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2022-09-12

一、研究背景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网络融资的法律制度和风险防范监管体系尚未完善和完善, 互联网金融业尚无有效监管。它严重阻碍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关的融资体系和制度还有待完善。为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和融资成本高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因此应从创新性思维和多方位监管并齐实施的同时进行, 创建政府体制、企业监管、市场管理三者相辅相成的相对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急剧发展, 但是我国互联网的金融融资关注度还不够, 虽然陆续相应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 但是, 在预防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方面缺乏方方面面。从我国当前的有关法律规章可以明显看出, 这部分法规条例并未将行业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 它没有针对性, 也不符合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特点, 制定相关政策。“互联网金融条例”包括2013年由75家互联网金融机构审查和批准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条例”和“互联网金融自律条约”。2015年, 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非存款性贷款组织咨询草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自金融和互联网诞生以来, 它对人类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这一概念出现以来, 两者结合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一直在迅速和创新地发展。从美国互联网经济增长的历史来看,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 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远远短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传统金融业的中间化阶段;第二阶段是2005-2011年左右第三方支付蓬勃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自2011年以来互联网实质性金融业务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 国内互联网金融呈现出多种商业模式和运作机制。当前互联网金融的总体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是传统金融服务和电子商务创新的互联网创新;非金融机构主要指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业务的电子商务公司, 用于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超宽和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体系在中国逐步形成。

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存在的风险在规模效益上, 中小企业并不具有规模优势, 因此中小企业在分摊到每单位贷款必然有较高的融资成本。对于贷款风险, 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规模上没有优势, 生产技术水平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因此生产的产品普遍存在科技值不高的问题, 再受到中小企业经营偏向短期化的影响, 与大型企业相比, 它突出了这些因素产生的贷款风险。

二、现状述评

由于我国法律监督制度不完善, 现行法规不完善, 法律水平低, 一些中小互联网金融公司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和相应的监管措施。而产生因采取非法集资行为的行为而导致的如部分网络信贷机构涉嫌非法诈骗、非法吸储、非法集资, 非标准化风险, 如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恶意竞争和资本管理的隐患。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外国学者主要来自企业财务增长周期理论 (韦斯顿和布里格姆 (1970, 1978) , 伯杰和Udel (1998) ) 、信贷配给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等方面 (Sahlman (1990) 和Wetzel (1994) ) 进行研究。一些学者研究了中小企业在金融抑制和约束以及不完善的市场发展方面的融资困难。一些学者认为, 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也会对中小企业融资产生影响。国外学者已经将重点放在互联网金融的学术研究上, 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和控制上。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从研究现状来看, 大多数学者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和政策建议。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学者刘映含就在《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防范研究》 (2017) 提出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问题入手, 着力提供各种防范方法来解决融资风险问题;袁树金从“新经济大国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调查” (2018年) 起, 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渠道入手。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提高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控水平的途径。目的是就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效率提供建议。在互联网金融风险方面, 学者们专注于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其类型进行分类。学者们还分析和研究了相关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方法。资金管理、网络平台运行技术、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 (谢平 (2014) ;姚文平 (2014) ;杨东 (2015, 2016) ;冯乾, 王海军 (2017) ;曹源芳, 熊颖 (2018) 等) 。

三、研究价值

在今天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中, 面对面沟通和沟通的资本供应机会大大减少, 因此一些投资风险往往被忽视。尽管中国已制定了一些金融监管规则, 以就网络金融产品的风险达成相关协议, 但并未明确不满风险警告的完整性和充分性的标准和形式。如果互联网金融领域没有足够的担保, 如存款准备金和证券投资担保保险, 将使互联网金融公司给予的一系列担保体系不受保护。它对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的监管存在一定的隐患。一方面, 该项目解决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问题,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它将有助于摆脱融资困难, 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效率和效益。

四、研究目标及内容

发现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防范的问题, 探索相对完善健全健康的融资路径及方式, 梳理出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的新路径, 探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融资问题, 总结可能的风险点,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监管体系。解决监管中突出的实际问题, 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为P2P网络贷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最终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和效果, 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同时, 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 保护消费者权益, 实现中小企业的顺利发展, 最大限度地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

本项目的研究将本课题研究对象在于分析中小企业的互联网融资路径及其风险, 并构建相应相对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 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弊端或相关困难提供新的途径和渠道, 减少或避免可能的融资风险;并通过对中外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比较, 选择监管模式, 明确监管机构监管的范围和分工在监管体系确认的基础上, 对监管过程中的运营监管及对监管体制和相应法律体制与互联网自身和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方案。

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一) 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 对国内外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渠道的相关信息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进行了整理, 总结和总结。

(二) 比较研究法。

美国和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路径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比较分析。同时,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异同的比较分析, 选择适合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标准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 科学调研法。

融资路径方面将采用科学方法调研并采集数据信息资料,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形成规范的风险指标体系。

(四) 案例分析法。

对融资路径方面进行案例分析, 对各路径的风险分析也会辅之以案例分析方式。

(五) 统计分析法。

从中国知网, 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资料渠道统计相关数据及资料, 进行大数据整理, 分析中小型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体系。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初步了解互联网金融及中小型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 在探索和研究过程中,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 我们发现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融资的风险以及当前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并找出导致问题的因素, 最后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六、研究结构

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途径是互联网金融, 解释网络小额信贷, P2P网络贷款, 股权众筹, 网上银行和网上银行的五种融资路径模型及其与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关系。运用实证研究数据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路径的原因, 并详细阐述了中小企业融资互联网金融的选择。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原因和需求。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风险控制现状的基础上, 分析了中小企业网络融资风险的分析。本文重点研究网络小额贷款, P2P网络借贷, 股权众筹,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的风险控制, 以及国内外风险控制的现状。

提出了中国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规范的对策和建议以及中国互联网监管体系的完善。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 提出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监管法律体系, 并在多个方面完善相关监管体系。

七、研究成果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融资已成为必然之路。采用五种网络小额信贷模式, P2P网络贷款, 股权众筹, 网上银行, 网上银行, 注重风险控制管理, 认识潜在风险, 如何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

(一) 互联网金融特征

金融高效轻易便捷、服务便捷、规模扩展迅速, 同时伴随信息安全问题不严谨, 法律关系交叉复杂、相辅相成。

(二) 互联网金融风险

1. 信息安全风险。

当前银行客户信息、卡内信息、账户信息等如被黑客攻破或是被不正当方式窃取或是盗用, 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 政策变动滞后性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中, 政策的变化将影响一些正常的交易, 并引入政策。滞后性会有损投资交易的正常进行及易损害相关厂商客户的利益损失。

3. 操作误差风险。

在正常的互联网交易过程中, 由于经济措施使用不当产生风险。

(三) 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原因

1. 法律监管力度不当, 监管协调体制不健全。

2. 风控技术不成熟, 征信审查不全面不同步。

3. 融资路径不正当。

(四) 互联网金融融资风险防范措施和方案:

1. 优化法律监管规范, 完善监管协调制度。

2. 加大征信力度, 增强行业自律自管风控, 严厉打击非法融资行为。

八、研究存在问题及今后设想

研究步骤应更为具体切实可行, 相应的制度设立的未完善, 部分互联网监管体制未健全, 伴随相应的融资风险。

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探究出由于互联网金融缺乏有效地法律监管、监管协调机制不健全、征信审核能力有限、用户权益保护缺失、风控技术建设薄弱等成因而导致的潜在风险, 对中小型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控制研讨出一定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构建对策, 同时对互联网融资监管的规范性和监管体制也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摘要:分析本国与国外相关的半大企业的筹资路径及风险, 发现并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及监管等题目, 注重互联网经济的监督管理, 完善相关法律社会, 促进中小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互联网融资,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8)

[2] 姚文平.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J].企业研究, 2014 (05)

[3] 曹源芳, 熊颖.政府审计嵌入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长效治理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 2018 (01)

[4] 黎来芳, 牛尊.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17 (01)

[5] 谢哲浩.互联网金融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 2015 (08)

[6] 郑志来.互联网金融、金融脱媒与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研究[J].西南金融, 2015 (03) .

[7] 李东荣.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体系[J].中国金融, 2016 (12) .

[8] 冯乾, 王海军.互联网金融不当行为风险及其规制政策研究———以市场诚信、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为核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 (02)

[9] 周双, 刘鹏.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化解与监管体系创新研究[J].新金融, 2017 (03)

[10] 杨菁.互联网金融监管与发展的非对称性及创新思考[J].新金融, 2017 (04)

[11] 武长海.论互联网背景下金融风险的衍变、特征与金融危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6)

[12] 张娟, 黄柏翔.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J].中国金融, 2017 (08)

[13] 宋晓巍, 黄运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 2017 (04)

[14] 姜楠.中小企业如何借助互联网金融发展[J].经营与管理, 2017 (02)

[15] 杨东.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具有重要意义[N].金融时报, 2016-10-14 (005) .

[16] 易诺, 黄波.互联网金融本质问题及风险防范研究[J].金融经济, 2018-10-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对加强基层党校智库建设的对策思考下一篇:文化惠民工程的实践探索——以长春市“万人看雕塑”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