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道德问题综述论文提纲

2022-09-15

论文题目:从圣迹到遗产-孟子遗迹的话语变迁与遗产实践

摘要:遗产通常被认为是需要被保护的物质遗存,遗产保护也常被视为一项科学的事业。现代遗产保护运动起源于欧洲,并在20世纪初在中国兴起,各级遗产保护机构也逐步建立。然而在“遗产价值的全球等级体系”(Herzfeld 2004)中,与遗产密切相关的民众处于最底端,其声音通常被忽略(彭兆荣2007)。遗产保护运动保存了许多物质遗产,具有正面意义。然而,它也导致源于欧洲的文化价值在全球的推广,遮蔽了其他文化传统中的遗产认识(Lowenthal 1998)。由于遗产保护话语强调科学、客观与保护行为的道德性,尽管遗产领域也存在权力与政治,但往往不易觉察。遗产的认定、遗产名录制定、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存在权力。话语分析以分析语言文本见长,在这一领域开展批评研究,有助于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更加公正合理。过去十多年,国内外对遗产保护运动的反思形成了一股“文化遗产思辨研究”潮流(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它受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影响,将文化遗产视为一种不同群体对物质遗存赋予意义的文化过程,一种既包括物、也包括人的文化现象。它不再局限于将遗产看作是静态的物质遗存,更加注重人赋予意义、建构意义的遗产制造过程,尤其注重各种群体对遗产的不同的认知与表述以及民众权利的维护。这种思辨研究的兴起是因为遗产保护运动过于重视保护物质载体,弱化遗产的利用,忽略遗产与民众的联系。遗产物质载体的价值被不断强化,甚至高过了民众的权利,全世界对于遗产的认识与管理趋于单一化。在国内遗产领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遗产为何不活?困难在哪里?山东邹城是亚圣孟子的故乡,有孟庙、孟林和孟府,其中前两处是孟子遗迹。本研究以山东省邹城市的孟子遗迹的多种话语与遗产实践为案例,结合批评话语分析与历史民族志的方法,开展对遗产运动的反思,目的在于挖掘中国传统中对遗产的认识与利用方式,通过这一文化他者,理清现代遗产保护话语的优势与不足,推动国内遗产话语与遗产实践更加以人为本,公平包容。本文主体部分共五章,加上导语和结语,共有七章。第一章导论中笔者介绍了国际遗产保护界、遗产学界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1)从长期以来的“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民众在遗产事业中的地位在上升;(2)对于遗产的变化予以接受、包容,而非原封不动地保存。之后,笔者概述了当前主流的、强调遗产需要保护的话语存在的不足,指出遗产领域也存在权力,将批评话语分析应用于这一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遗产的核心问题是谁拥有遗产的定义权,所有权与管理权。哪些是遗产,哪些不是,谁来决定,根据什么标准来认定,为什么要保护遗产、保护到何种程度等都是由话语建构的。史密斯(Laurajane Smith)提出了“权威化遗产话语”(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思想,揭示了遗产知识与权力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唯科学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以物为本的遗产话语成为权威知识,遮蔽了其他多元的声音。遗产保护话语强调遗产的物质性,以及遗产物质载体的脆弱性,追求不改变文物原状,往往限制民众与遗产的联系。因此,反思这一主流话语,探索其他的遗产话语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山东省邹城市的亚圣孟子遗迹(孟庙、孟林)的话语与遗产实践,提出了研究问题,并对各章内容进行了简介。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笔者比较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现状,发现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的应用领域不够丰富,对于弱势群体的话语关注不够。因此,有必要在更多社会语境中开展批评话语分析,拓展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空间。之后,笔者从遗产思辨研究、话语视角的应用、权威化遗产话语思想、探索多元化的遗产话语的重要性等方面综述前期研究,指出本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通过全面梳理文献,我首次总结了权威化遗产话语的七个特征:(1)以保存遗产的物质性为核心追求;(2)思想基础是认为遗产的物质载体有内在的价值;(3)强调遗产对于国家建构的作用,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相伴而生,互相提供支持;(4)强调遗产的脆弱性,遗产面临风险;(5)用道德话语将以上做法合理化,如保护遗产是为了后代子孙等;(6)强调专家的核心地位;(7)强调保护遗产遵循物质原真性原则,例如要求“不改变文物原状”。笔者之后总结了这种遗产话语的多种后果。此外,笔者并非简单地应用权威化遗产话语思想,而是从各个角度加深对它的认识,结合最新文献,指出要以新的方式把握这一思想,看到这一话语不是静止不动的,而且也面临着其他话语的竞争。笔者指出各个历史时期、各群体都与物质遗存互动,形成对遗产的认识,因此探索多元遗产话语非常重要。最后,笔者从国内遗产实践这一维度,通过浙江泰顺廊桥修复过程中文物专家与非遗传承人在修桥时的分歧,指出反思主流遗产保护话语及其建构的权力有现实意义。第三章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文本。研究方法包括批评话语分析与历史民族志。本文从多个角度开展批评话语分析,以增强分析的说服力:(1)把握文本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何定义遗产,为何保护,由谁来保护,保护到何种程度等;(2)定量方法为辅,找出高频率出现的表述,从另外一个角度证实笔者对文本突出特征的判断;(3)遗产保护话语大量涉及为何进行遗产保护实践等表述,批评话语分析中常用的“合法化策略”(Van Leeuwen 2008)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为了使遗产保护者的权力合法化,遗产保护话语经常使用多种合法化策略,笔者在第四章中总结了这些策略。为了对孟氏宗族的遗产实践进行研究,笔者使用了历史民族志的方法,它以人类学常用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为主,同时注意研究对象所在的历史语境,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从第四章开始为论文的主体章节,包括第四至第六章。第四章思考的问题是:以物为本的权威化遗产话语是如何在20世纪形成的?笔者通过对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发布的有关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进行历时话语分析,首次系统地揭示了20世纪遗产保护话语在中国产生、发展、巩固的变化过程。笔者指出,20世纪上半叶遗产话语发生了重要变化,改变了对遗产的认识方式。20世纪之前,遗产话语的特点是“迹以人重”,重视物与人的联系,认为物重要是因为它与人,尤其是与先贤或有德行的前人有联系。之后遗产话语转变为以物为本,开始认为物本身有价值。导致这一变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清末民国初年文物大量外流,促使政府与学者对文物的重新评估;(2)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考古学、建筑学等学科开始建立,开始强调对遗产进行科学、客观的研究,由此物本身被对象化,成为研究对象,物与人的联系被排除在学科边界之外;(3)遗产也参与了中国从传统国家到建构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进程。然后,通过近年来围绕重修发生的争论,笔者讨论了遗产保护话语形成后带来的影响。尽管中国历代对建筑重修不断,以发挥建筑的文化价值,但在遗产保护话语影响下,历史建筑的重修开始被严格限制。最后,笔者总结了遗产保护者使遗产保护合法化的主要话语策略,包括:(1)以遗产的价值作为理论基础,认为遗产的价值蕴藏在物质载体中,实际上是将人赋予意义的实践过程转化为名词,将赋予意义的主体的作用隐藏了,以建构遗产保护实践科学客观的印象;(2)“遗产面临风险”的说法缺乏时间、地点、程度的准确界定,常被泛化使用;(3)以“为子孙后代保护遗产”等表述占据道德高地,建构了遗产保护实践道德上的权威性,尽管很少有保护者真正考虑过未来;(4)以“真遗产”、“假古董”等评价性语言建构了保护实践道德上的权威性,使得遗产的言说被限定在遗产的物质性这一范围内,回避了遗产对社会的作用等更重要的问题;(5)尽管国际遗产保护界、遗产研究学界都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移,更加以人为本,遗产保护者常选择性引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1964年发布的《威尼斯宪章》等文本,使保护遗产物质性的主张合法化,很少谈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组织后来发布的新文本以及这些新文本表达的新理念。第五章探究的问题是:在遗产保护话语进入中国之前,孟庙、孟林是如何被言说的、被认识的?笔者对历史上孟子遗迹30多次重修时的碑记进行话语分析,首次总结了有关孟子遗迹的传统话语的特点。研究发现,这种话语与以物为本的权威化遗产话语有明显差异,包括:(1)祭祀孟子的祭祀礼是孟子遗迹的核心意义所在;(2)饱读儒家经典的地方官员、士大夫是重修的主要赞助者,他们往往捐献俸禄,积极致力于孟子遗迹的重修。其原因是补敝起废的儒家传统,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补敝起废被看做是推行王道的重要内容,倘若遗迹荒废而置之不理,违背儒家之礼;(3)重修时,追求美轮美奂,塑造一个令人尊敬的空间,而不是像遗产保护话语坚持“不改变文物现状”;(4)以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遗产,既认为祭祀孟子是孟庙、孟林存在的核心意义,也认为庙貌不可或缺,因为庙为祭祀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空间,孟子像的存在有助于儒家学者理解孟子思想。这与今天遗产被分为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有明显差异。基于这些发现,笔者总结了孟子遗迹体现的传统话语给现代遗产保护话语的启示。可以看出:(1)今天的遗产保护话语以保存物质载体为核心内容是当代建筑学、考古学等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积极建构的结果;(2)多种群体都可以保护遗产、利用遗产,并非只有遗产保护者才能进行遗产实践;(3)遗产的物质载体是一个连续体,遗产的物质载体存在是必要的,不过只要它存在、安全,遗产就可以发挥作用,对社会做出贡献。然而遗产保护话语对保护程度的追求超出界线,追求“不改变文物原状”,在这一目标的驱动下往往限制民众对遗产的利用,由此导致了遗产不活的问题;(4)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截然二分,是遗产保护话语建构的后果,这种二元对立事实上带来了偏颇的对遗产的理解。遗产往往包括物质载体,也包括非物质的维度,孟子遗迹就是这样的例子。在第五章梳理传统遗产话语的基础上,第六章探索传统中的遗产实践。这一章思考的问题是:历史上孟氏宗族是如何管理孟庙,开展遗产实践的?通过对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解读,笔者发现:中国过去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方式主要包括文字与祭祀,具体包括:(1)家族的代代繁衍,生生不息;(2)后代人对祖先的祭祀,与祖先沟通;(3)通过文字,家族定期修订家谱。以孟氏宗族为例,孟氏家族的长支世守宗祧,守护孟庙与孟林,事实上承担的是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职责。他们的职责包括:祭祀礼的筹备;当孟子遗迹破败时开展修缮,并积极筹备资金;保护孟庙、孟林,防止它们受到破坏;编纂家谱,管理孟氏后裔。相比而言,现代遗产保护机构仅围绕遗产的物质载体开展工作,职责范围大大缩小了,完整的遗产实践应当同时注重遗产的保护及其利用。总体来看,对于孟氏宗族来说,孟子遗迹不是固化在某个时期的静态之物,而是可以不断重建的场所,通过这些场所,孟氏后裔祭祀孟子等祖先,孟子遗迹对他们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这些是主流遗产保护话语很少提及的。最后,笔者也描述了20世纪以来孟氏宗族与孟子遗迹的变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孟氏宗族不复存在,孟氏后裔通过孟氏宗亲联谊会这一松散的民间社团开展联谊活动。孟子遗迹成为国有文物,过去十多年来成为旅游地,地方政府利用这些遗迹大力宣传孟母教子的文化,以走出一条不同于曲阜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实际上这是利用遗产,进行传统的再发明。这说明,遗产并非静态之物,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话语与实践。结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笔者从理念层面,梳理了本研究的启示:(1)遗产是人与物的互动,遗产的价值是在主体感知客体时产生的,是变化的、因人而异的。“权威化遗产话语”的霸权并非源于它是西方话语,事实上它在20世纪已经成为中国主流的遗产保护话语。这种霸权的实质是强调科学、实证的遗产范式相对于人文学科知识的霸权。科学产生的知识也是有限度的,本来应当与人文学科知识互补,但在20世纪激烈批判儒家传统的背景下,中国的人文传统衰落,科学本身成为判断知识的权威;(2)对遗产领域的专家知识有必要进行反思,因为每个学科提供的都是“情景化知识”(Haraway 1988),是一个认识遗产的视角,并非权威的知识。各学科应当加强合作,以更加全面地认识遗产现象。遗产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遗产的认定、管理等环节涉及到多种利益相关群体,有必要构建协商对话的机制,让各种话语协商,让遗产认定与管理等环节更加民主、包容;(3)孟子遗迹等儒家遗产地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从批评话语分析、遗产保护、儒学等多个学科吸收营养,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批判性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材料、研究内容、理论观点方面有积极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

学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

摘要

Abstract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Problematizing the dominant discourse of heritage

1.2 The discourse and practice of heritage in the Meng lineage as an alternative mode of thinking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utline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2 Heritage,Discourse and the 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

2.1 Situating the research in the literature

2.1.1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and the contexts explored

2.1.2 Two observations on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in China

2.1.3 What is heritage?The“scientific objective”paradigm

2.1.4 The emerging critical heritage studies

2.1.5 Heritage as discourse

2.1.6 Heritage,power and the 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

2.1.7 The need to diversify discourses of heritage

2.2 Situating the research in practice

2.3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thesis to the literature

Chapter 3 Mencius and Heritage Sites Related to Mencius:Field,Methodology and Texts

3.1 Mencius and heritage sites related to him

3.1.1 Mencius:a brief introduction

3.1.2 Heritage sites related to Mencius in Zoucheng city

3.2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3.2.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multi-perspective investigation

3.2.2 Historical ethnography

Chapter 4 Transforming Heritage:the Emergence of the AHD in China

4.1 Adiachronicdiscourse analysis ofheritage laws andregulations inthe 20~(th)century

4.1.1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Sites~(37 )

4.1.2 The AHD appeared:the Law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ntiquities

4.1.3 Strengthening the AHD since the 1980s

4.2 The impact of the AHD:debates on reconstruction in situ as an example

4.3 Discussion and reflections

Chapter 5 Sacred Places:Discourses of Temple and Cemetery of Mencius in Pre-modern China

5.1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texts

5.2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discourse in pre-modern China

5.2.1 Sacrificial rites as the central meaning

5.2.2 Actors leading the reconstruction and restoration

5.2.3 Renewing the temple during restoration

5.2.4 An integrated view of heritage

5.3 Summary

Chapter 6 Communicating with Ancestors:Practices of Heritage in the Meng Lineage

6.1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g lineage

6.2 Practices of heritage in the Meng lineage

6.2.1 Paying sacrifice to Mencius

6.2.2 Restoring heritages and collecting money for these projects

6.2.3 The management of the Meng lineage

6.3 Transformations of the Meng lineage and these heritages

6.3.1 The first period of changes

6.3.2 The second period of changes

6.3.3 The third period of changes

6.3.4 Using heritage to promote the Chinese Mother’s Day

6.4 Summary

Chapter 7 Conclusion:Towards Dialogical Heritage

7.1 The rise of“people”in discourses of heritage

7.2 Rethinking expertise and moving towards dialogical heritage

7.3 Rethinking future directions of heritage sites related to Confucianism

7.4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ppendices

References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竞赛论文提纲下一篇:预应力砼技术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