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1-27

随着社会进入现代化, 科技不断更新和迅速发展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也在不断的推旧出新。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牵引下, 高校图书管理进入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信息化时代, 开始逐渐取代耗费人力的人工管理方式。之前人工记载的图书信息在随着社会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中, 发生丢失和严重损坏的弊端也已经有所改观。事实证明, 需要引入最先进的技术和更新硬件设施, 保障高校图书信息化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行。然而任何事物都存在缺陷,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信息化也不例外, 其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因此还需要专业的网络专业型人才进行不定期的系统维护, 更要靠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图书管理, 保障图书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时性。显然, 如何对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施行科学管理, 很值得探讨。下面梳理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 尝试给出解决问题的有关对策。

一、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领导对图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高校是以招生和教学工作为核心的, 有的领导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招生与教学管理上, 而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还不太够, 相对于图书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投入不足的情况。据了解, 个别领导认为:图书管理无法为学校带来明显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 只要能应付师生们借阅、查阅就行了, 没必要为此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支持。只是在有上级部门领导参观的时候, 才显得图书管理的重要性属于客观存在。长此以往, 这种片面的消极认识, 造成了高校图书管理可有可无的现象。领导上对于图书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重要性, 应给以足够的重视。毋庸置疑, 只有正确理解高校图书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才能使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正轨。

(二) 信息化管理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近年来, 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 尚未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先进性, 某种程度上仍在采用保守的人工管理和经验管理, 部分管理员仍然采用陈旧的图书管理方式, 依旧是靠手工编制整理, 数字化、智能化空有其表。另有一些图书管理员虽然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但由于软件开发跟不上, 加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甚至只能把计算机当作高档打字机使用, 图书管理的实际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可以说高校图书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至今仍处在起步阶段, 管理手段落后方式单一, 因而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浪费无疑会存在。这种情况在耗费人力的同时, 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带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容易导致图书管理工作中的疏忽, 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图书管理功能的高效发挥。

(三) 图书管理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图书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然而一些高校从事图书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配备不足。高校图书馆藏书本身具有的教育、艺术、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价值, 是其它物质文明无法比拟的, 甚至是无法估量的。却往往由于缺少足够的财力与人力支持, 在图书管理工作量日益加大的现实情况下, 采用非专业人员管理图书, 导致馆藏图书不能及时归档整理, 还会出现资料丢失不完整的情况, 容易产生工作漏洞, 使得图书、包括珍贵图书难以得到应有的安全保障, 反而是耗费资源, 对高校图书馆的整体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 图书管理制度落后于教改发展

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虽已建章立制, 然而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一方面, 高校图书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发展缓慢, 图书管理制度落后于学校的教育改革发展, 应该有的工作程序得到不该有的“简化”;另一方面, 在向上级部门递交的有关评估材料中, 甚至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又因为馆藏图书的“名实不符”, 造成馆藏图书的“不完整性”, 给相应的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只有建立科学完整的现代化管理体系, 为高校图书信息化提供硬件设施、技术保障, 确保图书信息数据化和服务网络化, 才能切实保障图书的信息统计、数据查询, 最大程度上减低安全隐患。

二、解决问题的有关对策

(一) 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对纸质图书的管理首先是保管工作, 因而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图书管理人员, 而且要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高校图书是曾经投入了一定资金的, 需要专门的人员保护这种特殊的资产。图书管理是关系到全校师生切身利益的一项工作, 图书管理工作者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 要对学校和广大师生高度负责, 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其次还要格外细心, 很多的图书、特别是珍贵的馆藏资料必须精细化管理;最后, 还要紧紧跟随时代脚步, 能够在图书管理中运用最先进的技术, 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有一定的知识和学习能力, 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 保障馆藏图书的安全, 延长使用寿命。可见, 只有具备责任心、细心和专业能力,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人员。

(二) 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进行管理

现代网络的发展为图书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堆资料的整理工作, 并且经过网络数据库保存后能够永远保存, 不会因为发生水灾、火灾等特殊情况而造成资料破坏或丢失。可见,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必须依靠计算机建立起科学的管理系统, 全面施行信息化管理。这样能够为图书管理员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使其利用简单灵活且多变的形式进行图书管理方面的查询, 同时也可以及时满足学校师生对于图书的查阅和借阅, 也给图书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 加强图书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措施和方法, 对图书实行科学保管和保护, 才能有效防止图书因为客观环境原因损毁,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图书寿命, 维护学校图书安全。对图书馆的藏书室、阅览室等地点, 也要用先进的技术加强各种防范, 避免潮湿、阳光、老鼠、白蚁等所有不利于保存图书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电子文字修改后是不留痕迹的, 建立数字图书和多媒体图书要同时兼顾开放性与保密性。

(三) 对图书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归档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图书类型多样、内容繁杂, 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所有的图书进行科学分类与归档管理, 维护图书的安全和完整, 随时为师生的借阅、查看提供方便。一般来说, 应使用统一的分类标准、统一的归档办法和统一的保管方式来进行管理, 然而对于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或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珍贵图书, 更应基于明确的定位单列分类标准, 既要方便师生研究过程中查阅, 又要有利于图书本身的保藏。这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改进管理手段, 实施多元化管理方式。

(四) 以专门的保护措施来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有些图书之所以出现“有借无还”现象, 概因管理模式陈旧、封闭。要从根本上解决珍贵图书安全问题、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效益, 必须在提高高校图书利用效益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图书管理制度。图书管理改革的步伐没有及时跟上时代脚步,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很多实施细则还在不断调整的探索中。笔者认为, 为了加强对高校珍贵图书的保护, 必须以专门的保护措施来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这是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也是更好地延传前人的智慧, 使我们的莘莘学子都能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因此, 诸如《借阅制度》、《分类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和《查阅制度》等, 都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使图书管理工作切实做到“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

(五) 以多元化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质量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为改进高校图书管理手段提供了诸多便利。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改进管理手段, 实施多元化管理方式。例如:将图书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 并通过互联网进行先进的技术处理, 实现馆藏图书的纸质和数据并存, 使广大师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查阅。图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并且要具备用计算机处理文件、图书的工作规律、分类方法及有关技术。有鉴于此, 高校可以针对性地招纳一些符合馆藏图书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强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从而为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正面的积极影响。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尝试性地给出解决问题的有关对策。高校理应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使其能够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开展工作, 包括对图书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归档管理。还要进一步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拟定专门的图书保护措施, 以多元化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图书管理

参考文献

[1] 赵睿.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文化学刊, 2017 (7) :130-131.

[2] 丁娟.信息时代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策略探微[J].办公室业务, 2016 (2) :149.

[3] 王玲.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3) :25-26.

[4] 陈瑞云.高校图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2016 (9) :248-249.

[5] 吴青.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8) :233-234.

[6] 唐小龙.浅谈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6 (19) :3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破产存款人利益的法律保护研究下一篇:现行房产税存在的弊端及优化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