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文化论文

2022-05-05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中小企业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企业文化力是形成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企业要想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首先要在企业文化力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因素可以归为创业者属性、企业属性和环境属性3个维度。中小企业创业者的个人特征是企业文化力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创业者特征的研究也就成为企业文化力的基础性环节。

中小企业文化论文 篇1:

宁夏中小企业文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微观个体,它的决策、行为、企业文化无不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如何促进宁夏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宁夏中小企业的发展应以地域文化的改造和进步为依托,以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能力的提高为基础。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索宁夏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构思,虽然实际操作起来要比理论思辨复杂得多,但通过分析却可以深刻说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宁夏中小企业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迎头赶上,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特定地域文化生活中人们的群体心理和社会意识的转型。因此,从文化领域方面夯实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无疑成为宁夏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管理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仅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核心能力,而且还提出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有着重大影响,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它通过对企业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整体统领,使企业在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经营方式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表现出个性和特色。当然文化战略不仅具有工具理性意义,还是管理哲学所追求的人文理性意义角度的终极价值。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符合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它通过激发人的自内而外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人性的舒展和精神内涵,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实现管理目标,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助力。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企业不仅向社会输出物质产品的同时,还向社会输出精神文化产品,不仅生产出高质量的物质和服务,而且生产出高素质的人,达到两种生产的统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凡是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因此,中小企业也肯定存在企业文化的塑造问题,只不过因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文化塑造的力度和角度不同而已。因此,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严重先天不足的宁夏中小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也是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宁夏中小企业中文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宁夏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表现为“软件”和“硬件”的落后,还表现在企业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以及超强的文化惯性。这几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加强,决定了企业文化形态远远落后于经济文化一体化、全球化的要求,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做大做强,具体表现:

1.宁夏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存在滞后性。从宁夏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很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文化的发展往往跟不上企业经营的发展,其滞后性不仅表现在既存的企业文化内涵上,还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机制上。

2.宁夏中小企业文化具有民族地域特色。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特定的地域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联系,又是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管理理念、行为规范等,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外,也是特定的主观意识和实践的产物。以回族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宁夏至今仍积淀深厚,这种地域文化必然会随着企业员工而引入到企业,而弱势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完成对这种强势传统文化的成功整合。这种源自传统文化的诸多观念,如听天由命、只想解决温饱、只求安于现状、不图有所作为、小富即安以及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等等,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价值取向尖锐冲突的。当然,不可否认宁夏回族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因素,它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心理,例如:诚信、勤俭、吃苦耐劳、集体主义倾向等等,这些“合理内核”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有机整合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

3.宁夏中小企业具有超强的文化惯性。宁夏企业文化的超强惯性就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文化的齐均性和企业领导的风格特点。所谓齐均性是指企业内部成员持有这类价值观和信念的广泛程度和一致程度。宁夏中小企业平均有90%以上的员工来自本区,他们是宁夏地域文化的传承者,当他们进入企业后,弱势的企业文化不可能对这种传统的回族地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企业文化必然忠诚地继承了地域文化特色并具有较强的文化惯性。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但地域文化中的回族民族意识往往在企业领导身上有充分表现,从而致使宁夏中小企业领导者普遍倾向于小富即安、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这是宁夏中小企业文化惯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宁夏中小企业文化从总体上表现为低水平、地域性和超强的文化惯性,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战略,推动宁夏中小企业文化的建设和重塑。

三、宁夏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

宁夏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现状和区域民族文化环境决定了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全方位性。中小企业要发展企业文化,不能光靠做几条响亮的口号,而应提炼企业经营理念,遵循个性化和差别化的发展方向,结合现阶段区域文化环境及企业状况,塑造健康的企业价值取向,创造成熟的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企业文化。

1.努力提高文化管理,整合企业精神文化,建立价值理念系统。文化管理作为先进管理手段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日益具有紧迫性,实施文化战略增强企业的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制胜的武器,因此从主观上提高社会及企业对文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乃是企业文化战略的第一步。为此,应加强社会媒体、社会舆论对企业文化进行多种方式的宣传和倡导,以期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声势和氛围,形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外在文化压力。其次,针对宁夏中小企业文化的现状,应对企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甄选,对符合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规范等潜在因素进行挖掘、提炼、改造和整合,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并通过制度化不断地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当中,并随着经济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以达到最优效果,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先进企业价值理念系统。

2.突破地域民族文化的约束,重塑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企业创新的灵魂。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人格魅力。针对宁夏企业文化的超强文化惯性,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能够在企业中全方位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权力中心。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理所当然应首先在突破地域民族文化约束的基础上,重塑企业家精神。要如何重塑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家素质呢?现在中小企业主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实现由创业者、“家长式”管理者向企业家转变,这是一种认识观念的转变,也是文化的跨越。因此,要求中小企业家应具有管理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文化管理理念、战略管理理念。为实现这一转变,中小企业家首先应当具备宽广的胸襟、前瞻的眼界,大胆引进外来优秀的人才管理企业,使他们在规范合理的企业运营规则和规章制度下,合理竞争,以形成人力资源整合优势,并且要大胆放权于他们,让他们能够根据市场的竞争趋势,科学地做决定,以使企业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更贴近市场的需求。其次,中小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责任重大,决定着企业发展方向、经营方针,所以掌舵人在形成企业的重实际、重科学、重人才的经营管理风格和价值观中居于文化领袖的地位。当好企业文化领路人,发挥企业文化支撑的作用,出色地引领员工构建起强势的企业文化。

3.构筑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现代企业文化工作机构的建设。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是企业文化得以维护和延续的基本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以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为宗旨,围绕实现企业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严密的规范网络,使职工的各种行为活动等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度可以对企业组织和职工行为产生约束影响;同时,文化建设又是以制度建设为先导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奏。企业实行制度化管理,由人治到法治;实行文化建设,使制度由强制升华为自觉。当然,宁夏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性不仅表现在“软件”方面,还表现为企业文化工作机构等“硬件”的缺位和不成熟。因此,应积极倡导和提供条件建立从事研究、提供咨询和教育培训等功能的社会工作机构,从智力资源的供给机制上满足中小企业对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需求,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指导。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加上宁夏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因此企业文化工作机构的“本土化”也应该成为整个企业文化战略的重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工作机构从宁夏地域文化和中小企业互动关系的实际出发来设计企业文化内涵及导入机制,提供长期低成本和优质的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智力资源,并通过长期跟踪研究不断修正文化战略方向,使中小企业文化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一个可靠的智力保障。

4.走以隐形冠军和网络组织为导向的文化战略。宁夏中小企业在规模经济、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和市场资源等方面无法与大企业匹敌,因此决定了不具有全面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如果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某一领域,把它做精做足、做大做强,做到别人无法替代、无法进入,这样就可以不战而胜,成为保持长久强势竞争力的“隐形冠军”。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组织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新组织形态,中小企业通过相互渗透结成有机联合的虚拟组织,强化比较优势、凸现核心竞争力从而可以赢得市场。隐身冠军和网络效应是互为条件的,宁夏中小企业文化的发展战略必然应以此双重战略为导向。为此,首先应着手“心理市场领先地位”战略的构建,树立追求世界最佳的精神,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领跑同行业,占领行业制高点。其次,实施专注战略,避免企业盲目多元化。通过不断的市场焦点化,无限细分市场,然后选准最脆弱的盲点切入,迅速地建立市场份额,直至获得在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垄断地位。再次,持续创新,追求领先。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真正内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长久保持和不断升级的动力源泉。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要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作保证,通过强化企业精神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感情偏爱,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规范员工的组织行为,这样才能使企业吸引、挑选和留住一流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动态优势,才能突破地域文化的各种制约性障碍。因此,通过众多中小企业对地域文化的频密反哺来推动地域文化现代化,逐步启动地域文化、企业文化和企业发展之间相互反哺、相互激活的良性反馈循环,推动宁夏中小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作者:张 艳

中小企业文化论文 篇2:

中小企业文化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摘要:企业文化力是形成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要素,企业要想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首先要在企业文化力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因素可以归为创业者属性、企业属性和环境属性3个维度。中小企业创业者的个人特征是企业文化力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创业者特征的研究也就成为企业文化力的基础性环节。同时,一些具有企业属性的因素也会通过左右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环节,也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力建设。据此,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文化力;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周卫中(1974-),男,浙江金华捷特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力是指作为意识形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力,由思想力、谋划力、协调力、创新力、执行力、感召力和辐射力等构成,是企业的综合实力要素,是企业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企业文化力作用方向若与企业发展要求一致,将会推动企业的发展,因而具有生产力的性质。但与此相反,企业文化力的作用方向与企业发展要求不一致,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而具有方向性。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文化力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力,使企业大大提高了自由、自觉活动的能力,成为企业追求的核心竞争力。

一、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影响因素

由于企业文化力往往与创业者的个人抱负、商业哲学和伦理信条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行业特点和生产规模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往往与企业所处地域的文化传统、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把影响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因素归为创业者属性、企业属性和环境属性3个维度。创业者属性是指创业者的性别、学历、年龄;企业属性是指企业的创建年限、企业规模、所有制形式、所处行业;环境属性是指企业所处地区的文化传统、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一)创业者属性对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主要是基于创业者个人的文化眼光、决策习惯和利益驱动的需求。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力更倾向于受创业者个人影响,创业者(或管理者)会对企业文化力和企业执行力产生深远影响。在中小企业中,总经理(创业者、董事长)的个人精神品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企业的文化力建设。所以,中小企业创业者的个人特征是企业文化力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创业者特征的研究也就成为企业文化力的基础性环节。具体来说,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有创业精神、伦理道德、精神品质等性格差异,同时也有创业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专业背景的差异。在这方面,以往的研究并没有太多涉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可信的结论,特别是对创业者心理特征的研究难免有主观性、片面性之嫌。因此,本文只重点描述创业者的创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受教育程度对企业文化力影响的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我们在杭州、金华、台州三地共发放问卷12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1.7%。问卷由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或其主要负责人员填写。据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在中小企业中,创业者的创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力存在强对应关系,即创业精神较强的创业者对企业文化力的重视程度较高。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在无激励的条件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而在得到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至80%—100%,甚至超过100%,来自精神的激励将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追求利润和财富,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的精神因素往往转化为企业强大的执行力,并进而转化为企业的文化力。

来自企业管理实践的有关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结论。从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企业的创业者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拥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心理和发家致富欲望的驱动下,在吃苦精神和拼搏精神的激励下,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充分挖掘自身各方面潜能,推动企业快速成长。这也似乎证明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文化核心因素的命题。

2.创业精神是较为虚化的概念,我们不妨用经营理念来考量。经营理念是企业家关于生产经营的基本看法,它主要衡量企业家创办企业的动机、对财富的观点和对员工的态度。从调查的结果看,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都有着较为良好的经营理念。首先是对创业的动机普遍有着较为客观的认知。众所周知,创业者创办企业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和财富,而其终极目的却千差万别,从中也折射出创业者截然不同的财富观、社会观、价值观。在我们设定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及金钱、权力、地位、声誉、爱情、家庭、事业、健康、朋友等日常生活的10种要素中何者是最重要的因素时,中小企业创业者分别有25.6%的人选择了“家庭”,有27.5%的人选择了“事业”,有23.4%的人选择“金钱”,有15.8%的人选择了“健康”,有5.5%的人选择“声誉”,有4.0%的人选择了地位,有3.2%的人选择了“权力”。这说明,在企业的创办初期,创业者对“事业”和“金钱”等生活之外的价值取向有较高的认同度。另外,有一组问卷数据也表明,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尽管其人生价值取向有不同的表现,但对待企业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上却有着令人十分振奋的选择。当问及从事经营活动的根本目的时,有30.0%的人回答是为了发展自己,有26.5%的人回答是为了给社会做贡献,有18.2%的人回答是为了多赚钱,有15.5%的人回答是为了丰富生活,有6.8%的人回答是为了出人头地。这表明中小企业创办企业比较注重个人价值的社会评价。其次是大多数企业创业者对财富有着良好的认知。60%的中小企业的创办者对社会财富的认知表现为“主要为社会,其次为自己”,就所经营的财富而言,首先是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其次才是为自己或子孙创造财富。仅有少数认为自己持有的财富来源于自己的努力奋斗。问卷中88%的被调查者有带头致富回报社会的愿望,84%的人有出资兴办公益事业的具体行动。并表示要继续关注贫民、失学儿童等生活,准备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为社会扶贫济困,以体现“富不忘本”的良好中国传统。

3.在中小企业中,受教育水平高的创业者其企业文化力的强度较大。关于本次研究中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在有效回收的86张问卷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问卷调查者为41人,占总数的47.7%;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问卷调查者有30人,占总数的34.9%;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问卷调查者为15人,占17.4%。通过相关性分析,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企业文化力观念两者关系测定值为0.209,并且该值通过方差检验,表明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与企业文化力观念两者存在强相关关系,即受教育水平高的创业者对企业文化力的认同度较大,其企业文化力的实际发挥效用也较为理想。

(二)企业属性对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影响

除了创业者自身的特征会对企业文化力产生影响之外,一些具有企业属性的因素也会对企业文化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它往往通过左右企业发展战略对企业文化力产生影响。企业发展战略似乎与中小企业无关,很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往往是行动先于战略的制定与分析。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个体私营企业,其中有相当多的企业其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经营者的主观决断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企业规范的决策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力建设的具体行为并不能纳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力表现得并不充分。除此之外,企业的行业特征也会对企业文化力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现代农业等行业当中,在不确定环境中,制造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力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商贸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力的重视程度要高于交通运输业,而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对企业文化力的重视程度最低。

(三)环境属性对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影响

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环节,也深刻影响着企业文化力建设,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

1.文化环境对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起着决定性影响。文化不仅是影响企业存在的宏观情境,而且是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决策方式的最终决定因素,不同文化类型的企业存在环境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文化力模式。本文只就中小企业的普遍模式——家族企业进行分析。“家”是传统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在家族群体内,人人产生强烈的信任关系及凝聚力,这种“家”文化所带来的凝聚力可以迅速转化为推动企业成长的文化力。浙江温州、台州等地以家族为背景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创建和初步发展过程,就基本说明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在中国“家”文化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创办者自觉不自觉地把家的结构关系和运作模式引入到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中,如企业家长式的领导风格、重视亲情和谐的氛围、用人亲疏有别等。特别是在企业初创和成长期,企业家由于自身在某一领域中的过人禀赋和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的领导人,包揽生产经营大权也在所难免,这同样对中小企业文化力的发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调查,原籍在农村的中小型企业采用家族制经营的企业占67%,年龄在55岁以上的经营者采用家族制经营的企业占80%以上。

2.良好的人际环境是一种永续使用的社会资本,对文化力发挥有着正向激励作用。企业从其最初产生的时刻起,就置身于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大多能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人际和社会影响力。在多数情况下,企业领导人所拥有的人际协调能力也就能现实地转化为推动企业成长的文化力。企业领导人凡事讲变通,善于随机应变,能屈能伸,做人讲圆通融会,于人方便于己方便,讲情面,注意换位思考,为人低调,内敛、矜持、含蓄、谨慎,就能为企业赢得各种发展机遇,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3.政策环境对企业文化力建设有着较为明显的强对应关系。良好的政策环境对企业文化力建设有正向激励作用,政策的缺失则对企业文化力建设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目前尽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中小型企业成长的政策,但中小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并不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比如初创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据我们调查,目前大约有70%-80%的企业靠“内部积累”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再加上,政府向企业征收的各项税费和基金多如牛毛,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的税费和基金高达375种。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创办者要想关注文化力建设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力是有效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们应坚持从先进的文化理念出发,逐步推进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有效提升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出适应于中小企业文化力建设的现实途径。

(一)培育和弘扬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

1.培育和弘扬自主创新的理念。实现企业发展观念创新,不断强化市场观念、效益观念、服务观念,激发创新精神、自强精神、竞争精神,培育企业全球化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形成企业综合创新体系;实现企业竞争观念创新,不断强化全球竞争意识、公平竞争意识、有效竞争意识,树立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利益和谐观念,形成企业发展和谐共生的格局;实现企业管理观念创新,确立重视人才观念、知识价值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不断强化现代企业管理意识、法律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形成企业有特色有实效的经营思路。

2.培育和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是企业生存发展关键因素”观念,充分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创造精神,满足员工个人利益和物质需要,促进员工自我价值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切实提高员工敬业精神和忠诚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倡导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努力培育学习型团队,积极营造企业内部平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激发员工爱国、爱企业、爱工作岗位的热情,着力形成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理想信念,实现企业、员工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3.培育和弘扬诚信经营的理念。增强企业员工的道德责任意识,广泛深入进行诚信为本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开展诚实守信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员工的诚信道德境界;提高企业家的道德素质和信用水平,加强企业商业道德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把产品诚信、营销诚信、服务诚信等诚信观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塑造诚实守信和信誉至上的企业形象;营造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文化环境,发挥宣传舆论特别是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全民信用文化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二)健全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工商管理法规,研究制定和宣传推广企业文化建设总体规则、考核测量体系;各级国资委、工商联、企业文化协会等要加强指导,定期组织企业经营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培训,积极推进企业家职业化进程;企业决策者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同经济目标一样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加强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充分发挥企业主要经营者的主导、示范、激励作用。

2.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董事会和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开展建设活动,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考评机制,逐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综合管理、教育培训、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实现“软管理”硬化;探索建立保障机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企业预算。

3.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强化法制环境建设,以企业承担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为立法基点,制定出台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惯例的企业文化建设法律法规,使企业文化建设转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舆论环境建设,通过新闻发布会、礼仪庆典、纪念日活动以及企业报纸、宣传橱窗、影像网络等企业宣传媒介,积极介绍和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

(三)深化和拓展企业文化的内容建设

1.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要大力弘扬国有企业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努力构筑企业文化之魂;形成企业经营理念,将企业现有的思想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总结、提炼,使企业改革发展的经营思想变为员工自觉的行动;明确企业奋斗目标,包括企业和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形成企业内部调整人与人、单位与单位、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确立企业营销文化规范,以营销活动为载体,宣传本企业文化理念,经营文化品牌。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构筑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营造企业良好的精神氛围,将企业长期沿革、约定俗成的典礼、仪式、节日活动、习惯行为等加以改造和培育,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增加员工对企业认同感;建立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体系,在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宗旨、管理理念、营销理念以及人才观、质量观、市场观、竞争观等。

3.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注重企业环境文化建设,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等方法整合企业资源,规划和营造企业外貌,包括自然环境的绿化美化、办公室和车间的优化布置,设计和确定企业徽章、旗帜、服装和歌曲等,创立企业的品牌形象,营造人们对企业的第一良好印象;注重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办的报纸、刊物、有线广播、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宣传栏、广告牌、招贴画等。

(四)创新和强化企业文化载体建设

1.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加强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不断激励全体员工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广泛开展文化、体育、读书以及各种文艺活动,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员工政治思想学习、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学技术培训,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

2.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强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协调同步,激励约束文化导向优势互补,不断增强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色彩。

3.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有机结合。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开放型、立体化的终身学习体系,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形成有利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良性运转机制。通过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业务素质,最终实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金伯杨、杨震澎.文化胜经低成本塑造中小企业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朱素英.家族企业继任中的企业家精神传承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虹.企业的性格[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 徐立青.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7.

[5] 高芙蓉.中小企业文化力与核心竞争力管窥[J].中州大学学报,2007,(01).

[6] 李锦望、陈步峰.用文化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外企业文化,2003,(01).

[7] 姚伟民.中小企业如何实施基于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特区经济,2006,(11).

作者:周卫中

中小企业文化论文 篇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中小企业文化探讨

摘 要: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越发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后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局限。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进行分析,探讨各个阶段中小企业适合的企业文化类型,从而通过选择正确的企业文化来引领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企业文化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在创造产值,出口创汇,税收上缴,提供就业机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不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以至于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融资渠道狭窄,管理制度不完善,创新能力不强,人员流动过多,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寿命短,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中小企业和有生命的生物体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适应发展的需要,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2 生命周期理论

1989年,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企业同生物一样都遵从“生命周期”规律,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到老化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该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规模和时间都不是企业成长和老化的原因,企业成长和老化主要是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这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爱迪思认为企业灵活性和可控性通过四大管理职能来体现,分别为P(Perform)实施、A(Administration)行政管理、E(Enterpriser)企业家创新和I(Integrate)整合一体化,根据这四个管理职能在企业生长过程中作用的大小,将企业成长到老化的周期划分成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前期、盛年后期、贵族期、撒冷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十个阶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里?格雷纳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五阶段模型,将企业的发展分为依靠创新成长阶段、依靠指导成长阶段、依靠授权成长阶段、依靠协调成长阶段和依靠合作城战阶段。该理论认为企业每个阶段都是由前期的演进和后期的变革或危机部分组成,这些变革或危机加速了企业向下一个阶段跃进。

本文为简化分析,将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3 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企业文化

3.1 中小企业创业期的企业文化选择

3.1.1 中小企业创业期的特点

在中小企业创立初期,创业者对企业起到了关键作用。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资金匮乏,融资渠道有限,又尚未打开销售通道,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如何存活下来是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员工数少,管理层级简单,尚未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不存在授权,也缺乏明确的经营方针,此时,企业的灵活性和控制力完全由创业者掌控。企业创业者一手把握整个企业,决策力集中,各种事情都亲力亲为,在管理上唱的是“独角戏”,因此创业者的个人素质、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作,创业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也决定了其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而普通员工多是服从创业者的领导,基本不会参与到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3.1.2 中小企业创业期的企业文化

创业期的中小企业适合创业者文化。该阶段的中小企业缺乏稳定的经营环境,大多缺少建立正式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条件。此时的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而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因此关注的是如何生存,在经营过程中多以机会为导向,受外界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决策完全由创业者根据其对市场、环境的判断而做出,以创业者的个人价值观为核心,在生存的压力下,企业缺乏长期愿景和目标,创业者更关注短期获利。同时,该阶段企业缺乏较为完备的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指导员工的行为,员工对企业经营管理风格的认知直接来源于创业者的行事作风。员工通过对创业者要求的完成来了解创业者的经营理念和意图达到的目标,了解创业者鼓励什么,禁止什么,了解创业者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不定型的企业文化形式,即创业者文化。创业期的文化以创业者的个人价值观和经营观念为核心,人治色彩浓重,因此需要创业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将不畏艰苦,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和诚信、团队合作、创新等优秀的经营理念传递给员工,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理解,为未来企业文化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此有意识地引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3.2 中小企业成长期的企业文化选择

3.2.1 中小企业成长期的特点

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成功渡过创业期,继续健康发展,就进入到企业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在成长期,中小企业已经能够在市场上立足,其产品或服务已经打开了一定的销售局面,业务成较快增长的趋势,企业内部制度逐渐建立。此时,由于业务的拓展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复杂度的增加,创业者依靠自身的能力已经无法事必躬亲地对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决策,同时也面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因此必须进行适当授权,将企业管理方式从集权向分权过渡,引进专业人才来承担部分经营管理工作。同时,企业的目标不是生存,而是转变为获取长期发展,因此开始关注企业的长期利益,经营模式从机会导向向顾客导向转变。

3.2.2 中小企业成长期的企业文化

成长期的中小企业适合创新型文化。创新型文化首先体现在生产经营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会采取低成本战略,通过低成本的密集型生产抢占市场,但是同类产品的市场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模仿或生产低成本的同质产品无法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在成长期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新服务以拓宽市场,满足变化的市场需求。故企业应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创造性思维,加强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其次,创新型文化体现在企业的管理转型变革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强烈需求。这部分人才不同于创业期简单服从的员工,他们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这势必对原先创业者或创业者家族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造成冲击。而创业者及其家族又普遍对外来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固守自己的观念,同时自恃创业元老而不易接纳后进人员的观念。因此成长期需要的创新型文化还体现在如何创新地将创业团队或创业家族的管理理念与引进的专业人才的经营风格较为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建立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的能够被创业者、专业人才和普通员工共同认同的企业价值取向。

3.3 中小企业成熟期的企业文化选择

3.3.1 中小企业成熟期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快速成长的阶段后,进入到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即成熟期。在成熟期前期,企业制度和组织结构经历了长时间的调整和完善,已经较为完善和规范,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视野的开拓和创造力的发挥也已经制度化,企业内部环境稳定。企业生产技术成熟,所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上顾客的需求,具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也稳定在高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部分中小企业开始进行多元化发展。

在成熟期后期,企业依然强健,社会关系网络日趋完善,与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密切。但此时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也日趋成熟和饱和,市场需求稳定在某一水平,企业的利润率开始下降。在企业内部,灵活性开始丧失,惰性显现,表现为对成长的期望值不高,对构筑企业发展愿景丧失了兴趣,不再努力占领新市场和获取新技术,创新精神逐渐散失,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也导致了各职能部门间权力和利益的冲突。

3.3.2 中小企业成熟期的企业文化

成熟期前期的中小企业适合制度型文化。进入成熟期后,企业的驱动力从创业期的完全由创业者驱动,到成长期的创业者和企业文化共同驱动转变为成熟期的创业者的驱动力逐步被企业文化驱动所取代。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长久以来在成功经验中不断积累和完善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不会因为领导者的改变而波动。在成熟期前期,中小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制度型文化,依靠制度来建立规范的工作场所,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来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以此深化员工对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理解和遵循。在此过程中,领导者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最主要的还是依靠规范性的制度。

在成熟期后期,制度型文化中的过分死板,缺乏灵活性导致的负面作用会不断增强,企业上下安于存在于制度框架下,惰性骤增。人们不愿意触碰制度而墨守成规,创业者带来的创业精神也随着领导者的更替而逐渐减弱,人们习惯于保持原来的状态,沉浸在过去的成功中,创新意识骤减。因此,在成熟期后期,制度型文化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转变。此时,中小企业需要建立市场型文化。市场型文化首先强调打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隔阂,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团队,加强部门间合作,增强创新意识。其次注重目标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引进人才,加强人才学习和培训,保持企业的活力,防止制度型文化来带的大企业病的弊端。再次,面向市场,坚持顾客导向,要求关注顾客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强企业对外部市场的反应度,为顾客提供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优质产品,以此保持市场占有,延长中小企业的寿命。

3.4 中小企业衰退期的企业文化选择

3.4.1 中小企业衰退期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成熟期的末期,开始出现市场需求饱和,市场占有率骤降,盈利能力持续大幅下降,销售利润出现负增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则企业开始进入衰退期。衰退期的中小企业多出现“大企业病”,即由于规模较大导致管理机构庞大,决策复杂,反应迟钝,企业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部门间矛盾增多,协调困难,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同时企业在硬件方面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加上新兴技术的冲击,导致产品老化,生产萎缩,效益降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3.4.2 中小企业衰退期的企业文化

衰退期中的中小企业要想摆脱最终消亡的命运,需进行二次创业,因此需要变革型文化。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价值观,该价值观需要导入变革式的创新思想、创新理念,妥善制定企业二次创业的战略方针,对员工进行激励,努力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未来前景的信心,打破衰退期员工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精神面貌,激发员工的能动性,活化员工的创造力,以适应企业二次创业的需求,才有望化解企业的危机。同时在企业组织管理结构上进行变革,打破僵硬的阶层式结构,适当减少组织层级,使组织扁平化,加强上下级沟通,使企业内的智慧能平均地分布在整个组织内。

4 总结

根据中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企业内外部环境也会存在较大差别,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不同,因而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类型也不尽相同。尽管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但是由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因此,生命周期各个阶段适合的企业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分析,选择匹配的企业文化能引导中小企业继续发展,甚至避免衰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罗余才,李功网.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张 德. 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傅星雄.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的成长规律探讨——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科教导刊,2010,(5).

[5] 郑文力.基于民营企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文化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7,(9).

[6] 马洪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作者:郝晶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乳业财务风险论文下一篇:铁路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