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8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我国民办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在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实际发展过程中,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在优化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体系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进步。

我国民办艺术教育论文 篇1:

郑州市民办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研究

(郑州工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4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一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民办高校定位为应用型高等教育,与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相比,更强调专业知識的学习、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塑造。然而,由于先天不足,民办高校存在着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学经费的不足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不利因素,不少民办高校因办学目的不明确,急功近利,忽视教育教学质量,其整体办学水平实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忽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郑州市;民办高校;素质教育

1 研究背景

1.1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现状

1995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校素质教育工程”,素质教育作为根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共识。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生人数约600 万人,约占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五分之一。

河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截至2015 年, 河南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57所,其中公办高校120所,民办高校37 所。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是河南省教育发展的中心,集中了我省16所民办高校,是我省民办高校建设的排头兵,对其他地市民办高校发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

调研发现,黄河科技学院创建创客工场,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引领河南省民办高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校企合作、实习实训方面走在了河南省民办高校的前列;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依托自身国际化办学优势,成为中原民办高校深耕国际化教育领域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依托自身国际化办学优势,成为中原民办高校深耕国际化教育领域第一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倾力推行素质教育,落成了河南省首个高校素质教育展厅;郑州工商学院依托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理念首创“素质教育五项工程”等;河南省的民办高校都在按照各自的发展理念,集中各自的资源优势,身体力行、不遗余力践行素质教育,书写着各自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诠释。

2 民办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思想上不够重视,培养目标不清

在素质教育工作开展中,由于政策目标趋于理想化和泛化,很多教育工作者很难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目标不明确,这一问题在民办高校更为突出。加上各民办高校作为办学主体,未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为素质教育就是知识、技能、体育、创业等各种形式的简单拼凑,在素质教育上只注重表面文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2师资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率高居不下

由于多种原因,多数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一般年流失率都在10%左右。流失的原因有:

第一、个人原因,比如考上公务员、读硕、读博等,但这个原因居少。

第二、学校原因,这个原因居多。由于多数民办高校都是社会出资办学,董事会作为出资方左右这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以经营企业的方式来经营学校,而忽视了教育事业本质的独特性,出现了办学方法和管理理念上的错位,致使出现以下诸多问题:

(一)工资待遇偏低,董事会在制定工资体系时,往往参照企业工时标准来制定,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本质特点。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工时绝不仅仅是课堂45分钟之功,却被按照课堂45分钟的工作量还考量工资,致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招生任务原因,由于民办高校都是自筹经费,大都把招生视为学校的生命线,强制分配招生任务,为了开展招生宣传甚至不惜停课停教,不达标者扣工资扣奖金等等,致使大多数老师投亲靠友搞招生,疲于奔命,不仅严重地挫伤了工作积极性,而且割裂了学校和老师之间的感情维系,破坏了老师和学校荣辱与共的凝聚力。

(三)得不到成长和尊重,尊师重教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师者最值得自豪之处。但是,时下现状却令人叹息,很多民办高校却忽视了这个最基本的要求,把学校当作企业经营,把大多数老师当作普通企业员工一样对待,干活发工资,管理层官僚习气重,口惠而实不至,不关心年轻老师的成长和发展,缺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人文关怀的意识和理念。

2.3措施流于形式,尚未建立健全素质教育体系

我国民办高校起步相对较晚,大部分成立时间比较短,由于其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自筹或社会筹集,办学条件有限,在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方面虽有灵活的一面,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推广,开展素质教育的形式单一,不深入,善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素质教育体系。

2. 4学术科研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被动接受

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大部分来自经济和社会条件较好的家庭,且为本科三批或高职高专批次录取,学生高中基础相对较差,大部分好动不太好学,学习动力不足;强调自我,缺乏自律,自我控制能力较低;心理素质差,自卑感强;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积极性较髙,但参与学术科技、创新等素质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力欠缺,基本处于被动安排和接受状态。

3 对策分析

3.1突破思想误区,更新教育观念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体制、机制的特殊性,在办学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容易把办学办教育商业化、市场化,运用商业思维来设计和实施高校管理和人才培养,在对学生素质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把学校等同于“职业培训机构”。诚然,让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学校必须肩负起的义务,但就业不是学校的终极目标,对人的综合培养才是教育的初衷和本质。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直接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教师的知识水平、教风师德、教学技能等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首先,必须有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工作中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其次,这支队伍要有较高的业务科研水平和能力,真正影响到学生;

第三,在教育主体中,教师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作为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理念,懂得灵活教育、艺术教育和感染学生。

3.3 彰显办学特色,构建素质教育践行体系

落实素质教育实践中,面临不同的教育对象,应选择和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还处于培养职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阶段。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照搬公办高校的现有经验,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设计有针对性、具备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方案。民办高校更应该结合民办高校的特殊性,探索出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出独具特色的高素质人才问题上下工夫。

4 研究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河南省民办高校素质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郑州市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在民办高校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实到综合性技术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育、教学诸环节。文章提出:加强民办高校素质教育,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起符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生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民办高校素质教育特色化发展,将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为全面实现国家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共筑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单琳.民办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

[2]汤迪操.民办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的治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

[3]赵桂桂,孟庆春.关于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探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报,2016.

[4]曾秋菊.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

[5]穆道魁.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作者:刘新宇

我国民办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在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实际发展过程中,音乐欣赏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在优化学生的音乐知识学习体系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我国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之处,难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进步。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方式

在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无法明确教学目标,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则需要民办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现状

当前,在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不能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具体教学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缺乏明确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在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没有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培养出音乐技术型人才。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如果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师在教学期间不能将培养学生音乐评价能力与欣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就会导致民办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失去开展意义,难以发挥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优势。

其次,缺乏完善的音乐欣赏课配套教学设施。在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期间,教学配套设备的应用较为重要,其直接决定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然而,目前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还没有引进配套音乐教学设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利用声像结合的方式促进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学生音乐欣赏课知识的巩固产生制约性影响。同时,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甚至没有设置音乐教室,音乐教师只能在多媒体教师中开展音乐欣赏课,难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再次,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当前,在民办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学体系不完善的现象,主要因为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只能在学生步入二年级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欣赏知识的教育,难以将欣赏课贯穿到整体高职教育中,不能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优势与作用。同时,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學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难以提升[1]。

最后,缺乏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团队。目前,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还没有意识到音乐教师团队专业素质的重要性,不能建设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很多音乐教师都是由其他科目教师转专业教学,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民办高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部分民办高职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执行教学工作,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欣赏课知识的时候,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些民办高职院校中学生的音乐水平参差不齐,不利于教师执行欣赏课教学工作[2]。

二、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必要性

根据对当前我国民办高职音乐欣赏课现状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还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影响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不能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导致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需要音乐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三、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改革措施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音乐欣赏课的改革,保证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具体教学方式包括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民办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端正自身教育态度,改善自身教学行为,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优化音乐教学体系。同时,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还要充分认识到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明确教学中心,精心设计课程,在提高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二)制定完善的的教学计划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课程知识学习效率。首先,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耳熟能详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学生对欣赏课产生学习兴趣之后,民办高职音乐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鉴赏一些经典的曲目,引导学生掌握音乐鉴赏知识。最后,教师融入一些有价值的音乐,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选择教材

在民办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选择教材,并且适当的删减教材内容,例如:民办高职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音乐较难的音乐理论曲调分析知识等进行删除,然后增加一些具有时代特色或是雅俗共赏的音乐知识,重点在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素养与艺术思维,在保证音乐欣赏课教材完整性的基础上,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四)根据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特点执行欣赏课教学工作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校教学特点实施工作,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例如: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音乐教师可以选择中国各地区的民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将音乐融入到学科知识中,此时,音乐教师可以选择《牧歌》、《春江花月夜》等歌曲执行教学工作。

(五)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民办高职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合唱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等,在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艺术性,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

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欣赏课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保证可以利用各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优化学生音乐欣赏课学习体系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参考文献:

[1]裴欢.略谈民办高职院校音乐类专业办学新模式[J].大众文艺,2012(18):267-268.

[2]单丽.从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民办高职院校公共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4(7):113-114.

[3]张教华.关于构建当代高职院校音乐学科新的教育体系及发展途径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4(z1):294-296.

[4]王蕊.高职院校音乐理论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23):31.

[5]杨楠楠.关于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4(12):168-168.

刘湘琼(1985年7月),女,汉族,湖南郴州人,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讲师,贵州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在读研究生

研究 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科研项目"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编号:DS2013YB007)阶段成果。

作者:刘湘琼

我国民办艺术教育论文 篇3:

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机制创新之我见

摘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但艺术教育在高校开设面临许多问题、困难,本文着重从机构创新、社团管理与艺术活动创新、经费使用创新三方面论述了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途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创新

一、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总体概况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刚有起步,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快就中断了,直到80年代初期才开始恢复。一些著名的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成立音乐教研室,开设音乐选修课,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例如,北京大学于1981年开设音乐欣赏课时,原计划招收400人,但报名人数竟然高达1600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到1995年底全国1000所高校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开设艺术课程,门类从单一的音乐欣赏扩大到美术欣赏、电影欣赏等等方面,教材也日趋丰富多样,达十余种。

但是,由于艺术教育的起步基本上是少数学校的自发性行为,学校在考虑整体教育时,并没有把音乐教育纳入其中。从调查的数据和查询的资料中可看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境地,仍是可有可无,随意性很强,有的把它看做是一种装饰,仅流于形式和表象。

1999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有这样一些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2002年7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颁发了13号令,发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并规定于2002年9月1日实施,两份文件分别要求:“所有普通高校均在2005年前开设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并逐步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

综上所述,虽然国家相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高校艺术教育的文件,各个高校也相应或早或晚开设了艺术类课程,但艺术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中缺少它应有的地位,使得今天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越来越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引起高校和广大师生的重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作为高校美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在湖北省2005年艺术教育研讨会中谈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一个国家在建国50年左右的时间里将会出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在我国的高等学府以及科研单位中,未来10年甚至20年也很难有人获得此奖项,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我国的艺术教育还很落后。有人又会问了,艺术教育的落后与获得诺贝尔奖有什么关系,很多研究表明,艺术教育是能激发人们创造力的教育。

人们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两者是密切相依的。但从人类的整体思维来说,形象思维是根本,因为人的认识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因此,形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有待美育去开发。在美育中,音乐、文学、美术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性思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0世纪,科学进步使人们对艺术的需要更加强烈。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思想家——爱因斯坦坚信:“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正是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的神韵,启迪了他的智慧,激发了他的想象和灵感,从而对他追求真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身心诸方面的发展都发挥着积极的影响。艺术教育不但能促进和强化德智体的发展,而且具有独特的功能。它通过美的想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同学们的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同学们受到美的教育。

三、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 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不健全、不合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的要求,要在高校设置艺术教育领导小组、艺术教育中心。其中,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是校级机构,至少有一名校级领导担任组长,而艺术教育中心则是全校组织和实施艺术教育课程的管理和教学机构,属校中层单位。然而,目前除了一些国家重点院校能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要求做以外,大部分院校都是只设立一个艺术教研室,挂靠在某一院校系或团委门下,而艺术教育中心名义上有,实际上是一个空壳。这样的设置,编制规模小,缺乏教学、管理的自主权,不能够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不能够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对全校的艺术教育活动驾驭程度有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艺术教育在全校的发展。

2. 文化艺术社团和课外艺术活动管理混乱

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设有一些学生艺术社团,如合唱团、话剧团、舞蹈团、书法协会等等,这些社团的管理一般不在教学部门,而是在团委、学生处、学校的某个学院或学生会;有的是“公办”,有的则是“民办”。社团制度不完善,社团举办活动互相冲突或随意性较大,比如遇到重大节日,一哄而上举办各种活动,节日过后“销声匿迹”。另外,这些社团多是吸收一些特长生参与,而忽视了大多数同学对艺术的需求,从而挫伤了广大同学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许多高校,大多数师生都简单地认为学校艺术教育就是课堂教育,跟课外艺术活动应区分开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课堂艺术教育姑且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但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课堂艺术教育的延伸,是同学们理论指导实践的最好载体。我们忽视了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那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艺术理论与技能,都只停留在同学们的思想层面,没有实践的检验,这是一个不完全的艺术教育过程。可以这样说,课堂艺术教育与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整个艺术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艺术教育经费管理机制滞后

通过笔者调查本地区几所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费管理情况,得出的结论是有的机制较僵化、经费较短缺,教师有时还缺乏积极性。

经过近几年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评估,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各高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规定:“艺术教育经费要单列,专款专用”。但很少院校能做到这一点,很多高校把艺术教育经费同学生活动经费放到一起,这样无形之中由于学生活动组织多,就把艺术教育经费侵占了。有的把艺术教育经费同其他专项经费合在一起,统称专项经费,到底艺术教育经费多少,没有具体数目;有的高校虽然有这项经费,但数目很少,一学年两千元左右,况且作出种种规定,比如艺术教师观看艺术展览、音乐会等不能报销。

四、创新机制,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1. 健全机构,合理配置资源

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规定,学校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艺术教育领导小组主要是制定政策,把握方向,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艺术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是学校的二级机构,接受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全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授课教材、决定开设艺术课程等等。艺术教育中心下设若干教研室,具体负责教师授课、科研、艺术指导等工作。艺术教育中心结合教务处,要制定艺术教育教学内容和质量的监督、检查细则,并做好落实、考核工作。

需要特别强调一点,学校的艺术教育中心要和团委、学生处结合到一起,领导交叉任职,这样才能把艺术教育从课堂自然而然延伸到课外艺术实践中,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2. 规范文化艺术社团和课外艺术活动管理

多年来,文化艺术社团被认为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的重要组织。艺术教育中心和团委因机构合并或领导交叉任职形成合力后,就必须加强对各种艺术社团的领导,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对艺术社团进行规范化建设,比如《社团组织领导产生办法》《吸收新成员管理办法》等等,社团每年要制定活动计划,年终要进行总结。涉及全校性的艺术活动,就必须设立校级艺术团体,如合唱团、舞蹈队、摄影协会等,这些社团组织要有固定活动场所、固定经费来源、固定指导教师、固定社团成员。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升艺术层次,在校内外争取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同时,不反对各个系(学院)成立相应的分支机构,但也要在校级社团领导下开展工作,并由艺术教育中心派指定教师进行指导。

有了以上这些规范社团,艺术教育中心就要指派专业教师到各个社团进行辅导,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把课堂艺术教学自然引入课外艺术教学活动中。同时,同学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通过课外艺术活动加以实践、锻炼。艺术课教师把实践技能教学与学生课外文娱活动融为一体,寓教于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各种社团在组织活动、艺术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艺术活动时,应努力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少数特长生的范围中。

3. 开通“绿色通道”,创新经费管理机制

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开展时间还很短,各个高校都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和经验,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艺术教育要想在短期内达到它的教育目标,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给予支持。其中,艺术教育经费的保障就是关键。

艺术教育经费管理要特事特办,设立专项资金且逐年都有增长比例。艺术教育经费可分为两大块:一块为课堂艺术教育经费,主要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及科研需要;另一块为课外艺术活动经费,主要为教师参加社会艺术活动,观摩各种演出、展览,学生参加艺术活动、比赛、购置服装、道具、乐器,学校举办大型艺术节、艺术讲座等提供保障。需要特别强调,这里所说的课外艺术活动不能等同于平常同学们课外组织的文娱活动,因此,经费使用也要有别,前者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者只是少数人的活动。

艺术教育经费由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根据教师和学生数量,根据举办大型活动及其他特色活动情况,制定数额,且规定每年的增长比例。然后由艺术教育中心负责实施,年终艺术教育中心要向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汇报经费使用情况及下一年度使用计划。这样把艺术教育经费用好用活,从而为不断提高本校艺术教育质量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平台。

总之,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道路任重道远,每一位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者都应该对其保持清醒的认识,共同努力、克难攻坚,为21世纪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于志新.当前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1).

[2]胡建,米和平.“尴尬”的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05(4).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白朝晖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幼儿舞蹈启蒙教育论文下一篇:我国学校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