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技能的变化论文

2023-01-11

教师对学生成长所担负的责任, 更多的体现是促进。因此, 教师必须补充下列“促进学生发展”的技能。

1 学习指导技能

新的学习方式强调, 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表示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无所作为。在处理教学中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者关系时, 新的教学理念固然重要, 但“指导”的技能也是致关重要的。

比如, 在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围绕听课、记忆、迁移、背诵、演练等接受活动进行;新课程强调了学习的探究性, 教师对学生需要进行课题发现的指导、问题解决的指导、个别指导、小组指导、体验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信息收集指导等。在指导的过程中, 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快乐的课堂环境,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供空间。

2 教育科研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科研兴教 (校) ”已形成共识, 教师教育科研意识逐步增强。新课程中要求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技能, 其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从课例收集、撰写、分析到总结反思, 形成课题。围绕通过实践形成的课题进行行动研究、撰写研究报告、推广研究成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去学习、去思考、去研究, 而其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的过程。同时, 通过课例 (题) 研究这个切入点, 可以牵动教研、科研、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 激活学校的整体工作。

掌握教育科研技能还存在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目的指向, 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 汇总教师的教学经验, 积累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 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

3 合作技能

新课程的综合化、社会化、民主化的特征, 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的合作, 如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合作等。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是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 像学生的一员一样, 参与提问题, 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理解、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教学情境, 就会在师生的合作中形成。其次, 教师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 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 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 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 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 而且还具有教育的功能。第三,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由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第四, 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在新课程中, 教学活动许多方面的变化, 将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复杂并逐渐走向开放。对教师而言, 无论是正常教学, 还是实施教学改革, 都将涉及许多方面, 需要多方支持与帮助, 并接受多方的监督与指导。这其中来自教育管理者的监督、指导和帮助, 是最为直接的, 也是经常的。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求得教育管理者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新课程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能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即教科书”的传统观念。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资源。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师生获得课堂资源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种, 那就是书本。这种单一化的课程资源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 在新课程中老师必须走出书本, 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 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 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既立足于课堂, 又不局限于课堂, 努力向课外拓展, 向社会和家庭开放;既立足于教材, 又不局限教材, 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5 课堂组织管理技能

课堂管理的涵义不再仅仅是应对混乱、维持秩序以及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管教, 更重要的是建设并形成良好的教室气氛。美籍教授威廉姆士博士在考察中国教育之后, 写下了一封有针对性的信, 他认为“教师不应自称为握有‘真理’, 倒不如说真理是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另外的某个地方, 而且探求真理是他们的共同任务。”课堂管理应是师生的共同行为, 其主旨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课堂控制。因此, 新课堂的管理应是师生共同进行的, 课堂应是充满温暖, 师生之间彼此熟悉、相互接纳、安全轻松的学习场所。因此, 教师课堂的管理应变成引导、对话与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行为首先应该是理解和尊重的, 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6 学习评价技能

以往的学习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 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则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表征与结构的变化。评价不再是选拔的手段, 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 教师要明确课程评价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最终目的。

总之, 在新课程体系中, 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再仅仅是牵引学生思想的绳索, 它也应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推进器。教师既需要对传统教学技能进行更新, 又要不断实践, 以获得新的适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学技能。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 教师面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 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为了适应角色的需要, 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 掌握一些新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教师,教学,新课程,技能

参考文献

[1] 傅道春, 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郑金洲.教师如何做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公共安全下的个人权利——用博登海默综合法学理论看“9·11”后美国反恐立法下一篇:医院药房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