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创设音乐情境例说

2022-09-1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形式多样, 表现力强, 以其特有的优势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 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 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音乐情境, 让音乐走进课堂, 用音乐诠释文本, 烘托气氛, 能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扩展学生想像, 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 声情并茂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投入到自主的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 创设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场景, 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 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用音乐营造氛围就是一种别致的导入方法, 人教版语文课本中不少课文都适合用这种方法导入。比如, 在教授《土地的誓言》时, 我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让学生进入爱国忧国这一情境之中;在讲《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播放《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在雄浑激昂的旋律中感受贝多芬同命运博击的悲壮和坚强;在讲授鲁迅的《雪》一文时, 则是让学生先欣赏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 塞北的雪》, 学生眼前仿佛有朔方的雪正“蓬勃奋飞”, “飘飘洒洒漫天遍野”。在教授《黄河颂》时, 先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保卫黄河》章节, 再展现一些黄河风貌的图片, 如:黄河的九曲连环、汹涌澎湃的壶口瀑布等, 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 然后让学生跟着音乐朗读, 营造出一种对黄河由衷地热爱与赞美的情境和浓厚的教学氛围。接着再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适时进行点拨。以音乐情境恰如其分的导入,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名曲辅助教学, 加深理解教材

在语文教学中, 用世界名曲来辅助诗歌或散文教学, 可以创设目的性很强的情境, 优化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材。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 我先简单地介绍作者的情况以及写作背景, 接着就让同学们欣赏乐曲《回家》, 在悠扬宛转的萨克斯声中反复诵读, 理解诗歌的内涵, 品味诗歌的意境。同学们被“乡愁”深深地感染不仅能当堂背诵, 而且还有同学挥笔写下了听乐曲时的心理感受。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时, 我播放了由门德尔松创作、俞丽拿演奏的《春之歌》小提琴曲配以优美的范读朗诵。音乐主旋律旖旎多姿、委婉迷人, 串串音符犹如飘飞的花絮展现出春光的明丽与妩媚;而伴奏部份那流畅跃动的琶音, 就像是竖琴奏出;仿佛淙淙溪水, 款款流过, 更烘托出春的意境与活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大地春回, 万物苏生的蓬勃气象和春天的气息, 学生沉醉在情与景, 文字与音乐、画面的感知、联想、想象之中, 不知不觉理解了文章的主题。

3 歌曲活跃气氛, 启迪拓展思维

流行歌曲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 有许多学生可能没看过《水浒传》, 但对《好汉歌》并不陌生;可能从未体验过“思乡之情”, 但对《故乡的云》、《父老乡亲》等歌曲却耳熟能详。在语文课堂上, 适当地引用一些流行歌词, 在活跃课堂气氛, 启迪学生思维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结尾, 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作者的心酸、伤感之情, 这时播放歌手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 教室里沉闷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一年一年, 风霜遮盖了笑颜, 你寂寞的心有谁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这些熟悉的歌词不断从学生的口中涌出, 《背影》中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因作品所描述的生活距现在学生生活年代久远, 社会背景复杂, 多数情况下只能靠教师的语言描述来了解, 而仅凭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 若巧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等音乐元素, 效果就不一样了。琼瑶的《在水一方》主题曲不正是对《诗经》中的名篇《蒹葭》的重新演绎?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改编的通俗歌曲《但愿人长久》也被邓丽君唱得委婉如诉。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我让学生欣赏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在学习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时候, 我启迪学生用歌曲唱出对朋友的祝福与思念, 有的同学便忘情地演唱起《朋友》、《一路平安》等歌曲来。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 音乐引领入境, 激起情感共鸣

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用一种直感的方式, 使学生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 很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用音乐旋律创造优美的意境能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 我选用了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沉浸在优美的乐声中, 学生仿佛听到了诗人的深情絮语, 仿佛看见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领悟了诗歌中所描绘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意境。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 更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特别是中国的传统音乐本就与古典诗词密不可分, 相互辉映。如:《阳关三叠》、《关山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与许多古诗词的意境都能达到高度的契合。《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对于从未离家的孩子, 要他们去体会分别的那中滋味, 用语言来激发引导他们的感情进入诗中情境和意境, 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这个时候, 音乐就可以凭借其独特的感染力来使课堂充满了那种离愁别绪, 我给学生放古曲《阳关三叠》, 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 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音乐与意境, 情感与想象, 便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可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 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 去感受课文的内容, 从而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 达到音、境、情、理的结合,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音乐是生命的节奏和感情的旋律, 是人类内心深处的情绪活动, 是融合思想与感情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创设音乐情境, 让音乐走进课堂, 用音乐诠释文本, 烘托气氛, 能激发学生兴趣, 启迪学生思维, 扩展学生想像, 陶冶学生情操,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教学情境,语文课堂,音乐情境

参考文献

[1] 冯增俊.把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优质课堂的效率管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模式探析——兼论“四位一体”教学法下一篇:基于OBE理念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