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省督查汇报材料

2022-11-19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校、政府、商业组织和民间组织,汇报总是贯穿于各个组织的内部以及相互合作的组织之间,而汇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那么,你懂得写汇报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迎接省督查汇报材料》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迎接省督查汇报材料

迎接省督查汇报材料

迎接全省煤矿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汇报材料 汇报人: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长吴文玉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

尊敬的省督查组各位领导:您们好!

各位领导在百忙中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把我公司开展安全整治活动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矿井概况:

原红岩煤矿始建于1998年,1999年建成投产,原采用一对斜井开采2#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当时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由于主斜井巷道断面小,提升能力受限制,2001年12月新配一眼竖井作为主提升井,并将原主斜井改作副井。经2005年采煤方法改革后,矿井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

2005年1月红岩煤矿资源整合后矿名更名为山西灵石红岩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井田面积2.5469平方公里,批准开采2#、7#、9#、10#煤层,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21万吨。2007年10月31日,(矿井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2009年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批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年45万吨)。

二、矿井地理位置

1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灵石县城西20公里处的夏门镇寨头村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灵石县夏门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01″—111°39′50″,北纬:36°50′00″—36°51′33″,该矿距夏门镇6公里,从矿区向东1公里有简易公路和解木公路相连,向南至夏门镇并入大运公路108国道,井田距南同蒲铁路灵石煤炭集运站20公里,且有公路相通,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三、兼并重组批复文件:

2009年11月2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批准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生产能力年45万吨),2009年12月15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20048048,有效期限:2011年12月7日至2012年12月7日,批准开采煤层:2#—11#煤层,井田面积4.7104平方公里,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2011年10月20日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企业法定代表人:吴文玉 注册资金:3665万元

2010年9月30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10)66号文件,“关于调整晋中市灵石等四县(市)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的批复,

2

批准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变更为主体企业。

2011年4月14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83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2011年6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21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2011年6月30日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中监察分局以“晋煤监晋中字【2011】119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

2011年8月10日晋中市煤炭工业局以"市煤规发【2011】144号文件关于对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工程开工的批复"。

2011年9月13日灵石县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批准同意国泰红岩煤业的整顿方案。

四、矿井资源条件

井田内构造总体呈现舒缓的波状起伏,井田中部发育一宽缓的向斜,南部发育一次生小背斜及一小向斜,井田中部发育1条断层(F1),南部发育有2个陷落柱。地层走向多为北西—南东向,地层倾角较小,3~6°左右。井田地质构造简单,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3

7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上部,煤层厚1.15-2.20m,平均1.50m,属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7号煤层25.15-29.30m,平均27.36m,煤层厚0.50—3.70m,平均1.86m。 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10号煤层1.90-7.50m,平均4.22m,煤层厚0.45—1.15m,平均0.96m,该煤层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

7号煤层浮煤为中灰~高灰,中高挥发分,中高硫分,强粘结性,特高热值的肥煤;10号煤层浮煤为低灰~中灰,中等挥发分,中低硫~中硫,中粘结性,特高热值的焦煤; 11号煤层浮煤为中灰~高灰,中高挥发分,低硫~高硫,强粘结性,特高热值的1/3焦煤、肥煤。

7、

10、11号煤层具有爆炸性,

7、11号煤层为Ⅱ级自燃煤层,10号煤层为Ⅰ容易自然煤层。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井田内

7、

10、11号煤层现保有资源/储量(111b+122b+333)为18910kt,

五、井田开拓方式及总投资、工期

设计在原红岩煤业已有的工业场地内,利用原红岩煤业已有的主斜井扩刷后作副斜井,在原红岩煤业原主斜井东南135m处新掘主斜井进行提煤任务,在原红岩煤业主斜井以北40m处新掘回风斜井。主斜井净宽3.6m,半圆拱断面,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井筒内装备带式输送机,设台阶、扶手,主要担负矿井提煤任务,兼

4

作进风井及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净宽4.0m,表土段采用半圆拱断面,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矩形断面,锚喷支护;井筒内装备单轨吊机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及进风任务,兼作进风井及一个安全出口;回风斜井净宽3.6m, 表土段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基岩段采用锚网喷支护,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作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落底于+778m水平后布置集中轨道巷,集中轨道巷与采区轨道巷相连。

回风斜井通过总回风巷与采区巷相连。

中央水泵房、主变电所、井底水仓等井底主要硐室均布置于主斜井井底附近。

主斜井井底通过通过联络斜巷与副斜井相连。 井田内划分为一个双翼采区和一个单翼采区共二个采区开采。矿井总投资28992.92万元,建井工期:22.4个月。

六、瓦斯

1、矿井瓦斯

根据晋中市煤炭工业局市煤安[2009]8号《关于晋中市2008年度30万吨/年以下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文件。原红岩煤矿2008年度未进行瓦斯鉴定,瓦斯等级沿用2007年度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2、瓦斯涌出量预测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1年5月完成的《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

5

告》,7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93m3/t /100m;10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88m3/t /100m;11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0.88m3/t /100m;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红业煤业以450kt/a产量开采7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22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2.35m3/t,以450kt/a产量开采10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48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2.62m3/t,以450kt/a产量开采11号煤层时,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3.17m3/min,最大相对涌出量为3.35m3/t,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133条的规定,红岩煤业在开采

7、

10、11号煤层时,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7号煤尘爆炸性测定结果,煤层火焰长度大于400mm,岩粉用量等于90%,煤尘有爆炸性。 4.煤的自燃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该矿7号、

10、11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测定结果,7号煤层煤的吸氧量为0.60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自燃倾向性属自燃;10号煤层煤的吸氧量为0.80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Ⅰ,自燃倾向性属容易自燃。自燃倾向性属自燃;11号煤层煤的吸

6

氧量为0.63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自燃倾向性属自燃。

5.地温、地压

据调查,煤矿在开采工程中,地温一直保持在正常值内,一般为16-17‴之间,地压也未见异常。

复工后严格按照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组织施工,新建主斜井、回风斜井、扩砌副斜井,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建设的方针和政策,高标准、高起点,建设标准化矿井。同时矿井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做好探放水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防止水害的发生。

今天,各位领导对红岩煤矿的矿建、土建、安装三类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我们一定心虚接受各位领导提出的宝贵意见,以这次检查为契机,进一步抓紧整改,抓紧落实,把红岩煤矿建成一座现代化矿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再次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公司检查指导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恳请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意见。

恭祝各位领导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7

2012年2月25日

第二篇:迎接省安监局督查汇报材料(1)

2012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9月4日)

首先,我代表市政府热烈欢迎省安监局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我市的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到来对我市做好下一阶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庆和党的十八大的到来,安全生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和敏感时期,省、州、市高度重视,要求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按照要求,现将我市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安监局的关心下,在州安监局的指导下,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生产年”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加强依法监督,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发生。截止目前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起,同比减少起,下降26%;死亡人,同比减少人,下降60%;重伤人,同比减人,下降8%,各类量化指标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目标之内。

二、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 1 —

(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良好工作格局。一是细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构建市、镇、街道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工作格局。目前,市政府与30余家相关部门、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状,全市4个镇、3个街道全部配备了兼职安全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已延伸到最基层,监管网络体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完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结合绩效考评制度,修订了《市市市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强化各镇、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大领导干部考核中安全生产工作的权重,兑现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坚持季度分析、半年总结、考核的督查考评制度,以预警通报、挂牌督办、专项督查等措施,密切跟踪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指标完成情况,推动各责任单位实现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

(二)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再宣传、再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思想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开展新一轮“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宣传,以“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切实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思想认识。二是落实全省企业岗位培训现场会精神,对全市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各行业主管部门、特 — 2 —

种作业人员、各镇和街道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训各类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100多人,新招录员工、季节性农民工和其他流动务工人员300多人。三是开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截止目前,已组织全市安监系统执法、执纪人员和500余名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参加学习。四是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全市32家高危行业及重点企业都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五是加强季节性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针对森防期、汛期等特殊时节,各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加派人手,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尤其注重高温、雷雨、大风等天气情况的信息收集以及对火灾、汛情的严密监控,时刻保持临战状态,确保应急人员、物资、场所的调度工作。

(三)集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创建和谐稳定生产环境。一是坚持定期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和安委会全体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和会议精神,突出抓好“两节”、“两会”、“汛期”、“国庆”、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加强联合执法、集中整治、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重点加大高温、雷雨、大风天气对各行业的安全巡查、监控力度,确保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和消防等领域的安全。三是开展百日隐患大排查和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等季节性活动,坚持 — 3 —

“四个一律”、“四个一批”,开展全方位的“拉网”式检查,“消号”式整改,全面排查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清除死角、死面。截止目前,累计督查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523家,责令整改551项,排查各类事故隐患701项,下发《整改指令书》89份,其中已整改653项,整改率达到94%,没收非法所得、非法生产设备行为16件,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12家,罚款3.3万元。

(四)加强监管,加大投入,完善配套硬件设施和软环境。一是完善责任落实工作机制。建立责任落实发布机制,依托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平台,及时通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建立信访和督查案件专办机制,实行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坚持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问责事故发生相关责任人。二是严把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申报关,加强对32家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日常监管。坚决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备案手续,抓好动态管理,杜绝企业“带病”运行。三是加大硬件投入,提高执法技术水平。按照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的要求,持续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着力解决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才短缺、专职监管人员配备不够等问题,切实保证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所需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大特殊时期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 — 4 —

安全管理人员专盯制度,加大安监员、督察员、质检员在特殊时期上岗频次,确保动态监管到位。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救援培训教育和演练。三是加强应急值守。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严格相关领导和安全工作人员请假、外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保证通信24小时畅通,不空岗、不漏岗,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四是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常抓不懈,形成全员习惯共同遵守的制度。

尽管我市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石岘纸业灰坝泄漏事件以及“布拉万”强台风袭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还存在着个别部门和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监管设备落后、监管手段粗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展缓慢等现象,安全生产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和改进,逐步提高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我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迎接国庆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 5 —

第三篇:迎接省教育评估“回头看”专项督查工作情况汇报

积极整改

科学谋划

精心创优 努力实现庐陵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迎接省教育评估“回头看”专项督查工作情况汇报

吉安县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7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组来我县开展2011年省级教育综合评估“回头看”,这既是对我县教育工作又一次全面的检验,也是一次有力的鞭策和推动,我代表县委、县政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吉安县地处江西省中部,古称庐陵,秦(前221年)始置县,1914年改为吉安县。现辖12镇7乡,总面积2117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 素有“金庐陵”、“文章节义之邦”和“江南望郡”之美誉,是著名的“将军县”。涌现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爱国志士胡铨、三朝重臣周必大、著名诗人刘辰翁等一批彪炳史册的仁人志士;诞生了余秋里、肖望东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以曾山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功载史册。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区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区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

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和质量提升年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获得全市教育重点工作督导评估综合先进单位。

一、接受省级评估后的发展情况

省评估结束后,我县以省级教育督导评估为动力,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公平、创新发展,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环境进一步优化,教育公平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县教育工作发展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

(一)强力促发展,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县牢固树立“教育兴县”战略,不断加快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完善机制。我县全面落实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和教育行政部门人事管理职责,完善了教师队伍录用长效机制,及时补充所需教师,从数量和结构上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了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建立了教育经费专户;2004年我县理顺了校长管理体制,归口教育局管理;暑假开展了校长竞聘上岗试点,将2名优秀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拓宽了人才发现和培养的渠道。

2、确保经费。认真落实关于教育经费的各项规定,落实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三个增长”,按规定编制经费预算,拨付到位,专款专用。2011年生均公用经费按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700元、特教小学生每生每年3000元、特教

初中生每生每年4200元全部拨付到位;2011年1—9月份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2312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1697万元,安排全部用于教育;实行了提取土地出让金办学政策,学前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生均公用经费农村村完小每生每年增加100元,村小每生每年增加200元正在组织实施;加强职业教育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2011年全县中小学大型投资校舍建设项目共13个,预计总投资1.06亿元。

3、提高待遇。实现了教师工资由县财政实行统发,按时足额发放,从未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绩效工资按时按规定进行发放,并由义务教育范围扩展到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且财政拨款标准逐年有所提高,2011年人均达到1.48万元,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2011年县政府决定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每人每年增拨600元,非义务教育阶段每人每年增拨400元,正在落实。提高山区教师津贴标准,对在村小和教学点工作一年以上的在岗教师,从2011年9月起,县财政每人每月发给100元工作补贴,此项工作已在着手实施。2011年完成首批教师周转房建设,及时为新教师和贫困教师提供周转房,解决后顾之忧;对部分具备资格但受职称指标限制未能聘用的优秀教师,实行职称评聘“地方粮票” 办法,县财政拨出专项资金,保证其工资待遇,《实施方案》已制定,正在有序的运行中。

4、优化环境。建立了政府及职能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共管、社会各界倾力支持

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各乡镇建立了扶贫助学基金,有的主动为学校征地,筹措办学资金,解决实际问题,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财政部门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确保教育费附加征收到位并用于教育,人事部门做到及时补充新教师,促进教师队伍数量和结构更趋合理;发改、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在教育项目建设中,实行优惠或减免,保证了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综治委、工商、城管、文化、卫生等部门不断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公安、司法等部门通过警校共建、法制教育等形式,切实推动了学校依法治教的进程。今年县政府决定,将一块面积为10 亩价值为2600万元的土地划拨给实验小学,为学校扩展提供条件。9月份我县组织教育、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净化了育人环境。

(二)着力保安全,为教育发展创设安定的环境

我县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9月初我县分别召开了全县幼儿园园长会议、全县校长会议,部署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在安全常规管理上,重点实施“三抓”:

1、抓制度建设保安全。我县在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基础上,下发了《吉安县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明确校长、班主任、教师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责任追究内容,形成校校抓安全、人人有安全的局面。在安全教育上,按不同时节确定不同主题、不同内容开展专题教育,进行防溺水、防火、防震、防踩踏演练,针对性强,效果较好。

2、抓养成教育保安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保安全,是我县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县的一大特色。多年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以深化《弟子规》学习为抓手,广泛开展礼仪教育、文明行为教育、感恩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学生牢记内容积极践行,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规范言行举止,提升品德修养。

3、抓硬件建设保安全。今年,我县完善门卫管理制度,村小以上聘请了门卫,实行校园封闭管理;班级设立学生请假公示栏,时刻监督学生缺席动态;县财政投入20万元为县内公办学校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县城学校的监控还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平台。我县安全工作做到精细化,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

(三)全力强素质,为教育发展夯实师资基础

我县坚持把师资建设作为教育基础工程来抓,做到“四个创新”。

1、理论学习创新。我县教师学习常规上每年做到读一本书、参加一次专业考试、学习一个榜样。4月份下发《有效教学十讲》教师读物,结合理论学习,5月下旬举行了教师说教材比赛。8月中旬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县校长学校管理研讨班,省厅杨彗文副巡视员到会作专题报告。8月下旬举行了全县教师教育理论和教师的专业知识考试,练师能,促提高。

2、培养途径创新。我县制定了《吉安县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设置了“教学新人、教坛新秀、校级名师、骨干教师和

学科带头人”5个层次,每年实行教师队伍阶梯发展培养模式,今年6月份进行了考核和奖励,让每位教师有了追求的新目标,前进新动力。

3、业务培训创新。积极向外争取资源,承接省教育厅、南昌市教育局3年的教育对口帮扶,上半年派出教师到南昌跟班学习达80人次;七月初在南昌召开了对口帮扶工作阶段性总结会,省教育厅程样国副厅长、刘雪平处长参加了会议。依托上海闵行区教育局的资源加快我县教师培养步伐;同时安排教师到杜郎口、洋思中学考察学习,提升素质、增强工作能力。

4、激励机制创新。创新激励机制,9月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庆祝教师节暨高考表彰大会,会议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县委书记陈敏、市教育局刘波涛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各校长、优秀教师、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会议。今年县财政拿出近50万元,定期发放省、市、县级学科带头人奖励津贴,奖励教师节期间评定的 “园丁奖”、“十佳校长”和优秀教师,并颁发高考奖金12万元。全县现有省特级教师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9人(占全市六分之一),市级学科带头人25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县级骨干教师80人,县级学科带头人115人,都在一线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奋力提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质量是生命线,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我县采取有力

措施,向管理要质量,狠抓高效课堂的建设,主要体现在:

1、以规范办学行为促质量提升。8月下旬我县科学合理制定和下发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课指导计划和作息时间指导意见,严格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学生的休息和每天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周三下午定为活动课,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提出“六不准”,提高保教质量。

2、以有效教学活动促质量提升。全县开展“有效教学”课改活动,各校找准模式,大胆实验,取得初步成效。6月我县开展了“有效教学”示范校评估活动,树立一批教学典型。敦厚中心小学及梨塘小学的刘忠民教师“有效教学”工作成绩突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及市教研员到我县9所学校进行“有效教学”专题调研,给予了肯定和较高评价。《江西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井冈山报》用专版进行了介绍和宣传,兄弟县学校也纷纷到我县听课、学习。我县《区域性推进“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列为省级重点课题并正在实施。

3、以改善条件促质量提升。今年6月份,县政府启动了凤凰中心小学校园扩建工作,海尔小学、城关一小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扩大基础教育容量,积极化解大班额现象;桐坪中学和梅塘中学食堂、桐坪中心小学教学综合楼和教师周转房、固江中心小学图书馆、敖城中学教学楼和运动场、县立中学校园道路“白改黑”工程、400米塑胶运动场等建设工程都在有序推进。

今年投入资金1300万元,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全县音体美器材、实验仪器和图书等设施装备到位,农村学校“多媒体班班通”基本覆盖,改善了教学条件,为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2011年我县高考再创佳绩,县立中学学生裴晓微615分,夺取全市文科状元。我县600分以上人数28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775人和二本以上上线率均列全市第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努力出特色,打造因地制宜的鲜明亮点

我县在抓好常规教育教学的同时,提出“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理念,以特色促发展,效果较好。

1、周三下午活动课显特色。为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我县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周三下午定为活动课时间,开展不同内容的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目前,全县文艺类兴趣小组有课本剧、腰鼓、舞蹈、演讲、合唱、朗诵、讲故事、竖笛、二胡等,体育类9个,美术类有6个,还有文学类等,我县还有计划开展绘画、书法作品、手抄报、贺卡、手工制作品展,定期举行艺术节、科技节。我县横江小学的踢毽子、官田小学的跳绳、凤凰小学的吹竖笛、文山学校的校园集体舞等富有特色。县名牌企业协讯电子向教育献爱心,为全县每所学校配发了一架钢琴,我县在井冈山大学艺术系举办教师钢琴演奏培训班,举行师生钢琴演奏比赛,钢琴教育带动了学校艺术教育开展,成为我县一大亮点,县二中被评为“全国艺

术教育先进学校”。6月份全县举办“童心永向党”庆六一文艺演出,对活动课教育进行检验。

2、民间灯彩进校园显特色。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继承和发展庐陵传统文化,我县开展“民间灯彩进校园”活动,效果喜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永阳小学的“东园龙”、 指阳小学“振远龙”、敦厚小学“板凳龙”等民间灯彩表演,丰富了校园文化,体现了我县灯彩之乡的特色。省、市电视台对敖城小学的“茅田花灯”、梅塘中学的“鲤鱼灯”都进行了电视报道。

3、《弟子规》教育入万家显特色。以胡锦涛主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讲话为动力,我县积极打造品德教育特色,以《弟子规》为抓手,通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爱国教育、孝亲教育和感恩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今年,全县组织30余名骨干教师到南京参加“弘扬中华美德 、构建和谐社会”教育培训班,下发《弟子规》读本4万余册,500余片教育光盘,推动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敖城小学、永和小学、海尔希望小学师生齐诵《弟子规》,场面热烈感人。城北中学、敦厚中心小学的感恩教育有声有色,社会影响好;《弟子规》践行,带来了校风、教风、学风好转的局面,省关工委领导到我县调研“感恩教育”工作,对我县的做法和成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4、饮水工程惠及全体师生显特色。以实际行动办群众满意的教育,2011年初,我县实施学生“饮水工程”建设,县财政投

入80多万元,对全县中小学采购自动节能烧水装置进行配套,让学生免费饮用开水,用上热水,9月份部分学校增加了设施,供水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江西日报》、吉安电视台对此举进行了专门报道,学生家长满意,社会反响好。

二、整改情况

围绕省督导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达到及时整改到位、以评估促建设、以评估促发展的目标,我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财政、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还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整改意见和方案,县委主要领导多次过问整改情况。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问题基本整改到位。

(一)关于一些城区学校教师配备仍然不足,学科结构不尽合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紧缺;农村小学尤其是村小、教学点教师年龄结构老化,音体美、计算机、生物、地理教师紧缺的问题。

按师生比计算,我县教师超编299名,总体上教师是富余。教育的发展在教师。补充新生力量,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合理、结构科学、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始终是我县一项重要工作。

1、充实县城教师队伍。今年为县城中小学(含幼儿、特教)统一招聘新教师44人,从农村富余教师中选调32名教师到县城中小学任教,从农村选派20名教师到县城学校跟班学习,其

中音乐、美术教师选12人。县城教师数量和结构基本合理,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2、补充农村学校师资。今年为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新招聘63人,其中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11人;招聘特岗计划教师和“三支一扶”支教人员20人,其中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10人;安置2009年“三支一扶”15人;落实“国培计划”,选派了37名音体美、计算机、生物、地理等学科教师到江西师大进行培训,以解决农村教师年龄偏大、部分学科紧缺的问题。

3、建立长效机制。为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县政府明文决定,至2013年,县城学校教师按照编制数配备到位,农村满编学校按照“减一补一”的原则及时补充,切实满足办学师资需要。

(二)关于城区个别学校音体美器材管理不到位,堆放比较杂乱,损坏的没有及时修理,报废的也没有及时更换的问题。

加强音体美器材管理,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县进行认真整改:对县二中音体美器材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目前该校整改较为彻底。全县组织开展了一次音体美器材管理工作大检查,提高管理质量,基本达到器材及时更换补充,配备齐全、摆放整齐、完好无损的状况。加大使用力度,开展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发挥音体美课程的育人功能,扩充兴趣小组的内涵,定期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球类、读书、书画比赛活动,发挥设施设备作用,提升学生素质。

(三)补拨的47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尽快发挥效益,开展教师培训的意见。

补拨的470万元教师培训经费,全部安排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用于教师培训。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严格把关,做到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效益。2010—2011年学参训教师14812人次,投入培训经费294.7万元。

(四)关于土地出让金结余部分提取10%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政策,从2011年开始执行到位的意见。

县政府决定,继续落实用土地出让金来办教育的政策。在土地出让金纯收入中不少于10%的比例拨付给教育,由教育局作出安排,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政策,前不久又拨付50万元。

(五)关于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快教育园区职业学校建设,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

对于这个意见,我县的整改措施是:

1、推行“有效教学”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验工作,建立高中新课程改革评估和奖励机制,评为优秀等次奖励5万元,良好的奖3万元。同时开展县级教研员每月到高中视导教学一次,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扎实举办了高考复习研讨会,落实迎考工作,找差距,扬优势,培尖扶优,提高高考质量。

2、通过“创品牌学校”提升教育形象。进一步落实《吉安县立中学创建“品牌学校”实施方案》,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

教改为突破口,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沿着“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成品牌”的创建思路,加快品牌学校的建设。目前财政拨出专项资金重新规划了校园,道路“白改黑”工作已经完成,塑胶运动场建设招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进入施工阶段。为一线教师配备手提电脑,2011年高考质量稳步提高,创建品牌学校迈出坚实的步伐,校园文化品味和声誉得到提升。

3、推进教育园区建设扩大教育规模。2010年8月份,我县被列为全省20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试点县之一,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城北新区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老城区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县委书记陈敏等县领导多次实地考察教育园区,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实地解决困难。新特教学校10月底可全部竣工,幼儿园教学综合楼年底可完成主体建筑工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完成规划、施工图设计、土方回填等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施工招投标工作,10月底动工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正在规划设计中,年底启动建设。

4、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丰富教育内涵。发挥华忆职中国家示范中专的品牌效应,加大投入,做强实训基地,吸引生源,加快发展,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职业岗位的深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县域经济建设服务;设立了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六)关于抓好义务教育外在和内涵的均衡发展,以《纲要》为指导,制定出科学详细的均衡发展实施办法,稳步推进到位意见。

1、制定办法,进一步谋划教育快速发展。2009年我县就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几年来收效明显。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我县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教育发展要求和本县实际,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科学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办法》,为下一步工作有了指导性文件。

2、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1)改善办学条件。结合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增加投入,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高了教育资源配置和使用水平。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步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均衡化、现代化。

(2)优化队伍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了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极大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建立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实行新招聘的教师安排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制度,优质资源共享;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不同渠道提高教师待遇,促进教师敬业乐教。

(3)强化学校管理。通过抓好校长培训、促进校长流动等措施,提升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以管理促校际均衡化、现代化。继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督导、评估机制,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评估,及时纠正全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分配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

(4)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没有投入作基础,要办好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我县着力完善“上级争、政策给、政府拨、社会捐”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向农村、薄弱学校、困难学校倾斜,资源配置按照先农村后城镇的原则,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的提升。

三、下一步教育工作打算

我县将以省级评估为动力,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保安全、强素质、提质量、出特色“的工作思路,把幼教普惠、小学办活、初中抓实、高中做优、职教做大,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更具活力、更加优质、更有特色的庐陵大教育。

(一)树立优先发展理念,构建均衡发展的大教育格局 我县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兴县”战略,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十二五”期间,我县在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的同时,协调发展各类教育,构建均衡发展的大教育格局。

1、重点发展幼儿教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的发展

将是我县的工作重点。我县计划三年内,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采取“民办公助”形式,将具备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转”为乡镇中心幼儿园,使每一个乡镇都有一所条件较好、管理规范的中心幼儿园;积极探索乡镇中心幼儿园举办村组分园,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坚持政府统筹,科学制定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小学逐步向乡镇集中,中学逐步向中心乡镇集中,人口少的乡镇试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小学、初中资源的优化整合。在生源较少、交通不便的地方仍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有效配置农村教育资源,采取公办民助,引入社会力量举办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服务中心,加强教育监管。

3、加快发展高中教育。2018年前,我县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3年起全部免除高中学生学费,2012年全面免除家庭贫困学生学费;重点打造高中教育品牌,把县中打造成环境优美、管理和谐、质量一流、全省知名的品牌学校,县二中走出“内涵+特色”的办学成功之路。

4、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教育园区建设,打造精品园区;精心建设和发展吉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尽快挤入全市职业教育示范校;继续支持华忆学校做大做强,发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品牌相应,提升办学品位和内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与工业园产业及地方特色农业相吻合的品牌专业,为

我县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办成社会接受、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教育和谐优质发展

教育要优先发展,经费投入是保障。在争取上级资金政策扶持的同时,我县要逐步增加教育投入,形成稳定并持续增长的教育投入机制。继续保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同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比例,确保2012年达到4%,并稳定增长;继续在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纯收益中计提10%,用于学校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县财政将逐步提高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适当增加村小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有合理比例,并逐年提高,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投入机制,设置普通高中教育专项经费,逐步提高在校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公办高中债务化解财政保障机制,每年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化解普通高中经核定的债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为主,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确保教育经费到位;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做到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保障基础教育快速和谐优质发展。

(三)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办学的活力

1、深化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续开展以《弟子规》为抓手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创建一批示范学校。深入开展周三下午活动课,推进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工作;总结课堂教育改革取得的阶段性经验,创新课改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和谐发展。深入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把师德作为考核教师的主要标准之一。启动新一轮的全员教师培训,深入推进名师、名校长、名学校“三名”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建设一支师德优秀、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3、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策应国家要求,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推行校长职级制,全面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提升校长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有计划地开展“星级学校”评比活动。在招生考试、质量评估和监控机制上实施改革,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迎接省合格学校验收汇报材料

溪江乡中心小学合格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级领导:

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溪江乡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们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我校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学校实际,务实求真,学校以“让每个中小人都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倡导“全面育人,育全面人”的办学思想,强化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加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创合格学校的工作,现将我校合格学校创建情况向评估验收小组进行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介绍

溪江乡中心小学原名富强小学,始建于1968年,1995年撤区并乡更名溪江乡中心小学。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520人,在编教师26人。学校曾被评为衡阳市合格小学,学校教学质量在溪江乡名列前茅。学校办学规范,管理有序,受到了家长、社会以及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形成了“团结,进取,勤奋,守纪”的严谨校风。

学校占地面积6017平方米,建筑面积343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667平方米。教学楼、食堂、办公室、多媒体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音乐室、美术室、劳技室等用房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使用方便。有

标准的100米的环形跑道及乒乓球球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信息技术设施设备完善,各指标均达到小学合格标准。学校藏书近万册,又装备图书将近6000册。基本满足了义务教育的需要。

我校共有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23人,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9人,中师学历13人,学历达标率100%,现有中一职称2人,小高职称14人,小一职称6人,未评职称2人。目前,教师的学科专业人员能够基本满足新课程教学的实施需要,并顺利通过了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达标,合格率达100%。我校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以《教师职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周前会、讲座及教职工活动为载体,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来,我校无教师违反师德的现象,更没有体罚学生等情况发生。二是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2011年上学期成功开展了“青年教师一堂”课活动,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能,进一步集中现场学习中小学基础教育网上的新知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能力竞赛,获奖甚多。

二、合格学校创建过程及经验

1、合格学校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是省、市、县为民办实到的民心工程。相关主管单位下发文件及集中开会,多次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我们搞好建设工作提供了更多宝贵经验。我校为了抓好此项工程,几次召开校务会议,确立指导方针及实施方案,成立了合格学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唐 君

副组长:廖志初、杨修武 成 员:彭青山、彭爱良、鄢红玉

由于学校硬件不足,尚有D级级危房一栋,2010年9月,经上级领导现场办公,局领导实地察看以后,研究同意拆除原危房,投入危改经费30万元,新建一栋600平方米的教学楼,解决了学校用房紧张的局面,为今年合格学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实施方案,具体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大家齐抓共管的共创局面,从而做到事事有人、时时有事,事序、时序层次分明,不打乱仗。上半年各部门及时规划建设、整理资料,期末搞好学校结束工作同时,全面启动学校维修建设工作。

首先在工程发包做到查验资质,让具备建筑资格的工程队参与承包,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优良。在承包方式与施工方协商,采用按成本核算,施工方负责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不同程度降低了工程造价,力求节约建设资金,做到一分钱要做一分钱事。

七、八月份老教学楼全面维修;9月份厕所及水泥球场;10月份厨房及护坡和各功能室布臵,11月份校门、征地及围墙建设。虽然工程进展不快,但也能如期完工验收。学校布臵日趋完善,各项文件氛围设施逐上墙,让校园增添七彩之色,让墙壁说话,各室更具特色,整洁大方,体现浓厚的教书育人的气氛。校园广播站及时传达师生之间最新信息,各种和谐的音符充满校园,自己写的文章能在校园广播,让其在学校体验到成就与荣誉感。

由于学校座落在衡阳县西北边陲,经济相对落后。但学校硬件建设资金需求大,去年新建教学楼预计亏款达40万元,今年各建设项目比较多,已在上面提及,经多方努力筹措,资金缺口仍然较大,得到上级领导高度重视。现有资金来源一是县局领导亲临现场,集中办公,对维修及兴建项目逐项落实资金规划,根据项目安排财政资金73万元;二是省财政厅领导为我们安排建设资金4万元;三是社会贤人志士有望年底捐款,具体多少暂不能确定。

软件资料建设是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一是我们平时注意各累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二是开展各种活动做好纪录和总结;三是师资队伍得到更好的充实,教师搭配更具科学合理;四是各项教研活动经常开展,例如“青年教师一堂课”、“教学工作例会分享”、“骨干教师座谈会”等活动的开展,使我校老师更加团结、互助、创新,学校工作呈现生机勃勃。

我校遵循教育基本原则,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摆在首要位臵,务实求真,开拓创新。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使学校从外在到内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1、规范内部管理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治校,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落实全员责任制;二是坚持定期安全排查通报,及时整改,排除隐患;三是加强安全专题教育与训练,我们将开学第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周,除开

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安全自护自救训练和疏散演习,从而促使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很大提高。在合格学校的硬件建设中,我们确定了一名安全监管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食堂也确立了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确保了校园的各个方面平安。

(2)民主。民主治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认真组织召开好教代会等。近几年,我们的教代会工作是非常务实的。我们通过集中交流,充分了解教师的需要,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商议并逐条做出了答复与解释。重大问题集中讨论通过。所以,老师们感觉到自己的需要得到了重视,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尊重,对制度的维护也就格外的自觉。教师自律意识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问题也就解决了,学校管理也就自然和谐了。

(3)稳定。一是,要尊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二是提高透明度。今年,合格学校的创建是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部分教师有疑惑、有牢骚,甚至还有不理解的情况。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让大家满意,我们坚持意见征求与民主对话相结合原则,采取多种渠道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寻求最佳方案与共识。从而保证了学校的安宁与稳定,保证了合格学校建设的顺利推进。

2、落实常规,深化科研

〈1〉抓常规管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我们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校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后勤服务、资料建设等六项常规管理工作,并努力做

到工作有长打算、短安排,每项工作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并定期检查、考核,将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2〉、兴科研之风,全面推进教研教改

坚持科研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这是求得学校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务处牵头,学校教师进行了多层次的教研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分学科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组内观课、评课活动,专题研讨、经验交流活动;不同的教研组互相沟通,交流信息,共同进步;教研活动做到计划切实可行、内容丰富实用,活动时间有保证、活动内容有记载。

3、推行养成教育

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

(1)坚持制度引领促养成。我校从实际出发,创新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班级评价方面,则设有文明班级竞赛,每个月流动红旗评比,期末“优秀班级”评比。有了好的评价制度,还需要有齐抓共管的氛围,为了让全员德育落在实处,我校对“全员抓养成”的岗位职责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教师进课堂,要求做到三看:一看地板上是否干净;二看桌椅是否摆放整齐;三看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做好;体育老师上课时,则要求保持操场无垃圾。在这些具体详实的制度引领下,我们的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到养成教育的引导与熏陶,学校德育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2)采取强化训练促养成。无训不成军。我们学校针对“学生养成”制订了详实的训练方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

练手段。如在两操活动时,重点训练秩序。要求学生从教室到操场必须列队入场,做到秩序井然,对学生集会纪律和秩序提出明确要求并予以严格训练。我们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强化训练中,练就了进入有序、整齐划一的大课间活动。

(3)开展主题活动促养成。强化训练能在短期内产生效果,但很难持久于行,要想持久于行就必须让学生将“好习惯”的意识内化于心,主题活动就是促进学生将好习惯内化于心的一剂良药,所以,我们非常重视主题活动的开展。

通过一系列的养成训练,我们收到了看得见的育人成效,现在,无论你什么时候走进我们的校园,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洁雅的校园、琅琅的书声、礼貌的问候、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及整齐有序的两操活动。家长们都说中心小学的德育工作确实是在一步一个台阶地迈进。

三、学校特色与荣誉

学校各项工作走的是仁和兴教之路,学校管理制度更具人性化,服务学生爱生如子,后勤保障温暖如家,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呈现了一片安宁、祥和、向上的良好氛围,老师信教,学生乐学这样可贵的局面凝聚了全体中小人的不少心血,年终考核多次被为先进单位,连续几年小六会考总会第一名,2010年,我校汤艳老师出席县优秀教师表彰;2011年,彭春燕老师出席县优秀教师表彰;汤智美老师荣获乡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一等奖;肖名才同学荣获“红读征文”比赛全国一等奖;2007年学校以高标准通过省、市两轮督导评估验收。

四、存在的不足

在合格学校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由于资金不足,工程进展较慢,校园布臵不太完美,师生学习氛围还不够浓厚,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教学理念有待更进一更新,教学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品位,目前还存在着监管不力、制度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将进一步理清思路,力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在学校建设中,取得了些许成绩,也许我们还只迈出了一小步,但我们坚信,溪江乡中心小学的明天将更辉煌,全体中小人将为此而努力奋斗!

溪江乡中心小学 2011年10月

第五篇:省督查组检查汇报材料

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 水城县三岔沟煤业有限公司

情 况 说 明

二0一三年五月

1

情况说明

一、三岔沟煤业概况

水城县三岔沟煤矿位于水城县城正东,直距约27km的比德镇,井田面积1.8923Km2,矿井地质储量1049.15万吨,可采储量584.37万吨,服务年限13.9年。本矿区内可采煤层6层。可采煤层K

13、K

14、K

15、K

16、K17分布于龙潭组第二段中,K29煤层分布于龙潭组第三段中,矿区可采煤层有K

13、K

14、K

15、K

16、K

17、K29,含煤平均厚度为10.81m,含煤系数为3.16 %。煤层结构简单,赋存稳定,完整性较好。矿区北有S307省道,南有S102省道及株六复线铁路,由S307道的立火至比德乡的县道在矿区西南侧经过。矿井至比德乡约1公里,经立火、滥坝到水城县里程约46公里,到滥坝火车站里程约40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水城县三岔沟煤矿由原来的跨岩脚煤矿、三岔沟煤矿、大寨煤矿三家整合而成。企业性质属私营,所属集团公司是贵州万海隆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行业管理隶属水城县煤炭局。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2009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K

16、K17煤层的煤尘具有爆炸性;K16煤层自然倾向性为自燃煤层,K17煤层的自然倾向性为不自燃煤层。矿井按突出矿井进行管理。首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全垮落后退式采煤方法,主运输采用皮带运输,辅助提升采用绞车提升。 2

目前各个系统已经基本完成,联合试运转已经通过六盘水市煤炭局验收。

二、学习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情况

2013年1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实施《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以下简称《七条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的责任和措施。七条规定》以总局令正式发布,虽规定七条,却条条是铁律;虽字不足300字,却字字铄金,强调的是重点,抓住的是关键,要求的是矿长,体现的是生命。按照有关文件精神,我矿切实组织了《七条规定》的学习宣传活动,切实维护矿工生产安全,确保我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第一、深入学习宣传,领会安全七条规定精神实质。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制定学习宣传方案,利用板报、班前会等多种媒体,采取集中学习、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七条规定》。第

二、集中时间加大宣传贯彻力度,深入开展“保护矿工生命,矿长守规尽责”的主题活动,使《七条规定》深入人心、耳熟能详,不折不扣地严抓落实,真正体现在行动上、效果上。第

三、牢固树立“煤矿事故可防可控、干煤矿可以不死人”理念,视矿工如兄弟,把矿工当亲人,带着感情抓安全,凭着良心抓安全,敬畏生命抓安全。把学习宣传《七条规定》与学习推广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做到风险预控,超前防范。。第

四、对照条文规定,全面贯彻落实,各单位要把《七条规定》作为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责任分解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

三、传达贯彻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至全省广大旷工家属的信》的情况

根据黔安办明电[2013]14号关于传达贯彻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致全省广大矿工家属的信》的通知要求,我矿接到通知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安排办公室、安监科将《一封信》送达每一个矿工的家属,并且做好了送到登记签收工作。结合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鼓励矿工家属及知情人举报重大隐患、非法违法违规生产建设、官煤勾结、事故瞒报谎报等行为,为我们的矿工亲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四、瓦斯治理情况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1]833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六盘水市水城县比德三岔沟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1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未列数据,鉴定等级为突出矿井。根据2007年10月17日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对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和突出危险矿区的煤矿建设项目,凡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的,一律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水城县所在水城矿区被划定为突出矿区,三岔沟煤矿矿区范围内的可采煤层未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因此,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一)、区域瓦斯治理措施

4

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之要求,在巷道施工至距离煤层法向距离10米处至少施工2个地质钻孔准确掌握各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等地质资料;再在适当位置施工1个钻孔至各煤层底板0.5米处。测压结束后:当瓦斯压力<0.74MPa时,说明没有突出危险性;当瓦斯压力≥0.74MPa时,说明有突出危险性。

2、区域防突措施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K

15、K16部分煤层已经开采,可以作为下煤层的解放层进行开采。

布置底板瓦斯抽放巷对上、下煤层进行瓦斯抽放。

(二)、局部瓦斯治理措施

1、局部突出危险性预测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在近水平、缓倾斜煤层工作面应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直径42mm、孔深8~10米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析指标和钻屑量。

钻孔每钻进1米测定该1米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米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析指标K1或△h2值。

2、局部防突措施

在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后,若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局部防突措施,局部防突措施如下:

5

(1)、本煤层超前钻孔预抽解突:即根据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突出危险性程度的不同,可选择迎头长钻孔预抽放、超前钻孔排放等措施,先抽后掘进行消突。

(2)、本煤层钻场钻孔预抽解突:即沿突出煤层内错或外错一定距离(约20m),在突出煤层已经解突巷道的两帮,交叉布置帮钻场,钻场布置在本巷煤层上下错开20m左右,打顺层钻孔对煤层顺槽附近的煤体瓦斯进行预抽解突,巷道采用“先抽后掘”、“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进行管理。

(3)施工排放孔排放瓦斯

巷道进入煤层中顶底板掘进时,立即开始进行防突考察措施,经预测预报有突出危险性时,必须施工排放孔排放瓦斯进行消突措施。 (4)综合安全防护措施

我矿安全防护措施主要有隔离式化学氧自救器,压风自救装置,远距离放炮,避难硐室等。

(三)、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程序及瓦斯治理

1、回采工作面消突评价程序

首先由防突部门根据工作面设计编制采煤工作面消突方案与设计,煤层顺层钻孔平行于煤层且沿煤层倾向或走向均匀布置,顺煤层钻孔覆盖工作面倾向区域,从工作面回风巷和运输巷施工的倾向顺层钻孔叠加长度不得小于10m;煤层顺层钻孔直径89mm,煤层顺层钻孔布孔参数按抽放半径1.5米计算,每2.4米施工一组顺层消突钻孔。

6

由集团公司根据顺层消突钻孔施工情况批复突出危险工作面区域性消除突出危险性评价报告后,达到安全开采条件后,方可进行回采。

2、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 (1)运、回巷抽放

采用回风巷下帮和运输巷上帮的顺层预抽钻孔对工作面进行预抽。

(2)切巷抽放

在切巷位置按三花眼布置预抽钻孔,单排钻孔间距为2m,上、下排钻孔分别控制到棚梁以上3m和棚梁位置,水平方向上控制切巷前方10m进行抽放。 (3)采空区顶板钻孔抽放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抽放钻场,利用工作面掘进期间的运、回巷的边掘边抽钻场,该钻场间距为40m(中-中)左右,深度为施工到煤层顶板岩石中进行采空区抽放。

(4)上隅角埋管抽放

在回采过程中,通过敷设在工作面上回风巷的上隅角抽放管路,将其延伸到上隅角位置,利用埋线软管将抽放管路与上隅角位置的抽放器连接进行抽放。

我矿通过采取区域和局部瓦斯防突措施后,瓦斯防治会得到预期效果,能够实现瓦斯治理的“零超限、零爆炸、零燃烧、零窒息、零突出”的要求,能够保证我矿安全生产稳步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下一篇:研究生学生干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