承危机。研究发现,现代竞技体育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和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的缺乏,构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的根源。因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健全法律保护制度,构建多元文化保护网成为消解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的關键。

關键词:传统体育文化;现代风险;传承危机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风险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体育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逐渐被人们淡忘而走向边缘化,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即将失传,造成了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危机。

20世纪中期以来,风险话语不仅风靡整个西方理论界,也成为中国学者思考中国现实的重要理论取向,现代风险正是这一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现代风险是工业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文化变异等人为制造的不良结果。

对于文化来说,这种现代风险正是人类文化在发展中遭遇到的各种“暗礁”、“逆流”对其的限制、否定和消耗。其内涵包括自然环境恶化对文化的生命力威胁,现代性的侵蚀造成了文化形式的萎缩和人类活动对文化要素所造成的异化,具体到传统体育文化而言,它所蕴含的现代风险主要表现在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存在形式的持续萎缩和部分要素的不断异化三个方面。

(一)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人类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其所处环境密不可分,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根据其生产生活的环境因地制宜创造而来的。如蒙古族擅长的各类马上运动正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宽广的大草原,长期过着马背上的游牧生活而使然。而生活在水边以捕鱼为生的赫哲族人则发明了“叉草球”这种以捕鱼为原型的体育项目。但是,现代工業社会的发展使环境遭到破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与自身适应出现了问题,进而影响了民族体育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另外,体育旅游开发导致大量游客的涌入,各种旅游配套设施的修建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给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如秦巴山地体育旅游的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带来各种人造垃圾,不仅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而且对民族体育的异化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恶化。

(二)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形式持续萎缩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以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不断地侵蚀着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理念,使原生态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和当地人们的文化需求发生了错位,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逐步减弱,目标群体的规模持续萎缩。特别是现代化的电视、广播、网络等电子传媒的广泛普及,人们的娱乐方式由村寨集体化的自娱自乐转向了家居内的观赏。据调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区,电视普及率在村寨已达到90%以上,以前侗族人民喜欢聚集在鼓楼边,唱大歌,吹芦笙,而今此种现象很少见,人们夜晚大多呆在家里看电视。最终,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意识的改变,使其从主要文化的存在,变为人们节日之余,喜庆之余的生活点缀。

(三)传统体育文化的部分要素不断异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统体育文化的部分要素正在发生变异,传统体育作为公开表演的娱乐节目,成为旅游品牌与旅游消费的内容,成为一种文化产品,使许多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都发生了变异。如在旅游景区,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表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用品堆满货架,但本族消费者却日益减少,外族消费者对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于新奇,而随着新鲜感的减退,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阁。在传统体育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或旅游代理人在盘活和开发旅游景点中,过浓的商业化味道很容易使其景点文化失去原有特色,团体旅游呈现“麦当劳式”的快餐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上,也看不到人们对其传统体育文化的狂热和发自内心的喜爱,这就导致传统体育文化原有要素的不断异化。

二、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提升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弱化与衰颓之势,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其传承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生存形态和生存环境逐渐消蚀,呈现出传承危机之势,具体表现为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不断减小,人才不断流失,传统体育文化团体生存困难。

(一)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持续减少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青少年学生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群体,是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的必要条件,但各类学校现代体育项目的普及和社区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的减少,使得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受到了影响,使原本传播路径较少的传统体育文化日见萎缩。另外,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推进,民族地区原有传统体育文化空间逐步开始瓦解,熄灭了当地人民的参与热情,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接受了现代化的文化价值理念,对这些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更是无兴趣可言,更不用说是积极参与、学习、继承和发扬了。如纳西族民间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正日趋衰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歌谣谚舞蹈衰微没落,民间歌手寂寥冷落,年轻的民歌手如凤毛麟角。总之,在各种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传统体育文化群体数量越来越小。

(二)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不断流失

优秀艺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活的载体,但是目前传统体育文化人才的流失却相当严重。一方面,老一辈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相继退休或去世,而后辈传统体育文化艺人严重匮乏。据报道,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也濒临失传,据调查,现在会唱凤阳花鼓戏的人可能只有一人了。另一方面,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过去民族艺术学校的招生,可谓“门庭若市”,但是现在中学生要么考上正规大学,要么就辍学到城市打工,这些民族艺术学校的招生形成了“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文化人才正面临着严重缺乏和后继无人的局面。

(三)传统体育文化团体生存困难

作为我国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体育文化团体,其生存状况的困窘,直接威胁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作为传统体育文化团体主力军的各种民族体育组织,很多处于困难的生存境地,它们很少得到财政支持,自身筹集资金难度

较大,一些企业活动捐资筹办体育活动考虑较多的是投资回报,他们会考虑一些市场效益较好的体育项目,而较少会考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文化团体活动范围狭窄,致使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能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开展,如少数族群和特殊群体中开展,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苗族的穿花衣裙赛跑,土家族的撒尔嗬、舞草把龙,回族的堆人山,蒙古族的踢牛嘎啦哈等,已随着时空的转换和社会的演变逐渐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

三、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风险源

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竞技体育的巨大挑战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造成多元保护网的缺乏,破坏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存土壤,造成传统体育文化的不良反应,使传统体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客观上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危机和传承断裂等问题。

(一)现代竞技体育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成为必然,现代竞技体育在这种趋势影响下逐渐成为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影响,使西方体育精神与价值逐渐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挑战,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传统体育文化的不适应性浮出水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丧失。具体来说,西方竞技体育特别是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项目及其运行机制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构成了围攻之势,成为网络、电视和报纸等主要媒体报道的焦点和热点,而传统体育文化却很难在主要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这进一步强化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现代风险。以电视媒体为例,他们为了迎合观众的刺激需要,更加注重体育项目的精彩程度、表面形象和激烈程度,以及场外丑闻等等。而民族传统体育却没有这样的特点,相反他们更强调技巧性、娱乐性、游戏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因此很少受到媒体的青睐,使传统体育文化处于被现代体育文化同化的风险之中。

(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的缺位

制度能够促使一种文化的形成,脱离了制度的维护,已经形成的文化,也会逐渐淡逝。对传统体育文化来讲,目前尚没有關于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专门规定,缺少關于传统体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基本法,且现行立法层次较低,立法侧重于行政保护,强调政府在非物质文化管理中的责任,忽视了非物质文化权利和权力救济的内容和程序建设,不利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协调统一,也不利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建设,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则是流于形式,无人问津。

总之,我国政府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扶持力度比较弱,關于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制还相当不健全,甚至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无法可依。

(三)传统体育文化多元保护网的缺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仅靠政府、组织、法律或民间等一元主体无法担任这一巨大任务,需要多元主体共同构筑有效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网,可现实并非如此。首先,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其次,理论研究不足,缺乏专业保护队伍。目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形成专业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队伍,在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者很少下基层进行调研和进行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实践。最后,专门从事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民间团体还很少,没有有效地参与到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总之,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还不系统、不全面,或者说是不均衡,多局限于影响较大的几项运动的研究(如武术),而对其它项目或民族传统体育的整体性研究较少涉猎,没有形成系统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网。

四、传统体育文化危机消解的对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何应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如何确立自身在全球化中的地位,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我们认为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法律保护制度,构建多元保护网是消解传统体育文化传承风险的關键。

(一)重构体育文化体系,应对现代风险的挑战

蕴藏于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符号和价值信仰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重构传统体育文化的關键在于挖掘和遵从这些文化理念,发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深邃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内涵,一种境界,一种道德和精神升华的最高境界”等。当然,重塑传统体育文化精神还要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将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和普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学校开设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技能和趣味讲座,并列入学生的选修课,提升学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同时,塑造社会教育环境,在文化场所和宣传栏开展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宣传工作,提高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认知度,推广和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精神。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健全法律保护制度

法律保护是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制度供给中重要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它以国家的意志和强制力为保证,有效地保护传统体育文化权利。政府作为法律制度制定的主体,应尽快出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提供依据。同时有關部门可以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之际,增加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专章或法律条文,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方的实际,颁布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专项法规制度。在传统体育文化的具体保护中,政府在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上要投入必要的专项资金,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项目、絕技和传人。总之,政府不仅要在法律上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提供依据,明确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法律地位,而且在具体保护策略上要做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三)建构多元文化保护机制,消解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

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其保护应该是立体、整体和系统的多元文化保护。多元文化保护机制强调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其产生、发展的环境密不可分,传统体育文化保护要在相应的地理区域和文化环境中实现。这就要求不同地区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要因地制宜地实施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且濒危的传统体育文化文化遗产采取重点扶持的保护政策,一方面要在体育部门成立“传统体育项目指导委员会”,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传统体育项目的重点保护政策;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对濒危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要给生活困难的优秀传统体育传承人以适当的资助。总之,建构传统文化生态保护网要优先保护体育文化传承人,建立专业保护队伍,同时要发挥民间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的作用,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发动全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共同开展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工作,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更加有效和顺利。

[参考文献]

[1]李丽,文化风险的多维透视[J].学术交流,2007(12):190-194,

[2]杨元英,李志清,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94-96.

[3]杨福泉,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J],思想战线,1998(5):30-35.

[4]朱磊,凤阳花鼓戏只剩一人会唱[N].人民日报,2008-01-14(11).

[5]徐晓军,张必春,论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现代风险与传承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0):107-115.

[6]古柏,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6):26-29.

[7]万义,白晋湘,龙佩林,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1-83.

(责任编辑 易民)

作者:袁校卫

体育文化中的社区管理论文 篇3:

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

中小学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二者的深度融合是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但由于两者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形式等的不匹配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所在社区群众体育的结合并不紧密,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方面都没有实现高度共享,学校和社区各自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其融合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组织形式、经费保障和具体结合方式。

本文所述农村学校及农村社区指县及县以下的学校和社区。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是农村体育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为后者提供体育场地设施,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而社区体育反过来又能为学校师生提供社会实践和发挥特长的舞台,二者相辅相成。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是农村社区体育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需要了解在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的内在要求,认真分析当前两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当前发展农村群众体育运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

从农村群众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来看。学校体育与农村社区体育深度融合是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从实际情况来看,两者也完全能够深度融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发展。从其关系来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是推动终身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二者融合发展的理念相对滞后

理念的落后很根本上影响了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不应将二者的融合仅仅看作是单纯“资源互补”,二者的融合也不仅是学校和社区双方的事情。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首先是双方人财物方面的互相支持,双方长期的互动必然引起彼此制度层面的变革。其实质是学校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正面促进和农村文化对学校文化的渗透。这一过程也是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有机渗透和共生共长,“学校与社区融合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实际的运作中,表现为学校或社区为利用对方的有利条件各自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一些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学校和社区之外缺乏第三方来策动。目前二者的融合既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支持和内在的需求动力,也缺乏必要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二者的融合存在较大的偶然性、随意性和盲目性。

1.2 二者融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健全

要实现农村学校和社区各类体育资源的高度共享,就需要对学校体育资源以及社区其他单位的体育资源进行统筹和协调。要保证这一工作,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形式予以保障。国家及地方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更需要的是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这是两者融合的短板。农村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应有县级政府负责,但多数县份没有建立例如校社区联系会议等机构。也就无法机制性地为相关活动的实施提供人力、物力和经费支持。农村社区网络化体系远未建立,双方融合管理的体制也没有确立,学校以及社区其他单位的体育资源无法统筹利用,社区体育工作无法统一安排,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无法统一协调,社区各种体育组织形式无法得到统一规范和管理等。于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显碍比较松散或容易流于形式。

1.3 二者融合的组织形式缺乏多样性

由于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以及经费保障,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的组织形式也缺乏多样性,且无发展后劲。两者的融合还限于“结合”这个层次。一是“政府拉动式”:一般是为了完成当地政府下达的体育任务和大型庆祝活动,由学校和社区共同组织临时性的团体。它根据政府下达的任务而组建,也随着政府下达任务的完成而自行解体;二是“兴趣共聚式”:这种组织形式它是以具有一定体育或文艺特长的人为骨干,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由社区内(包括社区内学校)不同的人群而组成的体育或健身组织,这种组织形式虽然具有群众基础好,影响面大,无准入门槛的限制,但由于没有一定的组织章程和工作规范,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因此,它带有松散性的特点,缺乏持久发展的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2 如何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互动,不是学校、社区的一项阶段性、突击性的任务,它是学校走向社区,创建现代学校,构建终身体育体系一项长期性的系统程。因此,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方面。

2.1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单靠学校或社区是无法推动的。要实现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既要靠政府,更要利用市場。首先要发挥政府在二者融合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政府要通过社区体育立法或制定相关的社区体育政策把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以及融合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等明确下来,要按照责权对等、权责分明的原则,不仅要明确学校或社区其他单位对国家或政府投入的公共体育资源享有特定的权利,同时,要明确学校或社区其他单位利用国家对其投入的公共体育资源为社会社区服务的义务。此外,国家还要积极引导新增公共体育资源的投向,促进不同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协同发展。其次要以市场的方式来运作,实行有偿使用,有偿服务等。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融合理念,既能强化学校或社区在融合问题上的基本责任,又能充分调动学校和社区参与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终身体育体系的建立。

2.2 构建促进融合的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

部分农村社区已经形成了居民(村民)委员会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小区模式,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模式以及学区体育模式。从两者融合的角度看,学区体育模式最为适宜。此种模式打破了体育部门内部循环的封闭管理体系,加强横向联系,增强社区和学校的开放性。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深度融合的可靠保证。可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管理机构,比如学区体育委员会,管理调配各种体育资源,协调和处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具体问题,该机构应包括体育管理部门、学校、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方代表。学区体育委员会作为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半官方组织,负责具体统筹和协调。学区体育委员会应建立相应的工作章程,以规范学校和社区其他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学区体育委员宜采取议事制的制度形式,讨论决定有关学区体育的重大事宜。从实际工作来看,可以分别设立机构负责社区(包括学校在内)体育活动的组织、策划和总务后勤工作。

2.3 打造体现融合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形式

规范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形式既是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关键。较为稳定和多样的活动和体育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将社区内学校和其他单位以及不同的人群组织起来,进行有指导的体育锻炼,使社区体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其质量。因此,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学校和社区共同组织竞赛活动,学校参加社区举行的各种体育竞赛,担任裁判或教练员工作。也可以相互合作,以社区名义共同组队参与上级单位举办的运动竞赛项目。同时,学校和社区合作利用场地器材、人才,开办各种体育培训班。二是成立社区体育俱乐部,依靠社区内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各种项目俱乐部,师生、社区成员可根据自己爱好和特长,平等参加俱乐部的活动,为社区培养体育人才。三是建立社区体育辅导站。以有条件的学校为主,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为社区提供有偿或免费的服务与辅导。

2.4 建立促进融合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满足竞赛活动正常开展的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县级政府作为主体要加强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此项经费应包含促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融合的投入。其次,作为受益者,学校和社区单位需要交纳一定体育竞赛活动经费;第三,由县级政府牵头建立相应机构(企业)开发社区体育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通过经营开发,获取一定的经营收入。另外,还应积极争取单位或个人的捐助等。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必要基础。

3 探索体现深度融合的典型结合的具体建议

3.1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融合

可以将社区体育中心和学校体育馆联合,将政府在两边投入的资金有效相融合,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场馆、设施的规格、档次,这样既可满足学校的常规体育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競赛等,又可解决社区对运动场及设施的需要;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使场地设施得到较好的管理和保养。

3.2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人员的融合

学校体育教师是学校与社区体育融合互动的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的体育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他们的组织、策划以及运动指导能力是社区极为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可以作为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建设,可以加强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带动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好知识与技术、技能。提高学生才干,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进一步提高体育课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观能动性,把体育运动带人家庭。学校也引入社区体育能人,将社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带到校园,促进学生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3 社区体育赛会和学校体育赛会的融合

在学校和社区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各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体育竞赛活动和赛会形式。可以尝试把学校和社区开展的一些内容相似或形式相同的竞赛活动或单项运动会加以分类,采取合办的形式,或由学校为主举办,或由社区为主举办,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的实质性进展。

农村社区体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也不平衡。缺乏场地设施、经费、指导队伍,这是当前制约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比较而言,学校拥有较丰富的体育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实现与社区的资源共享,不仅对发展社区体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必然对学校体育自身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使学校体育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双方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对农村群众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王爱民(1977- ),江苏省射阳县人,硕士,苏州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拓展培训、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

作者:王爱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能转变城市社区管理论文下一篇:平板结构布筋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