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视域下荆州绿色发展与工业区域分工协作研究

2023-01-06

一、江汉平原视域下荆州绿色发展的研究

荆州楚文化的发源地, 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和和长江的重要港口城市, 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十分重要的成员, 自然生态环境地位也显得非常重要。荆州市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全面完成工业化尚需时日, 水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环境风险易发态势明显, 环境质量局部形势仍然严峻。

(一) 荆州市绿色发展的形势

1. 环境整治压力较大

从目前现状来看, 在水环境方面, 因为荆州市城区人口的大量增加, 污水处理厂、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同时上游客水污染压力较大, 地表水污染问题仍是荆州市突出的环境问题;在空气环境方面, 随着荆州市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汽车尾气污染也日趋加重。环境整治工程投入大、见效慢, 受经济水平和现有基础设施规模影响, 短期内荆州市环境整治的压力会比较大。

2. 结构调整难度大

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来说, 荆州市处于鄂南,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工业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 工业目前仍然以加工业为主, 结构比较单一, 并且化工医药、造纸及印染类污染型企业较多, 而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循环经济实施难度大。

3.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我们应当逐步改变注重GDP为主导的发展观, 加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 生态环保指标的权重, 这样更利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逐步改变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分属不同部门主管的弊端, 统一生态保护职能, 这样也利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尚未形成。生态环保相关工作主要由政府行政部门推进, 公众参与力度不足, 尚未形成激励社会全员参与的机制。企业主动守法、自主公开环境信息等意识和行为不足。

(二) 荆州市绿色发展面临的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荆州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环境保护工作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1. 绿色发展步入蓬勃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生态”一词就出现了42次之多。要推进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发展, 我们就必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的发展, 也要保护好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的千年大计, 要高度重视, 也是我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快绿色发展, 建设美国中国, 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奋斗!

2. 荆州城市发展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十三五”期间,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荆江城镇带空间发展布局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湖北省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规划》、《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关于开展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通知》等多重大战略规划机遇将使荆州受益, 将成为荆州振兴的重大助力。同时, 借助国家长江建设经济的支助作用, 随着沿江内陆的逐步开放开发, 振兴荆州将大大加快脚步。

3. 生态文明制度进入系统完善期

法律方面,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 在环境法治工作方面发展重要的作用。体制方面, 环保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 正在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 统筹监管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国际与国内环境问题, 全面增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的统一性、权威性、高效性、执行力, 形成政府主导、市场激励、社会动员的生态环保治理体系。规划方面, “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是面向环境要素的规划, 正在试点的环境总体规划, 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多规合一’的基础性规划, 将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引导作用。

(三) 荆州市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

荆州是长江经济带湖北之“腰”, 是“江汉平原”中的重要城市, 绿色发展与工业区域分工协作, 对真正实现荆州的绿色发展, 生态发展, 使产业分布更加合理, 实现“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深刻认识荆州市绿色发展形势。荆州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和和长江的重要港口城市, 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十分重要的成员, 生态环境地位非常重要。荆州市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全面完成工业化尚需时日, 水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部分地区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环境风险易发态势明显, 环境质量局部形势仍然严峻。

(2)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绿色发展。荆州在促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环境预防体系、协同控制能源资源消耗、提高全市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推动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3) 强化生态修复, 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安全。建构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 进行生态区域的重要保护, 强化重要生态系统保育, 修复生态退化地区,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加快改革创新, 完善环境治理共治体系。推动政府履职尽责, 强化环保法治保障,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健全环保市场机制, 完善社会共治体系, 加强环境科技创新。

二、江汉平原视域下荆州工业区域分工协作

研究区域合作机制, 离不开研究工业区域分工协作, 后者在区域合作机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可以这样说, 产业分工不明确清晰, 就无法实现真正地一体化发展, 城市群有机的优势互补作用就无法真正地形成。处于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江汉平原, 每个城市都希望通过加快工业发展, 来带动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而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然而由于旧体制的制约, 为了提升GDP总量, 许多城市认为主要方向应放在如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药等大容量的制造业上, 这样必须造成产业结构的高度相同, 给产业效率和技术创新造成不利影响。因而, 荆州必须在工业分工上找准定位, 着力进行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

(一) 江汉平原城市工业分布分析

荆州为长江之腰, 占湖北长江黄金水道的45%, 在江汉平原的地理位置也极为特殊, 在与武汉、襄阳 (荆门) 、宜昌、长株潭、衡阳形成的多角形关系中, 荆州正好处于中心位置, 荆州的工业分工既受其影响又有可能有的放矢, 优势互补。

宜昌市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 是享有世界水电之都的美誉, 水电一直是其经济支柱, 产业格局一直保持着“电力、化工、食品医药”三大支柱, 近几年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长株潭地区跟武汉一样, 工业体系比较健全, 如长沙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生物制药为主, 株洲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制造为主, 湘潭以黑色冶金、机电与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

从以上可以看出, 在江汉平原地区, 工业体系较为健全, 荆州要实现“左右逢源”必须找准自己的工业布局。

(二) 荆州区域分工协作的重点

从上面可以看出江汉平原地区工业体系虽然各有侧重, 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业、有色金属加工、钢铁冶炼等重工业占据重要位置, 工业体系趋于健全。处于五角中心的荆州, 区位优势明显, 注定不平凡, 但周边的竞争又使加快工业发展极不乐观, 基于上述情况, 我们认为, 应将荆州工业体系的重点放在轻工业、加工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

(1) 做大轻工业。荆州地区原本是我国轻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力广的工厂、产品, 这是优势集中迸发的体现。

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2012-2016年, 荆州市纺织服装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和过亿纺织服装企业数都在不断增加, 规上纺织服装企业数由2012年的97家增加到2016年的147家, 每年平均增速12.9%, 过亿纺织服装企业数由2012年的30家增加到2016年的64家, 每年平均增速28.3%。其中岑河的整个针纺织产业在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 预计2020年超过100亿元。处于江汉平原的心脏, 周边消费群体巨大, 荆州应充分发挥荆州的资源和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以生活消费为重点轻工业。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等, 积极承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聚集, 做成主业。

(2) 做强加工制造业。多数地区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地区发展的优先方向, 但荆州周边地区都是装备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荆州想占一席之地困难很大。但从工业区域分工角度看两湖地区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还较为薄弱, 而这正是荆州的优势所在, 荆州人力资源丰富, 冶金、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纺织、食品、皮革工业为代表的加工工业底子较厚, 做强荆州市加工制造业, 既可以弘扬优势, 又能为五角的各极提供产业链的支持, 把荆州打造成初级、中级工业产业的集散地、加工制造中心区,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3)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围绕工农业转型发展需求和新兴消费热点,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信息服务、产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数字传媒、养生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广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专业配送、服务外包等服务模式, 推进信息技术与服务业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相信在区域工业分工协作下, 建设“生态荆州”“文化荆州”“经济荆州”一定会卓有成效, 为推动荆州绿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荆州拥有483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 是长江经济带湖北之“腰”, 生态保护更是题中之义。工业区域分工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荆州处于江汉平原城市群多角形的中心区域。荆州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建设“三个长江”, 坚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 在大保护中实现大发展, 在大发展中实现更好的保护。本文着重研究江汉平原视域下荆州绿色发展与工业区域分工协作。

关键词:江汉平原,分工协作,荆州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等.洞庭湖生态安全保障方案[R].长沙: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等.江湖关系变化的湖泊水环境效应[R].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离子膜法烧碱蒸发浓缩生产工艺分析下一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