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核心思想管理论文

2022-04-27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营销核心思想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文章通过介绍“STP”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等,探讨“STP”理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相关性;能否将其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分析可知,“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可取之处,文章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建议与做法。

营销核心思想管理论文 篇1:

用“全面管理”思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摘 要]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盘活人,麦当劳的核心竞争点在于人,而全面管理思想的精髓也在于此。“感动执行”作为一种柔性执行理念将助推全面管理的运行。本文提出用基于“感动执行”理念的全面管理思想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全面管理系统;核心竞争力;感动执行

1 全面管理内涵及意义

自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过程理论等新的管理学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管理创新势在必行。纵观百余年的管理科学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正向扁平化、网络化、民主化、流程化等柔性管理方向发展。可以说,柔性管理是21世纪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发展更加速了这种趋势,业务流程重组(BPR)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之一。BPR之所以被称为一场革命,就是因为以传统职能性管理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体系缺乏系统规划,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管理子体系各自为政。如何使各种管理子体系形成完整、和谐的全面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全面管理思想由此提出。

全面管理(Total Management,TM)是指员工以公司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公司文化为依托,淡化职能意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树立全局观并产生系统优势效应的自我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全员的、全局的、全程的、全方位的、多方法的管理。全面管理借鉴了全面质量管理(TQM )的基本思想,并进一步对其思想不断深化、升华和发展。全面管理系统(TMS)是贯彻全面管理思想的管理系统,是贯彻全面管理思想的各个专项管理系统的集合,见图1。

由图1(a)可以看出,全面管理系统包含8个管理主系统,其中全面信息管理系统处于管理前沿,全面营销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财务管理、全面服务管理、全面人力管理处于管理中枢,全面文化管理、全面创新管理(Total Originality Management)处于管理基础和保障地位。可以用图1(b)来通俗理解:全面文化管理如房之地基,全面创新管理系统如房之墙垣,一个企业失去了文化,创新和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迟早要垮掉;全面营销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财务管理、全面服务管理、全面人力管理如房之栋梁,缺了谁也不行;全面信息管理系统如房之屋顶或房上的天线,广泛接收外界信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这8个管理系统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以链管理思想贯穿,自发形成无数流程。另外,每个主系统又包含若干管理子系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①每一个子系统也是需要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并可能分为更小的子系统,如项目管理就包含施工管理、建材管理、工程管理等;②本文未将与营销、财务对应的生产构建的全面生产管理系统作为主系统是因为有的行业不将其称为生产管理,而是称为项目管理(如房地产业);而质量管理中的质量一般指生产或项目的质量,因此,姑且称为全面质量管理。③每一个系统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并以流程贯穿的,职能是形式,流程是内容。

2 全面管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 (the core of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是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帕拉哈德 (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率先提出的,他们将企业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即核心竞争力是开发独特技术、研制独特产品、独特营销手段和管理方式诸能力的特定组合,是以一定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群体,“具有不可模仿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有两层:①核心竞争力首先是一组先进技术。此技术是广义的,有硬技术和软技术之分。硬技术是指组织的各职能技术,如设计技术、营销技术等;软技术指附着于组织载体(如企业文化等)的技术。而全面管理思想既强调对各职能硬技术的全面管理,也强调对软技术的全面管理。②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它既强调职能个体优化,又强调职能协作,是一种系统核心力。全面管理系统不仅要求全面营销系统等子系统的良好运作,也强调主系统运作优化。举例来说,房地产企业是对土地、房屋及其附属产品进行综合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微观经济实体,其业务运作的核心不仅强调营销、房地产金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物业管理等各职能个体,还强调对营销、房地产金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物业管理等业务进行整合。这种个体优化和集成能力便是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由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可以导出构建核心力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技术如何才能做得先进?究竟需要几项技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技术间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组合?而这一切都可以从全面管理思想中找到答案。技术要做得先进就要运用全面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比如,要使营销技术做好,若公司所有员工都具备营销意识并发挥营销主动性,那么这个公司在营销领域是战无不胜的;核心竞争力的搭建可能需要一项或多项技术,但全面管理思想囊括所有技术主系统和子系统;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要技术的和谐组合,而全面管理思想本身就是要求处理好各管理体系间的接口,并最终形成顺畅的链管理。全面管理思想要求分工,更要求合作,主张员工和睦、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为企业共同愿景而奋斗。

3 用全面管理思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实施原则

全面管理思想源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它既强调管理的系统性,又强调员工的能动性并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既强调内部管理,也强调外部管理。为有效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以全面管理的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充分运用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来强化组织的系统体系和员工的全局意识。全面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效应,它不仅要求组织是系统的,更要求人的知识是多维的,人的思维是系统的,人的行为是立体的,人的格局是巨大的。

(2)用全面管理思想追求持续改进、建立实施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标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这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基本准则。一个质量认证的通过绝不是由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努力一蹴而就的,必须发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注重质量规范等措施才能更快、更高效地实现。

(3)以全面管理思想为指导,实现管理方式由 “职能型”向“流程型”转变,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所必需的和谐组合,强化资源整合能力。在全面管理思想中,职能是形式,流程是内容、是根本,这是全面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

(4)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推进全面管理体系的信息化、透明化建设,实施全面管理体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业务流和信息流合一。

(5)用全面管理思想实现差异化经营或缩小成本形成规模经济。ERP是打造企业核心力的重要助推力,很多企业为此启用ERP系统,但要有效运营ERP系统,从原料到销售等各职能部门必须要有协作意识,即全面管理思想。

(6)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核心文化建设,使全面管理思想发挥到极致,在任何一个部门生根,即使保卫部门也不例外。大公司如万科,保安就很有营销和服务意识,皆因贯彻全面管理思想所致。

上述每一项工作都会涉及人力。由于涉及职能本位或利益冲突,使得上述工作执行起来相对困难。结合目前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执行力低下的情况,笔者提出一种“感动执行”理念。所谓“感动执行”是指公司员工对公司上层的任务安排或客户的具体要求做到超出领导或客户心理预期并进而让他们感动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你办事,我放心,我感动”。全面管理的思想最终落实到人的执行,而感动执行作为执行力中的最佳表现形式也是全面管理思想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全面管理强调人人皆为公司主人,强调良好的家庭情感,强调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感动执行能让领导、员工、客户间形成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协助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执行效率,提升执行效果,增加顾客满意度,最终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4 展 望

战略是可以复制的,但“人”不行。有很多人针对麦当劳或丰田的成功运营进行研究,甚至亲自到丰田公司去考察学习,但遗憾的是都没学会,其关键原因是人的问题。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盘活人,高层和员工若具备全面管理思想及感动执行意识,那么这个企业将具备最先进的核心能力,它是无法模仿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 营销管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范微. 核心竞争力[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 彭加亮. 打造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黄继刚.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管理[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5] 张红旺. 打造地产核心竞争力[J]. 商业时代,2002,(3).

[6] 王义昌等. 论全面管理和全面管理系统[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2,(8).

[7] 黄萍. 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全面管理[J]. 煤炭经济研究,2004,(10).

作者:刘 曜 高 林

营销核心思想管理论文 篇2:

将“STP”理论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摘 要:文章通过介绍“STP”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等,探讨“STP”理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有相关性;能否将其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分析可知,“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可取之处,文章提出了一些尝试性的建议与做法。

关键词:“STP”理论 市场细分 市场定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理论——“STP”理论,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使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获得较高收益。“STP”理论不仅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思想与方法。我们可否将“STP”理论的思想与方法运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与做法。

一、“STP”理论的基本内容、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

“STP”理论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最后把产品或服务定位在目标市场中的确定位置上。“STP”理论中的S、T、P分别是Segmenting、Targeting、Positioning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的概念是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d Smith)在1956年最早提出的,此后,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温德尔•史密斯的理论,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论。

“STP”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选择确定目标消费者或客户,因此也可称之为市场定位理论。具体而言,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目标市场是指企业从细分后的市场中选择出来决定进入的细分市场,也是对企业最有利的市场组成部分;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提出的一个重要营销学概念,所谓市场定位就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状况,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求得顾客认同。市场定位的实质是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严格区分开来,让顾客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顾客心目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STP”理论的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整体把握,局部分解”、“综合分析,选择进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整体把握,局部分解”是指通过对消费者市场的整体把握,了解消费者的主要特征,然后通过市场调研,找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购买习惯、购买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将消费者分为若干个消费者群,即若干个细分市场;“综合分析,选择进入”是指企业将各个细分市场逐一分析,结合企业自身条件以及目前市场状况,选择性地进入某些细分市场即确定企业的目标市场;“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是指企业根据目标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包括同类产品的现有竞争者以及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的竞争者、购买者、供应商等,针对消费者对同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避开企业自身及其产品的劣势,塑造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消费者,进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二、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迅速发展,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成为现实,使得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显得有些不足,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教育方式比较单一、教育方法不够灵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等。在这一背景下,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或尝试。

“STP”理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无相关性?“STP”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确定目标市场,其三个核心要素是细分、目标和定位,其研究对象是市场和消费者,这意味着“STP”理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关的或者说是通用的。因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即大学生群体;也有一个目标问题,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也有一个定位问题,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选择问题和教育定位问题。此外,“STP”理论的基本方法即“整体把握,局部分解”、“综合分析,选择进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能否被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STP”理论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任何一种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可移植性”,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任务,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途径、新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STP”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和思维方法,使我们能够认清大学生的不同群体类型,了解其不同特征。通过利用“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细分,可以帮忙我们掌握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思想动态,进而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与其针对性是相互关联的。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制定符合不同“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与偏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使其更好地认清自我,利用自身优势,发挥个人所长,增强个人信心,激发提升愿望,让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三)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其针对性、互动性是相关的。针对性的增强能够带来互动性的提高和有效性的增强,互动性的提高进一步强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养。

(四)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

本文所说的延展性,主要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等。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改变过去那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使得高校思政教师为了满足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类型的不同需求,积极扩展其教育内容,主动创新其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性。

三、如何运用“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针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借鉴“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根据“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的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能力情况等,将其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针对各个“细分市场”的不同情况,发现并分析大学生中同一群体类型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群体类型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对策,并对每个“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结合“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的目前状况和未来潜力、教育主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教育主体所在高校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针等,尽可能地挖掘和开发“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的竞争优势和个人特色,树立并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核心竞争力,提高其在未来就业中的人力资本优势,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造就出知识性与思想性、素质与能力于一身的“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

第一,“整体把握,局部分解”,通过调查分析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类型的不同特征将其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整体把握”的含义有三个方面:高校思政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系要有整体把握;高校思政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有整体认识和掌握;高校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整体发展要负责任。“局部分解”的含义有两个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知识结构和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加以分解,揭示教学系统及教学过程的内部规律,促进每个大学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协调促进、方法和情感的和谐发展;高校思政教师要依据一定的变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根据大学生中不同群体类型的不同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收益,需要进行市场细分,同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也需要对“教育受众”或者说是“教育消费者”进行细分。我们可以根据对大学生的性格、学习、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得出调查数据和调查结论,以此为依据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市场细分”。如可以主要根据人格这一变量进行细分,分为完美型、助人型、成就型、自我型、智慧型、忠诚型、开朗型、领袖型和平型等九种类型;可以主要依据思想状况这一变量进行细分,分为积极进步型、中间过渡型、消极落后型等;可以主要根据性格这一变量进行细分,分为外向型、中间型、内向型等;此外,还可以主要依据心理素质、学习情况、能力特长等变量进行细分。

第二,“综合分析,选择进入”,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市场”,争取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结合。通过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致有哪几种群体类型,进而分析每一群体类型的不同特征,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同时,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所在,确定几个主要的“目标市场”,着重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点突出、效果鲜明。

第三,“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帮助不同的“细分市场”确定各自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着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努力打造各自的竞争优势。不同群体类型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所长、思想特点等,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细分市场”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实施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不同群体类型的大学生的知识、思想、能力、素质等都有所提高并有所区别,从而打造出各自的竞争优势,提高其未来就业的综合实力。

第四,全程开展跟踪调查,不断收集反馈信息,适时检验教育效果,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在将“STP”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的跟踪调查,针对不同群体类型的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素质状况、能力情况等开展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收集尽可能准确详尽的反馈信息,适时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而确定更为可靠、可行的细分依据,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制定和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方法。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艾尔•强森.跨位[M].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

2、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营销管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朱保生

营销核心思想管理论文 篇3: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摘 要 :本文对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及其优势进行简述,从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出版社生产经营模式之间存在的冲突,展开较为深入地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实施出版社供应链管理、合理处理关系实现合作共赢、搭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等有效方式,旨在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背景下,实现生产经营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出版社市场的拓展,其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出版社  生产经营  合理运用

若是针对供应链进行分析的话可得出,供应链的核心因素是消费人员对产品的需求和标准,最开始是以原材料供应商为基础,确保其能贯穿于产品开发设计乃至供应等多个环节中,然后再把产品送到用户手里的一项业务活动过程。针对该过程实施管理思想,不仅能针对物流、信息流乃至资金流等进行有效控制,还能使得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发挥出供应链整体效率。而且根据目前我国出版社的生产经营管理现状来看,出版社在运营过程中,不仅需要针对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因素加大投入,还需要和造纸、印刷以及倉储运输等供应商之间搭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通过合作共赢的方法,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图书产品的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体现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背景下,对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思想体现展开深入分析,可得出,供应链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利益之和、合作联盟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

1.1 利益之和

由于供应链的本身就隶属于网链有效结合的系统方式,其中不仅包含出版社、印厂等企业,还包含多个有关联但是不相同厂商企业。所以,可看出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的核心目标是整体优化,而且该系统所能收获到的利益是基于所有个别系统收获利益之和。由此可见,供应链要想收获到较高效益,就需要链条上所有厂商都能从自身利益出发,但并不是以个人利益为核心,应当在此基础上实现共享[1]。

1.2 合作联盟

依照现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可看出,供应链管理思想不仅需要高度重视上下企业和出版社之间的良好合作,还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构建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但是据目前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现状来看,虽说上下游企业供应商都能给人们提供高质量服务,但是两者在合作过程中因为存有缺少信息沟通等问题,不仅没能充分发挥出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更是致使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主要目的是能把合作关系变成联盟,只有实现联盟才能促使信息资源共享,进而实现供应。

1.3 管理模式

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中,出版社应当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把控好图书生产环节,并且还需在把控生产过程中,与供应商、批发商以及零售商之间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若是从战略管理方面展开分析的话,出版社应当借助供应链管理思想,开展差异化或者低成本竞争战略,开展该战略的核心因素是为给下游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其次,若是从组织结构设计方面展开分析的话,应当针对原有组织结构实现创新,进而发挥各个组织单元起到的重要作用[2]。

2 提高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优势分析

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合理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不仅能优化发展目标、降低成本,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因此,将针对提高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优势进行分析。

2.1 目标方面的优势

其一,合理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能使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把读者的满意程度当作发展目标。由于供应链体系中存有出版社、供应商以及销售商等企业,所以难免会伴随物流环节的出现产生下降或减少等问题,此时,供应链就可以通过以最低价格向读者提供优质图书产品,或者是以低于竞争对手价格的方式,向读者进行销售相同的图书产品。此外,供应链管理思想背景下的出版社和销售商,现已经成为紧密的一体,不仅能提高读者期待“价值”,还能有效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其二,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发展背景下,部分出版社都能通过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然后再根据获取到的市场信息进行整改自己的图书产品设计,其目的在于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2.2 成本方面的优势

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合理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除了在目标方面存有优势之外,还在成本方面发挥着巨大优势。因为供应链管理思想大部分都会有一个企业作为核心起到领导作用,所被认定的核心企业会针对某种技术或产品拥有的核心能力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比如:将以出版社为核心企业为例,若是出版社作为核心企业的话,那么出版社在挑选的过程中应选择能提供优质、优价纸张的纸厂;对于印厂而言,要选择印刷设备精良且印刷质量高的印厂,从而成立供应链联盟。由此可见,供应链中所有企业实现合作运行,不仅能有效降低每个环节中存有的库存量,同时还能起到降低不必要库存成本消耗的重要作用。而且借助该方式,还能使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以及产品质量等处于领先的地位中,从而确保出版社能够生产出高质量图书产品[3]。

2.3 效率方面的优势

其一,出版社能够在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但是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出版社能够针对生产和管理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出版社实施的供应链管理思想现状可看出,大部分出版社在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时,都是以纵向一体化的延伸为主,不仅在供、产、销上实现一体化和集成化,更是使得出版社运用的供应链思想实现了组织扁平化;其二,能够针对业务流程进行合理运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方式起到降低成本作用,或者还可以通过运用物流外包等方式构建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自身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4]。

3 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出版社生产经营模式的冲突

根据目前供应链管理思想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可看出,还在管理和营销渠道等多个方面中存在冲突。因此,将针对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出版社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冲突问题,展开较为深入地分析。

3.1 管理方面存在的冲突

基于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虽然部分出版社产业已经实现了产权制度改革,并把出版社转变成为企业,但是还有部分单位,不论是价值观方面还是运作方面都存有历史惯性,尤其是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很难实现创新,从而使很多出版社仍是运用“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出版社所具备的从印刷厂、排版厂乃至销售等完整的组织架构中,都具有市场营销体系不成正比等问题,不仅无法适应于当前社会发展,更是无法满足当前读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难度。若是从理论方面针对“纵向一体化”目的展开分析的话,运用“纵向一体化”策略虽然能获取到一定成效,但是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纵向一体化”策略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针对出版社企业而言,更是无法满足不同读者需求,无法和其他配套企业一同拥有管理权,从而致使自己不得已从事与自己不擅长的业务活动领域中,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更是忽视了关键性业务工作的重要性。

3.2 营销渠道方面的冲突

虽然我国图书营销渠道组织和管理,正在逐渐向着规范化方向实现发展,但是还在营销渠道方面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渠道结构不完善。现如今大部分出版社只有“主渠道”和“二渠道”之分,但据出版社的营销渠道现状来看,部分出版社都是以“主渠道”为核心,“主渠道”不仅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更是导致出版社很难通过该渠道实现多元化营销方案。而“二渠道”虽说是一直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但是还存有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其二,渠道关系不合理。虽然从理论上来看,营销主体应当与渠道形成相互依存的情况存在,但是据出版社对渠道的依赖现状来看,出版社对渠道的依赖程度已经超出了渠道对出版社的依赖。而且出版产业组织结构的趋同性,使得渠道正在占据强势地位,并且在营销方面也对渠道控制力较弱些,最终使出版社很难把图书营销策划通过渠道的方式贯穿于消费终端;其三,渠道功能不完善。现如今大部分出版社自身具备的促销或者是存货等功能都不够完善,不仅没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图书产品在市场中的上架率,更是无法预估图书产品在市场营销中的占有率。此外,出版社和书店之间如何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渠道服务功能问题也十分重要[5]。

4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提高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运用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出版社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的冲突问题,从实施出版社供应链管理、处理关系实现合作共赢、搭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针对供应链管理思想在提高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中的科学运用,展开较为深入地分析:

4.1 出版社实现供应链管理

要想在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中合理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就需要出版社能够依照供应链管理思想,构建出完善的生产计划、控制体系等,不再是单单找到合作就可以,并且还需要把供应链中的所有厂商和部门进行有效结合,最后在通过EDI、Internet等物流管理方法,帮助出版社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出版社生产经营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能确保供应链管理思想全面落实到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

4.2 处理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出版社不仅作为制造商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商之间关系的连接点,更是供应链的核心连接点,针对保证厂商之间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出版社能够在运营发展的过程当中,明确自己战略目标,勇于和其他厂商之间实现合作,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承担利益和风险。此外,还需要在合作的过程中建立合作信任体系,一同应对市场中存有的竞争者,进而发挥合作利益。与此同时,还能实现“零库存”管理,从而确保供、产、销的物流过程实现一体化价值链。

4.3 搭建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社应当借助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借助信息共享的方式满足不同读者需求,而在共享中要包含存货信息、生产进度和促销计划等内容,敢于克服原本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此来实现无缝连接,确保各方都能及时了解读者需求,进而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缩短空间隙[6]。

5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企业合作而言,供应链体系中存有的所有合作伙伴都是属于双赢的状态下。如传统企业实现合作是以“重视自身利益、忽视双赢”为核心。但是供应链模式背景下的合作伙伴形式是以“联盟”为主,使得链条上所有厂商都能通过相互协商体系实现共赢。出版社产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能够有效推动我国出版社產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徐文超.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J].环球市场,2017(14).

曹沁颖.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影响及应对浅析[J].科技与出版,2017(11).

张鹏.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过程[J].民营科技,2018,218(5).

刘爽,吕柔,武爱.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科技期刊融合出版模式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8).

许春野,刘晓岚.外贸供应链管理与生产性服务的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8).

林杰.出版物唯一标识符在高校出版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8(12).

作者:玉宇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素质核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