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残疾人服务中心

2023-03-28

第一篇:顺德区残疾人服务中心

顺德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

为规范我区物业服务收费行为,完善物业服务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价[2010]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顺德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 佛山市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顺德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我区物业服务收费行为,完善物业服务价格市场形成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粤价[2010]1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物业服务收费根据不同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管理。

业主大会成立之前的住宅(含自有产权车位、车库)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别墅、独栋、双拼、联体等类型的住宅、业主大会成立之后的住宅(含自有产权车位、车库)及其它非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三条 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新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其物业服务项目应包括综合管理服务、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护、公共秩序维护、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等五项。并根据服务内容、要求不同分为五个服务等级。物业服务费为五项服务收费的总和。各项服务可选择相同的服务等级进行组合,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等级进行组合。

第四条前期物业服务阶段的住宅物业,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或者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区价格主管部门会区物业主管部门制定政府指导价最高收费标准。

建设单位与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可在政府指导价最高收费标准内,按照质价相符的原则,参考《顺德区住宅物业服务收费参考标准》,协商确定新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收费,并与物业买受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或物业服务协议中约定。

建设单位通过招标或协议方式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前期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如因成本等原因需超过政府指导价最高收费标准的,物业建设单位应在确定物业服务企业前一个月,向区价格主管部门提出核定价格的申请,以经区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作为前期物业服务招标或协议的最高收费标准控制价。该新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的具体收费标准由建设单位与前期物业服务企业确定后与物业买受人约定。

第五条 因超过政府指导价最高收费标准,建设单位提出核定新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最高收费标准申请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包括申请人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新建住宅物业的基本情况,物业服务用房的配备情况,拟定的最高收费标准和理由等有关内容;

(二)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

(三)招标文件中有关物业服务内容及要求的材料; (四)物业服务成本测算资料; (五)其他材料。

如建设单位通过协议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则无须提供招标材料。

第六条建设单位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以及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买受人签订的物业服务协议,应当明确约定物业服务项目、内容、收费标准、计收方式和计费起始时间等有关前期物业服务内容,且相关约定应当与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间签订的前期物业委托合同保持一致。

第七条住宅物业交付使用之后,物业服务收费按商品房买卖合同或物业服务协议中有关前期物业服务的约定执行。

住宅物业小区已依法成立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收费由业主委员会根据业主大会的决定,与业主大会选聘或续聘的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需要调整物业服务具体收费标准的,按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实行。物业服务合同没有约定的,由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双方约定。约定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具体按如下程序操作:

(一)物业服务企业将拟调价的方案报区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方案应包含该物业管理区域经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审计的最近二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方案说明、调价程序、业主投票权数、企业有效资质证书、价格投诉电话等内容;

(二)物业服务企业将经备案的拟调价方案在物业管理区域显著位置公示十五日并书面征求业主意见;

经专有部分(按建筑面积计)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后,物业服务企业将业主表决结果在物业管理区域显著位置公示十五日;

(三)物业服务企业将新的收费标准报区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物业服务企业必须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完整、调价符合法定程序、调价过程不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区价格主管部门将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专项检查,对物业服务企业提供虚假资料、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将依照有关价格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八条物业服务收费根据法定产权建筑面积按月计收。已办理房产证的,以房地产证记载的建筑面积为准。房产证未记载建筑面积或未办理房产证的,以物业买卖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为准。根据我区实际,物业服务费也可按套内建筑面积按月计收。收费标准可根据需要按照套内建筑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折算系数相互换算。

第九条物业买受人应当在建设单位交付物业后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

业主与物业使用人约定由物业使用人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从其约定,业主负连带交纳责任。

物业发生产权或者租赁权转移时,业主或者物业使用人应当结清物业服务费。 第十条物业管理区域已竣工但尚未出售或者已出售但未交付给物业买受人的物业,其物业服务费由建设单位按照该物业区域同类物业的标准全额交纳。

第十一条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应当向最终用户收取有关费用。物业服务企业接受委托代收上述费用的,可向委托单位收取手续费,但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或水电周转金。

第十二条业主进行房屋装修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与业主约定装修保证金的收取和使用,但住宅物业的装修保证金不得超过2000元。

装修完毕后,经物业服务企业检查,没有造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损坏的,装修保证金应自检查合格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全额退还给业主。

装修造成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损坏的,装修业主应当及时修复,若装修业主不能及时修复的,可按双方约定使用保证金对装修造成损坏的部位和设施设备进行修复。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修复后装修保证金有剩余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将余款在修复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如数退还业主;约定的装修保证金不足以支付修复费用的,业主应在5个工作日内补齐修复费用。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结算修复费用时,应当出示修复工(料)价单。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对修复费用有争议的,可协商解决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向业主收取装修管理服务费。

第十三条物业服务企业对房屋装修工人实行持证管理的,如证件回收后能多次使用,可向装修单位按每人每证不超过10元的标准收取出入证押金,证件完好退回后,应如数退回押金;如证件回收后不能再次使用的,可向房屋装修单位按每人每证不超过5元的标准收取出入证工本费。出入证实行编号登记管理,以便跟查。装修完成后,出入证由装修单位或业主负责退回。

除前款向房屋装修单位收取的装修工人出入证押金、出入证工本费外,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擅自向进入物业管理区域为业主提供配送、维修、安装、中介等服务的人员和其他来访人员收取任何费用。

第十四条装修产生的垃圾余泥由业主自行(含委托他人)清运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收费;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清运的,清运费标准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约定。

第十五条实行智能化管理的小区在房屋交付使用时,房地产企业应为每户免费配置3张小区出入证(Ic卡下同),机动车按一车一证的方式免费配置车辆出入证。非本小区住户租赁车位的应自费购买Ic卡。若使用人遗失证件,物业管理企业可按每证不高于50元的标准收回工本费后予以补发。

第十六条利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进行经营的,所得收益依法归全体业主共有,并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第十七条 自有产权车位(车库)的物业服务收费可按车位(车库)的数量计收,也可按法定产权面积计收。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约定。按建筑面积(或套内建筑面积)折算的单价不得超过该小区住宅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的1.5倍。同一停车场的车位物业服务费应执行同一标准。

已收取机动车停放保管服务费的,不得重复收取车位物业服务费。

第十八条物业服务企业根据业主的自愿委托提供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以外的服务,其收费由双方协商。

第十九条物业服务收费实行酬金制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向业主大会或者全体业主公布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并每年不少于一次公布物业服务资金的收支情况。业主或者业主大会对公布的物业服务资金预决算或收支情况提出质询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答复。

第二十条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制度。物业服务企业应将物业服务企业名称、物业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计收方式等有关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物业服务内容、收费标准、计收方式等情况发生变化时,物业服务企业应及时将所标示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新建住宅物业销售时,建设单位应将上述物业服务收费的有关情况,作为房地产销售明码标价的内容,在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

第二十一条对于本办法实施前已开始销售的新建住宅物业,建设单位已依法选聘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并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的,可继续按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所确定的收费标准与物业买受人约定物业服务收费。

对于原有住宅物业小区,业主已与建设单位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约定物业服务收费,或已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的,物业服务收费按合同约定执行。合同期满或未明确执行期限的,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可按本文规定协商约定新的收费标准和服务内容,未约定新的收费标准之前,可按原标准执行。

第二十二条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做好物业管理服务,协调处理业主、物业使用人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投诉。

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区人民法院及物业管理协会联调工作室、居(村)民委员会(或村、社区行政服务站)应当建立物业纠纷调解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物业纠纷。

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有意见的,可以向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所在地居(村)民委员会(或村、社区行政服务站)反映,由业主委员会或居(村)民委员会(或村、社区行政服务站)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改进。物业企业不及时处理的,业主委员会应该请求居(村)民委员会(或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进行调解。对物业服务企业损害业主、物业使用人合法权益的,镇(街)物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整改,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期整改。

业主、物业使用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对有关物业服务收费有争议的,可以向区价格主管部门申请协调处理。

业主认为物业服务企业违反合同约定的,可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会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解释。

本办法从2011年8月1日起实施。

主题词:物业收费管理通知

抄送: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佛山市物价局、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物业管理协会、区房地产商会。

佛山市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办公室 2011年6月20日印发

第二篇:关于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进展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戴部长:

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系市区2010年、20

11、2012年为民为实事工程,该工程原定方案与盐城博爱医院合作,整体购买大洋街道大洋村盐海科技研发中心大楼,后因规划调整,经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将圩洋实验学校整体划拨区残联。

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占地面积26.36亩,计划总投资1100万元。资金来源:省补300万元,区级配套800万元。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旧房改造工程招标工作已经结束,一号标中标单位为盐城千和建筑公司、二号村中标单位为盐城悦和建筑公司,于12月18日已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工期45个日历天(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2月3日)。但时至今日还未开工建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肯请部长协调处理:

1、圩洋实验学校的矛盾还未完全处理结束。一是1号校舍出租给个体户办私营服装厂,教育局虽派员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没有腾房到位;二是校园内个体商店还没腾房;三是校舍内一名老教师还未搬出。

2、圩洋村对校舍划拨存有疑虑。与圩洋村对接,认为圩洋实验学校系圩洋村出资建设的,圩洋初中系新兴镇东南片的新界、圩洋、龙桥三村筹资建设的,新洋街道已具书面报告至区政府,要求给予经济补偿。节前唐宏区长已签署意见,近期会办一次。

3、《建设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房产证》等手续还未办理到位。按照省里要求,苏北46个贫困县(市区)建设残疾人服务机构,省里补助项目资金300万元,必须达到《土地证》、《房产证》齐全,两证有一证方可办理预拨手续,否则为零。近期已协调市国土局完善相关手续,但圩洋村答复未给予经济补偿,不予签盖印章。

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矛盾,恳请部长在百忙之中牵头相关部门会办处理,以便该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区残疾人联合会

二0一二年二月六日

第三篇:顺德区龙江丰华中学简介

丰华中学始建于1983年秋,是龙江镇一所全日制公办初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26394㎡,建筑面积8899㎡,学校教学楼共有六幢,其中五幢是83年落成至今的两层式教学楼,一幢是1999年落成的四层式教学楼。学校分布合理,各类场、室设施基本齐备,拥有图书32580多册。学校现有教学班25个,学生人数1129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487人。在编教师89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67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5人,初级职称18人;骨干教师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人,市级优秀班主任2人。

学校以“厚德强本,持续发展”为办学理念,以“科学、民主、务实、高效”为管理理念,以“着眼未来,实践育人”为德育理念,以“严谨、勤勉、自律”为校训。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健全人格、进取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不断强化“以德育人,依法治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养成了“认真、勤奋、多思”的良好学风,铸造了“严、勤、细、实”的教风。

近年来,学校在德育、教学和第二课堂等项工作齐头并进。德育工作,不断创新。以“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了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教学工作,大胆改革。从2012学年度开始进行大胆的课堂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三环:预习、探究、测评;六步:预习反馈、合作探究、高效展示、精彩点评、精讲导学、导学测评)。第二课堂,成绩喜人。2011年镇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学校荣获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

12、2013年荣获乙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文艺汇演实现“多连冠”。学校先后被评为“广东省规范学校”、 “顺德区先进学校”、“顺德区绿色学校”、“龙江镇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2012年3月1日,我校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龙江镇党委书记梁雄钊、镇长张新杰一行5人来到学校视察,就学校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调研。视察之后,镇委、镇政府决定重建丰华中学,以适应龙江镇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目前塑胶运动场改造已经竣工,建设中的是学校文化馆,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里面设有礼堂、藏书室、阅览室、校史室等,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改造也已启动,预计4月份图纸审核定稿,最迟5月份动工。全校师生正抓住机遇,团结拼搏,勇于创新,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xx区xx乡残疾人托养中心可行性报告

xx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可 行 性 报 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名称:xx区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项目

1.2建设性质:新建工程

1.3建设地址:xx区xx乡xx村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xx区高度重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残疾人生活工作状况明显改善。但相对于持续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我乡残疾人工作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肢体重度残疾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医疗康复难、劳动就业难、托管托养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xx乡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生态优美。境内山岭居多,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拥有银杏、红豆杉等名贵树种,环境有利于建设康复托养中心。

2.2项目建设必要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项目是一项民生、德政、民心和稳定工程,是促进残疾人共建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需要,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需要。全区现有残疾人21624人,其中视力残疾1251人,听力残疾5804人,言语残疾228人,智力残疾2390人,肢体残疾7397人,精神残疾2048人,多重残疾2506人,重度残疾有2671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没有受到照顾、监护和照料,本项

目建设后,将能很大程度上满足我区残疾人的康复托养需求,逐步把他们纳入康复托养之中,实行监护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共同监护的办法,使重度残疾人最大限度得到康复托养服务,使残疾人权益得到维护、生活得到照顾。因而,兴建xx区xx乡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十分必要。

三、项目功能定位

建设以“康复、托养”为主,兼顾咨询、医护、教育、培训、文化等功能,建成后将成为残疾人康复托养交流、示范和辐射带动的窗口。

四、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4.1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综合业务楼三层(内含各类残疾人康复用房、辅助器具服务用房、科研用房、培训用房、生活技能训练用房、职业康复用房、职业培训与教育用房、辅助性劳动车间、文体娱乐用房、生活起居用房等业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附属用房等。

4.2建设规模:建设规模为托管100人,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五、总投资与资金来源

预计总投资450万元,其中,一部分来自康复托养项目资金,一部分来自敬老院新建项目资金,其余由政府财政拨款和敬老院种养基地所赚收入解决。

六、项目建设可行性

项目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有利于增强为残疾人综合服务的能力

和水平,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同时,我们具备开展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的基本条件。

在运转上,主要依托xx乡敬老院的种养基地,包括果苗、蔬菜、养殖三个基地和人工湖。该基地可以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从事基地的种养工作,生产的农副产品可以满足托养中心日常供给。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中心经费不足的问题,使更多的残疾人能得到机构更好的照料。

在医疗条件上,本项目毗邻xx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医疗素质较高,本项目建成后,可以整合已有的医疗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更便捷的医疗和卫生服务。

在服务能力上,现有敬老院组织机构健全,各项服务体系完善,业务人员经过多层次培训,具备开展康复托养综合服务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切实可行。

在经费保障上,一方面可以凭借种养基地劳动收入,一方面可以有偿提供社会养老、康复托养服务,尤其是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大容量的宾馆式托养客房,可以接纳一些旅游康复宾客,确保运转。

第五篇: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讨论稿)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综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起了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区域前列。顺德相继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与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的顺德教育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规划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人才培养历来是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日本曾提出“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观点;2001年1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任总统C.W.布什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 1995年的法国小学教学大纲以培养法国社会中的自治、有责任心的公民为主旨。各国纷纷把培养国家人、世界人作为人才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处于转型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1 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雄伟目标。就地区而言,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随着我省大部制改革尤其是顺德大部制改革试点的推进,随着我省“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越显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顺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继2009年顺德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以后,2010年顺德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用“先行先试”的顺德精神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顺德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存在着与发展着的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的可持继发展。我区学校教育在“功利”的驱动下,各学段的教育定位不清晰。这种定位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因此教育越位情况比较突出,学段教育的阶段性、相融性、互补性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没能很好地顺应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规律。

2、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全面落实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课程设置;二是学校课程实施;三是学校课程的评价。课程设置的改革留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高中选修课程与社会实践留于形式;义务教育中非传统主科

2 课程留于形式;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留于形式;只有基于考试的课本意识,而没有或者不重视基于内涵的课程意识。实施课程方式与方法存在两个误区:误区一,对传统方式、方法的简单否定;误区二,对多媒体设备与技术的过分依赖。课程评价存在着评价太多、太早,过早给“人才”分类、定型等情况,把原本多功能的评价简单为给学生做“结论”、为上级学校选拔“人才”。

3、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现人的多样化成长。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度统一(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标准、统一学习目标、统一学习方法、统一学习评价……),无视学校与人才的多样性,将所有学校按照一个学校去办,将全部人才按照一个模子去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我精神、创新精神。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竞赛成绩、升学人数等外显质量,而忽视了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其结果是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而轻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如生命的自主成长规律,学校的自主发展等)。

另外,教师的人才意识(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等)不强,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不完善,教育的地域文化不明显,没有从宏观上引领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等也是顺德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

二、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有关要素的界定

1、“人才培养”:这在里是指学校人才培养,即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它包括:培养者(教师)、培养措施(培养内容、

3 手段、制度、评价等)、培养对象(学生)、培养目标(身心发展)等基本要素。

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培养措施,实施学生成长的过程总和。它具有:

稳定性——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程序,学校之间可以仿效。 多样性——各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各学段的特点。 科学性——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合乎学生成长规律。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对现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建立新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具有顺德特色的,符合各学段教育规律的,立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目标:

1、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2、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培养现代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4、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培养现代人才的现代学校制度。

5、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加速人才培养的顺德课程体系。

6、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公平教育机制。

三、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要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1、制订相互衔接的“三九三”学段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三九三”是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小

六、初三分段)、三年高(职)中教育的简称。学前教育目标要体现一个“前”字,义务教育目标要体现“基础”,高(职)中教育目标要体现“发展”。使学校教育中各学段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又合乎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2、探索相互衔接的多种的人才培养学校体制。首先是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体制。分别在公、民办两种学校中开展小学、初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重点解决初、小衔接的问题。其次是在民办学校慎重地尝试高、初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要避免用高中捆梆初中的情况再现,重点解决高、初有效衔接的问题。

3、尝试相互衔接的高、职中学生双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目前高、职中通过单一的中考一次性选录学生的办法,尝试在高、职中的第一学年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使高、职中教育进一步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建立相互衔接的学段招生制度。各学段是否合理衔接很大程度受招生制度的影响。小学、初中要完全落实就近招生的制度,目

5 前还在采取电脑派位招生的初中三年内要过渡完毕。制订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杜绝通过转学变相在区域内收取优生、排斥差生的现象。逐步实行高中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争取上级将中考权下放给区,到逐步实现考教分离,再到高中的部分自主招生,最后到高中完全多样化的自主招生。在规范全区学籍管理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以上的各学段间开发学生素质信息系统,是解决各学段衔接与高学段实现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策略。

5、加强对各类特殊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管理,也是建立各学段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通过启智学校进一步总结我区开发与培养智障儿童的经验,同时研究如何发挥启智学校的引领作用,培养好因各种原因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各类特殊儿童。规范各类社会办学形式,对分布在社区的各种接送班、补习社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制订相关的规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学前教育阶段要将培养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等作为课程重点,淡化或去学科课程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大非传统主科学科课程的执行力,加大非传统的学科课堂课程(即学校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等)开发力度。高中阶段要加强选修课程的比例与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职中阶段要加强基本技能学习与实际操做训练。各类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内容要弱化文本,强化课程,强化能力。区

6 要开展课程执行力的检查,并通过试点完善非传统主科课程的检测研究。组织力量建立各学段基于课程(而非基于文本)的题库(学科检测资源库)。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2、强化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加强对课堂内涵的研究,将课程意识落实到课堂,树立教师即课程的意识。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做到有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教师,有多少课程就有相应数量的教师。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如开展区内名师、骨干教师评比,建立各类型的教师“工作站”、“工作室”等,引导教师过主题式校本教育生活,引领教师成为有特色的教师(教师首先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开展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新使命研究,创新教师成长新策略。

3、顺应时代变化,改革学习方式。开展网络学习与人才培养的研究;全面推广校园阅读促进人才成长;选点开展各学段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开展学习成本分配与学生成长的研究;提倡广泛运用自主探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实验操做、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

4、立足科学发展,创新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应从过去的为了给学校划类、分等、分配奖励等行政式管理手段,改为引领学校发展(分析、诊断)的手段,评价的目标是为学校提出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对学校的评价可以采取行政部门主动介于式评价与学校申请式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公布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对教师

7 的评价应从过去的评价教师个体为主过渡到评价教师团体为主。区要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绩效工作资方案。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标准)、教育质量要求(标准)等。对学生的评价,在学前教育阶段,原则上要禁止一切形式的评价与考试,更不得将学前儿童分类。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研究、多样化评价研究、综合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高、职中阶段要重视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我、教师、家长、同学等)。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现代学校体制。

1、创新多种办学形式。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学段、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具体试点内容的: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订学前教育(幼儿园)规范管理意见。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公办中小学开展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及建立多种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改革。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退出直接的学校管理过程,从过去的指挥学校教育到以后的服务学校教育,增强学校活力。尝试通过创立区域的教育研究团体(各类教育协会、学校联盟、教研中心等)引领学校发展。改简单的“校长轮岗”制度为校

8 长“招聘委任”制和校长“职级制”。学校中层干部改上级竞选委任制为校长组阁制。学校内部管理要引入多方面力量,如开展顾问制、组建学校智囊团、实行多元学校议教制、加强学校的各种交流(学段间交流、学校间交流、地区间交流、国际间交流等)。要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师领袖培养的改革试点。学校运作要从过去单一的“领导指挥”到“领导规划”、“领袖引领”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提供平台让家长、社会、学生等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区域公平教育。

1、守护天赋,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规则”要“顺乎自然,合乎童道”,让学生按儿童的天赋规则学习。尝试建立肯定学生各种学习成果的顺德式“学分银行”或“学分激励”。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开展“德育作业”的尝试。全面推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三好”公平教育工程。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公平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在公平的教育中发现自己是一只天赋的“白天鹅”。

2、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的增量发展。开展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尝试,倍大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改革现行的为了交流而交流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尝试优质教师在网络上为区域学生开设专题的学习辅导(讲座、学法介绍等)。

3、条件均衡,各类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同类学校(包括公、民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是要解决目前公办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体育设施、生活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四、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1、组织领导。成立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制订创新研究工作安排,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验小组。各实验小组统筹规划,共同协调,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

2、研究力量。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并聘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各团队制订了研究的方案,开展有效的研究。

3、规划安排。顺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周期为三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的周期也为三年:第一年主要制定就改革目标、改革方向、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证提升,并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第二年确立试点,以点带面,按改革方案全面开展改革探索和研究。并举办汇报会和交流会,进行阶段性总结;第三年主要是组织完善,开展全面总结,召开专题论证会,形成改革成果并在镇、校推广。

4、政策支持。区应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教育投入、教师编制、办学自主权、考试评价、项目经费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四大时态语法思维导图下一篇:山东政法干警考试科目