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知识培训材料

2023-02-16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计划生育知识培训材料》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计划生育知识培训材料

贾市庄镇计划生育药具知识培训材料

培训时间:2014年9月10日 培训地点:贾市庄镇计生办人口学校 参加人员:全镇十村投药员、送药员

培训内容:口服避孕药禁忌症及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闭经等原因及处理

一、哪些妇女不宜使用口服短效避孕药

患有急慢性肝炎、肾炎、恶性肿瘤、糖尿病,曾患或患有血栓性疾病者都不宜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患有高血压、子宫肌瘤、乳房良性肿瘤者因服药有可能促进病情发展,也不宜使用,产后哺乳期妇女最好暂缓使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能抑制乳汁分泌,影响乳汁成份,不利于小孩的生长,月经稀少及更年期妇女也不宜用口服避孕药。

二、服药稀少及更年期妇女也不宜用口服避孕药

1、避孕糖衣脱落,有效成份丢失

2、漏服避孕药

3、个别妇女体内需要的雌激素水平比一般人高,按规定服用的避孕节约人力物力中雌激素含量不够,不能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引起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血。

三、服用短效口服避孕药期间,出现闭经如何处理 停药7天不来月经,应排除妊娠和疾病引起的闭经后,于第8天开始服下一周期的药持续闭经3个月,应亭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四、避孕药具仓储制度

1、仓储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养护、安全储存、保证质量、降低损耗、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必须具备合格的仓储设施和条件,库房符合药具储存的必备条件。

3、严格把好药具验收,验发关。药具出入库时,保管员应按凭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以及出厂时间,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的药品,不办理入库存手续,并及时汇报处理。

4、本着按“先进先出”“上轻下重”的原则,按品种,规格、有效期远近,过期报库等分库,挂牌示意,标志明显。

5、库内外清洁卫生,做到“四无”即无虫害、无鼠害、无蛛网、无杂物。

6、定期清仓查库,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五、村级药具员、投药员的基本要求

1、三清:使用药具对像清、药具进发存数量清、药具使用效果清

2、三懂:懂避孕节育基本知识、懂药具基本性能、懂药具使用方法和副作用处理

3、三会:会宣传、会管理、会指导

4、三到户:宣传到户、送药具到户、咨询服务

5、四上门:宣传动员群众上门、送药上门、处理药物副作用上门、随访登记上门。

第二篇:安全知识培训材料

过程:

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师安全管理意识,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安全工作“两降两无”(即:降低事故的件数和等级,无重特大事故、无责任事故),学校平安稳定,在县教育局召开安全工作培训会后,学校根据培训会内容及要求,拟定金溪小学全体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材料。希望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在今后的各项活动中认真贯彻和落实。

一、强化安全意识,落实一岗双责

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文件的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一手抓安全管理。教学和安全工作都是教职工的本职工作,明白抓安全不是哪个人、哪个领导的事情,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明白不抓安全就是失职,抓不好安全就是不称职,懂得抓不好安全工作就得付出代价甚至是惨重的代价,深知抓不好安全工作,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的家庭不负责任,就有可能酿成一人不幸,全家痛苦的悲剧。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的松劲情绪。不仅要天天讲,而且要详细记录,更重要的是把各项工作做细、做精、做规范,在落实上狠下功夫。

二、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教育

按照旺教函[2008]65号《旺苍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学校必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1、安全教育内容:交通安全教育,不准私自下河下塘洗澡的教育,实验课和体育课的课前安全教育,改不良卫生习惯教育,疾病预防教育,自救与逃生教育,女生青春期和谨慎交友教育,防火灾的教育、科学防雷防电的教育,远离危险的教育,文明上网的教育等。

2、教育形式: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都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①学生集会、开学典礼、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由学校分管领导,大队辅导员、值周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每周末放学时由行政值周人员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②学校或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③教导处或班主任组织学生讨论、命题作文、安全知识检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基本知识训练。

④学校在校门口书写安全温馨提示。

3、教育手段

①学校坚持做到安全教育“三进”、“五有”(即:进课表、进课堂、进头脑、有专(兼)职教师、有教材、有检查总结、有教案、有效果。教师坚持做到每周不少于2节安全教育课,各班每天用5--10分钟上好安全教育课,可利用时间为朝会、自习课。

②着力渲染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达到潜移默化作用,由办公室杨明华老师负责。

③学校定期聘请专业人士讲辅导课(法制课、交通课、消防演练课)。

④开展各类活动寓教于乐。

⑤用身边的人和事现身说法。

⑥必要时给家长发告知书,对社会发告示,危险地段、危险事项温馨提示。

4、对未成年人,不提倡见义勇为,改见义勇为为见义自危为教育。

三、从学校实际出发,狠抓薄弱环节的管理

1、坚持校园值周。本周值周教师,当天行政值周,认真负责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预防处理安全工作日常事务。

2、门卫工作人员严把校门关、守好门,守住门,严格控制学生出入。根据我校条件特殊的实际(食堂在校门外)住校生除吃饭、打开水外、一律不准出校门,尤其是下晚自习后。若因特殊情况确需出校门的学生,必须持有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签字的书面假条。

3、加强学生尤其是是住校生的管理

①任课教师或宿管员要在学生上学,就寝时分班,分寝点名清点学生到校、到寝人数,发现学生没上课和没就寝时,要立即查找,并及时通知班主任或家长。

②本周值周的老师,当日行政值周领导不定时地查看教师、学生到岗、到班情况,晚自习后查看学生就寝情况(包括当天晚上自习的教师)。

③班主任或本班科任教师监督学生到伙食团吃饭,每周星期日晚或星期一早检查学生是否将饭钱充卡。

4、加强伙食团的管理。

①后勤负责人要随时查看伙食团的情况,索证、卫生等是否按要求达标,操作是否规范。

②伙伴团坚持做到七不准:一是不准炒四季豆,豇豆、扁豆。二是不准出售凉菜;三是不准销售豆浆豆奶。四是不准加工发芽土豆。五是不准经营酸辣粉和烧烤;六是不准卖剩菜剩饭;七是不准出售皮蛋,严把七个关:一是原材料采购类、储存类、加工类、饭菜试尝关,留样关,销售关和餐具消毒关。

5、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工作的永恒课题,是长期坚持教育的过程。为此,学校、教导处、大队部、班主任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①明确职责相互协作:教导处分管、大队部执行、班主任落实。 ②大队部安排、组织指导红领巾监督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扎实地做好校园小主人监督管理工作。坚持每周一的红领巾监督岗的登台,好人好事,坏人坏事的亮相制度。

③要求学生做到十不准:一不准喝生水,吃生、冷、剩食物和零食。二是不准私自下河洗澡。三不准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和打架斗殴。四不准随地吐痰。五不准乱扔垃圾、果皮、纸屑。六不准随处乱涂乱画。七不准乱摆乱放。八不准进网吧上网。九不准学生骑自行车、乘坐摩托、三无车辆上学。十不准将刀具、滑轮、蜡烛、火柴等危险玩具带到学校。

6、班主任认真检验学生预防接种情况,并督促办理。

7、拥有机动车的教职工,必须按要求办齐证照。若是“三无”机动车,经查实考核不合格。

8、后勤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消防、水电管理员安设并检查校园防雷设施设备。配齐并检查灭火器,检查校园电路是否受损或老化,做到及时更换和维修。全体教职工注意用电安全,离开时必须关好电源开关,避免火灾事故。

9、男教师不得侮辱女学生,不能单独把女学生叫到寝室或隐蔽的场所。

10、留下工作印迹,规范工作资料

①学校资料:安全工作记录本,值班记录本、安全责任书,并有五本一表:公共场所(住宿)消毒记录本,生活饮用水消毒记录本、疫情登记日志、安全工作检查记录本,安全和卫生工作季度检查记录本。

②班主任资料:班务工作记录本,安全教育备课本、安全教材,晨检记录,与家长签订的安全责任书。住校班级的班主任还应与通学

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收,寄放在老百姓家生活的住校生(原则上住校生必须在学校食堂就餐)与家长签订的生活安全责任书。

③食堂资料:4本2证,消毒记录本、饭菜试尝留样记录、本食品采购索证记录本、中小学餐饮经营单位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帐、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

四、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1、 建立健全并及时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责任人:分管领导、办公室、安全员)。

2、各类预案进行现场演练,每学期不少于一次。(责任人:分管安全领导及相关人员)。

3、坚持安全工作日检查:周汇总、月报告、季研究制度。(责任人:学校领分管安全领导、安全员、班主任)。

4、沉着应对突发事件,注意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责任人:相关工作人员)

①事故现场抓好五个环节:一是立即抢救伤员,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二是注意保护现场,疏散闲杂人员,设立警戒线。三是及时报告(相关人员或学校)。四是尽快通知家长。五是研究处理技巧。六是不夸大其辞散布信息,以免惊惶造成不稳定。

②事故发生后抓好五件事:一是防止新的伤害;二是调查事故发生的经过;三是组织人员处理;四是研究处理技巧;五是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

第三篇: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卫生知识培训材料 食 品 类

一. 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分为哪几种?

(1) 预防性卫生监督:对新、改、扩建单位选址、设计、验收进行审核、审查。

(2) 卫生许可监督:在办理卫生许可证时实施的对加工经营条件的审查。

(3) 日常卫生监督:根据量化分级评定的等级,依法确定的频次进行的监督检查。其中A级单位每年2次,B级单位每年6次,C级单位每年10次。

(4) 专项卫生监督:根据政府和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安排开展的监督检查。

(5) 其他:根据举报线索或突发事件开展的监督调查工作。 二. 如何办理卫生许可证、管理卫生许可证?

办证:首先由经营单位向卫生局申请,并如实提供必要的材料,材料内容如下:

(1) 申请书(卫生监督所提供样本), (2) 单位名称核准证明(工商部门出具), (3) 业主身份证明复印件, (4) 房产证或房屋租赁合同, (5) 加工经营场所平面图, (6) 卫生管理组织及卫生制度, (7) 从业人员健康及培训合格证明材料,

(8) 加工经营场所超200㎡,提交消防安全证明(公安局消防科出具),

(9) 现场审查材料(由卫生监督员制作)。

其次由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申报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经营场所的检查依据《餐饮单位审查量化评分表》内容进行(评分表详见第3问附表),审查合格并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

管理:卫生许可证是办理营业执照的前置条件,是业主重要的合法经营证明,从此登记业主(法人)对所经营的食品安全负法律责任,须妥善管理:

(1)卫生许可证悬挂醒目处(亮证)。

(2)卫生许可证不得转让、出借(租)、倒卖、涂改。

(3)有效期四年,每年校验一次,到期前60日内续营者重新申办。 (4)有效期满未延续及停业单位由办证单位办理注销手续。 (5)单位名称、生产工艺、主要设施、法定代表人或业主变动、改扩建场所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6)地址、许可范围变动需重新办证。

(7)对限期整改不合格或拒不整改者,吊销原卫生许可证。 三. 什么是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企业单位有何影响?

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我国推行的通过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确认企业信誉等级的制度。旨在构建监督机构依法行政,消费者参与的企业公开、公平、公正的诚信机制(主要内容详见附表)。此项工作是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卫生许可和日常监督工作的重心,对餐饮单位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

(1)决定单位能否获得合法经营资格,量化评分达不到总分60%不予卫生许可或不予验证。

(2)决定卫生监督机构对单位检查的频次,评级越低,食品安全风险越高,检查频次越多。

(3)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公众对企业有了知情权,将以安全标准选择性消费。

(4)促进餐饮单位公平竞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尽量获得较高的信誉等级,附表:《餐饮业卫生审查量化评分表》 四. 对从业人员有何要求?

从业人员上岗前并每年须进行健康体检、培训,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渗出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业工作。严禁未体检先上岗。

从业人员具有下列症状时,应立即暂停餐饮业工作:

(1)呕吐,(2)腹泻,(3)咽喉疼痛,(4)频繁咳嗽、打喷嚏,(5)手部感染(如外伤),(6)长疖子、湿疹、皮肤瘙痒,(7)耳、眼、鼻溢液,(8)发热。 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要求:

(1)勤洗手、消毒。(2)勤换工作服。(3)杜绝加工食品时吸烟、抠鼻涕、挖耳等个人不良习惯。

五. 对餐饮业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1)卫生许可执证情况。

(2)从业人员健康及个人卫生状况。 (3)原辅料采购索证验收贮存情况。

(4)有无利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和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行为。 (5)环境卫生及交叉污染的防控情况。

尤其国家要求,上述(1)(3)(4)项内容务必做到100%的整治。 六. 什么是索证验收制度,如何实施?

索证验收制度指餐饮单位建立的在购进原辅料时向对方索取证明产品合格的相关文件,并由专人保管和验收登记制度,按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索证验收制度。

原辅料是保证饭菜卫生的第一关,餐饮单位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不得采购经营《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的十二类食品 (2)批量采购食品时,向对方索取食品经营许可证件,检验(检疫)报告等产品合格证明,并妥善保管。

(3)索取进货发票(保管二年以上),并据此登记台帐,从感官上初步识别原辅料的卫生质量。

(4)妥善贮存原辅料,防止霉变、防虫、防鼠、防潮。 七. 何为食物中毒,如何积极预防?

食品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害有毒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预防:

(1)不使用非健康从业人员,严格从业人员勤洗手等卫生要求。 (2)加强索证,库房管理,杜绝使用不合格、变质的原辅料。 (3)杜绝利用有毒动植物(如河豚,动物甲状腺、毒蘑菇、发芽土豆)加工食品。

(4)杜绝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加工食品。 (5)贮存、切配、盛装严格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6)烧熟、烧透加热食物。

(7)避免昆虫、鼠类及其他动物接触食物。 (8)严格餐具洗消和保洁。

(9)常清洗消毒操作间、卫生间,保持环境卫生。 (10)不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11)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

八. 发生食物中毒后餐饮单位应如何处置? (1) 积极配合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的救治。

(2) 及时(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 停止餐饮经营活动。

(4) 保留食物样本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持原贮存,加工、经营状态,待溯源调查。

(5) 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的调查处理。 九. 餐饮单位那些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和责任追究? (1) 无证生产经营食品及违反卫生许可证管理规定。 (2) 用人不符合健康要求。

(3) 利用病死畜禽、有毒有害、过期原辅料加工食物。 (4) 违反索证验收管理规定。

(5) 造成食物中毒或隐瞒、谎称、阻挠报告。 (6) 经营环境不符合卫生要求。 (7) 餐饮具不符合卫生要求, (8) 用水不符合卫生要求。 (9) 擅自扩大生产经营方式。

(10)生产经营不符合营养卫生标准的婴幼儿主辅食品。 (11)生产经营受污染食品。 (12)违反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管理。 (13)违反食品添加剂、新资源食品管理。 十. 餐具如何洗消保洁? 清洗:

(1) 手工清洗步骤:

a、刮掉餐具表面食物残渣、污垢。 b、用洗涤剂溶液洗净餐具表面。 c、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洗剂与清冲分池进行。

(2) 洗碗机清洗步骤:除掉餐具表面残渣、污垢后,再进入洗碗机清洗,操作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 消毒:主要使用以下物理方法: a、 煮沸消毒:该方法即经济又可靠,消毒时把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泡在水中,煮沸并保持10分钟以上。

b、蒸汽消毒:将餐具放入蒸箱内,温度达到100℃并保持10分钟以上。

c、干热消毒:通常采用远红外或电烤消毒,控制温度120℃并保持10分钟以上。

d、 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在85℃以上,冲洗消毒时间应在40秒以上。

因化学消毒配比等环节难以掌握,一般不推荐使用,若条件有限必须使用者,要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a、严格按使用说明配比成消毒溶液,达到规定的浓度。 b、消毒液每4小时更换一次。 c、消毒须用时间5分钟以上。 d、消毒后需用洁净水冲洗。 (3) 保洁:

a、 清洗并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布擦干。

b、 清洗并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保洁柜,不应过早置入桌上。

十一. 餐饮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最基本条件?

(1)经营场所25米内不得有垃圾等污染源。

(2)设有独立的粗加工间、原料库、更衣室、操作间(8㎡以上)。 (3)做到四分开:餐具洗清分开,原料蔬荤清洗池分开,切配用具生熟分开,贮存生熟、成品半成品分开,并有明显的文字标识。

(4) 操作间有瓷砖墙裙(1.5m以上)、排气扇、纱门纱窗、密闭的废物桶,下水道出口处有防鼠金属隔栅。

(5) 必须建立卫生制度、索证索票验收登记制度,并上墙、严格实施。

(6) 原料库有防鼠、防虫、防霉、防潮措施,原料离地离墙存放,保持空气流通。

(7) 单位持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及培训合格证。 十二. 对食品安全责任有何规定,食品安全工作适用法律依据主要有哪些?

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

食品安全工作使用法律依据主要有:《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

《传染病防治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附后)等。现根据国务院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加大对餐饮业的整治力度,依据上述法律法规对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打击,各经营户务必掌握。

十三、食品采购应注意的问题

(1) 采购食品、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应当索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和生产厂家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并检查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 (2) 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应检查是否有食品标签,并检查食品名称、厂名、厂址、配料表或主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3) 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时,要对食品及原料进行感官检查,凡不符合卫生要求或腐败变质、超保质期以及食品标签内容不全、与检验合格证不一致情况禁止采购。

十四、食品及食品原料贮存应注意的问题

(1) 食品入库要验收、登记、建立台帐,在贮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发现变质及感官性状异常的要及时处理,出库要做到“先进先出”。

(2) 食品贮存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成品、半成品、原料单独存放,对报损或退货食品要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并有明显标志。 (3) 库房应通风良好,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设施,冷库要定期清扫、消毒、除臭、除霜。成品、半成原料以及肉类、家禽、水产等分类分区域贮存。

(4) 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和非食品物品,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贮存有直接入口食品的冷库内禁止存放肉类、家禽、水产品等。

十五、食品销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 食品应按照经营品种分类、分柜陈列,无定型包装的散装食品要有防尘、防蝇、防鼠、防潮等设施,具有药健、药准字号的物品不能与食品同柜陈列。 (2) 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应把好质量关,做到不卖腐败变质、过期、无标签或标志不全及其它不符合卫生标准规定的食品。 (3) 销售无包装直接入口食品,必须使用清洁卫生的专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抓取食品。

(4) 食品包装用纸和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食品用容器应定期进行消毒,禁止使用废旧纸、再生纸等不洁物品包装食品。 (5) 要定期对陈列的食品进行检查,发现腐败变质、超保质期食品以及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应立即下柜停止销售,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监管部门报告。

(6) 销售人员应搞好个人卫生,上岗前洗手消毒、穿戴工作衣帽,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在岗期间不得吸烟、戴戒指、涂指甲油等。

十六、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厂房选址应注意的问题 (1) 地势平坦、干燥、易于排水。

(2) 周围无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等污染源,无昆虫孳生地。 (3) 环境整洁,卫生状况良好。

(4) 水源供应充足,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十

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布局与设计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 布局合理,划分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在生活区的上风向。 (2) 建筑物、设备布局与工艺流程三者衔接合理,能满足生产工艺和产品卫生要求。

(3) 各工序应连续进行,内外包装分开,原料、半成品与成品应能防止交叉污染。

(4) 厂房之间,厂房与外缘公路应保持一定距离,符合各类食品厂卫生规范。

(5) 厂区道路通畅,应采用便于清洁的混凝土、沥青及其它硬质材料铺设。

(6) 给排水系统应能满足生产需要,污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7) 废弃物存放设施应密闭,远离生产车间。

(8) 设置密闭的废弃食用油脂盛放容器,按规定管理废弃食用油脂。 (9) 应设置与生产相适应的原料库、成品库及冷藏库。

(10)锅炉烟囱和粉尘排放应符合GB3841的规定,锅炉房应位于生产区下方向。

十八、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卫生设施应具备下列要求

(1) 设男女更衣室,面积与员工人数相适应,并配有足够的衣柜和鞋柜(架)。

(2) 厕所为水冲式,位于生产车间以外。

(3) 内包装车间与直接入口食品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有更衣、洗手消毒的预进间,直接入口食品生产车间入口处应设泡鞋池或鞋底洁净设施。

十九、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得出现下列问题 (1) 不按配方投料,无专人负责,无记录。 (2) 各种工艺参数无专人负责,无记录。 (3) 生产过程前后工艺交叉污染。 (4) 生产设备、工具及容器清洗、消毒不落实。 (5) 生产场所存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6) 生产用水不符合卫生标准

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设施与设备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1) 生产车间人均占地面积(不包括设备占位)>=1.5平方米,高度符合生产需要

(2) 生产车间地面应防水、防滑、易清洗消毒,有1-2%的坡度,并设有排水处,墙壁应防水、防潮、易冲洗消毒,有2米以上墙裙,天花板应防水、防霉、隔热,表面涂层不易脱落。 (3) 生产车间洁净级别能满足产品加工工艺的卫生要求,设有净化的内包装车间应设置足够并有效的空气消毒设施。

(4) 门窗严密,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防护门为双向弹簧门,位置合理。

(5) 生产车间、仓库通风良好,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采光系数不低于标准,位于工作台、食品和原料上方的照明设备应加防护罩。

(6) 有能满足生产工艺和卫生要求的生产设备,接触食品的设备,管道,工具必须符合卫生要求,运输工具和各种容器符合卫生要求。

第四篇: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材料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知识培训材料

1、抗生素指的是什么?

答: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抗菌谱的概念是什么?

答: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称窄谱抗菌素,如异烟肼只对分支杆菌属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新发展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属广谱抗菌药物。但它们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无作用。

3、何为抗病毒药物?

答: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一类药物。

4、什么是耐药性?

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5、细菌为什么能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答: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代谢、保护生存条件免受其它微生物侵袭,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调节本身代谢和杀灭其它微生物的作用,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抗生物质。自从微生物产生的这种抗生物质被人类发现并被研制成抗菌药物以来,人类开始介入了微生物之间的抗生斗争。细菌也就把人类制成的抗菌药物视作抗争的对象,只要接触过某种抗菌药物就按择优去劣的进化原则保留并延续那些菌:包括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如各种灭活酶,或改变本身的代谢规律使抗菌药物无法将其杀灭,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降低吸收,增加排出。这样就形成了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在遇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时疗效下降,甚至完全无效。

6、解决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答: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研制新型抗菌药物和制备疫苗来对付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中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是最为可行的。

7、如何减少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答:(1)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适应证,病毒感染不应采用抗菌药物治疗。(2)对有适应证的病人,药物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都要注意,能用窄谱的就不要用广谱抗菌药物,能用一种有效的就不必用多种,以避免耐药性和二重感染。(3)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4)向群众开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知识的教育。

8、WHO提出合理用药的标准是什么?

答:1987年WHO的合理用药标准有5条:(1)开具处方的药物应适宜;(2)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3)正确地调剂处方;(4)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5)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9、合理用药应包括哪几方面?

答:因病情和病原是多变的,故绝对的合理用药是难以达到的,一般所指的合理用药是相对的,它包含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这四个基本要素。

10、应用抗菌药物需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病人的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1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12、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和药物的抗菌谱进行选择。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口服制剂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针剂,肌内注射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静脉滴注。

1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通常的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病程较长,病灶不易清除,长期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

14、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多用于哪些疾病?

答: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

15、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注射剂属处方药。患者使用注射剂,须持有医生处方;凡是口服可以有效的就不需注射,能够肌内注射的就不应静脉注射。必须注射的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应采用序贯疗法。应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疗程,如果使用一周无效,应考虑停药或换药。应尽量减少注射剂朕合使用的种类,以避免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的出现。

16、哪些情况必须注射给药?

答:一般有以下情况者需注射给药,如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没有合适的口服剂型;或者通过口服给药不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或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等情况。

17、什么是序贯疗法?

答:序贯疗法通常是指抗菌药物治疗中重度感染性疾病时,初期采用胃肠外给药(一般为静脉内给药),当病人的病情一旦改善(通常在用药后3~7天),迅速转换为口服抗菌药物的一种给药方法。

18、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答:对群体、社会而言,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药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19、滥用多种抗菌药物会有何不良后果

答:滥用多种抗菌药物有可能产生以下不良后果:使耐药菌株更加增多;使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增多;使二重感染发生的机会增多;浪费药物,增加国家和患者的负担,其结果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贻误正确治疗。

20、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有:细菌产生耐药性;给药途径不当;给药时机和剂量不当;病灶部位的药物分布差,达不到治疗的浓度;或因为药物储存不当或过期,致使药物失效;或误诊;或混合感染;或药物配伍不当等。

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2.07.01

第五篇:基本急救知识 培训材料

急救知识

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一、急救从现场开始

人们在家庭中生活,家庭又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些意外伤害和危重急症可以在任何环境和空间出现,也不受昼夜时间的限制。但是,大量的日常危重急症还是在家中发生的最多见。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让生命重现辉煌

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勤奋努力地工作,频繁奔波于城市、国际间,人类的活动范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扩大。无论是急症或是意外,包括交通事故,各种天灾人祸的发生率在明显升高。生命受到威胁,健康受到挑战。有不少年富力强者正该为社会一展才华与风采时,却因危重急症和意外夺去了生命。其中有不少人是可以被挽救,可以“幸免于难”的。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也就是说,严重的合并症吞噬了病人的生命。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有不少人的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我国许多医学专家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向民众普及以心肺复苏为主的急救知识,可以使心脏病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可以把猝死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

也许有人会说,抢救危重病人是医生的事,尤其是医术高明的医生,设备现代化的医院,与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有多大关系呢?我们知道,危重症中最严重的情况莫过于呼吸心跳骤停。人体内没有氧气的“仓库”,循环停止意味着氧气供应中断,细胞缺氧很快会死亡。如果在4分钟内不失时机地进行心肺复苏,有很高比例的病人可以存活。如果超过10分种以上再处理,能够挽回生命的极为罕见。纵使极少数人得以复苏也往往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智力受损甚至成为“植物人”。这是因为大脑细胞缺氧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损害。唯一正确的救治方法,就是立即在病人身旁,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现在不少发达国家提出“第一目击者”的救护,往往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成败关键。

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生命有可能被挽救,生命将重现辉煌。

当我们遇到危重病人时,一方面在家庭或其他现场给予紧急必要的救护。同时,也要立即给急救中心、急救站或附近医疗机构、家庭医生打电话,请医务人员前来救助。

1 / 3

急救基本知识 打电话,在平常是社交、信息传递的最普遍迅速的方法。在抢救病人时,它又是急救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全世界都很重视“急救电话”的开创和使用。

一、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视开创设立本国或本地区的统一的急救电话,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统一的急救电话能在病人发生危重急症时,周围的人不用查询(好记、简短),立即拨通急救机构报告病情,请求出诊。这为节省时间、及时救治起了最关键的第一步。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二、“120”——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

我国邮电部、卫生部根据国家通讯网自动电路编号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急救工作的需要,于1986年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呼救电话号码为“120”。北京市在1988年3月,北京急救中心建成运转,全面开展工作时,启用了“120”急救号码。过去,北京使用的急救电话号码从55678到555678,由于长期被社会、群众所熟悉,使用,记忆深刻,故一直保留至今(现已改为525.5678),作为“120”电话号的辅助。我们认为,其他城市在启用标准急救电话号码时,不妨也把昔日使用过,被群众熟知的急救电话号码保留一段时间,待“120”号码深入人心时再撤不迟。

在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一个城市建立了急救中心或急救站,启用了“120”急救电话,这个号码绝不仅仅是属于急救中心本身的,而应该是属于整个城市呼救网络系统的“通讯指挥中心”。因为“120”电话传达迅捷,无论何时何地发生危重病人、意外事故,首先拨通“120”,然后由“120”值班调度根据情况和地理位置,指令就近的急救站或医疗机构前去救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尤其在一些开放城市、旅游发达地区,急救工作愈发重要,开通“120”急救电话也更为迫切。建立“120”急救电话绝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事情,而是政府部门应当关心支持并及早建成的事业。

三、呼救电话讲什么

因为是呼救电话,所以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电话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 (1)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 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

(3) 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 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

四、急救“八戒”

2 / 3

急救基本知识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戒: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戒: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戒:自做主张乱处理: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3 / 3

急救基本知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总结下一篇:脚手架工程及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