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模式结题报告

2022-07-20

由于报告格式复杂,内容要求简要明确,很多人对写作报告,甚是感到苦恼。非常需要一份正确的报告格式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研模式结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教研模式结题报告

一三五模式结题报告

《优化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

辽阳市第九中学 钱雪梅

要:针对我校在上一轮创建课改示范校中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提升与完善。 关键词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

一三五模式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提出的缘由

前一段时间,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蔚然成风,并形成了“一三五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的刺激和课堂气氛的热闹,忽视了知识传授的过程,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深化,有必要重新反思与探讨,因此决定开展此课题的研究。我校在本次改革大潮中,也积极进行了以“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为核心的一三五教学模式的探索,并于2014年获得省级课改示范校的验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本模式有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创新思维积极的优点;但也存在着课堂活动流于形式、课堂节奏松散、课堂密度有限的不足。为了进一步优化我校教学改革成果,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此次课题研究。

(二)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伊始,世界各国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本世纪这种改革扩展到中国。近几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各地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探索了一些教学模式,取得一些优秀成果。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出现了形式主义的弊端。比如在课堂上,单纯追求热热闹闹的效果,脱离学生实际安排自学活动,使学生在没有很好理解理论常识前提下就参与讨论,使之理论和实践联系不起来,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得更苦,老师教得更累,。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课改标准强调以人为本,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我们要尽可能地做到二者的完美结合。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与合理安排教师精讲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继续发扬我校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势,同时兼顾课堂结构的紧密性和课堂密度的延伸性,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的教学观,改变教师对新课改的表层认识,真正形成我校“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高效”教学模式和各具特色的学科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学生成长服务。

(四)研究的假设

如果通过研讨课、检查效果,再研讨、再检测,经过几个回合的课堂教学实验,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形成模式,并通过示范课进行推广,应该有所收获。

(五)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中的“高效课堂”界定 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高、效果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1.理论意义

本课题依据建构主义、实用主义理论发展而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即: “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实践操作方面验证这一理论,并从中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首先研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的手段。其次,通过教学的整体建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某一类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切入点。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要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就会自己去学习知识。再次,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有效办法。

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让知识在系统中学习和记忆。如每个学段的开始,把一门学科的不同层次的知识导图与学生共同归纳整理,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2.实践意义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教师可以根据整体教学设计的思想,打破单元章节的界限,将有关知识整体构建,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使教师业务素质整体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从而构建高效快乐课堂,增效减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校里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把我校原有的“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进一步完善,探索更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重点和难点都在于通过实验取得更高效的教学效果。即: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认为:效率的最大化或效益的最优化只居其一的课堂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四)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并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但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我们的思路是首先通过实践优化原有模式,再进行课堂实验固定新模式;最后,让全体教师在体会整体模式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个性创新、找出适合自身和本班学生特点的大结构下的个性模式。总之,整体的教学模式只能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 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微观的、具体的教学操作还需要教师灵活多样,根据个人特点扬长避短。使我们的模式用中右边,真正具有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五)研究过程和活动 本学,我们辽阳地区正好进行协作化办学的试验。我校作为牵头学校,要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五校合一的教学活动,我们就把此活动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更多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尽量安排研讨课与交流活动,并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2016年9月--11月

课堂实验、理论学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在各个学科安排了第一轮的研讨课,侧重课后的反思与交流。通过互相交流,大家感觉到对一些过于抽象和高深的知识点,教师还是要在精讲的基础上安排探究活动,才更有效果。

第二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5 完善模式、数据分析阶段。 我们在这个回合的研究中,首先对第一轮实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反思,然后安排第二轮的实验课,并把重点放在课堂开放与教师精讲回归的有机结合方面。课后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各组对研讨课进行再反思、再评价、再总结、再提升。

第三阶段:2017年5月-6月:总结经验、理论提升阶段 。

通过集体研讨,形成适合各组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总结提升,形成学校总体的教学模式。

三、结果与结论

(一)成果

在两个回合的研讨中,我们在教学改革或课堂创新方面取得一定的经验,并进一步完善了我校的一三五模式。

(二)结论:我们通过实践,形成如下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确实比以前的模式更接地气,更具有效性。

九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一三五模式

特点与模式:一个基础,三个关注,五个模块的“一三五”模式。 一个基础是指我们的课改一定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个关注是指: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

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

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

从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方面考虑,我们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差异,安排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到不同性格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进行习题设计时候,既要有浅层次的,让学困生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要设计有挑战性的习题,让学优生能够感到解渴,有成就感。

从关注学生的潜能与发展方面考虑,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时,首先充分摸清学情,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方面多下功夫,多出点子,使设计的教学手段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养成与荣誉感塑造方面考虑,需要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来完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要融入情感。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参与活动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民主参与,让学生在公平的规则与良性的竞争中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

五个模块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步骤,这五个模块,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第一模块:课前展示、回放知新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教师尽量安排学生来主持,通过学生间的评价与教师的点评完成。也可以是学生的才艺展示等方式实现。但我们不要求千篇一律,鼓励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由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师可以自主安排,不必不拘于形式。

第二模块:自学精讲、交流展示

这一环节我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操作中,我们首先利用导学案向学生提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等,引导学生分组自主学习。然后掌握学生自学情况,设计展示活动,以必答题、抢答题等形式进行小组竞赛,按规则计分鼓励。一句话:就是以学案导学,以竞赛促学。

本次研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从这个环节着手进行完善与提升。以前这个环节是“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经过上一轮的试验,我们感觉到无论什么情况都鼓励学生自学完成学习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知识的学习停留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所以,我们主张针对过于抽象的知识点,教师要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辟诠释;一些单元第一课时的新知识,也要尽量讲练结合。当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后,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会更好。

第三模块:合作探究、推本宏义 这一环节,我们主张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现场发表本组观点。这一活动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使他们在共同辩论中达成统一,在独立表达见解中提高认识,在互相竞争与欣赏中培养情操。即:以问题导研,以活动导情。

第四模块:联动小结、条分缕析 这个环节相当于小结部分,为了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帮助学生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鼓励把小结的归纳权由教师手中转移到学生处。我们有的学科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总结,在黑板上展示知识线索;有的学科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间通过互相提问主要知识点来完成总结。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有利于加深认识。

第五模块: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就是巩固练习环节。就本课内容当堂进行练习,以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我们通常每组设一名科代表,在练习阶段鼓励学生互帮互导,共同完成作业。作业由每组的组长自检,或对应组互检,教师适当抽查,以培养学生诚信品格与责任感。

以上是我们的“一三五教学模式”,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求教师简单机械按此授课,而是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总之,我们细化步骤,不惟步骤,主张贯彻学思结合、知行一致的原则,联系学生实际,不好高骛远、不流于形式。

四、讨论与建议

(一)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及可靠性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教师面向我校全体学生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采用文献检索手段,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本校实际,找到新的生长点,避免重复和走弯路,为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2.行动研究法:针对目前个别高效课堂不高效的现象,集体讨论,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反思,从而在本校打造高效课堂。

3.案例研究法:通过各种公开课活动,收集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并进行科学分析与反思。

4.总结研究法:及时对本课题每一阶段的调查、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

这些办法符合研究规律、科学有效,从实际出发,在一线教学实例中挖掘经验,真实可靠。

(二)研究成果的价值 本研究成果,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已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由于我校是协作办学的牵头校,还有进一步推广的空间。

(三)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经费及时间的限制,以及学校现有人员的理论学识水平有限,研究在宽度上还有待扩展,在理论提升方面还有待加强。

(四)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1.多到其他省市学习,参考借鉴优秀课改成果,不断完善我们的模式。 2.与师范类大学相关院系建立科研联系,借助专业平台进行更科学化的研究,是我们的研究成果更经得起考验。

五、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关杜威教育理论、 有关建构主义理论文献

第二篇: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校本教研现象由来已久,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苏格拉底就具有这种基于自身办学、基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思、研究的最初理念,进而提出了有名的教学思想和原则等,后来许多伟大的教育家也对学校教育教学都提出了研究与思考的思想。

在我国,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行,人们开始对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目前此项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是:研究其内涵和特点、理念和原则、制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

首先它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调查显示:将近3年的新课程改革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新问题、新困惑也层出不穷,诸如,教师所面临的困难、课程资源匮乏、评价制度滞后、课堂教学改革不尽人意等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仅靠专家的指导是不够的。实践证明: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

其次它是素质教育的需求。陈至立在2001年6月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由此可见,重视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的素质教育就成为新时期课程改革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必须基于自己学校的现实,寻找自身的办学出路和办学特色,这就热切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不可避免地,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就迫在眉睫。

它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近年来的有关研究报告在总结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时明确提出:“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并且还指出,“违背教师意愿”或“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的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主要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意义与价值;

2、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尤其是科组有效运作机制的研究;

3、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4、校本教研队伍的建设;

5、小学校本教研制度的专业支持与条件保障;

6、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指标和监控、管理机制。

研究本项目的科学意义

1.近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智慧成为我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对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研究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2.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年9月试行以来,已有3年了,2007年将全面启动新课程。对其试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切实有效、可行的途径去解决,实践和经验证明:校本教研必不可少。本课题对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发展作一探讨,并尝试提出教师校本教研能力发展的策略,为今后学校、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借鉴意义。这是本文所力图实现的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应用教育科学理论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真实问题,因此,它是本项目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于日常的具体教学生涯中。我们认为,行动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主要用于问题诊断过程和课题立项阶段的多角度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2)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的试验研究日志及教学反思录、试验课的课堂观察记录、师生互动情景的数码照片记录、教学录像片段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个案研究等。

研究实施的几个步骤:

1、筹备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元月 ):广泛宣传,制定方案,召开开题会,教师学习,访谈,确定试点学校,初步实施等。

2. 项目实施阶段(2006年元月—2007年10月)队伍建设,科组运作,专题研讨 , 现场交流、外出学习参观,检查总结评比等。

3.项目评估、总结阶段 (2007年10月—2007年12月):对项目进行评估,完成项目研究总报告以及成果的集结和资料的整理等。

四、 课题的实施和成果

几年来,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验学校的各个科组和每位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研究中去。在此期间,探索出了一套保障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本校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富有时代特点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研究与实践,建立起有效的科组运行机制,使科组活动能够具有研究和学习能力,并且成为每个教师发展的舞台;形成了完整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评价体系和监控、管理机制;完成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建设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和高效地开展。

1、规划到位。教研室从全县角度,客观分析我县教研现状,制订全县校本教研三年中期规划,提出对各实验校、各校学科组的具体要求,并设计了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学校各科组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让教师主动构建个人成长历程,激发内在成长动力。教研室要求实验校全体专任教师人人制定一份详实的《个人成长计划》,此计划既是学校“教师成长档案”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指导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是以一学年为周期,要求教师从师德、教育、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基本功等方面拟定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互助伙伴,并制定达标措施。

2、组织到位。建立起以学校、教研组、教师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形成一个校长亲自抓、科研处负责、教研组抓落实的校本教研的管理网络。这个网络运行畅通。

3、制度到位。

首先,为规范各校的校本培训,教研室先后出台了《扶风县校本教研室制度建设制度汇编》小册子,内容包括: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章程、学校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活动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学校校本教研培训制度、学校校本教研检查制度,对校本教研的活动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其次,各实验学校制定各项教学常规制度、听课评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教师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并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活动质量。

4、人员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县教研室教研员的包片抓校、蹲点制度。为搞好校本教研,县教研室全部致力于教研工作,从领导到教研员,根据各自的责任权限和他们的特长,他们分别参与到基层学校相应的教研组,支持教研组长工作。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能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能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教研组长以及科组成员一起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指导教研组长根据目标一步步地探讨实践。平时要求每一位蹲点的教研人员还必须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与组员同学习、同讨论、同研究。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结束时,还要帮助教研组总结教改经验,以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在科组自评、成果展示的基础上,评出优秀教研组。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加强教研室对各实验学校教研组活动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及时发现和总结成功经验,推广先进教研组经验,创设良好的教研环境氛围。

在各实验校,实施教研活动组长负责制、集体备课备课组长负责制。即各教研组的活动由组长负责,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学校领导各联系一个组,指导并参与各个组的教研活动。

5、激励到位。

各校制订了针对教研组的考核内容,主要从教研组的思想建设、活动情况、承担公开课的情况、科研成果、“学生的得奖情况、资料的积累、教研组活动记录、学习内容、公开课教案、科研论文等方面进行考核,还有加上平时教学常规检查的情况和行政人员对教研组活动的评价,这些方面对教研组进行考核。这样做到了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县教研室每年对各校教研组工作进行总评,评出优秀教研组,并对其进行奖励。

(二)、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引导教师自主发展。

课堂案例式教研

案例式教研分为自研式汇报课、出外学习课堂实录、多人同上一堂课。

※自研式汇报课:

每个学期每位教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要求执教教师在课堂上要有自己的研究思想,体现研究的价值,凸现自己的研究特点。

※出外学习课堂实录:

教师出外学习自身教育理念得到提升,回校之后针对教学实录谈自己的感想,引发其它教师的共鸣,形成共同参与并提高的局面。

※多人同上一堂课:

两三位教师上同一个内容,按照各自对教材的解读进行40分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演绎;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生成的把握。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真切的帮助,让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了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

通过多种途径的案例式教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研讨、亲身体验,让新的理念在研讨中得到内化,认识在研讨中得到升华。

科研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怎样写结题报告

※边教边悟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其专业发展的实践和能力。教师在个人反思或集体反思的过程中,可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课题组在学校教师中开展 “边教边悟”活动,要求老师们把自己平日里所教、所悟和所感写下来,教中悟,悟中学,学而后教。通过边教边悟,营造了学习研究的氛围,提升了教师们的理论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又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和合理的规划。

※经验分享

教师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实践,有了各自的实践体验,就需要进行经验总结。总结之后也需要我们给一个平台给他们进行经验的分享。因此我校每学期在教研组内都有一次经验分享,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的特色进行展示。

(三)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大赛活动

为配合宝鸡市教育局开展的“强师兴教”工程活动的进一步展开,我县教研室每年组织开展一届“教学新秀能手”大赛活动。按照市上赛教要求的几个环节,组织一系列教育教学大比武、大练兵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一般情况下,我县的大赛安排在每学年的下学期进行。步骤为: 10月份,全县性说课比赛,由教师的说课和听者提建议构成;11月份,分科组的精品课大赛,以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为主;12月份,思课活动,由教师的反思和答辩组成;来年1月份,个人和科组分别总结。最后评选出县级“教学新秀能手”,来年推荐上市参赛。

教研活动专题化

专题化主要是指每次活动再不是随意地指派几位老师上几堂公开课,然后大家评议评议完事,而是代之以有明确的研讨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必须是这门学科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突出问题,特别是要求通过研讨,能总结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得出相关结论。

各实验校教研组每学期都有专题研究的任务,在一学期贯穿始终。我们将一个学期的研究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专题,每个小专题落实到教研活动,成为教研活动的一项主题。如全县小学语文科组2004学年的研究专题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在这个研究任务之下又分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型模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研究。

“五个一”工程

为了使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迅速成才,各实验校应积极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努力实施“五个一”工程。“五个一”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从备课、说课、上课到思课、评议一气呵成,其中前四项由同一教师完成,评议由科组成员完成。每个教研组每周推出一至二位教师,轮流进行,其余教师参与听课评课。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对“课”的设计实施、评价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与教学实际衔接紧密,对提高教师对“课”的驾驭能力有明显实效,也有益于及时发现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的实施,为年轻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良性运作机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1.加强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学研究组织,它的任务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一个学习型的教研组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要求教研组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课例研究。制定教研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教研组学习制度,每周安排有各教研组的科组活动时间,科组活动的内容分为思想和业务学习两方面。建立异校交流制度。每个学期和省内外知名学校的教研组至少交流一次。

第三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参考模式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

南浔区旧馆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内容摘要】关注并切实解决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和实践(现)社会公平的大事,也是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报告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的基本特征,构建了流动人口学龄儿童“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探寻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家校联动促统

一、师生互动求发展”的基本途径,有效地提高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为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流动人口 子女 教育问题 模式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从我镇的地理位臵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发展趋势来观察。

我镇地处太湖南岸,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近年来地板业、线条业、化工业的迅速兴起,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此同时,创造了大量流动人口就业的机会,因此,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据统计,我镇已有流动人口4000多,随其父母迁移的学龄儿童近100人。要解决这么庞大的外来学生队伍的入学问题,对弹丸之地的旧馆镇来说可谓压力不小。

(二)从基础教育的均衡性和平等性的内涵来认识。

董惠铭在《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一文中阐明:教育的公平性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公平发展和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与权利的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外来民工,他们是当地财富的创造者,是纳税人,为当地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子女理应成为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的成员,理应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平等性,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民主化和公平性。

(三)从流动人口子女缺乏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如果没有切实解决,其家庭本身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今天的教育问题,在明天肯定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另一

面社会和政府对这些家庭救济性的投入会更大。

(四)从我镇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现状来分析。

1、掌握知识的差异。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域,其子女在原籍受教学的教材不同,要求不同,使其掌握知识水平与本地学生差异很大。(见表

1、2)

*课题组负责人:钱景芳,课题组成员:唐国平、金林元、胡雪刚、王新民、陈志红、赵建春、慎敏敏。执笔:唐国平 金林元

表1流动学生适龄儿童原籍统计表 2002.9 表2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前期对比表

说明:测试对象为2002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学生20名和所在班级52名本地生。测试时间为流动生刚转入时,评价标准相同。

2、行为习惯、文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都不同于本土学生。

3、流动人口子女身理心理大部分没有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弱势群体,由于其父母的流动性,导致其子女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

4、流动人口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其子女的学籍管理比较困难。

5、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校生的综合素质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近几年,虽然我校接纳了部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入学,但学籍管理上不规范,教育质量上不保证。为了使流动人口子女及时地纳入到本土学生群体中接受正规教育的轨道,研究他们的教育问题,家庭现状,对症下药,防止流动人口子女适龄儿童辍学或流失。因此,此项课题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对农村流动人口(一般指在本地暂居

一、二年)学龄儿童教育管理和学校教育教学的综合性整体研究。以调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背景、学习现状,分析其基本特征为研究内容。形成一系列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以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全面素质。

三、研究的内容

1、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2、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档案;

3、构建我校流动人口学龄儿童的学籍管理模式;

4、探寻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本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四、具体的操作

我们首先对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庭情况,通过与家长、学生的谈话、观察、家访、问卷、填表统计等方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摄取了大量的信息,为进一步设定研究策略打下基础。

(一)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及其本人基本情况调查。

1、流动人口家庭主要人员职业及经济状况调查表(见表3)

2、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家庭环境及其受教育状况的调查(见表4) 从表3中调查数据显示:家长最高学历是小学的占46.8%,是初中的占42.9%,是高中学历的仅占7.8%,家长希望自己子女成绩优秀的只占13%,无所谓的占39%,家庭辅导偶然的占41.6%,不管不问的占了48.1%,辅导方式采用压服式的占了48.1%,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项中课外读物少的占80.5%,无工具书的占77.9%,无电视机的户数占91%,大多数家庭是无钱购买。

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基本特征。

我们综合各种调查数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了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在本地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综观其家庭现状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条件差。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家长在子女教育投入上的资金也非常缺乏,造成孩子学习硬件环境较差。学生固有的学习条件严重滞后,必然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这给学习带来了消极的作用。

(2)家教方法缺乏。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本身个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一家庭“文化沙漠”现象波及到孩子身上。这类家庭大体可分为二种情况:一是思想上重视子女学习但无方法。他们从自身由于缺乏知识而造成社会地位低下上吸取深刻的教训,寄希望于孩子,渴求子女发奋苦读以出人头地,改变命运。但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不足,往往无法指导孩子学习,无指导方法或方法方式简单粗暴或一暴十寒。表现为:知识传授采用注入式、压服式,缺少说教,谈话时态度蛮横,缺少正面鼓励,孩子犯错时动辄加以体罚,教育缺乏持之以恒。二是既不重视又无方法。这类家长,老师最为头痛。这些家长大多自身文化素质处于最低层,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漠不关心,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不参加,上门家访无人,教师很难与其取得联系、沟通。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3)成长关注贫乏。家庭环境差,流动人口多为打工,劳动时间长,家庭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加之流动人口群居现象普遍,造成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少,相处环境差,因而缺乏沟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活动、身心等了解严重缺乏。

(4)精神生活枯燥。家庭的低收入必然造成物质生活的贫乏,没有良好的物质生活前提,也就很难创造愉悦的精神生活。没有课外读物,没有智力玩具,没有琴棋书画,没有电脑网络、电视、卡拉ok等,在如此低劣的人文环境之下生活的儿童其精神生活世界如同一片荒漠。再则,孩子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品行对子女有很大的影响力。衣冠不整、聚众赌博、打架骂人、满口粗话脏话、极个别小偷小摸等,这些不文明的言行对原本缺少正面教育精神食粮的流动学生来说其精神损害就更大。

4、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状况的调查(见表5)

流动人口在校生行为习惯综合分析表

综上调查,分析得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1)学习基础较差。由于这些学生大都来自穷乡僻壤,在当地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加之教材有差异,流动性较大,受教育时间不够,缺乏教育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造成知识基础的薄弱。

(2)学习习惯不良。大多数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由家庭的频繁流动所造成的。作业无法及时完成,经常拖欠,且书写潦草,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学习方法不当。自学能力差,不会按学习计划科学合理的支配自已的时间,更不能作好课堂笔记和课后读书笔记。碰到学习上的疑惑,不懂得请教老师和学生。 (4)年龄和所读年级不相配。据调查,流入本校的1—3年级学生中,如果按本地6周岁入学推算,有45%的学生年龄都不符合相应的年级段,年龄偏大。

(5)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流动人口子女在其家庭的熏陶下,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由于和父母相处时间少,他们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是本地生所无法企及的。

(6)有较好的交往合作和适应能力。他们每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为了生存,本能地主动接近人,无意中提高了交往合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本地学生所不如的。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途径。

1、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德育工作。切实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以“教人做人——作好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德育主线,以“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为德育本质,走“三化”的路子,来做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1)人本化:人本化即“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德育的人本化是德育的首要条件。这一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流动学生与本地生存在明显个体上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时更应体现“人本化” 的精神。从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出发,消除歧视,把流动学生视为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有潜能的人,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每一个流动学生身心健全发展。(2)生活化:小学德育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流动生德育教育更应兼顾原先、现有的生活背景,从具体的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五爱”教育,切忌假、大、空。(3)科学化:德育科学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德育的个体化。德育必须分析每一个人的遗传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才能在其原有的起点上塑造人的心灵。流动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且每一地域又有其不同的遗传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因此所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分析研究。

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并与教师教育教学考核相挂钩,在 思想上得到高度重视,使得该项工作起点高,落实到位,效果显著。

2、科学管理,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档案。

(1)实行学校的“动态管理”。建立村委、公安、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互联网。即哪个行政村的个私企业招收外地民工,向公安部门审办暂住证时,必须如实审报是否带入学龄儿童,再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把信息反馈给学校,逐级把关,确保流动人口子女100%入学。其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转学实行“一宽一严”制度。流动人口具有随意性流动的特点,因此,其子女也跟着随意流动。为此,学校建立了“流动人口在校学生变动情况登记卡”,并实行“一宽一严”的管理制度。所谓“宽”指流动人口子女不管在什么时候转入本校,学校根据其就读年级随时插入某班跟读。所谓“严”指严格把好转出关,转出的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办理接受证,否则不予转出,以防止流动人口子女辍学流失。对中途转入的学生,如超过了年报期不能上报的,学校在学生考核时作本地学生计算学额,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次年年报时再上报学额。《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这一精神,政府主管部门直面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不视其为一种额外负担,而视其为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对流动人口子女充满人文关怀。我校借鉴外地经验,采取了“随班跟读,动态管理,收费灵活”的全新管理模式,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

(2)“收费灵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每学期收取300元借读费,不得擅自收取其它费用。同时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借读减免或延期交费的灵活办法,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解决了实质性的问题。

(3)建立学生、家长个人档案。为了便于对流动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我们从学生转入起就对其及家长分门别类地建立了个体档案,对每个家长、学生的成长过程分阶段作记录,用于跟踪调查,改进教育措施。(详见附件一 )

3、探寻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方法途径。

“家校联动”是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和谐统

一、互相促进的有效途径。

召开家长会是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取得联系的重要手段。一个学期,举办三次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会,时间是期初、期中和期末。期初是举办家长会的最佳时机,这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为其子女入学问题会主动到学校来,了解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向他们提出一些相关要求和介绍学校办学条件等基本情况,而期中和期末,则主要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其子女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做好老师与家庭的沟通协调工作。建立“流动人口子女家长联系卡”(见附件二),是学校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子女校外活动情况的又一重要举措。每两周发放和回收“联系卡”一次,教师根据“联系卡”中反馈上来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联系卡”的发放和回收加强了学校与家庭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大大提高了家长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则更有效。

“师生互动”是实现文化知识和各项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凸现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这是实现这一重要途径的前提条件。对流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要倾注关爱,才能保证流动学生全面迅速的发展。在实际教育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思想上高度重视,让流动生获取平等。

平等相待,在言谈中要求自己和学生不能直呼带有歧视性的“外地人”,要说“新转来的同学”。

以诚相待,一定要多关心他们,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感情的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闭塞排外的大门,帮助树立信心(见附件三)。

宽容相待,流动人口子女大部分来自文化底蕴落后的贫穷的山区,基本没上过幼儿园;教材又有差异,因此他们的学科成绩较差。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宽容他们的落后,在接受文化知识方面允许他们有一定的差异,让他们真正品味被尊重的快慰,确信自己一样能成功。

(2)生活上给予关怀,让流动生感受温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条件都较差,在生活上要加倍关爱他们,给予更多的照顾,包括吃、穿、住、行。经常和家长联系,积极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建立“爱心结对”小组,让几位本地生共同来帮助一位流动学生,生活上照顾,学习上帮助,让流动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使他们在集体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地成长。如301班的袁仕井,他是2002第一学期从贵州转入我校的。由于父母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经济收入,家庭状况非常差。袁仕井连一个象样的书包都没有,必要的文具用品也买不起,更不要说什么课外读物了。至于学习成绩自然是十分糟糕。班主任见到这种情况后,立即召开班干部会议,决定让五位学生承担起帮助袁仕井的任务。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为袁仕井送去了新书包和文具用品,有的还捐送了衣服,为他解决了不少困难。

(3)学习上给予帮助,使流动生提高成绩。

给予学生信任。

信任流动学生,要相信他们的潜能,对他们怀有积极期望,不能对他们压得太紧,管得太死,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活动,让他们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点滴进步。

教学中特别珍惜流动人口子女的点滴进步。上课时,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他们带去鼓舞和信心,回答问题时,对他们要有意降低要求,只要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鼓励和表扬,批改作业时,写上几句热情的批语:“老师为你加油!”、“让我们一起努力!”、“你的字进步真快!”等,让他们从中得到鼓励。

发现闪光点。

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点燃就可以照亮其前进的道路,唤起上进心,目前在各种奖励中,”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只有少数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受此殊荣,像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基本上望“奖”兴叹,我们设立多种单项奖,“故意”降低一些项目标准,使他们也有争取奖励的目标,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产生跃跃欲试的努力愿望。另外流动生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这是本地生所不能企及的。教师就充分捕捉到流动生这一优点,利用班会、晨会或结合思品教学,请流动生作介绍,谈体会,教育感染本地学生,学习他们那种自力更生、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品质,从另一角度来讲,流动生也获得了成功体验,得到了师生的尊重,内心倍感自豪。

个别加强辅导。

提高流动生学习成绩应以提高其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为重点,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前提,并辅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流动人口子女知识贫乏,把他们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为他们补课,指导其学习,使他们能会听课,听懂课,会做练习题,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加倍努力,把学习搞上去。就拿上面例子中的袁仕井同学来说吧,学习基础超乎想象的那么差,第一次练习下来,考卷几乎是空白。为了迅速转化这位同学,教师多次找他们谈话,上门家访,并为他制订了学习计划。“爱心结对”小组的五位同学也立即展开了行动,课余时间轮流为他补习功课。在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袁仕井终于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语数均得了良好。

感受成功体验。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同时,能更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设法为他们创设更多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能“潇洒走一回”,如是课时设计些难度不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作业中设计部分简单习题,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时时考虑到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其次,是创设适应流动人口子女学习生活的环境,举行“友谊之树长青”、“手拉手我们走到一起来”等班队活动(见附件

四、五)。使本地学生了解异乡的风俗习惯和人情风貌,感受祖国的幅员辽阔。让异地学生感受新生活的温暖,消除自卑感,使其能在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4、营造良好的流动学生教育环境。

(1)创造民主、平等的学校环境。以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范畴为大前提,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尊重流动学生的人格、维护他们的尊严、权利的各类教育活动,坚决反对侮辱人格、民族歧视、不公正对待等做法。真正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欢迎接受他们,并且在实际行动上关心帮助他们。消除了流动生“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卑、消沉心理,在和谐温馨的学校大家庭里快乐成长。(2)改善家庭成长环境。一方面充分发挥流动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优势,组织流动生进行集中辅导,重点是自我生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再提高。“自理、育人”双管齐下,使他们能克服新困难,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要改良家庭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来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个人素养的提高等,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孩子的成长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

五、研究的成果

1、提高认识,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当地政府、学校及全体教师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如流动人口及子女的管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籍管理、减免费用及爱心助学等,确保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在流动人口不断涌入本镇,其子女学籍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的今天,我校仍想方设法,尽一切力量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和教育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上学本施教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为100%,新学年(学期)旧生巩固率为100%,这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打下了基础。

2、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方面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当地家长对子女求学的热情给他们于很大的震动。另一方面,当地政府、学校重视和积极的宣传,根本地转化了他们对义务教育的较忽略的认识,从而深刻地认识到适龄儿童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3、消除不正常的心理,平等对待、相互尊重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首先,消除了本地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条件、学习成绩所处的优越地位而产生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心理。其次逐步地消除流动人口子女某些方面处于弱势而产生的自卑心理。第三,随着交往的日趋频繁,彼此在了解,学习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文环境,在此过程中,人际关系日趋融洽,互相尊重、平等对待逐步使流动人口子女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逐渐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各项素质。学校的教育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的熏陶,使流动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感染。学校针对性的强化教育,如加强班主任的责任心,加强“行规”和“一日常规”的落实工作,定期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学生的自我调节,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融入班集体中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调整自己,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具有较为稳定的、自信心,适应能力明显地增强,乐观、合群、自立、乐学的健康人格初步养成,人际交往关系良好,(见表6)。

表6流动生行为评价前后对比表

5、提高了各科的学习成绩。按“学校——家庭联动,教师——学生互动”教育模式,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在本地学生的热情帮助下,流动生各学科,无论是考试科目还是考查科目,成绩较之刚进校有了明显的进步,得到了流动生家长的肯定和信任(见表

7、8)。

表7流动学生知识质量前后对比表

表8流动学生与本地学生知识质量后期对比表

说明:上表

6、

7、8对20位流动生作跟踪调查,前后对比结果为进校摸底测试(观察记录)和2002第二学期期终考试(评价)。评价标准和本地生相同。

从纵向比较来看(见表7),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其语数双科合格率从刚转入时的50%递增到现在的80%,优良率从25%递增到45%;从横向比较看(见表

2、8),抽样调查的20名流动生与本地同年级相比,语数双科合格率差距从前期的48.1%缩小到25%,优良率差距从63.5%缩小到45.4%。

六、问题与思考

构建农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建立有效的教育体系,对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法》,体现教育的平等性、均衡性,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在国际竞争中取胜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由于该工作涉及面广,流动人口组成复杂,且不断产生新的矛盾,课题研究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1、随着我镇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日趋猛增,当地学校规模扩大,硬件投入有限与流动人口子女求学数上增之间存在矛盾,学校面临的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应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本课题研究了小学阶段(六年),即童年期的研究,后三年(初中阶段)即少年期的研究又如何呢?

3、学校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的“文化沙漠”问题,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仍然得不到解决。

4、家长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保证其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农村小学成立流动人口家长学校是当务之急。

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本地外出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本土流动人口子女出现“隔代教育”不良现象,从而在家教上产生了新的问题。

6、流动人口居住点随意性大,具有不固定性,所居住的地方或寄宿厂房或简易棚,

且合居现象普遍,这给教师上访、家访的质量带来了影响。 2003年11月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4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谈松华《21世纪基础教育发展趋势》;

4、《基础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均衡化与公平性》(董惠铭,《浙江教育研究》 2002.4);

5、《抓住关键 推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董惠铭,《浙江教育信息报》2003.10.14);

5、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杭州市民工子弟学校调查报告》(侯静方、方展画、林莉《教育研究》 2002年 第一期);

6、余舰、吴树琴等《我国部分地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报告》(余舰、吴树琴等《教育研究》 1997年第九期);

7、张铁道、赵学勤《建立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扩音机性教育》(张铁道、赵学勤《山东教育科研》 2002年第八期);

8、周桂荣《对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的思考》(周桂荣《小学德育》 2003年第三期)。

【提示语:研究过程清晰,调查统计数据详实,研究报告行文规范,文字表达简洁通顺。】 11

第四篇:主题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开展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2010年6月24日

《开展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08年1月,我校申报的课题《以“城乡互动•乡镇联片”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经过一年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老师们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系列活动的锻炼,经历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发展。

随着学校机制的改变,捆绑机制的建立,乡镇学校向城市化的迈进,这给学校发展带来压力,同时也注入了动力,特别是对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学校教师队伍情况,我校没有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缺少能在学科教学中引领作用的名师。虽然教研组也常常讨论交流,但由于工作经验、教学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深度广度都不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所以我们想让教师把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形成教学研究小课题,开展主题教研,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争取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二、课题的内涵

所谓的主题教研,就是教师在有目的的解决自己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提高、发展的一种教研活动和方式。

主要特点:

一是目的性。教师把平常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是参与性。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不断改进,使专业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是合作性。有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群体共同向前发展。

三、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研氛围。

2、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化。

3、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四、研究的内容

1、改革以往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使其有利于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并在研究过程中,让教师体会到课题研究的乐趣与价值。

五、研究的思路

1、健全教研机构,并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各教研组研讨为平台,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创造浓厚的研究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较高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4、能够走出去,请进来,与捆绑学校互动交流。

六、课题的实施

1、理论学习 统一认识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主题教研的过程是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当问题明确了,探究过程才有方向。因此,学校在课题在开题后,给全体教师作了“小课题研究指南”的专题辅导,开展了“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给老师们展示了主题教研的实例,请专家给教师们讲述名师成长的轨迹,让老师们感到科研就在身边,课题就在生活中。思想上有了认识,对主题教研的开展也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制度保证 加强管理

为了全面推进主题研究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大杨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条例》,要求原则上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定主题、定人员开展有效的问题研究。规定课题计划报教研组备案,由教导处、校长室审批。

3、确定课题评审论证

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各教研组就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酝酿。为了易于操作,我们首先设计了《大杨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计划书》,内容

除了一些常规的信息外,还在现状分析和实施方案两方面作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申报课题的老师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同时,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上报的小课题进行论证、对话交流。为了使每一个课题都能得到具体指导,我们将所有小课题按类别分组,这样使小课题论证得到更有效地进行。经过论证,我校的主题研究真正关注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但有些课题选题显得过大,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我们建议个别课题重新调整方案,尽量突显“小”字。

组织大家认真讨论,论证课题,使每位教师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主攻的目标。

4、立足课堂 组织实施

课堂是研究的主战场,试验场,教学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引导教师们关注自己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来对预设进行验证。

主题研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虽然每个教师都单独承担一个课题,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通过自我努力能完成的了得,要突出团队的作用。因此,我们以各教研组研讨为平台,每周五下午开展一次常规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每次一人一主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上。

每学期,我们安排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性集中听评课活动。全校教师每人提供一节实践汇报课,分语文、数学、其他学科三个大组,每天安排3-4节课进行集中听课,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进行集中评课,先由授课人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再由评课人根据研讨主题从课堂教学的优劣两方面进行详细评析。

为探索捆绑两校主题教研一体化,提高两校教师的教研水平,我们以同课异构模式,让学科教研员和城乡教师聚焦课堂,切磋交流,共研共进,构建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提升教师群体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自我反思 总结生成

及时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环。

学期末,课题研究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对以前在课堂教学中的验证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的做法,总结失误之处;认真反思实践汇报课的授课过程,斟酌评课人的发言建议,或者是叙事,或者是案例、也可以是反思等。这样,既能对以前取得的经验在理论上升华,也为下一步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预想解决的措施。

七、研究的收获

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通过一学年的实验,我们发现,主题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开展主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的提升。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2、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主题研究的课题的选择及确立,其本源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有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不断地用新思想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教育科研的课题。

当然,我们在主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教师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因此,主题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3、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

主题教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主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我们把主题教研的过程大致可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主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4、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通过主题研究,教师逐渐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角色开始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材的执行者逐渐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进一步形成了蓬勃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会更加自信,更加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逐渐形成。

八、成果及影响

1、在2009年庐阳区教科研论文评选中,我校23名教师将自己的主题研究阶段成果送去了参评,获得特等奖8篇,一等奖13篇,二等奖2篇。本次参评论文教师多,质量高,这是我们主题教研带来的成效。

2、在2009年庐阳区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校范静、郑家勇、胡有田和陶余华四位参赛老师喜获一等奖,其中范静、郑家勇和胡有田三位老师荣获区“教学能手”称号。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我校共四位教师参加,三人获区“教学能手”称号,教学能手获得率达75%名。

3、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市骨干教师评选中,我校楚传根、范静暂被评为合肥市骨干教师,现在处于公示阶段,主题教研让我校终于有了教学骨干。

九、问题与打算

一学年的实验,让我们部分教师脱颖而出,多数教师开始向研究者迈步,但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问题的研究处于表面,教师的专业理论不深,在研究上缺乏专业引领等。不过,我们的研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今后我们将针对以上问题,继续研究。

2010年6月24日

第五篇:广河七中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广河七中《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结题报告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课题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2、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有效研修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在我校的实际需求,努力使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操作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切合我校教师实际,提高实效;二是调查实验过程中有效研修策略在当前的发展和新成果,为构建新的研修模式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边实验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在下一步的研修中进行 推广。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8月——9月)

开展课题研究是提升我校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统一要求,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采取大会动员、小组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重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提高对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明确课题研究的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确保宣传动员的效果。

1、申请课题立项,成立课题小组。

2、认真学习收集有关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专著,广泛收集他人的优 秀成果,做好理论准备。

3、对全校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全面分析、研究制约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撰写出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调查报告。确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

4、帮助实验教师确定子课题,指导实验教师撰写简单的子课题实施计划。

5、 召开课题组成员参与的课题讨论会,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课题研究周期内,重点研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著,展开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研修 。 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学习,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相关的提高有效研修经验总结,初步提出适合我校教师的有效研修策略的基本理念、结构及方法。重点探讨各科适合我校校情的有效研

修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在研究中要及时发现问题适时改进,提炼撰写并且分析有效研修范例,形成研修的论文集。

1、围绕课题继续进行理论学习。 (1)组织教师以《走进新课程》、《新课标的解读》、《中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新课堂教师角色与行为的变化》等理论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结合实际撰写教学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教学论文,使教师对理论的学习进一步得到升华。

(2)以沙龙形式开展课题研讨和交流,邀请县教研室的教研员进行诊断、 辅导和引领。

(3)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组织课题全校教师进行一次教育教 学经验交流会。

(4)组织学校部分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同时对派出学习人员加强组织,提高要求,规范管理,写好学习笔记,回来后做讲座,做引路课,疏导示范,以 点带面,对课题研究工作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5)组织课题培训活动,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建立发展档案,制定专业 发展计划。

2、围绕课题进行课堂诊断活动

(1)开展策略研究观摩活动,从策略的体现和对教学的有效性等角度在全校教师中进行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即如何设计一节课、如何说好一节课、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评好一节课)。全体教师以教学日记、随笔、案例、反思等形式进行评课、议课、诊课的经验总结,并明确提出调整意见。要求全体教师每月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每学期撰写一个教学案例和一篇教学论文,每周 听课不少于两节。

(2)通过听课、座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筛选具有导向性的问题,与教师共同商定,制定研究方案,进行研究,重点加以 突破。

3、围绕课题进行反思,调整研究方案。

(1)根据理论学习和深层次的讨论研究修订课题方案,进一步明确课题研 究的目的和意义。

(2)在课题研究中不断修订和完善各项教研制度,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进 行。

(3)根据学校课题的总要求及调查结果对个人子课题(策略实施方案)进 行修订。

(4)做好研究过程的跟踪记录和数据采集。 (5)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策略研究方案。 (6)讨论交流策略研究中的成果及困惑。 (7)积累资料,形成中期成果。

3、组织有效研修案例分析研究会,定期开展活动,探讨在有效研修实践 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4、做好教师成长记录袋的日常收集整理工作。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1.6——2011.7)

在完成课题研究各项任务的基础上,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大力推广研 究成果,及时表彰先进。

1、全面收集、整理各种研究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为结题做 好资料准备。

(1)探索并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的特色教学模式;

(2)整理研究成功的典型案例、录像、教学课件,汇编撰写的论文集。

2、完成结题报告,进行反思运用。

三、研究措施:

1、校本教研的理论学习、培训,增强教师专业成长意识。(马锦辉)

课题确立以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理论的头脑风暴学习。在课题研究的专题会上,在每次的教研组长例会上,在每周的业务学习会上,我们都不失时机地进行校本教研的理论学习。学习有关理论知识,积极探索校本教研促进教学的实践形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以往难以解决的课堂低效问题找到了解决的理论支撑,“怎样充分发挥教研的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更 高效”成了老师们经常讨论的话题。

2、成立中心教研组,领导挂帅,集体教研。(马锦辉)

初中学科特征明显,各学科的教学有其特殊性。各教研组在学校教研室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确定了各组有效教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并在各教研组组长和学科带头人的共同努力下,全员参与,积极进行高效教学的设 计与实践。

3、骨干教师率先垂范,汇报课、同课异构比赛异彩纷呈。(史晓松)

由于我校建校不到5年,教师的平均教龄不到3岁,因此,学校努力培养校级骨干教师,为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确保课题研究有质量,这些骨干教师纷纷献课,将各学科的有效教学行为设计运用到实际中,用具体的课例进行验证,并在上课后结合所采用的行为设计进行了教学反思,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案例,同时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并拉开了课题实践验证的序幕。随着骨干教师的引领式研究的开始,各教研组也开展了组内的研究与实践。相继开展了各科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大赛,各教研组的每位教师都选定一节所要验证课型的内容,先自行进行教学设计,然后由组长带领全组教师进行课前试讲。这种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式的教研活动收到了极大效益。教学行为设计明显得到完善。

4、集体听评课,保证研究的落实。(马全忠)

为了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我们制定了集体听评课制度,由教研室和教导处联合执行。本学期,我们继续保持集体听评课的传统做法,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听课,课后集体分析诊断,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实施再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倡授课教师进行研讨后的二次设计,逐步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设计。

5、请进来,走出去。邀请专家来校培训,分批安排教师外出培训。(马锦辉)

为了更新教师观念、拓宽教师的视野,学校开展“五课”教研活动期间抓住时机邀请州教科所的刘所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同时还积极组织教师走出校园参加各种业务培训,学习宝贵经验。

6、实行高效课堂改革。(史晓松)

“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效,基本思路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老师先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自学,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提前自学解决,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站在“学”的立场,力求“三不”效应: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同时,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7、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马全忠)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的队伍建设,学校开展了由全体教师参加的“五项”素质达标活动,鼓励大家开展岗位练兵,提高教师应有的学科基本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要求教师书写反思、教育叙事活动,课后写反思不再是规定,反而成了自主行为。开展了教学论文大赛、教师普通话演讲比赛,丰 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丰富了教师的校园生活,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四、研究成果:

1、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马锦辉)

我校在建校初虽然制定了学校的校本研修制度但不够完善,在实际执行中发现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这次有效研修课题活动中,我们对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不仅严格了研修制度、考核制度,还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研 修进行规划,在学校行事历中细致安排,使得我们的研修落到实处。

2、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马全忠)

由于我校教师都很年轻,精力充沛,敬业精神强,因此,都渴望自己的专业水平快速发展进步,有效研修正是他们专业发展的需要。我校通过调查发现,教师最迫切想要解决的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研修的内容正是源自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来自教师实际需求,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学校发展问题,所以受到教师的欢迎,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有效研修的积极性和热情。与传统的学校苦心安排、教师敷衍应付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老师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研修活动,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请大家一起讨论,商讨解决办法。学校和教师研修的意识由被动转为主动,由外部控制驱动转为内在积极需求,因此, 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地开展有效的研修活动。

3、探索出适合我们山区学校的有效研修模式。(马玉华) (1)在实践中自我反思的研修模式

教师研修主要是行动研究,研修问题源于实践,强调在行动中研究,边设计,边实践,边观察,边改进,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我校教师一年来写下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反思、随笔等作品,每个人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2)集体研讨、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式的有效研修模式

在一年多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初步摸索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集体备课研修方式,归纳出“一备”、“ 二说”、“ 三议”、“ 四改”、“ 五上”五步备课研修法。通过这种研修方式,老师们贡献自己的智慧,分享同伴的智慧,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一年的研修实践中,我校的史晓松、马全忠、马玉华、马成华、毛文海、马玉霞等老师受益尤其明显,在课堂教学上都取得了很 大的进步。

(3)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进步和教育教学活动。

通过有效研修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坚持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注重了培训(缺乏对实践问题关注)与教研(缺乏对教师成长的关注)整合,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参与解决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过来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做前提,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学校不断探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研修活动中不断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一年的研修实践中,我校教师进步很大,已经 有多人成为学校骨干教师,教学成绩也获得很大进步。

4、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化了教学活动。(史晓松)

(1)、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体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意义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培养了“以研促教”教学意识,掌握了促进教学效率和效益提升的基本策略,有意识地转变低效教学的行为,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在不断反思研究教学实践和解决各种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 程中,培养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加快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学活动得以优化。在“以研促教”理念的支撑下,教师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表现在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上 ,教师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融入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针对山区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把一个个教材变“活”,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之更生动、形象。努力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 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5、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了学生学习行为。(毛文海) 学生是课题研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我们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逐步优化,学生的学习情趣日趋浓厚,在学习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快乐学习、自律学习等成为学生的主旋律。同时,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 中,自我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不断发展完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6、通过课堂改革,形成了“双向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马金华)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选用适合山区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探究质疑—当堂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成绩逐年提高。

7、关注课堂细节,规范了教学语言。(马玉霞)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课堂也是有许多小环节或情节组成的,通过研究,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语言进行了规范,一些老师从刚参加工作上课的随便状态转为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力争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8、收集了一批有价值的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马全忠)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老师还阅读了大量的各类书籍,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写了大量教学随笔、论文、案例、反思等。教师专业素质迅速成长,这些沉甸甸的收获都证明了我校老师有效研修的成绩。

9、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袋。(马全忠)

我们按照总课题组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记载我校科 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广河七中

2012-4-1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

结 题 报 告

广河县回民第七中学 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研工作思路文稿下一篇:教育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