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2023-02-16

现阶段,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 使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并初步形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模。而相比于城市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却与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相比还远远滞后。为此亟待对农村社区管理进行创新, 既要承接和过渡现有的框架体制, 同时又要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前, 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是二元结构体制, 而随着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 以及缓慢的城镇化进程, 也逐渐加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而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凸显了二元结构体制弊端。为深入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发展, 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 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中, 一此地方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的力度,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 也日益模糊了传统的行政建制村的功能, 行政村建制正在被农村社区建制所取代。

然而相比于农村社会的转型发展, 现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却远远滞后, 传统村级政务不能严格分开。在国家的惠农政策下, 只有妥善处理好村级组织与乡镇政府的关系, 才能提高纠纷调解成功率, 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更多支持。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 开始明显增加了农村社会的村务和政务。而受制约于自身的人力和物力, 对于繁多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事项, 村委会还不能很好地解决。同时, 村委会的行政化行为也再无资金支持。这种行政化管理体制与现阶段农村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不符, 也有悖于服务型政府功能。

二、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要求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就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能够相互协调各项管理体制, 自由流通各种资源。现阶段, 已经逐渐暴露出“乡政村治”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为此亟待对农村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在职能上, 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差异非常显著。农村村委会作为一个多功能的组织, 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 主要负责多项事务, 如社会管理和生产经营等。但自从诞生农村合作社等集体组织后, 村委会的重任, 就是增加收入, 一些地方村干部职能交叉, 管理相对混乱。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应完善村民自治, 充分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经验, 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改善, 通过资源的高效整合,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管理。

(一) 加强公共服务供给

作为基本的公共服务承载平台, 鼓励多方主体参与公共服务, 在农村基本服务领域中, 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 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给予满足。改善过去农村公共服务“边缘化”的状态, 形成社区式的公共服务, 促进农村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 完善村民自治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应变革行政村建制为社区建制, 及时纠正行政村的行政化倾向, 对社区的自治功能进行凸显。在农村社区管理中, 为了使村民能真正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 就需要政府加大公共服务下乡投入, 将农村社会的生命力激发出来, 以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三) 高效整合资源

相比于城市社区, 农村社区承载了包括文化管理、服务管理在内的各项管理功能。需要对传统文化资源和人才物力等大力整合。而农村又往往缺少各项资源, 具有相对薄弱的基础。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为此, 为了加强农村社区管理, 应吸引多方主体经济参与, 形成合力, 对农村社区的发展和建设, 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运行机制

首先, 只有充分发挥组织、载体和平台的作用, 才能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组织。通过建立多元参与的、上下联动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 以高度契合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为了构建完善的农村社区的运行机制, 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规范实施和运作农村社区自治管理。农村社区管理的助推器, 就是党和政府的主导。为此, 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力度, 通过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的完善, 对于农村社区自治进程, 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 为了实现农村社区民主公正的自治管理, 还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农村社区的藕合剂就是民主自治机制, 是通过民主协商、互助合作的方式, 调动村民广泛参与, 为农村社区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为了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通过构建农村社区的市场机制, 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 需要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物业管理中, 以实现集约高效的物业管理;同时, 将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到农村社区经济管理中, 拓宽资金来源, 提高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以此促进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

(二) 合理安排农村社区管理制度, 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 应对城市居民小区管理经验充分借鉴, 并与农民集中居住的特点相适应, 尽快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打破过去单一的管理模式。具体的制度建设是农村社区的运行与管理的必要保障, 只有对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区自治, 调动包括政府、市场、社区、社会等多种力量参与农村社区管理中, 以有效运行农村社区督导机制、自治机制等。借鉴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理顺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现阶段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瓶颈, 就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为此, 需要对一种合理的供给制度进行构建, 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和市场优化, 提供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供给, 以真正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建立资源与整合制度。现阶段, 还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社区市场体系, 需要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整合与配置资源, 以集体资产为支撑, 利用市场化运作, 对各种闲置资源充分利用, 对农村人力资源积极整合, 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实现对经济资源的高效开发;三是建立完善的文化制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规范、整合和凝聚。而维系社会成员的重要纽带, 就是社区文化。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产物, 开展社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为此, 应以制度为保障, 营造特色文化和教育氛围, 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声有色的开展;四是建立监督机制。将社区相关信息定期在社区公开栏上公开, 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 采用多种形式和具体的措施, 对社区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以形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

(三) 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管理队伍, 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在当前农村社区管理建设中, 最紧迫的任务,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为提高社区管理水平, 社区管理人员应以原有村组干部为基础, 向社会或社区公开选聘部门管理人员, 或是从乡村干部中分流。今后应将轻新型管理人才逐步引进, 构建一支稳定和专职的社区管理队伍。明确社区管理人员的经费来源、报酬和级别, 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筹建物业委员会, 加强新社区组织与原行政村相互间理解, 促进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对农村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培养。通过协商和探索, 构建协调工作机制和纠纷处理机制, 使之具备高效率和制度化;三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开展帮贫扶弱工作, 构建失地农民的创业机制, 将更多的公益性岗位为其提供, 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四是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使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四、结论

新的历史时期, 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 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农村社区管理应立足于农民需求, 对城市社区管理的做法和经验积极借鉴。全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以真正适应农村一体化趋势, 对农村居民的新需求给予满足。

摘要:现阶段, 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必然的途径, 就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城乡一体化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优化农村社会管理, 重构农村社区平台建设, 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首先分析了社会转型时期对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并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城乡一体化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要求, 最后提出了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农村社区,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文秀, 李壮.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5 (3) :84-89.

[2] 黄延廷, 贾园园.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 2014 (1) :44-48.

[3] 李学斌.论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61-66.

[4] 黄启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革新——物业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1) :43.

[5] 柴海瑞.郑州市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探讨[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2 (20) :43-44.

[6] 赵伯松.海南农垦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初探[J].中国农垦, 2011 (7) :40-42.

[7] 任登魁, 张耀民, 刘霞.关于商品房社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22 (3) :130-1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37例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成功救治和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