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语方位词文化内涵

2023-03-07

第一篇:蒙古语方位词文化内涵

关于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思考

摘 要: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是推动内蒙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也是内蒙古实现富民强区的必由之路。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步伐加速,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本文从全面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构建内蒙古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出发,提出了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全方位对外开放 空间布局 一带一路 国际产能合作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毗邻国内八省区,能源资源产业潜力巨大,农畜产品生产得天独厚,是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前沿和国内区域合作的重要腹地。新世纪以来,我区开放水平逐步提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对外开放中占有重要地位。向北开放作用显著,我区承担着中俄间65%、中蒙间95%的陆路运输任务;国内合作步伐加快,“十二五”以来引进国内区外资金2.5万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近30%。但是,我区对外开放的空间、层次和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构建我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发展战略,有助于构建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和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增强对外对内开放合作发展,为促进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空间布局

从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出发,按照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对我区对外开放“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定位,空间布局应坚持向北开放和东进、西出、南联的战略方向,构筑“两横三纵”开放空间格局。

(一)北上南下,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

加快向北开放步伐,发挥联通蒙俄的优势,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化同蒙、俄的互利合作。加大向南开放力度,加强同晋陕宁等周边省区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联动发展,促进乌海阿拉善“小三角”与宁夏沿黄经济带融合发展,深化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加强与中部省区的通道建设,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合作,扩大对港澳台开放,加强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引进。积极参与中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扩大同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依托国内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和国际国内大通道,构筑三条南北开放走廊:“呼包鄂―关中地区―成渝―北部湾”走廊、“京津冀―乌兰察布―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欧洲”走廊、“呼伦贝尔―满洲里―东三省―东北亚”走廊。

(二)东进西出,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

扩大向东开放合作,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京蒙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创新同天津自贸区合作模式,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扩大清洁能源供应和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完善与东北三省区域合作和人文往来,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加快向西开放,加强与西部省区在交通能源、特色农牧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扩大与中亚、西亚国家在装备制造、煤化工、新能源、商贸物流、农牧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开放合作。深化同欧美国家合作,扩大经贸往来。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聚焦经济活动与生产要素的联系与流动,构筑两条东西开放走廊:“京津冀―呼包鄂―乌海(阿拉善)―乌鲁木齐―中亚西亚―欧洲”走廊、“锡赤通(兴安)―沈阳(长春)―大连―日韩”走廊。

(三)内外联动,打造“呼包鄂”开放高地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举,推动与蒙、俄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加强与周边省份等国内其他区域的深度合作,主动融入京津冀、辽吉黑等地区发展,抓好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共建,为建设中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呼包鄂”协同发展,更好利用两个市场、集聚两种资源,?e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先进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把“呼包鄂”建成国家重要冶金和特色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稀土新材料等重大资源型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清洁能源交易和加工转化中心,我国面向俄罗斯、中亚及欧洲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进出口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将“呼包鄂”打造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的领头羊、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示范区,形成我区内引外联的综合枢纽。

(四)八面来风,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开阔开放眼界;以推动呼包鄂开放高地建设为核心,提升开放水平;以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为先导,延伸开放触角;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强化开放支撑;以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为抓手,夯实开放载体;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为动力,释放开放势能;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窗口,助力开放步伐;以深化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为桥梁,增进开放认同。通过八个方面的支撑,将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构筑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

二、政策及推进措施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按照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定位,建议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经略周边等战略的深入实施,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要充分发挥联通俄罗斯、蒙古国方面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有效对接蒙古国“草原之路”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倡议,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形成畅通境内、联通境外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深入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东北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增强内部发展动力,全方位深化区域经济协作。秉持“开放发展”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促进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领域取得新进展,全面提升我区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二)通过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结合国家制定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重点国别规划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国家“一轴两翼”合作布局,发挥我区在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轻纺、农牧业开发等领域的特色产业优势,鼓励我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快实施我区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签署的委区协同机制合作框架协议中重点国际产能合作项目。通过蒙中水泥蒙古国水泥产业园区、蒙古国扎门乌德自由经济区内蒙古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等境外园区的建设,全面提高全区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区内区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

(三)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完善投资机制,改革外商投资审批和产业指导管理方式,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做好风险评估,分层次、有重点根据国家要求放开外资准入限制。完善通关便利化机制,建立口岸建设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口岸通关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创新口岸通关监管模式,提升口岸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创新政策机制,建立健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旅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完善地方政府间定期会晤机制。强化财税等各类保障政策的支持力度,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四)通过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

加快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民互市贸易区、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建设。推动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额布都格―巴彦呼舒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蒙阿尔山―松贝尔跨境旅游合作区、中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推进边境旅游、跨境物流、过境贸易、跨境金融、进出口加工等外向型产业发展,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监管服务、人员往来、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探索建立与周边国家安全便利的边境管理新体制、口岸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科技人文交流平台建设。发挥好国际展会平台作用,办好中蒙国际博览会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6,(11).

[2]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2016,(9).

[3]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2015,(5).

[4]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2015,(5).

[5]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施方案.2016,(9).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辑:康伟

第二篇:全方位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

——诸佛庵中学申报六安市廉政文化示范点材料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上级关于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实施意见》(六发〔2005〕14号)的有关要求,为培养全校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理想,自觉抵制来自社会、家庭等不良风气的侵蚀,努力打造敬业、廉政、勤教、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诸佛庵中学积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诚合作、艰苦创业,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创设了健康、文明、廉洁、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得到了新发展,获得六安市“2008年度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9年高考获得了历史性突破,成为唯一完成县教育局导向性指标的学校。成功承办县有效教学高中现场会,迎接了湖北枝江一中等省内外学校的观摩,受到了领导及社会的普遍赞誉。通过学校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反腐倡廉的有关知识,培养了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成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

3、2005年获县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2007被评为“霍山县首届文明单位”、“六安市第四届文明单位”,2009年被评为“霍山县第二届文明单位”。

现将我校廉政文化示范点争创工作汇报如下 :

一、加强组织领导,长抓不懈

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王荣飞同志担任,组员由各二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及时召开学校行政会议,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诸佛庵中学“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校领导全面责任,建立廉政文化建设责任制,带头廉洁自律。

领导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以班子党员为龙头,以全体教师为信托,把廉政文化建设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要求做到工作常规化、学科渗透化、制度长效化,不搞学习一阵风、活动走过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

二、突出重点,多层面、全方位推进

突出重点,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决定把“敬廉崇洁”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使其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渗透和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实施过程中,求真务实、探索创新,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深入挖掘整合,不断调整完善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使之简单易行,便于操作。

实际操作中主要从“班子、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促进廉政文化建设,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敬廉崇洁润童心”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活动中感知、探究和思考。将廉政教育纳入班、团活动,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年龄学生的特点,在学校开展以 “敬廉崇洁”“诚信守法”“勤俭节约”“知感恩、懂忠孝”等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不断强化他们以廉为美,以腐为耻的意识。在教师中开展“廉政从教、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六个一”活动,在领导班子中开展“廉洁从政、勤俭办学”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实现了党风促教风,教风促学风,学风促校风,从而促进了学校整体风气的良性提升,激励和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坚持学科渗透,增强活动实效

在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关键是抓好教育内容、形式的设置,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以渗透。我校通过有效、有序、动态地整合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学科教材中蕴涵的有关敬廉崇洁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强化渗透敬廉崇洁的思想,进一步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做到“五个相结合”,即廉洁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课堂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娱乐相结合。在实践中把握规律,既遵循青少年成长的规律,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又尊重中学教育教学规律,把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力求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让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中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在汶川地震后发动的捐款活动中,学生踊跃捐款,有的把好几天的伙食费省下来捐出,自己忍饥挨饿,情景感人。

四、强化法纪意识,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做好校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完善监控机制,积极推动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公开,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保障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在教职工考核中,除考核德、能、勤、绩方面情况外,将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等情况作为一个重点考核方面。三是规范教育收费。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认真做好教育收费公示和收费政策宣传工作,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建立了学校廉政工作表彰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部门、年级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长期有效进行。

五、创新形式,增强活动吸引力

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学校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

①开展了敬廉崇洁红色歌曲比赛活动

学校开展了以“树立廉洁之风,明晰八荣八耻,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歌曲演唱比赛。全校三十三个班级全部参与,把敬廉崇洁思想通过嘹亮的歌声传达出来。

②举办廉政黑板报展览

为了体现常抓不懈的持久精神,学校组织策划了以“敬廉崇洁”、“勤俭节约”等内容为主题的黑板报展览,一学期至少两次。

③开展廉政警句大家选活动

各班自主开展以廉政为主要内容的警句格言征集活动,并自己动手将它们制作成警句格言宣传牌,挂在教室里,很有特色。共收集廉政警句格言一千余条。

④组织学生观看以反腐倡廉为内容的影视和电教片。 一年来,组织学生观看了反腐倡廉影视教育片,有的同学自己家里看的好剧目,带来学校供同学集体欣赏,通过正反两方面有情有形剧目的教育,以此引起孩子心灵教育的震撼。

⑥组织开展 “敬廉崇洁”、“诚实守法”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发动全校学生人人撰写,学校征集、评选,已评选出47篇优秀作品。 通过上述活动培养了师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敬廉崇洁的情感;广泛宣传了先进人物廉洁自律、勤政为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并广泛树立身边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通过组织师生观看反腐倡廉题材的电影、电教片等形式,帮助提高全体师生廉政文化知识水平,使全体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诸中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以及学生都受到了深刻教育,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提高,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和法纪意识显著增强,制度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建立健全规范的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体系,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时俱进,帮助党员干部充分了解罪与非罪的界限,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提高守法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把廉政文化进学校与行风建设,师德教育,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推动我校各项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地开展。

第三篇:土右旗全方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要求,土右旗教育局以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为宗旨,以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优化育人环境为抓手,创新思路,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灵魂。

一是德育为先,扎实打造“文明校园”。不断完善德育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学生行为日常督评机制,将行为习惯进一步目标细化。利用升国旗仪式、入队、入团、成人仪式以及有纪念意义的重大节庆日和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主题活动,扎实打造师生文明礼仪修身工程。

二是绿色为基,全力打造“生态校园”。以“见逢插绿、总体植绿”为目标,确立“点、线、路、面”相结合的绿化规划,实现校园处处绿色。建设环保型、节能型校园,将学校办成有特色、有品位的绿色学校。

三是读书为伴,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开辟墙壁文化、楼道文化、宿舍文化、食堂文化、校内道路文化等显形文化,加强校报、校刊、学校宣传橱窗等建设,倾心打造“人文校园”。每个班级建立图书角,推行课堂3分钟口语训练、诵读优秀中华诗文经典,通过举办讲座、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创造坚实而宽阔的知识、能力支撑平台。

四是健康为伴,温馨打造“和谐校园”。落实学生每天l小时体育锻炼,深入开展大课间活动,提高师生健康体魄。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建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建设平安和谐文化校园。

五是快乐为伴,倾心打造“个性乐园”。成立器乐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兴趣小组,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各类艺术活动展评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启迪学生心志。定期开展“扬我个性、展我风采”才艺展示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感受快乐。

供稿:赵三元

第四篇: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

(林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 呼和浩特 010018)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通过对草原旅游文献探讨与个案研究发现产品开发低级,景点雷同性强,文化内涵不足是目前草原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最主要的草原目的地——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提出草原旅游开发文化内涵提升的纵向结构层次和地域文化凸显的空间差异化开发策略,以更全面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蒙古文化内涵 内蒙古旅游 文化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回归自然旅游的出现与升温,草原旅游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许多学者对草原旅游的环境影响、资源条件分析、开发方向进行分析,尤其是生态旅游的开发关注较多,有的研究还试图引入新理论拓宽草原旅游研究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内蒙古、新疆、河北,也涉及南方草山。随着草原旅游的不断发展,经营者不断增多,景点雷同性增强,旅游者需求转变,提升和挖掘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草原旅游发展的迫切需要。虽有学者提及文化内涵的凸现,也有从民俗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有学者关注草原文化研究,但缺乏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开发中需要的文化内涵具体开发内容、开发结构的研究。但以上研究及其旅游文化涵突现的呼吁、文化旅游产品构建研究和其他相关探索对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研究提供了相关借鉴。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自古以来,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就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匈奴、东胡、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人先后以主角的身分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草原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是内蒙古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条件。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一现象已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内蒙古的人文形象,提升内蒙古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愿就此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大的关注。 1内蒙古草原旅游发展现存问题 1.1产品开发初级,景点雷同性高

目前内蒙古草原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大多数为草原观光、吃蒙餐、骑马和欣赏民族歌舞,主要集中在观光层次。再加之草原景观在小的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草原旅游景点景区建设和景观建设内容相对少,使得大量景点在接待设施建设、旅游活动内容组织等方面具有高度雷同性,甚至有人曾戏称内蒙古草原旅游到哪都是“一片草原,一座包;一条哈达,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这使得内蒙古草原吸引力降低,景点之间低水平恶性竞争。改变现有草原旅游的单调性,增加现有产品经济价值需要文化内涵的挖掘。 1.2景点小散弱差情况严重

由于草原旅游经营成本低和政府加强草原生态利用方式的政策引导,是的近年来草原旅游景点不断增多,但是目前草原旅游点多且分散,景点规模小。据2003年内蒙古主要草原旅游景区的不完全统计,仅辉腾锡勒(包含多个草原旅游点)达到56万,其他的草原旅游点都在20万以下,其中,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以下的景点占到50%。这种规模小,分布散的局面使得内蒙古至今没有全国有重要影响力和品牌形象的草原旅游区,而且基础设施和管理成本高,管理困难,存在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隐患。此外,这样局面使得单个景点不具备宣传促销的实力,扩展市场和提高知名度较困难。 1.3主要客源市场被分流

内蒙古草原旅游面临周边市场激烈竞争,河北、北京、吉林、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的草原旅游地对内蒙古草原旅游构成有效竞争,同时近年来相邻的蒙古国草原旅游也异军突起,分流内蒙古主要的海外客源市场。在这种激烈竞争中,内蒙古草原旅游地想生存与求胜就必须挖掘自己的文化内涵,进行差异化开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1.4现有旅游活动不能满足游客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整个社会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者开始注重旅游的文化含量。据内蒙古旅游局2003年游客调查显示[29],到内蒙古之前游客最想看到的是草原风光,其人数约占调查总数的58.26%,但旅游者游完后最感兴趣的是民族风情,其比重占43.23%,还有部分游客认为文化表现不足,反映出单纯的草原观光和简单的民俗表演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全面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市场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草原和草原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草原的环境创造出灿烂的草原文化,草原文化只有依附于草原才有生命力。旅游者在观光之后必然想进一步的感受草原文化。 1.5担负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重任

草原生态系统本来较脆弱,由于草原景观的均一性,游览区与生活服务区常合为一体并占据草原核心区,使得旅游开发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草原旅游作为草原资源消耗利用的有效替代方式,同时也是有效宣传地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窗口。内蒙古草原文化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和地区都不可替代的,其神话传说、音乐舞蹈、戏曲艺术、雕塑绘画、民族工艺、节庆游乐、婚丧嫁娶、文娱体育、宗教仪式、集市贸易、建筑形式,乃至服饰饮食、待客礼仪等都各有特色。这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也呼吁着在草原旅游开发中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并通过旅游重新认识和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综上所述,改变草原旅游现存问题,迫切需要挖掘和提升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内涵,以此塑造内蒙古草原旅游的独特卖点,提升草原旅游的品质 2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开发 2.1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

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是草原牧业文化,蒙古族文化是典型代表。同时,内蒙古民族文化又具有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草原牧业文化。以蒙古族为代表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文化虽然各具特色,但从基本形态上来说属于草原牧业文化,其精华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兼容并蓄的人文观和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表现特征是开放性和流动性,这与中原地区稳定的、保守的农业文化构成鲜明对比。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是草原牧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蒙古族文化是草原牧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理应成为开发的重点和核心。内蒙古是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不仅各民族间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就是同一民族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时,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重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

2.2内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的局限性

作为旅游资源,内蒙古民族历史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先天的局限性。游牧文化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决定了草原游牧民族很少像汉族那样留下很多地面建筑和遗存。虽然在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都在内蒙古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他们的光辉足迹,但如果按照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就会发现现今所存的大多数遗迹或因体量规模过小,或因已彻底残破,已经缺少了旅游吸引物所要求的必要的价值要素,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利用资源,或者说是没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所剩下的很少一部分虽可利用,但也因点小线长,而使旅游价值大打折扣。在所有的遗存中既没有像秦陵兵马俑那样的遗存,也没有像敦煌莫高窟那样的遗迹,更没有像北京故宫那样的建筑遗留。大多数历史文化遗址如果作为学术研究或考古研究尚可,而作为旅游景观则无多大吸引力。这种情况就使内蒙古自治区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陷入了尴尬境地,一方面是源远流长的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一方面是缺少应有的载体,精神的东西多,物化的东西少,精神文化难以物化成旅游产品。这种状况,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时,既要充分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又要正视现实,立足可开发的资源。 2.3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注意

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有所选择,处理好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内蒙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别具特色的民俗。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民俗,为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提。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能或都可以开发成为旅游产品,必须有所选择。首先,要开发的产品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符合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立场、观点和原则。在内容的取舍上,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正确态度,去粗取精,存优汰劣,着力弘扬各族的优秀文化。内蒙古民族文化从总体上来说,是草原文明的优秀文化。但是,由于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就不能不具有两重性,存在着优秀和落后之分。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发扬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内蒙古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文化,则不利于民族的进步,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选择那些先进的优秀文化,着重展示内蒙古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欣欣向荣的发展现状,特别是展示各族人民谁也离不开谁,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通过这种开发与展示让世人了解到内蒙古各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开拓进取的创造精神,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世界。特别是通过对草原牧业文化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的开发展示,使人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中所呈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加深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各族民俗与历史文化,从而增进各族人民的互相了解,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次,所要开发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各民族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开发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必须考虑到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不能想当然或把民族文化庸俗化。内蒙古的民族文化是内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创造的,反映着本民族的特点,是民族心理特征和心理感情的集中体现,有着深刻的内涵。所以,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充分尊重内蒙古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考虑到各民族的思想感情,从开发形式到开发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内蒙古民俗与历史文化的深刻精神文化内涵,得到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认同,不能想当然,凭空杜撰或把民族文化庸俗化。否则,就有可能伤害民族感情,从而影响民族团结。 2.4要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

开发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或凭空杜撰,必须能给游客提供正确的知识。开发民俗文化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重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文化性、民间性和参与性原则,不能一味求“俗”求“异”。在表现手法上要现代,特别是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调动起游人参与的兴趣,让游客产生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要引导游人用现代审美观审视内蒙古民俗与历史文化,让现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2.5要开发的民族文化产品必须具有旅游价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价值。不能用学术价值来衡量或代替旅游价值。有些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开发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但却很难开发成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审慎对待。

2.6要突出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

内蒙古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但最具特色和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则有蒙古族民俗、达斡尔族民俗、鄂温克族民俗、鄂伦春族民俗。在蒙古族民俗中,按地域特点又可分为鄂尔多斯民俗、科尔沁民俗、察哈尔民俗等。在内容选择上,应重点开发蒙古族和其他民族的经济民俗(如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居住习俗、服饰餐饮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习俗等)、游艺民俗(如口承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俗)等;在历史文化方面,重点应该选择远古人类遗存、匈奴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契丹辽文化、西夏和金文化、蒙元文化。第六,所要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可转化性,必须能够转化成为旅游产品。不能贪大求全,不切实际,或想当然。 2.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

要本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的原则。不能只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不能只讲社会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三者兼顾,高度统一,从而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回报。 2.8要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的原则

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又要给人一个整体文化环境印象。从纵的方面从古到今,从匈奴、东胡、鲜卑开始,一直到蒙古族的形成、发展和现状,都要有脉络清晰的体现,使游人在游览、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感,从而对内蒙古现在各民族的族源、发展、演变有个清晰的了解;在横向方面,除了重点展示蒙古族文化外,还要兼及内蒙古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别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的文化,让游人从对各相关民族文化的对比中,体会到各族文化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际状况。 2.9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流播过程是一个对外开放,对外运动的发展过程。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各民族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传承和流播过程中,总会引起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关键是看这种变化是否已被本民族的大多数人所认可。过分拘泥,会使一些民族文化退回到初始形态。

总之,开发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立足现实,尊重历史,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处理好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必须注重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化和选择,注重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可持续发展。 3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层次 3.1文化内涵提升层次结构的构建

结构层次提升的适宜性分析草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和流动性,正因为这个特点所以现遗存下来的地表遗迹很少或因体量规模过小而彻底残破,已经缺少了旅游吸引物所要求的必要的价值要素。如何将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在旅游中体现出来,就需要我们在开发时,既要充分重视到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又要正视现实,立足于可开发的资源,特别要注重节庆、事件和创造性。遵循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保持独创性、原始性,市场性,可持续性原则,内蒙古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构建了结构层次。该层次结构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使内蒙古草原具有文化价值,形成的独特卖点;(2)吸引大量旅游者来内蒙古旅游,切身感受草原文化:(3)增加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4)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使草原旅游成为内蒙古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分析文化氛围营造、大众文化产品建设、专项文化产品挖掘、精髓文化突显和文化形象树立,这五个层次内在互相关联,发挥整体优势。第一层次文化氛围的营造有助于第二三层次文化产品的建设,第一层次文化氛围的形成和第二三层次文化产品的发掘同时也在进行文化积累。第二层次的大众产品的建设有助于第三层次专项文化产品的祭奠,专项旅游产品也可以逐渐发展为大众产品。第一二三层次在第四层次的指导下进行。下面几个层次都有助于文化形象的形成,同时也在文化形象的统领之下。这种结构的建设,不仅可以全方位的挖掘和提升草原文化内涵,同时可以较好的展现草原文化。 3.2各个层次开发内容

第一层次:营造整体文化氛围营造草原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是内蒙古草原旅游景观塑造最基础的工作。文化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提升内蒙古草原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成为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资本,吸引其它商业活动的进行。第一层次面向大众市场,市场面宽。除了完善标识解说系统,注重旅游教育外,重点要展示以下几种内蒙古草原的文化形式:(1)饮食文化。手扒肉、烤全羊、羊背子、风干牛肉等各种肉食品和奶豆腐、奶皮、奶酒、奶油、黄油、白油等各种奶食品反映了草原上畜牧业为主的生活。这些特色饮食具有驱寒、活血、强身、壮骨等多方面的食疗效果,品尝当地特色餐饮成为旅游者旅游经历中的重要形式。(2)民俗风情。独特的剃发礼、骑马仪式、婚姻仪式、人生礼仪以及渗透在草原人行为心理中各种文化,成为最直接最广泛感染旅游者并愿意体验的内容。(3)服饰文化。适合游牧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蒙古族衣冠服饰,寓审美和实用于一身又具有独特性。蒙古袍、腰带、帽子、答忽、蒙古靴、褡裢、鼻烟壶、蒙古刀等都可进行展示或体验。(4)节庆活动。那达慕大会、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吉祥节等都可以反映内蒙古草原特色,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第五层次面向大众市场,市场面宽。同时,完善标识解说系统,注重旅游教育。

第二层次:建设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结合现有的旅游产品开发一般大众性文化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市场范围较广,是文化宣传的主体部分,主要开发的产品有:(1)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蒙古族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具有鲜明的特色,并且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都应该开发出来,让游客感受草原歌舞音乐,学习和体验当地文化精品。文化形象的树立、精髓文化的突显、专项文化旅游产品的挖掘、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的建设、文化氛围的营造形象引导、精品指导产品开发整体氛围草原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提升。(2)游艺竞技文化旅游。由于蒙古族长期在自然环境中与恶劣的天气和各种凶猛野兽的斗争,使他们重视力气,形成独特的竞技文化。竞技文化也生动地展示出草原文化重视人的活性元素,崇尚力量。草原上的博克比赛、摔跤、赛马、射箭、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马术等,可以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并具有很强的参与性。(3)文化观光旅游。草原上民俗博物馆、石刻、石像、建筑、岩画等都可以进行观光。牛马等五畜及其他动物造型的雕塑、刺绣、帐毡艺术、手工制蒙古袍等也都可以让游客欣赏观光。

第三层次:开发专项文化产品专项文化旅游产品市场覆盖面小,形式也存在一定局限,但品质较高,文化体验的“真实性”高,收益较高,对提升地区形象有重要影响,是文化内涵提升的持续发展支撑。根据内蒙古草原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本文建议开发如下文化旅游专项产品:(1)宗教旅游。宗教在内蒙古草原景观及居民生活中都占有极重要的位置。从早期的萨满教到后来的藏传佛教,都深刻地渗透在牧民的思想意识和物质景观中。另一方面,从内蒙古现存的地面文化遗存主要是塔、召庙等宗教景观。因此,宗教建筑、宗教仪式、宗教器物、景观的宗教影响可开发成专项旅游产品。内蒙古的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五塔寺、汇宗寺、贝子庙、五当召、百灵庙等都可以开展宗教旅游。(2)祭祀旅游。旅游者到先人事迹的发生地、墓地或后来修建的纪念地和特殊事件发生地进行旅游,并开展相应的祭祀活动。内蒙古草原旅游具有开展祭祀旅游的丰富资源。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阿巴嘎旗的成吉思宝格都山、乌兰浩特的成吉思汗庙、正蓝旗的元上都、众多的成吉思汗栓马桩、敖包等都可开展祭祀旅游,尤其针对热爱蒙古文化的文化旅游者。(3)科考旅游。在一些较有典型意义的草原区域,可以设计开发专业科学考察旅游,如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退化草场的考察。在一些历史遗迹地、人类活动和事件发生地可开展历史考察旅游,如包头的阿善遗址、赤峰的红山遗址、呼和浩特市的大窑文化遗址、阴山岩画等地。这种旅游项目需要较为成熟的前期科学研究基础,较为齐全的研究资料,旅游者的科学素质较高。(4)怀旧旅游。前往与本人的人生经历具有某种特殊联系的地点参观探访。曾有大批知识青年在此下乡和孕育出大批人才,并以草原博大的胸怀感染过很多人的内蒙古草原有发展怀旧旅游的广阔前景,目前经有少量旅游者出现,但还需进一步发展和引导。

第四层次:提炼精髓文化在蒙古族游牧文化中,自然地孕育了一套人、畜、草关系的生态哲学,此种哲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维护与自然的平衡。这种生态文化作为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精髓应该重点体现,并可以渗透到大众旅游产品中,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体现:(1)祭祀文化。自古“长生天”就是蒙古族崇拜的最高对象和一切权力的来源。蒙古可汗们的诏书里,开头就用“长生天底气力”一语,因此人人敬天畏天,而不敢做背天之事。此外蒙古族认为经常带来灾害的山川、河流、日、月、风、雨、雷等和人一样有生命、有意志,从而产生对它的崇拜,同时也对先祖的魂灵进行崇拜。因此出现了祭敖包、祭祖先、祭祀自然界独特的山石等,并且有狼、鹿、天鹅等图腾崇拜。祭祀文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通过祭祀文化的开发可以有助于自然保护和深入认识草原。(2)马文化。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不同于羊、牛等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层面,成为牧民精神上不可或缺的部分。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誉,马增加了人的高度,也提高了人的速度,马形成了蒙古人动态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态势。蒙古人喜马、爱马,生活中贯穿着大量与马有关的事物:不吃马肉,屠宰马时要举行特别的仪式:将马的口、鼻、天门涂抹黄油,剪掉马的部分鬃和尾包在哈达里保存,同时念咒语等,剪马鬃时的马鬃节,游艺中的赛马、跑马、走马,人生礼仪中一个重要的礼仪——骑马礼,成人后受到尊重的套马、驯马能手,工艺美术中以马为主题的雕刻艺术在蒙古族民间十分盛行,传说故事中各种与马有关的传说,《小黄马》等传唱广泛的与马有关的曲目,“浑善达克”、“马鬃山”等很多和马有关的地名„。(3)酒文化。酒在内蒙古草原的重要性可以归结为“酒以祛病,酒以成礼,酒以忘忧,酒以增信”。酒可以在草原上驱寒祛病;婚丧嫁娶、祭祀天地、结盟宣誓、结交朋友都以酒为礼;酒可以使人消除在茫茫草原上的孤独感和渺小感,暂时忘记现实中的忧愁;酒可以增加自信、集体的智慧和凝聚力。内蒙古草原号称“无歌不成席,无酒不成宴”,酒在内蒙古草原中占有重要地位,酒是蒙古族表达自己深情厚意的工具。献哈达、敬酒的风俗和习惯、酒的喝法、酒歌都体现了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的热情豪放的天性,对自然的敬畏,对客人的尊重和集体凝聚力。

第五层次:凝练文化形象通过精心设计使文化形象反映内蒙古草原文化的精髓,树立内蒙古草原旅游的文化形象,并通过形象的引导使游客感受到文化的气息。根据内蒙古的实际情况,笔者初步设计为“人地和谐天堂,蒙古文化圣地”,其的理念有“内蒙古草原——人地和谐之地”、“内蒙古草原——成吉思汗的故乡”、“内蒙古草原——蒙古文化起源发展之地”。提升结构指导下的地域文化开发草原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不仅要在纵向层次上全面整合开发,而且要在区域层面上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及其具体的文化开发内容,从而才能实现区域与产品的差异化开发,避免低水平重复,吸引旅游者,实现文化内涵的真正提升。

主要旅游资源成吉思汗陵、鄂尔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阴山岩画、葛根塔拉、敕勒川巴拉根河草原(游牧部落)、元上都与金莲川草原、辉腾锡勒草原呼和诺尔、巴彦胡硕草原、辉特扎哈淖尔草原。

主要文化产品:荒漠草原科考旅游、鄂尔多斯、乌拉特婚礼表演、成吉思汗陵观光宗教旅游、博克表演游艺旅游、民族服装表演、草原知青怀旧旅游、蒙古民俗体验旅游、科考探秘旅游、太庙观光祭祀旅游、科尔沁蒙古族风情、安代舞表演、敖包相会体验游。

主要民间演艺蛮汉调、地方长调等呼麦、地方长调等萨满舞、地方长调等重要节庆活动、成陵祭奠、鄂尔多斯那达慕、昭君文化节、锡林郭勒那达慕、博克大赛、祭湖活动、阿尔山圣水节、地方那达慕、服饰展示鄂尔多斯服装展示等察哈尔服装展示等巴尔虎服装展示等,名人文化成吉思汗、俺答汗、王昭君等,成吉思汗、别里古台、忽必烈等,成吉思汗、嘎达梅林等,人地和谐天堂古文蒙化地圣祀文祭化马文化酒文化宗教旅游、祭祀旅游、科考旅游、怀旧旅游、音乐舞蹈艺术表演、游艺竞技文化旅游、文化观光旅游、节庆活动、风俗风情、服饰文化、标识解说、人居环境、饮食文化、文化及相关文化旅游产品形象精髓文化专项产品大众产品营造气氛。

4蒙古族文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最大“卖点”

当海内外旅游者把目光从喧嚣的都市转移到辽阔的内蒙古时,蒙古族文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旅游业的最大“卖点”,文化资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挖掘性。

旅游者通过旅游,最想了解的是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真正体会蒙古民族的民俗和风土人情。越是土的,越有生命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就如同陕西有兵马俑,湖南有湘西,海南有大海一样,蒙古族文化是内蒙古最具特色的品牌。蒙古民族的草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蒙古高原一年140天左右的青草期,决定了草原是一种稀缺的垄断资源,也决定了蒙古族文化的独树一帜。

蒙古族文化在内蒙古旅游文化氛围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相互融合,构成了今天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文明洪流。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著名数学家明安图,著名作家尹扎纳希,元世祖忽必烈,著名地理学家李四光,这些民族英杰对中国和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而现在,那达慕和蒙古族歌舞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众所周知,那达慕是蒙古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项目,那达慕本身就是草原文化的一个缩影。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那达慕除了保留赛马、摔跤、射箭外,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形式也越来越开放,已逐渐增加了经贸、信息、招商、文艺演出等活动。蒙古族歌舞是蒙古族文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风靡全世界,多次在国内、国际舞台上获奖。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无力、苍白的,内蒙古幅员辽阔,在这片少数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的土地上有无数未解之谜。内蒙古文化犹如一块大磁石,吸引着游客来品味、探险、解密。当人们看多了江南旖旎的风光后,他们更期待一种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视觉和心理审美,内蒙古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

一些海内外游客都普遍认为,是成吉思汗陵、昭君墓、马头琴、呼麦„„这些“文化特产”吸引他们到内蒙古一游。喝奶茶、吃手扒肉、听蒙古歌、看文化历史遗址成为游客对内蒙古一游的最大期待。 5结语

本文立足于内蒙古草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营造整体文化氛围、建设大众文化产品、开发专项文化产品、提炼精髓文化、凝练文化形象五个层次的开发结构。本文不仅是对于草原旅游文化内涵内容与层次的系统构建,不仅是草原旅游研究的深入与系统构建,而且对草原旅游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雪.坝上草地旅游业的效益及对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大滩地区为例[J].中国沙漠,1994,14(4):86-91.

[2]卫智军,杨静,韩国栋.草原旅游对草地影响与管理[J].内蒙古草业,1999,3:24-27. [3]任志远,宋保平,张红.关山草原旅游风景区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中国沙漠,2000,20(1):86-71.

[5]钟林生,牛亚菲,刘家明,等.内蒙古草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2):105-120.

[6][郝晓兰.锡林郭勒草原旅游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4:90-93.

[9] 甄芳洁,袁学文,陈建成.西乌珠穆沁旗草原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2004,19(2):144-148.

[10] 郝晓兰.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前沿,2002,10:145-147.

[11]董笑梅,徐静.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42-44.

[12]陈佐忠.略论我国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与对策[J].四川草原,2004,2:42-45. [13]马林.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4):65-71. [14]郝晓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6):112-117.

[15]刘敏,石学勇.体验经济与内蒙古草原旅游开发[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28-131.

[16]周宇.内蒙古生态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J].内蒙古财金学院学报,2004,1:103-104. [17]王玉海.关于内蒙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2):3-7.

蒙古文化内涵的挖掘 对内蒙古旅游文化发展的作用

姓名:林富平班级:森资汉(

学号:2)班 日期:2008050310134 年11月17日

第五篇:《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

李 书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中央民族大学 蒙古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081)

摘 要: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酒;酒文化;《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14-03 酒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饮料之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好酒。蒙古族也是一个好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嗜酒的民族。蒙古族把酒视为饮品之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饮酒,出征前要饮酒,胜利后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节假日要饮酒,甚至无缘无故也要饮酒。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酒既不是苦的,也不是烈的,只是香的或甜的。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酒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的一面镜子,因此,对《蒙古秘史》中提及酒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酒之史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主要生活在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蒙古国的全部,俄罗斯的南部和中国的北部部分地区,面积广大,一望无际,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也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蒙古高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蒙古高原同样有着令人称道的酿酒史和酒文化史。而它的缔造者之一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以上所说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系。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主要有3种酒:

一种是蒙古族自己用马奶酿造的马奶酒,叫忽迷思,也叫马湩(又写作马潼、马酉童)、马奶子等。《多桑蒙古史》记载:“嗜饮马乳所酿之湩,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曾在宴会上用马奶酒款待过他。马奶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把新鲜的马奶挤入一个大皮囊中,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用力地搅拌,再静静地放一会儿,使其发酵,就大功告成了。《黑鞑事略》对马奶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地记述:“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倾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因为马奶酒是发酵而成的,所以有一点儿酸,但不是酸酸的、涩涩的,而是酸中有甜,“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马奶酒的度数一般都比较低,适量地饮用有健脾健胃的功效,能活血补气,舒筋通络,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用马奶制作马奶酒起源于一个很早的时期,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世代所延续的传统饮食之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元代的许多文献中,都记录了马奶酒的用途。马奶酒的用途相当多。首先,主要是作为祭品出现,而且是饮料类祭品中最重要的一种,分别用于祭天、祭祖和祭神。其次,马奶酒还用于宴席上的饮料,而且是宴席上最好的饮料。蒙古族人认为酒是食品中的精华,是五谷里的结晶,在宴席上,只吃饭不饮酒,是不能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的。第三,马奶酒还可以用于疗伤。《蒙古秘史》第145节就记录了马奶酒用于疗伤的最早的例子。有一次,成吉思·合罕在一次战役中颈部受伤,生命垂危,他的部下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冲入敌营为他寻找马奶酒,以救治成吉思·合罕。 另一种是黄酒(米酒)。《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答剌速”,旁译作“酒”。元以前,有些靠近内地的蒙古部已经掌握了酿造这种酒的技术。有元一代,黄酒不仅是蒙古族人喜爱的一种饮料,而且被内地人民所喜爱。从而该词常被汉语借入,作“打剌苏、打剌稣、打辣酥、嗒辣苏、嗒辣酥、打剌孙、答剌苏、答剌孙”等。元代许多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饮“答剌速”,说蒙古语。说明元代各民族间文化联系的密切以及“答剌速”对其他民族的影响。“答剌速”也是元宫廷的主要御酒之一。因此,元宫中专门设有掌管“答剌速”的官员。 还一种是葡萄酒。蒙古族人饮葡萄酒,初见于《蒙古秘史》第281节,原文作“孛儿”,旁译作“葡萄酒”。在元代,葡萄酒十分稀罕,作为宫廷饮品,只被蒙古汗、王及大臣饮用,被称作“法酒”。“法酒”与“私酒”相对而言,是按照官方规定的配方比例酿造的酒。在元代作为“法酒”,葡萄酒主要在山西太原等地酿造。

二、酒之器

与酒文化有关的还有酒器。酒器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文化的实物载体。可以说,专门的酒器的出现,是酒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酒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典型特征。有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美器比美酒更受人青睐,形式多样、造型精美的酒器可以增加饮酒的乐趣。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自然也会有制造一些专门的酒器。 “秃速儿格”就是蒙古族人专门制造的一种酒器。《蒙古秘史》第130、

213、2

32、2

45、278节都提到了“秃速儿格”,旁译作“瓮”或“酒局”。“秃速儿格”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而且有酒量,所以,在古代蒙古,无论是汗、王,还是大臣,在宴飨时都会备有一种盛酒的器皿。这种酒器或用皮革、陶、木,或用金、银、铜、玉、石制成,其名称也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克烈部叫做“充”或“古鲁额”,蒙古部叫做“秃速儿格”。 “秃速儿格”一词,多见于《蒙古秘史》。刚开始的时候,铁木真宴飨时,所用的“秃速儿格”是一般的酒器,旁译作“瓮”。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称“汗”后,“秃速儿格”的名称和规模都扩大了,叫做“也客·秃速儿格”,旁译作“酒局”或“大酒局”。从此以后,“秃速儿格”必放在靠近账子的进门处,在特设的桌子上陈列着盛满马奶酒的“秃速儿格”和各种金银器皿,如果“秃速儿格”过大则放在桌子的旁边。“秃速儿格”的安全十分重要,一般都派有专人掌管,《蒙古秘史》第278节记载:“翰歌歹·合罕降旨,又说:‘宿卫中要派两个人经常入帐,掌管酒局!’”《蒙古秘史》第232节也记载:“成吉思·合罕又说:‘由宿卫派两个人进到宫帐里,服侍在大酒局旁。’”

《蒙古秘史》第179节还提到了一种叫做“阔阔充”的酒器,旁译作“青钟”。“青钟”是“以木为之”的“贮酒大器”,即“大桶”。忽必烈以后用木制的巨大的“大樽”或特大的“玉瓮”。

三、酒之俗

酒风酒俗也是酒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酒风酒俗没有实物载体可以用来体现,是一种无形的酒文化。它们虽然没有实物载体,但依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蒙古族的酒风酒俗,体现的是蒙古族人粗犷、豪放、乐观、热情、简约的民族性格。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视酒为知己,他们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欢乐,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凡是有客人来,他们必定热情款待,宴席上必定备上各种美酒,而且主人一定和客人开怀畅饮。在宴席上,如果客人喝醉了,或吵或吐或睡,主人不但不生气,反而还特别高兴,他们认为那是客人喝好了,尊重自己,和自己一心了,即“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普通的客人来了,他们尚且热情款待,那么如果遇上值得庆贺的事情,他们更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蒙古秘史》第57节记载众蒙古人、泰亦赤兀惕部人在斡难河的豁儿豁纳黑·主不儿聚会,庆祝忽图剌被推举为合罕时的场面:“蒙古人欢乐地手舞足蹈,席宴享乐。„„,环绕着豁儿豁纳黑的枝叶蓬松繁茂的(大)树舞蹈。踩踏成的壕沟没肋骨,踩踏出的尘土没膝盖。”在盛大的宴会上,酒不能少,歌和舞也不能少,歌舞助酒兴,能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是蒙古族及其他草原民族所特有的酒俗之一。

婚娶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婚娶之前,要摆许婚宴,见于《蒙古秘史》第168节,原文作“不兀札儿”,旁译作“许婚宴”。“不兀札儿”的原义是“羊的喉咙”。“羊的喉咙”的筋和肉十分坚韧。“许婚宴”上吃“不兀札儿”,表示两家的婚事不再反悔,象征着夫妻二人婚后的感情经久不变,白头到老。因此,吃“不兀札儿”,也就成了吃“许婚宴”的意思。这种风俗至今还流行于某些蒙古地区。 元代蒙古族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十分浓厚,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而且对神灵非常虔诚,因此,“凡饮酒,必酹之,以祭天地。”萨都拉《上京即事》记载“祭天马酒洒平野”,即是说蒙古族人用马奶酒祭天。祭祀的方法,是用手指蘸了马奶酒洒向天或地,也可以倾倒。这种祭祀的方法被称为“洒祭”。在祭天仪式中,主要是用洒祭马奶酒的方式。蒙古族人除了祭天外,还祭祖。在蒙古族的祭祖礼仪中,主要使用的饮料类祭品也是马奶酒。《蒙古秘史》第70节诃额仑·兀真谴责俺巴孩·合罕的妻子斡儿伯、莎合台二人时说:“你们以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已经故去,我的孩子们还幼小,就不分给我们应得的祭祀祖先的份子、胙肉、供酒。为什么不等我,让我落空呢?”蒙古族人的祭祖礼仪富有游牧文化特色,是在“也客·薛合札鲁”里举行的“烧饭祭祀”。阿尔达扎布在《新译集注〈蒙古秘史〉》中注释这一段时写到:“《草木子》卷3下,杂制篇:‘元朝人死,致祭曰烧饭。’”在祭礼中,蒙古萨满(蒙古巫觋)用蒙语呼唤历代祖先的名字来飨食,然后把祭品包括马奶酒洒入挖好的祭祀坑中。除此以外,蒙古族还有“祭敖包”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但无论什么祭祀形式,酒都是必备的物品。 蒙古族人喜欢饮酒,久而久之,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仪。当然,这主要是指宫廷饮酒。宫廷饮酒伴有固定的礼仪——进酒,蒙古语被称为“斡脱”,见于《蒙古秘史》第187节,旁译作“喝盏”。从成吉思汗到元代各位帝王,在宴飨时都进行这种仪式。

蒙古族人虽然喜欢饮酒,但也不提倡过度饮酒。过度饮酒,轻则误事伤身,重则酿祸乱,丧性命。

《蒙古秘史》第67节记载:“(归)途中,也速该·把阿秃儿在路经扯克扯儿的失剌—客额列旷野时,遇见塔塔儿百姓正在举行宴会。(因为)渴了,就下马赴宴了。那些塔塔儿人认出(他)来了,就说:‘也速该·乞颜来了!’于是,想起过去被掳掠的仇恨,暗怀报复,便使坏投毒给他喝了。途中,(速该·把阿秃儿)感觉不适。走了3昼夜回到自己家后,(更加)严重了。”也速该·把阿秃儿如果不贪杯,就不会中毒,也就不会死。 成吉思汗的第三子翰歌歹在成吉思汗逝世后,继承汗位,他在位期间,南征北战,励精图治,深受朝野上下爱戴,但他酗酒成性,不醉不休,结果最后瘫痪于床上,一病不起,逝世时年仅56岁,终于因饮酒无度而丧命。关于过度饮酒的害处,翰歌歹也心知肚明,他在论述自己的四功四过时说“奉父汗之命坐在大位上,朕承担着统治众百姓的重任,但朕却沉湎于酒,这是朕的过错,是朕的第一件过错”,这件事在《蒙古秘史》第281节有记载。 禁止过度饮酒,这是蒙古族饮酒的禁忌之一。

综上所述,《蒙古秘史》非常生动地描写了蒙古族的饮酒风习,较全面地表现了蒙古族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反映了当时的酿酒业的发达,同时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及借鉴意义,是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某公司创业计划书范本下一篇:美国签证面签所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