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科学考评体系辅助机制论文

2022-04-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构建科学考评体系辅助机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网络的隐匿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随意性和网络舆情自身的突发性、多变性等特点,使得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正确认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化解其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

构建科学考评体系辅助机制论文 篇1:

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及其重要性分析

〔摘要〕科研诚信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关乎人类科学发展的热点议题。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科研诚信监管并有效遏制学术腐败,已经成为确保在新形势下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我国科研诚信监管政策与制度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演化,并结合目前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阐释当前我国加强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以期为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制机制的完善提供有价决策参考。

〔关键词〕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科研管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8.09.022

Analysis on Demand and Importa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Research Integrity Supervision SystemZhang Shuliang

(Lanzhou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Center,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

〔Key words〕research integrity;supervision system;regional research integrity supervision system;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科研诚信问题贯穿人类科学研究活动始终。科研诚信不仅是科学研究与创新发展的客观需求和内在动力,而且也是人类科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技交流的空前活跃,在推动科研模式变革的同时,也使得科研环境更加复杂、学术竞争更为激烈,加之各种利益驱使,从而催生了科研失信行为,甚至引发了所谓的“学术腐败”现象。遏制和防控科研失信行为目前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研失信行为的管控,除了需要科研主体自身加强学术道德修养和科学共同体严格内部约束之外,根本上有赖于从国家政策和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科研失信行为激增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尽管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我国已经在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尚不能满足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我国目前基本形成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是完全自上而下的体系,存在监管链过长等弊端,无法有效应对科研失信行为持续增长的挑战,应当自下而上构建以省级科研诚信监管机构为区域节点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这不仅是新形势下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我国全面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基于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脉络解析,在勾勒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历程并阐释其发展现状的同时,系统分析我国当前建设地方科研誠信监管体系的现实需求与重要性,以期为我国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提供决策参考。

2018年9月第38卷第9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Sep.,2018Vol38No92018年9月第38卷第9期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及其重要性分析Sep.,2018Vol38No91从国家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建设历程看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发展11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发展阶段划分以及我国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建设现状分析从根本上说,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完全取决于整个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制发展状况,是同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相伴相生的,是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发展的必然。根据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特点和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历程,可将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发展划分为2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以及2006年至今,每一阶段的具体需求均同我国科研事业发展背景及科研诚信相关现实问题相适应。

111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需求萌芽阶段

与国际相比,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相关建制化工作起步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我国科研事业经过拨乱反正才刚刚走上正轨,国内学术环境相对单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科技回报或收益诉求尚不是十分显著,在这种背景下,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均在自发的科学道德约束下进行,尚较少有出于功利性目的违反科研诚信的行为发生。因此,在此期间,即使是在国家层面,对于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需求也是不明显的,至于地方层面的相关需求也就更加难以显现了。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我国科研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而与此同时,科研诚信问题也日渐凸显。其具体表现是:1)较之以往,科技界的科研失信行为呈渐趋高发之势。这一点不仅可以从日益增多的被媒体曝光的科研失信事件反映出来,而且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受理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相关科研失信行为的投诉数量上也可见一斑。1999-2003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监督委员会成立之初的5年就累积收到各类反映及举报信函445件,其中所涉及的科研失信行为主要包括伪造数据、弄虚作假、剽窃成果、重复申请、一稿多投、假冒签名、虚报工作经历以及夸大工作基础等[1]。2)有关科研诚信问题的学术研究日渐受到关注。公开发表的有关科研诚信问题的中文期刊论文明显增长。在此阶段,国内学者除了针对科研失信行为展开集体申讨和反思之外,还着重围绕科研诚信概念界定、科研失信行为及其表现形式、科研失信行为发生诱因及环境、学术道德与规范建设等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2]。

与此同时,我国科研诚信监管相关制度体系建设也开始起步。1)在国家层面,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制定《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上正式制定并实施的关于维护科研诚信、规范科研行为的政策文件[3]。2001年,科技部同时出台《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此后,教育部先后于2002年和2004年制定《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和《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在科学组织和机构层面,1998年,中国工程院率先出台《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成为我国首个国立科研机构自主实施的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规章制度。2001年,中国科学院也发布实施《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3)在社会舆论层面,这一时期,我国社会及公众对于科研诚信的认识及监督意识明显提高,标志性事件是我国首个民间自发建立的具有科研诚信监督职能的网站“新语丝”的正式上线运行。尽管该网站所发表的相关观点备受争议,但其在唤醒社会舆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主动监督意识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更重要的是,其对于我国逐步形成对科研活动自下而上的社会自发监督机制起到了促进和警示作用。

1122006年至今:需求凸显阶段

2005年后,随着我国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特别在2006年我国先后发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促动下,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国际科技交流日益活跃,科学共同体之间乃至整个学术界内部的竞争不断加剧,由此,在国内科研诚信监管体系以及科研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外部利益驱动、国内外竞争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科研诚信问题愈发凸显,我国进入科研失信及学术腐败行为的易发和高发期。

这一时期,我国科研失信行为的高发态势可从已发表论文被撤销情况窥见一斑。根据对医学论文数据库PubMed撤销论文的分析,我国第一作者论文被撤销集中出现于2005年至今,2013年达到峰值。2005-2014年被撤销的论文总量是2005年之前被撤销论文总和的202倍[4]。而2017年4月,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斯普林格宣布因存在论文造假而集中撤销其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已发表的107篇中国作者论文的消息更是令中国乃至国际学术界哗然[5]。

在该时期,中国所发生的最具代表性和最令人震惊的科研失信事件当属“汉芯”造假丑闻[6],由于该事件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和轰动效应,而被舆论称为中国版“黄禹锡事件”。该事件对于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加强自律以及科学共同体完善其内部科研管理起到了重要的警示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该事件明显促进了我国公众及社会科研失信行为监督意识的提升,并形成了完善国家层面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倒逼效应。

为有效遏制科研失信行为快速蔓延势头,该时期我国继续深化和加快推进科研诚信监管制度建设。2007年,国务院发布我国首部监管科研失信行为的行政法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对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及管理相关程序监管做出了具体规定[7]。2008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成为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事件。《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第一部对科研失信行为具有实质监管作用的国家成文法,该法对从科研失信行为的预防、科研行为的管理直至科研失信行為的处置均做出相应的明确规定,为全国各界共同应对科研失信行为确立了法律依据和总体原则[8]。

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科院以及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也先后制定和发布了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中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教育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6)、《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09)、《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6);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2006);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07)、《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2017);中科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7)、《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2007);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4年通过,2017年修订)。

这一时期,除了科研诚信监管相关制度建设更加完善以外,在制度落实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2007年2月,我国正式建立由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6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9],旨在有效落实《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国科技界科研诚信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科研诚信建设的重大政策,督促和协调有关政策和重点工作的落实。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我国以“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为统领和指导的三级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基本建成。

12不同阶段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发展特点分析121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正值我国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期,继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后,我国又先后推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刺激了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投身科研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由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尚不健全,科技界和教育界在科研人员绩效考评方面普遍存在过分强调论文產出的现象,受利益驱使和在急功近利思想左右下,科研人员违反学术道德的科研失信行为明显上升;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科研管理机制尚无法有效应对科研失信激增的状况,制度缺失和滞后的弊端开始显现。伴随自上而下构建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需求的日益凸显,自下而上构建与之相协同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需求也开始萌芽,但由于在此阶段我国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国家架构还未完善,关于加强地方科研诚信监管协同、建设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问题未上升至国家系统布局层面。

122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需求凸显阶段

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受国内外科技发展、科研环境快速变化以及国际学术竞争不断加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及整体学术声望受日益增多的科研失信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所阻碍和侵蚀的风险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建立和完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需求不断凸显。一方面,我国亟需加强科研诚信监管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体系化的、覆盖科研管理全过程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为全面建成从上至下的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实施层面,由于我国科研体系规模庞大,仅仅建立垂直的自上而下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难以保证政策及制度实施的最终成效,因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在自上而下的国家监管体系的基础上,从具体实施层面,配套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管机制愈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特别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来,建立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需求更为凸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科技管理事权”以及“构建覆盖全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制度”等完善我国科研管理机制的具体要求[10],这为我国加快建立完善同国家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相配套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提供了指导和政策依据。

2从我国现行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看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1我国现行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的特点

我国目前科研诚信监管机制是自上而下的三级监管体系(如图1所示):最高监管层是国家层即六部委联合的“科研诚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负责从国家层面对科研诚信监管提供政策指导,并协调不同部委职责范围内的科研监管相关工作;二级监管层是部委层即具体负责科研管理工作的六部委,各部委分别按照既定职责和权力,承担对各自领域和科技工作范围内的科研诚信监管工作;三级监管层是基层监管层由各部委所属的各基层机构、组织或团体组成,负责相关基层部门职责范围内以及组织或团体内科研监管相关工作。图1我国现行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示意

可以形象地把我国科研诚信监管机制描述为垂直“束状”结构体系:“垂直”是针对科研诚信监管的管理和职能特征而言,即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是自上而下的从国家监管→部门监管→基层监管的垂直监督管理体系;“束状”是针对科研诚信监管的组织特征而言。在我国正式建立六部委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机制之前,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实际上是由各部门相对独立地履行监管职能所形成的相对松散的“多线程”监管体系,而六部委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机制的建立,就如同把散落的线绳扎起来,使其成为一束,从而在组织架构上将原来各自为政的不同部门的监管机制形成一个有机协同的整体。

22我国现行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自上而下的垂直“束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最大优势在于便于在相关政策的制定、规划的实施上实现集中统一部署和统筹协调。但也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1)权力过于集中。这是垂直的自上而下的监管体系的主要弊端。管理权过于集中使得下级监管层特别是基层监管层在监管职能的发挥上相对被动,难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和有效应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发生。2)监管链过长。由于管理权集中于上层,致使监管职能在从上到下的实际履行过程中,执行环节和管理流程过长,一方面导致相关政策在基层难以有效全面落实,另一方面,从信息反馈角度而言,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管机制会导致信息自下而上的反馈链过长,相关信息难以及时反馈至上层监管层,不利于对科研失信行为和现象做出及时响应。3)不利于科研信息统一管理和广泛共享。科研诚信监管成效根本上有赖于科研信息统一管理和共享程度。在我国目前的科研监管体系中,六部委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机制的核心作用在于对各部门监管职能的协调,而监管职能的具体落实实际上仍然是按照各部门自主的监管机制和程序相对分立地来实现,因而与之相应的科研信息管理也是各自分立的,从而导致科研信息在各监管层之间的共享存在壁垒,特别是无法实现基层和地方科研信息的有效共享,进而导致监管“空白”的产生。4)不利于全面激发创新活力。科研诚信监管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约束和惩戒科研失信行为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当前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如科研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的背景下,由于科研诚信监管体系职能无法有效落实,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遏制科研失信和学术腐败现象的扩散和蔓延,从而造成对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惩戒不利的表象,挫伤科研群体的创新积极性。特别是由于监管职能不能有效向下传导以及科研信息不能及时为地方所共享可能导致地方科研失信和学术腐败现象的加剧,使得地方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受到更大程度的抑制。

综上所述,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实际上是我国整体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所缺失的重要一环,我国目前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主要是由于地方监管职能不能有效同顶层监管机制相对接所致,而相关问题的破解则有赖于与整体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相配套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因此,无论从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还是就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而言,加快建立和完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都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

3我国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建设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是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新时期我国完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顺利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发展实际以及目前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就我国建立完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31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是提升我国科研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保障尽管,随着我国科研投入规模的持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产出国,但我国科研产出质量与效率不仅同美国、日本、德国、英國等传统科技强国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同以色列、新加坡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也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科研产出数量同科研产出质量与效率之间之所以存在明显反差,除了国家体量及相关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科研诚信监管缺失或不到位所致,而造成科研诚信监管缺失或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则是目前我国完全自上而下的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存在“监管链”过长的缺陷。科研诚信监管链过长,在导致整个体系无法及时对科研失信行为做出响应的同时,也不能有效获取对科研失信行为调查与处理的反馈,进而造成相关监管制度与措施无法切实落实,最终可能导致整个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失灵。因此,从整个科研诚信监管链来看,地方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特别是省级科研诚信监管机制的建立对于弥补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缺陷,强化科研诚信监管成效,持续促进我国科研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将发挥关键作用。

32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是全面实现我国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关键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目前制约我国科研管理信息化目标实现的主要瓶颈在于科研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而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即是我国科研信息共享的地区节点建设缺失和滞后。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我国科研管理始终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导致我国科研管理信息过于离散化,而不同管理方之间又缺乏有效的交流互通机制,这给科研管理的一体化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现实路径就是建立以省为枢纽的地区科研管理信息节点,而这也正是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快以省级科研诚信监管体系为枢纽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才能实现对基层科研信息的有效集中管理,根本改观我国科研信息高度离散的现状,实质促进科研信息共享机制的实现,进而加快我国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

33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科研评价制度的有效路径科研评价制度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一定程度而言,目前我国科研评价制度中所存在的评价权过于集中、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不健全等缺陷是导致科研失信行为高发的主要原因。由于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是与科研评价制度相挂钩的,所以建立以省级科研诚信监管体系为枢纽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将带动科研评价体系地方节点的构建和完善,从而将实现评价权向地方的下放,有助于破解科研评价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同时,也将促进地方第三方评估制度的完善并有力推动地方第三方评估机构或组织的发展,从而为我国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路径。

34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是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切实举措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不均衡是制约我国整体创新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而区域创新环境差异化显著则是导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不均衡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除了自然地理条件、历史以及文化等因素外,造成不利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制度、管理等“软环境”的差异化显著,而这种“软环境”的差异是形成区域人才壁垒的内在机制。结合上述,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在促进科研评价机制改革方面的直接结果将体现在:科研评价权的下放在赋予地方更为自主的科研评价权力的同时,不仅将有利于形成符合地方特点及需求的科研绩效考评机制,进而有利于形成更为灵活的科研激励机制,同时也将有利于形成服务地方创新需求导向的人才选拔和职称晋升机制,进而有利于促进自由、宽松的人才引进、培养与交流机制的形成,从根本上带动区域“软环境”的优化,有效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与活力。

4总结与展望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成由六部委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统一指导和协调的自上而下的三级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其在监督和强化我国科研道德建设、查处科研失信行为以及遏制学术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科研环境的日益复杂,我国现有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弊端越发凸显,如何顺应新形势、新环境、新发展需求探索加快完善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方法和路径,就成为当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认为,从强化下级及基层科研诚信监管职能、提升其监管权限入手,在现有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框架基础上,大力建设以省级监管子体系为枢纽和重要节点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是完善和健全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切实路径。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对科研失信和学术腐败行为的监管效率,而且在支持和推动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激发科研主体创新活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作为培育创新环境的重要内容[10],这为新时期推动和完善我国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而我国整体创新环境的优化有赖于地方创新环境的培育和改善,相信,随着我国对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视和强化,地方科研诚信监管体系作为重要的辅助和补充,在加快完善我国国家科研诚信监管体系的同时,也将有效促进地方创新环境优化并带动我国整体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善超.关于科学道德問题的若干思考[J].学会,2004,(6):36-30.

[2]李真真.转型中的中国科学: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诱因分析[J].科研管理,2004,25(3):137-14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关于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kjrc/201308/P020130823578472036143.pdf,1999-11-18.

[4]陈小清,邢美圆.PubMed数据库撤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52-358.

[5]倪思洁.107篇论文被撤,双方都在反思[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4226.shtm,2017-04-22.

[6]中国网.上海交大通报“汉芯”系列芯片涉嫌造假的处理意见[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6/May/1207594.htm,2006-05-12.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EB/OL].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71/info70222.htm,2007-02-24.

[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EB/OL].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7-12/29/content_847331.htm,2007-12-29.

[9]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科技部等六部门建立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会议[EB/OL].http://www.most.gov.cn/kycxjs/kycxgzdt/200703/t20070329_42452.htm,2007-03-2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6-05/19/content_5074812.htm,2016-05-19.

(责任编辑:马卓)

作者:张树良

构建科学考评体系辅助机制论文 篇2:

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

摘要 网络的隐匿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随意性和网络舆情自身的突发性、多变性等特点,使得校园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要正确认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化解其不确定性,最终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校园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 吴勇,广西财经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教授;王玉良,广西财经学院教学评估办教师。广西南宁530003

校园网络舆情是和谐校园的晴雨表,校园网络舆情的变化反映了高校师生员工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态度和意见。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对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意义重大。然而,当今世界经营虚拟化、商务电子化、偏好个性化日趋明显,不确定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渐成人们共识,有效管理的本质已演变为对不确定性的驾驭。校园网络舆情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果缺乏对校园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的深刻认识和有效管理,和谐校园的建设将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控、分析、引导、预警和应急处理,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高校校园舆情管理机制,是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应有内涵。

一、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一)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原理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一条物理学重要原理。由于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性与认识对象无限性之间的巨大鸿沟,不确定性始终是人类社会生活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环境不确定、未来不可预测、系统复杂性、演化动态性,使得不确定性原理的应用更为广泛。不确定性,顾名思义,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有大有小,它可能影响一次活动的成败,也可能导致一个企业遭受灭顶之灾。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各类环境不确定性的特点日益突出。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校园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的情况。它主要通过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网络聊天室(Chat Room)、博客(Blog)、维基(VCiki)、聚合新闻(RSS)和即时通讯(QQ和MSN)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师生的群体性、网络道德规范的不完善性等特点,加上高校网络言论管理存在的不足,使得大学校园网络最易成为网络舆情的发源地。网络舆情的如下特点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一是网络舆情的广泛性和匿名性。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赶上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大学生在其中的比例占到了6.4%。中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826,198个,网站数达到287.8万个,网页总数超过160亿个。在测量的即时通讯、博客、论坛、BBS等18种应用中,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除了网络炒股外,其他应用全部高于总体普及率。这组数字的后面是一个庞大的大学生自由舆论超市的形成。由于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网络上的言论交流、思想碰撞都是处于匿名状态,加上大学生涉世未深,不能全面理性看待问题,容易受煽动,感情用事,加大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二是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在网络环境下,校园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时效性很强,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通过校园网络得以迅速传播。这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热点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使师生员工形成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不仅是多元的,而且往往会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形成差异和对峙的“核心小团体”,同时有可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交换想法、发表言论、随意发散,使之在网上迅速蔓延,突发性强。

三是网络舆情的多变性。信息的传播过程,也就是信息的选择过程,期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把关人”,即信息引路人、信息规范者和信息监督人,他们在网络舆情的选择、引导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传统媒体传递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审核才能传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迟了信息的及时传递,但“把关人”能有效保证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而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自主性,严重削弱了“把关人”的权限,使得“把关人”形同虚设,无从监管。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不管你从属于哪个党派集团,不管你信仰何种宗教文化,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将掌握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发布,在网上展开讨论、表达意见。同一事件就可能出现不同版本的报道、不同观点的评论,让人无从知道事实和真相,不同观点的支持者在网上论战,导致网络舆情的多变性。

二、构建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无形中增加了其管理难度,加上网络对大学生的巨大影响,校园网络舆情的不健康发展会影响大学校园的稳定与和谐。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网络舆情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校园网络舆情。

(一)构建“监控机制、汇集分析机制、引导机制、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一体化、“五制联动”管理机制

1、构建完善规范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有效监控是应对不确定性的首要措施。针对大学校园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的特点,一要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值班制度、汇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等,以制度的形式来规范网络信息的管理、传播和运作;二要加强网络监控技术建设,升级和添置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设备,使学校监控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有害信息渗透的能力”、“掌控网络舆情的能力”、“疏导不稳定因素的能力”、“调查网络案件的能力”,实现对校园网络安全维护、信息过滤、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化防控,不断提高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能力和监控的有效性;三要依据学校的实际,充分发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把关人”的网络素质和技能水平,建立和完善网络管理工作考评与激励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特点,同时懂网络技术、会监控处置的校园舆情监控队伍。

2、构建及时准确的校园网络舆情汇集分析机制。有效管理校园网络舆情,需要及时掌握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机制。校园舆情

的搜集要做到“搜集信息快,反映问题准”,反映和搜集动态性的舆情信息要迅速,早发现、早搜集、早报告。注重准确性,保证搜集的问题真实可靠,能充分反映师生员工的主流意见,真实体现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对搜集到的信息要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建立校园网络舆情调查制度,深入师生员工、深入实际进行具体调查、详细调查、规模调查。对事关大局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对师生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讨论,反映校情民意,对来自师生的呼声、批评等进行认真调查核实,深入分析,去伪存真,为领导作出舆情处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构建健全有效的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重在有效的引导,而非强行的控制和操纵。一要大力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通过网络进行在线名著阅读、名片欣赏、名曲聆听等,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网上讲座,提升学校网络文化的学术品位。开展网上辩论赛、网站设计大赛、动画设计大赛等网络文化活动,努力建设一批“红色网站”,构筑网上文化精品库,建立网上文化课堂等,形成网上正面舆情的强势,掌握舆情引导主动权。二要大力组织实施“绿色校园网络计划”,努力把学校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校园网络”。要不断拓展“绿色网络空间”,营造“绿色网络环境”,用健康、积极的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引领舆情潮流。三要重视对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师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构筑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舆情冲击的“防火墙”,逐步形成健康的网络风气,营造共建共享的网络精神家园。

4、构建科学灵敏的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校园网络舆情尤其是不良校园网络舆情进行预警是对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手段。构建灵敏科学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以监控机制和分析机制为前提,通过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梳理情况,充分分析研判,了解师生的倾向与意愿。一旦发现网上突发事件的苗头,积极介入,充分发挥校园主流媒体、红色网络阵地的“先发优势,权威披露,说清事实、以正视听”作用;同时,要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于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5、构建快速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以妥善处理为核心。快速高效的校园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应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危机应对的合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一般应有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咨询参谋系统和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应急处理机制中枢系统应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组成,当网络监控舆情变为现实的网络舆情危机后,能够及时针对危机事态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应对危机,实施应急预警方案,应急管理计划,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调动相应的资源和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化解舆情危机,消除不良影响。真正做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维护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校园秩序的稳定。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隋的有效管理还应该注重实施舆情危机事件后的有效评估,包括对危机情况、采取的措施、下一阶段走向的研判、前一阶段应对的总结、反思与建议等。良好的危机评估,可以有力提升网络舆情危机驾驭能力。

(二)“监控、汇集分析、引导、预警、应急处理”五种机制的关系

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包含“监控机制”、“汇集分析机制”、“预警机制”、“引导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这五种机制既有先后顺序,也有交叉混合,是一体化的联动循环机制。完善规范的监控机制是首要前提,及时准确的汇集分析机制是重要方法,健全有效的引导机制是有效途径,灵敏科学的预警机制则是关键环节。在监控和分析基础上,发现有可能产生负面的舆情时,开始进入预警阶段。而应对处理机制的发生概率最小,只有当现实的危机发生后,才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进入有效管理的核心阶段。通过“监控、汇集分析、引导、预警、应急处理”一体化的“五制联动循环”管理机制,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的驾驭和有效管理。

三、结语

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是常态,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能用非常态的确定性去理解和驾驭常态的不确定性。在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习惯于其不确定性,善于与其不确定性共舞,并不断锤炼不确定性思维。要消除畏惧和消极应对校园网络舆情不确定性的心态,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化解不确定性,实现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环境,从而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吴 勇 王玉良

构建科学考评体系辅助机制论文 篇3:

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运用

收稿日期:2011-11-20

作者简介:况志华(1967—),男,陕西白河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专项计划资助项目(No. 2011YBXM145)资助。

摘要:构建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机制对于高校课程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该文在剖析高校课程绩效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的一般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运用以及课程绩效管理实践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课程绩效;绩效评估;评估模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高校课程建设,通过不同层次的政策指导、资金投入和奖励计划,改革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善教学条件,提升人员素质,以达到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水平的目的。为了检核政策和资金投入的效果,相关的检查、考核、评价活动也应运而生。其中,课程绩效评估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1]但是,课程绩效评估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相关研究大多局限于网络教育领域,[2-6]对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估制度建设的指导作用不强。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高校课程绩效因子的理性剖析,结合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与管理的实际,尝试构建课程绩效评估的一般模型,以期对我国高校课程绩效评估工作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一、构建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机制的意义

课程绩效评估是指根据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特定课程教学的相关环节及其目标达成情况的识别、衡量和反馈的过程。课程绩效的识别是根据工作分析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合乎理性和规范的辨识与分析;衡量是对相关人员或活动绩效进行优与劣的判断;反馈是在绩效衡量的基础上,向相关人员和单位提供交流和指导。因而,构建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机制将有助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客观评价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首先,课程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理论上说,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中所列课程依照教学目标的差异区分为不同的模块或平台。但在教学实践中,关于不同模块课群教学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及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等问题,始终难以得到确切答案。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系统的、可操作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尽管目前高校的各种评价活动很多,但却极少有针对特定课程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的具体评价。这种关于课程绩效的评价实际是学科和专业评价的核心基础,缺乏这个基础性环节,往往导致办学单位片面追求宏观评价指标而忽视了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令办学单位虽然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而课程绩效却未见明显提高。因此,建立健全课程绩效评估机制,将教育评价工作落实到课程教学层面,才可能促使高等教育教学的关注点真正指向于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目标。

其次,课程绩效评估机制有利于客观评价教学质量。目前对于教学质量的理解主要限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大都以领导和专家听课或学生打分的方式完成。事实上,教学质量是多维变量共同影响的结果,教学质量评价则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过程[7]。建立课程绩效评价机制就是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特定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特点,厘清影响课程绩效的基本因素及其影响力,构建课程绩效评估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并依此对课程绩效进行衡量和反馈。课程绩效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将使教学质量的内涵、表现、识别得以系统而完整的澄清,为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学质量奠定思想基础和方法保证。

第三,课程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持续提升课程教学水平。课程绩效评估作为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动态识别、衡量和反馈活动过程,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评价:其一,课程绩效评估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所属高校开设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之用,而且可以作为高校和开课院系的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之用;其二,课程绩效评估不仅关注评价结果,而是强调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其三,课程绩效评估不仅关注影响课程绩效的直接因素,也兼顾间接因素的潜在影响力。课程绩效评估的这三个特点使得这种评价机制对课程教学的驱动作用具有突出的持续性和内发性,有利于高校课程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高校课程绩效的影响因子

绩效(performance)通常意指工作或活动的效率、效果以及影响工效的各种条件或因素。绩效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工作结果,二是指影响工作结果产生的各种行为、技能、能力和素质等。因此,绩效既包括静态的结果内容,也包括动态的过程内容。绩效评估(performance appraisal),又称绩效评价,或者绩效考核,又或者绩效考评。在不同的领域,运用于不同的目的,人们对绩效评估的界定不尽相同[7]。用于课程教学领域,绩效评估主要是指根据教学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特定课程教学的相关环节及其目标达成情况的识别、衡量和反馈的活动过程。识别绩效是根据工作分析对教学评价内容进行合乎理性和规范的识别与分析,识别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影响教学效果优劣的绩效;衡量是依照教学活动绩效的识别,对相关人员或活动绩效进行好与差的判断,其判断的标准应在类似课程中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不可以用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反馈是在绩效衡量的基础上,向相关人员或组织提供交流和指导,以图促进相关人员或活动改进和提高以后的绩效。

绩效评估首先就是要厘清课程绩效的影响因子。在绩效管理领域,判别影响因子的通行方法有两种,即关键因素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8]。前者是结合特定工作实际,运用科学方法对影响绩效的五大关键因素(工作者、工作本身、工作方法、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进行抽离和构建;后者则是个人和情景两方面,针对特定工作的特点,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抽离和构建。这两种判别影响因子的方法各有长处,但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

鉴于高教评估对象的多重性,本文在充分关照系统分析法的评估内涵和边界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关键因素分析法抽离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的影响因子。因子的具体抽取包括三个环节: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找到一级影响因子15个、次级影响因子103个。其次,结合文献分析法的结果,运用专家咨询法,进一步梳理潜在的影响因子。本环节邀请了南京市三所知名高校的15名专家(一线中青年教师9人、院系教务工作人员4人、学校教务负责人2人),以小型座谈会并辅之以问卷调查的方法,结合文献分析的结果,要求每位专家独立提出影响课程绩效的因素并给予权重评价。第三,根据关键因素分析法的五大评估目标,针对专家咨询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一级影响因子19个、次级影响因子91个。这些影响因子分别归属于工作者、工作本身、工作方法、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等评估目标。

根据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结果,高校课程绩效的评估目标及其一级评价指标主要包括:①工作者。工作者主要指直接影响高校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和效果的相关人员,即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与辅助人员等。教学人员包括主讲教师和助教;教辅人员包括学生辅导员、教务员、实验员和图书资料管理员等。②工作本身。工作本身因子是指那些直接影响课程绩效的源自教学工作本身的因素,包括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和学生成绩等内容。③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因子包括教学手段、工具、流程和教学协调机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④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因子包括校园文化、课程定位、资源配置等三方面的内容。⑤组织管理。组织管理因子包括学校组织的管理机制、政策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三方面的内容。每个一级指标又包含若干二级评价指标,这些二级指标将在下文详细论及,此处不再细述。

这五大评估目标依照不同路径对课程绩效发挥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工作者、工作方法和工作本身是课程绩效的直接影响因子,而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则属于间接影响因子,此二者通过工作者、工作方法和工作本身对课程绩效发挥影响;第二,工作者与工作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本身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第三,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三、课程绩效评估的一般模型

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模型核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详细构建课程绩效的评估目标及其对应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其二是对整个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和加权。

1. 课程绩效评估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如前所述,本文主要通过关键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和统计分析的路径,形成了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的目标与指标体系。该体系(模型)的内容和构成可以作如下描述:

(1)工作者。工作者目标的一级指标为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个性等。以主讲教师为例,此项评估目标的二级指标中,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刻性和科学性、相关知识的广博性;技能包括文字输入与编辑、板书与绘图、文献资料检索、教学进程控制、课堂事件处置等技能;能力包括学习、创新思维、计划组织、沟通协调和指挥管理等能力;态度包括对学生、对课堂教学、对知识和理论的态度以及备课、作业批改、监考和阅卷态度等;个性包括稳定性、自信心、自律性、责任心、独立性、灵活性、包容性等[9]222-224 。

(2)工作本身。工作本身目标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目标、计划、大纲和学生成绩。在二级指标中,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完备性、可行性和践行性;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计划的完备性以及先修课程设置、课时设置、教学时段设置、课程类别设置的合理性等;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体系设置、知识点设置、重难点设置、章节课时设置、教学环节设置的合理性;学生成绩包括知识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比较考核成绩等。

(3)工作方法。工作方法目标的一级指标包括教学手段、工具、流程以及协调机制。在二级指标中,教学手段包括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实验实践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教学工具包括教材、教案、习题集、多媒体课件、案例库、试题库、文献资料、网络平台、实验条件、实践基地等;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准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实验教学、网络教学、成绩考核等流程;教学协调机制包括调课协调机制、教学场地协调机制和教学人员协调机制。

(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目标的一级指标包括校园文化、课程定位和资源配置。二级指标中,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课程定位包括所开设课程的社会影响力、在教学计划中的课型定位以及在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定位;资源配置包括教学资源和设施的完好度、整洁度和美观度等。

(5)组织管理。组织管理目标的一级指标包括学校的常规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管理水平。二级指标中,管理机制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激励、反馈等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包括人员聘用、培训、考核和薪酬等政策;管理水平包括管理者的影响力、管理创新能力、方针政策的领悟力和执行力。

在评估实践中,还需要对每一个二级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作可操性界定或描述,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限于篇幅,此处仅以其中的一个评估目标(即工作本身)为例,介绍二级指标体系的界定或描述方法(表1)。

2. 目标与指标体系的量化与加权

在绩效评估活动中,绩效目标和指标一旦确定,就需要根据每个目标和相应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不同,配之以不同的分数;或者将一定量的总分按照某种法则分配到各个具体指标上去,这就是量化和加权的过程 [9]80-82。在教育统计学中,量化和加权的方式较多,基本的方法有经验加权法、专家估计法、德尔菲加权法、层次分析法等。本文主要运用专家估计法对目标与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与加权,即先邀请南京市三所知名高校的20名专家(其中:一线中青年教师13人、院系教务工作人表1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目标与指标(节选)

评估目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描述二级指标权重值工作本身

(25%)教学目标

(3%)教学计划

(5%)教学大纲

(7%)学生成绩

(10%)完备性是否有完整的教学目标。1.0%可行性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程度。1.0%践行性教学目标在教学诸环节中的贯彻或体现程度。1.0%完备性是否有完整的课程教学实施计划。0.8%先修课程是否为本课程开设必要的先修课程。1.2%课时量本课程计划课时量是否适合教学目标的达成。1.0%教学时段教学时间段安排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1.0%课程类别课程类别划分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实现。1.0%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是否与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相匹配。1.5%知识点知识点是否覆盖本课程的主要内容。2.0%重难点重难点设置是否客观反映了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1.0%章节课时各章节课时分配是否科学、合理。1.0%教学环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等环节设置是否合理。1.5%知识考核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均分。3.0%实践考核案例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成绩均分。2.0%比较考核授课前考核和授课后考核成绩的差值均分。5.0%员4人、学校教务负责人3人)各自根据评估目标和指标的可操作性描述,采用百分制的形式给各个目标和指标(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赋分;再把专家赋分的结果进行均值的分层统计;最终得出各目标和指标的权重系数。表2即是通过专家估计法得出的五大评估目标的权重分配值。

由表2可见,工作者目标在该课程绩效中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工作本身和工作方法,再次是组织管理和工作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工作者目标包含的项目较多。理论上说,在一些严格的评估过程中,这些项目都应逐一加以评估,但有时为了简化评估工作量,也可以将工作者目标仅分解为教学人员和教辅人员两类进行评估,而不再作进一步细分。在极端情况下,亦可将工作者目标仅理解为主讲教师。

根据高校课程绩效评估各个目标所含一级和二级指标的重要性程度不同,还需要对之作出进一步权重估计,从而构成课程绩效评估的完整模型。限于篇幅,此处仅以其中的一个评估目标(即工作本身)为例(参见表2),介绍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目标和一、二级指标的量化和加权结果。

概要而言,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模型应沿着“内容→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的路径,

表2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目标的权重体系

评估

内容评估目标权重值××

课程

绩效工

者教学

人员教辅

人员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教务员实验员资料员工作本身工作方法工作环境组织管理0.300.250.050.200.050.020.010.010.010.250.250.100.10 按照评估目标和指标与评估内容的内在逻辑和构成关系,将权重值逐级分解,直至二级指标。在实际使用本模型时,一般将视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相对简洁的评估可以细分到一级指标即可。

四、课程绩效评估模型的运用

为了验证和说明课程绩效评估的一般模型,本文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应用本模型对其为本科生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进行实际评估。本次评估的基本过程如下:

1. 构建课程绩效标准体系

绩效标准是在实际评估时,绩效目标和指标的赋分尺度和量化标准。譬如“教学大纲”是绩效目标“工作本身”的一级绩效指标。那么,如何对某校执行的《知识产权》课程大纲进行绩效评估?这是一个“好的”大纲还是“差的”大纲?或者这个大纲处于“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的那个级别?评估专家在评判之前应该有一套公认的级别标准。这里我们把“优秀”的教学大纲定义为:“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完全匹配;知识点覆盖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重难点设置客观反映了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章节课时分配合理;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等环节设置得当。”有了这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标准,才可能使评估工作客观、公平、有序、高效。

绩效标准体系可以在一级指标基础上构建,也可在二级指标体系上构建。如果被评单位提供的材料足够充分,评估专家经验足够丰富,采用建立在一级指标基础上的绩效标准体系即可实施有效的绩效评估。但如果评估专家队伍的评估经验不足,或者高校用于自我评估时,就需要建立基于二级指标的绩效标准体系。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比后者更详尽、具体。

本文从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分别对五大评估目标中的19个一级指标进行构建和描述。限于篇幅,此处节选其中的一个评估目标(即工作方法)说明绩效标准的构建策略(参见表3)。表3基于一级指标基础上的《知识产权》课程绩效标准(节选)

评估目标一级指标绩效标准工作方法教学手段①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②在教学环节中使用案例教学的比重达到30%;③实验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实际所占比重达到20%;④建有远程网络教学平台且学生课外使用率平均达到人均16课时。教学工具①课程选用教材的质量和使用状况;②课程教案、习题集、多媒体课件、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工具的编制质量和使用状况;③与课程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建设与使用情况;④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使用状况;⑤课程实验室、实验设备的完整程度与使用状况;⑥课程实践基地的建设与投入使用的状况。教学流程①教学准备流程的流畅性;②课堂讲授流程的流畅性;③案例讨论流程的流畅性;④实验教学流程的流畅性;⑤网络教学流程的流畅性;⑥成绩考核流程的流畅性。教学协调①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时的协调机制健全;②在不同教学手段下,教学场地变动的协调机制健全;③各类教学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健全。 2. 绩效标准分获取步骤与方法

在课程绩效标准体系构建完成之后,便可对该高校开设的《知识产权》课程进行具体评估。本文以该校开设该课程的学院主管领导作为评估专家,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性评估。其绩效标准分获取步骤与方法是:

(1)分出档次。首先将该课程在每个一级指标的达标程度分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①完全达到该指标绩效标准各项要求的记为“优秀”;②大部分达到该指标绩效标准要求,其它部分也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的记为“良好”;③少部分达到该指标绩效标准要求,大部分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的记为“合格”;④存在明显未达到该指标绩效标准要求的记为“不合格”。

(2)确定分数。分出档次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个档次的分数范围内确定具体的实得分数。例如,某项指标被定为“良好”后,评估专家还应根据“大部分”和“其它部分”的比重在“90>S≥75”之间确定一个具体的S值,如S=89?80?还是75?

(3)分数的加权汇总。专家评出的原始分还需要进行加权转换,得出标准分。标准分的获得是一个层次加权汇总的过程,即通过对各个指标分和目标分逐层汇总,以利于发现问题、提高绩效。表4便是其中一个专家评出的原始分、指标标准分、目标标准分和课程绩效总分的统计结果。表4某专家《知识产权》课程绩效评分表及其加权汇总过程

评估

目标指 标指标原始分优秀

S≥90良好

90>S≥75合格

75>S≥60不合格

S<60指标加权分

Si×指标权重值目标加权分

∑指标加权分工作者

(W)知识(W1)9292×0.06=5.52技能(W2)8585×0.06=5.10能力(W3)8080×0.05=4.00态度(W4)9595×0.08=7.60个性(W5)8484×0.05=4.2026.42工作本身

(J)教学目标(J1)9090×0.03=2.70教学计划(J2)9282×0.05=4.10教学大纲(J3)8888×0.07=6.16学生成绩(J4)8585×0.10=8.5021.46工作方法

(M)教学手段(M1)8686×0.06=5.16教学工具(M2)8686×0.10=8.60教学流程(M3)7474×0.06=4.44教学协调(M4)7070×0.03=2.1020.30工作环境

(C)校园文化(C1)9696×0.06=5.76课程定位(C2)8585×0.02=1.70资源配置(C3)8282×0.02=1.649.10组织管理

(O)管理机制(O1)8282×0.04=3.28HR政策(O2)9090×0.04=3.60管理水平(O3)7575×0.02=1.508.38课程绩效总分∑目标加权分85.66 (4)课程绩效得分的综合汇总。在得出每位评估专家的分层评估标准分之后,再计算所有专家的分层评估标准分的平均分,得出课程绩效的专家评估平均分:

专家评估平均分=∑每位评估专家的分层评估标准分/n(n=专家人数)

如果一次绩效评估含自我评估、通讯评估和现场评估三部分,且这三部分在总分中的权重不同,如其权重值分别定为0.2、0.3、0.5,则该课程绩效的最终得分为:

课程绩效最终得分=自我评估标准分×0.2+通讯评估标准分×0.3+现场评估标准分×0.5

五、小 结

构建高校课程绩效评估机制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对于高校自身的课程建设,都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全面剖析高校课程绩效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课程绩效评估的一般模型,并以某高校的《知识产权》课程绩效评估为例,对该模型的实践运用进行了模拟和验证。

但是,课程绩效评估模型仅是高校课程绩效管理的基础,构建课程绩效评估模型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完整的课程绩效管理不仅限于绩效模型的确立,同时还包含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指导、绩效检查和绩效反馈等完整的动态管理历程。因此,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有关高校课程绩效的目标分层与设定,包括支持、建设、协调和督导在内的课程绩效指导,课程绩效的检查与评定以及课程绩效的反馈与提高等内容,都亟需梳理、拓展和创新,从而为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管理水平和高校课程绩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EB/OL]. http:/ /news. xinhuanet. Com /edu /2010 -07 /29/ c12389320. htm

[2]熊才平, 吴瑞华. 网络课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1(4):13-17.

[3]曲林林, 刁永锋. 基于电子绩效(EPSS)的网络课程评价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10):80-82.

[4]刘秀琴. 网络课程绩效综合评判[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4):74-76.

[5]孙晓琪. 绩效技术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2):22-23.

[6]袁雪梅, 古忠民. 论绩效技术对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作用[J]. 教育探究, 2008(1):39-42.

[7]洪茹燕, 周春儿.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课程建设绩效评估研究[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2):142-145.

[8]顾琴轩. 绩效管理[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4-8.

[9]况志华,张洪卫. 人员素质测评[M] .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Performance

Appraisal Model in Colleges

KUANG Zhi-hu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Key words: colleges; curriculum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appraisal; appraisal model

作者:况志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河道底质污染修复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法规完善清洁生产贯彻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