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金融管理论文

2022-04-2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金融危机下金融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对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因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借贷双方之间的长期互动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并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是民间金融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改善民间金融法制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秩序,将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金融危机下金融管理论文 篇1: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世界经济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营管理应作出良好调整,顺应时代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思考管理变革方略,使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满足企业经营发展需求。金融管理作为有效实现货币稳定、经济增长、货币供求平衡关系的管理体系,属于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融合形式,可带领企业走入复合管理时代。本文通过对金融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方略,旨在推动我国企业良性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关键词:金融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 应用

企业长久稳健发展离不开管理,科学高效且具有实践价值的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提升企业应对市场经济能力,为获取更高经济收益奠定基础。为此,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应确保丰富多样、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金融管理作为复合型管理模式,在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加入企业管理内容,使企业经营状况得到科学掌控,依照企业发展需求,在长足发展战略导向下,灵活创新转变管理模式,凸显管理价值,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然而,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现实问题,影响金融管理实践效力,使金融管理流于形式,无法与企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有机融合,降低管理综合效率。基于此,为了使我国金融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思考金融管理与企业经济管理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金融管理有效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应用问题

(1)企业经营发展对银行信贷依赖过大。资金是企业发展重要动力来源,为了使企业获取长远发展,企业需要确保资金来源渠道丰富多样。然而,当今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却存在金融融资对银行信贷过于依赖现象,这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阻碍,一方面银行借贷流程繁琐,审批需要一定周期批复,无法适应企业对资金的实时需求,影响企业经营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银行信贷资金有限,无法满足企业长远发展需求,若企业经营管理仅依靠银行,容易陷入资金链短缺的困境。

(2)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中缺失金融管理部门。企业以经济效益,作为企业经营发展追求最终目的,企业为缩减运用投资成本,忽视金融管理部门重要性,将其并入财务管理体系中,使其无法施行管理价值,降低金融管理综合能力,无法为企业运营提供有效支持。

(3)企业金融管理体系滞后。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加之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文明不断涌入我国,使我国逐渐意识到金融管理重要性,陆续在经营管理体系中进行有效落实,然而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与管理形式滞后,成为制约金融管理体系發挥价值的重要因素,导致金融管理无法客观反映企业现况,影响高效经营决策的制定与落实。

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若想得到更好发展,需要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做好金融管理企业运营准入工作,依据企业战略规划,制定金融管理体系应用对策,使企业可以在金融管理加持下,得到稳定且持久的发展,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收益目的[1]。

2 金融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有效应用对策

(1)结合企业发展经营管理实际需求扩展融资渠道。具有丰厚灵活的周转资金,是企业可以得到持久稳健发展重要因素,通过扩展融资渠道,使企业可以走出融资难的困扰,基于此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与资金管理能力,科学选择上市融资渠道,为企业转型与开展科技研究夯实资金基石,为企业解开束缚发展的资金枷锁,推动企业稳步发展。在获取较低准入标准上市融资渠道同时,企业可依经营发展实际情况,探究企业与银行利益共同点,使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获得稳定借贷资金,在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使金融管理更富成效。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经济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市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企业金融管理应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探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方略,使企业可以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为融资与银行借贷欣行为有效落实,营建良好氛围;二是国家政策。作为影响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家具有强力干预性,国家政策具有科学引导下,确保我国金融管理行为更加科学高效。基于此,我国应迎合全球化发展态势,找准不同国家地区与我国经济合作可能,营建良好资金引入环境,达到吸引外商投资目的,为我国企业融资创造新渠道。此外,国家应健全民间借贷管理法律法规,为企业民间信贷行为有效落实设计依据,使企业融资行为有法可依有据可循,避免企业因融资行为出现纠纷的消极现象。

(2)以金融管理需求为基础强化企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伴随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和谐发展内在动力,金融管理应乘上信息化管理快车,结合金融管理需求,秉持与时俱进原则做好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实现金融管理集成化,提升管理综合效率,结合时代发展,做好信息化完善加强工作,使金融管理信息化富有生命力,可以跟随技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需求,不断融合新技术、新理念与新型管理模式,使企业发展可以始终保持信息化发展动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氛围,使金融管理体系,可以为企业经济管理带来高效、便利、科学。例如,企业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融入ERP系统,作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精细化金融管理系统,具有财务数据在线分析整合功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内各部门,各部门运转所产生财务信息畅快互通,客观反映企业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每一时段最新数据与信息,为企业作出战略决策,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确保企业发展指引性政策,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为了使企业经营管理,可以得到金融管理信息化更好服务,企业认清信息化管理优势与其重要性,迎合时代发展,不断追加信息化系统投入,例如以企业为核心构建内部财务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对实时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运算,将企业至于信息化运营氛围中,提高管理综合水平,为更好面对市场经济挑战奠定坚实基础。

(3)科学规范企业财务预算体系。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金融管理若想与企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时刻反映企业经济发展脉动,做好经营管理全局的有效把控,必须高效完成财务预算,确保其可以充分反映不同时段内,企业财务与资金状态,为制定企业经营发展计划,夯实资金基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大环境中的一份子,任何经营活动无法摆脱市场需求,为此企业在规范金融管理财务预算体系时,应做好市场调研,搜集市场经营发展动向最新信息,学习我国法律法规及金融新规,掌握宏观调控走势,借助国家发展的有力支持,实现金融管理财务预算体系跨越式发展,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时俱进,满足国家建设需求,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金融管理财务预算体系规范与强化,使企业运营资金情况在该体系中,可以充分反映,便于企业掌握资金流通、支出、收入等各类运作情况,为科学预算提供参考依据,为此企业应确保财务预算实时客观,避免人为因素对其产生不良干扰,得以有效反映企业发展需求,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良好运用奠定基础。

(4)做好合作企业信用评估。企业运营受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影响,内部环境在管控范围后,应组好外部环境综合管理工作,使企业经营管理更为高效。企业如同活跃在市场环境中的“分子”,需要不断与环境中其他“分子”进行结合、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构建关系,达到发生“化学反应”的目的,为企业发展带来突破,使企业得到更高经济收益。为此,企业应在金融管理启发下,做好合作企业信用评估工作,确保二者合作能力、目的、发展趋势均保持同步,避免因合作失衡,为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2]。

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前,应明确自身合作目的,产生合作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规划设计合作意向书,以此为依据在市场环境中搜寻适合合作企业,充分调查其综合信息,从各方面搜集其经营、管理、资金运营、综合发展等信息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信用评定,同时做好合作目标企业产品质量、企业经营稳定性、经营效益状态、财务盈亏情况、资本运营状态的综合评定,在同类具有合作意向企业中,进行横向比对,选择优势最大、信用评定结果最优企业,作为合作对象,达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确保企业处于稳定、安全、健康、持久的合作氛围中,使合作企业双方可达成共识并创造共赢。

(5)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部門。为了使金融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具有更高应用价值,得以灵活操控,企业应认识到金融管理对企业发展重要意义,树立金融管理意识,明确金融管理落实方向,建立健全金融管理部门,为金融管理有效落实奠定基础。首先,企业应设立金融管理部门,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设定金融管理工作目的,以此为基础选拔优秀人才,使企业得以科学运转;其次,做好金融管理人才综合管理工作,作为金融管理体系运营践行者,部门管理者应处于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中,受企业文化熏陶,明确管理职责,可以结合企业发展,敢于创新变革金融管理,为企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最后,确保金融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平行而立,有些企业为了缩减经营管理投资,将金融管理部门列为财务部门下属一个子部门,束缚金融管理权力,使其逐渐失去管理层面的敏锐嗅觉,仅成为财务管理附属体系,仅为财务管理服务,失去金融管理体系复合型管理价值,影响企业经营管理长远发展,为此企业应确保金融管理体系,与内部其他部门保持平衡关系,使金融管理决策的制定更具科学性,可以满足管理需求,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实力的目的[3]。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重要构成部分,伴随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应迎合时代发展管理创新变革需求,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良好规范金融管理体系,使其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为企业的发展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陶玉婷,李甍宇.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14(32).

[2] 蒋新宁.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观察, 2014(9).

[3] 王勉,李海军.论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财经界,2014(21).

作者:蔺海峰

金融危机下金融管理论文 篇2:

金融危机下民间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对

摘 要:对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民间金融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因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借贷双方之间的长期互动有效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并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是民间金融长期存在并逐步发展的重要原因。改善民间金融法制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秩序,将有助于缓解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关键词:民间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

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快而产品价格提高难、原材料赊购难、销售回款慢的局面,资金周转困难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不仅成为国家决策层的关注热点,也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

大量资料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些已经实现了金融自由化的国家和地区,民间金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在中国,据有关部门测算,民间融资规模在2008年大约为50000亿元。对于这一在现实中广泛存在的融资方式,目前有一些学者进行过实证研究,不过大多局限于民间金融较为发达的特定区域,如浙江省温州市以及江苏省等地,而缺乏全国范围的系统性、深人性探讨。考虑到中国中小企业是在金融抑制严重的条件下获得长足发展的现实,民间金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那么,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民间金融有怎样的需求?它为何能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在金融危机面前,如何能更有效地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与民间金融支持

本文使用两次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研的数据来关注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这两次调研分别在2006年和2009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完成,得到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的大力支持,调查对象主要是营业额在300万元到3亿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其中,2006年调研选取长春、太原、成都、台州和广州五个城市,发放问卷1250份,回收有效问卷9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8.9%。2009年调研在沈阳、广州、福州、成都、郑州、合肥、武汉、济南、杭州、石家庄等十个城市展开,采用定额抽样方法,根据各地中小企业最近可查(通常为2007年)的行业类型分布,选择抽样对象保证受访企业行业分布符合抽样框,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9%。

(一)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

表1是2009年调研样本企业在成立时和调查时的企业资金来源构成状况。从中可以发现,中小企业整体上对内源融资有较高的依赖性,而内源融资的增长速度与企业的发展基本同步(企业资产总值增长了3.11倍,所有者权益和内部利润积累再投资分别增长3.58倍和5.36倍)。随着企业的成长与扩大,进行外部融资的需求逐渐增强,外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生比均达到了1以上,其中商业银行贷款发生比(3.91)和民间金融机构借款的发生比(2.43)尤为显著。这说明,不同资金来源的相对重要性因企业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资金的重要性随之下降,进行外部融资的需求增强。这与郭斌等人先前关于温州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二)企业规模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一般来讲,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对资金的总体需求也会增长。不过,由于企业自身属性千差万别,不同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在经济环境恶化之时表现尤为明显。表2呈现了2009年调研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融资需求。从中可以看到,较多的样本中小企业有着在未来扩大资金的需求,占到了应答数量的45.2%,其中营业额在30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有着最强的扩大资金需求,而营业额在1000万以下的中小企业也比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有着更强的扩大资金需求。这一结果与郭斌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不尽相同,在他们的研究中,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具有最强的资金需求。这种差异的存在,实际上是由样本的差异所致。郭斌等人主要研究的是营业额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占大约72%),而较少关注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中小企业。他们所谓规模居中的中小企业,实际上是本研究中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故而,他们的研究结论实际佐证了这里的研究发现。

进一步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对于不同资金获得渠道的选择。已有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会产生显著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规模歧视,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民间金融渠道来获得资金支持。表3是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意愿,从中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规模越小,它们通过亲友借款、民间金融机构借款以及企业间借贷和商业信用等民间融资方式获取资金的倾向越明显,对民间金融有更强烈的需求。与之对应,中小企业的规模越大,通过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些正规金融渠道来获取资金的取向越明显,而对民间融资需求较弱。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规模越大的中小企业越有可能满足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从而被接受。

(三)中小企业的资金获得与民间金融支持

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不同渠道的供给情况如何?民间金融的发展态势又是怎样的?这里通过2009年与2006年两次调研所获得的“过去三年中最大的三笔外部融资”数据加以分析。

2.“其他”指政府资金扶持等融资。由于两年调研中选项设置有差异,这里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从中可以发现,在2006到2009年间,中小企业的外部资金获得在整体上仍然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占到了半数以上,不过不同渠道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比如说,四大国有银行份额减小、商业银行的份额增大。就本文关心的主题来看,民间金融较之于正规金融表现出更强劲的发展势头,份额增幅较大,其中民间金融机构和亲友借款变化比率更高(分别为3.89和1.42)。这说明,在2006到2009年间,民间金融的发展较为迅猛,有着较大市场空间。这与前文的研究发现一致。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对于民间金融有着较强的需求是民间金融发展的必然。那么,民间金融为何受到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的青睐?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完善?

二、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比较分析

从融资渠道来看,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同属外源融资,它们与内源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资金的提供者不亲自参加企业的日常管理。基于这一特点,资金的提供者与使用者问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带来激励问题。通常,资金的使用者会比提供者拥有更多信息,他们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

谈判、合同签订或者资金使用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从而使资金提供者承担过多风险。即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林毅夫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小企业选择何种融资方式以及能否所选方式获得资金,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概率。这里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分析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特点,探讨中小企业发展与民间金融需求。

(一)正规金融体系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在正规金融体系下,银行作为专业化的金融组织,在企业的融资过程具有一套完整的申请、审核、发放贷款以及监督制度,不仅需要事先对资金使用者加以甄别,还需要通过签订合同来约束资金使用者,更要在事后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监督,目的在于最大限度了解企业的信誉、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信息,缩小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过,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通常规模较小、创业时间不长、缺乏历史信誉记录。更有甚者,一些中小企业财务体系透明度低,常常不使用正式会计制度或者保持多套财务账本,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为而隐瞒真实财务信息或者为取得贷款而虚报销售收入和利润。这些都使得银行难以准确判断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再加上贷款处理的单位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银行会更偏向大企业而缺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的积极性。

此外,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抵押或担保也是银行降低道德风险的一种手段,而现实情况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普遍缺少抵押品。对于中小企业能为银行接受的不动产,却常常因为产权的模糊性而不被银行认可。这主要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有很大一部分设立在县域或乡镇,厂房用地属于集体土地,也有一些是宅基地。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具有模糊性,造成实际工作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难以确定,导致中小企业抵押难。在我们的调研中。不止一位受访企业主都表达了这一点。另外,中小企业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效益好的大企业不愿为中小企业担保,中小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又不为银行接受,而发展缓慢的担保公司由于手续上的问题常常会在实际上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

另外,从信贷供给角度来看,在“赶超”战略之下形成的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大银行借助市场控制力获得高利润、低风险的收益,将战略定位成面向大企业、大城市。近些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整合资源,上收基层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大规模撤出了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而且,商业银行都普遍执行严格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使得正规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现象。上述种种原因造成的结果是,在我国的正规金融体系之下,正规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大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度竞争,另一方面却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严重缺失,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这在我们的调研中经常被受访者描述为,“只为大企业锦上添花,不为小企业雪中送炭”。

(二)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应对

面对难以通过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资金支持的困境,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转向民间金融。应该说,中国民间金融的存在与发展,是国内金融机构垄断和控制的必然结果,它实际上是正规金融的一种补充。民间金融能为中小企业接受,必然也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量少、多频、急需的特点和中小企业缺乏抵押品的现实,也因为它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较强的可获得性。首先,民间金融在信息获得方面有着正规金融难以企及的优势,这是民间金融持续存在的根本原因。民间金融的信息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提供者对资金使用者还款能力的甄别方面。参与民间金融活动的借贷双方一般都有着较多的人缘、地缘关系或者其他商业关系,出借方对借贷方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和品质等基本情况有着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些软信息的掌握,使得双方在借贷发生时所面临的信息成本较低,由此就能比较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小乃至消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对于民间金融中普遍存在的较高利率与商业风险,由于软信息的把握,借贷人也能够比较及时地了解贷款的风险,较好地把握暗示归还贷款的可能性。降低贷款的监督成本。无疑,这些信息优势是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它比较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的障碍。对于这种信息优势,Banerjee等人提出了“长期互动”假说,认为民间金融参与方通过与地方中小企业长期的合作关系,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加强,有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一假说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林毅夫等所进行的经济学建模分析较好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民间金融操作简便灵活,交易成本低,可获得性强,比较契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这是民间金融被中小企业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诚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考察融资交易成本不仅要考察资金的财务成本,还要考虑资金的可获得性。在资金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利率只是资金的名义财务成本,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资金市场的供需状况及资金的实际获取成本。在此条件下,融资的可获得性和所能获得的资金额度就是融资的隐性成本。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而言,资金可获得方面的成本往往比名义财务成本有着更重要影响。从这一点看,正规金融的缺陷在于,它对信贷审批的手续复杂,使资金需求者的交易成本上升,因为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程序、手续与为大企业发放大额贷款基本相同,这就导致单位成本费用性对较高。而且,任何额度的贷款都经历这样的复杂审批程序,必然会造成审批效率低下,这也提高了需求者的机会成本。与之对应,民间金融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关系型特征,操作简便灵活,可以针对不同企业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资金用途、抵押担保情况设计个性化的信贷合同,从而满足中小企业小额、多频、分散和急需的资金需求。因此,民间借贷经常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

三、金融危机下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思考

近些年来,中国金融监管当局逐渐认识到民间金融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并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民间金融行为予以肯定,当年12月27日,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小额有限公司在山西平遥揭牌成立,标志着官方在民间金融上出现较大松动。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的2009年1月份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大力发挥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的作用。这些举措为民间金融发展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不过,由于民间金融存在着固有的趋利性、隐蔽性、无序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因而也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果这些风险爆发,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金融危机面前,更有必要探讨如何促进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问题。

(一)改善民间金融的制度环境,规范民间金融市场

尽管金融监管当局对待民间金融有所松动,但目前中国

的民间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地下和半地下状态,相关法律法规分散,缺乏统一可遵循的规章制度,随意性大,理性程度低,尤其是民间金融的借贷利率范围过大,导致扰乱金融秩序的非法民间融资行为时有发生。对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并划定民间融资的合法形式。借鉴国家针对正规金融渠道所制定的《商业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管法》,对于民间金融可以制定《民间金融法》或者《民间金融管理条例》,划定民间融资的具体形式,并从管理机构、融资条件和程序、融资主体、利率水平、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方面加以规范,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约束制度,使民间金融纳入到规范的法制范围中。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金融监管,对那些非法民间集资和民间融资偷逃税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遏制民间金融犯罪。

(二)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测,进行适度引导

长期以来,民间金融活动游离在政府金融监管范围之外,数据缺乏,导致在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上观点不一、分歧较大,延缓了其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有必要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调查研究和日常监测,建立行之有效的民间金融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民间金融的资金流向、流量、利率等信息,便于分析民间金融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参考、提高决策质量。此外,由于民间金融的决策者多为个体或公司,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应该发展方向靠拢不多,容易造成为了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这就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在信息监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引导。

(三)强化对民间金融组织的管理

在民间金融活动中,既有无组织的初级形式,如私人借贷、企业借贷,也包括一些有组织的高级形式,如实业公司、典当行等。由于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有组织的高级形式在民间金融活动中的市场份额和所起作用相对要大一些。对此,金融监管部门有必要重视民间金融组织在民间金融中的作用,加强对其经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重点监督它的资金来源、规模、区域分布、利率、信用度和风险度等信息,限制过高的利率水平。同时,有必要在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加以指导,既充分发挥民间金融的便捷特点与优势,又抑制不利因素,从而规范其发展。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逐步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间金融组织转变成类似社区银行、小额信贷公司等类型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大银行等正规机构形成互补,带动民间金融有序发展。

作者:苗大雷 王水雄

金融危机下金融管理论文 篇3:

论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

【摘要】金融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金融管理进行分析,可以明确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以期实现企业金融管理及生产经营的双赢。通过文献研究法,对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及其具体应用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结果发现,金融管理为企业的顺利经营奠定了基础,并为企业所有业务运转提供了保障,企业可以通过设置独立金融管理部门、构建金融管理考核制度等手段,以发挥金融管理的保障功能。

【关键词】金融管理 企业运营 应用

金融,泛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即指货币、信用、银行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包括货币流通,信贷资金的吸收与运用,全权、外汇、有价证券的买卖,保险信托租赁以及国内国际货币支付结算等,金融活动对企业运营有着直接影响,金融管理效果、管理风险、管理方式都会与企业运营质量挂钩。金融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管理环节,因此,有必要就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金融管理和企业运营的基本内涵

金融管理,即指对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以及与其存在关联性的货币发行、货币兑换以及资金结算等的管理活动。金融管理既包括企业内部涉及到的金融业务、金融项目的所有管理事项,还包括对外金融交易、金融往来及与金融市场有任何关联的所有管理事项。

企业运营,即企业日常生活中所有生产项目、技术研发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维护、财务管理等综合性活动的系统流程,包括固定时期内企业的经营策略、管理理念以及发展战略等的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运营是对企业内外活动的概括,它同时受到企业外部环境、内部结构、企业资源要素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通常根据不同因素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使自身的运营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分析

作为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企业金融管理方法的应用及其管理效果,在推动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金融活动及金融管理为企业的顺利经营奠定了基础。任何一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其金融体系的支撑,尤其是充足的资金来源,可以为企业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目前,企业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筹集资金:

(1)企业自有资金。主要是通过企业发行股票筹集,在发行股票的同时获取相当成分的利率。

(2)银行贷款。通过申请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

(3)采取融资手段获取资金。

第二,金融活动及金融管理为企业所有业务运转提供了保障。企业为了保证自身运营活动达到预期效果,通常会选择依靠内部实力为其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面临市场金融危机或巨头竞争时,企业会加强内外部金融管理工作,通过提供更充足的金融服务,以避免企业因外部环境而遭受重大经济损失。

三、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由上文可见,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保障作用,为最大限度地促使金融管理工具发挥其金融保护功能,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设置由专业人员管理的独立金融管理部门

为保证企业金融管理发挥应有作用,建议企业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设置独立的金融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销售、考核等金融活动管理,同时对所管理业务加以严格监督。由于企业金融活动复杂,金融管理工作也并非普通员工可以胜任,企业不仅要设置单独金融管理部门,还需要设置部门组织结构,对此,建议企业委任专业的金融人才对内部金融活动进行管理。明确金融管理部门不同金融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如负责核实生产资金、应收账款事项,拥有监督、核查、提出反馈及解决方案的权力等,并在出现金融问题的第一时间给出解决对策,从而保证企业金融活动有人负责、有人问责、有人监督、有人管理,为企业的生产活动及内部经营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构建企业内部金融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若没有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是单纯强调金融管理的重要性,而要求员工在岗位上尽其所能,就失去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一系列与金融管理相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一方面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员工管理,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奖罚,另一方面还可以深入了解员工,挖掘员工的内在潜质。此外,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员工的绩效考核表象,还应该从细节上判断员工的行为是否符合企业要求,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运营方向、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认同感。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目标及金融管理目标时,需要同时注重员工的行为及结果,以推动员工个人目标、职位目标、部门目标的实现,从而促使企业金融管理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

(三)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

企业预算工作是企业造价工作的组成要素,企业预算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且设计内容复杂的工作,它是针对企业固定周期内财务、资本、经营等资金运转、使用的总体规划。为保障企业金融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实施,企业还需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对此,企业金融管理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要严格遵守金融计算规则,保持预算公平、公正、透明化,对于预算中涉及到的资金问题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争取达到不漏算、不重复计算、不错误计算,不断强化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公正性,为顺利完成金融管理任务提供可靠支撑。

四、结语

总之,加强企业的金融管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定企业在行业地位的一项必要工作。通过研究发现,金融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及管理,为企业的长久生存做好铺垫。企业可以从设置单独金融管理部门、构建金融管理绩效考核、加强预算编制规范化三方面实施金融管理,从而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薛俭,赵海英.如何提高中小企业金融管理水平[J].中国商贸,2011(09).

[2]李金良.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06).

[3]尉敏.解析金融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2(10).

[4]张恒.试论如何构建合理的金融管理体系[J].经营管理者, 2013(06).

作者:李睿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论文下一篇:电视机数字产品特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