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2-09-13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新的课程标准提出, 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学生怎样适应当今的教学形势呢?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将来独立地索取新知识, 探索新的科学领域, 就午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语文教科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 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出产合格的“产品”, 要坚持做到:每上一节课, 都要明确根据教材特点与单元重点, 教给学生哪些知识, 训练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及应该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 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想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 就要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起初要让学生过好汉语拼音关;然后, 在每学期之初要专门上好二至三节培养学生识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 讲自学汉字的方法, 并进行辅导。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 (点出生字) 、读 (读准字音) 、记 (记住音、形特点) 、查 (利用工具书查字义) 、写 (字词端正书写) 、默 (自己默写出所学生字) 。通过学生独立性学习, 学生养成了自学习惯, 通过自学不仅能够掌握每篇课文中的生字, 就是课外读物中发现的生字, 学生也能主动学习。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学习兴趣高了, 读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2 注重实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 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 能力是从实践中练来的。勤于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自学。我们语文教师不要一切都包办, 总是不放心, 总怕让学生自己走“摔倒”了, 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 只让学生吃米糊, 这样学生消化知识的能力就会逐步退化。要坚持给学生让路于自学, 还时间于学生, 还主动权于学生, 把课堂时间留一部分于学生,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具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方法是:第一步, 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第二步, 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第三步, 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 提出不懂的问题, 写出文章中心。第四步, 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 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地讲述课文内容, 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 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

强化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基础。成功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训练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明确观察目的, 从教给学生观察步骤和方法进行训练。教学看图学文《长城》时, 先让学生查寻长城的历史发展资料, 搜集不同角度反映长城的图片;搜集有关长城的民间传说;以及表达心声的豪言壮语, 颂扬长城的诗词文章。使学生在自学中感受到长城建筑的雄伟,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油然而生,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再指导学生看图, 弄清观察点, 理解照片的主体和背景, 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学生学习课文, 一边阅读一边想象古代人民的劳动场面, 赞叹之感油然而生, 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也真情流露, 与作者的思想水乳交融。这样, 即让学生动手动脑, 培养了调查的耐心和信心, 扩大了知识面, 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左右脑得到协调发展。

3 加强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学习活动的动力以及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来源于兴趣。为此, 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就是论述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初, 欧洲著名进步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 他认为:“兴趣是个水闸, 借助它, 注意的水库被打开, 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 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的重要。例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 作者亲历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心中有无限的感慨, 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是激动的、自豪的。我引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越读越投入,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内心的感受。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 学习成败体验更加明显。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注意晓之以理, 让其明白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使其逐步确立远大理想, 激发他们学习的社会责任感。在学习《我的新朋友——电脑》, 让学生调查了解电脑在国防、科技、和生活中的用途。同学们通过查资料, 访问专家, 请教企业中的科技人员, 不仅获得了电脑知识, 激发了学习电脑的兴趣, 而且从自学中懂得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 学习自觉性增强, 掌握知识的愉快体验变浓。

4 指导学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只有爱学习又会学习的学生, 才能成功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真正成为认识活动中的主体。自学方法的指导是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 也是语文教学能力训练得如何的重要标志。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就高年级而言, 安排了两类不同的课文, 即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这种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 制定“学习方法→使用方法→形成能力”的单元教学思路,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精读课文要求是:围绕重点教学目标活动,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让学生明确某一读写方法。其教学结构是:明确教学目标→读读→议议→教师精讲→明确读写重点→讨论小结读写方法。略读课文要求是: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阅读实践,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进而形成能力。其教学结构是:明确教学目标→运用方法围绕目标自学→教师检查→基本形成读写能力。除此之外, 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还教给学生一些单项的学习方法。通过以上方法的训练, 促使学生反复运用, 熟练掌握。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体作用就能长期有效地发挥。

总之,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 目的都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 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 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 不仅要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教给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目的是为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掌握学习的最佳方法, 探究认知的最佳途径, 从而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学会创造。

关键词: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微库仑法测定硫含量影响转化率因素的讨论下一篇:基于“两规合一”的国土资源与城乡规划整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