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论文范文

2022-05-10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资产评估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资产评估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的中介服务行业,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评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执业队伍不断扩大,评估执业准则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拓宽,国际间评估业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已经形成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篇:资产评估论文范文

做好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工作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发展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财政部企业司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举办资产评估管理培训班,目的是向企业处和地方协会的同志讲解财政部新出台的《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财政部22号令)、企业司近日下发的《关于贯彻实施〈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认真做好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05]90号)、以及中评协修改发布的《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管理办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专项培训,使大家更好地领会并掌握上述文件的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当前资产评估行政管理和行业规范的各项要求,共同推动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发展。

一、《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根据现阶段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应当前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和市场、法律环境的变化,制定新的资产评估机构准入制度,是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财政部企业司、中评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和发展以来第一个以部长令形式发布、专门规范资产评估机构资质审批管理的部门规章。该办法的发布和实施,对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管理,保证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客观、公正执业,促进资产评估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对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顺应新的管理体制的需要

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实施行政许可,是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评估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建立健全资产评估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2003年8月,财政部党组决定,由企业司行使资产评估行政管理职能;2004年2月16日,经请示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继续单独设立,履行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职能。这两项决定对建立新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客观上要求进一步规范机构准入的行政管理和行业的自律管理。一年多来,在财政部党组及主管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各地财政部门、地方协会的支持下,企业司和中评协密切配合,理清了思路,确定了目标,为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也为《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符合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要求

从机构准入的制度安排来看,1993年,根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第91号令)等相关规定,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颁布了《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初步探索建立了有主管单位管理、举办资产评估机构为特征的准入管理制度。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后,根据当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资产评估行业的清理整顿、脱钩改制的需要,财政部财产评估司修订并印发了《资产评估机构管理暂行办法》(118号文),资产评估机构转变为由注册资产评估师个人发起设立的机构,完成了脱钩改制,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2003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后,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级次调整下放到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财政部门行使,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注册也改变了管理方式,由行业组织自律管理。

评估机构的审批管理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管理的法律依据的变化,迫切需要修改制定新的资产评估机构管理办法。《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就是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决定,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工作的公开、透明、便民、高效。

(三)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需要

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和发展以来,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推动企业改组改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产评估行业也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中介服务行业。截止2004年底,全国有资产评估机构3348家,注册资产评估师近2.3万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资产评估不断得到市场参与各方的认同,其服务领域已经从单纯为国有经济主体服务扩展到为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服务,资产评估的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企业改制并购上市、中外合资合作、股权转让、实物资产出资、资产债务重组、抵押贷款、不良资产处置等各种经济活动中提供价值评估的专业服务的同时,随着经济多样化和资本证券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广和实质性应用,政府税基评估、金融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等业务将成为评估行业新的活动领域。这些传统和新兴的评估市场都对资产评估提出了更为复杂和多样专业需求,对资产评估机构特别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制定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机构、人员准入制度,明确执业条件和执业资质。

(四)满足行业规范发展的需要

2004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1号)要求,财政部组织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执业资质和执业质量方面的大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和判断。一是近年来机构数量增长速度高于评估收入增长速度,机构数量呈非理性增长态势。2002-2003年,资产评估业务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长10%以上),但是资产评估机构数量年增长的速度达到16%,高于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二是专兼营机构准入条件不平等导致资产评估机构的结构不合理,三人以下的评估机构占总机构数量的28.6%,兼营机构占总机构数量的66%,年收入20万以下的机构占总机构数量的45%。上述现象反映出评估机构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三是执业资质管理不到位,缺乏退出机制,滥竽充数的机构产生,且几乎是只进不出,有的机构一个评估师没有了,资产评估机构执业资格仍然存在。四是执业行为不规范,特别是小所和一些兼营所。五是分支机构管理不规范,总所对分所缺乏实质控制,一盘散沙,潜在风险大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行业公信力,迫切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加强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二、《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起草原则和创新做法

(一)起草原则

资产评估机构是行业的市场主体,行业公信力如何,市场对行业的认可程度如何,行业准入机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作为一项行政许可事项,目的是通过机构设立条件的确定以及机构审批管理运作程序的确定,来规范政府和机构的行为,促进行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起草中,为适应市场经济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要求,汲取了以往资产评估机构管理的有益经验,坚持以下起草原则:

1.提高机构竞争力,提升行业的公信力

资产评估机构是一个提供专业服务的中介组织,需要通过提升竞争力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而资产评估执业质量是机构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前资产评估行业存在的大量小机构,一方面难以配备各种专职专业人员,执业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由于小机构不规范执业的成本低,不少机构用降低质量的方式低成本取得业务,既浪费评估资源又严重影响行业的规范发展。而一些达到一定规模的机构,则片面追求扩大市场份额,大量设立分支机构,而忽视对分支机构管理和执业质量的提高。因此,要通过政策引导,提升机构的执业能力,提高机构的竞争力,同时提升行业准入成本,保证机构的执业质量,从而提升行业的公信力。

2.防范和控制风险,促使机构独立、客观、公正执业

评估机构作为中介专业服务机构,独立性是其灵魂。资产评估机构不独立,其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会受到干预和控制,影响评估结论的客观和公正性,给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行业以及委托方带来风险。从目前资产评估机构现状来看,一方面评估机构由一定比例的审计或咨询中介机构的法人出资,一家中介组织成为另一家中介组织的附属物;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既做审计,又做评估,影响评估和审计执业的独立性;评估机构自身的独立性存在较大问题。因此,为了防范和控制风险,新的机构管理办法中通过规范机构的设立条件,在形式上防止评估机构被其他组织控制,为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提供了制度保证,有利于企业改革,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维护公众利益,同时,更有利于各类中介机构的规范和发展。

3.促进资产评估专业发展,适应市场主体需要

资产评估行业之所以在国内外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并有独立的专业组织,独立的人员资格,关键在于其专业性。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十几年的发展实践看,专营资产评估机构具有明显优势。从规模上看,一些大的评估机构基本上都是专营机构;从业务收入和数量上看,占全国1/3数量的专营机构的业务收入高于兼营机构评估收入;从执业质量看,专营机构的评估业务质量普遍高于兼营机构。

由于资产评估行业产生初期的历史渊源,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可以从事资产评估业务。但是从总体上看,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兼营评估业务不利于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一是评估业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专业服务沦为副业,很多兼营机构没有设立评估业务部门,多数注册资产评估师不专职从事资产评估业务,评估业务少收费或不收费,“买一送一”,收费做审计,免费送评估,影响资产评估执业质量。二是影响专业发展和社会专业形象。评估师非专职从事评估业务,影响其专业胜任能力提高,评估审计化的现象大量存在,直接利用账面值代替评估值,对评估专业人员的培养非常不利,对政府、社会和理论界等正确理解评估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对客户正确理解和使用评估报告都非常不利,影响资产评估行业专业形象的树立。近几年兼营机构的大量审批更加剧了这一问题。业内人士对此深为忧虑,呼吁通过机构管理,推行机构专业化,推动资产评估的专业化发展。

4.规范分支机构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运行机制

滥设分支机构、盲目扩大规模、机构替代监管部门批准设立分支机构是近年来评估行业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由于单纯追求市场规模、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评估机构与所设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总所对分所的执业质量控制非常薄弱,有的几乎失控,分支机构内部管理混乱,对机构和行业积累了很大的执业风险。因此,必须针对当前评估领域分支机构过多过滥的现象,制定严格的政策制度,规范分支机构管理,适当提高分支机构设立门槛,加强总所和分所之间责任和利益的联系,完善总所与分所的管理机制和业务运行机制,促使总所切实加强对分所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分所的执业质量。

5.完善机构内部治理结构,保证机构和谐发展

规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是提高执业质量,促进评估机构业务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评估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当然要遵守《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关于内部治理结构的一般规定,同时,由于评估机构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点,政府主管部门有必要针对评估机构的特点作特别规定,如合伙人、股东的条件,执业质量控制制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等。过去一些评估机构内部矛盾的产生、诉讼纠纷的发生,有不少是因为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去年的行业检查中发现,凡是内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内部管理规范的机构,执业质量普遍较好,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二)具体创新做法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包括总则、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分支机构的设立、资产评估机构及分支机构的变更和撤销、附则共五章四十七条。主要内容是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的设立和日常管理。与以往的规定相比,新的审批办法有如下方面的创新:

一是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树立“有进有出”的管理理念。为从根本上提高评估机构的执业质量,《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提高了准入条件,取消法人出资,规定评估机构全部由自然人设立,规定合伙制资产评估机构须具备5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公司制评估机构仍须具备8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同时《审批办法》对取得评估资格的机构实行动态管理,规定评估机构存续期间,出现不符合基本设立条件,且在90日内未达到设立条件,财政部门可撤回行政许可,以保证机构的“有进有出”。

二是推动机构向专营化过渡,促进资产评估向专业化发展。为了保证机构的独立性,防范市场风险,促进资产评估的专业化发展,《审批办法》规定,新设的机构名称中必须含有“资产评估”字样,不再新批会计师事务所或咨询公司等其他中介组织从事资产评估业务,努力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向专营化发展。

三是加强机构内部管理,强化机构出资人条件。为了保证资产评估执业质量,对原来规定比较模糊的股东和合伙人条件进行细化,规定出资人和合伙人必须在取得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后执业3年以上且无不良执业记录,并且必须专职在本资产评估机构注册并从事资产评估工作。同时,考虑到资产评估业务连续性不强,客户稳定性较弱,市场开发已经成为制约评估机构稳定经营的主要因素之一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外评估机构及国际“四大”的做法,允许评估机构根据需要增设1名非注册资产评估师担任行政管理合伙人或股东。

四是提高了分支机构设立条件,规范分支机构的管理与执业行为。《审批办法》中对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分所的条件和分所自身须具备的条件、分所设立的程序、总所与分所的经营行为等做出了详细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只有达到20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三年总收入达到1500万才能申请设立分所,分所至少要有6名以上注册资产评估师。办法还规定,分支机构应当以总所名义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以强化总所对分所的管理。通过以上规定,限制资产评估机构为了凑人数、凑收入而建立分所,并强化其对分所管理,引导分所与总所统一执业标准和执业质量。

五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当放宽设立条件。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在不同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注册资产评估师数量较少,很难达到办法规定的设立条件。为不影响这些地区企业改革发展,《审批办法》规定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可适当放宽设立资产评估机构条件。具体条件在此次会议后将由企业司和中评协共同研究后另行制定。

三、几点要求

(一)各地财政厅局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实施《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作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有利契机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是资产评估机构管理的部门规章,从有利于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角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希望各地企业处处长、秘书长把会议精神带回去,也希望财政厅局领导高度重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充分认识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把《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的实施作为加强和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有利契机,统筹协调,统一思想,做好新机构审批和老机构的平稳过渡工作,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有效实施。希望通过行业上下几年的共同努力,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二)理顺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为有效推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管理体制,明确了审批管理中的职责权限,建立了新的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机构审批管理工作上下对口,便于开展工作,企业处负责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管理与监督工作,资产评估协会协助财政部门进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各地企业处和协会要按照《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及实施办法要求,理顺资产评估管理体制,明确职责定位。凡是省财政部门没有指定具体处室负责资产评估行政管理职责的,要提交厅领导尽快研究确定,并将结果告知部企业司。凡是资产评估协会没有分设的地方,要尽快完善资产评估自律管理机制,尽快将评协分设,以加强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协助企业处加强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

(三)企业处与协会要密切配合,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中企业处与行业协会的协作配合关系,协会协助企业处进行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监督与检查,基本上全程参与了机构审批管理。这种新的管理体制有利于行业管理,符合市场经济对中介行业的管理方向,有利于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两个积极性,整合监管资源,变分力为合力。机构审批虽然是行政职能,但评估机构是由评估师发起设立并执业的,评估师是由协会自律管理的,审批过程中听取协会意见,协会协助政府部门从事具体的管理工作,可以整合监管资源,提高政府行政的效率,减少行政风险,将管机构和管人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建立制约机制,变分力为合力。行政管理和自律管理在同一领域从不同方面发挥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和加大管理功能,还能增加社会对资产评估行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提升行业公信力。

因此,在机构审批管理工作中,企业处和协会一定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和完善密切合作的工作机制。在机构审批管理的各环节中,能够请协会协助承担的具体工作,要发挥协会熟悉行业,人手多的优势。行政部门做出决定的事项,应及时按规定向协会通报情况。协会要积极主动按要求在机构审批管理个各个环节协助企业处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并提出审核意见。我相信各地企业处和协会能够精诚合作,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共同做好机构审批管理工作。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以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发展为工作的基点

资产评估机构设立审批是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在《资产评估机构审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遵循便民、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规定了明确的申请材料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时限等,不仅方便申请人依法取得资产评估资格,同时通过公开披露申请人相关信息,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实行阳光作业。各地财政部门及协助工作的地方协会,在资产评估审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要以有利于行业管理和发展为工作基点,不仅服务态度要好,而且服务要到位,既要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按规定履行好审批管理职能,规范审批管理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五)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其他评估协会的协调

目前,评估行业有多个执业资格,分别由不同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管理,资产评估机构执业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协会进行沟通、协调。各地企业处以及协会要及时发现评估机构执业中遇到的问题,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其他评估协会的沟通和协调,要从有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机构执业的角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处理好与相关部门和协会的关系,为行业发展和机构执业创造条件。

谢谢大家!

作者:贾 谌

第二篇: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资产评估的市场作用

资产评估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并逐步发展壮大的中介服务行业,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评估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执业队伍不断扩大,评估执业准则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拓宽,国际间评估业务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已经形成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充分认识资产评估行业重要性的同时,不能忽略当前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尽快为资产评估行业进行合理定位。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产评估的作用。下面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粗略的看法。

正确认识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定位

(一)规范和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资产评估行业是市场经济专业化服务的产物,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客观上要求规范和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中介组织的发展,使政府与市场关系更加弹性化、间接化。中介组织的发展弱化或取代了政府的行政干预,充当着微观经济主体和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着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评估管理的体制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随着资产评估业务的深入发展,评估范围已不仅限于国有资产评估领域,而且开始为全社会各类资产拥有者提供中介服务;二是评估机构已经脱钩改制,评估机构依附于政府部门的局面已经改变,评估业开始步入市场,评估机构及人员独立客观执业的条件基本成熟;三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产权变动和产权交易行为大量产生,对交易资产价值的评估行为,应该也必须由中介机构独立、客观、公正地完成,并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既是国际惯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我省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来看,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省共有资产评估机构53家,其中,专营机构10家,兼营机构43家;全省共有执业资产评估师206人,2003年资产评估行业收入2000万元。2003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提出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的职责,建立规范的评估行业管理机制,强化评估行业行政管理和自律性管理;财政部认真贯彻国务院文件,及时分设了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并对全国资产评估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强化了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质量意识,规范了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行为,全面提升了资产评估行业的执业质量。

资产评估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进行自律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评估行业应建立和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提高和改善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性管理水平和方式。充分发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作为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的常务理事应有的作用,加强与国际同业的交流,提升中国资产评估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二)准确定位和正确认识资产评估行业的专业化信息服务职能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尚在初期,社会对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资产评估行业还不能准确认识和合理定位,相关政府部门及广大社会公众对资产评估也存在一定的误解,整个资产评估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受到影响。

在我国由公有制计划经济占主导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调整民商事关系的法律中有很多的强制性规范。为了配合这些强制性规范的实施,相关法律和行政部门让资产评估行为承担了类似于执法、或者变相执法的职责,而不仅仅是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从表面上看,强调了资产评估机构的权威性和重要性,有利于资产评估机构开拓市场,但同时也加大了评估机构的风险和责任,为评估机构的社会公信力危机埋下了伏笔。

正是由于对资产评估作用的认识模糊,导致在资产评估报告使用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合理的现象。如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国有企业改革、资产交易等经济行为中,很多场合是根据评估结论直接确定交易价格、投资价格。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和独立决策的权利,也不恰当地夸大了资产评估的作用,同时也导致社会公众对资产评估工作形成过高的期望值。当前,新闻媒体在报道国企改革或资产交易中问题中存在一个怪现象,一旦曝光,社会舆论和各种谴责立即指向评估机构和相关的评估人员,如:资产评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消息,已经成为媒体上的常见报道,而不去追究企业、评估报告使用者或政府审批部门不当决策的责任。而这种状况也给不法企业管理层推卸责任提供了借口。一些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管理层有意或者恶意利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资产评估作用和定位的模糊认识,对外宣称相关决策行为系根据评估结论确定,以推卸其应承担的决策责任并将其转嫁给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

今年年初,财政部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评估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已经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并通过专业准则的制定,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作用。这些准则既明确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提供专业意见的定位;同时也有利于澄清对资产评估作用的认识。

从国际经验来看,资产评估应该包括不同专业领域中的评估业务,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行业,各个专业领域的管理应该是统一的。而在中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过程中,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人为垄断不同专业领域的评估,例如,除财政部管理的资产评估行业以外,建设部门、土地部门、商标部门等也拥有各自行业的评估主管权力,形成了部门垄断和专业封锁,造成了评估行业资格林立、相互封锁、政策不一、管理各异、市场分割的局面。评估作为中介行业,独立、客观、公正的形象受到了影响。不同部门管理的不同资格的评估机构评估标准不一、执业道德规范不一、报告格式与要素不一,评估执业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又往往需要多家评估机构参与其中,因此,重复评估、多头评估、多头报告、多头审批现象严重,大大增加评估项目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国有企业改制的成本,拖延了时间。只有形成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大行业、大市场,才能有利于统一管理与监督,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发挥评估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长期以来,资产评估行业部门分割管理,一直是困扰我国整个评估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评估机构是依赖于专业和市场而生存的。依赖于专业,就是评估机构的执业人员——注册资产评估师,至少应该是企业整体评估、机器设备评估、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珠宝收藏品评估等几大专业领域的某一方面合格专业人士。依赖于市场,就是其业务来源于市场主体的需求,这个市场涉及到房地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等多个专业,如果硬要把这统一的评估对象,肢解得七零八落,既增加客户的负担,又增加经济行为协调的难度,还使相互分割的评估结论缺乏统一性和可信度。统一资产评估的各个专业的管理,要从形成统一的行业自律组织做起,做到准则方法、资格准入、执业监管等方面的统一。

因此,建立“平台管理机制”,进行资产评估各个专业和分支的整合,借鉴国际惯例,站在全局的高度,既考虑现实可操作性,更兼顾长远发展趋势,建立资产评估中介服务市场管理模式的架构,确立其行业平台管理机制的具体内涵。其目的及核心,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有利于管理的统一和协调,有利于中介服务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一)推进资产评估领域的法制建设

资产评估中介行业发展了10年,目前仍是沿用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为行业最高法规。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该《办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一是对非国有资产评估不能涵盖;二是对资产的分类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三是对土地、房产、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评估缺乏具体的规定。这些缺陷造成了现实的评估服务市场资格混乱,多头管理、评估标准不统一。

从各国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发展来看,法律层次的规范和约束从根本上确立了中介服务的合法地位,《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这一规定,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法律层次上,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制定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是我国评估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发展中一项急迫的任务。通过修订、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统一评估行业的管理,纠正目前政出多门、行业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规范评估机构、评估师的执业行为,加强各专业评估协会之间协调与沟通,是关系评估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为依法规范评估行业的管理,促进我国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在总结国内外评估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评估行业管理条例》应明确评估师的权利、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明确评估中介机构的资质要求和管理方式,明确行政主管部门对评估行业的管理职能,以及评估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管理要求。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评估行业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注册资产评估师法》,通过立法从根本上解决评估市场混乱问题,规范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资产评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

行业协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中介组织,对于规范会员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具有独特功能。我国关于中介组织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中介组织的功能尚不完善,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按照市场化原则,促进资产评估行业组织的规范和发展。发挥行业组织在提高行业内从业人员的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作用,约束会员的执业行为,逐步树立行业组织的权威性。加强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的建设,组织开展对评估机构和执业人员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大力推动评估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提高评估机构、评估师的执业道德水平和执业能力,增强评估机构、评估师的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执业道德要把它当成评估行业的生命线来对待。建立符合行业需要的理事会,调整理事结构,增加执业人员所占比重,体现协会的自我管理功能。根据行业自律管理和专业发展需要,建立各专业委员会,健全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规则。把评估协会建设成一个会员支持的、社会信任的、行业和政府满意的协会,使协会真正成为连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连接会员和公众的纽带、净化执业环境的助力器。

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机构、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作为行业协会对我国资产评估活动实行行业自律管理,指导、监督注册资产评估师和资产评估机构依法执业,对整个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

(下接15页)

(上接14页)

前,加强资产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完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成为首要的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给资产评估的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已经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鲜明特征。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近期发布的《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为资产评估准则体系的迅速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加强自律以外,还必须依靠行政力量进行监督,对评估机构的执业质量和注册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净化执业环境、纯洁执业队伍,为行业各个主体之间的公平有序竞争创造良好条件。

资产评估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应当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执业水平,加强诚信建设。紧扣改革的脉搏,跟上改革的步伐,从容应对挑战。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的市场定位,抓住机遇,提升行业的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作者:吴仰东

第三篇: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研究

摘要:同行效应研究是近年来财务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研究了中国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并考察了公司的行业特征、企业产权、香港上市和信息透明度对评估机构同行效应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中国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存在同行学习效应;当评估对象所在行业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低时,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更弱;当评估对象的国有持股比例更高时,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更弱;香港上市会减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当评估对象股价同步性更高时,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更弱。本文丰富了同行效应、并购重组和资产评估等领域的研究,对资产评估机构的执业行为和监管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作用。

关键词: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同行效应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三鹿奶粉事件、银行挤兑、羊群效应等一系列事件都体现了行业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行业中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同行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学习[1]。国内外对同行效应(peer effect)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传染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方面。同行传染效应(contagion effect)研究多是从企业危机事件、信息披露、财务行为的直接影响的角度考虑对行业中其它企业的影响[13]。同行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研究主要从间接影响的角度分析同行的经济行为对企业的投资、融资和信息披露等的影响[46]。另外,还有部分学者从中介机构的角度分析同行效应。

就中介机构的同行效应而言,一部分学者分析了财务报表重述的传染效应与审计师之间的关系[7]。另外一部分学者则发现会计事务所存在内部传染效应[810]。但是,就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而言,我们的认知还是有限的。

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知识性行业,在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上市公司价值时,不仅需要拥有充足的资产评估经验,还需要充分地了解客户所处行业的相关知识。资产评估机构缺乏对客户所处行业的知识量积累时,资产评估机构可选择通过与其他资产评估机构交流和学习获得公司的行业知识。资产评估机构在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时,会受到证监会、资产评估协会等监管机构的监管。这意味着资产评估机构需要为其出具的报告承担一定的监管风险,而且一旦被证监会惩罚,资产评估机构的声誉会受到影响。基于同行学习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资产评估机构之间可能存在着同行学习效应。

本文选取2001—2015年以并购重组为目的的资产评估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并结合中国制度背景,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企业产权、香港上市和信息透明度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丰富了同行效应研究,目前研究文献多是从企业破产[2,11]、财务报告重述[3,1213]、信息披露[1]等方面对同行效应中的溢出效应和传染效应进行研究,但从中介机构层面探究同行效应的研究甚少,本文拓展了同行效应研究领域。二是丰富了并购重组领域的研究。国内外文献多是针对并购重组绩效、并购重组商誉以及并购重组是否能创造价值等角度研究并购重组行为。以往文献较少研究资产评估机构在并购重组中的作用,本文从并购重组角度探究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是否存在同行效应。三是拓展了资产评估理论研究。目前资产评估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资产评估本身,比如資产评估基础理论研究、评估方法研究、资产评估准则等,本文首次将资产评估与财务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进行了探究,增进了学者和资产评估实务工作者对资产评估机构行为的理解。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与个体行为的模仿不同,同行效应主要是涉及组织间的行为模仿。Leary和Roberts给出了“同行效应”的定义,同行效应是指个体行为会受到所在群体行为的影响[14]。目前国内外对同行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分为两个部分——传染效应和溢出效应。

此部分从经济行为的不同类型回顾同行传染效应的相关研究。

首先,在危机事件的同行传染效应方面,国外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当公司发生破产时,竞争对手、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和客户公司以及非破产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公司股价和价值都会下降[11,2,15]。国内部分学者通过对中国市场的研究,提出在信任品市场和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传染效应起主要作用[1617]。还有部分中国学者发现,集团内部危机事件也存在传染效应[18]。

其次,在信息披露的同行传染效应方面,一部分学者提出,会计重述会影响同行公司股价和信息披露[3,1213],但是Xu提出会计重述仅会影响具有相似现金流量特征的同行公司[19]。另一部分学者提出同行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会计信息质量显著相关[1]。还有部分学者发现审计师与会计重述之间的关系[7]和低质量的审计存在传染效应[810]。

最后,在财务行为的同行传染效应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会对行业中其他公司或者是拥有共同董事的公司产生影响[2021]。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传染效应在同行公司的资本结构、金融政策、并购商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22]。

此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回顾同行溢出效应研究。首先,在影响公司投融资行为方面,一部分学者认为会计重述、会计舞弊以及会计丑闻会影响同行公司的投融资行为[45,23]。另一部分学者考察了公司的资本结构、财务数据以及绩效报告,提出公司的ROA、股价、股权成本、盈余可预测性对同行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有影响[6,2427]。其次,在公司信息披露影响方面,Sletten发现同行财务重述导致本公司股价的下跌会促使公司管理层披露好消息来弥补同行财务重述引致的本公司股价的下降[28]。Bratten等提出当行业领导者的盈利公告显示坏消息时,跟随者的操控性应计更低、降低盈余的特殊项目更少、更不可能达到分析师预测[29]。

由以上阐述的研究成果来看,同行效应的国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国内研究甚少。尤其是仅有少数学者对财务重述和低质量审计的传染效应进行了研究,然而,资产评估这类机构的同行效应研究则鲜见。现代经济社会下,资产评估机构的地位不断上升,尤其是2016年7月2日《资产评估法》的颁布,更是奠定了资产评估行业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那么,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是否存在同行效应?本文将重点研究该问题。

(二)研究假设

1.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

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同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同行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学习加强[1]。有学者提出会计事务所员工之间存在相互学习的行为[89,30]。在企业价值评估时,资产评估机构需要对客户所在行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不同机构的行业知识储备量是不同的,所以行业知识储备量少的机构会与知识储备量多的机构进行交流或者学习,以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具有法律效力,资产评估机构需要为其出具的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当资产评估机构被证监会通报批评或者卷入诉讼纷争时,资产评估机构的声誉会受损。对评估对象公司业务的了解可以帮助资产评估机构有效地发现风险点。为了提高评估对象公司业务的了解度,有效地降低评估风险,资产评估机构会选择向能力较强或者业务熟练度较高的机构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学习交流经验以期望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以降低诉讼风险和监管风险。综上所述,向同行业其他评估机构学习,是资产评估机构提高其准确性和减少诉讼风险的方法之一。

由此提出假设1:

H1: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存在同行学习效应。

2.行业特征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

行业分析是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必要步骤,行业特征有可能会影响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那么行业特征是否影响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呢?产品市场竞争是衡量行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我们主要分析产品市场竞争对资产评估机构同行效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竞争对信息披露有影响[3135],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竞争与信息披露成正比例关系,且适当的竞争会提升企业的财务信息的自愿披露[32]。也有学者提出,行业中企业之间是能力竞争关系时,企业会选择去披露更多的信息以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吸收更多的投资者[3334]。综上,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会披露更多的且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评估这类公司时,资产评估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能够获得更多的公司特征信息(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所以在减少对行业中其他公司的评估案例的学习情况下,也能够保证了评估报告的信服度和准确性。

公司经营业务单一,会造成公司过度依赖于市场,然而过度依赖于市场可能导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减弱。所以处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的上市公司为了规避产品市场竞争压力,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一般都会选取多元化经营模式[36]。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这类公司时,同行公司的经营业务差异大,资本市场上可供学习的案例较少,这也可能是造成同行学习行为减少的原因之一。由此得到假设2a:

H2a: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处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会减弱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会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而增强[3740]。当流动性风险和经营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导致公司的倒闭。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增加会提高企业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企业的未来价值是企业价值中的重要部分,企业价值的不确定性会随着未来价值的不确定性提高而提高。越高的企业价值不确定性必然会提高企业价值评估业务难度和风险性。所以资产评估机构评估处于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行业的企业时,为了合理规避风险,评估机构会考虑学习其他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由此得到假设2b:

H2b: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拥有更高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会增强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3.企业产权和香港上市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

企业产权一直是中国学者探究的问题。不同于国外资本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共存。国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存在三点不同,首先,国有企业所有权归全民所有,但是并非所有民众都参与到实际管理中,所以国有企業的所有权分散程度远高于私营企业[41]。第二,高管收入方面,国有企业高管从货币收入中能获取的私有收益较少[42]。第三,政府还赋予国有企业高管政府官员的身份,这个身份在给高管带来政治权利的同时也给高管带来了更多的谋利机会,因此高管有很强的动机去谋取私有收入。综上,相对民营企业来说,国有企业的高管更有可能与资产评估机构合谋以获取并购重组中利益。那企业产权是否会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产生影响呢?

首先,国有股权增大时,政府干预也增强,政府为了维护政府声誉,会存在帮助公司掩盖公司业绩下降的消息的行为[43],这种行为也会掩盖高管谋取私利的行为和降低识别高管错误经营行为的可能性。这使得企业高管有更强的动机去通过控制并购重组评估结果谋取私利。而且在政府的掩盖行为下,资产评估机构提供低质量的资产评估结果被查处风险也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评估机构会选择与高管合谋,仅提供高管所需要评估结果,减少了同行之间的学习行为。

其次,国有股权增大时,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政府会干预企业的投资、融资以及并购重组行为[44]。政府为了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益,有可能会干预资产评估结果。而资产评估机构为了维系与政府之间关系,会应政府的要求进行评估,提供政府所需要的评估结果,因此资产评估机构会减少对同行的学习。

第三,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基本是寡头或者垄断行业,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这类企业时,可能会存在没有学习案例或者很少的学习案例,因此同行效应也会减弱。由此得到假设3:

H3: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国有股份增加会减弱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相对于内地资本市场,香港资本市场存在三个不同点,首先是香港上市条件极为严苛;其次是它拥有健全的、高国际认可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最后,它也拥有较好的投资者法律保护措施。

内地上市公司赴港上市会面临更加严苛的市场环境,那么企业将会承担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责任以及更加严格的监督。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可以减少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4547]。同时,港股市场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投资者保护措施,保证了公司信息披露信息的可靠度和信服度。综上,交叉上市的公司拥有较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和较高的外部监督,这有利于资产评估机构获得更多且高质量的信息。高质量信息增强了评估报告的信服度,所以资产评估机构减少同行学习行为也能保证评估结果的信服度。

另外,我国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较少,资产评估机构能获取的可参照的评估结果较少,也是导致资产评估机构减少学习行为的原因之一。由此提出假设4:

H4: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在A、H股交叉上市会减弱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4.企业信息透明度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能让投资者和资产评估机构获得更多且真实的数据。资产评估机构获得公司信息越真实,资产评估业务的监管风险越小。监管风险减少必然会影响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所以企业信息透明度可能会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产生影响。股价同步性是衡量企业信息透明度指标之一。所以本文研究股价同步性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的影响。

股价同步性,是指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与市场平均变动之间的关系[48]。高股价同步性会降低识别业绩较差的高管和发现高管错误的经营行为的可能性[49]。公司拥有高股价同步性时,高管更有动机去控制评估结果以谋取私利。而且过高的股价同步性和过低的信息披露下,证监会也不能通过股价来监督企业的行为,这也降低了资产评估机构提供低质量的评估结果的监管风险,这可能造成资产评估机构与企业合谋的概率增大。当发生企业与资产评估机构合谋的行为时,资产评估机构仅需要提供企业所需的评估结果,从而减少对同行业机构的学习。由此可得假设5a:

H5a: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拥有更高的股价同步性会减弱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研究表明,股价同步性会影响到企业信息透明度[48,5051]。一部分学者提出股价同步性越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越低,而且企业信息透明度程度会影响公司的特征信息[5052]。也有学者提出,其实股价同步性仅代表公司特征中可以被市场和行业因素所解释的部分,而股价非同步性才代表公司的特征性[52]。以上研究表明,股价同步性上升,通过股价能获取的公司特征信息减少,从而导致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综上,当评估对象是股价同步性高的企业时,资产评估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的信息,较少的表现企业的特定信息。所以资产评估机构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会选择学习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评估结果。由此可得假设5b:

H5b:在限定其他条件下,当评估对象公司拥有更高的股价同步性会增加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学习效应。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1—2015样本期间起始于2001年是因为国泰安数据库中资产评估的相关信息资料从这一年开始披露。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为目的的资产评估数据为样本,并经过了如下样本处理过程:(1)剔除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2)剔除当年IPO的上市公司;(3)剔除了研究期间内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经过上述处理后,总样本为3528个公司年度数据。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按上下1%分位数采用Winsorize处理。本文中的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以及锐思数据库,政府干预程度数据来自于樊纲和王小鲁(2016)编著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2是全部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发现:资产评估增值率(ratioijt)均值为127038%,最大值为5063%,最小值为-0195%,造成资产评估增值率差距大的原因是不同行业的公司,资产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影视行业的公司中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而冶金行业的公司中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香港上市变量(H_stock)均值為0044,说明中国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较少,这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符。国有控股比例变量guoyou(%)的均值为8282,标准差为17316。产品市场竞争变量(HHI)的均值为0166,标准差为0212,表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处于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这也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符。股价同步性变量(SYNCH)的均值为1120,标准差为107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普遍较高,这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股价同步性较高保持一致,但是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他变量分布情况均在合理范围内,详见表2。

(二)多元回归分析

表3报告了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如何影响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回归结果,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列回归结果,ratio-ijt的系数为0494,0099和0096,在1%、5%、5%的水平上显著,该回归结果说明两点:其一,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存在同行效应;其二,当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增大时,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也增大。由此我们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

其他变量的回归结果,独董比例(indept)与资产评估增值率成负相关,这与陈俊和徐玉德[53]在关联交易情况下的回归结果不一致。造成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当独董比例降低时,公司内部监管力度减弱,这会导致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行为增多。资产评估增值率结果是资产定价的高低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盈利和大股东的利益,因此股东具有操纵资产评估结果的动机,所以当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时,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会显著高于其他交易类型的资产评估增值率[54]。政府干预度(mkgov)与资产

评估增值率负相关,这也与陈俊和徐玉德[53]的回归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政府对公司的监督程度增大,使得公司大股东的行为受到约束。但是由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交易时资产评估增值率高于正常交易时增值率[54],所以当政府监督程度增大的情况下,增值率低于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交易时的增值率,政府干预度越高,增值率越低。其他结果都与陈俊和徐玉德[53]回归结果保持一致。

表4进一步考察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对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如何受到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列的回归结果来看,交叉项(HHI*ratio-ijt)系数分别是-0463、-0285、-0263。检验结果分别在1%、10%、10%上显著。

这说明随着HHI指数越低,产品市场竞争力越激烈,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增强。与假说2b预期一致。

表5中进一步考察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对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如何受到企业产权的影响。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列的回归结果来看,发现主解释变量(ratio-ijt)系数都为正,且检验结果都显著。交叉项(guoyou*ratio-ijt)系数分别是-0004、-0004、-0003。检验结果在1%、10%、10%上显著。 表明随着公司的国有股权的增多,资产评估

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减弱。这与假设3的预期一致。

表6中进一步考察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对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如何受到香港上市的影响。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列的回归结果来看,交叉项(H_stock*ratio-ijt)系数分别是-0432、-0321、-0343。检验结果分别在1%、5%、5%上显著。由此说明,当公司在香港上市,会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起到抑制作用。这与假设4预期一致。

表7中进一步考察同行业其他公司增值率对公

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如何受到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从回归结果来看,交叉项(SYNCH*ratio-ijt)的系数分别是-0091、-0043、-0040。检验结果在1%、5%、5%上显著。说明,随着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增大,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减少。验证了假设5a。

五、 稳健性检验

将所有增值率数据全部减去中位数得到異常增值率,使用异常增值率作为因变量、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平均异常增值率作为自变量,在控制行业年度地

区固定效应下,重新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见表8,可以发现,研究结论与前文一致。

2004年财政部发布了《资产评估基本准则》,从各个角度对各类资产评估进行了规范。考虑到2001—2003的评估结果、评估报告以及评估方法的选取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所以剔除2001—2003年的数据,重新进行回归,检验结果见表9,可以发现,研究结论与前文一致。

六、 结论和启示

本文从同行效应的角度对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进行了研究。利用了2001—2015年以并购重组为目的资产评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存在同行效应;(2)产品竞争力越大,公司风险越大,出具资产评估报告风险越大,同行效应增强;(3)国有股持有率越高,同行效应减弱;(4)同时在香港上市公司,同行效应减弱;(5)公司拥有越高的股价同步性,信息透明度越低,同行效应减弱。

本文除了具有丰富同行效应、并购重组和资产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贡献外,还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对于监管机构而言,需要重视资产评估机构评估行为的同行效应,并且在审查评估机构的执业行为时需考虑同行学习效应对评估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此判断评估机构是否存在执业违规行为。同时也不能忽视被评估对象的行业特征、企业产权、香港上市、企业信息透明度对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行为的影响。对于资产评估机构而言,需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有针对性地学习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案例,实现机构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

[1]金智, 柳建华, 陈辉. 信息披露监管的外部性—— 同行信息传递与市场学习 [J]. 中国会计评论, 2011, 9(2): 225250.

[2]Lang L, Stulz R. Contagion and competitive intraindustry effects of bankruptcy announcement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2, 32(1): 4560.

[3]Geason C A, Jenkins N T, Johnson W B. The contagion effects of accounting restatement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1): 83110.

[4]Durnev A, Mangen C. Corporate investments: learning from restatemen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47(3): 679720.

[5]Beatty A, Liao S, Yu J J.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on peer firms’ investmen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3, 55(23): 183205.

[6]Chen C, Young D Q, Zhuang Z L. Externalitie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spillover effect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n investment efficiency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3, 88(3): 881914.

[7]徐艳萍, 王琨. 审计师联结与财务报表重述的传染效应研究 [J]. 审计研究, 2015(2): 97112

[8]Francis J R, Michas P N. The contagion effect of lowquality audit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3, 88(2): 521552.

[9]刘明辉, 乔贵涛,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研究 [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6): 2331.

[10]Li L C, Qi B L, Tian G C, et al. The contagion effect of lowquality audits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auditor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7, 92(1): 137163.

[11]Hertzel M G, Li Z, Officer M S, et al. Interfirm linkages and the wealth effects of financial distress along the supply Chain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7(2): 374387.

[12]Acharya V V, Demarzo P, Kremer L. Endogenous information flows and the clustering of announcements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1, 101(7): 29552979.

[13]Floyd W. Industry peer restatements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 [R]. 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Working Paper, 2012.

[14]Leary M T, Roberts M R. Do peer firms affect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14, 69(1): 139178.

[15]Boone A L, Ivanov V I . Bankruptcy spillover effects on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2, 103(3): 551569.

[16]王永钦, 刘思远, 杜巨澜. 信任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与传染效应: 理论和基于中国食品行业的事件研究 [J]. 经济研究, 2014(2): 114154.

[17]王思敏, 朱玉杰. 公司危机的传染效应与竞争效应——以国美事件为例的小样本实证研究 [J]. 中国软科学, 2010(7): 134141.

[18]黄俊, 陈信元, 张天. 公司经营绩效传染效應的研究 [J]. 管理世界, 2013(3): 111118.

[19]Xu T, Najand M, Ziegenfuss D. Intraindustry effects of earnings restatements due to accounting irregularities [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06, 33(56): 696714.

[20]Bouwman C H 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pagation through overlapping directors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1, 24(7): 23582394.

[21]Bereskin F L, Cicero D C. CEO compensation contagion: evidence from an exogenous shock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7(2): 477493.

[22]傅超, 杨曾, 傅代国. “同伴效应”影响了企业的并购商誉吗?——基于我国创业板高溢价并购的经验证据 [J]. 中国软科学, 2015(11): 94108.

[23]Foucault T, Fresard L. Learning from peers’ stock price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4, 111(3): 554577.

[24]Bonini S, Boraschi D. Corporate scandal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0, 95(2): 241269.

[25]Ma M. Industry peer firm earnings quality and the cost of equity [R].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Working Paper, 2013.

[26]Rezaee Z, Gao L, Yu J. Industry peer firms earnings predictably, financial crisis and IPO underpricing [R]. University of Memphis Working Paper, 2011.

[27]Bratten B, Payne J L, Thomas W B. Earning management: do firms play “follow the leader”? [R]. The University of Kentucky Working Paper, 2014.

[28]Sletten E. The effect of stock price on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 [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idies, 2012, 17(1): 96133.

[29]Bratten B, Payne J L, Thomas W B . Earning management: do firms play “follow the leader”?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 33(2): 616643.

[30]Danos P, Eichenseher J W, Holt D L.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its communication in auditing [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86, 6(1): 91109.

[31]Harris M 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managers’ business segment reporting decisio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36(1): 111128.

[32]Bilson C, Birt J, Smith T, et al. Ownership,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disclosure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 31(2): 235263.

[33]Shin Y C. The effect of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on corporate voluntary disclosure decisions [R]. Tulan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2.

[34]王雄元, 劉焱. 产品市场竞争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实证研究 [J]. 经济科学, 2008(1): 92103.

[35]Botosan C A, Stanford M. Managers’ motives to withhold segment disclosures and the effect of SFAS No. 131 on analyst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5, 80(3): 751771.

[36]Weston J F, Mansinghka S K . Tests of th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conglomerate firm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71, 26(4): 919936.

[37]Schmidt K M.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on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7, 64(2): 191213.

[38]吴昊吴, 杨兴全, 魏卉.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股票特质性风险经济研究 [J]. 经济研究, 2012(6): 101115.

[39]Irvine P, Pontiff J. Idiosyncratic return volatility, cash flows, 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09, 22(3): 11491177.

[40]Seetharaman A, Gul F, Lynn S. Litigation risk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UK firms crosslisted on US market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2, 33(1): 91115.

[41]权小锋, 吴世农. CEO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J].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4): 142153.

[42]李小荣, 董红晔. 高管权力、企业产权与权益资本成本 [J]. 经济科学, 2015(4): 6080.

[43]Piotroski J D, Wong T J . Institutionsan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of Chinese listed firms [R].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orking Paper, 2011.

[44]白俊, 连立帅. 国企过度投资溯因: 政府干预抑或管理层自利? [J]. 会计研究, 2014(2): 4195.

[45]Coffee J. Privatiz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lessons from securities market failure [J]. Journal of Corpoation Law, 1999, 25(1): 139.

[46]Weisbach M S, Reese W A.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 interests, crossli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sequent equity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6(1): 65104

[47]Doidge C. U.S. crosslistings and the private benefits control: evidence from dualclassrooms [J]. Journal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2(3): 519553.

[48]黃俊, 郭照蕊. 新闻媒体报道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 [J]. 管理世界, 2014(5): 121130.

[49]DeFond J, Hung M.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worldwide CEO turnover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4, 42(2): 269312.

[50]Hutton A P, Alan A J, Tehranian H. Opaque financial reports, R2 and crash risk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9, 94(1): 6786.

[51]Roll R. The stochastic dependence of security price changes and transaction volume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 44(2): 541566.

[52]Kelly P J. Information efficiency and firmspecific return variation [R].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5.

[53]陈骏, 徐玉德. 并购重组是掏空还是支持——基于资产评估视角的经验研究 [J]. 财贸经济, 2012(9): 7684.

[54]周勤业, 夏立军, 李莫愁. 大股东侵害与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偏差 [J]. 统计研究, 2003(10): 3944.

责任编辑、 校对: 李斌泉

作者:李小荣 王田力 田粟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课件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数字档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