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2022-05-0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除了大学生自身努力外,政府、高校、社会、家长对大学毕业生应采取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对策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前所未有,但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新问题,也不是金融危机的伴生品。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1:

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摘要: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多数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两大方面,但似乎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能脱离国内外的经济与就业形势,更不能忘记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结构对大学生的吸纳程度才是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背后

大学生就业难究竟原因何在?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根源?就目前大家所关注的情况来看,问题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与就业观念两大方面,但这似乎都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或许还要从另外的角度去思考,才有助于清晰地认识该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近10年的加速发展,固然出现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但备受关注的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不匹配。

(一)大众化的问题

一部分人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了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相对下降,进一步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例如,彭拥军博士认為: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引起了教师资源特别是优秀教师和合格教师的供给远远赶不上大学生总量增长速度,而且大众化后高考考录比迅速提高,意味着筛选程度显著下降。另外,物质资源的供给相对不足,以及大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缩短,都会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但是,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大学少招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高等教育资源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人均占有量减少并不能成为大学生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主张大学少招其实是在走精英教育的老路,其结果势必使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教育层次不高,且经济生存水平不高。一旦国际、国内经济情况恶劣,就业形势则更加严峻,就更容易使其陷入恶劣的生活境遇中。这种形势对国家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当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是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也是需要独立创新的社会,如果只是少数精英受过高等教育,大部分人仍然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或只会简单的读写算,这样的文化环境和科技底蕴不仅无法促进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更难应付现在的国际竞争局势,其危害不言自明。许多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的发达科技就与其普遍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直接相关。

(二)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所培养的人才与时空不相匹配。“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人才与市场的匹配问题,不能笼统地认为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其实,这种不匹配的直接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分割于劳动力市场中,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必然会使他们的相对工资收入下降,并有部分人会渗漏下来从事无需接受高等教育或科班的专业教育就能胜任的工作,因而直接导致了不匹配。这种现象的存在,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高等教育的问题。但考察其原因并非如此。其实质的原因在于社会对各种层次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从本质上讲,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决定了岗位的高低和结构,在社会经济状况无法提供足够的能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岗位并容纳相应层次的就业人数的情况下,就必然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与就业观念

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从时间纵向来看,其实无法做出是真的提高还是降低的评判。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则是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人才流动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这两者对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影响,但不能构成其就业难的根本所在。可是,在一些人看来,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在大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有人认为大学生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就业指导,以及缺乏科学的职场规划。如美国各大学通过职业咨询讲座、心理测试、举办职业节、模拟面试、求职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能力来寻找与此相符的工作。再如加拿大,各大学的学生顾问处一般都设有专门数据室,数据室存有有关单位工作性质、职业情况的详尽材料,向学生进行职业介绍。他们还运用录像机把学生参加面试的情况录下来,从言谈举止、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加以指导,从而增加更多的应聘机会。这种观点其实忽视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办法对提高个人素质也许有一定作用和帮助,但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作用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如果现有社会岗位数量达不到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这些方法对于个人也许有效,但对全局就业情况的改善并无实质性的进展。另一方面,有人认为企业需要大量能干事的年轻人,不见得是有着多么丰富经验的人,但一定要踏实、敬业、忠诚、有责任心、团结协作。而现在大学生“不负责任,自我意识太强,没有团队精神,不敬业,吃不了苦,做事不深入,浮躁。”所以导致其就业难。这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忽视根本问题的处理办法。企业所要求的这种员工素质,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而所评价的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素质,则存在于任何一类群体中而并非为大学生所独有。所以,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二)就业观念

在就业观念上,有人认为一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只盯着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非高薪不去、非大企业不选、非省会城市不进。其实这个问题并非如此简单。其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多年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差别太大。在城市里可以享受到医疗、交通、环境以及娱乐等多项公共设施和服务,而在乡村却很难享受到同等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如果有一天城乡差别变得相当小的时候,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不会去挤城市而愿意到乡村去实现自己的抱负。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当村官就是一个好的开头,乡村教师薪级工资的兑现也使乡村教师成了许多城市教师和大学毕业生羡慕的对象。这就说明只要从各方面解决城乡差别的问题,其“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设藩篱的观念就会迎刃而解。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性原因分析

要真正理解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速度关系的角度,以国际背景为视野来进行解读。同时,我们在重视和强调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大学本身的使命和根本宗旨。

(一)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

目前所存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实质原因在于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的吸纳能力不足,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供能够施展才华的足够岗位。

相对于我国的人口总量来说,现有的大学生数量比例并不算高,高等院校的招生比例也只有20%左右。更何况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很大的人才积累作为发展后备力量。而现实的情况却刚好相反。表面看,我国确实是在大学实行扩招政策之后,大学生供过于求,导致就业状况日益恶化。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教育产业化,部分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出现偏差等方面的原因,但远不能将问题归咎于此。本质上,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眼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简单反射现象,而是在金融危机面前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罢了。这一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所导致。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深层次的经济结构调整,才不至于金融危机过去后,我国大学生依旧面临就业难的尴尬境遇。

(二)我国人口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关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目前的经济水平和结构而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既是发展经济的有利资源,同时也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来看,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990年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具有非一致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的发展。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偏差,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这种经济结构特点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社会所需人才的层次结构和数量,严重影响对各类劳动力的吸纳。尤其处在转型期的当下,全国的就业形势更是制约于经济结构。

(三)国际就业与教育形势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是国际经济、劳动力就业市场环境以及教育发展趋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任何一国的经济波动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别的国家。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个明显的例证。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就影响到我国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大批民工无工作返乡,整个待就业人群明显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影响我国的整个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就是必然的了。

从国际就业形势来看,国际劳动组织2009年1月发布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和3月发布的《全球女性就业趋势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就业形势仍然不乐观。因此,受国际就业大背景的影响,对我国就业形势应该有个客观的态度和心理准备。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正处在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就更要从广阔的视野去思考并找到相应的对策,而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能错误归因以忽视问题的关键而错过解决的良机。

从国际教育的趋势来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库姆斯(Philip H·Coombs)就在其著作《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中明确指出,由于教育的需求远远大于教育供给,因此,世界各国都纷纷扩大教育的规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时,“文凭症”的功利性刺激农村地区最聪明活跃的学生脱离农村环境移入城市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自己的地区,导致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文凭的教育价值相对降低的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资格逐步升级的状况越演越烈,造成了教育的过度浪费。这个上世纪80年代的观点,却准确地预见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状况。大学生就业难不就证明了“越来越多的工作都由高资格的人来做”吗?许多用人单位为了完成评价指标,却不惜让大学生做连中学生都能胜任的工作,这是教育最大的浪费。

总之,我国目前大家所热议的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其实质上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还无法吸纳如此众多的大学生能“安其位”。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我国政府在这种形势下主张民生,力主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才是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彭拥军.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若干真假命题[J].中国地

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 肖云,邹力.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职业时空,

2009,(5).

[3] 范伟.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分析以及国际

比较[J].财经界,2008,(2).

[4] 国际劳动组织.《2008全球就业趋势》报告[J].世界

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4).

[5] 楊琳.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实用主义分析[J].消费导刊,

2008,(7).

[6] 熊健益,丛日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力就业数量关

系研究——兼论我国劳动力资源是否过剩[J].改革与战

略,2008,(9).

[7] 温欣明.就业岗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

决策,2006,(1).

[8] 吴蔚.记者调查: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J].教育与职业,

2006,(7).

[9] 蒲艳萍,蒲勇健.三次产业与中国就业:增长趋势及国际比

较[J].生产力研究,2005,(6).

[10] 赵雪飞.浅析大学生就业难背后的教育错位[J].经济师,

2005,(10).

作者:王 涛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2: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除了大学生自身努力外,政府、高校、社会、家长对大学毕业生应采取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对策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前所未有,但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新问题,也不是金融危机的伴生品。事实上我们国家大学生就业的困难早在5年前就开始了。随着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压力日渐增大,就业难的问题就出现了。就业难不仅表现在本科生层面,硕士、博士也被波及。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被凸显出来。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如何推荐自己?政府部门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高校和家长提供了哪些服务?这些问题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失衡

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更多的高端人才。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我国正处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被称为“世界工厂” 就业岗位较多,但是技术含量比较低,在消化、创新、发展方面不够,中高端产业缺失,从而使大学生在其中难以成规模、可持续地就业。在过去30年里,我们走的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模式,它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就业,但是在大学生就业上所做的贡献还很少。目前我国能够吸纳大量大学生就业的第三产业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能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链高端环节,我国发展得还远远不够,这其实也是导致我国千万学子走出校门后找不到归属地的主要原因。

(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

据《2008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援引教育部的最新数据说明,理工科初次就业率较高,以往的热门专业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因招生人生激增导致相对过剩,热门专业的学生反而成为就业困难群体。高校专业的设置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放开。虽然实行专业与就业挂钩,要求就业率必须达到一定比例,否则就取消该专业,可许多高校为了保护该专业,不得不报假数字。与此同时,社会非常需要的专业又跟不上。

(三)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我国在1999年以前的大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那个时候就是叫天之骄子,为什么叫天之骄子呢?物以稀为贵,当时我们的毛入学率不足5%,现在我们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5%,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变成了大众化的、平民的教育。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 ‘完美’,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从一而终”的旧观念。

二、金融危机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应采取的对策

金融危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矛盾,但我们不应过分悲观。大学毕业生应提前做好各种准备;政府、高校、社会和家长对大学毕业生应采取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一)政府以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和有效制度安排来促进大学生就业

从根本上讲,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能依靠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那些就业增长空间较大的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也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

(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通过全面实施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学生教学实践的环节,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强能力、会创新的人才。

(三)家长要帮助大学毕业生认清形势,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正确导向和帮助

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期望他们能够当上干部,谋求个一官半职。这种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学生找到一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感到满意和理想的工作。金融危机下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转变就业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帮毕业生找准定位,缓解心理压力,促使他们保持择业与就业心态。鼓励孩子到中小城市就业,也可以到农村基层去锻炼,这些地方的竞争小一些,国家还有一些政策倾斜。

(四)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该从“天之骄子”的虚幻身份中摆脱出来,丢掉 “精英”意识,放下架子,转变“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的薪酬期望值,低姿态进入社会,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再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时在大学期间注重提高自身在道德、文化、业务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培养人际交往、团结协作、组织管理和开拓创新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就业难不光有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也有自身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尽早下决心在一些领域迈出改革的步伐。在我国发展核心技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产业链价值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具备国际化眼光和技能。

(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刘淑艳 王旭东

金融危机原因探析论文 篇3:

权力与资本的双重阻碍与自由突围

摘要:当前,阻碍全体中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两大障碍就是权力异化和资本异化。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克服权力异化、扫除腐败现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另外,还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用公共权力去制衡资本的力量,从而克服资本的任性,避免出现社会两极分化,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权力;资本;异化;自由

一、权力异化的表征及其克服

公共权力包括财产权力和政治权力两类。财产权力又称经济权力,是公共权力的基础。如果对公共权力的源起进行考察,不难发现公共权力产生之初,其主要功能是公共服务,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为社会成员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有序的社会基础和条件。然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公共权力的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成为统治阶级抑制个体自由和维持统治秩序、实现统治阶级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一)权力异化的表现

本文这里所说的权力异化中的权力仅指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具有公共属性,其本质追求和核心价值是为全体社会成员谋取最大公共福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权力反而被逐渐异化,走向了它初始价值追求的反面,成为一种与多数社会成员相对抗、反对权力来源的一种异己力量。国家权力的异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一是国家权力与其初始价值相异化。在原始社会中,基于人们之间存在着较高程度的共同利益诉求,公共权力出现的目标和宗旨,就是维护和增进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类的逐利本性逐渐凸显出来,在阶级社会中的个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价值取向之间便产生了矛盾,这便需要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即国家权力来维持秩序。当国家权力拥有者把手中的权力用于满足其私人利益时,这种公共权力就会背离服务于共同利益的目的。二是国家权力与其来源相异化。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国家权力在本质上是人民主权的,统治者只是人民主权的象征和代表。这种人民主权性质要求国家权力始终要发挥为社会共同利益服务的根本职能。然而,掌握国家权力的社会集团作为曾经的服务者和改革者,在他们对社会进行服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他们的权力日益膨胀,其社会服务功能不知不觉地演变为社会管理功能,其管理地位开始固化。在这个管理社会的过程中,作为管理者的个人,其逐利的本质逐渐暴露,有时他们会为了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放弃甚至取代社会公共利益,这种与权力来源的背离现象逐渐演变为社会的常态。如此,国家权力逐渐沦为与多数社会成员相对抗,为少数人的个人利益服务的政治工具。三是国家权力与个体的自由本质相异化。国家权力作为公共权力,本来是人类用以完善和改造自身的工具,使作为联合体的人获得更多自由的积极力量,但由于社会和人类理性发展水平的有限性,国家权力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越来越多的人在国家权力的异化过程中陷入不自由状态,饱受身心的摧残,权力的诱惑也使众多掌权者沦为它的奴隶,在权力的追逐中失去自我。在整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统治者个人的道德往往靠不住,执政者对人们的控制成为社会的常态。

从国家的产生来看,国家与社会的根本对立是国家权力异化的根源。当人类社会自身出现了难以调和和克服的矛盾时,就需要一种外在的和更加强大的权力,对这些社会矛盾加以调和。可见,国家诞生之时就凌驾于社会之上,这种初始公共权力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了克服社会问题,是与社会相异化的一种存在物,是一种与社会异化的力量。但根据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国家也不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现象,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社会财富会越来越分布于多数个人手中,社会矛盾得以调和,国家将逐渐丧失其社会管理职能并趋向消亡,国家权力将被社会逐步收回。如果国家权力从少数人手中又回到多数人手中并为其服务,国家权力就会回归其作为公权力的初始目标和本质意蕴。

(二)权力异化的原因探析

马克思认为,国家权力异化的原因如下:一、国家权力异化的根本制约要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相对应的生产关系性质。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阶级的分化和城乡的差异,从而产生了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化,因而,就需要一种外在的约束来协调不同的社会利益,这使国家权力的产生成为一种必要和可能性。但是,逐渐产生的私有制进一步规定了国家权力的性质,由于社会生产关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关系反映在国家领域,使国家权力具有了服务于少数行驶公权者和利益群体的私人性质。二、国家权力异化的内在因素是国家权力的分离。国家权力的所有者是全体社会成员,然而在现实中总是由少数代理人来行使国家权力,从而造成了所有者和使用者分离的现象,由少数公职人员行使国家权力,这就会给那些掌权的公职人员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在阶级社会中,在经济政治上占优势地位的阶级总是掌握着国家权力,他们善于组成利益集团,运用公权力维护其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三是不完善的权力运行框架是导致权力异化的诱导因素。权力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会给一些掌握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只有尽可能地消除权力运行体系中的制度漏洞,才能消除权力异化的发生,才不至于使国家权力沦为少数人实现特殊利益的工具,杜绝权力滥用等腐败现象。

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诸多腐败案件的发生,与国家权力的异化现象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以计划为主的执政理念与治理模式具有使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限性。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体制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加快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但在各级政府管理中,权力集中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由于缺乏有力监督,公权力集中在官员手中,权力的运行偏离常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人民主权难以有效实现,腐败现象发生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是监督不力,没有对公权力加以有效制约。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马克思所提到的四种权力异化现象也存在于当下社会,在一些官员身上有不同程度的权力异化问题。有些官员存在着侥幸心态,情感和私欲战胜了理性和正义感,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是他们实现私欲的常用手段。因此,必须对国家權力实施制度约束,对权力的产生、权力的运行和权力的监督加以制度的规范化操作,杜绝和避免权力的恶。当然,如果想要从根本上破除垄断,消灭权力异化,完全消除权力的恶,避免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做到马克思所说的消灭社会分工制和私有制。

(三)权力异化的克服

本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国家权力也必须得到约束,国家需要从两方面进行改善:一是要改变社会成员经济上不平等的情况,二是要改变社会成员占用公权力的不均衡状态。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制度,促进二者协同发展。

在物质产品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权力也就是稀缺的,就会助长腐败和垄断。从根本上来讲,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能够使生产资料和社会产品日益丰富,从而根本解决私权对公权的滥用问题,避免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消除资源分配的差距,同时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主权落在实处,消灭国家权力异化的制度基础。

二、资本逻辑及其扬弃

源自欧洲启蒙运动的现代性迄今为止仍处在未完成的状态。现代性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使人们摆脱了愚昧和盲从状态,改善了人们的生存条件,使理性得以彰显。然而,现代性始终具有内在的矛盾性。现代性带来了物质丰富、科技繁荣、人性解放,在这些积极意义凸显的同时,也带来了贫富分化、科技异化、生态恶化等深层矛盾和危机。

(一)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

从现代性视角审视自由主义,把它作为西方的意识形态,表面上看高扬了人作为自由主体的地位,但是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冲突和悖论。自由主义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辩护的重要理论工具。可是面对资本主义发展困境和十年一遇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自由主义却提不出解决的办法。而更重要的是,自由主义坚持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政策导向引发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全球化时代,资源、财富分配的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产生了更为严重的南北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虚拟经济的杠杆作用之下,财富更是以惊人的的速度向少数人集中,所以马克思才会认为自由主义的自由只是资产阶级的特权而已。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进行深入的批判之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导。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自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而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宗教似的虚幻目标,而是一个现实的运动。也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才能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如果从现代性的视角看待自由,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以资本逻辑为核心展开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马克思认为,现代性带来的问题是由资本本身的特性所导致的,资本运行的逻辑是现代性问题最深层的原因。在资本的运行不断生成现代性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性的危机和悖论。现代性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资本破坏了社会的秩序,造成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就是对资本现代性所固有的问题、表现、根源和趋势的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对现代性的扬弃必须利用资本本身。马克思认为,资本的逻辑控制了社会生活。这种现代社会所体现的现代性对前资本主义时代具有革命意义,但是在现代社会愈发地显示出它的消极作用,尤其是资本对人的压迫所造成的人的不自由的困境。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仍然在场,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和扬弃,是对现代性的超越。马克思对资本和现代性的批判,具有极其重要的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资本社会的分析,体现出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基本立场和对其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论。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体现出对人类命运和阶级命运的深切关注,致力于研究个性自由解放的实现路径,体现出现代性理论的超越性和时代指导价值。

(二)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仍然具有适用性。运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来研究中国现代性困境,探索扬弃中国现代性的有效路径,对于反思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社会主义自由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现代性具有和西方现代性一致的特点,就是资本运行逻辑的一致性。资本的运行给当代中国带来了现代性的积极成就,也引发了一系列消极后果。一方面,中国现代性的积极方面不断凸显。另一方面,资本逻辑也意味着效率逻辑和消费逻辑的扩张,使中国出现了日益严峻的社会危机、生态危机和人的信仰危机。为解决这些危机,必须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第一,在我们充分利用资本的同时,要增强对资本的有效控制和驾驭。第二,权利逻辑必将代替权力逻辑。第三,必须对资本的逻辑加以扬弃和根本置换。在中国社会,资本—效率逻辑导致日益加剧的贫富差异。因此,比资本—效率逻辑更重要的是公正逻辑。资本—消费逻辑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比资本—消费逻辑更重要的是生态逻辑。资本—文化逻辑带来文化的虚无化和人的信仰缺失。因此,比资本—文化逻辑更重要的是人本逻辑。如果能够实现以上逻辑置换,有助于消解中国现代性困境,为建构合理的政治、社会、人文和生态环境提供价值导向和实践思路。

在中国,现代性往往被理解为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等方面的物质标准的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往往是衡量政府领导人治理能力的首要依据。这种对物质文明过度强调的倾向和对资本控制的忽视,割裂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使中国的现代性呈现出分裂性的矛盾。使精神文明的发展相对滞后,国民面临着传统文明、现代文明、后现代文明的消极方面所带来的综合而又复杂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发展就具有了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问题和特点,那么,在发展道路、发展方式上,就需要重新思考西方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性的适切程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理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遇到了发展的困境,现代性的后果就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表征。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现代性带来的问题逐渐凸现,这是现代性固有的二律背反。因此,回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话语,以此审视中国现代性问题,就极为必要。当然,对资本的利用仍然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扬弃资本的固有缺陷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避免资本的破坏性,需要对资本的使用者加以规约。资本的支配权总是对应于一定的义务,谁支配的资本越多,谁的责任和义务也越大。因此,需要对制约资本的道德与法律加以完善。作为处理资本权力化问题的约束机制。中国的企业家享有更多的资本使用和规制权,为了限制资本的恶,他们也应该承当更多的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资本的本性是社会发展的总体逻辑,在这个总体逻辑下,需要主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发展伦理学,具体探讨资本的实现方式,规范和约束资本的发展。自由逻辑和幸福逻辑是对资本逻辑和消费逻辑的超越,具有更高的价值,是对马克思反思现代性成果的继承和中国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设想的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存在很大不同,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还处于正在形成阶段,在现代化尚未完成阶段,民主政治还处于建构过程之中,实现自由其实还有一些体制性障碍,尽管中国在二十世纪中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却不意味着人民群众就充分实现了自由。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在哲学界是一个常识认识,可是在过去的相当长时期却成了不被承认的命题,甚至连异化现象和人道主义都成了研究的禁区。在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并把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加以肯定,这是一个理论认识上的飞跃,自然也是践行自由的表现和结果。自由实现不仅仅要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根本的制度保证,还需要其他的许多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其中发达的生产力是物质基础,而民主和法治则是自由实现的坚实的制度保障。在中国还需要加强制度创新,建立自由实现的完善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潭,伍小乐.“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根源 探析——马克思论国家权力的为恶倾向及其制约 [J].理论与改革,2014,(6).

[2]伍小樂.马克思关于国家权力的批判:权力之恶及 其弥除[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3]蒋红群. 马克思资本现代性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 现代性建构的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冯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贷机构小额信贷论文下一篇:审计风险出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