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方法

2022-09-12

1 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的定义及其类型

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是相对于正常大学生群体而言的一个比较概念, 具体来讲就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自己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在某方面或几方面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其类型有:经济有困难、学习有压力、就业有阻碍、身体有缺陷、心理有障碍、网络游戏有瘾、行为有过错七类典型的特殊大学生群体, 以及少量休学复学、失恋、异常家庭、情绪偏激的人员, 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因为, 他们心理上的空虚、郁闷、自闭、焦虑、恐惧、偏执情绪等得不到正常的引导、疏通、及时的解决, 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比如:休学、退学、自虐或攻击他人、违纪、违法犯罪、自杀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还会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不和谐、不稳定因素。所以, 及时、准确、系统地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研究其行为特点、探索其教育管理方法意义十分重要。

2 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共同的思想行为特征

1)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没有完全确立, 所以, 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 特别是面对具体的政治观点、道德立场、利益取舍、人生课题、感情纠葛时, 不能正确且一分为二地分析、判断、解决一切问题。

2) 理想、信念、目标缺失, 更不要说科学的、崇高的理想信念, 因而在生活、学习、工作上没有方向、动力和激情, 思想品德修养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不乐意。

3) 学习动机、成功欲望不强, 艰苦奋斗精神缺失, 不愿寻找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

4) 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方面缺乏主见、或方法不当, 不愿实践锻炼, 竞争、危机意识不强。

5) 法纪意识淡薄, 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 责任心不强。

6) 心理上要么空虚无聊, 或者自卑、郁闷、自闭、焦虑、恐惧、烦躁等, 因而, 不愿意或者不敢主动与他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 思想行为表现怪异。

3 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方法

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管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努力提高对他们教育管理方法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全面、协调可持续培养“四有”新人。在教育管理中, 思想政治工作者 (以下简称管理者) 要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他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他们实现短期、长期目标而努力奋斗。特殊大学生与正常的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方法相同, 只是对特殊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所花的时间要多得多、方法上要系统周全、情感上要细心、耐心、热情。

3.1 采用需要、目标调查法, 摸清情况, 找准“病根”, 与之结为知心朋友, 建立成长档案是搞好教育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 请大学新生用一张A4纸写上自己近期和在大学四年的需要与目标, 交给管理者分类分析处理后作为他们成长档案的第一页并在实践中修改和完善。然后, 管理者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访谈录, 其目的是摸清每个管理对象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缺点、家庭背景等第一手真实材料, 同时区分正常与“特殊”大学生, 以便因材施教、施管, 管出质量、效益。由于特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其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矛盾重重”, 但外表却可能风平浪静;其人际交往行为谨慎, 内心大门紧锁, 表现出不与人为伍的样子。所以, 在正式教育管理之前, 管理者本人, 包括共产党员、团员、学生干部、寝室人员都要像“特工”那样想尽一切办法打入“敌人”内部, 走入特殊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当他们认为你是他或她的知心朋友后, 他或她就会向你敞开心扉和你交心谈心。管理者就可以对他们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辅之以利、导之以行的教育管理工作, 你的言行对他们来讲就可能像“圣旨”一样管用。

3.2 充分发挥党、团员、学生干部、寝室人员、父母家庭成员的育人作用, 打造学习型班级、寝室文化、和谐家庭环境是保障

古语说得好: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孟母三迁也说明:好的育人环境对人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所以, 要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汗往一处流, 共同为特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造学习型班级、寝室文化、和谐家庭的育人环境。首先, 在党团员、学生干部中选负责任、有能力、对特殊大学生教育管理有利的人员作见习辅导员。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与能力, 再视其能力授权他们代替管理者对特殊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日常的、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帮扶工作, 为管理者汇报特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情况, 当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其次, 管理者引导、鼓励、帮助班支委干部和寝室室长对班级、寝室文化, 使特殊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健康成长。再次, 管理者把班级分为考研究生、科研、体育爱好、琴棋书画等兴趣小组, 引导各小组之间开展竞争学习、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使大学生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磨练意志, 形成信仰。最后, 管理者与父母即家庭成员取得联系, 了解家庭背景, 告知其子女情况, 希望他们尽力建立和谐家庭, 共同教育帮助子女成长成才。

3.3 管理者要当好总设计师、做好资源优化配置的宏观调控作用, 点燃特殊大学生的希望之火——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找准他们成才的方法与能力, 既是对他们教育管理的核心, 也是关键

1)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任课教师, 以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活动、生活中采用问题与案例相结合的方法, 系统、长期的帮助特殊大学生确立“五观”“三义”, 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解决根本性问题。这项工程难度最大、内容最空、效果最不明显, 但它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所以要放在优先培养战略。第一, 要求特殊大学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和日常学习生活中, 对涉及“五观”“三义”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或体会交给见习辅导员批阅后, 再转交给管理者处理。第二, 要求特殊大学生把问题与案例先进行研究或写成论文, 然后, 管理者、见习辅导员同特殊大学生进行探讨、辩论, 使特殊大学生在发现、分析、研究、探讨、辩论问题的同时, 把“五观”“三义”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立场、观点, 并形成坚定的信念。比如“两弹一星”为什么能成功?蒋介石为什么会败给毛泽东?以及大学校园内发生的大学生自杀、犯罪的案例和社会热点。特殊大学生通过长期被动的学习、培训、锻炼, 不但对他们“五观”“三义”的形成有帮助, 而且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能力、兴趣的培养效果也显著。

2) 帮助特殊大学生认清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找准闪光点——自己的天赋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特色;抢占关键点——养成好习惯, 除掉坏习惯。大学的目的, 从最简单来讲有三: (1) 获取知识的殿堂, 走向政治家、经济、管理等“大师”的阶梯; (2) 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并形成独特的专业个性, 所以, 大学生应该有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人精我转的战略眼光和思想来培养、经营自己的专业特色; (3) 培养能力、提升素质, 然后走向社会, 把毕生的才华奉献给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此, 管理者要帮助特殊大学生认清自己, 找准自己的闪光点——天赋, 并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特长;抢占关键点——养成好习惯, 除掉坏习惯。依据美国管理学家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一文中提出“一流工人”的理论, 即“人都是有天赋的, 只要工作与工人的天赋相符合, 工人又愿意把工作干好, 那他或她就是一流的工人。”同理, 要把特殊大学生培养为“一流的大学生、一流的人才”关键有三: (1) 协助他们找准自己的天赋并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2) 使学习或工作与他们的天赋相符; (3) 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 除掉坏习惯把工作干好来成就他们的事业。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管理者教会特殊大学生养成为人正直、诚信;办事公道、正派;工作踏实、认真;精神上乐观、向上等好习惯——终生用不完的财富;改掉消极、懒惰等坏习惯——终生偿还不完的债务。

3) 帮助特殊大学生培养自学和自我管理两种可持续发展能力。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更新快, 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必须具备自学和自我管理两种最基本、关键的能力。自学能力至少应有三方面的内容: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规律;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创造性学习效果。然而, 学习能力又必须在长期学习、实践、锻炼中才能养成。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无、大小与特殊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因为, 人进入大学学习、社会工作后, 其自己支配控制的时间就越来越多, 其单位时间利用的效率与效果, 关键在于个体对时间的管理效率, 即自我管理能力。这里的自我管理与管理学上的组织管理有共性:即管理者 (这里指特殊大学生) 通过决策、计划、控制等 (职能) 的实施, 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协调, 确保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包括自我设计、实施、约束三方面的内容。在目标设计阶段, 管理者应帮助、指导特殊大学生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个人理想、目标要与社会理想、自己的资源、能力、条件结合, 实现客观允许、主观可能的和谐发展之路;实现长、中、短期目标相衔接, 即大学四年的总目标与学年、学期分目标衔接, 人生总目标与一年、五年、十年分目标衔接, 实现短期目标向中长期目标滚动式、可持续、协调发展;目标能调动自己的“三性”积极、主动、创造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目标实现后自己的满意度、对外信誉度最大化。由于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会受到阻碍、诱惑、干扰、乃至挫折和失败, 所以特殊大学生必须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去约束、控制自己, 确保目标的实现。

4)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特殊大学生比正常大学生的实际问题要多, 感情脆弱, 抗压耐力差, 并且每类、每个特殊大学生的问题又不相同, 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作为管理者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特殊大学生的具体问题, 只有他们的思想包袱、压力减轻了, 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才有效果。具体讲, 经济困难型有两类:一类是, 经济有困难, 但他们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等优秀品质, 笔者把这类大学生列为正常大学生群体, 另一类才属于特殊大学生, 管理者应帮助他们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争取学校减免部分学费和社会力量援助、为其找到勤工助学的岗位;教会他们为竞争国家奖、助学金而努力奋斗和合理安排自己的经济开支, 达到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学习压力型用这个公式去做思想工作:学习成绩=f (能力×方法×积极性) , 仔细分析学生欠缺什么就补什么。网络游戏有瘾型:管理者要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协助他们像戒毒一样戒掉网络游戏瘾, 然后进行教育培养。心理问题型要分层次进行, 如果是神经分裂、混乱、精神病者, 办理退学或住院治疗;对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心理医师、咨询师诊断治疗与教师、同学、家长在学习、工作、生活、集体活动中辅助治疗相结合等等。

摘要: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成才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高校教育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总设计师、导演, 加强特殊大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特殊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玉国.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 2006. (4) .

[2] 张泽宝.高等学校特殊学生群体行为研究及管理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 8 (3) .

[3] 吴文兵.论新形势下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4] 丁敏娜.浅谈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J].科技咨询, 2008 (31) .

[5] 肖晓哲.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 (5) .

[6] 魏丽娜.关爱大学生“特殊群体”构建和谐校园[J].管理观察, 2010 (3) .

[7] 周三多.管理学[M].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食品安全影响下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下一篇: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