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对中的思考

2022-09-14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 重新定义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更是9大工作内容体系之一。这就需要辅导员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认真推进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排查和疏导, 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培育学生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坚持立德树人, 努力构建高校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 角色转换不及时, 不适应新环境

部分大学生刚进入大学, 面对陌生环境和人群, 加上远离家长, 本能的会有些无所适从, 不能及时调整心态, 适应新环境, 就会出现孤僻、内向、“脱群”等问题。特别在高职院校中, 一部分学生因高考失利, 无奈选择不理想学校和专业, 心理落差大, 心态失衡, 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 家庭教育环境, 与父母关系紧张

在笔者接触到的心理问题的学生中, 因为家庭环境、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原因而造成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中, 只注重学生是否温饱无忧, 对于心理问题要么忽视, 要么视而不见, 不认为是严重的问题。亲子关系紧张, 双方缺乏沟通理解, 家长特别是父亲, 总是以强权思想, 压抑控制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的心理变的“病态”。

(三) 生活学习处理不当, 面对压力

一些大学生不适应群体生活, 加之舍友来自不同的地方, 生活习惯各不相同, 需要不断的调整、适应。而一旦发生摩擦, 轻则, 口角之争;重则打架发泄, 甚至会持械伤人。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 表面上息事宁人, 其内心就可能压抑、扭曲,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四) 情感问题受挫

伴随青春期的增长, 大学生年龄和心智日渐成熟, 没有了家长的管控, 在大学期间会有恋爱的阶段, 缺乏正确的恋爱观, 不能成熟处理情侣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 因失恋受挫而受到打击, 也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因素。

二、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措施

(一) 开展心理教育, 培养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意识

辅导员要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 包括心理协会,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诸如心理讲座、心理测评、爱心角, 心理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 使学生知道、了解相关心理健康知识, 培养预防意识, 能够在有心理问题的时候, 主动求助, 不逃避, 正视问题, 并愿意解决。

(二) 加强日常管理, 及时发现并疏导心理危机事件

在班级内设置心理信息员一职, 按月汇报班级是否存在高危的12类人群;注意关键时间点, 在开学放假、小长假等心理危机高频发生时间段, 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关注。一旦发现可疑苗头, 宁可错报, 也绝不能漏报, 及时与上级部门和心理教育部门汇报。

(三) 加强心理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通过生命教育、自我意识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 客观的评价自身, 明确努力方向, 确定奋斗目标, 实施可行的、具体的计划。通过倾听、交流,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多参与社会实践, 特别是爱心援助之类的活动, 引导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遇到负面情绪, 及时疏导, 避免危机事件发生。

(四) 增强家长沟通, 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危机干预

大学生的教育是家长、学校、社会共同的作用, 特别不能忽略家长的因素。一些家长觉得把学生放在学校, 又已成年, 就疏于教育管理, 一旦学生发生问题, 又矛头直指学校, 将所有责任推卸干净, 造成学校工作的被动局面。辅导员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 要多于家长联系沟通, 及时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亲子关系, 要求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 宁可“婆婆嘴”, 或者被学生误会“告状”, 也绝不能只在学生出现重大问题时, 才联系家长。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定位

(一) 心理问题学生的发现者

高校辅导员要具有心理疾病的判断意识, 基本判断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在日常工作中, 利用宿舍、班级以及社团等多个渠道, 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特别对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言谈、行为、成绩等进行观察, 从这些方面的变化上来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判断,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学生。

(二) 应对危机事件的协助者

当危机事件发生时, 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达到现场, 尽可能稳住事态发展的局面, 避免其扩大化, 并及时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情况, 寻求专业人员帮助。在应对过程中, 要提供学生全面可靠的信息, 协助工作顺利开展、进行;及时联系家长, 向家长说明情况, 获得支持和理解, 同时还要做好其他学生的安抚工作。

(三) 危机事件处理后期的跟踪者

危机事件处理后, 辅导员要长期对学生进行关注, 并配合专业人员定期反馈相关情况, 必要时还要做心理疏导。对于其他接触过的学生, 也要及时关注和疏导。最重要的, 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定期交流反馈学生心理动态, 帮助其尽快走出阴影。同时, 辅导员自身在参与危机干预过程中, 也会有心理上的波动和影响。要注意, 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整, 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 向同事、朋友、家人倾诉,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唯有明确工作职责, 弄清角色定位, 才能有的放矢的实现职业价值, 最终提升职业认同感。同时, 也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构建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 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材。

摘要:近些年来, 大学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使得学生家庭和所属学校承受了不少的压力。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管工作者, 首当其冲要面对、处理、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在这个过程中, 高校辅导员需要明确角色定位, 有效的发挥在危机干预中的作用, 同时保护好自身, 对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或预防因此而引发的安全事件, 对稳定校园环境, 营造平安和谐校园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参考文献

[1] 徐娇.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思考[A].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2) .

[2] 王金丽.高校辅导员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 2017 (05)

[3] 仇妙芹.认知偏差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影响[A].大学教育, 2018 (08)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大开放战略下重庆企业知识产权问题和对策调研报告下一篇:格式合同免责条款的民商法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